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87748A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87748A
CN106487748A CN201510531374.0A CN201510531374A CN106487748A CN 106487748 A CN106487748 A CN 106487748A CN 201510531374 A CN201510531374 A CN 201510531374A CN 106487748 A CN106487748 A CN 1064877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tted
information
characteristic
characteristic information
accou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3137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87748B (zh
Inventor
姜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Hen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Group Hold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3137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877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877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77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877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77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15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providing single-sign-on or feder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一种方法包括:在待传输对象中按预设规则确定包含特征信息的指示信息集合;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获取由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组成的目标信息集合;向接收端集合中每个接收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本申请服务器作为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数据的传递者,只要接收端在服务器上传有表示自身的特征信息,并且,发送端发送的待传输对象中携带有接收端的特征信息,服务器即可将待传输对象中的待传输数据发送至该接收端。即不论发送端上有无接收端的通信方式,均能够实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据信息也随之增长,我们已经步入大数据时代。伴随着数据的急速增长,用户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也逐渐增多。
用户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为:在发送端具有接收端的通信方式后,可以利用该通信方式,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发送至接收端。此处的通信方式可以为:电话号码、邮箱、微博账号等方式。众所周知的是,如果发送端没有接收端的通信方式,则无法向接收端发送数据。
例如,在即时通信软件上,如果用户A意向用户B发送数据信息,则在用户A的即时通讯软件上必须有用户B的通信方式(即用户A和用户B为好友关系);然后用户A打开用户B的通信窗口,将数据发送至用户B。若用户A上没有用户B的通信方式,则用户A无法向用户B发送数据。
因此,现在需要一种数据传输方法,不论发送端上有无接收端的通信方式,均能够实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本申请能够在即时通讯软件上好友之间或陌生人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在待传输对象中按预设规则确定包含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的指示信息集合;其中,所述待传输对象从发送端在服务器的账户中获得,并且至少包括待传输数据;
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获取由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组成的目标信息集合;其中,所述识别信息集合包括所有在服务器账户包含的特征信息,并且,每个账户中的特征信息均用于表征该账户且与该账户相对应;
向接收端集合中每个接收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接收端集合为一个或多个目标登录终端的集合,所述目标登录终端为登录所述目标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对应账户的登录终端。
优选的,所述在待传输对象中按预设规则确定包含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的指示信息集合,包括:
解析所述待传输对象,获得所述待传输对象中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获得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含的特征信息;
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含的特征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的集合,确定为所述指示信息集合。
优选的,所述在待传输对象中按预设规则确定包含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的指示信息集合,包括:
解析所述待传输对象,获得所述待传输对象中的具体内容;
若所述具体内容包含用于进行特征匹配的特征匹配集合,则对所述特征匹配集合中的特征进行特征提取,获得所述特征匹配集合包含的特征信息;
将所述特征匹配集合包含的特征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的集合,确定为所述指示信息集合。
优选的,所述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包括:
在所述指示信息集合包含多种类型的特征信息的情况下,在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按特征信息的类型选择一种类型或多种类型特征信息;
将所述一种类型或多种类型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
优选的,所述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包括:
在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
将所述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
优选的,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特征信息的类型包括:图像类型、身份证号码类型、电话号码类型和/或音频文件类型;
所述指示信息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头像,一个或多个身份证号码,一个或多个电话号码,和/或,一个或多个音频文件。
优选的,针对图像类型的特征信息或音频文件类型的特征信息,则所述将所述一种类型或多种类型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包括:计算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的相似度;若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则确定匹配成功;
针对身份证号码类型的特征信息或电话号码类型的特征信息,则所述将所述一种类型或多种类型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包括:判断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特征信息是否完全一致;若完全一致则确定匹配成功。
优选的,所述待传输对象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上传所述待传输对象时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
优选的,在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之前,还包括:
获取由账户一一对应的登录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所形成第一地理位置信息集合;
在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筛选与所述发送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地理位置信息集合;
将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地理位置信息对应的账户,组建第一筛选账户集合;
在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获取由所述第一筛选账户集合中每个账户对应的特征信息所组成的筛选信息集合;
则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包括: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所述筛选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
优选的,在得到由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组成的目标信息集合之后,还包括:
依据所述目标信息集合构建组建第三地理位置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地理位置信息与一个登录终端对应,所述登录终端登录所述目标信息集合中特征信息对应账户的登录终端;
在所述第三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筛选与所述发送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四地理位置信息集合;
将所述第四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地理位置信息对应的账户,组建第二筛选账户集合;
将所述第二筛选账户集合中一个或多个账户对应的登录终端的集合,确定为所述接收端集合。
优选的,所述账户包括:邮箱和/或即时通讯软件账户。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确定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为发送至接收端的数据;
至少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构建待传输对象;
在服务器上已有账户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的账户中上传所述待传输对象;
其中,所述待传输对象可被所述服务器用于,在待传输对象中按预设规则确定包含特征信息的指示信息集合;通过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获取由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组成的目标信息集合;其中,所述识别信息集合包括所有在服务器账户包含的特征信息,并且,每个账户中的特征信息均用于表征该账户且与该账户相对应;向接收端集合中每个接收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接收端集合为一个或多个目标登录终端的集合,所述目标登录终端为登录所述目标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对应账户的登录终端。
优选的,在至少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构建待传输对象之前还包括:获取用于进行特征匹配的特征匹配集合;
则所述至少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构建待传输对象包括:
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和所述特征匹配集合构建所述待传输对象。
优选的,还包括:
获取登录发送端的登录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
则所述至少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构建待传输对象包括:
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和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信息构建所述待传输对象;
或者,
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所述特征匹配集合和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信息,构建所述待传输对象。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待传输对象中按预设规则确定包含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的指示信息集合;其中,所述待传输对象从发送端在服务器的账户中获得,并且至少包括待传输数据;
第一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由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组成的目标信息集合;其中,所述识别信息集合包括所有在服务器账户包含的特征信息,并且,每个账户中的特征信息均用于表征该账户且与该账户相对应;
发送单元,用于向接收端集合中每个接收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接收端集合为一个或多个目标登录终端的集合,所述目标登录终端为登录所述目标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对应账户的登录终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待传输对象,获得所述待传输对象中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第一特征提取单元,用于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获得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含的特征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含的特征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的集合,确定为所述指示信息集合。
优选的,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二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待传输对象,获得所述待传输对象中的具体内容;
第二特征提取单元,用于若所述具体内容包含用于进行特征匹配的特征匹配集合,则对所述特征匹配集合中的特征进行特征提取,获得所述特征匹配集合包含的特征信息;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特征匹配集合包含的特征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的集合,确定为所述指示信息集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匹配单元,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指示信息集合包含多种类型的特征信息的情况下,在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按特征信息的类型选择一种类型或多种类型特征信息;
第二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一种类型或多种类型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
优选的,所述第一匹配单元,包括:
第二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
第二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
优选的,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特征信息的类型包括:图像类型、身份证号码类型、电话号码类型和/或音频文件类型;
所述指示信息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头像,一个或多个身份证号码,一个或多个电话号码,和/或,一个或多个音频文件。
优选的,所述第二匹配单元,具体用于针对图像类型的特征信息或音频文件类型的特征信息,则计算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的相似度;若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则确定匹配成功;针对身份证号码类型的特征信息或电话号码类型的特征信息,则判断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特征信息是否完全一致;若完全一致则确定匹配成功。
优选的,所述待传输对象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上传所述待传输对象时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
优选的,还包括:
第一获取位置单元,用于获取由账户一一对应的登录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所形成第一地理位置信息集合;
第一筛选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筛选与所述发送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地理位置信息集合;
第一组建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地理位置信息对应的账户,组建第一筛选账户集合;
获取信息单元,用于在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获取由所述第一筛选账户集合中每个账户对应的特征信息所组成的筛选信息集合;
则所述第一匹配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所述筛选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
优选的,还包括:
第二组建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目标信息集合构建组建第三地理位置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地理位置信息与一个登录终端对应,所述登录终端登录所述目标信息集合中特征信息对应账户的登录终端;
第二筛选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筛选与所述发送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四地理位置信息集合;
第三组建单元,用于将所述第四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地理位置信息对应的账户,组建第二筛选账户集合;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筛选账户集合中一个或多个账户对应的登录终端的集合,确定为所述接收端集合。
优选的,所述账户包括:
邮箱和/或即时通讯软件账户。
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包括: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为发送至接收端的数据;
构建单元,用于至少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构建待传输对象;
上传单元,用于在服务器上已有账户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的账户中上传所述待传输对象;其中,所述待传输对象可被所述服务器用于,在待传输对象中按预设规则确定包含特征信息的指示信息集合;通过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获取由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组成的目标信息集合;其中,所述识别信息集合包括所有在服务器账户包含的特征信息,并且,每个账户中的特征信息均用于表征该账户且与该账户相对应;向接收端集合中每个接收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接收端集合为一个或多个目标登录终端的集合,所述目标登录终端为登录所述目标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对应账户的登录终端。
优选的,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于进行特征匹配的特征匹配集合;
则所述构建单元具体用于,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和所述特征匹配集合构建所述待传输对象。
优选的,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登录发送端的登录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
则所述构建单元包括:
第一构建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和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信息构建所述待传输对象;
或者,
第二构建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所述特征匹配集合和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信息,构建所述待传输对象。
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发送端、若干个接收端以及与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相连的服务器;
其中,所述发送端用于,确定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为发送至接收端的数据;至少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构建待传输对象;在服务器上已有账户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的账户中上传所述待传输对象;
所述服务器用于,在待传输对象中按预设规则确定包含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的指示信息集合;通过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获取由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组成的目标信息集合;其中,所述识别信息集合包括所有在服务器账户包含的特征信息,并且,每个账户中的特征信息均用于表征该账户且与该账户相对应;向接收端集合中每个接收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接收端集合为一个或多个目标登录终端的集合,所述目标登录终端为登录所述目标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对应账户的登录终端;
所述接收端,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主要应用于服务器,服务器上包含有各个账户上传的特征信息组成的识别信息集合;通过识别信息集合中特征信息对应的账户,即可找到登录该账户的登录终端。在发送端期望向接收端发送数据时,会将包含有接收端特征信息(指示信息集合)的待传输对象发送至服务器;以供服务器通过接收端的特征信息(指示信息集合)找到待传输数据的接收端。
本申请服务器作为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数据的传递者,只要接收端在服务器上传有表示自身的特征信息,并且,发送端发送的待传输对象中携带有接收端的特征信息,服务器即可将待传输对象中的待传输数据发送至该接收端。即不论发送端上有无接收端的通信方式,均能够实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之前首先介绍一种数据处理系统,以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容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具体包括:发送端100、若干个接收端200以及与所述发送端100和所述接收端200相连的服务器300。其中,发送端100和接收端200均为与服务器300相连的登录终端;除此之外,本系统中还包括与服务器300相连的其它登录终端。
本申请中所指的登录终端为登录服务器上已注册账户的终端,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也可以为台式电脑等非移动终端。
本申请的发明目的在于:在第一用户期望向第二用户集合(一个或多个用户的集合)发送待传输数据的情况下,不论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集合之间有无通信方式,均可以实现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集合之间的数据传输。第一用户为数据发送方,第二用户集合为数据接收方;则第一用户当前所使用的登录终端为本系统中的发送端100,第二用户集合中若干个用户当前所使用的登录终端则为本系统中的若干个接收端200。那么,本申请可以通过实现发送端100与接收端200之间的数据传输,进而实现第一用户与第二用户集合之间的数据传输目的。
为了实现发送端100和接收端200之间数据传输,本申请将服务器300作为发送端100与接收端200之间的数据传递者。大体实现过程可以为:发送端100将包含待传输数据的待传输对象发送至服务器300,并且,待传输对象包含用于指示接收端200的特征信息,服务器300依据待传输对象中的特征信息识别出接收端200,并向接收端200发送待传输对象中的待传输数据。
为了使服务器300可以实现依据待传输对象识别出接收端的目的,在本申请具体执行之前,与服务器300相连的各个登录终端可以预先执行如下过程:
与服务器300相连的每个登录终端在服务器上申请注册一个账户,各个登录终端的账户均不相同,即服务器300上的账户具有唯一性。登录一个账户的登录终端称为该账户的登录终端,并且,每个账户的登录终端可以向服务器300的账户中上传用于表征该账户使用者的特征信息。服务器300上各个账户中的特征信息集合组成识别信息集合,以用于服务器300依据包含接收端200的特征信息的待传输对象,从而识别出接收端200。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一个账户与登录该账户的登录终端相对应,也与注册该账户时的用户一一对应,所以该账户中的特征信息可以用于表征该账户、登录该账户的登录终端以及注册该账户时的用户。
例如,用户A利用登录终端A在服务器300上申请注册一个账户A,用户A可以将表征自己的特征信息A通过登录终端A上传至服务器300上的账户A中。由于特征信息A可以表征用户A,并且,账户A与用户A一一对应,登录账户A的登录终端(登录终端A或其它登录终端)也与账户A一一对应,所以,账户A中的特征信息A可以用于表示账户A,账户A的登录终端,以及账户A的使用者(用户A)。
在服务器300的识别信息集合中包括若干个账户中的特征信息,其中,特征信息可以包括以下类型:图像类型、身份证号码类型、电话号码类型、音频文件类型。可以理解的是,特征信息还可以采用其他类型,在此不再一一列举。在特征信息包括以上类型的基础上,则识别信息集合中可以包括:若干个账户中的若干个头像、若干个身份证号码、若干个电话号码和/或若干个音频文件。
下面介绍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实施例一,本实施例应用于图1所示系统的发送端。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S201:确定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为发送至接收端的数据。
在发送端已向服务器上注册账户的情况下,发送端在向接收端发送待传输数据之前,首先确定需要传输的待传输数据。确定待传输数据的过程可以为发送端在自身存储空间中选择一项内容作为待传输数据。例如,发送端在图库中的选择一张照片、在电话号码列表选择一个手机号码或者在存储空间中选择一个文件等。
步骤S202:至少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构建待传输对象。
本步骤用于构建欲向服务器发送的待传输对象;由于后续过程中服务器需要利用待传输对象来识别接收端,所以在待传输对象中需要包含用于指示接收端的特征信息。
由于指示接收端的特征信息的情况可以有多种,所以在确定待传输对象时,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直接将待传输数据确定为待传输对象。
当待传输数据包含有用于指示接收端的特征信息时,则可以直接将待传输数据确定为待传输对象。例如,以待传输数据为照片为例,照片具有用户A的头像A,并且该照片期望的接收端也为用户A所使用的登录终端A。在情况下,待传输数据(照片)中便携带有指示接收端的特征信息(头像A),所以可以直接将待传输数据(照片)确定为待传输对象。
在第一种方式中,待传输数据自身便携带有指示接收端的特征信息,从而无需在待传输对象中增加额外的特征信息来专门表示待传输数据的接收端。在这种方式中待传输对象中的数据量减少,从而可以待传输对象发送至服务器的传输效率。
但是,待传输对象的第一种方式仅适用于待传输数据包含的特征信息即为所期望的接收端的特征信息的情况,若待传输数据中不包含期望的接收端的特征信息,则无法使用待传输对象的第一种方式。继续以待传输数据为照片为例,照片具有用户A的头像A,但是该照片期望的接收端为用户B所使用的登录终端B;即待传输数据中不包含接收端的特征信息,此情况下可以使用待传输对象的第二种方式。
第二种方式:利用特征匹配集合和待传输数据构建待传输对象。
特征匹配集合为在待传输对象中专门用于指示接收端的特征信息,即可被服务器用于与识别信息集合进行特征匹配的集合。在构建待传输对象之前,发送端可以获取用于进行特征匹配的特征匹配集合;然后,再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和所述特征匹配集合构建所述待传输对象。获取特征匹配集合的过程可以为:在发送端的存储空间中,获取用于表征接收端的特征信息作为特征匹配集合。
例如,发送端可以获取期望用户B的特征信息B,例如,用户B的头像B或者其它特征信息。然后,将用户B的特征信息B(头像B)和待传输数据一并构建为待传输对象;从而使得待传输对象中包含有期望的用户B(也即用户B所使用的登录终端B)的特征信息,以便服务器后续可以使用登录终端B的特征信息将待传输数据发送至登录终端B。
在待传输对象的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中,仅有待传输数据以及用于指示接收端的特征信息。待传输对象可被服务器用于进行特征匹配以识别接收端,所以服务器在接收待传输对象后,会将待传输对象中用于指示接收端特征信息与识别信息集合中的所有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并在识别信息集合中所有的特征信息中查找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
由于服务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有成千上百个、甚至成千上万个账户对应特征信息,即识别信息集合的数据量非常庞大。若服务器直接在识别信息集合中搜索与待传输对象中的特征信息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这无疑大海捞针,需要服务器耗费大量的资源来执行搜索以及匹配过程。
此外,现实生活中有些用户的长相非常近似,那么,其在服务器的账户中上传的特征信息也非常相似。假设发送端的期望接收端的特征信息与另外一个非期望接收端的特征信息非常相似,则可能导致服务器将待传输数据发送至非期望接收端,从而导致服务器无法准确投递待传输数据的问题。例如,登录终端A本意为将待传输数据发送至登录终端B;但是登录终端B和登录终端D特征信息非常相似,服务器在识别后判定登录终端B和登录终端D均匹配成功,则服务器会将待传输数据发送至登录终端B和登录终端D。由于登录终端D非登录终端A所期望的接收端;所以此情况会导致服务器投递待传输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本申请技术人员发现一些情况下,进行数据传输的发送端和接收端的距离较近;例如,在一个办公室的同事之间传输数据,或者在同一公交车上两个人传输数据。在此情况下,服务器可以通过判断发送端与接收端是否在一定距离范围内,来解决上述服务器匹配数据量大以及投递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则发送端向服务器上传的待传输对象中还有发送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因此可以在传输对象中加入发送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具体方式可以为第三种方式和第四种方式。
第三种方式: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和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信息构建所述待传输对象。
第四种方式: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所述特征匹配集合和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信息,构建所述待传输对象。
下面详细介绍待传输对象的第三种方式和第四种方式中是如何利用当前地理位置信息的。
针对服务器匹配数据量较大的问题:
在加入发送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之后,在发送端和接收端距离较近的情况下,可以在待传输对象和识别信息集合中均增加地理位置信息,即发送端可以在上传的待传输对象中增加发送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这样服务器在进行特征匹配时,便可以仅对与发送端在一定距离范围内的登录终端在服务器上对应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这样便大大减少了服务器进行特征匹配的数据量,从而提升匹配效率。
例如,服务器上具有账户A的特征信息A、账户B的特征信息B、特征C的特征信息C,以及账户D的特征信息D。与各个账户对应的登录终端分别为登录终端A、登录终端B、登录终端C和登录终端D。并且,各个登录终端分别自身对应的账户中实时上传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地理位置信息A、地理位置信息B(与登录终端A较近)、地理位置信息C(与登录终端A较近)和地理位置信息D(与登录终端A较远)。
假设用户A的登录终端A为发送端,用户B的登录终端B为接收端,并且登录终端A上传的待传输对象中携带有地理位置信息A。服务器根据地理位置信息A筛选与登录终端A距离较近的登录终端得到登录终端B和登录终端C。然后,服务器便可以针对账户B的特征信息和账户C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登录终端D因与登录终端A距离较远,则认为登录终端D非登录终端A所期望的接收端,所以无需与账户D中的特征信息D进行特征匹配。由于服务器进行特征匹配的数据量减少,所以服务器可以提高匹配效率。
针对服务器投递数据不准确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正因为识别信息集合中数据量非常大,包含天南海北的用户上传的特征信息,所以才导致识别信息集合中包含特征信息相似的两个账户。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利用在发送端的待传输对象中增加地理位置信息的技术手段,因为增加地理位置信息之后,可以大大缩小效率识别信息集合的范围,从而也就大大减小了两个账户特征信息相似的几率。
例如,在登录终端A上传的待传输对象中包含接收端的特征信息B1(与登录终端B对应的特征信息B相似),设定距离范围为10公里,则服务器可以匹配得到与登录终端A较近的登录终端B,而无法匹配得到与登录终端A距离较远的登录终端D,从而只将待传输数据发送至登录终端B,而不将待传输数据发送至登录终端D,从而提高服务器的投递准确率。
例如,服务器300的识别信息集合中包含有与账户A对应的特征信息A、与账户B对应的特征信息B以及与账户C对应的特征信息C。假设登录账户A的登录终端A为发送端100,登录账户B的登录终端B为接收端200。那么,登录终端A(发送端100)向服务器300发送的包含有待传输数据的待传输对象,并且待传输对象中包含有特征信息B1(特征信息B1为与特征信息B完全一致或相似度较高的特征信息),以供服务器300在识别信息集合查找到与特征信息B1对应的特征信息B。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申请中待传输对象中还可以包括发送端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实现减少服务器匹配数据量提高匹配效率以及匹配准确率的目的。
虽然待传输对象的第三种方式和第四方式能够缩减服务器进行特征匹配的数据量,以此能够提高服务器的匹配效率;在所期望的接收端与发送端在一定距离范围内时,可以准确匹配提高接收端匹配准确度。但是,如果所期望的接收端未与发送端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则本申请则会由于待传输对象中限定发送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导致服务器无法找到接收端,进一步导致无法向接收端发送待传输数据,即本次数据发送失败。
本申请仅提供了待传输对象的四种方式,当然待传输还可以其它方式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只要待传输对象中包含有待传输数据且包含用于指示接收端的特征信息即可,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由于待传输对象中每种方式均有其优势和劣势,发送端在确定待传输对象时可以选择待传输对象的所使用的方式。具体可以为,选择系统默认的方式、选择预先设定的方式或者用户根据待传输数据的情况在上述四种方式中选择一种适合当前待传输数据的方式。具体的可以依据具体情况而定,在此不做限定。
步骤S203:在服务器上已有账户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的账户中上传所述待传输对象。
在步骤S202中确定待传输对象之后,可以将待传输对象发送服务器上。发送端在服务器上已有账户,所以,发送端可以将待传输对象发送至服务器的账户中。
在服务器接收待传输对象后,服务器可以依据待传输对象来进一步确定待传输数据的接收端,下面具体介绍服务器的执行过程。如图3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实施例二,应用于服务器。本实施例具体包括:
步骤S301:在待传输对象中按预设规则确定包含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的指示信息集合;其中,所述待传输对象从发送端在服务器的账户中获得,并且至少包括待传输数据。
由图2所示的实施例可知,待传输对象可以有多种方式(步骤S202中的第一种方式、第二种方式、第三种方式或第四种方式)。由于不同的方式下待传输对象的具体内容不同,这使得待传输对象中用于表示接收端的特征信息不尽不同。在待传输对象为第一种方式和第三种方式时,在待传输对象中的待传输数据中包含有指示接收端的特征信息;在待传输对象为第二种方式和第四种方式时,待传输对象中的特征匹配集合中包含有指示接收端的特征信息。
因此,服务器在获得发送端上传的待传输对象后,会解析待传输对象,从而获得不同方式下待传输对象中具体内容。在待传输对象中包含有特征匹配集合时,优先利用特征匹配集合中的特征信息确定指示信息集合;或者,利用待传输数据中的特征信息确定指示信息集合(技术上可以实现在实际应用中不推荐使用,因为会导致接收端非发送端所期望接收端)。在待传输对象中不包含有特征匹配集合时,可以利用待传输数据中的特征信息确定指示信息集合。
下面介绍在待传输数据中确定指示信息集合的过程,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步骤S401~S403:
步骤S401:解析所述待传输对象,获得所述待传输对象中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对待传输对象进行解析,获得待传输对象中的具体内容。若待传输对象中包含有待传输数据,则可以从待传输数据中确定指示信息集合。但是,如果待传输对象中还包含特征匹配集合,则优先从特征匹配集合中确定指示信息集合。因为在一些情况下,待传输对象中的特征信息不能够表征接收端的特征信息,如果盲目使用则会导致待传输数据发送至发送端非期望的接收端。
步骤S402: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获得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含的特征信息。
待传输数据可以为头像、电话号码、手机号码、音频文件等内容,当然还可以是其它内容,在此不做限定。针对不同待传输数据的不同内容,服务器可以采用不同的特征提取方式。
例如,如果识别出待传输数据为图像类型,则对待传输数据进行人脸特征提取,从而提取得到其中的人脸特征信息。如果待传输数据为音频文件则对待传输数据进行声波提取,并得到其中的声波特征。
如果待传输数据为电话号码类型或手机号码等数字类型,则进行特定长度的字符串进行提取,例如,针对中国的电话号码类型,则可以采用11位的字符串进行特征提取,从而提取得到其中的电话号码;针对中国公民的身份证号码类型,则采用18位的字符串进行特征提取,从而提取得到其中的身份证号码。
如果待传输数据中还有其他形式的内容,则利用与该内容对应的特征提取方式进行特征提取,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S403: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含的特征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的集合,确定为所述指示信息集合。
在执行完成步骤S402之后,可以得到待传输数据中所包含的特征信息。然后,服务器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确定为指示信息集合。当然,服务器可以将待传输数据包含的所有特征信息均确定为指示信息集合。
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用于指示待传输对象中待传输数据的接收端,所以服务器可以使用指示信息集合与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从而确定待传输数据的接收端。
图4所示的实施例为在待传输数据中确定指示信息集合的过程,下面介绍在特征匹配集合中确定指示信息集合的过程。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S501:解析所述待传输对象,获得所述待传输对象中的具体内容。
步骤S502:判断所述具体内容中是否包含有特征匹配集合;若是,则进入步骤S503,否则可采用如图4所示的方式确定指示信息集合。
步骤S503:若所述具体内容包含用于进行特征匹配的特征匹配集合,则对所述特征匹配集合中的特征进行特征提取,获得所述特征匹配集合包含的特征信息。
特征匹配集合的特征信息可以为用于指示接收端的头像、电话号码、手机号码、音频文件等内容,当然还可以是其它内容,在此不做限定。针对不同待传输数据的不同内容,服务器可以采用不同的特征提取方式。详见图4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S504:将所述特征匹配集合包含的特征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的集合,确定为所述指示信息集合。
在利用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确定指示信息集合之后,便可以将指示信息集合与识别信息集合进行特征匹配,下面进入图3中步骤S302。
接着返回图3,进入步骤S302: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获取由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组成的目标信息集合;其中,所述识别信息集合包括所有在服务器账户包含的特征信息,并且,每个账户中的特征信息均用于表征该账户且与该账户相对应。
指示信息集合为用于表征接收端特征信息的集合,且包括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并且每种类型的特征信息可以有多个。特征信息的类型包括:图像类型、身份证号码类型、电话号码类型和/或音频文件类型。指示信息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头像,一个或多个身份证号码,一个或多个电话号码,和/或,一个或多个音频文件。以指示信息集合中一个特征信息B1为例,若识别信息集合中一个特征信息B与指示信息集合中一个特征信息B1匹配成功,则特征信息B在服务器上归属于账户B,账户B对应的登录终端B则为接收端。
由于指示信息集合中包含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每个特征信息均可以与服务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并从中确定接收端。因此,本步骤中在进行特征匹配之前,可以在指示特征信息中选择与识别信息集合进行特征匹配的特征。具体的,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选择:
第一种方式:将指示信息集合中的所有特征信息均与识别信息集合进行特征匹配。
由于指示信息集合中每个特征信息均可以指示一个接收端,所以,为了保证待传输数据能够发送至所有接收端,则可以将指示信息集合中的所有特征信息均与识别特征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从而将待传输数据发送至发送端期望的所有接收端。
例如,指示信息集合中包含特征信息B1和特征信息D1,特征信息B1与账户B的特征信息B对应,特征信息D1与账户D的特征信息D对应。那么,将指示信息集合中所有特征信息与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之后,则可以在识别信息集合中确定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B对应的账户B,以及,在识别信息集合中确定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D对应的账户D;从而将账户B的登录终端B以及账户D的登录终端D确定为接收端。
如果只将特征信息B1与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进行匹配,那么最终只能得到登录终端B为接收端,无法将登录终端D确定为接收端。所以,将指示信息集合中所有的特征信息均与识别信息集合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可以保证待传输数据发送至所期望的所有接收端,换言之,该方式可以保证接收端的完整性。
但是,在一些情况下指示信息集合中所包含的特征信息具有重复性,如果在此情况下,仍然使用所有的特征信息与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则会降低服务器的匹配效率。
例如,指示信息集合中包含特征信息B1、特征信息B2、特征信息D1和特征信息D2,特征信息B1和特征信息B2均与识别信息集合中账户B的特征信息B对应,特征信息D1和特征信息D2均与识别信息集合中账户D的特征信息D对应。特征信息B1和特征信息D1归属同一类型,特征信息B2和特征信息D2归属于同一类型。理论上,服务器本来仅需选择特征信息B1(或特征信息B2)以及特征信息D1(或特征信息D2)便可以匹配得到所有的接收端(登录终端B和登录终端D),但是按照第一种方式则会将所有的特征信息均与识别信息集合进行特征匹配,因此,会使得服务器执行大量的无用功,因此会降低服务器的工作效率。
因此本申请提供了第二种方式,详见下述第二种方式。
第二种方式:按类型选择选择特征信息进行匹配。
在所述指示信息集合包含多种类型的特征信息的情况下,在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按特征信息的类型选择一种类型或多种类型特征信息;将所述一种类型或多种类型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这样会避免服务器以有限的资源执行重复无用的工作,因此可以提高执行效率。
其中,在指示信息集合中选择的特征信息的类型可以被发送端的用户提前指定并携带在待传输对象中,或者,由服务器根据自身内部设定的特征信息的类型的优先级确定。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来确定类型,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例如,延续上一实例,特征信息B1和特征信息D1同归属第一类型,特征信息B2和特征信息D2同归属于第二类型,则本方式中可以在指示信息集合中按类型选择特征信息。例如,选择第一类型对应的特征信息,即在指示信息集合中选择特征信息B1和特征信息D1;若选择第二类型对应的特征信息,即在指示信息集合中选择特征信息B2和特征信息D2;最终选择得到的特征信息用于与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
第三种方式:随机选择特征信息进行匹配。
即在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将所述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
当然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在指示信息集合中,确定用于与识别信息集合进行特征对比的特征信息,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在指示信息集合中确定需要进行特征对比的特征信息之后,便将所确定特征信息与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对比。特征信息的类型可以为图像类型、电话号码类型、身份证号码类型和音频文件类型等,针对不同的特征信息类型,服务器在进行特征匹配时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下面详细介绍进行特征匹配的过程。
第一种方式:针对图像类型和音频文件类型的特征信息的匹配过程。
针对图像类型的特征信息或音频文件类型的特征信息,则在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所确定的特征信息与识别信息集合进行特征匹配,包括:计算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的相似度;若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则确定匹配成功。
由于图像类型对应的特征信息可以为人脸特征信息,音频文件类型对应的特征信息可以为声波特征信息,这些特征信息可归属为生物特征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受用户的影响较大,所以其不确定性较大。因此在进行特征匹配时选择模糊匹配;即计算两者的特征信息的相似度,若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则表明两个特征信息匹配成功。若相似度小于预设相似度,则表明两个特征信息匹配失败。
第二种方式:针对身份证号码类型的特征信息或电话号码类型的特征信息的匹配过程。
针对身份证号码类型的特征信息或电话号码类型的特征信息,则在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包括:判断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特征信息是否完全一致;若完全一致则确定匹配成功。
身份证号码类型和电话号码类型这些特征可以归属为固定信息特征,其不会时间或受用户影响而发生变化。因此,在进行匹配时可以采用精确匹配,即验证两个特征信息是否完全一致,若完全一致,则确定两个特征信息匹配成功。
在进行匹配之后,在识别信息集合中确定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并将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组成目标信息集合。
例如,待传输对象中包含有特征信息B1和特征信息D1,则在识别信息集合中进行特征匹配之后,便得到与特征信息B1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B和与特征信息D1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D。然后,将特征信息B和特征信息D组成目标信息集合。
步骤S303:向接收端集合中每个接收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接收端集合为一个或多个目标登录终端的集合,所述目标登录终端为登录所述目标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对应账户的登录终端。
在服务器上识别信息集合包括每个账户的特征信息,并且特征信息与账户对应存储。因此,通过特征信息便可以得到与之对应的账户。
例如,目标信息集合中包含特征信息B和特征信息D,在服务器上账户B与特征信息B相对应;账户D与特征信息D相对应,并且,账户B对应登录终端B,账户D对应登录终端D。那么,登录终端B和登录终端D则为接收端。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主要应用于服务器,服务器上包含有各个账户上传的特征信息组成的识别信息集合;通过识别信息集合中特征信息对应的账户,即可找到登录该账户的登录终端。在发送端期望向接收端发送数据时,会将包含有接收端特征信息(指示信息集合)的待传输对象发送至服务器;以供服务器通过接收端的特征信息(指示信息集合)找到待传输数据的接收端。
本申请服务器作为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数据的传递者,只要接收端在服务器上传有表示自身的特征信息,并且,发送端发送的待传输对象中携带有接收端的特征信息,服务器即可将待传输对象中的待传输数据发送至该接收端。即不论发送端上有无接收端的通信方式,均能够实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图2所示的步骤S202中涉及到服务器直接使用识别信息集合可能会导致匹配效率低以及投递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因此发送端发送待传输对象可以包含有发送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以缩小识别信息集合的范围。在服务器解析待传输对象确定其中包含有发送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时,可以以下述两种方式利用当前地理位置信息,以缩小识别信息集合的范围。
第一种方式:在图3所示在步骤S302之前,使用当前地理位置信息缩小识别信息集合。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S601:获取由账户一一对应的登录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所形成第一地理位置信息集合。
服务器上有多个账户,每个账户均有与之对应的登录终端。服务器可以与每个登录终端进行实时交互,与实时获取每个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然后将各个账户的登录终端的集合组成第一地理位置信息集合。
例如,服务器上具有账户A的特征信息A、账户B的特征信息B、特征C的特征信息C,以及账户D的特征信息D。与各个账户对应的登录终端分别为登录终端A、登录终端B、登录终端C和登录终端D。并且,各个登录终端分别自身对应的账户中实时上传自己的地理位置信息:地理位置信息A、地理位置信息B(与登录终端A较近)、地理位置信息C(与登录终端A较近)和地理位置信息D(与登录终端A较远)。将地理位置信息A、地理位置信息B、地理位置信息C和地理位置信息D组成第一地理位置信息集合。
步骤S602:在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筛选与所述发送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地理位置信息集合。
服务器依据第一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各个账户对应登录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确定与发送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在一定范围内的第二地理位置信息集合。
假设用户A的登录终端A为发送端,假设用户A的登录终端A为发送端,用户B的登录终端B为接收端,并且登录终端A上传的待传输对象中携带有地理位置信息A。服务器根据地理位置信息A筛选得到地理位置信息B(登录终端B)和地理位置信息C(登录终端C)。
步骤S603:将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地理位置信息对应的账户,组建第一筛选账户集合。
在步骤S602中确定出与发送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距离较近的第二地理位置信息集合,第二地理位置集合中每个地理位置对应的登录终端为候选的接收端,即接收端在这些登录终端中产生。
例如,在服务器根据地理位置信息A筛选得到地理位置信息B(登录终端B)和地理位置信息C(登录终端C),然后,再查找得到与地理位置信息B对应的登录终端B和地理位置信息C对应的登录终端C;并将登录终端B和登录终端C作为第一筛选账户集合。
步骤S604:在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获取由所述第一筛选账户集合中每个账户对应的特征信息所组成的筛选信息集合。
在第一筛选账户集合得到与每个账户的特征信息组成筛选信息集合,因为接收端在为第一筛选账户集合中一个账户或多个账户对应的终端,所以,仅需要在筛选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即可。
例如,服务器在第一筛选账户集合(登录终端B和登录终端C)中,得到与登录终端B对应的特征信息B和与登录终端C对应的特征信息C。然后可以针对账户B的特征信息和账户C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由于登录终端D因与登录终端A距离较远,则认为登录终端D非登录终端A所期望的接收端,所以无需与账户D中的特征信息D进行特征匹配。由于服务器进行特征匹配的数据量减少,所以服务器可以提高匹配效率。
并且,由于第一筛选账户集合种不包含有登录终端D的特征信息,所以服务器可以匹配得到与登录终端A较近的登录终端B,而无法匹配得到与登录终端A距离较远的登录终端D,从而只将待传输数据发送至登录终端B,而不将待传输数据发送至登录终端D,从而提高服务器的投递准确率。
在步骤S302之前增加图6所示的步骤之后,则步骤S302: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的步骤包括: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所述筛选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本申请中待传输对象中还可以包括发送端的地理位置信息,以实现减少服务器匹配数据量提高匹配效率以及匹配准确率的目的。
图6所示的内容为在增加当前地理位置信息之后的一种使用方式,下面介绍另一种使用方式:
第二种方式:在步骤S303之后,使用当前地理位置信息缩小识别信息集合。如图7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S701:依据所述目标信息集合构建组建第三地理位置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地理位置信息与一个登录终端对应,所述登录终端登录所述目标信息集合中特征信息对应账户的登录终端。
目标信息集合为服务器按步骤S302中的方式得到的,所以,在本方式中服务器没有减少进行特征匹配的数据量。在目标信息集合中每个特征信息,均为识别信息集合与指示信息集合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并且,在服务器上每个特征信息均对应一个账户,每个账户对应一个登录终端。服务器可以获取识别信息集合中每个登录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并组成第三地理位置信息集合。
例如,延续上一举例,则在服务器进行特征匹配之后得到的目标信息集合中包括特征信息B(与登录终端A距离较近)和特征信息D(与登录终端A距离较远),则特征信息B对应登录终端B,特征信息D对应登录终端D。服务器可以获取登录终端B的地理位置信息B以及登录终端D的地理位置信息D,并将地理位置信息B以及地理位置信息D组成第三地理位置信息集合。
步骤S702:在所述第三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筛选与所述发送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四地理位置信息集合。
依据发送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在第三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进行筛选,得到与发送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地理位置信息的集合组成第四地理位置信息集合。
例如,由于登录终端D与发送端(登录终端A)距离较远,所以,在进行计算后服务器可以得到登录终端B的地理位置信息B与发送端A在预设距离范围内,因此,将地理位置信息B组成第四地理位置信息集合。
步骤S703:将所述第四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地理位置信息对应的账户,组建第二筛选账户集合。
将地理位置信息B的账户B对应的登录终端B,组成第二筛选账户集合。
步骤S704:将所述第二筛选账户集合中一个或多个账户对应的登录终端的集合,确定为所述接收端集合。
图7所述的方式中,由于在步骤S302之后在使用地理位置信息,所以无法降低服务器进行匹配的数据量。但是,由于可以在最终的结果可以排除与特征信息B相似度非常高的特征信息D对应的登录终端D,仅确定登录终端B为接收端,所以本方式依然可以起到提高服务器投递数据准确性的目的。
上述内容为本申请的方法执行部分,下面介绍本申请的一个场景实施例,以便更加清楚的介绍本申请的使用场景:
在外游玩的时候常常遇到请求陌生人帮忙拍照的情况,例如陌生人A希望陌生人B帮助自己拍照。此情况下陌生人A需要将自己的终端A给陌生人B,陌生人B利用终端A拍照后,陌生人A的终端A上具有照片。这样过程太繁琐且不便捷。在本申请中可以实现陌生人B使用自己的终端B为陌生人A拍照后,照片自动传输至陌生人A的终端A上。
为了实现这个目的,陌生人A的终端A和陌生人B终端B需要拥有的一个共同的软件,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来往”。陌生人A在“来往”上注册有账户A,陌生人B在“来往”上注册有账户B;并且,账户A中有陌生人A上传的用于表征自己的头像A。以上为陌生人A和陌生人B之间进行数据传输的预先准备过程。
在陌生人B利用终端B为陌生人A拍照得到照片,则照片即为待传输数据。由于照片中包含与陌生人A头像A’(即包含有接收端的特征信息),所以可以直接将照片作为待传输对象发送至“来往”的服务器。服务器对照片中的头像A’(指示信息集合)与服务器上已有的特征信息(识别信息集合)进行匹配。然后,发现头像A’与账户A中的头像A匹配成功。继而确定登录账户A的终端A为照片的接收端,最后将照片发送至陌生人A账户A对应的终端A上。
本场景实施例中在陌生人A与陌生人B之间没有通信方式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陌生人A与陌生人B之间的数据传输。
下面介绍本申请的另一个场景实施例:
以邮件收发软件为例,在现实情况中在用户使用邮件收发软件的过程中,可能有群发邮件的需求;例如,发件人A向收件人B、C和D发送文件。在此情况下,发件人A需要逐个在邮件的收件人一栏中添加收件人B、C和D的邮箱;然后才能将文件发送至收件人B、C和D。在收件人较多的情况下,容易漏泄收件人,并且还需要逐个查找每个人的邮箱,整个过程非常繁琐。
在此情况下,可以使用本申请提供的方式,从而使得发送邮件的过程快捷方便。在使用本申请之前,需要收件人B、C和D在邮件收发软件上注册账户,在本场景实施例中邮箱即为收件人B、C和D已注册的账户。而且,收件人B、C和D需要在各自的账户中上传表征自己的特征信息。例如,收件人B、C和D分别向各自的账户中添加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特征信息。
假设待发送的文件是一份通讯录(待传输数据),其中包含与收件人B、C和D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多个类型的特征信息(指示接收端的特征信息)。由于文件中包含有多种类型的特征信息。所以,如果服务器使用进行特征匹配时,为了减少服务器匹配的数据量,可以选择一个类型的特征信息,如,电话号码类型。
此时,发件人A可以不在收件人一栏中添加收件人B、C和D的邮箱,而是可以指定采用文件中的电话号码作为指示接收端的特征信息。然后将文件发送至邮件收发软件的服务器。服务器在接收文件之后,发现发件人A已经指定采用文件中的电话号码指示接收端。则服务器利用电话号码已存储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最终得到匹配成功的收件人B、C和D的邮箱;然后将文件分别发送至登录邮箱B、邮箱C和邮箱D的终端。
本申请可以作为一个独立软件使用,还可以作为软件程序应用至现有的即时通信软件中依据邮件收发软件中。例如,将本申请应用至阿里巴巴旗下的来往中。那么,本申请中的所述账户包括:邮箱和/或即时通讯软件的账户。即时通讯软件可以包括微博、微信、QQ等。
与图3所示的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如图8所示,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81,用于在待传输对象中按预设规则确定包含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的指示信息集合;其中,所述待传输对象从发送端在服务器的账户中获得,并且至少包括待传输数据。
第一匹配单元82,用于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
第一获取单元83,用于获取由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组成的目标信息集合;其中,所述识别信息集合包括所有在服务器账户包含的特征信息,并且,每个账户中的特征信息均用于表征该账户且与该账户相对应。
发送单元84,用于向接收端集合中每个接收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接收端集合为一个或多个目标登录终端的集合,所述目标登录终端为登录所述目标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对应账户的登录终端。
其中,如图9所示,为所述第一确定单元81的一种实现方式,包括:
第一解析单元91,用于解析所述待传输对象,获得所述待传输对象中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第一特征提取单元92,用于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获得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含的特征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93,用于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含的特征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的集合,确定为所述指示信息集合。
其中,如图10所示,为所述确定单元81的另一实现方式,包括:
第二解析单元101,用于解析所述待传输对象,获得所述待传输对象中的具体内容。
第二特征提取单元102,用于若所述具体内容包含用于进行特征匹配的特征匹配集合,则对所述特征匹配集合中的特征进行特征提取,获得所述特征匹配集合包含的特征信息。
第三确定单元103,用于将所述特征匹配集合包含的特征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的集合,确定为所述指示信息集合。
如图11所示,为所述第一匹配单元82的一种实现方式,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111,用于在所述指示信息集合包含多种类型的特征信息的情况下,在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按特征信息的类型选择一种类型或多种类型特征信息。
第二匹配单元112,用于将所述一种类型或多种类型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
如图12所示,为所述第一匹配单元82的另一实现方式,包括:
第二选择单元121,用于在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
第二匹配单元122,用于将所述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
在上述单元中,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特征信息的类型包括:图像类型、身份证号码类型、电话号码类型和/或音频文件类型;所述指示信息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头像,一个或多个身份证号码,一个或多个电话号码,和/或,一个或多个音频文件。
则所述第二匹配单元122,具体用于针对图像类型的特征信息或音频文件类型的特征信息,则计算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的相似度;若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则确定匹配成功;针对身份证号码类型的特征信息或电话号码类型的特征信息,则判断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特征信息是否完全一致;若完全一致则确定匹配成功。
其中,所述待传输对象还包括:所述发送端上传所述待传输对象时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如图13所示,本申请提供的装置还包括:
第一获取位置单元131,用于获取由账户一一对应的登录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所形成第一地理位置信息集合。
第一筛选单元132,用于在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筛选与所述发送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地理位置信息集合。
第一组建单元133,用于将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地理位置信息对应的账户,组建第一筛选账户集合。
获取信息单元134,用于在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获取由所述第一筛选账户集合中每个账户对应的特征信息所组成的筛选信息集合。
则所述第一匹配单元82具体用于,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所述筛选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
如图14所示,在增加地理位置位置信息之后,本申请提供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组建单元141,用于依据所述目标信息集合构建组建第三地理位置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地理位置信息与一个登录终端对应,所述登录终端登录所述目标信息集合中特征信息对应账户的登录终端;
第二筛选单元142,用于在所述第三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筛选与所述发送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四地理位置信息集合;
第三组建单元143,用于将所述第四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地理位置信息对应的账户,组建第二筛选账户集合;
第四确定单元144,用于将所述第二筛选账户集合中一个或多个账户对应的登录终端的集合,确定为所述接收端集合。
在本装置中所述账户包括:邮箱和/或即时通讯软件账户。
由以上内容可知,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主要应用于服务器,服务器上包含有各个账户上传的特征信息组成的识别信息集合;通过识别信息集合中特征信息对应的账户,即可找到登录该账户的登录终端。在发送端期望向接收端发送数据时,会将包含有接收端特征信息(指示信息集合)的待传输对象发送至服务器;以供服务器通过接收端的特征信息(指示信息集合)找到待传输数据的接收端。
本申请服务器作为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数据的传递者,只要接收端在服务器上传有表示自身的特征信息,并且,发送端发送的待传输对象中携带有接收端的特征信息,服务器即可将待传输对象中的待传输数据发送至该接收端。即不论发送端上有无接收端的通信方式,均能够实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如图15所示,包括:
第五确定单元151,用于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为发送至接收端的数据。
构建单元152,用于至少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构建待传输对象。
上传单元153,用于在服务器上已有账户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的账户中上传所述待传输对象;其中,所述待传输对象可被所述服务器用于,在待传输对象中按预设规则确定包含特征信息的指示信息集合;通过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获取由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组成的目标信息集合;其中,所述识别信息集合包括所有在服务器账户包含的特征信息,并且,每个账户中的特征信息均用于表征该账户且与该账户相对应;向接收端集合中每个接收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接收端集合为一个或多个目标登录终端的集合,所述目标登录终端为登录所述目标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对应账户的登录终端。
如图16所示,本申请提供的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161,用于获取用于进行特征匹配的特征匹配集合;
则所述构建单元152具体用于,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和所述特征匹配集合构建所述待传输对象。
如图17所示,本申请提供的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171,用于获取登录发送端的登录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
则所述构建单元152包括:
第一构建单元172,用于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和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信息构建所述待传输对象;或者,
第二构建单元173,用于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所述特征匹配集合和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信息,构建所述待传输对象。
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
发送端100、若干个接收端200以及与所述发送端100和所述接收端200相连的服务器300。
其中,所述发送端100用于,确定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为发送至接收端200的数据;至少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构建待传输对象;在服务器300上已有账户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300的账户中上传所述待传输对象。
所述服务器300用于,在待传输对象中按预设规则确定包含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的指示信息集合;通过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获取由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组成的目标信息集合;其中,所述识别信息集合包括所有在服务器账户包含的特征信息,并且,每个账户中的特征信息均用于表征该账户且与该账户相对应;向接收端集合中每个接收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接收端集合为一个或多个目标登录终端的集合,所述目标登录终端为登录所述目标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对应账户的登录终端。
所述接收端200,用于接收服务器300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本系统中发送端100和服务器300还用于执行一些其它过程,具体详见图2-图7所示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由以上内容可知,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主要应用于服务器,服务器上包含有各个账户上传的特征信息组成的识别信息集合;通过识别信息集合中特征信息对应的账户,即可找到登录该账户的登录终端。在发送端期望向接收端发送数据时,会将包含有接收端特征信息(指示信息集合)的待传输对象发送至服务器;以供服务器通过接收端的特征信息(指示信息集合)找到待传输数据的接收端。
本申请服务器作为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数据的传递者,只要接收端在服务器上传有表示自身的特征信息,并且,发送端发送的待传输对象中携带有接收端的特征信息,服务器即可将待传输对象中的待传输数据发送至该接收端。即不论发送端上有无接收端的通信方式,均能够实现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数据传输。
本实施例方法所述的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设备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计算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29)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待传输对象中按预设规则确定包含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的指示信息集合;其中,所述待传输对象从发送端在服务器的账户中获得,并且至少包括待传输数据;
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获取由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组成的目标信息集合;其中,所述识别信息集合包括所有在服务器账户包含的特征信息,并且,每个账户中的特征信息均用于表征该账户且与该账户相对应;
向接收端集合中每个接收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接收端集合为一个或多个目标登录终端的集合,所述目标登录终端为登录所述目标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对应账户的登录终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待传输对象中按预设规则确定包含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的指示信息集合,包括:
解析所述待传输对象,获得所述待传输对象中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获得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含的特征信息;
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含的特征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的集合,确定为所述指示信息集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待传输对象中按预设规则确定包含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的指示信息集合,包括:
解析所述待传输对象,获得所述待传输对象中的具体内容;
若所述具体内容包含用于进行特征匹配的特征匹配集合,则对所述特征匹配集合中的特征进行特征提取,获得所述特征匹配集合包含的特征信息;
将所述特征匹配集合包含的特征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的集合,确定为所述指示信息集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包括:
在所述指示信息集合包含多种类型的特征信息的情况下,在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按特征信息的类型选择一种类型或多种类型特征信息;
将所述一种类型或多种类型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包括:
在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
将所述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特征信息的类型包括:图像类型、身份证号码类型、电话号码类型和/或音频文件类型;
所述指示信息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头像,一个或多个身份证号码,一个或多个电话号码,和/或,一个或多个音频文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针对图像类型的特征信息或音频文件类型的特征信息,则所述将所述一种类型或多种类型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包括:计算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的相似度;若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则确定匹配成功;
针对身份证号码类型的特征信息或电话号码类型的特征信息,则所述将所述一种类型或多种类型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包括:判断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特征信息是否完全一致;若完全一致则确定匹配成功。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对象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上传所述待传输对象时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之前,还包括:
获取由账户一一对应的登录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所形成第一地理位置信息集合;
在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筛选与所述发送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地理位置信息集合;
将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地理位置信息对应的账户,组建第一筛选账户集合;
在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获取由所述第一筛选账户集合中每个账户对应的特征信息所组成的筛选信息集合;
则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包括: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所述筛选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得到由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组成的目标信息集合之后,还包括:
依据所述目标信息集合构建组建第三地理位置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地理位置信息与一个登录终端对应,所述登录终端登录所述目标信息集合中特征信息对应账户的登录终端;
在所述第三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筛选与所述发送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四地理位置信息集合;
将所述第四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地理位置信息对应的账户,组建第二筛选账户集合;
将所述第二筛选账户集合中一个或多个账户对应的登录终端的集合,确定为所述接收端集合。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账户包括:
邮箱和/或即时通讯软件账户。
12.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为发送至接收端的数据;
至少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构建待传输对象;
在服务器上已有账户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的账户中上传所述待传输对象;
其中,所述待传输对象可被所述服务器用于,在待传输对象中按预设规则确定包含特征信息的指示信息集合;通过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获取由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组成的目标信息集合;其中,所述识别信息集合包括所有在服务器账户包含的特征信息,并且,每个账户中的特征信息均用于表征该账户且与该账户相对应;向接收端集合中每个接收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接收端集合为一个或多个目标登录终端的集合,所述目标登录终端为登录所述目标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对应账户的登录终端。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至少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构建待传输对象之前还包括:获取用于进行特征匹配的特征匹配集合;
则所述至少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构建待传输对象包括:
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和所述特征匹配集合构建所述待传输对象。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取登录发送端的登录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
则所述至少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构建待传输对象包括:
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和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信息构建所述待传输对象;
或者,
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所述特征匹配集合和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信息,构建所述待传输对象。
15.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待传输对象中按预设规则确定包含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的指示信息集合;其中,所述待传输对象从发送端在服务器的账户中获得,并且至少包括待传输数据;
第一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由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组成的目标信息集合;其中,所述识别信息集合包括所有在服务器账户包含的特征信息,并且,每个账户中的特征信息均用于表征该账户且与该账户相对应;
发送单元,用于向接收端集合中每个接收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接收端集合为一个或多个目标登录终端的集合,所述目标登录终端为登录所述目标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对应账户的登录终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待传输对象,获得所述待传输对象中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第一特征提取单元,用于对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特征提取,获得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含的特征信息;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包含的特征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的集合,确定为所述指示信息集合。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二解析单元,用于解析所述待传输对象,获得所述待传输对象中的具体内容;
第二特征提取单元,用于若所述具体内容包含用于进行特征匹配的特征匹配集合,则对所述特征匹配集合中的特征进行特征提取,获得所述特征匹配集合包含的特征信息;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特征匹配集合包含的特征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的集合,确定为所述指示信息集合。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单元,包括:
第一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指示信息集合包含多种类型的特征信息的情况下,在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按特征信息的类型选择一种类型或多种类型特征信息;
第二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一种类型或多种类型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单元,包括:
第二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随机选择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
第二匹配单元,用于将所述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
20.如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特征信息的类型包括:图像类型、身份证号码类型、电话号码类型和/或音频文件类型;
所述指示信息集合包括:一个或多个头像,一个或多个身份证号码,一个或多个电话号码,和/或,一个或多个音频文件。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匹配单元,具体用于针对图像类型的特征信息或音频文件类型的特征信息,则计算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的相似度;若相似度大于预设相似度则确定匹配成功;针对身份证号码类型的特征信息或电话号码类型的特征信息,则判断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特征信息是否完全一致;若完全一致则确定匹配成功。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传输对象还包括:
所述发送端上传所述待传输对象时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获取位置单元,用于获取由账户一一对应的登录终端的地理位置信息所形成第一地理位置信息集合;
第一筛选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筛选与所述发送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二地理位置信息集合;
第一组建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地理位置信息对应的账户,组建第一筛选账户集合;
获取信息单元,用于在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获取由所述第一筛选账户集合中每个账户对应的特征信息所组成的筛选信息集合;
则所述第一匹配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所述筛选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
24.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组建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目标信息集合构建组建第三地理位置信息集合;其中,所述第二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地理位置信息与一个登录终端对应,所述登录终端登录所述目标信息集合中特征信息对应账户的登录终端;
第二筛选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筛选与所述发送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第四地理位置信息集合;
第三组建单元,用于将所述第四地理位置信息集合中每个地理位置信息对应的账户,组建第二筛选账户集合;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筛选账户集合中一个或多个账户对应的登录终端的集合,确定为所述接收端集合。
25.如权利要求15-2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账户包括:
邮箱和/或即时通讯软件账户。
26.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为发送至接收端的数据;
构建单元,用于至少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构建待传输对象;
上传单元,用于在服务器上已有账户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的账户中上传所述待传输对象;其中,所述待传输对象可被所述服务器用于,在待传输对象中按预设规则确定包含特征信息的指示信息集合;通过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获取由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组成的目标信息集合;其中,所述识别信息集合包括所有在服务器账户包含的特征信息,并且,每个账户中的特征信息均用于表征该账户且与该账户相对应;向接收端集合中每个接收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接收端集合为一个或多个目标登录终端的集合,所述目标登录终端为登录所述目标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对应账户的登录终端。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用于进行特征匹配的特征匹配集合;
则所述构建单元具体用于,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和所述特征匹配集合构建所述待传输对象。
28.如权利要求26或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登录发送端的登录终端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
则所述构建单元包括:
第一构建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和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信息构建所述待传输对象;
或者,
第二构建单元,用于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所述特征匹配集合和所述当前地理位置信息,构建所述待传输对象。
29.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端、若干个接收端以及与所述发送端和所述接收端相连的服务器;
其中,所述发送端用于,确定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待传输数据为发送至接收端的数据;至少利用所述待传输数据构建待传输对象;在服务器上已有账户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的账户中上传所述待传输对象;
所述服务器用于,在待传输对象中按预设规则确定包含一个或多个特征信息的指示信息集合;通过将所述指示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识别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匹配,获取由所述识别信息集合中匹配成功的特征信息组成的目标信息集合;其中,所述识别信息集合包括所有在服务器账户包含的特征信息,并且,每个账户中的特征信息均用于表征该账户且与该账户相对应;向接收端集合中每个接收端发送所述待传输数据;其中,所述接收端集合为一个或多个目标登录终端的集合,所述目标登录终端为登录所述目标信息集合中的特征信息对应账户的登录终端;
所述接收端,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所述待传输数据。
CN201510531374.0A 2015-08-26 2015-08-26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64877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31374.0A CN106487748B (zh) 2015-08-26 2015-08-26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31374.0A CN106487748B (zh) 2015-08-26 2015-08-26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7748A true CN106487748A (zh) 2017-03-08
CN106487748B CN106487748B (zh) 2020-07-17

Family

ID=58233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31374.0A Active CN106487748B (zh) 2015-08-26 2015-08-26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87748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43248A (zh) * 2019-01-29 2019-05-10 苏州达家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内容发布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692217A (zh) * 2017-05-30 2020-01-14 西门子股份公司 用于传输分析相关数据的方法、发送器和系统
CN113992668A (zh) * 2021-10-25 2022-01-28 深圳市华创智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并发的信息实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2110186A1 (zh) * 2020-11-30 2022-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器的插入方式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5190093A (zh) * 2022-08-07 2022-10-14 王桂英 一种简化即时通信操作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455516A (zh) * 2023-12-21 2024-01-26 深圳市思维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信息的溯源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45603A1 (fr) * 2004-04-07 2007-01-24 France Telecom S.A.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mission de paquets de donnees
US20070022468A1 (en) * 2005-06-23 2007-01-25 Hitachi, Ltd. Packet transmission equipment and packet transmission system
CN1917483A (zh) * 2006-08-30 2007-02-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
CN102404248A (zh) * 2011-10-28 2012-04-04 深圳市易联盛世科技有限公司 融合消息和邮件应用的方法和装置
CN102857885A (zh) * 2012-08-17 2013-01-02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分享信息的方法及其通信终端
CN103166832A (zh) * 2011-12-15 2013-06-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消息的方法和服务器
CN104010269A (zh) * 2014-05-21 2014-08-27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通信终端中发送文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02236A (zh) * 2014-08-29 2014-12-10 蓝信工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建立协作群组的方法和系统以及相应的即时通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45603A1 (fr) * 2004-04-07 2007-01-24 France Telecom S.A.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mission de paquets de donnees
US20070022468A1 (en) * 2005-06-23 2007-01-25 Hitachi, Ltd. Packet transmission equipment and packet transmission system
CN1917483A (zh) * 2006-08-30 2007-02-21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
CN102404248A (zh) * 2011-10-28 2012-04-04 深圳市易联盛世科技有限公司 融合消息和邮件应用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66832A (zh) * 2011-12-15 2013-06-1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发送消息的方法和服务器
CN102857885A (zh) * 2012-08-17 2013-01-02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分享信息的方法及其通信终端
CN104010269A (zh) * 2014-05-21 2014-08-27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在通信终端中发送文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04202236A (zh) * 2014-08-29 2014-12-10 蓝信工场(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建立协作群组的方法和系统以及相应的即时通信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2217A (zh) * 2017-05-30 2020-01-14 西门子股份公司 用于传输分析相关数据的方法、发送器和系统
CN110692217B (zh) * 2017-05-30 2022-08-30 西门子股份公司 用于传输分析相关数据的方法、发送器和系统
US11923976B2 (en) 2017-05-30 2024-03-0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alysis-relevant data, transmitter and system
CN109743248A (zh) * 2019-01-29 2019-05-10 苏州达家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内容发布方法、装置、终端、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WO2022110186A1 (zh) * 2020-11-30 2022-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连接器的插入方式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13992668A (zh) * 2021-10-25 2022-01-28 深圳市华创智慧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多并发的信息实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5190093A (zh) * 2022-08-07 2022-10-14 王桂英 一种简化即时通信操作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190093B (zh) * 2022-08-07 2024-04-09 王桂英 一种简化即时通信操作的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7455516A (zh) * 2023-12-21 2024-01-26 深圳市思维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信息的溯源方法及系统
CN117455516B (zh) * 2023-12-21 2024-04-09 深圳市思维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信息的溯源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7748B (zh) 2020-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87748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JP6166467B2 (ja) ブルートゥース通信方法及びブルートゥース通信設備
CN102904936B (zh) 一种建立会话的方法、服务器、装置、系统及设备
KR101880521B1 (ko) 위치-기반 서비스에서 사용자들 매칭
WO2018149292A1 (zh) 一种对象聚类方法和装置
US11550860B2 (en) Matchmaking video chatting partners
CN105429848A (zh) 通过拍照添加好友的方法、系统和社交服务器的社交系统
CN108875757B (zh) 一种信息审核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KR20140037268A (ko) 소셜 네트워크에서 친구를 추가하는 방법,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KR101667946B1 (ko) 지리적 위치 정보와 연관된 부가 정보를 결정하는 기술
US9122910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friend recommendations
CN110266658B (zh) 一种信息更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6685949A (zh) 一种容器访问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N106385403B (zh) 一种自助打印设备的用户账号注册方法及相关设备
US20140342713A1 (en) Automated conferenc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2868595B (zh) 一种实现终端间交互的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N104376022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901937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其系统、终端、服务器
CN106453349A (zh) 账号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04601440A (zh) 一种基于轨迹相遇的用户推荐方法及相关设备、系统
CN103905430A (zh) 一种实名认证的方法及系统
CN104935496A (zh) 即时通信方法、系统、装置和即时通信终端
CN110502653A (zh) 快递查询方法及服务器、终端
CN105763424A (zh) 一种文字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WO2018137471A1 (zh) 建立语音连接的方法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2

Address after: D-4-006, 4th floor, creative island building, No. 6, Zhongdao East Road, Zhengdong New Area, Zhengzhou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Alibaba (Henan) Co., Ltd

Address before: P.O. Box 847, 4th floor, Grand Cayman capital building, British Cayman Islands

Patentee before: Alibaba Group Holdings Lim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