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76601A - 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76601A
CN106476601A CN201510548696.6A CN201510548696A CN106476601A CN 106476601 A CN106476601 A CN 106476601A CN 201510548696 A CN201510548696 A CN 201510548696A CN 106476601 A CN106476601 A CN 1064766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arrangement
motor generator
electromotor
power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4869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76601B (zh
Inventor
罗永孟
凌和平
翟震
徐友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4869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766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766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66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766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66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 Arrangement Of Transmission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该动力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动力输入轴,动力输入轴与发动机的曲轴相连;第一电动发电机;第二电动发电机,第二电动发电机的转子可选择性地与动力输入轴同步转动;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刚性连接在动力输入轴上,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和行星架中的一个与第一电动发电机的转子刚性连接,行星齿轮机构的和行星架中的另一个可选择性地与第二电动发电机的转子同步转动;动力输出部,动力输出部与所述另一个联动以将发动机、第一和第二电动发电机中的至少一个的动力输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具有多种不同的工作模式以适应不同工况并在各工况下保持较佳的燃油经济性。

Description

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传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力传动系统以及具有该动力传动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中,系统整体效率有待改善,不能实现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均能达到极佳的燃油经济性,例如,混联模式时,发动机工作,部分动力驱动连接在发动机输出轴的第一电动发电机发电,以电功率路径传递到第二电动发电机,驱动第二电动发电机,发动机的另外一部分动力从行星齿轮机构机械输出,该模式是基于行星齿轮机构的输出动力分流模式,输出动力分流模式仅仅在车辆高速行驶时是高效的,在低速时,系统工作在电功率循环状态,降低系统效率;而为了避免低速电功率循环,系统在低速时,以串联模式运行,但是对于串联模式,发动机功率全部转换为电功率,以电功率传递到电机,电机驱动车辆,因而系统的多次能量转换使得系统效率降低,存在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在各种工况下实现极佳的燃油经济性的动力传动系统。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动力传动系统的车辆。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动力输入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相连;第一电动发电机;第二电动发电机,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的转子可选择性地与所述动力输入轴同步转动;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刚性连接在所述动力输入轴上,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的转子刚性连接,所述齿圈和所述行星架中的另一个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的转子同步转动;动力输出部,所述动力输出部与所述齿圈和所述行星架中的另一个联动以将所述发动机、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和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中的至少一个的动力输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具有多种工作模式,且在各模式适应不同的工况,各工况下均可保证极佳的燃油经济性,结构简单紧凑。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从而具有整车布置紧凑,燃油经济性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一离合装置;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的基础上增加了制动装置;
图4是图1的基础上,将第二离合装置和第三离合装置由离合器变为同步器的动力传动系统的一种实施例;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动力传动系统1000、
差速器100、
发动机200、
动力输入轴1、
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的转子6、
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
第一离合装置C1、
第二离合装置C2、第一主动部分21、第一从动部分22、
第一输入轴10、
行星齿轮机构P、齿圈3、行星架4、太阳轮2、行星轮5、
第三离合装置C3、第二主动部分31、第二从动部分32、
第二输入轴8、动力输出部300、第一主动齿轮7、第一从动齿轮13、中间轴14、二级主动齿轮12、差速器从动齿轮15、
第一同步器S1、第二同步器S2、
制动装置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图5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如图1-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包括发动机200、动力输入轴1、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第二电动发电机MG2、行星齿轮机构P和动力输出部300。
如图1-图5所示,发动机200的曲轴和动力输入轴1相连以将发动机200的动力输出给动力输入轴1,曲轴与动力输入轴1同轴设置。
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均可作为电动机使用也可作为发电机使用,且根据动力传动系统1000所处的不同工作模式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均可在电动机与发电机之间转换。具体而言,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均可在驱动状态和发电状态之间转换。
如图1-图5所示,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可选择性地与动力输入轴1同步转动,也就是说,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的旋转轴线与动力输入轴1的旋转轴线同轴,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可以与动力输入轴1绕同一轴线一起同步转动,也可以各自绕该轴线转动。
可选地,动力输入轴1通过第二离合装置C2可选择性地与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同步转动。如图1-图3所示,第二离合装置C2可以为离合器;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二离合装置C2也可以为同步器,例如第一同步器S1。
行星齿轮机构P包括太阳轮2、行星轮5、行星架4和齿圈3,行星轮5可转动地设在行星架4上,且行星轮5与齿圈3内啮合且与太阳轮2外啮合。
如图1-图4所示,行星齿轮机构P的齿圈3刚性连接在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的转子6上以与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的转子6一起同步绕旋转轴线转动,即齿圈3与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的转子6同轴设置且可同步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下面的描述中“两部件刚性连接”是指两个部件固定在一起,可以一起运动。
行星齿轮机构P的太阳轮2刚性连接在动力输入轴1上以与动力输入轴1一起同步绕动力输入轴1转动,即行星齿轮机构P还与动力输入轴1同轴设置。
行星齿轮机构P的行星架4可选择性地与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同步转动,也就是说,行星架4的旋转轴线与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的旋转轴线同轴,行星架4与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可以绕同一轴线一起同步转动,也可以各自绕该轴线转动。
可选地,行星架4通过第三离合装置C3可选择性地与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同步转动。如图1-图3所示,第三离合装置C3可以为离合器;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三离合装置C3也可以为同步器,例如第二同步器S2。
动力输出部300与行星架4联动以将发动机200、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中的至少一个的动力输出,即动力输出部300通过与行星架4联动以将发动机200的动力单独输出、或者将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的动力单独输出、或者将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动力单独输出、或者将发动机200与第一电动发电机MG1耦合后的动力输出、或者将发动机200与第二电动发电机MG2耦合后的动力输出、或者将发动机200、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三者的动力耦合后输出、或者将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两者的动力耦合后输出。
其中,两个部件“联动”是指两个部件之间的运动有关联,一个部件运动带动另一个部件运动或者两者可同步运动。
可选地,动力输出部300可以为单级减速机构、二级减速机构或无级减速机构。例如,图1-图3所示的一些实施例中,动力输出部300为二级减速机构,具体地该二级减速机构为二级齿轮减速机构。
在本发明的另一些可选地实施例中,动力输出部300为单级减速机构,具体地该单级减速机构为链传动机构或带传动机构。当动力输出部300为链传动机构或带传动机构时从动链轮和从动带轮可以设在差速器100上。可选地,单级减速机构也可以为单级齿轮减速机构,无级减速机构可以为金属带式无级减速器。
动力输出部300的具体形式可以根据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具体需求而定,从而使动力传动系统100的适用范围更广。
下面参照图1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动力传动系统1000包括发动机200、动力输入轴1、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第二电动发电机MG2、行星齿轮机构P、动力输出部300、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
发动机200的曲轴、动力输入轴1、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的转子6、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行星齿轮机构P同轴设置。
发动机200的曲轴与动力输入轴1相连,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通过第二离合装置C2可选择性地与动力输入轴1同步转动,行星齿轮机构P的太阳轮2刚性连接在动力输入轴1上上,行星齿轮机构P的齿圈3刚性连接在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的转子6,行星齿轮机构P的行星架4通过第三离合装置C3与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可选择性地同步转动,行星齿轮机构P的行星架4与动力输出部300联动。
如图1所示,第二离合装置C2包括第一主动部分21和第一从动部分22,第一主动部分21与第一从动部分22可选择性地同步转动,动力输入轴1与第一从动部分22刚性连接,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与第一主动部分21刚性连接,例如图1所示,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通过第一输入轴10与第一主动部分21刚性连接,从而使动力输入轴1与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可选择性地同步转动。
具体而言,第二离合装置C2具有接合和断开两种工作状态,当第二离合装置C2接合时,第一主动部分21与第一从动部分22接合并同步转动,从而使动力输入轴1与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同步转动;第二离合装置C2断开时,第一主动部分21与第一从动部分22分离,从而使动力输入轴1与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分离,各自独立运动。
如图1所示,第三离合装置C3包括第二主动部分31和第二从动部分32,第二主动部分31与第二从动部分32可选择性地同步转动,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与第二主动部分31刚性连接,行星架4与第二从动部分32刚性连接,例如图1所示,行星架4通过空套在动力输入轴1上的第二输入轴8与第二从动部分32刚性连接,从而使行星架4与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可选择性地同步转动,其中第二输入轴8为中空轴且空套在动力输入轴1上。
具体而言,第三离合装置C3具有接合和断开两种工作状态,当第三离合装置C3接合时,第二主动部分31与第二从动部分32接合并同步转动,从而使行星架4与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同步转动;第三离合装置C3断开时,第二主动部分31与第二从动部分32分离,从而使行星架4与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分离,各自独立运动。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描述中各自独立运动包括静止状态,空套表示空套在轴上的部件与轴可相对运动,即部件可绕轴转动而不是与轴一起同步转动。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第一输入轴10、第二输入轴8均与动力输入轴1同轴设置。
优选地,如图1-图3所示,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集成为一个双离合器,由此结构更紧凑且布置容易、控制结构简单。具体地,第一主动部分21和第二主动部分31可以一体形成,且第一主动部分21和第二主动部分31均与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刚性连接。
当然,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的设置方式并不限于此,例如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可以单独设置,从而位置更灵活地布置在动力传动系统1000中。
如图1所示,动力输出部300为二级减速机构,该二级减速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7和第一从动齿轮13以及二级主动齿轮12,第一主动齿轮7空套在动力输入轴1上,且第一主动齿轮7与行星架4相连并可随行星架4同步转动,如图1-图3所示,第一主动齿轮7固定在第二输入轴8上,第一从动齿轮13和二级主动齿轮12同轴设置且可同步转动,即第一从动齿轮13和二级主动齿轮12均刚性连接在中间轴14上且沿中间轴14的轴向上间隔设置,二级主动齿轮12适于与差速器100的差速器从动齿轮15啮合,从而将动力输出部300输出的动力通过差速器100输出给车辆的车轮。
下面参照上述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各部件的连接关系,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具有的不同工作模式,例如第一动力分流模式、第二动力分流模式、第一纯电动模式、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第一并联驱动模式、第二并联驱动模式、第一驻车发电模式、第二驻车发电模式和第三驻车发电模式和第一制动能回收模式。
动力传动系统1000处于不同工作模式时,各部件的运动状态如表1所示:
表1
下面结合表1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各工作模式:
1)、第一动力分流模式即输入动力分流模式:
动力传动系统1000处于第一动力分流模式时,发动机200工作,第一电动发电机MG1为发电机即处于发电状态且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为电动机即处于驱动状态,第二离合装置C2断开且第三离合装置C3接合。
具体而言,该模式适用于低速工况,车辆低速行驶时,由于第二离合装置C2断开且第三离合装置C3接合,发动机200的动力输入到行星齿轮机构P,且发动机200输出的动力一部分驱动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电动发电机发电供给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发动机200输出的动力另一部分从行星架4机械地输出,并经由第一主动齿轮7、第一从动齿轮13、中间轴14、二级主动齿轮12、差速器从动齿轮15经差速器100输出给车轮,同时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工作在驱动状态并输出扭矩到第一主动齿轮7,补充动力传动系统1000所需的扭矩,通过调节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的转速使发动机200工作在经济转速区间。
2)、第二动力分流模式即输出动力分流模式:
动力传动系统1000处于第二动力分流模式时,发动机200工作,第一电动发电机MG1为电动机即处于驱动状态且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为发电机即处于发电状态,第二离合装置C2接合且第三离合装置C3断开。
具体而言,该模式适用于高速工况,车辆高速行驶时,由于第二离合装置C2接合且第三离合装置C3断开,发动机200输出的动力先驱动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发电供给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发动机200输出的另外一部分动力输入到行星齿轮机构P并与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的转速耦合后从行星际4输出,并经由第一主动齿轮7、第一从动齿轮13、中间轴14、二级主动齿轮12、差速器从动齿轮15经差速器输出给车轮,通过调节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的转速使发动机工作在经济转速区间。
综上而言,上述两种动力分流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工况,在动力传动系统1000中可以通过改变第二离合装置C2、第三离合装置C3以及两个电动发电机的工作状态灵活地切换,且通过动力分流实现了发动机转速与车速解耦,优化了发动机200的工作状态,这就使动力传动系统1000表现出良好的燃油经济性。
具体而言,一般的动力传动系统仅具有上述两种工作模式中的一种,且该模式具有其不适用的工况且在该不适用工况下燃油经济性差,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将输入动力分流模式、输出动力分流模式两种模式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其中输入动力分流模式适用于低速或中低速工况、输出动力分流模式适用于高速或中高速工况,从而在车辆低速和高速行驶时,都可以利用行星齿轮机构P优化发动机200的工作状态,减少电功率循环,提升系统效率,发动机200始终在经济转速区间运行,且通过改变第二离合装置C2、第三离合装置C3的接合和断开的状态实现动力传动系统1000在输入动力分流模式和输出动力分流模式切换,结构简单且控制容易,由此实现了动力传动系统1000在各工况下均能保证良好的燃油经济性。
3)第一纯电动模式,即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单独驱动模式
动力传动系统1000处于第一纯电动模式时,发动机200不工作,第一电动发电机MG1不工作,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为电动机,第二离合装置C2断开且第三离合装置C3接合。
具体而言,该模式适用于电量充足的工况,电量充足的情况下,动力传动系统1000由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单独驱动,由于第二离合装置C2断开且第三离合装置C3接合,第二电动发电机MG2输出的动力到第一主动齿轮7经过第一从动齿轮13、中间轴14、二级主动齿轮12、差速器从动齿轮15经差速器输出给车轮,此时,发动机200靠自身摩擦力保持静止,与齿圈3相连的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空转。
4)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
动力传动系统1000处于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时,发动机200工作,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均不工作,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均接合。
具体而言,由于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均接合,行星齿轮机构P作为一个整体转动,发动机200输出的动力经过第一主动齿轮7、第一从动齿轮13、中间轴14、二级主动齿轮12、差速器从动齿轮15经差速器输出给车轮,此时,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空转且与齿圈3相连的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空转。
5)第一并联驱动模式
动力传动系统1000处于第一并联驱动模式时,发动机200工作,第一电动发电机MG1为电动机,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不工作,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均断开。
具体而言,由于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均断开,发动机200输出的动力与第一电动发电机MG1输出的动力在行星齿轮机构P处耦合后从行星架4输出,并经由动力输出部300输出给车轮。
6)第二并联驱动模式
动力传动系统1000处于第二并联驱动模式时,发动机200工作,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中的至少一个为电动机,即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两者中的一个为电动机或者两者均为电动机,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均接合。
具体而言,由于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均接合,行星齿轮机构P作为一个整体转动,发动机200与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中的至少一个共同驱动车辆。
7)、第一驻车发电模式、第二驻车发电模式、第三驻车发电模式,其中第一驻车发电模式是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单独发电模式,第二驻车发电模式是第一电动发电机MG2单独发电模式,第三驻车发电模式是第一电动发电机MG2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共同发电模式
动力传动系统1000处于第一驻车发电模式时,行星架4制动,发动机200工作,第一电动发电机MG1不工作且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为发电机,第二离合装置C2接合且第三离合装置C3断开。
具体而言,由于车辆驻车,即车轮被驻车系统抱死,因而行星架4制动,由于第二离合装置C2接合且第三离合装置C3断开,发动机200驱动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发电,由于行星架4制动,因而与齿圈3相连的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空转。
动力传动系统1000处于第二驻车发电模式时,行星架4制动,发动机200工作,第一电动发电机MG1为发电机且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不工作,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均断开。
具体而言,由于车辆驻车,即车轮被驻车系统抱死,因而行星架4制动,由于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均断开,发动机200驱动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发电。
动力传动系统1000处于第三驻车发电模式时,行星架4制动,发动机200工作,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均为发电机,第二离合装置C2接合且第三离合装置C3断开。
具体而言,由于车辆驻车,即车轮被驻车系统抱死,因而行星架4制动,由于第二离合装置C2接合且第三离合装置C3断开,发动机200驱动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发电,由于行星架4制动,因而与齿圈3相连的第一电动发电机MG1被驱动发电。
8)、第一制动能回收模式;
动力传动系统处于第一制动能回收模式时,发动机200不工作,第一电动发电机MG1不工作且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为发电机,第二离合装置C2断开且第三离合装置C3接合。
具体而言,由于第二离合装置C2断开且第三离合装置C3接合,由于车辆处于制动状态,因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在第一主动齿轮7的带动下处于发电状态,回收制动能量,发动机200靠自身的摩擦力保持静止,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空转。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电池电量、车速等不同情况可以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例如,电量充足时,可采用电动发电机单独驱动,电量不足同时车速较低时,可以选择输入动力分流模式运行,电量不足同时车速较高时以输出动力分流模式运行,中高速情况下以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运行。
就功能上而言,该动力传动系统1000由发动机200、两个电动发电机、一个行星齿轮机构和两个离合装置组成,通过对两个离合装置的控制既可以实现发动机200单独输出和纯电动输出,同时在混合动力工况下还可以灵活地实现输入动力分流模式和输出动力分流模式的相互切换。通过控制第二离合装置C2、第三离合装置C3、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不同工作状态,可以在不同工况下,为确保整车最佳燃油经济性、舒适性或动力性需求从而选择混合动力系统不同的工作模式。
也就是说,在发动机200、两个电动发电机、一个行星齿轮机构和两个离合装置连接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与不同工作状态的第二离合装置C2、第三离合装置C3、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结合,可以至少实现上述八种工作模式,且每种工作模式均适用于不同工况且在该适用工况确保了整车最佳燃油经济性、舒适性或动力性的需求,由此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结构简单、功能多样且应用于车辆上,可使车辆在各工况下运动时都能具有良好的燃油经济性、舒适性及动力性。
特别地,在不同工况下,匹配具备整车极佳燃油经济性、舒适性或动力性需求的工作模式,各模式切换控制思路简单,车辆行驶模式多样化,最大地将极佳的燃油经济性和舒适性覆盖车辆所有行驶工况。就结构而言,行星齿轮机构作为混合动力耦合单元,其兼具传动效率高、实现速比范围广和结构紧凑等优点。
简言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根据不同工况可以选择不同的工作模式,且燃油经济性高、系统效率高、电功率循环小,同时各模式切换结构简单。
下面参照图2所示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第二个实施例。
如图2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第二个实施例中,动力传动系统1000包括发动机200、动力输入轴1、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第二电动发电机MG2、行星齿轮机构P、动力输出部300、第二离合装置C2、第三离合装置C3和第一离合装置C1。可选地,第一离合装置C1可以为离合器。
也就是说,图2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在图1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第一离合装置C1,第一离合装置C1设在发动机200的曲轴与动力输入轴1之间,通过设置第一离合装置C1,在不需要发动机200工作时,避免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动力输出时使发动机200的曲轴发生随动的现象,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损耗,有利于提升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工作效率。
也就是说,第一离合装置C1具有接合和断开两种工作状态,第一离合装置C1接合时,动力输入轴1和发动机200的曲轴接合可同步转动,第一离合装置C1断开时,动力输入轴1和发动机200的曲轴分离可单独转动。
由于图2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增加了第一离合装置C1,因而工作模式发生了变化,具体而言,图2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具有第一动力分流模式、第二动力分流模式、第一纯电动模式、第二纯电动模式、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第一并联驱动模式、第二并联驱动模式、第一驻车发电模式、第二驻车发电模式和第三驻车发电模式、第一制动能回收模式和第二制动能回收模式。
图2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处于不同工作模式时,各部件的运动状态如表2所示:
表2:
其中,图2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处于第一动力分流模式、第二动力分流模式、第一纯电动模式、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第一并联驱动模式、第二并联驱动模式、第一驻车发电模式、第二驻车发电模式和第三驻车发电模式和第一制动能回收模式时,第一离合装置C1处于接合状态,其余部件(例如,两个离合装置、一个行星齿轮机构、两个电动发电机、发动机200)的工作过程都与图1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处于对应地第一动力分流模式、第二动力分流模式、第一纯电动模式、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第一并联驱动模式、第二并联驱动模式、第一驻车发电模式、第二驻车发电模式和第三驻车发电模式和第一制动能回收模式时相同,在此不再详细叙述。
下面详细描述图2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与图1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不同的工作模式:
1)第二纯电动模式,即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共同驱动模式
动力传动系统1000处于第二纯电动模式时,发动机200不工作,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均为电动机,第一离合装置C1断开,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均接合,或者第一离合装置C1断开,第二离合装置C2接合且第三离合装置C3断开。
具体而言,由于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均接合,行星架4和太阳轮2相互连接,行星齿轮机构P以一个整体转动,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输出的动力在第一主动齿轮7(或第二输入轴8)处耦合后输出;或者由于第二离合装置C2接合且第三离合装置C3断开,通过行星齿轮机构P的耦合,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输出的动力在第一主动齿轮7(或第二输入轴8)处耦合后输出。
2)、第二制动能回收模式;
动力传动系统1000处于第二制动能回收模式时,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均为发电机,第一离合装置C1断开,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均接合,或者第一离合装置C1断开,第二离合装置C2接合且第三离合装置C3断开。
具体而言,由于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均接合,行星架4和太阳轮2相互连接,行星齿轮机构P以一个整体转动,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共同发电回收制动能,相比第一制动能回收模式可以提供更大的制动力;或者由于第二离合装置C2接合且第三离合装置C3断开,通过行星齿轮机构P的耦合,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共同发电回收制动能,相比第一制动能回收模式可以提供更大的制动力。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在第一电动发电机MG1、行星齿轮机构P、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以及动力输出部300的连接关系以及工作状态的基础上,在发动机200的曲轴与动力输入轴1之间设置第一离合装置C1,不仅实现了多种不同的工作模式(例如在之前的工作模式基础上,增加了第二纯电动模式、第二制动能回收模式),且各工作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工况,并确保了极佳燃油经济性和舒适性,且模式切换结构简单,还在不需要发动机200工作时,避免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动力输出时使发动机200的曲轴发生随动的现象,避免不必要的能量损耗,有利于提升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工作效率。
下面参照图3所示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第三个实施例。
如图3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第三个实施例中,动力传动系统1000包括发动机200、动力输入轴1、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第二电动发电机MG2、行星齿轮机构P、动力输出部300、第二离合装置C2、第三离合装置C3和制动装置B。可选地,制动装置B可以为制动器。
也就是说,图3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在图1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制动装置B,制动装置B用于制动动力输入轴1。
也就是说,制动装置B具有制动和解除制动两种工作状态,制动装置B制动时,动力输入轴1和太阳轮2同时被制动即不能转动,制动装置B解除制动时,动力输入轴1和太阳轮2可转动。
由于图3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增加了制动装置B,因而工作模式发生了变化,具体而言,图3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具有第一动力分流模式、第二动力分流模式、第一纯电动模式、第三纯电动模式、第四纯电动模式、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第一并联驱动模式、第二并联驱动模式、第一驻车发电模式、第二驻车发电模式和第三驻车发电模式、第一制动能回收模式、第三制动能回收模式和第四制动能回收模式。
图3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处于不同工作模式时,各部件的运动状态如表3所示:
表3:
其中,图3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处于第一动力分流模式、第二动力分流模式、第一纯电动模式、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第一并联驱动模式、第二并联驱动模式、第一驻车发电模式、第二驻车发电模式和第三驻车发电模式和第一制动能回收模式时,制动装置B处于解除制动状态,其余部件(例如,两个离合装置、一个行星齿轮机构、两个电动发电机、发动机200)的工作过程都与图1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处于对应地第一动力分流模式、第二动力分流模式、第一纯电动模式、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第一并联驱动模式、第二并联驱动模式、第一驻车发电模式、第二驻车发电模式和第三驻车发电模式和第一制动能回收模式时相同,在此不再详细叙述。
下面详细描述图3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与图1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不同的工作模式:
1)、第三纯电动模式,即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单独驱动模式
动力传动系统1000处于第三纯电动模式时,发动机200不工作,第一电动发电机MG1为电动机且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不工作,制动装置B制动,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均断开。
具体而言,由于太阳轮2被制动,第一电动发电机MG1输出的动力从齿圈3输入行星齿轮机构P,且经过减速后从行星架4输出。
2)、第四纯电动模式,即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共同驱动模式
动力传动系统1000处于第四纯电动模式时,发动机200不工作,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均为电动机,制动装置B制动,第二离合装置C2断开且第三离合装置C3接合。
具体而言,由于太阳轮2被制动,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输出的动力在第一主动齿轮7(或者第二输入轴8)处耦合后输出。
3)、第三制动能回收模式,即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单独回收制动能模式
动力传动系统1000处于第三制动能回收模式时,制动装置B制动,第一电动发电机MG1为发电机,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不工作,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均断开。
具体而言,由于车辆处于制动状态,且太阳轮2被制动,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均断开,因而来自车轮的动力经过动力输出部300从行星架4输入,并驱动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发电。
4)、第四制动能回收模式,即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共同回收制动能模式
动力传动系统1000处于第四制动能回收模式时,制动装置B制动,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均为发电机,第二离合装置C2断开且第三离合装置C3接合。
具体而言,由于车辆处于制动状态,且太阳轮2被制动,第二离合装置C2断开且第三离合装置C3接合,因而来自车轮的动力经过动力输出部300从行星架4输入,并驱动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共同发电,从而提供更大的制动力。
图4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是在图1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基础上,将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的实施方式,由离合器更改为同步器,从而使通过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相连的部件的同步过程更平稳,图4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工作模式与图1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工作模式相同,在此不再详细叙述。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图2和图3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中也可将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的实施方式,由离合器更改为同步器,而不影响其工作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行星齿轮机构P与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以及动力输出部300的连接关系并不限于此,图5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是在图1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基础上,更改了行星齿轮机构P与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以及动力输出部300的连接关系,从而使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实施方式更加多样化。
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行星架4刚性连接在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的转子6上以与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的转子6一起同步绕旋转轴线转动,齿圈3可选择性地与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联动,齿圈3与动力输出部300联动以将发动机200、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中的至少一个的动力输出。可选地,齿圈3通过第三离合装置C3可选择性地与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同步转动。
齿圈3与第二从动部分32刚性连接,即齿圈3通过空套在动力输入轴1上的第二输入轴8与第二从动部分32刚性连接,当第三离合装置C3接合时,第二主动部分31与第二从动部分32接合并同步转动,从而使齿圈3与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同步转动;第三离合装置C3断开时,第二主动部分31与第二从动部分32分离,从而使齿圈3与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分离,各自独立运动。
第一主动齿轮7与齿圈3相连并可随齿圈3同步转动,动力输出部300的与齿圈3相连的部分在动力输入轴1的轴向上位于第一电动发电机MG1与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之间。
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对图1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工作模式的描述可以推导出图5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工作模式,在此不再详细叙述。可以理解的是,对于第一至第三驻车发电模式而言,因为连接关系的改变,由图1-图4中的行星架4被制动改变为图5中内的齿圈3制动。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图2-图4所示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中也可以参照图5,更改行星齿轮机构P与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以及动力输出部300的连接关系,从而使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实施方式更加多样化,且满足客户的不同需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在第一电动发电机MG1、行星齿轮机构P、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以及动力输出部300的连接关系以及工作状态的基础上,在动力输入轴1上设置制动装置B,可实现多种不同的工作模式(例如在之前的工作模式基础上,增加了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单独驱动模式、两个电动发电机共同驱动模式、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单独回收制动能模式和两个电动发电机共同回收制动能模式,且各工作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工况,并确保了极佳燃油经济性和舒适性,且模式切换结构简单。
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的转子6为中空结构,行星齿轮机构P设在第一电动发电机MG1的转子6的中空结构内,由此充分利用径向空间,节省轴向空间,使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布置更紧凑。
进一步地,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均设在第一电动发电机MG1与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之间。由此,充分利用轴向空间,使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结构简单、紧凑,同时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间隔开设置,有利于轴向载荷更均匀。
也就是说,以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集成为双离合器为例,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双离合器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与发动机200的距离依次增加。
可选地,发动机200可以横置也可以纵置。
这样的布置结构,在发动机200横置布置时,使动力输入轴1特别地伸长,动力输入轴1的一端与发动机200的曲轴相连,动力输入轴1的远离曲轴的一端与双离合器相连,尽可能地确保了差速器100接近于整车横向对转中心线上,避免了传动半轴长短不一致现象,避免车辆出现跑偏现象,提升车辆的操控性。
可选地,动力输入轴1的远离曲轴的一端与双离合器之间可以设置有扭转盘、减振器或飞轮。
更加具体地,动力输出部300的与行星架4相连的部分在动力输入轴1的轴向上位于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之间,第一主动齿轮7刚性连接在第二输入轴8上,且第一主动齿轮7位于第一电动发电机MG1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之间,更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集成为双离合器时,第一主动齿轮7位于双离合器与第一电动发电机MG1之间。由此,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并且进一步确保了差速器100接近于整车横向对转中心线上。
进一步地,与差速器从动齿轮15啮合的二级主动齿轮12位于远离发动机200的一侧,从而更进一步确保了差速器100接近于整车横向对转中心线上。
当然,发动机200纵置时,这样的布置结构,也可以使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结构更紧凑,充分利用动力输入轴1的轴向和径向空间。
综上所述,该动力传动系统1000功能实现丰富、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同时兼具针对各个工况下确保极佳燃油经济性和舒适性的模式切换方式,方案可靠,实用价值高。
此外,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将动力输入轴1与第一从动部分22相连且将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的转子11与第一主动部分21和第二主动部分31刚性连接,且第二从动部分32与动力输出部300刚性连接,从而使第二电动发电机MG2可以选择连接到发动机200的动力输入轴1或动力输出部300。第二电动发电机MG2连接到动力输入轴1时,动力传动系统1000以输出动力分流模式运行,第二电动发电机MG2连接到动力输出部300时,动力传动系统1000以输入动力分流模式运行。通过双离合器不同接合状态,可以切换两种动力分流模式,车辆低速行驶时使用输入动力分流模式,车辆高速行驶,使用输出动力分流模式。由此在低速和高速行驶都可以利用行星齿轮机构P优化发动机工作状态,发动机200始终在经济转速区间运行,动力传动系统1000具有良好的燃油经济性。
综上而言,本发明通过第二离合装置C2和第三离合装置C3,使动力传动系统1000同时具有输入动力分流和输出动力分流模式,以一种简单、紧凑的结构,实现更多的输出模式让动力传动系统1000在更宽的转速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在第一电动发电机MG1、行星齿轮机构P、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第二离合装置C2、第三离合装置C3以及动力输出部300的连接关系以及工作状态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布置第一电动发电机MG1、行星齿轮机构P、第二电动发电机MG2、第二离合装置C2、第三离合装置C3以及动力输出部300的位置,不仅实现了多种不同的工作模式,且各工作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工况,并确保了极佳燃油经济性和舒适性,且模式切换结构简单,还使动力传动系统1000的整体结构紧凑,布置空间小,结构简单易实现。
简言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工作模式多样且各工作模式切换简单,特别是将输入动力分流模式统和输出动力分流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应对各种工况,结合两者的各自优势实现极佳的燃油经济性,且实现的结构简单、布置紧凑。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动力传动系统1000,从而具有整车布置紧凑,燃油经济性高等优点。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23)

1.一种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动机;
动力输入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相连;
第一电动发电机;
第二电动发电机,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的转子可选择性地与所述动力输入轴同步转动;
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刚性连接在所述动力输入轴上,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和所述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架中的一个与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的转子刚性连接,所述齿圈和所述行星架中的另一个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的转子同步转动;
动力输出部,所述动力输出部与所述齿圈和所述行星架中的所述另一个联动以将所述发动机、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和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中的至少一个的动力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的转子通过第二离合装置可选择性地与所述动力输入轴同步转动;
所述齿圈和所述行星架中的所述另一个通过第三离合装置可选择性地与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的转子同步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具有第一动力分流模式和第二动力分流模式;
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处于所述第一动力分流模式时,所述发动机工作,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为发电机且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为电动机,所述第二离合装置断开且所述第三离合装置接合;
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处于所述第二动力分流模式时,所述发动机工作,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为电动机且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为发电机,所述第二离合装置接合且所述第三离合装置断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具有第一纯电动模式;
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处于所述第一纯电动模式时,所述发动机不工作,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不工作,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为电动机,所述第二离合装置断开且所述第三离合装置接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具有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
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处于所述发动机单独驱动模式时,所述发动机工作,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和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均不工作,所述第二离合装置和所述第三离合装置均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具有第一并联驱动模式和第二并联驱动模式;
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处于所述第一并联驱动模式时,所述发动机工作,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为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不工作,所述第二离合装置和所述第三离合装置均断开;
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处于所述第二并联驱动模式时,所述发动机工作,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和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中的至少一个为电动机,所述第二离合装置和所述第三离合装置均接合。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具有第一驻车发电模式、第二驻车发电模式和第三驻车发电模式;
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处于所述第一驻车发电模式时,所述齿圈和所述行星架中的所述另一个制动,所述发动机工作,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不工作且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为发电机,所述第二离合装置接合且所述第三离合装置断开;
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处于所述第二驻车发电模式时,所述齿圈和所述行星架中的所述另一个制动,所述发动机工作,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为发电机且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不工作,所述第二离合装置和所述第三离合装置均断开;
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处于所述第三驻车发电模式时,所述齿圈和所述行星架中的所述另一个制动,所述发动机工作,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和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均为发电机,所述第二离合装置接合且所述第三离合装置断开。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具有第一制动能回收模式;
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处于所述第一制动能回收模式时,所述发动机不工作,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不工作且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为发电机,所述第二离合装置断开且所述第三离合装置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与所述动力输入轴之间设有第一离合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具有第二纯电动模式;
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处于所述第二纯电动模式时,所述发动机不工作,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和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均为电动机,所述第一离合装置断开,所述第二离合装置接合且所述第三离合装置接合或断开。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具有第二制动能回收模式;
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处于所述第二制动能回收模式时,所述发动机不工作,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和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均为发电机,所述第一离合装置断开,所述第二离合装置接合且所述第三离合装置接合或断开。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动装置,所述制动装置用于制动所述动力输入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具有第三纯电动模式和第四纯电动模式;
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处于所述第三纯电动模式时,所述发动机不工作,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为电动机且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不工作,所述制动装置制动,所述第二离合装置和所述第三离合装置均断开;
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处于所述第四纯电动模式时,所述发动机不工作,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和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均为电动机,所述制动装置制动,所述第二离合装置断开且所述第三离合装置接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具有第三制动能回收模式和第四制动能回收模式;
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处于所述第三制动能回收模式时,所述制动装置制动,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为发电机,所述第二离合装置和所述第三离合装置均断开;
所述动力传动系统处于所述第四制动能回收模式时,所述制动装置制动,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和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均为发电机,所述第二离合装置断开且所述第三离合装置接合。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合装置和所述第三离合装置单独设置或者集成为双离合器。
16.根据权利要求2-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的转子为中空结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设在所述中空结构内;
所述第二离合装置和所述第三离合装置均设在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与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2-15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离合装置包括第一主动部分和第一从动部分,所述第一主动部分与所述第一从动部分可选择性地同步转动,所述第一从动部分刚性连接在所述动力输入轴上,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的转子与所述第一主动部分刚性连接;
所述第三离合装置包括第二主动部分和第二从动部分,所述第二主动部分与所述第二从动部分可选择性地同步转动,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的转子与所述第二主动部分刚性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部分与所述齿圈和所述行星架中的所述另一个刚性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的转子通过第一输入轴与所述第一主动部分刚性连接;
所述第二从动部分通过第二输入轴与所述齿圈和所述行星架中的所述另一个刚性连接,所述第二输入轴空套在所述动力输入轴上。
1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离合装置和所述第三离合装置均为离合器;或者
所述第二离合装置和所述第三离合装置均为同步器。
2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部为单级减速机构、二级减速机构或无级减速机构。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部为二级减速机构,所述二级减速机构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以及二级主动齿轮,所述第一主动齿轮空套在所述动力输入轴上,且所述第一主动齿轮与所述齿圈和所述行星架中的所述另一个相连并可随所述齿圈和所述行星架中的所述另一个同步转动,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所述二级主动齿轮同轴设置且可同步转动,所述二级主动齿轮适于与差速器的差速器从动齿轮啮合。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部的与所述齿圈和所述行星架中的所述另一个相连的部分在所述动力输入轴的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电动发电机与所述第二电动发电机之间。
2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22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传动系统。
CN201510548696.6A 2015-08-31 2015-08-31 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1064766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8696.6A CN106476601B (zh) 2015-08-31 2015-08-31 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48696.6A CN106476601B (zh) 2015-08-31 2015-08-31 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6601A true CN106476601A (zh) 2017-03-08
CN106476601B CN106476601B (zh) 2019-01-11

Family

ID=58235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48696.6A Active CN106476601B (zh) 2015-08-31 2015-08-31 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7660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4051A (zh) * 2017-05-15 2017-08-18 中恒天汽车集团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汽车底盘及汽车
CN109130829A (zh) * 2018-10-15 2019-01-0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传动系统、控制方法及汽车
CN111114278A (zh) * 2018-10-31 2020-05-0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23382A1 (en) * 2005-11-28 2007-05-31 Hwang Kyung W Power delivery system of a hybrid vehicle
DE102011085149A1 (de) * 2011-10-25 2013-04-25 Zf Friedrichshafen Ag Hybridantrieb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03158528A (zh) * 2011-12-12 2013-06-1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系统的动力结构
CN103373214A (zh) * 2012-04-19 2013-10-3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车的变速器以及控制混合动力车的启动的方法
CN203793111U (zh) * 2014-03-14 2014-08-27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及动力耦合器
CN104235351A (zh) * 2013-06-24 2014-12-2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混合电动车辆的变速器系统
CN104723861A (zh) * 2013-12-18 2015-06-2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系统
CN204506523U (zh) * 2015-04-01 2015-07-29 吉林大学 多档位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CN104802628A (zh) * 2015-04-30 2015-07-29 重庆蓝黛动力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单行星轮系动力耦合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123382A1 (en) * 2005-11-28 2007-05-31 Hwang Kyung W Power delivery system of a hybrid vehicle
DE102011085149A1 (de) * 2011-10-25 2013-04-25 Zf Friedrichshafen Ag Hybridantrieb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03158528A (zh) * 2011-12-12 2013-06-1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系统的动力结构
CN103373214A (zh) * 2012-04-19 2013-10-30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车的变速器以及控制混合动力车的启动的方法
CN104235351A (zh) * 2013-06-24 2014-12-2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混合电动车辆的变速器系统
CN104723861A (zh) * 2013-12-18 2015-06-24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混合动力系统
CN203793111U (zh) * 2014-03-14 2014-08-27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及动力耦合器
CN204506523U (zh) * 2015-04-01 2015-07-29 吉林大学 多档位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
CN104802628A (zh) * 2015-04-30 2015-07-29 重庆蓝黛动力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单行星轮系动力耦合装置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54051A (zh) * 2017-05-15 2017-08-18 中恒天汽车集团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汽车底盘及汽车
CN107054051B (zh) * 2017-05-15 2023-08-15 中恒天汽车集团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驱动系统、汽车底盘及汽车
CN109130829A (zh) * 2018-10-15 2019-01-04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传动系统、控制方法及汽车
CN111114278A (zh) * 2018-10-31 2020-05-0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6601B (zh) 2019-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76610A (zh) 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3587396A (zh) 一种电动汽车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
CN105835683A (zh) 电液混合动力驱动系统
CN206884714U (zh) 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及包括该混合动力系统的车辆
CN106476606B (zh) 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9080428A (zh) 一种混联式混合动力系统及包括该混合动力系统的车辆
CN110525194A (zh) 混合动力车辆用动力驱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451597A (zh) 混合动力输出装置
CN208006685U (zh) 行星式纯电动动力系统及商用车
CN206884717U (zh) 单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及使用该混合动力系统的车辆
CN105150819B (zh) 一种电动汽车双电机动力装置
CN109760501A (zh) 双行星排动力耦合机构
CN106476601A (zh) 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7215199B (zh) 重型车四模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106476603A (zh) 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09208475U (zh) 混合动力耦合系统及车辆
CN207416539U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203543619U (zh) 一种电动汽车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
CN106476600A (zh) 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476608A (zh) 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9866601A (zh) 一种多挡双电机连续变速混合动力总成
CN110053467A (zh) 一种行星式纯电动动力系统及一种商用车
CN106476609B (zh) 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6476602B (zh) 动力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9080435A (zh) 一种单行星排混合动力系统及使用该混合动力系统的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