CN106488100A - 一种摄像头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摄像头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88100A
CN106488100A CN201610933038.3A CN201610933038A CN106488100A CN 106488100 A CN106488100 A CN 106488100A CN 201610933038 A CN201610933038 A CN 201610933038A CN 106488100 A CN106488100 A CN 1064881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graphic head
housing
camera structure
clear glass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330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88100B (zh
Inventor
蔡恩祥
冯汝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3303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88100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88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81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881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81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摄像头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能够消除强光下摄像头的反光对被拍摄者视力的影响。该摄像头结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一个摄像头,所述壳体上与所述摄像头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透明玻璃,所述透明玻璃的远离所述摄像头的面上设置有单向透视膜,所述单向透视膜包括一反射面,所述反射面远离所述摄像头。本发明提供的摄像头结构应用于拍照。

Description

一种摄像头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头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电子设备越来越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智能手机为例,目前,智能手机已经非常普及,人们可以用它听歌、玩游戏、拍照等等。
现有技术中,智能手机具有摄像头结构,该摄像头结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摄像头,该壳体上设置有对应于摄像头的透明玻璃,摄像头可通过透明玻璃取景拍摄。然而,本申请发明人在实际应用中发现,当在强光下使用该摄像头结构时,与透明玻璃对应的摄像头会反射光线,对被拍摄者的视力产生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头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能够消除强光下摄像头的反光对被拍摄者视力的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头结构,所述摄像头结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一个摄像头,所述壳体上与所述摄像头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透明玻璃,所述透明玻璃的远离所述摄像头的面上设置有单向透视膜,所述单向透视膜包括一反射面,所述反射面远离所述摄像头。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头结构的制作方法,所述摄像头结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一个摄像头,所述壳体上与所述摄像头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透明玻璃,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在所述透明玻璃的远离所述摄像头的面上粘附单向透视膜;或者
通过镀膜工艺在所述透明玻璃的远离所述摄像头的面上形成单向透视膜;
其中,所述单向透视膜包括一反射面,所述反射面远离所述摄像头。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摄像头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摄像头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摄像头结构中透明玻璃的远离摄像头的面上设置有单向透视膜,该单向透视膜包括一反射面,该反射面远离摄像头。由于在外部光强强于壳体内的光强时,单向透视膜可使得从透明玻璃外部无法看到摄像头,且使摄像头能够拍摄到透明玻璃外部的场景,因而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本申请中,强光下摄像头不会产生反光,从而能够消除强光下摄像头的反光对被拍摄者视力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摄像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摄像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摄像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壳体; 111—透明玻璃; 12—摄像头;
13—单向透视膜; 14—增透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理解,在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之前,先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结构所适用的设备作简要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结构可应用于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例如为摄像机、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车载电脑等。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结构还适用于其他需要摄像头的设备,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接下来,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结构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摄像头结构包括壳体11和设置在该壳体11内的至少一个摄像头12,该壳体11上与摄像头1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透明玻璃111,透明玻璃111的远离摄像头12的面上设置有单向透视膜13,该单向透视膜13包括一反射面,该反射面远离摄像头12。
其中,单向透视膜13的具体构成请参见现有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单向透视膜13具有一种特性,当从单向透视膜13两侧中光线亮度较高的一侧看向光线亮度较地的一侧时,单向透视膜13的反射率高于90%,从而可提供类似镜子的效果;当从单向透视膜13两侧中光线亮度较低的一侧看向光线亮度较高的一侧时,单向透视膜13的透射率较高,从而可提供类似透明玻璃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单向透视膜13的反射面(即镜面)靠近被拍摄区,单向透视膜13的与反射面相对的另一面靠近摄像头12。通常摄像头12位于密封无光区,因此,被拍摄区的光线强度大于摄像头12处的光线强度。由此,当从被拍摄区看向摄像头12时,由于单向透视膜13的反射面具有较强的反射率,因而无法看到摄像头12;而当从摄像头12看向被拍摄区时,由于单向透视膜13具有较高的透射率,因而摄像头12可正常拍照。因此,强光下摄像头12不会产生反光,从而能够消除强光下摄像头12的反光对被拍摄者视力的影响。此外,由于该摄像头结构可使用户无法看到摄像头12,因而还可用于特殊情况下的拍摄及监视等。
为提高单向透视膜13在摄像头12至被拍摄区的方向上的透射率,如图2所示,透明玻璃111的靠近摄像头12的面上设置有增透膜14。其中,增透膜14的材质可为氟化镁等,该增透膜14的折射率处于透明玻璃111的折射率与空气的折射率之间,厚度在可见光波长1/4的数量级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摄像头结构的壳体11可为球状壳体、环状壳体或者多面体壳体,该多面体壳体例如为长方体形状的壳体,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地,当壳体11为球状壳体时,壳体11的圆周上可间隔设置有多个透明玻璃111,每个透明玻璃111对应于一个摄像头12。如此设置,可对不同方位进行拍摄,与现有技术中摄像头结构仅能从单方向进行拍摄从而具有拍摄死角相比,本申请的摄像头结构可减少或消除拍摄死角。当然,壳体11上的透明玻璃111还可以其他形状排布,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示例性地,当壳体11为多面体壳体时,壳体11一个面上可设置有多个透明玻璃111,每个透明玻璃111对应于一个摄像头12。如此设置,可使用多个摄像头12对同一被拍摄方进行拍摄,得到具有不同景深的图像,从而可获得被拍摄方的立体图像。在另一示例中,上述多个摄像头的焦距可不同,从而无需转换摄像头的焦距即可拍摄不同距离的被拍摄方。此外,在上述示例中,每个透明玻璃111还可对应于至少两个摄像头12,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进一步地,为提高立体图像的效果,如图3所示,上述壳体11为柔性壳体,壳体11的设置有透明玻璃111的面能够弯曲。如此设置,在对被拍摄方进行拍摄时,可将壳体11的设置有透明玻璃111的面进行弯曲,从而使多个摄像头12从不同的角度对被拍摄方进行拍摄,使得拍摄的图像具有不同的景深,进而提高立体图像的效果。并且,与现有技术中需要设置多个摄像头结构对被拍摄方进行多角度拍摄相比,本申请仅需要设置一个摄像头结构,因而可节约成本。
进一步地,为便于对被拍摄方进行拍摄,壳体11的至少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透明玻璃111,每个透明玻璃111均对应于一个摄像头12。如此设置,拍摄者无需转换摄像头结构即可对位于摄像头结构各个方位的被拍摄方进行拍摄。同时,该壳体11也可为柔性壳体,具体请参见上述相关内容。
在上述实施例中,与壳体11上设置的多个透明玻璃111分别对应的多个摄像头12按照预设形状分布,示例性地,从摄像头结构顶部看,多个摄像头12成环状分布,使得可对位于壳体11的四周的被拍摄方均进行拍照。又例如,与壳体11一面上设置的多个透明玻璃111分别对应的多个摄像头12分布在该面的边缘或者围成圆形分布在该面的中心位置,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摄像头12可被单独控制,使得拍摄方可根据需求选择需要开启的摄像头12。
在一实施例中,为提高美观性,单向透视膜13的颜色与壳体的颜色相同。当然,单向透视膜13的颜色还可为其他颜色,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该摄像头结构的摄像头12可远程控制,从而用户可远程控制该摄像头12进行拍照,进而可提高用户的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头结构的制作方法,摄像头结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至少一个摄像头,壳体上与摄像头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透明玻璃,制作方法包括:在透明玻璃的远离摄像头的面上粘附单向透视膜;或者通过镀膜工艺在透明玻璃的远离摄像头的面上形成单向透视膜;其中,单向透视膜包括一反射面,反射面远离摄像头。
在本实施例中,单向透视膜的反射面(即镜面)靠近被拍摄区,单向透视膜的与反射面相对的另一面靠近摄像头。通常摄像头位于密封无光区,因此,被拍摄区的光线强度大于摄像头处的光线强度。由此,当从被拍摄区看向摄像头时,由于单向透视膜的反射面具有较强的反射率,因而无法看到摄像头;而当从摄像头看向被拍摄区时,由于单向透视膜具有较强的透射率,因而摄像头可正常拍照。因此,强光下摄像头不会产生反光,从而能够消除强光下摄像头的反光对被拍摄者视力的影响。此外,由于该摄像头结构可使用户无法看到摄像头,因而还可用于特殊情况下的拍摄及监视等。
此外,为提高单向透视膜在摄像头至被拍摄区的方向上的透射率,摄像头结构的制作方法还可包括:在透明玻璃的靠近摄像头的一侧上粘附增透膜;或者通过镀膜工艺在透明玻璃的靠近摄像头的一侧上形成增透膜。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方法中,镀膜工艺为纳米镀膜工艺。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以上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摄像头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还需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子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实施例附图中,子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表示它们之间具有通信连接,具体可以实现为一条或多条通信总线或信号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摄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结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一个摄像头,所述壳体上与所述摄像头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透明玻璃,所述透明玻璃的远离所述摄像头的面上设置有单向透视膜,所述单向透视膜包括一反射面,所述反射面远离所述摄像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玻璃的靠近所述摄像头的面上设置有增透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多面体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个面上设置有多个透明玻璃,或者所述壳体的至少两个面上分别设置有多个透明玻璃;其中,每个所述透明玻璃对应于一个摄像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柔性壳体,所述壳体的设置有透明玻璃的面能够弯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壳体上设置的多个透明玻璃分别对应的多个摄像头按照预设形状排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透视膜的颜色与所述壳体的颜色相同。
7.一种摄像头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结构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至少一个摄像头,所述壳体上与所述摄像头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透明玻璃,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在所述透明玻璃的远离所述摄像头的面上粘附单向透视膜;或者
通过镀膜工艺在所述透明玻璃的远离所述摄像头的面上形成单向透视膜;
其中,所述单向透视膜包括一反射面,所述反射面远离所述摄像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摄像头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透明玻璃的靠近所述摄像头的面上粘附增透膜;或者
通过镀膜工艺在所述透明玻璃的靠近所述摄像头的面上形成增透膜。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摄像头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工艺为纳米镀膜工艺。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结构。
CN201610933038.3A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摄像头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Active CN1064881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33038.3A CN106488100B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摄像头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33038.3A CN106488100B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摄像头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8100A true CN106488100A (zh) 2017-03-08
CN106488100B CN106488100B (zh) 2020-03-17

Family

ID=582712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33038.3A Active CN106488100B (zh) 2016-10-31 2016-10-31 一种摄像头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8810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3357A (zh) * 2017-07-20 2017-12-19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距离感应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900674A (zh) * 2018-07-18 2018-11-27 苏州天为幕烟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全面屏手机的摄像头
WO2020062414A1 (zh) * 2018-09-28 2020-04-0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组件以及显示装置
CN111314509A (zh) * 2020-01-17 2020-06-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玻璃后盖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73685A1 (ja) * 2012-11-12 2014-05-1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CN204334815U (zh) * 2014-12-23 2015-05-13 北京亿羽舜海科技有限公司 多个ip摄像头的广角视频监控设备
CN105083132A (zh) * 2014-05-13 2015-11-25 李建刚 汽车盗抢取证专用后视镜
CN205029784U (zh) * 2015-09-25 2016-02-10 北京亿羽舜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装置
CN105615778A (zh) * 2016-01-22 2016-06-01 杭州信多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红外摄像功能的扫地机
CN106027706A (zh) * 2016-07-14 2016-10-1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摄像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073685A1 (ja) * 2012-11-12 2014-05-15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撮像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CN105083132A (zh) * 2014-05-13 2015-11-25 李建刚 汽车盗抢取证专用后视镜
CN204334815U (zh) * 2014-12-23 2015-05-13 北京亿羽舜海科技有限公司 多个ip摄像头的广角视频监控设备
CN205029784U (zh) * 2015-09-25 2016-02-10 北京亿羽舜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装置
CN105615778A (zh) * 2016-01-22 2016-06-01 杭州信多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带红外摄像功能的扫地机
CN106027706A (zh) * 2016-07-14 2016-10-1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其摄像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93357A (zh) * 2017-07-20 2017-12-19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距离感应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8900674A (zh) * 2018-07-18 2018-11-27 苏州天为幕烟花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全面屏手机的摄像头
WO2020062414A1 (zh) * 2018-09-28 2020-04-02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学组件以及显示装置
CN111314509A (zh) * 2020-01-17 2020-06-19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后盖的制作方法、玻璃后盖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8100B (zh) 2020-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43285A1 (en) Mobile phone/device case or cover having a 3d camera
CN106488100A (zh) 一种摄像头结构及其制作方法、电子设备
CN107003523B (zh) 基于微显示器的沉浸式头戴视图器
US9007522B1 (en) Selectively attachable and removable optical systems for mobile devices
JP6035450B2 (ja)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8254857A (zh) 光学成像系统及包括该光学成像系统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01252610B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反射单元
US2021014915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camera module
KR20220025050A (ko) 렌즈 조립체, 카메라, 및 전자 디바이스
WO2021052190A1 (zh) 电子设备
CN206362996U (zh) 新型镜片及采用该新型镜片的新型镜头
CN110266927B (zh) 移动终端
CN106453699A (zh) 移动电子设备及其曲面玻璃盖板
WO2021068747A1 (zh) 装饰组件、摄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CN211744555U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6254582B (zh) 摄影装置及含其的移动终端
CN207336913U (zh) 全景成像系统和电子设备
WO2021052042A1 (zh) 一种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07336912U (zh) 全景成像系统和电子设备
CN108459400A (zh) 一种水下监控的智能设备
CN207586522U (zh) 全景成像系统和电子设备
CN207530935U (zh) 一种摄像头盖板
CN207352263U (zh) 全景成像系统和电子设备
CN207336914U (zh) 全景成像系统和电子设备
CN212540818U (zh) 鱼眼镜头保护装置及拍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