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83577A - 一种光学探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学探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83577A
CN106483577A CN201510555807.6A CN201510555807A CN106483577A CN 106483577 A CN106483577 A CN 106483577A CN 201510555807 A CN201510555807 A CN 201510555807A CN 106483577 A CN106483577 A CN 1064835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
eye
plate
image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5580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83577B (zh
Inventor
曹扬
胡荣
吴京辉
邵光征
周武
张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paceflight morning lett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erospace Ke Gong Group 4th Research Institute's Command Automation Techn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erospace Ke Gong Group 4th Research Institute's Command Automation Techn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Center filed Critical China Aerospace Ke Gong Group 4th Research Institute's Command Automation Techn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51055580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835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835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35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835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835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Image Analysi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探测装置,包括:无盖壳体、主控板、图像压缩板、目标识别板、对称的弧面子眼支撑结构、多个子眼;其中,所述主控板、所述图像压缩板以及所述目标识别板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支撑结构固定在所述壳体无盖的一面上,且所述支撑结构的弧面顶点远离所述壳体;各子眼分布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的外表面上的各环线上,各所述子眼均包括光学镜头和光学探测器;所述主控板分别与所述各子眼的光学探测器、所述目标识别板以及所述图像压缩板相连,所述各子眼与所述目标识别板相连,所述目标识别板与所述图像压缩板相连。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探测装置,能够实现对大目标精准、实时探测。

Description

一种光学探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侦察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军、民等众多应用领域,都对大视场、高分辨率光学探测系统有着强烈的需求。然而传统的可见光侦察探测装置受技术水平的限制以及物理原理的约束,高的角分辨率和大的视场角不能兼顾,因此,无法可靠实现机载或艇载大范围目标探测识别的需求。
目前主要采用以下2种方式来实现机载或艇载大范围目标侦察探测:
第一种:采用特殊设计的大视场角光学镜头实现大范围探测。
现有的这种一味的凭借增大光学镜头的视场角的探测装置,虽然能满足对大视场角的需要,但是,大视场角光学镜头往往光学畸变大,并且由于现有光学探测器像素数有限,因此,成像质量以及角分辨率较低,探测结果准确性低,不利于机载或艇载目标侦察探测应用。
第二种:采用普通视场角光学镜头、配合以伺服云台,通过机械扫描方式实现大范围探测。
现有的这种采用机械扫描方式实现凝视成像的技术方案,虽然能够实现大视场角、角分辨率的需求,但是在应用中会存在由于侦察探测装置与目标存在相对运动遗漏重要目标的情况,探测装置可靠性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探测装置,以解决目前探测装置中存在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探测装置,包括:无盖壳体、主控板、图像压缩板、目标识别板、对称的弧面子眼支撑结构、多个子眼;其中,所述主控板、所述图像压缩板以及所述目标识别板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支撑结构固定在所述壳体无盖的一面上,且所述支撑结构的弧面顶点远离所述壳体;各子眼分布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的外表面上的各环线上,各所述子眼均包括光学镜头和光学探测器;所述主控板分别与所述各子眼的光学探测器、所述目标识别板以及所述图像压缩板相连,所述各子眼与所述目标识别板相连,所述目标识别板与所述图像压缩板相连。
优选地,所述分布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的外表面上的各环线上的、各子眼的安装位置如下:所述支撑结构的弧面顶点处安装有第一子眼;除所述第一子眼外的各子眼均匀环绕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外表面的第一环线以及第二环线上;其中,第一环线为距所述弧面顶点第一设定距离的平面、与所述支撑结构的各交点组成的环线;第二环线为距所述弧面顶点第二设定距离的平面、与所述支撑结构的各交点组成的环线。
优选地,所述光学探测装置包含十九个子眼、以及第一目标识别板和第二目标识别板;所述第一环线上等间隔的排布六个子眼;所述第二环线上等间隔的排布十二个子眼;其中,部分子眼与第一目标识别板相连,除与所述第一目标识别板相连的子眼外的其他子眼与所述第二目标识别板相连;所述第一目标识别板与所述第二目标识别板均与所述主控板相连。
优选地,所述分布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的外表面上的各环线上的、各子眼的安装位置如下:所述支撑结构的弧面顶点处安装有第一子眼;除所述第一子眼外的各子眼均环绕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外表面的第三环线;其中,第三环线为距所述弧面顶点第三设定距离的平面、与所述支撑结构的各交点组成的环线。
优选地,所述光学探测装置包含七个子眼,且对称的弧面子眼支撑结构为半球面形;所述第三环线上等间隔的排布六个子眼。
优选地,所述光学探测装置还包括:与支撑结构弧面相匹配的透光罩;所述透光罩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的弧面外,以将安装有子眼的弧面罩住。
优选地,所述主控板包括:可编程门阵列以及处理器,所述目标识别板包括:可编程门阵列以及处理器;其中,所述主控板的可编程门阵列用于控制与所述主控板相连的各子眼同步拍摄;所述目标识别板的可编程门阵列用于将所述各子眼同步拍摄到的图像进行目标预检测,对预检测到的图像进行特征点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目标识别板的处理器;所述目标识别板的处理器依据所述检测结果进行目标识别,以识别出包含目标的图像,并将识别结果发送至所述主控板的处理器;所述主控板的处理器对所述识别结果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图像压缩板。
优选地,所述主控板的处理器具体用于:判断所述识别结果中的图像中是否存在包含完整目标的图像,若是,则将所述包含完整目标的图像中的目标进行图像截取,并将截取的图像发送至所述图像压缩板;若否,则按照设定规则对图像中的目标进行图像截取,并将所截取的图像发送至所述图像压缩板进行图像压缩。
优选地,所述主控板的处理器按照设定规则对图像进行截图时:判断所述识别结果中是否仅包含一副图像;若仅包含一副图像,则将仅有的所述图像中的目标进行图像截取;若至少包含两幅图像,则判断所述识别结果中包含的图像是否可拼接;若可拼接,则将可拼接的图像进行拼接得到拼接后的图像,并对所述拼接后的图像中的目标进行图像截取;若不可拼接,则分别对所述识别结果中的各幅图像中的目标进行图像截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光学探测装置,引入了多个子眼,并将子眼分布安装在一个弧面的子眼支撑结构上,这样的排布将使得光学探测装置无盲区。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探测装置通过设置子眼阵列,无需借助平台进行转动即可实现无盲区拍摄。由于无需借助平台进行转动,因此,能够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因需要借助平台转动而存在的相对运动遗漏重要目标的问题。此外,针对于各子眼拍摄到的目标图像,通过由主控板、图像压缩板以及目标识别板构成的数据处理架构来进行分析,最终可实现大目标的实时探测。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学探测结构是借助多个子眼的排列结构来实现大视场,而并非如背景技术中所述单纯的依赖增大光学镜头的视场角来实现大视场,因此,能够保证子眼的角分辨率,进一步保证光学探测装置的像素数值,提升探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光学探测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所示的光学探测装置的内部核心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所示的光学探测装置的系统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光学探测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二中所示的光学探测装置的内部核心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中所示的光学探测装置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种光学探测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中的光学探测装置包括:无盖壳体、主控板、图像压缩板、目标识别板、对称的弧面子眼支撑结构、多个子眼。主控板、图像压缩板以及目标识别板安装在壳体内部,支撑结构固定在壳体无盖的一面上,且支撑结构的弧面顶点远离壳体;各子眼分布安装在支撑结构的外表面上的各环线上,各子眼均包括光学镜头和光学探测器;主控板分别与各子眼的光学探测器、目标识别板以及图像压缩板相连,各子眼与目标识别板相连,目标识别板与图像压缩板相连。
其中,光学探测装置中所包含的子眼的具体个数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设置如下个数的子眼:15个、19个、24个等等。子眼在支撑结构的外表面上的具体排布也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可以将子眼分布成3层即分布安装在支撑结构的外表面的三个环线上,还可以将子眼分布成2层、4层等。
对于目标识别板的个数,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根据子眼的个数进行设置,例如:设置1个,或2个,当然,若目标识别板的处理能力足够强,仅设置一个目标识别板即可,而无需再设置多个目标识别板。光学探测装置包括的壳体的具体形状也可以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设置成圆柱形、正方体、长方体等形状。
优选地,光学探测装置中还可以设置与支撑结构弧面相匹配的透光罩,透光罩安装在支撑结构的弧面外,以将安装有子眼的弧面罩住,对各子眼进行保护。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现过程中,也可以不设置透光罩。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一种具体的光学探测装置为例对本发明的光学探测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探测装置,包括:无盖壳体(由柱面铝合金外壳102、圆形底面外壳104组合而成)、对称的弧面子眼支撑结构106(本具体实施例中该支撑结构为半球面形)、分布安装在支撑结构的外表面上的各环线上的子眼108以及与子眼支撑结构106弧面形状相配的半球形透光罩110。从图1中可知,支撑结构106固定在壳体无盖的一面上,且支撑结构106的弧面顶点远离壳体,透光罩安装在支撑结构的弧面外,并将安装有子眼的弧面罩住。本实施例中,每个子眼均包括光学镜头和光学探测器。优选地,各子眼的光学镜头水平视场、垂直视场不小于26°。
图2示出了光学探测装置壳体内部的核心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从图2中可知,光学探测装置壳体内部安装有:一个主控板201、一个图像压缩板202以及一个目标识别板203。
从图2中还可以知,该光学探测装置包含七个子眼,各子眼在支撑结构的表面以阵列的方式排布。具体地:在支撑结构的弧面顶点处安装有第一子眼;除第一子眼外的各子眼均环绕安装在支撑结构外表面的第三环线上,其中,第三环线为距弧面顶点第三设定距离的平面、与支撑结构的各交点组成的环线。优选地,环绕安装在支撑结构外表面的第三环线上的六个子眼等间隔的排布。
例如:子眼支撑结构为半球面Θ,半球面Θ的顶点为J0,对应球半径为r、球心为O,在J0处排布1个子眼,将其定义为子眼1即第一子眼;在线段OJ0上取一点Q1,满足(其中,第三设定距离为)过Q1点做垂直于OJ0的平面P,与半球面Θ相交于圆S1即第三环线,在圆S1上均匀排布6个子眼,将其定义为第1层的子眼,将第1层的6个子眼命名为子眼2、子眼3、子眼4、子眼5、子眼6、子眼7。且所有子眼的光学探测器长边方向在平面P上的投影后一致。
附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探测装置的系统框图。如附图3所示,光学探测装置的主控板分别与各子眼的光学探测器、目标识别板以及图像压缩板通过光缆相连,各子眼与目标识别板通过光缆相连,目标识别板与图像压缩板通过光缆相连。
其中,主控板由1块FPGA可编程门阵列和1块处理器组成(在图3中未明确划分出),处理器可以为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形处理器)或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目标识别板包括:两个FPGA即可编程门阵列(分别为FPGA1、FPGA2)以及处理器,其中,目标识别板包括的处理器可以为GPU/DSP。
子眼阵列与目标识别板的具体连接关系如下:子眼阵列中子眼1、子眼2、子眼3、子眼4与目标识别板中FPGA1线缆相连,子眼阵列中子眼5、子眼6、子眼7与目标识别板中FPGA2线缆相连,FPGA1、FPGA2与目标识别板中GPU(或DSP)线缆相连;目标识别板与图像压缩板线缆相连。需要说明的是,图像压缩板可以采用专用JPEG2000图像压缩板。
上述介绍完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探测装置包含的部件、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后,下面介绍对光学探测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主控板的FPGA用于控制与主控板相连的各子眼同步拍摄;目标识别板的FPGA用于将各子眼同步拍摄到的图像进行目标预检测,对预检测到的图像进行特征点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目标识别板的处理器;目标识别板的处理器依据检测结果进行目标识别,以识别出包含目标的图像,并将识别结果发送至主控板的处理器;主控板的处理器对识别结果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图像压缩板。
优选地,主控板的处理器具体用于:判断识别结果中的图像中是否存在包含完整目标的图像,若是,则将包含完整目标的图像中的目标进行图像截取,并将截取的图像发送至图像压缩板;若否,则按照设定规则对图像中的目标进行图像截取,并将所截取的图像发送至图像压缩板进行图像压缩。
其中,设定规则可以设定为:判断识别结果中是否仅包含一副图像;若仅包含一副图像,则将仅有的图像中的目标进行图像截取;若至少包含两幅图像,则判断所述识别结果中包含的图像是否可拼接;若可拼接,则将可拼接的图像进行拼接得到拼接后的图像,并对拼接后的图像中的目标进行图像截取;若不可拼接,则分别对识别结果中的各幅图像中的目标进行图像截取。
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探测装置工作时,由主控板控制7路子眼的同步拍摄,图像由数据处理板获取,由FPGA1、FPGA2对获取到对应子眼的图像进行目标预检测,对可能存在目标的图像进行特征点检测,将特征点检测结果发送至目标识别板的GPU(或DSP)进行目标识别,并将目标识别结果发送给主控板。若主控板发现完整目标,则将目标图像进行截取并发送至图像压缩板,由图像压缩板进行图像压缩。
若主控板没有发现完整目标,主控板判断发现非完整目标的图像是否仅有1幅,若仅有1幅则将目标图像进行截取,并发送至图像压缩板进行压缩;主控板判断发现非完整目标的图像有2幅或以上,且能够进一步拼接,则由主控板进行图像拼接,将拼接结果的目标图像进行截取发送至图像压缩板进行图像压缩;主控板判断发现非完整目标的图像是有2幅或以上,且不能进一步拼接,则将目标图像进行截取,并发送至图像压缩板进行图像压缩。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光学探测装置,引入了多个子眼,并将子眼分布安装在一个弧形的子眼支撑结构上组成子眼阵列,这样的排布将使得光学探测装置无盲区。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探测装置通过设置子眼阵列,无需借助平台进行转动即可实现无盲区拍摄。由于无需借助平台进行转动,因此,能够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因需要借助云台转动而存在的相对运动遗漏重要目标的问题。此外,针对于各子眼拍摄到的目标图像,通过由主控板、图像压缩板以及目标识别板构成的数据处理架构来进行分析,最终可实现大目标的实时探测。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学探测结构是借助多个子眼的排列结构来实现大视场,而并非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的单纯依赖增大光学镜头的视场角来实现大视场,因此,能够保证子眼的角分辨率,进一步保证光学探测装置的像素数值,提升探测结果的准确性。
实施例二
参照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一种光学探测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包含十九个子眼、两个目标识别板的光学探测装置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探测装置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探测装置,包括:无盖壳体(由柱面铝合金外壳302、圆形底面外壳304组合而成)、对称的弧面子眼支撑结构306(本具体实施例中该支撑结构为半球面形)、分布安装在支撑结构的外表面上的各环线上的子眼308以及与子眼支撑结构306弧面形状相配的半球形透光罩310。支撑结构306固定在壳体无盖的一面上,且支撑结构306的弧面顶点远离壳体,透光罩安装在支撑结构的弧面外,并将安装有子眼的弧面罩住。本实施例中,每个子眼均包括光学镜头和光学探测器。优选地,各子眼的光学镜头水平视场、垂直视场不小于26°。
图5示出了光学探测装置壳体内部的核心部分的结构示意图。从图5中可知,光学探测装置壳体内部安装有:一个主控板401、一个图像压缩板402以及两个目标识别板分别为403和404。支撑结构405表面安装的个子眼组成子眼阵列,该阵列中,支撑结构405的弧面顶点处安装有第一子眼;除第一子眼外的各子眼均匀环绕安装在支撑结构外表面的第一环线以及第二环线上;其中,第一环线为距弧面顶点第一设定距离的平面、与支撑结构的各交点组成的环线;第二环线为距弧面顶点第二设定距离的平面、与支撑结构的各交点组成的环线。优选地,环绕安装在支撑结构外表面的第一环线上、以及第二环线上的各子眼等间隔的排布。
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子眼支撑结构为半球面形状,且半球面为Θ,半球面Θ的顶点为J0,对应球半径为r、球心为O。那么在排布子眼时,在J0处排布1个子眼,将其定义子眼1即第一子眼;在线段OJ0上取一点Q1,满足(即第一设定距离为),过Q1点做垂直于OJ0的平面,与半球面Θ相交于圆S1即第一环线,在圆S1上均匀排布6个子眼,将其定义为第1层的子眼,根据6个子眼在圆S1上的相邻关系,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顺序,将第1层的子眼命名为子眼2、子眼3、子眼4、子眼5、子眼6、子眼7,在线段OJ0上取一点Q2,满足(即第二设定距离为),过Q2点做垂直于OJ0的平面P,与半球面Θ相交于圆S2即第二环线,在圆S2上均匀排布12个子眼,将其定义为第2层子眼,根据12个子眼在圆S2上的相邻关系,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顺序,将第2层的子眼命名为子眼8、子眼9、子眼10、子眼11、子眼12、子眼13、子眼14、子眼15、子眼16、子眼17、子眼18、子眼19,满足子眼1、子眼2、子眼5、子眼8、子眼14在同个平面上,且满足所有子眼的光学探测装置长边方向在平面P上的投影后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仅是列举了一种具体的子眼阵列排布方式。在具体实现过程中,并不局限于设置19个子眼,还可以设置20个、18个、10个等。并且,即便是设置19个子眼,也不局限于将子眼分布在弧面顶点以及两个弧线上,还可以将子眼分布在弧面顶点以及三个弧线上,或者更多的弧线上,当然,也可以不在弧面顶点处安装子眼。
附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探测装置的系统框图。如附图6所示,光学探测装置包括一块主控板,两块目标识别板以及一块图像压缩板。其中,主控板由一块FPGA和一块GPU(或DSP)组成。
目标识别板1包括两块FPGA,分别为FPGA1、FPGA2,目标识别板2也包括两块FPGA和一块GPU(或DSP)组成,将目标识别板2的两块FPGA分别为FPGA3、FPGA4。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图像压缩板可以采用专用JPEG2000图像压缩板。
从附图6中可知,主控板分别与19路子眼光学探测器、两块目标识别板、一块图像压缩板线缆相连;子眼阵列中子眼1、子眼2、子眼3、子眼4、子眼5与目标识别板1中FPGA1线缆相连,子眼阵列中子眼6、子眼7、子眼8、子眼9、子眼10与目标识别板1中FPGA2线缆相连,子眼阵列中子眼11、子眼12、子眼13、子眼14、子眼15与目标识别板2中FPGA3线缆相连,子眼阵列中子眼16、子眼17、子眼18、子眼19与目标识别板2中FPGA4线缆相连,FPGA1、FPGA2、FPGA3、FPGA4与目标识别板2中GPU(或DSP)线缆相连;目标识别板1、目标识别板2分别与图像压缩板线缆相连。当然,在具体实现过程中,FPGA1、FPGA2、FPGA3、FPGA4还可以设置成与目标识别板1中GPU(或DSP)线缆相连,而无需与目标识别板2中GPU(或DSP)线缆相连。
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探测装置工作时,由主控板控制19路子眼的同步拍摄,图像由数据处理板获取,由FPGA1、FPGA2、FPGA2、FPGA3对获取到对应子眼的图像进行目标预检测,对可能存在目标的图像进行特征点检测,将特征点检测结果发送至目标识别板2的GPU(或DSP)进行目标识别,并将目标识别结果发送给主控板。若主控板发现完整目标,则将目标图像进行截取并发送至图像压缩板,由图像压缩板进行图像压缩。
若主控板发现没有发现完整目标,主控板判断发现非完整目标的图像是否仅有1幅,若仅有1幅则将目标图像进行截取,并发送至图像压缩板进行压缩;主控板判断发现非完整目标的图像有2幅或以上,且能够进一步拼接,则由主控板进行图像拼接,将拼接结果的目标图像进行截取发送至图像压缩板进行图像压缩;主控板判断发现非完整目标的图像是有2幅或以上,且不能进一步拼接,则将目标图像进行截取,并发送至图像压缩板进行图像压缩。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光学探测装置解决传统光学探测装置受技术水平及物理原理的限制,角分辨率和视场角相互制约,短焦距大视场光学镜头往往畸变明显,并且在探测器物理分辨率一定的条件下,相机角分辨率随视场角增大而减小,远距离目标探测与识别能力下降。本发明实施例的光学探测装置基于仿生复眼原理,首先采用独立光学系统和探测器构成子眼,然后通过子眼布局及系统结构设计,将多个子眼合理布置于半球面壳,多子眼同时工作实现目标区域大范围图像获取;并且针对装置特点、结合应用需求,设计数据处理流程及硬件架构,利用高性能计算技术,通过由FPGA、GPU(或DSP)、专用图像压缩芯片实现大视场光学侦察探测装置的控制、图像采集、目标识别、图像压缩功能,进而解决了机载或艇载大范围目标探测识别的问题。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光学探测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光学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盖壳体、主控板、图像压缩板、目标识别板、对称的弧面子眼支撑结构、多个子眼;
其中,所述主控板、所述图像压缩板以及所述目标识别板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支撑结构固定在所述壳体无盖的一面上,且所述支撑结构的弧面顶点远离所述壳体;
各子眼分布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的外表面上的各环线上,各所述子眼均包括光学镜头和光学探测器;
所述主控板分别与所述各子眼的光学探测器、所述目标识别板以及所述图像压缩板相连,所述各子眼与所述目标识别板相连,所述目标识别板与所述图像压缩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的外表面上的各环线上的、各子眼的安装位置如下:
所述支撑结构的弧面顶点处安装有第一子眼;
除所述第一子眼外的各子眼均匀环绕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外表面的第一环线以及第二环线上;
其中,第一环线为距所述弧面顶点第一设定距离的平面、与所述支撑结构的各交点组成的环线;
第二环线为距所述弧面顶点第二设定距离的平面、与所述支撑结构的各交点组成的环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探测装置包含十九个子眼、以及第一目标识别板和第二目标识别板;
所述第一环线上等间隔的排布六个子眼;所述第二环线上等间隔的排布十二个子眼;
其中,部分子眼与第一目标识别板相连,除与所述第一目标识别板相连的子眼外的其他子眼与所述第二目标识别板相连;所述第一目标识别板与所述第二目标识别板均与所述主控板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的外表面上的各环线上的、各子眼的安装位置如下:
所述支撑结构的弧面顶点处安装有第一子眼;
除所述第一子眼外的各子眼均环绕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外表面的第三环线;
其中,第三环线为距所述弧面顶点第三设定距离的平面、与所述支撑结构的各交点组成的环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探测装置包含七个子眼,且对称的弧面子眼支撑结构为半球面形;
所述第三环线上等间隔的排布六个子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探测装置还包括:与支撑结构弧面相匹配的透光罩;
所述透光罩安装在所述支撑结构的弧面外,以将安装有子眼的弧面罩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包括:可编程门阵列以及处理器,所述目标识别板包括:可编程门阵列以及处理器;
其中,所述主控板的可编程门阵列用于控制与所述主控板相连的各子眼同步拍摄;
所述目标识别板的可编程门阵列用于将所述各子眼同步拍摄到的图像进行目标预检测,对预检测到的图像进行特征点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所述目标识别板的处理器;
所述目标识别板的处理器依据所述检测结果进行目标识别,以识别出包含目标的图像,并将识别结果发送至所述主控板的处理器;
所述主控板的处理器对所述识别结果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发送至所述图像压缩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的处理器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识别结果中的图像中是否存在包含完整目标的图像,若是,则将所述包含完整目标的图像中的目标进行图像截取,并将截取的图像发送至所述图像压缩板;若否,则按照设定规则对图像中的目标进行图像截取,并将所截取的图像发送至所述图像压缩板进行图像压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的处理器按照设定规则对图像进行截图时:
判断所述识别结果中是否仅包含一副图像;
若仅包含一副图像,则将仅有的所述图像中的目标进行图像截取;
若至少包含两幅图像,则判断所述识别结果中包含的图像是否可拼接;
若可拼接,则将可拼接的图像进行拼接得到拼接后的图像,并对所述拼接后的图像中的目标进行图像截取;
若不可拼接,则分别对所述识别结果中的各幅图像中的目标进行图像截取。
CN201510555807.6A 2015-09-01 2015-09-01 一种光学探测装置 Active CN1064835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5807.6A CN106483577B (zh) 2015-09-01 2015-09-01 一种光学探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5807.6A CN106483577B (zh) 2015-09-01 2015-09-01 一种光学探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3577A true CN106483577A (zh) 2017-03-08
CN106483577B CN106483577B (zh) 2019-03-12

Family

ID=58237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55807.6A Active CN106483577B (zh) 2015-09-01 2015-09-01 一种光学探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8357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8869A (zh) * 2018-10-17 2019-04-02 北京航天晨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周界监测装置及周界监测方法
CN112511762A (zh) * 2020-11-17 2021-03-16 西安工业大学 小目标大视场探测识别装置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33623A1 (en) * 1997-01-30 1999-08-04 Takenaka Engineering Co. Ltd. Compound-eye crime prevention sensor system
CN1979246A (zh) * 2005-12-09 2007-06-13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超广角成像光学系统、超广角成像透镜设备和图像感测装置
CN101451844A (zh) * 2008-12-31 2009-06-10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复眼结构的一体化星敏感器及其应用
CN101714256A (zh) * 2009-11-13 2010-05-26 河北工业大学 基于全方位视觉的动态目标识别和定位方法
CN101825840A (zh) * 2010-05-06 2010-09-08 浙江大学 一种多镜头实时全景成像系统
CN102063724A (zh) * 2010-11-25 2011-05-18 四川省绵阳西南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全景虚拟警戒目标接力追踪装置
CN102819053A (zh) * 2012-07-12 2012-12-12 南京迈得特光学有限公司 采用圆顶光锥的大视场仿生复眼视觉系统
CN103325088A (zh) * 2013-07-04 2013-09-25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曲面复眼成像系统的多通道图像处理方法
CN203219421U (zh) * 2013-04-07 2013-09-25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dsp的目标图像实时传输与跟踪装置
CN103448650A (zh) * 2012-06-01 2013-12-18 株式会社理光 目标识别系统和目标识别方法
CN104165626A (zh) * 2014-06-18 2014-11-26 长春理工大学 仿生复眼成像目标定位系统
CN204069180U (zh) * 2014-06-10 2014-12-31 杭州清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复眼透镜的成像监控安防系统
CN104616302A (zh) * 2015-02-04 2015-05-13 四川中科腾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实时识别方法
CN104809456A (zh) * 2015-05-21 2015-07-29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二值描述符的三维目标识别方法
CN104836943A (zh) * 2015-01-30 2015-08-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平面分布的多摄像头全景图拍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933623A1 (en) * 1997-01-30 1999-08-04 Takenaka Engineering Co. Ltd. Compound-eye crime prevention sensor system
CN1979246A (zh) * 2005-12-09 2007-06-13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超广角成像光学系统、超广角成像透镜设备和图像感测装置
CN101451844A (zh) * 2008-12-31 2009-06-10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生物复眼结构的一体化星敏感器及其应用
CN101714256A (zh) * 2009-11-13 2010-05-26 河北工业大学 基于全方位视觉的动态目标识别和定位方法
CN101825840A (zh) * 2010-05-06 2010-09-08 浙江大学 一种多镜头实时全景成像系统
CN102063724A (zh) * 2010-11-25 2011-05-18 四川省绵阳西南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全景虚拟警戒目标接力追踪装置
CN103448650A (zh) * 2012-06-01 2013-12-18 株式会社理光 目标识别系统和目标识别方法
CN102819053A (zh) * 2012-07-12 2012-12-12 南京迈得特光学有限公司 采用圆顶光锥的大视场仿生复眼视觉系统
CN203219421U (zh) * 2013-04-07 2013-09-25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dsp的目标图像实时传输与跟踪装置
CN103325088A (zh) * 2013-07-04 2013-09-25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一种曲面复眼成像系统的多通道图像处理方法
CN204069180U (zh) * 2014-06-10 2014-12-31 杭州清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复眼透镜的成像监控安防系统
CN104165626A (zh) * 2014-06-18 2014-11-26 长春理工大学 仿生复眼成像目标定位系统
CN104836943A (zh) * 2015-01-30 2015-08-12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平面分布的多摄像头全景图拍摄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4616302A (zh) * 2015-02-04 2015-05-13 四川中科腾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目标实时识别方法
CN104809456A (zh) * 2015-05-21 2015-07-29 重庆大学 一种基于二值描述符的三维目标识别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8869A (zh) * 2018-10-17 2019-04-02 北京航天晨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周界监测装置及周界监测方法
CN112511762A (zh) * 2020-11-17 2021-03-16 西安工业大学 小目标大视场探测识别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83577B (zh) 2019-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62578B1 (en) System for panoramic image processing
CN101271187B (zh) 无死角的双目立体全方位视觉传感装置
WO2018137721A1 (zh) 一种获取全景图像的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EP1619625A2 (en) Inspection Device
WO2016065541A1 (en) Rgb-d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ultrasonic depth sensing
CN113272871B (zh) 一种相机校准的方法和系统
JP2010128727A (ja) 画像処理装置
WO2020207185A1 (zh) 基于三维光场技术的光学无人机监测系统
Wang et al. Optical system design of artificial compound eye based on field stitching
CN106483577A (zh) 一种光学探测装置
CN206281973U (zh) 一种基于高速摆镜的红外面阵搜索跟踪系统
JP6963295B2 (ja) 3次元情報取得装置
AU2019353165B2 (en) Optics based multi-dimensional target and multiple object detection and tracking method
CN109471252B (zh) 一种复杂光学场景空间运动模拟装置
JP2013065351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US10089751B1 (en) Video processing technique for 3D target location identification
CN105807332A (zh) 一种机场鸟类探测系统
CN109565539B (zh) 拍摄装置以及拍摄方法
US1166373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measuring an object in a scene of a captured image
JP2020077898A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処理方法
RU2420774C2 (ru) Способ для определения местонахождения объекта в окружающем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 и панорамная аппаратура для реализации способа
JP6610741B2 (ja)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7452053B (zh) 一种微尺寸物体的全景成像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RU2804376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анорамной пространственной фотосъемки
CN104010119A (zh) 360度环场实时显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26

Address after: 102308 No. 1, Yongan Road, Shil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Mentougou,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spaceflight morning lett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308 No. 1, Yongan Road, Shilo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Mentougou,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China Aerospace Ke Gong group the 4th research institute's command automation techn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