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84341A -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84341A
CN106484341A CN201610819928.1A CN201610819928A CN106484341A CN 106484341 A CN106484341 A CN 106484341A CN 201610819928 A CN201610819928 A CN 201610819928A CN 106484341 A CN106484341 A CN 106484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signal value
equipment
parameter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1992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凯
李宏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nkuai Onlin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1992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84341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84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434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9Prin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printer maintenance, e.g. device status, power levels
    • G06F3/1231Device related settings, e.g. IP address, Name,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6Connec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2Mobile client, e.g. wireless pri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04B10/116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采集与配置终端发出的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对应的信号值队列;所述强度变化规律是所述配置终端根据待配置信息及预设编码规则确定的;根据预设编码规则,确定与所述信号值队列对应的待配置信息;将被配置设备的待配置类型和待配置参数的值确定为与所述信号值队列对应的所述待配置信息。在上述配置过程中,由于配置终端是利用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对待配置设备进行配置,从而可以避免将待配置设备与所述其他设备进行网络连接的操作,提升配置过程的效率。

Description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经常需要对各类设备的进行参数配置,需要配置的参数可以包括:网络IP地址、需要连接到的无线网络名称、需要连接到的服务器的域名地址等。现有技术中,对于具备人机交互界面的待配置设备而言,用户可以通过人机界面输入需要进行配置的参数的值来实现对设备的配置。而对于一些不具备人机交互界面的待配置设备而言,一般需要借助于其他设备(如:电脑)来对待配置设备进行配置。然而,在借助其他设备对待配置设备进行配置时,一般需要预先将待配置设备与所述其他设备进行网络连接,例如,通过USB连接线进行网络连接或借助于无线网络进行网络连接。
可见,目前对上述不具备人机界面的待配置设备进行配置的过程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设备配置方法,包括:
采集与配置终端发出的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对应的信号值队列;所述强度变化规律是所述配置终端根据待配置信息及预设编码规则确定的;
根据预设编码规则,将被配置设备的待配置类型和待配置参数确定为与所述信号值队列对应的待配置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设备配置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编码规则,确定与待配置信息对应的信号值队列;
确定所述信息值队列对应的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
按照所述强度变化规律,控制发光组件发出用以供被配置设备采集的可见光。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设备配置装置,应用于被配置设备上,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与配置终端发出的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对应的信号值队列;所述强度变化规律是所述配置终端根据待配置信息及预设编码规则确定的;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编码规则,将被配置设备的待配置类型和待配置参数确定为与所述信号值队列对应的待配置信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设备配置装置,应用于配置终端上,包括:
队列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编码规则,确定与待配置信息对应的信号值队列;
规律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信息值队列对应的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
控制单元,用于按照所述强度变化规律,控制发光组件发出用以供被配置设备采集的可见光。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利用一配置终端对一待配置设备进行配置的过程中,所述配置终端根据待配置信息和预设编码规则确定与所述待配置信息对应的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并按照该强度变化规律进行可见光的发射。随后,待配置设备通过采集与配置终端发出的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对应的信号值队列,并根据预设编码规则,将被配置设备的待配置类型和待配置参数确定为与所述信号值队列对应的待配置信息,从而完成对待配置设备进行配置的过程。可见,在上述配置过程中,由于配置终端是利用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对待配置设备进行配置,从而可以避免将待配置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网络连接的操作,提升配置过程的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设备配置方法(以被配置设备为主体)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设备配置方法的一种场景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关于设备配置方法中的步骤102的具体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设备配置方法(以配置终端为主体)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应用于被配置设备上的设备配置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应用于被配置设备上的设备配置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应用于配置终端上的设备配置装置的框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打印机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设备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设备配置方法的一种场景图。所述设备配置方法可以由打印机、或打印机上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来执行。所述设备配置方法用以对被配置设备进行配置,所述被配置设备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需要配置的待配置类型,所述待配置类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IP地址”、“网络端口号”、“需要连接的无线网络名称”、“需要连接的服务器的域名地址”等。每一种待配置类型对应一种待配置参数,例如,若待配置类型是:“IP地址”,则与其对应的待配置参数可以是:“192.168.1.4”。本实施例中,所述被配置设备可以是不具备人机交互界面的设备。也就是说,被配置设备通常无法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进行待配置参数的配置。上述被配置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热敏打印机,所述热敏打印机可以与POS终端、或收银机等进行连接,或者集成在上述POS终端、或收银机等设备上。热敏打印机的工作原理是在打印头上安装半导体加热元件,打印头加热并接触热敏打印介质(通常是纸)后就可以打印出需要的图案。所述热敏打印介质包括纸基及涂布于所述纸基表面上的一层发色层,发色层可以由胶粘剂、显色剂、无色染料(或称隐色染料)组成。本文将以热敏打印机为例来叙述本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设备配置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101~102:
在步骤101中,采集与配置终端发出的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对应的信号值队列;其中,所述强度变化规律是所述配置终端根据待配置信息及预设编码规则确定的。
本实施例中,所述配置终端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DA)等。可通过在配置终端上安装用以对上述被配置设备进行配置的应用APP来实现。
如图2所述,在一种示例性的场景中,以利用手机20上安装的APP对打印机10进行配置的过程为例,在进行配置时,可以通过上述APP进入配置页面21,在配置页面21内可以选择需要配置的打印机的待配置类型(如:IP地址),并在对应的输入框23内输入与所述待配置类型对应的待配置参数(如:192.168.1.4),在输入完成之后,可以通过点击“配置”按键24来触发配置过程的开始。值得一提的是,用户在一次配置过程中,可以针对一个或至少两个待配置类型进行配置。如,需要配置的待配置类型包括:“IP地址”和“需要连接到的服务器的域名地址”,输入的与“IP地址”对应的待配置参数可以是:“192.168.1.4”,输入的与“连接到的服务器的域名地址”对应的待配置参数可以是:“http://su.meituan.com”,随后,用户点击“配置”按键24来对上述两个待配置类型和待配置参数进行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可以定义“待配置信息”是包含“待配置类型”和“待配置参数”的信息。上述“待配置类型”、“待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由用户在配置终端上进行输入。
在上述示例性的场景中,用户在点击“配置”按键24之后,手机20需要根据预设编码规则,确定与用户输入的待配置信息对应的信号值队列,并按照所述信号值队列,确定与之对应的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并按照所述强度变化规律控制手机上的发光组件进行发光。所述预设编码规则可以用于将字符以二进制数进行表示,例如,ASCII(American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代码)。其中,按照预设编码规则,可以确定与输入的待配置信息中的包含的每一字符对应的二进制数。例如,对于待配置参数:“192.168.1.4”中包含的字符“1”可以对应于二进制数:“00110001”,包含的字符“6”可以对应于二进制数:“00110110”,等等。上述预设编码规则可以预先被写入到手机的存储空间内,从而手机的处理单元可以通过读取该预设编码规则,确定与所述待配置信息中的包含的每一字符对应的二进制数,并得到由各个二进制数组成的信号值队列。以ASCII为例,对于待配置参数:“192.168.1.4”,与其对应的信号值队列可以是:
“00110001 00111001 00110010 0010 1110 00110001 00110110 00111000 00101110 0011 000 0010 1110 00110100”。
对于手机而言,可以预先确定上述信号值队列包含的每一个信号值与可见光强度的对应关系。举例而言,可以将屏幕呈发光状态时的光强度与信号值:“1”进行对应,将屏幕呈不发光状态时的光强度(光强度为0)与信号值:“0”进行对应。当然,也可以为屏幕划分多个光强度由低到高的亮度等级,每一等级与一种相应的信号值进行对应。例如,将手机屏幕设定成4种亮度等级:不发光(即黑屏状态)、最高亮度的1/3,最高亮度的1/2,以及最高亮度。其中,与“不发光状态”对应的信号值可以是“00”,与“最高亮度的1/3”对应的信号值可以是“01”,与“最高亮度的1/2”对应的信号值可以是“10”,与“最高亮度”对应的信号值可以是“11”。总之,关于可见光的强度与信号值的对应关系,并不限于上述列举的情况。
在确定出与待配置信息对应的信号值队列,并按照所述信号值队列,确定出与信号值队列对应的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后,手机便可以控制发光组件(如:手机显示屏或相机闪光灯等)按照所述强度变化规律进行发光。举例而言,假设一段信号值队列为:“1010”,则可以相应地控制发光组件在一段时间内进行“亮-暗-亮-暗”的动作。其中,可以控制发光组件按照一定的频率进行可见光的发射(如每隔0.1秒变化一次)。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待配置信息也可以并非由用户在手机上输入的,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由手机通过网络接收来自于其他设备的信息,并将接收到的信息作为待配置信息进行配置。
在示例性的场景中,当用户在手机上点击“配置”按键24之后,可以将手机20放置于被配置设备(如热敏打印机10)的面板上,所述面板上可以设有一光敏传感器11,以通过该光敏传感器11采集与手机20的发光组件(显示屏)发出的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对应的信号值序列。其中,热敏打印机10还可以包括一开关按钮12,用以开启或关闭打印机。上述热敏打印机10还可包括一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用以接收上述光敏传感器11采集到的信号值序列。
在步骤102中,根据预设编码规则,将被配置设备的待配置类型和待配置参数确定为与所述信号值队列对应的待配置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值队列可以包括:第一信号值子队列和第二信号值子队列;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值子队列用以表征待配置类型,所述第二信号值子队列用以表征待配置参数。
在上述场景中,热敏打印机10上的存储单元中预先存储有预设编码规则,该预设编码规则与手机20上预先存储的预设编码规则一致。热敏打印机10的MCU可以通过读取预先存储的预设编码规则,并利用该预设编码规则,确定与采集到的信号值队列对应的待配置信息。举例而言,若用户在手机上输入的待配置信息包括的待配置类型是“IP地址”,待配置参数是:“192.168.1.4”,则手机20可以确定与所述待配置类型“IP地址”对应的第一信号值子队列,例如是:
“0100100101010000”(可以人为制定)。
手机20可以确定与所述待配置参数“192.168.1.4”对应的第二信号值子队列,例如是:
“00110001 00111001 00110010 0010 1110 00110001 00110110 00111000 00101110 0011 000 0010 1110 00110100”。
最终,手机20可以确定包含上述第一、第二信号值子队列的信号值队列。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或通信协议,信号值队列中还可以包含其他需要加入的信号值。
本实施例中,打印机10可以预设的识别规则,识别出信号值队列中包含的第一信号值子队列和第二信号值子队列。所述识别规则可以例如是:在上述第一信号值子队列(或第二信号值子队列)中的第一个信号值之前增加相应的识别标志,及在最后一个信号值之后增加相应的识别标志。
通过根据预设编码规则,打印机10可以根据信号值队列,确定与所述信号值队列对应的待配置信息,并将打印机10的待配置类型和待配置参数确定为所述待配置信息,以完成对打印机的一种或多种待配置类型的配置过程。
综上,在利用一配置终端对一待配置设备进行配置的过程中,所述配置终端根据待配置信息和预设编码规则确定与所述待配置信息对应的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并按照该强度变化规律进行可见光的发射。随后,待配置设备通过采集与配置终端发出的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对应的信号值队列,并根据预设编码规则,将被配置设备的待配置类型和待配置参数确定为与所述信号值队列对应的待配置信息,从而完成对待配置设备进行配置的过程。可见,在上述配置过程中,由于配置终端是利用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对待配置设备进行配置,从而可以避免将待配置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网络连接的操作,提升配置过程的效率。
图3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关于设备配置方法中的步骤102的具体流程图,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102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打印机或打印机上的一个或多个部件,上述步骤102可以包括下述步骤1021~1023:
在步骤1021中,根据预设编码规则,确定与所述信号值队列对应的待配置信息。
如上所述,假设采集得到的信号值队列中包含的第一信号值队列如下:
“0100100101010000”;
假设采集得到的信号值队列中包含的第二信号值队列如下:
“00110001 00111001 00110010 0010 1110 00110001 00110110 00111000 00101110 0011 000 0010 1110 00110100”。
则打印机可以根据预存的预设编码规则,确定与上述第一信号值队列对应的“待识别类型”为“IP地址”,与上述第二信号值队列对应的“待识别参数”为“192.168.1.4”。
在步骤1022中,根据预存的与所述待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待配置类型对应的特征,判断所述待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待配置参数是否符合所述特征;若所述待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待配置参数符合所述特征,进入步骤1023。若所述待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待配置参数不符合所述特征,则可以返回到步骤1022。
对于每一种待配置类型,可以具有与之对应的特征。举例而言,对于“IP地址”而言,其特征可以包括:由4个数字字符组成,数字字符与数字字符之间存在字符“.”,每一数字字符介于特定的数值范围内(如:C类IP地址范围为:192.0.0.0-223.255.255.255)等。通过将与每一种待配置类型对应的特征预先存储在热敏打印机的存储单元内,则在热敏打印机确定出待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待配置类型和待配置参数之后,可以读取与待配置类型对应的特征,并判定当前确定出的待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待配置参数是否符合所述特征。在实际场景中,存在如下几种异常情况:手机的显示屏发光异常,或用户并没有输入正确的待配置信息,或打印机的光敏传感器并没有正确识别出手机的显示屏发光规律,等等。鉴于上述异常情况,通过上述判断待配置信息是否符合相应的特征的步骤,来确定配置过程是否完成,或确定是否需要进行下一个待配置类型的配置,等等。
在步骤1023中,将被配置设备的待配置类型和待配置参数确定为所述待配置信息。
至此,可以完成对打印机的一个或多个待配置类型的配置过程。
在一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1023之后,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103:向所述配置终端发送用以指示所述待配置信息被配置成功的指示信息。
其中,所述指示信息可以是:音频信号或光信号。以音频信号为例,在热敏打印机10判断待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待配置参数符合相应的特征之后,可以确定针对某一待配置类型的配置过程成功。与此同时,热敏打印机10可以发出预定的用以指示所述待配置信息被配置成功的音频信号,手机20可以通过音频输入装置(如:麦克风)获取由热敏打印机10发出的上述音频信号,并识别出该音频信号是用以指示所述待配置信息被配置成功的信号,此后,可以在手机上显示用于提示用户配置成功的提示内容。反之,若手机没有获取到上述指示信息,则可以提示用户重新输入正确的待配置信息,或者,由手机重新按照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控制发光组件进行发光,直至配置成功。通过热敏打印机10发出特定的音频信号,将配置结果(成功或失败)反馈至所述手机20,从而实现了配置结果的可知性。手机20可以对反馈的配置结果进行记录,也可以根据配置结果确定是否需要配置下一个待配置类型。在示例性的场景中,用户可以一次性输入多个与各待配置类型对应的待配置参数,并开始配置过程。在配置过程中,手机20可以逐一地针对每一待配置信息,相应地控制发光组件按照一定的强度变化规律进行工作,并判断是否能够接收到打印机10反馈的音频信号,若接收到所述音频信号,则继续进行下一个待配置类型的配置;若没有接收到所述音频信号,则可以中断配置过程,并提示用户错误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响应于用户在被配置设备(如:打印机)上的操作行为而触发的配置命令,确定与所述配置命令对应的待配置类型。在本实施例中,对打印机的配置的场景可以包括如下流程:用户开启打印机,通过打印机上设置的配置功能键选择需要进行配置的待配置类型(如IP地址),随后,用户在手机上打开用以对打印机进行配置的APP,并输入与上述待配置类型对应的待配置参数(如:192.168.1.4),最终,点击“配置”按键并将手机放置于打印机上设有光敏传感器的位置。也就是说,在上述过程中,用户选择所需配置的待配置类型是在打印机上进行确定的,而不需要在手机APP上进行确定。打印机采集到的信号值队列可以不包含与上述待配置类型对应的内容,而包括与上述待配置参数对应的内容。
图4是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设备配置方法的流程图,所述设备配置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以是配置终端或配置终端上的一个或多个部件,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201~203:
在步骤201中,根据预设编码规则,确定与待配置信息对应的信号值队列。
在步骤202中,确定所述信息值队列对应的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
在步骤203中,按照所述强度变化规律,控制发光组件发出用以供被配置设备采集的可见光。
其中,配置终端(如手机)可以按照预设频率控制发光组件发出可见光,例如,按照强度变化规律,每隔0.1秒变化一次可见光强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待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待配置参数符合待配置类型的特征时,接收被配置设备发出的用以指示所述待配置信息被配置成功的指示信息。
上述步骤201~203的过程可以参照上述图1所示的实施例的内容,本文不再予以赘述。
图5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应用于被配置设备上的设备配置装置的框图。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可以包括:
采集单元301,用于采集与配置终端发出的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对应的信号值队列;所述强度变化规律是所述配置终端根据待配置信息及预设编码规则确定的;
确定单元302,用于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编码规则,将被配置设备的待配置类型和待配置参数确定为与所述信号值队列对应的待配置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信号值队列包括:第一信号值子队列和第二信号值子队列,所述第一信号值子队列用以表征待配置类型,所述第二信号值子队列用以表征待配置参数。
通过上述设备配置装置,可以避免将待配置设备与其他设备进行网络连接的操作,提升配置过程的效率。
图6是根据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应用于被配置设备上的设备配置装置的框图,基于上述图5所示的实施例,所述确定单元302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3021,用于根据预设编码规则,确定与所述信号值队列对应的待配置信息;
判断单元3022,用于根据预存的与所述待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待配置类型对应的特征,判断所述待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待配置参数是否符合所述特征;
第二确定子单元3023,用于在所述待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待配置参数符合所述特征时,将被配置设备的待配置类型和待配置参数确定为所述待配置信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发送单元303,用于在所述待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待配置参数符合所述特征时,向所述配置终端发送用以指示所述待配置信息被配置成功的指示信息。图7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应用于配置终端上的设备配置装置的框图。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可以包括:
队列确定单元401,用于根据预设编码规则,确定与待配置信息对应的信号值队列;
规律确定单元402,用于确定所述信息值队列对应的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
控制单元403,用于按照所述强度变化规律,控制发光组件发出用以供被配置设备采集的可见光。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待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待配置参数符合待配置类型的特征时,接收被配置设备发出的用以指示所述待配置信息被配置成功的指示信息。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图8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打印机的模块示意图。所述打印机可以是热敏打印机,所述打印机包括:打印头,MCU(Microcontroller Unit,微控制单元),存储单元以及热敏传感器。所述热敏传感器可以设置于所述打印机上任意暴露于外部的位置,所述存储单元至少用于存储如下内容:一些基本的可执行指令或程序,与每一待配置类型对应的待配置参数,每一待配置类型对应的特征以及预设编码规则等。其中,所述热敏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配置终端发出的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并通过将检测到的光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向MCU发送。所述MCU可以用于:采集与配置终端发出的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对应的信号值队列;所述强度变化规律是所述配置终端根据待配置信息及预设编码规则确定的;根据预设编码规则,将被配置设备的待配置类型和待配置参数的值确定为与所述信号值队列对应的所述待配置信息。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4)

1.一种设备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集与配置终端发出的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对应的信号值队列;所述强度变化规律是所述配置终端根据待配置信息及预设编码规则确定的;
根据预设编码规则,将被配置设备的待配置类型和待配置参数确定为与所述信号值队列对应的待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值队列包括:
第一信号值子队列和第二信号值子队列,所述第一信号值子队列用以表征待配置类型,所述第二信号值子队列用以表征待配置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编码规则,将被配置设备的待配置类型和待配置参数确定为与所述信号值队列对应的待配置信息,包括:
根据预设编码规则,确定与所述信号值队列对应的待配置信息;
根据预存的与所述待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待配置类型对应的特征,判断所述待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待配置参数是否符合所述特征;
若是,将被配置设备的待配置类型和待配置参数确定为所述待配置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待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待配置参数符合所述特征,向所述配置终端发送用以指示所述待配置信息被配置成功的指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配置设备包括热敏打印机。
6.一种设备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预设编码规则,确定与待配置信息对应的信号值队列;
确定所述信息值队列对应的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
按照所述强度变化规律,控制发光组件发出用以供被配置设备采集的可见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待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待配置参数符合待配置类型的特征时,接收被配置设备发出的用以指示所述待配置信息被配置成功的指示信息。
8.一种设备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被配置设备上,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与配置终端发出的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对应的信号值队列;所述强度变化规律是所述配置终端根据待配置信息及预设编码规则确定的;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编码规则,将被配置设备的待配置类型和待配置参数确定为与所述信号值队列对应的待配置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值队列包括:第一信号值子队列和第二信号值子队列,所述第一信号值子队列用以表征待配置类型,所述第二信号值子队列用以表征待配置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编码规则,确定与所述信号值队列对应的待配置信息;
判断单元,用于根据预存的与所述待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待配置类型对应的特征,判断所述待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待配置参数是否符合所述特征;
第二确定子单元,用于在所述待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待配置参数符合所述特征时,将被配置设备的待配置类型和待配置参数确定为所述待配置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在所述待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待配置参数符合所述特征时,向所述配置终端发送用以指示所述待配置信息被配置成功的指示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配置设备包括热敏打印机。
13.一种设备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配置终端上,包括:
队列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编码规则,确定与待配置信息对应的信号值队列;
规律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信息值队列对应的可见光的强度变化规律;
控制单元,用于按照所述强度变化规律,控制发光组件发出用以供被配置设备采集的可见光。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待配置信息中包含的待配置参数符合待配置类型的特征时,接收被配置设备发出的用以指示所述待配置信息被配置成功的指示信息。
CN201610819928.1A 2016-09-12 2016-09-12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648434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9928.1A CN106484341A (zh) 2016-09-12 2016-09-12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9928.1A CN106484341A (zh) 2016-09-12 2016-09-12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4341A true CN106484341A (zh) 2017-03-08

Family

ID=58273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19928.1A Pending CN106484341A (zh) 2016-09-12 2016-09-12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8434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7477A (zh) * 2017-09-13 2018-07-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0916A (zh) * 2010-03-01 201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端口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3136929A (zh) * 2013-02-02 2013-06-05 深圳市格劳瑞电子有限公司 使带有感光组件的网络终端初始化的方法
CN103926863A (zh) * 2014-04-05 2014-07-16 孙海涛 一种不依赖网络环境的非接触式电器配置装置及其方法
CN204168311U (zh) * 2014-08-28 2015-02-18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网络终端以及网络参数配置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0916A (zh) * 2010-03-01 2010-08-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端口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3136929A (zh) * 2013-02-02 2013-06-05 深圳市格劳瑞电子有限公司 使带有感光组件的网络终端初始化的方法
CN103926863A (zh) * 2014-04-05 2014-07-16 孙海涛 一种不依赖网络环境的非接触式电器配置装置及其方法
CN204168311U (zh) * 2014-08-28 2015-02-18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智能终端、网络终端以及网络参数配置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07477A (zh) * 2017-09-13 2018-07-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连接建立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44784B (zh) 手机应用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04093141B (zh) 终端应用的登录方法、装置、客户端及电子设备
EP1783589A1 (en)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ducting a transaction using recognized text
CN107450800A (zh) 一种任务设置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201170B (zh) 一种应用图标的角标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7357487B (zh) 应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894267A (zh) 移动支付服务方法和支持移动支付服务的用户终端
CN103064535A (zh) 触控笔、触控输入系统及更改触控操作特性的方法
CN105808094B (zh) 一种应用调用方法及终端
CN107481342A (zh) 考勤系统、方法、服务器和终端
CN106339146A (zh) 一种推荐应用的方法及装置
US20170220305A1 (en) User Interface for Redirection of Print Jobs
CN106354373A (zh) 一种图标移动方法及移动终端
JP2016541199A (ja) モバイル通信及び測位通信により企業についてのデータを収集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3761038A (zh) 一种设备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06484341A (zh) 设备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6502599A (zh) 打印机的配置方法、装置以及打印机
US8713533B2 (en) Module-code verification layer to automatically validate user input
CN108376333A (zh) 文件审批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CN105303082A (zh) 伺服器、使用者装置及终端装置
CN105808419B (zh) 应用测试方法及终端
JP2006302000A (ja) 情報装置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US11616891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analyzing an image capture in a time series with respect to content of parameter and making an assumption how user performed operation in an apparatus
CN107577386A (zh) 应用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07016582A (zh) 税票开票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