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74638A - 一种高层楼房的自救旋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层楼房的自救旋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74638A
CN106474638A CN201610925184.1A CN201610925184A CN106474638A CN 106474638 A CN106474638 A CN 106474638A CN 201610925184 A CN201610925184 A CN 201610925184A CN 106474638 A CN106474638 A CN 1064746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centimetres
wall
road
winding st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251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成仁
田浩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9251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7463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74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46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1/0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 A62B1/20Devices for lowering persons from buildings or the like by making use of sliding-ropes, sliding-poles or chutes, e.g. hoses, pipes, sliding-grooves, sliding-shee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层楼房的自救旋梯,其是在高层电梯的右侧设置一个自上而下的圆柱形楼房通道,楼房通道的上端设有上固定支架,楼房通道的下端设有下固定支架,上下固定支架的中部设有中心螺旋柱,上固定支架内设有上轴承,下固定支架内设有下轴承,中心螺旋柱由上下轴承安装在圆柱形楼房通道的中心部,中心螺旋柱上装有螺旋形滑道,螺旋形滑道的两侧边设有护栏,螺旋形滑道的左底端设有出口,圆柱形楼房通道的右侧设有滑轨槽,下支架的底侧设有底座固定室,底座固定室的底端设有底座,底座的上端设有平面滚柱轴承,中心螺旋柱的下端设有固定座,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工程造价低,使用安全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高层楼房的自救旋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层住宅的应急通道,确切的说是一种高层楼房的专用自救旋梯。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高层住宅已成为现代城市的主要房源,由于楼层建筑的布局较高,进出楼层的通道受限,当遇到突发火灾、地震或其他不可预知的灾害发生时,配电房又必须停电,高层楼房内的人员生命财产将面临极大的威胁和危险。
发明内容
因此人们对高层楼房的快速通道存在极大的需求,至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关于本发明的有关报道,本发明人经过反复的研究设计,终于研究出高层楼房的专用自救通道,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高层楼房的专用自救旋梯,以解决突发事件发生时,高层住宅人员的快速疏散和逃离现场。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
本发明方案包括转动形旋梯、固定形旋梯,转动形旋梯由圆柱形楼房通道,滑轨槽、中心螺旋柱、螺旋形滑道、护栏及驱动电机组成,其结构特点是在高层楼房电梯的右侧设有圆柱形楼房通道,圆柱形楼房通道的上端设有上固定支架,圆柱形楼房通道的下端设有下固定支架,上下固定支架的中部设有中心螺旋柱,上固定支架内设有上轴承,下固定支架内设有下轴承,中心螺旋柱由上下轴承安装在圆柱形楼房通道的中心部,中心螺旋柱上装有螺旋形滑道,螺旋形滑道的两侧边设有护栏,螺旋形滑道的左底端设有出口,圆柱形楼房通道的右侧设有滑轨槽。滑轨槽内设有滑轨,滑轨上备有滑行钩,滑轨由膨胀螺栓或预埋螺栓依次安装固定在滑轨槽内侧的墙壁上,下固定支架的底侧设有底座固定室,底座固定室的底端设有底座,底座的上端设有平面滚柱轴承。中心螺旋柱的下端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与中心螺旋柱焊接固定为一体,中心螺旋柱由固定座安装在平面滚柱轴承的上端,中心螺旋柱的底端开有外螺纹,外螺纹上设有固定螺母,中心螺旋柱由固定螺母安装在底座的中部,底座的上端设有上封盖,上封盖由固定螺栓紧固在底座上。固定座的上端设有限速齿轮,所述的限速齿轮为一盆形齿轮,盆形齿轮的右侧设有减速箱,减速箱的左端设有锥形齿轮,锥形齿轮与限速齿轮啮合,减速箱的底端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主轴上设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安装连接在减速箱内的传动齿轮上,减速箱内的传动齿轮上设有拔叉,拔叉的外端设有离合操纵杆,操作离合操纵杆可控制传动齿轮的传动与离合。盆形齿轮的上端设有制动鼓,制动鼓内设有左右两个制动片,两个制动片的中部设有制动片驱动板,制动片驱动板的上端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左端设有制动推拉杆。制动时,推动推拉杆,推拉杆推动制动片驱动板,制动片驱动板推动左右两个制动片向外扩张,即可控制中心螺旋柱的转速,起到制动减速的效果。
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工程造价低,使用安全效果好。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转动型旋梯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定型旋梯滑轨结构示意图;
图3为D形柄滑行钩结构示意图;
图4为圆形柄滑行钩结构示意图;
图5为旋梯入口示意图;
图6为固定型旋梯设计方案1中的环形横梁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固定型旋梯设计方案1中的加固粱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固定型旋梯设计方案1中的入口示意图;
图9为固定型旋梯设计方案2中的入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示出的高层楼房电梯的右侧设有圆柱形楼房通道8,圆柱形楼房通道的上端设有上固定支架11,圆柱形楼房通道的下端设有下固定支架6,上下固定支架的中部设有中心螺旋柱10,上固定支架内设有上轴承12,下固定支架内设有下轴承15,中心螺旋柱由上下轴承安装在圆柱形楼房通道的中心部,中心螺旋柱上装有螺旋形滑道9,螺旋形滑道的两侧设有护栏13,螺旋形滑道的左底端设有出口7,圆柱形楼房通道的右侧设有滑轨槽,滑轨槽内设有滑轨14,滑轨上备有滑行钩,滑轨由膨胀螺栓39或预埋螺栓依次安装固定在滑轨槽内侧的墙壁上。下固定支架的底端设有底座固定室,底座固定室的底端设有底座1,底座的上端设有平面滚柱轴承2。中心螺旋柱的下端设有固定座3,固定座与中心螺旋柱焊接固定为一体,中心螺旋柱由固定座安装在平面滚柱轴承的上端,中心螺旋柱的底端开有外螺纹,外螺纹上装有固定螺母22,中心螺旋柱由固定螺母安装在底座的中部,底座的上端设有上封盖21,上封盖由固定螺栓20紧固在底座上,固定座的上端设有限速齿轮4,所述的限速齿轮为一盆形齿轮,盆形齿轮的右侧设有减速箱18,减速箱的左端设有锥形齿轮,锥形齿轮与限速齿轮啮合,减速箱的底端设有驱动电机19,驱动电机的主轴上设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安装连接在减速箱内的传动齿轮上,减速箱内的传动齿轮上设有拔叉,拔叉的外端设有离合操纵杆16。盆形齿轮的上端设有制动鼓17,制动鼓内设有左右两个制动片,两个制动片的中部设有制动片驱动板,制动片驱动板的上端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左端设有制动推拉杆5。
所述驱动电机上设有调速装置,调速电机限定中心螺旋柱为每分钟转动15圈,也就是1分钟可以从15楼回到地面,同时注意调速电机一定不可和楼层用同一电源和开关,统一安装在物业的配电盘上。需要制动时,拉动推拉杆,使左右两个制动片向外扩张,就能控制旋柱的转速达到理想的转动效果。
考虑到旋柱体积较大,不宜安装,所以应在建楼初期,应预先确定底座的位置安装平面轴承,把中心螺旋柱提前竖立起来。
旋梯的位置,应选在电梯口左右或楼梯附近,楼房动工之前,设计一个直径130厘米圆柱形通道,随着楼房的建设,通道逐层垒起,通道每层都留门,门的右侧留一个上下贯通的内槽,内槽宽15厘米,深10厘米,用于安装滑轨14,门宽65厘米、高200厘米。
滑轨14是用来控制人员下行的轨道,在旋梯中设置滑轨至关重要,滑轨不仅可以确保下行人员身体平衡和绝对安全,而且可以减轻下行人员恐惧心理,以适应更高速度的滑行,即使滑速再快也不会发生任何事故。
转动型旋梯的滑轨设置在门的右墙上,紧靠旋道外侧的护栏外,在底部距地面200厘米处以下,改为“L”形,以利与旋道脱离,下行人员脱离旋道后,抓紧滑行钩手柄,可以保持身体稳步站立。滑轨的边口处设有防脱槽,防止滑行钩向外脱落。
滑行钩分别由D形手柄及圆形手柄与滑杆和挂钩组成两种钩,滑杆的上端设有挂钩,滑杆上设有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滑套,当滑杆和旋道护栏接触时,滑套可以转动,相当于在滑杆和护栏之间设一个滑轮。挂钩内设有滑轮,使用时可减少挂钩和滑轨的摩擦。挂钩的尖端设有倒钩,防止挂钩轻易脱落,滑行钩平时放在门的右边,需要使用时,蹲在平台上,看到上方暂时无人,掛住滑轨,即可进入旋道,如果旋梯是静止状态,一定用手拨动旋柱,待旋柱转动起来后,再乘机而入。
为了进入旋道的方便和进入旋道的安全,在入口的外侧垒一个高40厘米,宽30厘米平台,平台以里向下倾斜和护栏呈一个坡度,当护栏降至和内斜平台一致时,是进入旋道的最佳时期,如果错过这个机会,一定要等到下一次机会的来临。在楼房最下一层,旋梯出口处铺设一层软垫,以防意外。
图2示出的滑轨40安装在固定型旋梯右侧墙壁的轨道槽内,滑轨的两侧设有防脱齿41,滑轨的上顶端设有竖支架44,竖支架的前端设有横支架42,竖支架焊接固定在滑轨的上顶端,横支架上设有螺孔43,横支架由螺栓安装固定在旋道上端的上支架上,滑轨的中部由螺栓依次由上而下固定在滑槽的墙壁上。
图3-4中示出的滑行钩包括D型手柄23与圆形手柄29的两种滑行钩,两种滑行钩的上端分别设有滑杆24,滑杆的上端设有挂钩25,挂钩内设有滑轮26,挂钩的内侧设有防脱齿27,滑杆的外端设有套管28。
图5中示出的每个楼层的通道上设有入口,入口处的外侧设有进入旋梯的平台30,入口处的内侧设有向内倾斜的平台38。
本发明提供的专用自救旋梯是一个螺旋形下降的旋道,使用时手持滑行钩,坐上平台,将滑行钩掛住滑轨即可进入旋道,利用人体的重力驱动中心螺旋柱旋转,自然下滑。当突发事故人员撤离集中时,可启动电机由地面值勤人员控制旋梯的转速缓慢螺旋,确保乘坐人员的安全。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固定型旋梯的设计方案进一步简述如下:
固定型旋梯设计方案一
1、建造楼房之前,预先设计好旋梯的位置、尺寸,将旋梯设在电梯左侧或楼梯附近,建楼时,首先预制水泥框架,水泥框架的四周设有4根方柱31,方柱30×30厘米,方柱的顶部设有顶梁,顶梁的顶面与楼层相平,顶梁是一个内圆直径300厘米,外圆直径360厘米的环形横梁32,环形横梁与楼体相临部位连接,如果环形横粱不便预制,或者先制成正方形,在砌墙时再砌成圆柱形(见图6)。
2、在环形横梁中心预制中心直柱33,中心直柱的直径60厘米,在中心直柱和4根方柱之间,预制加固梁34,目的是加固直柱的稳定性,而又不影响旋道的畅通,并为下一步铺设旋道提供重要支撑,加固梁宽28厘米,高30厘米,每层楼层预制四道加固粱(见图7a-7d)。
3、砌墙:砌墙可结合楼体砌墙进行,一定要坚实牢固,和外部楼体墙壁连成一体,内墙一定要成圆柱形,表面光滑。为了加固通道外墙的稳定性,可在到达楼层顶面的处、处、处增加钢筋水泥加固。通道各层留门,门宽150cm。
4、铺设滑道,滑道可在加固梁上面用水泥预制,也可用钢板焊接,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滑道都要与外壁和中心直柱保持弧形连接,表面光滑,没有凸起,没有尖锐物。
5、增滑措施:首先要把水泥预制的滑道和外壁进一步磨光,或把钢板焊接的滑道接口处磨平,然后刷上一层防锈漆或耐磨漆,等干燥以后再刷一遍。如果在滑道和外壁上焊接一层不锈钢板,增滑效果更好。
6、在楼房最下面三层,不预制加固梁,滑道直接用钢板焊接,两边分别固定在外壁和直柱上,从三楼起,滑坡的坡度逐渐变小,到一楼时基本水平,受困人员完全利用上层惯性,滑出旋道,这样可以确保受困人员安全着地。
7、滑轨的安装:在滑道底端的120厘米处以上安装滑轨,滑轨顺滑道自上而下,横截面呈“”形,滑道上配有滑钩,滑钩由手柄、滑杆和挂钩三部分组成,滑杆和挂钩连成一体,挂钩里面装有滑轮,可以减少挂钩和滑轨的摩擦。滑钩总长24厘米,受困人员进入滑道之前,首先挂住滑轨。滑轨可以确保受困人员身体平衡,减轻受困人员恐惧心理,即使滑速再快,也不会发生任何事故。
8、内斜平合,为了方便受困人员进入滑道,每层设立一个入口(三层一下不设),入口设在每层滑道30厘米以上,入口外侧设一个高30厘米向内向下倾斜的平台35,平台逐渐和旋道相接,受困人员坐在平台上,看到上方无人,随机用滑钩挂住滑轨,进入旋道,在滑行中,基本采用坐姿和睡姿,即使滑速再快,也不会感到紧张(见图8)。
固定型旋梯设计方案二
1、在建造楼房之前,预先设计好旋梯的位置、尺寸,位置选在电梯左右或楼梯附近,建楼时,首先预制水泥框架,水泥框架的四周设有4根方柱,方柱30×30厘米,方柱的顶端设有顶梁,顶粱的顶面和楼层相平,顶梁是一个内圆直径300厘米,外圆直径360厘米、厚30厘米的环形横梁,环形横梁与楼体相临部位连接,框架内不预制中心圆柱,旋道事先预制,然后直接在通道内安装;
2、砌墙:砌墙可结合楼体砌墙进行,内墙一定要成圆柱形,表面光滑,坚实牢固,为了加固通道外墙的稳定性,可在每层通道的四周,用钢筋水泥加固,通道各层留门,门的右侧暂时垒到右面半圆处,留好茬口,等旋道安装以后,再进行封闭;
3、旋道的生产,为了安装和固定方便,旋道采用一个楼层一节,每节的接口36都在旋道的左侧,每节自接口处向上向外扩张,形成一个入口37,(见图9)在每节旋道的下面设置5个安装支撑点,安装支撑点做成宽和深都是10厘米底槽;
4、旋道的安装:安装时用边长10厘米方钢卡在旋道下面的底槽内,方钢的两端固定在外墙上,从底部托住旋道,对旋道起支撑固定作用,旋道外侧要紧靠墙壁,旋道才会更加牢固;
5、滑轨安装在旋道内部的上方,安装时一定注意上下两节滑轨的对接,在接口处设置卡口,上节卡口卡在下节卡口上面,确保滑钩顺利通过。
旋道安装以后,从上到下,是一个螺旋下降的圆柱体。
采用此法设计的旋梯,下降坡度大小可调,上层坡度可以适当加大,底层逐步减小,三层以下基本减到水平。利用惯性减速下滑,确保受困人员安全着地。
6、滑钩的使用:滑钩的设计和方案1相同,进入旋道前,先蹲在入口处,确定上方暂时没有来人,随机挂住滑轨进入旋道,进入旋道后,双手抓紧手柄,身体躺下,任其自由下滑,同时大声呼喊,警示下方人员。
自救旋梯可行性分析
1、安全可靠,自救迅速,不受外部环境影响。自救旋梯基本采用全封闭,下降坡度适中,安全舒适,即使通过着火层,亦不影响安全撤离;
2、紧急撤离时,会有多人乘坐,不会发生踩踏事件,设计时考虑到进入旋道时可能与旋道中人员相遇,所以在入口处设立一个和旋道相切的内斜平台,受困人员进入旋道时,可以作为暂时停留点,为进入旋道做好前期准备,在滑行中,滑行的坡度一样,速度一样,不会造成拥挤堵塞,既使在旋道中两人相遇,也不会相碰;
3、在旋道的上方设置滑轨,保证了受困滑行人员身体平衡,减轻了受困人员的恐惧心理,所以滑行更加安全;
4、滑行是利用人体自身重力,不需使用任何动力,尤其适合停电时使用;
5、所占空间小,最大3×3米²;
6、因地至宜,土法上马,普通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就可掌握全部技术。

Claims (6)

1.一种高层楼房的自救旋梯,包括转动形旋梯、固定形旋梯,转动形旋梯由圆柱形楼房通道,滑轨槽、中心螺旋柱、螺旋滑道、护栏及驱动电机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层楼房电梯的右侧设有圆柱形楼房通道(8),圆柱形楼房通道的上端设有上固定支架(11),圆柱形楼房通道的下端设有下固定支架(6),上下固定支架的中部设有中心螺旋柱(10),上固定支架内设有上轴承(12),下固定支架内设有下轴承(15),中心螺旋柱由上下轴承安装在圆柱形楼房通道的中心部,中心螺旋柱上装有螺旋形滑道(9),螺旋形滑道的两侧设有护栏(13),螺旋形滑道的左底端设有出口(7),圆柱形楼房通道的右侧设有滑轨槽,滑轨槽内设有滑轨(14),滑轨上备有滑行钩,滑轨由膨胀螺栓(39)或预埋螺栓依次安装固定在滑轨槽内侧的墙壁上,下固定支架的底端设有底座固定室,底座固定室的底端设有底座(1),底座的上端设有平面滚柱轴承(2),中心螺旋柱的下端设有固定座(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楼房的自救旋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与中心螺旋柱焊接固定为一体,中心螺旋柱由固定座安装在平面滚柱轴承的上端,中心螺旋柱的底端开有外螺纹,外螺纹上装有固定螺母(22),中心螺旋柱由固定螺母安装在底座的中部,底座的上端设有上封盖(21),上封盖由固定螺栓(20)紧固在底座上,固定座的上端设有限速齿轮(4),所述的限速齿轮为一盆形齿轮,盆形齿轮的右侧设有减速箱(18),减速箱的左端设有锥形齿轮,锥形齿轮与限速齿轮啮合,减速箱的底端设有驱动电机(19),驱动电机的主轴上设有驱动齿轮,驱动齿轮安装连接在减速箱内的传动齿轮上,减速箱内的传动齿轮上设有拔叉,拔叉的外端设有离合操纵杆(16),盆形齿轮的上端设有制动鼓(17),制动鼓内设有左右两个制动片,两个制动片的中部设有制动片驱动板,制动片驱动板的上端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左端设有制动推拉杆(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楼房的自救旋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上设有调速装置,调速电机限定中心螺旋柱为每分钟转动15圈,也就是1分钟可以从15楼回到地面,同时注意调速电机一定不可和楼层用同一电源和开关,统一安装在物业的配电盘上,需要制动时,拉动推拉杆,使左右两个制动片向外扩张,就能控制旋柱的转速达到理想的转动效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楼房的自救旋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行钩包括D型手柄(23)与圆形手柄(29)的两种滑行钩,两种滑行钩的上端分别设有滑杆(24),滑杆的上端设有挂钩(25),挂钩内设有滑轮(26),挂钩的内侧设有防脱齿(27),滑杆的外端设有套管(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楼房的自救旋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救旋梯还包括固定型旋梯方案一,固定型旋梯方案一的制造步骤为:
(1)建造楼房之前,预先设计好旋 梯的位置、尺寸,将旋梯设在电梯左侧或楼梯附近,建楼时,首先预制水泥框架,水泥框架的四周设有4根方柱(31),方柱30×30厘米,方柱的顶部设有顶梁,顶梁的顶面与楼层相平,顶梁是一个内圆直径300厘米,外圆直径360厘米的环形横梁(32),环形横梁与楼体相临部位连接,如果环形横粱不便预制,或者先制成正方形,在砌墙时再砌成圆柱形;
(2)在环形横梁中心预制中心直柱(33),中心直柱的直径60厘米,在中心直柱和4根方柱之间,预制加固梁(34),目的是加固直柱的稳定性,而又不影响旋道的畅通,并为下一步铺设旋道提供重要支撑,加固梁宽28厘米,高30厘米,每层楼层预制四道加固粱;
(3)砌墙:砌墙可结合楼体砌墙进行,一定要坚实牢固,和外部楼体墙壁连成一体,内墙一定要成圆柱形,表面光滑,为了加固通道外墙的稳定性,可在到达楼层顶面的处、处、处增加钢筋水泥加固,通道各层留门,门宽150cm;
(4)铺设滑道,滑道可在加固梁上面用水泥预制,也可用钢板焊接,不管采用哪种方法,滑道都要与外壁和中心直柱保持弧形连接,表面光滑,没有凸起,没有尖锐物;
(5)增滑措施:首先要把水泥预制的滑道和外壁进一步磨光,或把钢板焊接的滑道接口处磨平,然后刷上一层防锈漆或耐磨漆,等干燥以后再刷一遍,如果在滑道和外壁上焊接一层不锈钢板,增滑效果更好;
(6)在楼房最下面三层,不预制加固梁,滑道直接用钢板焊接,两边分别固定在外壁和直柱上,从三楼起,滑坡的坡度逐渐变小,到一楼时基本水平,受困人员完全利用上层惯性,滑出旋道,这样可以确保受困人员安全着地;
(7)滑轨的安装:在滑道底端的120厘米处以上安装滑轨,滑轨顺滑道自上而下,横截面呈“”形,滑道上配有滑钩,滑钩由手柄、滑杆和挂钩三部分组成,滑杆和挂钩连成一体,挂钩里面装有滑轮,可以减少挂钩和滑轨的摩擦,滑钩总长24厘米,受困人员进入滑道之前,首先挂住滑轨,滑轨可以确保受困人员身体平衡,减轻受困人员恐惧心理,即使滑速再快,也不会发生任何事故;
(8)内斜平合,为了方便受困人员进入滑道,每层设立一个入口(三层一下不设),入口设在每层滑道30厘米以上,入口外侧设一个高30厘米向内向下倾斜的平台(35),平台逐渐和旋道相接,受困人员坐在平台上,看到上方无人,随机用滑钩挂住滑轨,进入旋道,在滑行中,基本采用坐姿和睡姿,即使滑速再快,也不会感到紧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楼房的自救旋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救旋梯还包括固定型旋梯方案二,固定型旋梯方案二的制造步骤为:
(1)在建造楼房之前,预先设计好旋梯的位置、尺寸,位置选在电梯左右或楼梯附近,建楼时,首先预制水泥框架,水泥框架的四周设有4根方柱,方柱30×30厘米,方柱的顶端设有顶梁,顶粱的顶面和楼层相平,顶梁是一个内圆直径300厘米,外圆直径360厘米、厚30厘米的环形横梁,环形横梁与楼体相临部位连接, 框架内不预制中心圆柱,旋道事先预制,然后直接在通道内安装;
(2)砌墙:砌墙可结合楼体砌墙进行,内墙一定要成圆柱形,表面光滑,坚实牢固,为了加固通道外墙的稳定性,可在每层通道的四周,用钢筋水泥加固,通道各层留门,门的右侧暂时垒到右面半圆处,留好茬口,等旋道安装以后,再进行封闭;
(3)旋道的生产,为了安装和固定方便,旋道采用一个楼层一节,每节的接口(36)都在旋道的左侧,每节自接口处向上向外扩张,形成一个入口(37),在每节旋道的下面设置5个安装支撑点,安装支撑点做成宽和深都是10厘米底槽;
(4)旋道的安装:安装时用边长10厘米方钢卡在旋道下面的底槽内,方钢的两端固定在外墙上,从底部托住旋道,对旋道起支撑固定作用,旋道外侧要紧靠墙壁,旋道才会更加牢固;
(5)滑轨安装在旋道内部的上方,安装时一定注意上下两节滑轨的对接,在接口处设置卡口,上节卡口卡在下节卡口上面,确保滑钩顺利通过。
CN201610925184.1A 2016-10-30 2016-10-30 一种高层楼房的自救旋梯 Pending CN1064746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25184.1A CN106474638A (zh) 2016-10-30 2016-10-30 一种高层楼房的自救旋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25184.1A CN106474638A (zh) 2016-10-30 2016-10-30 一种高层楼房的自救旋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4638A true CN106474638A (zh) 2017-03-08

Family

ID=582710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25184.1A Pending CN106474638A (zh) 2016-10-30 2016-10-30 一种高层楼房的自救旋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7463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7340A (zh) * 2018-06-22 2018-11-20 陈兴云 一种消防应急滑梯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09323A (en) * 1992-07-23 1993-05-11 Sherlene Hopkins Interior fire escape chute for a building
US5213191A (en) * 1992-05-22 1993-05-2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Vertically movable staircase
US5306026A (en) * 1992-11-02 1994-04-26 Jesse Terry A Rescue toboggan
CN102120064A (zh) * 2011-04-02 2011-07-13 刘畅 伸缩式高层楼房应急逃生装置
CN202355719U (zh) * 2011-10-31 2012-08-01 徐洪波 旋转滑落式快捷逃生梯
CN203108024U (zh) * 2013-01-14 2013-08-07 王连博 螺旋式应急逃生滑梯
CN203915809U (zh) * 2014-05-30 2014-11-05 贺中秋 高层楼房逃生专用通道
CN204447019U (zh) * 2015-01-30 2015-07-08 张姝鑫 逃生滑道
CN105617547A (zh) * 2014-11-03 2016-06-01 罗石 高层楼房防火防震逃生滑梯
CN105816966A (zh) * 2016-03-25 2016-08-03 苏州萃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阻燃螺旋式救生滑梯
CN206473674U (zh) * 2016-10-30 2017-09-08 田浩宇 一种高层楼房的自救旋梯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13191A (en) * 1992-05-22 1993-05-25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Vertically movable staircase
US5209323A (en) * 1992-07-23 1993-05-11 Sherlene Hopkins Interior fire escape chute for a building
US5306026A (en) * 1992-11-02 1994-04-26 Jesse Terry A Rescue toboggan
CN102120064A (zh) * 2011-04-02 2011-07-13 刘畅 伸缩式高层楼房应急逃生装置
CN202355719U (zh) * 2011-10-31 2012-08-01 徐洪波 旋转滑落式快捷逃生梯
CN203108024U (zh) * 2013-01-14 2013-08-07 王连博 螺旋式应急逃生滑梯
CN203915809U (zh) * 2014-05-30 2014-11-05 贺中秋 高层楼房逃生专用通道
CN105617547A (zh) * 2014-11-03 2016-06-01 罗石 高层楼房防火防震逃生滑梯
CN204447019U (zh) * 2015-01-30 2015-07-08 张姝鑫 逃生滑道
CN105816966A (zh) * 2016-03-25 2016-08-03 苏州萃智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阻燃螺旋式救生滑梯
CN206473674U (zh) * 2016-10-30 2017-09-08 田浩宇 一种高层楼房的自救旋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7340A (zh) * 2018-06-22 2018-11-20 陈兴云 一种消防应急滑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57644B (zh) 一种可移动式楼外高层消防救援系统
AU2017346647B2 (en) Work vehicle including suspended platform
CN106390313A (zh) 一种高层楼房的逃生旋梯
CN105464484B (zh) 锁装置、升降装置、直降逃生系统、管道及车辆
CN206473674U (zh) 一种高层楼房的自救旋梯
CN106474638A (zh) 一种高层楼房的自救旋梯
CN103933675B (zh) 一种高楼逃生器
CN102847243B (zh) 高楼火灾救生机
CN206526417U (zh) 一种高层楼房的逃生旋梯
CN101927934A (zh) 超高层建筑施工电梯笼
KR20140133378A (ko) 고층 건물 화재 대비 비상용 엘리베이터 시스템을 형성하는 방법
CN107029361A (zh) 一种高层楼房专用的自助旋梯
WO2014071697A1 (zh) 一种建筑
CN207568157U (zh) 电梯井施工用液压爬升防护体系
JP5150313B2 (ja) ボイド内立体駐車装置およびその建設方法
CN103510695A (zh) 一体式升降棚架或脚手架
RU75685U1 (ru) Подоконник с вмонтированным устройством экстренной эвакуации людей из высотных зданий
CN205654143U (zh) 一种汽车空中停车架
JP2014047563A (ja) 津波避難構造物
CN206110655U (zh) 一种整体滑升式外架结构
CN111691740B (zh) 一种建筑内自救系统
CN107806238A (zh) 电梯井施工用液压爬升防护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2300883U (zh) 可拆卸缓降器测试系统
CN109322453A (zh) 一种高层楼房复合旋梯
CN101340948A (zh) 用于建筑物内人员的疏散和救援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30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