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70087A - Dmrs指示方法、系统、基站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Dmrs指示方法、系统、基站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70087A
CN106470087A CN201510512476.8A CN201510512476A CN106470087A CN 106470087 A CN106470087 A CN 106470087A CN 201510512476 A CN201510512476 A CN 201510512476A CN 106470087 A CN106470087 A CN 106470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mrs
configuration parameter
occ
transmission
dmrs configu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1247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70087B (zh
Inventor
金婧
童辉
王飞
王启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llo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 Cmcc
Original Assignee
Chello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 Cm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llo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 Cmcc filed Critical Chello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rp Cmcc
Priority to CN20151051247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70087B/zh
Priority to US15/752,457 priority patent/US10715293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6/094878 priority patent/WO2017028750A1/zh
Priority to EP16836614.4A priority patent/EP3340515B1/en
Publication of CN106470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00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700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700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1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dedicated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a single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7/2613Structure of the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调参考信号(DMRS)指示方法,包括:基站根据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用户设备(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层数以及正交掩码(OCC)长度;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中记录有至少两个OCC长度的多种OCC长度组合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根据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并向对应UE发送DMRS指示信息。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一种基站、UE及DMRS指示系统。

Description

DMRS指示方法、系统、基站及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调参考信号(DMRS,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指示方法、系统、基站及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
背景技术
现有通信系统(比如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系统、使用802.11n标准的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系统等)采用的都是传统二维2D多输出多输出(MIMO,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水平面上的天线二维空间自由度来改善传输质量、提高系统容量。
然而,在目前物理层技术没有较大突破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无线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是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较为可行的方案是充分发掘垂直空间自由度,把传统的2D MIMO技术扩展到3D MIMO技术,充分利用三维空间的自由度来提高系统性能。
然而,当使用3D MIMO技术时,基于2D MIMO技术的DMRS指示方法则不再适用,因此在3D MIMO技术时,如何指示DMRS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DMRS指示方法、系统、基站及UE。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DMRS指示方法,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DMRS配置参数、层数以及正交掩码(OCC,Orthogonal Cover Code)长度;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中记录有至少两个OCC长度的多种OCC长度组合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
根据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并向对应UE发送DMRS指示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至少两个OCC长度分别为2和4。
上述方案中,所述DMRS指示信息为4比特。
上述方案中,为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层数以及OCC长度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扰码身份(ID)。
上述方案中,利用用户数据流的总正交流数,分配OCC的长度;
相应地,根据分配的相应长度的OCC及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DMRS配置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利用用户数据流的总正交流数,分配相应长度的OCC,包括:
当所述总正交流数小于等于2时,分配OCC的长度为2;或者,
当所述总正交流数大于2时,分配OCC的长度为4。
上述方案中,所述DMRS指示信息携带在UE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中;
相应地,将DCI发送给对应UE。
上述方案中,传输的总用户数据流数最大为8;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
上述方案中,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包含单码字传输及双码字传输时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其中,
单码字传输时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包括:单层传输、OCC长度为2时的四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单层传输、OCC长度为4时的八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2至4层数据流的重传、OCC长度为4时的三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以及预留部分;
双码字传输时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包括:2层传输、OCC长度为2时的两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2层传输、OCC长度为4时的四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单用户3至8层传输、OCC长度为4时的六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以及预留部分。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DMRS指示方法,应用于UE,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DMRS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DMR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所述DMRS配置参数包括OCC的长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DMRS指示信息为4比特。
上述方案中,所述DMRS指示信息携带在DCI中;
相应地,利用DCI中用于指示所述DMRS指示信息的4比特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确定的OCC长度及对应的端口,确定为自身分配的OCC。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DMRS指示方法,应用于基站,传输的总用户数据流数最大为8;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单用户传输时数据流数最大为4;所述方法包括:
为UE分配相应的DMRS配置参数;
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所述DMRS指示信息为3比特;所述DMRS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
将DMRS指示信息发送给对应UE。
上述方案中,所述为UE分配相应的DMRS配置参数,为:
根据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及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及层数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扰码ID。
上述方案中,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包含:单码字单层传输时的八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双码字传输时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其中,
双码字传输时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包括:2层传输时的四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单用户3至4层传输时的两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以及2层数据流使用单码字重传时的两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
上述方案中,当单用户使用双码字传输数据流数为3或4,其中传输2层数据流的传输块(TB)发生重传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DCI中,配置2个TB均使能,且在DCI中采用特定的3比特指示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所述特定的3比特信息指示传输2层数据流的TB使用单码字重传时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饿了一种DMRS指示方法,应用于UE,传输的总用户数据流数最大为8;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单用户传输时数据流数最大为4;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DRMS指示信息;所述DMRS指示信息为3比特;
利用所述DMR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DMRS信息携带在DCI中。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读取DCI中的TB信息部分,确定2个TB均处于使能状态;
当DCI中用于指示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的3比特信息为特定的3比特信息时,确定传输的数据流为单码字重传的2层数据流。
上述方案中,数据流传输采用长度为4的OCC提供正交的DMRS端口;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确定的端口,确定为自身分配的OCC。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基站,包括:第一分配单元、第一生成单元及第一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分配单元,根据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层数以及OCC长度;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中记录有至少两个OCC长度的多种OCC长度组合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生成的DMRS指示信息发送给对应UE。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分配单元,还用于利用用户数据流的总正交流数,分配OCC的长度;
相应地,根据分配的相应长度的OCC及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DMRS配置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UE,所述UE包括:第一接收单元及第一确定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DMRS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DMR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所述DMRS配置参数包括OCC的长度。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DCI;
相应地,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利用DCI中用于指示所述DMRS指示信息的4比特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利用确定的OCC长度及对应的端口,确定为自身分配的OCC。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DMRS指示系统,包括第一基站及第一UE;其中,
所述基站,用于根据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层数以及OCC长度;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中记录有至少两个OCC长度的多种OCC长度组合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根据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并向对应UE发送DMRS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UE,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DMRS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DMR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所述DMRS配置参数包括OCC的长度。
本发明实施例又提供了一种基站,传输的总用户数据流数最大为8;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单用户传输时数据流数最大为4;所述基站包括:第二分配单元、第二生成单元及第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第三分配单元,用于为UE分配相应的DMRS配置参数;
所述第二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为3比特;所述DMRS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DMRS指示信息发送给对应UE。
上述方案中,当单用户使用双码字传输数据流数为3或4,其中传输2层数据流的TB发生重传时,所述基站还包括:第三分配单元,用于在DCI中,配置2个TB均使能;
相应地,所述第二生成单元,具体用于在DCI中采用特定的3比特信息指示传输2层数据流的TB使用单码字重传时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UE,传输的总用户数据流数最大为8;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单用户传输时数据流数最大为4;所述UE包括:第二接收单元及第二确定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DMRS指示信息;所述DMRS指示信息为3比特;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利用DMR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DMRS信息携带在DCI中;
相应地,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DCI。
上述方案中,所述UE还包括:第三确定单元,用于读取DCI中的TB信息部分,确定2个TB均处于使能状态;并根据DCI中用于指示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的3比特信息为特定的3比特信息时,确定传输的数据流为单码字重传的2层数据流。
上述方案中,数据流传输采用长度为4的OCC提供正交的DMRS端口;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利用确定的端口,确定为自身分配的OCC。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DMRS指示系统,传输的总用户数据流数最大为8;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单用户传输时数据流数最大为4;所述系统包括:第二基站及第二UE;其中,
所述第二基站,用于为UE分配相应的DMRS配置参数;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为3比特;并将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发送给对应UE;
所述第二UE,用于接收DMRS指示信息;并利用DMR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MRS指示方法、系统、基站及UE,基站根据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层数以及OCC长度;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中记录有至少两个OCC长度的多种OCC长度组合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根据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并向对应UE发送DMRS指示信息;UE接收DMRS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DMR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如此,能满足3D MIMO技术中指示DMRS的要求。同时,由于考虑了OCC的长度,在不同的数据流的传输时,采用不同长度的OCC,如此,能更好地支持UE的移动性,进而保证系统性能。
在传输的总用户数据流数最大为8;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单用户传输时数据流数最大为4的前提下,基站为UE分配相应的DMRS配置参数;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所述DMRS指示信息为3比特;将DMRS指示信息发送给对应UE;UE收到DRMS指示信息后,利用DRM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如此,能满足3D MIMO技术中指示DMRS的要求。同时,仅用DCI中的3比特来指示DMRS配置参数,与目前2D MIMO技术相比,未增加DCI的开销,与3D MIMO技术中传统的DCI中的4比特相比,减少了1比特的DCI开销。
附图说明
在附图(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可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不同字母后缀的相似附图标记可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示例。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
图1为相关技术中3D-MIMO技术中天线架构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中DMRS的资源占用情况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基站侧的DMRS指示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相关技术的DMRS图案(pattern)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UE侧的DMRS指示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DMRS指示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基站侧的DMRS指示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UE侧的DMRS指示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DMRS指示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三UE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三DMRS指示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四基站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UE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DMRS指示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在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之前,先了解一下2D MIMO及3D MIMO技术的相关内容。
首先,了解一下2D MIMO及3D MIMO技术中的天线架构。
具体地,在2D MIMO技术中,天线架构是:在垂直维度采用多个阵元,即采用N根天线,从而获得更高的天线增益;而垂直维度上的每个天线阵元采用固定的权值,以保证垂直维度上得到需要的波束样式。因此,这种情况下,MIMO技术中没有办法在垂直维度上使用预编码的方案。
而3D-MIMO技术中,为了能够在垂直维度上充分的使用MIMO技术,可以通过控制垂直维度不同天线阵元的加权因子形成不同的波束。如图1所示,3D-MIMO技术中天线架构是:矩阵形式的N×M维天线;其中,水平方向有N根天线,垂直方向有M根天线。话句话说,将2D MIMO技术中的N根天线扩展为矩阵形式的N×M维天线,每根水平天线由M个(比如8-10个)垂直方向的天线阵子组成。
其次,了解一下2D MIMO技术中DMRS的设计。
目前3GPP R12标准规定:2D MIMO技术中多用户多数据流的支持情况为:总共四层(total 4layers);具体地,包括2个正交(orthogonal)DMRS端口和两个扰码身份(SCID,SCrambling ID)。其中,两个正交DMRS端口的端口号分为端口(port)7、8;利用长度为2的OCC实现正交;两个Scrambling ID分别为0、1。
标准中规定的DMRS的资源占用情况(资源元素(RE,Resource Element))如图2所示,即在下发给UE的DMRS指示中的DMRS图案(pattern)。
同时,表1示出了目前规范中多用户MIMO(MU-MIMO)中RE映射情况。
表1
其中,nSCID表示天线端口号7、8的扰码ID。
同时,现有标准中对DMRS端口号、SCID和数据流数的指示表2所示。
表2
其中,在表2中,单码字(1个码字)传输时,值为0-3对应的指示为单层(layer)传输对应的指示,值为4-6对应的指示为重传对应的指示,值为7为预留(Reserved);双码字(2个码字)传输时,值为0-1对应的指示为双层传输对应的指示,值为3-7对应的指示为单用户(SU)MIMO传输对应的指示。并且,在DCI中采用3比特来对表2所示的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进行指示。
结合图1、2以及表1、2,当涉及用户数据流的具体传输时,则有以下几种情况:
(1)当有两个用户(UE),分别为UE1和UE2,且每用户单流传输时,为两个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分别为:
对于UE1:端口7,OCC为[+1 +1];
对于UE2:端口8,OCC为[+1 -1]。
(2)当有两个UE,分别为UE1和UE2,且每用户双流传输时,为两个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分别为:
对于UE1:端口7、8,nSCID=0;
对于UE2:端口7、8,nSCID=1;
(3)当有四个UE,分别为UE1、UE2、UE3、UE4,且每用户单流传输使,为四个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分别为:
对于UE1:端口7,nSCID=0;
对于UE2:端口7,nSCID=1;
对于UE3:端口8,nSCID=0;
对于UE4:端口8,nSCID=1。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2D MIMO技术中涉及的DMRS指示仅支持到多用户(MU)最大4数据流的传输,且每用户最大2数据流,而不支持MU超过4数据流的传输,对应的传输通道一般有2~8通道。然而,在3D MIMO技术中,由于具有水平维度和垂直维度的波束赋形能力、以及更多的天线阵子数的优点,所以可以将支持的通道扩展为至少16通道,从而区分出更多配对用户,因此2D MIMO技术中支持的多用户最大4数据流的传输不再适用在3DMIMO技术中,换句话说,当使用3D MIMO技术时,基于2D MIMO技术的DMRS指示方法则不再适用。
基于此,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基站根据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层数以及OCC长度;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中记录有至少两个OCC长度的多种OCC长度组合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根据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并向对应UE发送DMRS指示信息;UE接收DMRS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DMR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或者,在传输的总用户数据流数最大为8;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单用户传输时数据流数最大为4的前提下,基站为UE户分配相应的DMRS配置参数;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所述DMRS指示信息为3比特;并将DMRS指示信息发送给对应UE;UE收到DRMS指示信息后,利用DRM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DMRS指示方法,应用于基站,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基站根据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层数以及OCC长度;
这里,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中记录有至少两个OCC长度的多种OCC长度组合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OCC长度可以分别为2和4。
所述为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层数以及OCC长度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扰码ID。
单码字传输时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包括:单层传输、OCC长度为2时的四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单层传输、OCC长度为4时的八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2至4层数据流的重传、OCC长度为4时的三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以及预留部分;
双码字传输时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包括:2层传输、OCC长度为2时的两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2层传输、OCC长度为4时的四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单用户3至8层传输、OCC长度为4时的六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以及预留部分。
在执行本步骤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利用用户数据流的总正交流数,分配OCC的长度;
相应地,根据分配的相应长度的OCC及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DMRS配置参数。
具体地,当所述总正交流数小于等于2时,分配OCC的长度为2;
当所述总正交流数大于2时,分配OCC的长度为4。
这里,基站可以根据需要来确定用户数据流的总正交流数。
目前,标准化讨论的DMRS pattern趋势之一如图4所示,DMRS使用总共12RE来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利用长度为4的正交掩码(OCC=4)提供4个正交的DMRS Port,外加nSCID=0,1提供另外4数据流的准正交传输,以支持多用户总共8数据流的传输。
此时,如果沿用目前标准中单用户8数据流中相同位置的OCC设计,则对支持多用户最大8数据流传输的DMRS设计可以示例性的如表3所示。
表3
其中,OCC的设计采用长度为4的OCC的码字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时,端口号也可以不限于上述的port 7、8、11、13。
基于上述条件,针对多用户最大8数据流的DMRS指示表格,则如表4所示。
表4
那么基于表4所示的DMRS配置参数指示,则需要在DCI中采用4比特来进行指示。
同时,OCC的原理是:假设多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符号(symbol)上的信道不变,将DMRS序列同时在多个OFDM symbol上传输,从而获得分集增益。
具体地,在OCC=2(OCC的长度为2)的设计中,假设OFDM symbol#5和#6的信道不变,将DMRS port 7利用[+1 +1]在OFDM symbol#5、#6的信道上传输,DMRS port 8利用[+1 -1]在OFDM symbol#5、#6的信道上传输。那么OCC的解码为:DMRS port 7的信道估计为:s7 H(y5+y6)/2,DMRS port 8的信道估计为:s8 H(y5-y6)/2。其中,s7和s8分别表示DMRS port7和port8的信号,y5和y6分别表示OFDM symbol#5和#6接收到的信号,上角标()H表示共轭转置。
在OCC=4(OCC的长度为4)的设计中,假设OFDM symbol#5、#6、#12和#13的信道不变,将DMRS port 7利用[+1 +1 +1 +1]在OFDM symbol#5、#6、#12和#13的信道上传输,DMRS port 8利用[+1 -1 +1 -1]在OFDM symbol#5、#6、#12和#13的信道上传输,DMRS port11利用[+1 +1 -1 -1]在OFDM symbol#5、#6、#12和#13的信道上传输,DMRS port13利用[+1 -1 -1 +1]在OFDMsymbol#5、#6、#12和#13的信道上传输。那么OCC的解码为:DMRS port 7的信道估计为:s7 H(y5+y6+y12+y13)/4,DMRS port 8的信道估计为:s8 H(y5-y6+y12-y13)/4,DMRS port 11的信道估计为:s11 H(y5+y6-y12-y13)/4,DMRS port13的信道估计为:s13 H(y5-y6-y12+y13)/4其中,s7,s8,s11,s13分别表示DMRSport7,8,11,13的信号,y5、y6、y12和y13分别表示OFDM symbol#5、#6、#12和#13接收到的信号。
在OCC=4的设计中,由于OCC=4时需要假设OFDM symbol#5~#13的信道不变,然而在移动环境中,OFDM symbol#5~#13的信道会发生变化,且随着移动速度增加,信道的变化会随之增大,如此,将会影响DMRS信道估计的准确度。而OCC=2时仅需要假设OFDM symbol#5和#6的信道不变,由于间隔时间短,信道变化较小,这样,对DMRS信道估计的准确度的影响可以忽略。
因此,为了更好地支持UE移动性,需要为UE分配不同长度的OCC。
具体地,当所述总正交流数小于等于2时,可以采用OCC=2的设计,这样,能更好地支持移动性;当所述总正交流数大于2时,需要采用OCC=4的设计,以保证四个正交用户,从而避免数据流传输过程中的干扰。
基于上述条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传输的总用户数据流数最大为8;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这是因为:首先,对于多用户传输,如果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4,在MU和SU时,DMRS占用的资源分别为12RE和24RE,与3GPP R8讨论时单用户4数据流确定占用24RE的结论不符。其次,在MU-MIMO情况下,单用户支持4数据流传输的概率较小。第三,业界倾向于支持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
在一实施例中,当使用单码字传输时,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为:1层、端口7、扰码ID0、OCC 2;或者1层、端口7、扰码ID1、OCC 2;或者1层、端口8、扰码ID0、OCC 2;或者1层、端口8、扰码ID1、OCC 2;或者1层、端口7、扰码ID0、OCC 4;或者1层、端口7、扰码ID1、OCC 4;或者1层、端口8、扰码ID0、OCC 4;或者1层、端口8、扰码ID1、OCC 4;或者1层、端口11、扰码ID0、OCC 4;或者1层、端口11、扰码ID1、OCC 4;或者1层、端口13、扰码ID0、OCC 4;或者1层、端口13、扰码ID1、OCC 4;或者2层、端口7-8、OCC 4;或者3层、端口7-9、OCC 4;或者4层、端口7-10、OCC 4;或者,
当使用双码字传输时,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为:2层、端口7-8、扰码ID0、OCC 2;或者2层、端口7-8、扰码ID1、OCC 2;或者2层、端口7-8、扰码ID0、OCC 2;或者2层、端口7-8、扰码ID1、OCC 4;或者2层、端口11和13、扰码ID0、OCC 4;或者2层、端口11和13、扰码ID1、OCC 4;或者3层、端口7-9、OCC 4;或者4层、端口7-10、OCC 4;或者5层、端口7-11、OCC 4;或者6层、端口7-12、OCC 4;或者7层、端口7-13、OCC 4;或者8层、端口7-14、OCC 4。
其中,OCC 2表示OCC的长度为2,OCC 4表示OCC的长度为4,扰码ID0表示扰码ID的取值为0,扰码ID1表示扰码ID的取值为1。
实际应用时,所述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层数、端口号。还可以再进一步包括:扰码ID。
实际应用时,基站侧可以保存有如表5所示的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从而根据传输的数据流为UE选择相应的DMRS配置参数。
表5
其中,在表5中,主要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对于单码字(1个码字)的传输,包含:
(1)单层(layer)传输,且使用OCC=2配置的4个事件(case);此时总的正交数据流数不超过2(对应表5中1个码字中值为0-3对应的指示);
(2)单层传输,且使用OCC=4配置的8个case;此时总的正交数据流数超过2(对应表5中1个码字中值为4-11对应的指示);
(3)2~4层的重传(对应表5中1个码字中值为12-14对应的指示);
(4)预留部分(对应表5中1个码字中值为15对应的指示)。
对于双码字(2个码字)传输,包含:
(1)2层传输,且使用OCC=2配置的2个case;此时总的正交数据流数不超过2(对应表5中2个码字中值为0-1对应的指示);
(2)2层传输,且使用OCC=4配置的4个case;此时总的正交数据流数超过2(对应表5中2个码字中值为2-5对应的指示);
(3)单用户3~8数据流(3~8层)传输(对应表5中2个码字中值为6-11对应的指示);
(4)预留部分(对应表5中2个码字中值为12-15对应的指示)。
在为UE分配相应的DMRS配置参数时,基站可以根据需要从表5中选择符合条件的DMRS配置参数,并将选择的DMRS配置参数对应的值采用4比特来在DCI中进行指示。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有三个用户,采用单层传输,且确定使用OCC=4配置的8个case,此时,基站可以从表5中从上到下依次为三个用户分别分配对应的DMRS配置参数,也可以随机地为三个用户分别分配对应的DMRS配置参数。
步骤302:根据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
这里,所述DMRS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所述DMRS配置参数信息包括:OCC的长度。
其中,所述OCC的长度用于:指示UE选择对应长度的OCC。
所述DMRS指示信息可以为4比特。
这里,在一实施例中,所述DMRS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UE对应的DCI中;
相应地,在UE对应的DCI中,采用4比特指示所述DMRS指示信息。
步骤303:将生成的DMRS指示信息发送给对应UE。
相应地,将DCI发送给对应UE。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DMRS指示方法,应用于UE,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01:接收DMRS指示信息;
具体地,接收DCI;所述DCI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DMRS指示信息的4比特信息。
步骤502:根据所述DMR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
这里,相应地,利用中用于指示所述信号信息的4比特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
确定的所述DMRS配置参数包括OCC的长度。
其中,确定的OCC的长度可以为2或4。
实际应用时,UE侧也会存储一个如表5所示的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从而从该表中查找4比特信息对应的DMRS配置参数指示,即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在确定DMRS配置参数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利用确定的OCC长度及对应的端口,确定为自身分配的OCC。
这里,确定的端口是指确定的端口号。
实际应用时,UE侧会保存不同端口号对应的不同长度的OCC表,当UE根据表5所示的DMRS配置参数指示标确定OCC的长度后,UE可以根据该OCC表、确定的OCC长度以及对应的端口,确定为自身分配的OCC。具体地,UE利用确定的OCC长度,选择对应长度的OCC表;再从选择的OCC表中,根据确定的端口,确定为自身分配的OCC。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DMRS指示方法,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1:基站根据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层数以及OCC长度;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中记录有至少两个OCC长度的多种OCC长度组合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根据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并向对应UE发送DMRS指示信息;
这里,所述DMRS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所述DMRS配置参数信息包括:OCC的长度。
步骤602:UE接收DMRS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DMR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步骤601和602的具体实现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DMRS指示方法,基站根据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层数以及OCC长度;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中记录有至少两个OCC长度的多种OCC长度组合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根据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并向对应UE发送DMRS指示信息;UE接收DMRS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信号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如此,能满足3D MIMO技术中指示DMRS的要求。同时,由于考虑了OCC的长度,在不同的数据流的传输时,采用不同长度的OCC,如此,能更好地支持UE的移动性,进而保证系统性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的DMRS指示方法,应用于基站,该方法的应用场景为:传输的总用户数据流数最大为8;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单用户传输时数据流数最大为4;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1:基站为UE分配相应的DMRS配置参数;
这里,本实施例中,OCC采用长度为4的OCC。
步骤702: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所述DMRS指示信息为3比特;
这里,所述DMRS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
其中,所述DMRS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DCI中。
当采用表4所示的DMRS指示时,需要在DCI中采用4比特来进行指示,这样,与目前采用3比特指示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的方式相比,多了1比特,增加了DCI开销。由于DCI是在每个下行子帧中传输的,所以DCI的设计目标应该为使用尽量小的开销。基于此,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也采用3比特指示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具体思路如下:
当单用户使用双码字传输数据流数为3或4,其中传输2层数据流的TB发生重传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所述DCI(TB信息(information))中,配置2个TB均使能,且在DCI中采用特定的3比特指示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所述特定的3比特信息指示传输2层数据流的TB使用单码字重传时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
其中,对于重传的数据流,采用上述处理方式的理由如下:
对于表4所示的DMRS配置参数指示,当MU-MIMO,且每用户单数据流传输时,则需要单码字的八个case来分别指示给8个用户,如表6所示。
表6
从表6中可以看出,此时如果在DCI中进行DMRS配置参数指示时,已经占用了3比特,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单码字的单用户多数据流的重传时,可以在结合DCI中的TB information一起,来实现单码字的单用户多数据流的重传时DMRS配置参数的指示。
具体地,首先,说明什么是重传。
对于新传(第一次传输),超过1数据流的情况,都是使用两个码字传输的。如果是2N数据流的传输,每个码字对应N数据流的传输块。如果是2N+1数据流的传输,则第一个码字对应N数据流的传输块,第二码字对应N+1数据流的传输块。
同时,使用单码字传输超过1数据流的情况仅在重传时出现。重传都是单个传输块进行的,也就是对应1个码字。(1个码字可以理解为1个传输块)。
另外,如果新传是3数据流,则使用2个码字,分别映射为1、2数据流。如果采用2数据流传输的传输块没有正确接收,那么重传时仅对当前这个码字进行重传,就会存在使用单码字传输2数据流的情况。
其次,对于单用户多数据流的重传,考虑到单用户5~8数据流的传输概率比较低,所以在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中不考虑单用户5~8数据流传输时的DMRS指示,即限定单用户传输时数据流数最大为4,从而形成如表7所示的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以实现采用3比特来指示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
表7
其中,在表7中,主要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对于单码字(1个码字)的传输,包含:
单层(layer)传输,且使用配置的8个case(对应表7中1个码字中值为0-7对应的指示)。
对于双码字(2个码字)传输,包含:
(1)2层传输,且使用OCC=2配置的2个case;此时总的正交数据流数不超过2(对应表5中2个码字中值为0-1对应的指示);
(2)2层传输,且使用配置的4个case(对应表7中2个码字中值为0-3对应的指示);
(3)单用户3~4数据流传输(对应表7中2个码字中值为4-5对应的指示);
(4)2~4层的重传(对应表7中2个码字中值为6-7对应的指示)。
基于此,当使用单码字传输时,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为:1层、端口7、扰码ID0;或者1层、端口7、扰码ID1;或者1层、端口8、扰码ID0;或者1层、端口8、扰码ID1;或者1层、端口11、扰码ID0;或者1层、端口11、扰码ID1;或者1层、端口13、扰码ID0;或者1层、端口13、扰码ID1;或者,
当使用双码字传输时,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为:2层、端口7-8、扰码ID0;或者2层、端口7-8、扰码ID1;或者2层、端口11和13、扰码ID0;或者2层、端口11和13、扰码ID1;或者3层、端口7-9;或者4层端口7-10;或者,
当传输的数据流为重传的数据流时,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为:2层、端口7-8、码字0;或者2层端口7-8、码字1。
这里,扰码ID0表示扰码ID的取值为0,扰码ID1表示扰码ID的取值为1。
基于此,所述为UE分配相应的DMRS配置参数,具体为:
根据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及层数。
其中,所述根据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及层数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根据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扰码ID。
这里,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包含:单码字单层传输时的八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双码字传输时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其中,
双码字传输时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包括:2层传输时的四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单用户3至4层传输时的两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以及2层数据流使用单码字重传时的两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
实际应用时,基站侧保存有如表7所示的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从而根据传输的数据流为UE选择相应的DMRS配置参数。
其中,在为UE选择相应的DMRS配置参数时,基站可以根据需要从表7中选择符合条件的DMRS配置参数,并将选择的DMRS配置参数对应的值采用3比特来在DCI中进行指示。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有三个用户,采用单层传输,且确定使用配置的8个case,此时,基站可以从表7中从上到下依次为三个用户分别分配对应的DMRS配置参数,也可以随机地为三个用户分别分配对应的DMRS配置参数。
步骤803:将DMRS指示信息发送给对应UE。
这里,当所述DMRS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DCI中时,将DCI发送给对应UE。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DMRS指示方法,应用于UE,该方法的应用场景为:传输的总用户数据流数最大为8;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单用户传输时数据流数最大为4;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接收DRMS指示信息;
这里,所述DMRS指示信息为3比特。
所述DRMS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DCI中
步骤802:利用DRM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
这里,实际应用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读取DCI中的TB信息部分,确定2个TB均处于使能状态;
当DCI中用于指示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的3比特信息为特定的3比特信息时,确定传输的数据流为单码字重传的2层数据流。
其中,实际应用时UE侧也会存储一个如表7所示的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收到DCI后,UE读取DCI中的TB information部分,如果该信息表明2个TB均处于使能状态时,则认为应该从表7中2个码字对应的DMRS配置参数指示中去查找对应的值,当DCI中用于指示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的特定3比特信息为6时,UE认为是码字0的双流重传,当DCI中用于指示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的特定3比特信息为7时,UE认为是码字1的双流重传。
在一实施例中,当数据流传输采用长度为4的OCC提供正交的DMRS端口;且确定DMRS配置参数时,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利用确定的端口,确定为自身分配的OCC。
这里,确定的端口是指确定的端口号。
实际应用时,UE侧会保存不同端口号对应的长度为4的OCC表,当根据表7所示的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确定端口号后,UE可以根据该OCC表、以及对应的端口号,确定为自身分配的OCC。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DMRS指示方法,该方法的应用场景为:传输的总用户数据流数最大为8;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单用户传输时数据流数最大为4;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901:基站为UE分配相应的DMRS配置参数;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所述DMRS指示信息为3比特;将DMRS指示信息发送给对应UE;
步骤902:UE收到DMRS指示信息后,利用DMR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步骤901和902的具体实现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DMRS指示方法,在传输的总用户数据流数最大为8;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单用户传输时数据流数最大为4的前提下,基站为UE分配相应的DMRS配置参数;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所述DMRS指示信息为3比特;将DMRS指示信息发送给对应UE;UE收到DMRS指示信息,根据DMR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如此,能满足3D MIMO技术中指示DMRS的要求。同时,仅用DCI中的3比特来指示DMRS配置参数,与目前2D MIMO技术相比,未增加DCI的开销,与3D MIMO技术中传统的DCI中的4比特相比,减少了1比特的DCI开销。
实施例三
为实现实施例一的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如图10所示,该基站包括:第一分配单元101、第一生成单元102及第一发送单元103;其中,
所述第一分配单元101,用于根据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层数以及OCC长度;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中记录有至少两个OCC长度的多种OCC长度组合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102,用于根据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03,用于将生成的DMRS指示信息发送给对应UE。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OCC长度可以分别为2和4。
所述第一分配单元101,还用于为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层数以及OCC长度时,根据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扰码ID。
单码字传输时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包括:单层传输、OCC长度为2时的四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单层传输、OCC长度为4时的八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2至4层数据流的重传、OCC长度为4时的三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以及预留部分;
双码字传输时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包括:2层传输、OCC长度为2时的两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2层传输、OCC长度为4时的四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单用户3至8层传输、OCC长度为4时的六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以及预留部分。
所述第一分配单元101,还用于利用用户数据流的总正交流数,分配OCC的长度;
相应地,根据分配的相应长度的OCC及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DMRS配置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分配单元101,具体用于:当所述总正交流数小于等于2时,分配OCC的长度为2;或者,当所述总正交流数大于2时,分配OCC的长度为4。
所述第一分配单元101以根据需要来确定用户数据流的总正交流数。
这里,目前,标准化讨论的DMRS pattern趋势之一如图4所示,DMRS使用总共12RE来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利用长度为4的正交掩码(OCC=4)提供4个正交的DMRS Port,外加nSCID=0,1提供另外4数据流的准正交传输,以支持多用户总共8数据流的传输。
此时,如果沿用目前标准中单用户8数据流中相同位置的OCC设计,则对支持多用户最大8数据流传输的DMRS设计可以示例性的如表3所示。
其中,OCC的设计采用长度为4的OCC的码字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时,端口号也可以不限于表3中所示的port 7、8、11、13。
基于上述条件,针对多用户最大8数据流的DMRS指示表格,则如表4所示。
那么基于表4所示的DMRS配置参数指示,则需要在DCI中采用4比特来进行指示。
同时,OCC的原理是:假设多个OFDM symbol上的信道不变,将DMRS序列同时在多个OFDM symbol上传输,从而获得分集增益。
具体地,在OCC=2(OCC的长度为2)的设计中,假设OFDM symbol#5和#6的信道不变,将DMRS port 7利用[+1 +1]在OFDM symbol#5、#6的信道上传输,DMRS port 8利用[+1 -1]在OFDM symbol#5、#6的信道上传输。那么OCC的解码为:DMRS port 7的信道估计为:s7 H(y5+y6)/2,DMRS port 8的信道估计为:s8 H(y5-y6)/2/2。其中,s7和s8分别表示DMRS port7和port8的信号,y5和y6分别表示OFDM symbol#5和#6接收到的信号,上角标()H表示共轭转置。
在OCC=4(OCC的长度为4)的设计中,假设OFDM symbol#5、#6、#12和#13的信道不变,将DMRS port 7利用[+1 +1 +1 +1]在OFDM symbol#5、#6、#12和#13的信道上传输,DMRS port 8利用[+1 -1 +1 -1]在OFDM symbol#5、#6、#12和#13的信道上传输,DMRS port11利用[+1 +1 -1 -1]在OFDM symbol#5、#6、#12和#13的信道上传输,DMRS port13利用[+1 -1 -1 +1]在OFDMsymbol#5、#6、#12和#13的信道上传输。那么OCC的解码为:DMRS port 7的信道估计为:s7 H(y5+y6+y12+y13)/4,DMRS port 8的信道估计为:s8 H(y5-y6+y12-y13)/4,DMRS port 11的信道估计为:s11 H(y5+y6-y12-y13)/4,DMRS port13的信道估计为:s13 H(y5-y6-y12+y13)/4其中,s7,s8,s11,s13分别表示DMRSport7,8,11,13的信号,y5、y6、y12和y13分别表示OFDM symbol#5、#6、#12和#13接收到的信号。
在OCC=4的设计中,由于OCC=4时需要假设OFDM symbol#5~#13的信道不变,然而在移动环境中,OFDM symbol#5~#13的信道会发生变化,且随着移动速度增加,信道的变化会随之增大,如此,将会影响DMRS信道估计的准确度。而OCC=2时仅需要假设OFDM symbol#5和#6的信道不变,由于间隔时间短,信道变化较小,这样,对DMRS信道估计的准确度的影响可以忽略。
因此,为了更好地支持UE移动性,需要为UE分配不同长度的OCC。
具体地,当所述总正交流数小于等于2时,可以采用OCC=2的设计,这样,能更好地支持移动性;当所述总正交流数大于2时,需要采用OCC=4的设计,以保证四个正交用户,从而避免数据流传输过程中的干扰。
基于上述条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传输的总用户数据流数最大为8;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这是因为:首先,对于多用户传输,如果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4,在MU和SU时,DMRS占用的资源分别为12RE和24RE,与3GPP R8讨论时单用户4数据流确定占用24RE的结论不符。其次,在MU-MIMO情况下,单用户支持4数据流传输的概率较小。第三,业界倾向于支持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
在一实施例中,当使用单码字传输时,所述第一分配单元101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为:1层、端口7、扰码ID0、OCC 2;或者1层、端口7、扰码ID1、OCC 2;或者1层、端口8、扰码ID0、OCC 2;或者1层、端口8、扰码ID1、OCC 2;或者1层、端口7、扰码ID0、OCC 4;或者1层、端口7、扰码ID1、OCC 4;或者1层、端口8、扰码ID0、OCC 4;或者1层、端口8、扰码ID1、OCC 4;或者1层、端口11、扰码ID0、OCC 4;或者1层、端口11、扰码ID1、OCC 4;或者1层、端口13、扰码ID0、OCC 4;或者1层、端口13、扰码ID1、OCC 4;或者2层、端口7-8、OCC 4;或者3层、端口7-9、OCC 4;或者4层、端口7-10、OCC 4;或者,
当使用双码字传输时,所述第一分配单元101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为:2层、端口7-8、扰码ID0、OCC 2;或者2层、端口7-8、扰码ID1、OCC2;或者2层、端口7-8、扰码ID0、OCC 2;或者2层、端口7-8、扰码ID1、OCC 4;或者2层、端口11和13、扰码ID0、OCC 4;或者2层、端口11和13、扰码ID1、OCC 4;或者3层、端口7-9、OCC 4;或者4层、端口7-10、OCC 4;或者5层、端口7-11、OCC 4;或者6层、端口7-12、OCC 4;或者7层、端口7-13、OCC 4;或者8层、端口7-14、OCC 4。
其中,OCC 2表示OCC的长度为2,OCC 4表示OCC的长度为4,扰码ID0表示扰码ID的取值为0,扰码ID1表示扰码ID的取值为1。
实际应用时,所述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层数、端口号。还可以再进一步包括:扰码ID。
实际应用时,基站侧可以保存有如表5所示的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分配单元101可以根据传输的数据流为用户选择相应的DMRS配置参数。
在为UE相应的DMRS配置参数时,所述第一分配单元101可以根据需要从表5中选择符合条件的DMRS配置参数,并将选择的DMRS配置参数对应的值采用4比特来在DCI中进行指示。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有三个用户,采用单层传输,且确定使用OCC=4配置的8个case,此时,所述第一分配单元101可以从表5中从上到下依次为三个用户分别分配对应的DMRS配置参数,也可以随机地为三个用户分别分配对应的DMRS配置参数。
所述DMRS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所述DMRS配置参数信息包括:OCC的长度。
其中,所述OCC的长度用于:指示UE选择对应长度的OCC。
所述DMRS指示信息可以为4比特。
这里,在一实施例中,所述DMRS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UE对应的DCI中;
相应地,所述第一生成单元102在UE对应的DCI中,采用4比特指示所述DMRS指示信息。
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分配单元101、第一生成单元102可由基站中的中央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微处理器(MCU,Micro Control Unit)、数字信号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或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实现;所述第一发送单元103可由基站中的发射机实现。
为实现实施例一的方法,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UE,如图11所示,该UE包括:第一接收单元111及第一确定单元112;其中,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11,用于接收DMRS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112,用于根据所述DMR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所述DMRS配置参数包括OCC的长度。
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21,具体用于:接收DCI;所述DCI中携带用于指示所述DMRS指示信息的4比特信息。
相应地,所述第一确定单元122,用于利用DCI中用于指示所述DMRS信息的4比特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
这里,确定的所述DMRS配置参数包括OCC的长度。
其中,确定的OCC的长度可以为2或4。
实际应用时,UE侧也会存储一个如表5所示的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从而从该表中查找4比特信息对应的DMRS配置参数指示,即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DMRS配置参数时,所述第一确定单元112,还用于利用确定的OCC长度及对应的端口,确定为自身分配的OCC。
这里,确定的端口是指确定的端口号。
实际应用时,UE侧会保存不同端口号对应的不同长度的OCC表,当所述第一确定单元112根据表5所示的DMRS配置参数指示标确定OCC的长度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122可以根据该OCC表、确定的OCC长度以及对应的端口,确定为UE分配的OCC。具体地,所述第一确定单元112利用确定的OCC长度,选择对应长度的OCC表;再从选择的OCC表中,根据确定的端口,确定为UE分配的OCC。
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11可由UE中的接收机实现;所述第一确定单元112可由UE中的CPU、MCU、DSP或FPGA实现。
为实现实施例一的方法,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DMRS指示系统,如图12所示,该系统包括第一基站121及第一UE 122;其中,
所述基站121,用于根据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层数以及OCC长度;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中记录有至少两个OCC长度的多种OCC长度组合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根据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并向对应UE发送DMRS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UE 122,用于接收所述基站121发送的DMRS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DMR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所述DMRS配置参数包括OCC的长度。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基站121和第一UE 122的具体功能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UE及DMRS指示系统,基站121根据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层数以及OCC长度;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中记录有至少两个OCC长度的多种OCC长度组合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根据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并向对应UE发送DMRS指示信息;第一UE 122接收DMRS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DMR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如此,能满足3D MIMO技术中指示DMRS的要求。同时,由于考虑了OCC的长度,在不同的数据流的传输时,采用不同长度的OCC,如此,能更好地支持UE的移动性,进而保证系统性能。
实施例四
为实现实施例二的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该基站的应用场景为:传输的总用户数据流数最大为8;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单用户传输时数据流数最大为4;如图13所示,该基站包括:第二分配单元131、第二生成单元132及第二发送单元133;其中,
所述第二分配单元131,用于为UE分配相应的DMRS配置参数;
所述第二生成单元122,用于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所述DMRS指示信息为3比特;所述DMRS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123,用于将DMRS指示信息发送给对应UE。
其中,本实施例中,OCC采用长度为4的OCC。
所述DMRS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DCI中;
相应地,所述第二发送单元123,用于将DCI发送给对应UE。
这里,当采用表4所示的DMRS指示时,需要在DCI中采用4比特来进行指示,这样,与目前采用3比特指示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的方式相比,多了1比特,增加了DCI开销。由于DCI是在每个下行子帧中传输的,所以DCI的设计目标应该为使用尽量小的开销。基于此,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中,也采用3比特指示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具体思路如下:
当单用户使用双码字传输数据流数为3或4,其中传输2层数据流的TB发生重传时,所述基站还可以包括:第三分配单元,用于在所述DCI中,分配2个TB均使能;
相应地,所述第二生成单元132,具体用于在DCI中采用特定的3比特指示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所述特定的3比特信息指示传输2层数据流的TB使用单码字重传时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
其中,对于重传的数据流,采用上述处理方式的理由如下:
对于表4所示的DMRS配置参数指示,当MU-MIMO,且每用户单数据流传输时,则需要单码字的八个case来分别指示给8个用户,如表6所示。
具体地,首先,说明什么是重传。
对于新传(第一次传输),超过1数据流的情况,都是使用两个码字传输的。如果是2N数据流的传输,每个码字对应N数据流的传输块。如果是2N+1数据流的传输,则第一个码字对应N数据流的传输块,第二码字对应N+1数据流的传输块。
同时,使用单码字传输超过1数据流的情况仅在重传时出现。重传都是单个传输块进行的,也就是对应1个码字。(1个码字可以理解为1个传输块)。
另外,如果新传是3数据流,则使用2个码字,分别映射为1、2数据流。如果采用2数据流传输的传输块没有正确接收,那么重传时仅对当前这个码字进行重传,就会存在使用单码字传输2数据流的情况。
其次,对于单用户多数据流的重传,考虑到单用户5~8数据流的传输概率比较低,所以在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中不考虑单用户5~8数据流传输时的DMRS指示,即限定单用户传输时数据流数最大为4,从而形成如表7所示的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以实现采用3比特来指示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
基于此,当使用单码字传输时,所述第二分配单元131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为:1层、端口7、扰码ID0;或者1层、端口7、扰码ID1;或者1层、端口8、扰码ID0;或者1层、端口8、扰码ID1;或者1层、端口11、扰码ID0;或者1层、端口11、扰码ID1;或者1层、端口13、扰码ID0;或者1层、端口13、扰码ID1;或者,
当使用双码字传输时,所述第二分配单元131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为:2层、端口7-8、扰码ID0;或者2层、端口7-8、扰码ID1;或者2层、端口11和13、扰码ID0;或者2层、端口11和13、扰码ID1;或者3层、端口7-9;或者4层端口7-10;或者,
当传输的数据流为重传的数据流时,所述第二分配单元131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为:2层、端口7-8、码字0;或者2层端口7-8、码字1。
这里,扰码ID0表示扰码ID的取值为0,扰码ID1表示扰码ID的取值为1。
基于此,所述第二分配单元131具体用于:根据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及层数。
其中,所述第二分配单元131,还用于根据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及层数时,根据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扰码ID。
这里,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包含:单码字单层传输时的八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双码字传输时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其中,
双码字传输时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包括:2层传输时的四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单用户3至4层传输时的两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以及2层数据流的重传时的两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
实际应用时,基站侧保存有如表7所示的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分配单元131可以根据传输的数据流为UE选择相应的DMRS配置参数。
其中,在为UE选择相应的DMRS配置参数时,所述第二分配单元131可以根据需要从表7中选择符合条件的DMRS配置参数,并将选择的DMRS配置参数对应的值采用3比特来在DCI中进行指示。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有三个用户,采用单层传输,且确定使用配置的8个case,此时,所述第二分配单元131可以从表7中从上到下依次为三个用户分别分配对应的DMRS配置参数,也可以随机地为三个用户分别分配对应的DMRS配置参数。
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二分配单元131、第二生成单元132及第三分配单元可由基站中的CPU、MCU、DSP或FPGA实现;所述第二发送单元133可由基站中的发射机实现。
为实现实施例二的方法,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UE,该UE的应用场景为:传输的总用户数据流数最大为8;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单用户传输时数据流数最大为4;如图14所示,该UE包括:第二接收单元141及第二确定单元142;其中,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141,用于接收DMRS指示信息;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142,用于利用DMR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
其中,所述DMRS信息携带在DCI中;
相应地,所述第二接收单元142,用于接收DCI。
所述UE还可以包括:第三确定单元,用于读取DCI中的TB信息部分,确定2个TB均处于使能状态;并根据DCI中用于指示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的3比特信息为特定的3比特信息时,确定传输的数据流为单码字重传的2层数据流。
其中,实际应用时UE侧也会存储一个如表7所示的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收到DCI后,所述第三确定单元读取DCI中的TB information部分,如果该信息表明2个TB均处于使能状态时,则认为应该从表7中2个码字对应的DMRS配置参数指示中去查找对应的值,当DCI中用于指示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的特定3比特信息为6时,所述第三确定单元认为是码字0的双流重传,当DCI中用于指示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的特定3比特信息为7时,UE认为是码字1的双流重传。
数据流传输采用长度为4的OCC提供正交的DMRS端口;且确定DMRS配置参数时,所述第二确定单元142,还用于利用确定的端口,确定为自身分配的OCC。
这里,确定的端口是指确定的端口号。
实际应用时,UE侧会保存不同端口号对应的长度为4的OCC表,当根据表7所示的DMRS配置参数指示标确定端口号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142可以根据该OCC表、以及对应的端口号,确定为自身分配的OCC。
实际应用时,所述第二接收单元141可由UE中的接收机实现;所述第二确定单元142及第三确定单元可由UE中的CPU、MCU、DSP或FPGA实现。
为实现实施例二的方法,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DMRS指示系统,该系统的应用场景为传输的总用户数据流数最大为8;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单用户传输时数据流数最大为4;如图15所示,该系统包括:第二基站151及第二UE 152;其中,
所述第二基站151,用于为UE分配相应的DMRS配置参数;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所述DMRS指示信息为3比特;将DMRS指示信息发送给对应UE;
所述第二UE 152,用于接收DMRS指示信息;并利用DMR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基站151和第二UE152的具体功能已在上文详述,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基站、UE及DMRS指示系统,在传输的总用户数据流数最大为8;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单用户传输时数据流数最大为4的前提下,基站为UE分配相应的DMRS配置参数;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所述DMRS指示信息为3比特;将DMRS指示信息发送给对应UE;UE收到DMRS指示信息后,利用DMR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如此,能满足3D MIMO技术中指示DMRS的要求。同时,仅用DCI中的3比特来指示DMRS配置参数,与目前2D MIMO技术相比,未增加DCI的开销,与3D MIMO技术中传统的DCI中的4比特相比,减少了1比特的DCI开销。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5)

1.一种解调参考信号DMRS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用户设备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层数以及正交掩码OCC长度;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中记录有至少两个OCC长度的多种OCC长度组合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
根据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并向对应UE发送DMRS指示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OCC长度分别为2和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MRS指示信息为4比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层数以及OCC长度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扰码身份ID。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用户数据流的总正交流数,分配OCC的长度;
相应地,根据分配的相应长度的OCC及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DMRS配置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用户数据流的总正交流数,分配相应长度的OCC,包括:
当所述总正交流数小于等于2时,分配OCC的长度为2;或者,
当所述总正交流数大于2时,分配OCC的长度为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MRS指示信息携带在UE对应的下行控制信息DCI中;
相应地,将DCI发送给对应UE。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传输的总用户数据流数最大为8;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包含单码字传输及双码字传输时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其中,
单码字传输时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包括:单层传输、OCC长度为2时的四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单层传输、OCC长度为4时的八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2至4层数据流的重传、OCC长度为4时的三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以及预留部分;
双码字传输时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包括:2层传输、OCC长度为2时的两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2层传输、OCC长度为4时的四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单用户3至8层传输、OCC长度为4时的六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以及预留部分。
10.一种DMRS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UE,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DMRS指示信息;
根据所述DMR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所述DMRS配置参数包括OCC的长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MRS指示信息为4比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MRS指示信息携带在DCI中;
相应地,利用DCI中用于指示所述DMRS指示信息的4比特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确定的OCC长度及对应的端口,确定为自身分配的OCC。
14.一种DMRS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基站,传输的总用户数据流数最大为8;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单用户传输时数据流数最大为4;所述方法包括:
为UE分配相应的DMRS配置参数;
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所述DMRS指示信息为3比特;所述DMRS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
将DMRS指示信息发送给对应UE。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为UE分配相应的DMRS配置参数,为:
根据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及层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及层数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扰码ID。
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包含:单码字单层传输时的八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双码字传输时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其中,
双码字传输时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包括:2层传输时的四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单用户3至4层传输时的两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以及2层数据流使用单码字重传时的两个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单用户使用双码字传输数据流数为3或4,其中传输2层数据流的传输块TB发生重传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DCI中,配置2个TB均使能,且在DCI中采用特定的3比特指示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所述特定的3比特信息指示传输2层数据流的TB使用单码字重传时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
19.一种DMRS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UE,传输的总用户数据流数最大为8;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单用户传输时数据流数最大为4;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DRMS指示信息;所述DMRS指示信息为3比特;
利用所述DMR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MRS信息携带在DCI中。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读取DCI中的TB信息部分,确定2个TB均处于使能状态;
当DCI中用于指示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的3比特信息为特定的3比特信息时,确定传输的数据流为单码字重传的2层数据流。
22.根据权利要求19-2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流传输采用长度为4的OCC提供正交的DMRS端口;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确定的端口,确定为自身分配的OCC。
23.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第一分配单元、第一生成单元及第一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分配单元,根据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层数以及OCC长度;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中记录有至少两个OCC长度的多种OCC长度组合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
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生成的DMRS指示信息发送给对应UE。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配单元,还用于利用用户数据流的总正交流数,分配OCC的长度;
相应地,根据分配的相应长度的OCC及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DMRS配置参数。
25.一种UE,其特征在于,所述UE包括:第一接收单元及第一确定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DMRS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DMR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所述DMRS配置参数包括OCC的长度。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具体用于:接收DCI;
相应地,所述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利用DCI中用于指示所述DMRS指示信息的4比特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利用确定的OCC长度及对应的端口,确定为自身分配的OCC。
28.一种DMRS指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基站及第一UE;其中,
所述基站,用于根据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为UE分配指定的DMRS端口、层数以及OCC长度;所述DMRS配置参数指示表中记录有至少两个OCC长度的多种OCC长度组合的多种DMRS配置参数指示条目;根据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并向对应UE发送DMRS指示信息;
所述第一UE,用于接收所述基站发送的DMRS指示信息;并根据所述DMR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所述DMRS配置参数包括OCC的长度。
29.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传输的总用户数据流数最大为8;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单用户传输时数据流数最大为4;所述基站包括:第二分配单元、第二生成单元及第二发送单元;其中,
所述第三分配单元,用于为UE分配相应的DMRS配置参数;
所述第二生成单元,用于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为3比特;所述DMRS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为UE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DMRS指示信息发送给对应UE。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当单用户使用双码字传输数据流数为3或4,其中传输2层数据流的TB发生重传时,所述基站还包括:第三分配单元,用于在DCI中,配置2个TB均使能;
相应地,所述第二生成单元,具体用于在DCI中采用特定的3比特信息指示传输2层数据流的TB使用单码字重传时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信息。
31.一种UE,其特征在于,传输的总用户数据流数最大为8;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单用户传输时数据流数最大为4;所述UE包括:第二接收单元及第二确定单元;其中,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DMRS指示信息;所述DMRS指示信息为3比特;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利用DMR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DMRS信息携带在DCI中;
相应地,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DCI。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所述UE还包括:第三确定单元,用于读取DCI中的TB信息部分,确定2个TB均处于使能状态;并根据DCI中用于指示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的3比特信息为特定的3比特信息时,确定传输的数据流为单码字重传的2层数据流。
34.根据权利要求31至34任一项所述的UE,其特征在于,数据流传输采用长度为4的OCC提供正交的DMRS端口;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利用确定的端口,确定为自身分配的OCC。
35.一种DMRS指示系统,其特征在于,传输的总用户数据流数最大为8;多用户传输时每用户的数据流数最大为2;单用户传输时数据流数最大为4;所述系统包括:第二基站及第二UE;其中,
所述第二基站,用于为UE分配相应的DMRS配置参数;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生成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为3比特;并将对应的DMRS指示信息发送给对应UE;
所述第二UE,用于接收DMRS指示信息;并利用DMRS指示信息,确定为自身分配的DMRS配置参数。
CN201510512476.8A 2015-08-19 2015-08-19 Dmrs指示方法、系统、基站及用户设备 Active CN1064700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12476.8A CN106470087B (zh) 2015-08-19 2015-08-19 Dmrs指示方法、系统、基站及用户设备
US15/752,457 US10715293B2 (en) 2015-08-19 2016-08-12 DMRS ind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PCT/CN2016/094878 WO2017028750A1 (zh) 2015-08-19 2016-08-12 Dmrs指示方法、系统、基站及用户设备
EP16836614.4A EP3340515B1 (en) 2015-08-19 2016-08-12 Dmrs indicat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12476.8A CN106470087B (zh) 2015-08-19 2015-08-19 Dmrs指示方法、系统、基站及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0087A true CN106470087A (zh) 2017-03-01
CN106470087B CN106470087B (zh) 2020-06-26

Family

ID=58050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12476.8A Active CN106470087B (zh) 2015-08-19 2015-08-19 Dmrs指示方法、系统、基站及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15293B2 (zh)
EP (1) EP3340515B1 (zh)
CN (1) CN106470087B (zh)
WO (1) WO2017028750A1 (zh)

Cited B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11275A (zh) * 2017-08-11 2018-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信息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18170842A1 (zh) * 2017-03-23 2018-09-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CN108738147A (zh) * 2017-04-25 2018-11-02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809609A (zh) * 2017-08-11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mrs指示和接收方法,发射端和接收端
CN109150433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Dmrs端口调度和接收的设置方法、基站、终端及可读介质
WO2019029329A1 (zh) * 2017-08-11 2019-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mrs指示和接收方法,发射端和接收端
CN109391414A (zh) * 2017-08-11 2019-02-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Dmrs的天线端口确定方法、用户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WO2019095931A1 (zh) * 2017-11-17 2019-05-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信息指示、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149184A (zh) * 2018-02-13 2019-08-20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非正交多址特征资源指示方法、用户终端、基站及介质
CN110401515A (zh) * 2018-04-24 2019-1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
CN110537389A (zh) * 2017-05-04 2019-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获取方法及设备
CN110546912A (zh) * 2017-04-30 2019-12-06 Lg 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dm-rs的方法及其设备
WO2020199752A1 (zh) * 2019-04-04 2020-10-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Dmrs端口的传输配置指示方法、相关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0992502B2 (en) 2017-11-17 2021-04-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send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1088904B2 (en) 2017-06-13 2021-08-10 Nec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WO2023206275A1 (en) * 2022-04-28 2023-11-02 Zte Corporation Reference signal port indication techniques
WO2024007913A1 (zh) * 2022-07-08 2024-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90013977A1 (en) * 2016-02-15 2019-01-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U-MIMO with Mixed Orthogonal Cover Code Length
EP3195664B1 (en) * 2016-07-20 2020-05-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random access, network nod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8270470B (zh) * 2016-12-30 2021-02-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发送端设备、接收端设备
EP3665791A4 (en) * 2017-08-11 2021-03-31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DEVICE FOR DMRS TRANSMISSION
CN111740813B (zh) * 2018-06-22 2023-06-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确定解调参考信号指示信息大小的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0042016A1 (en) * 2018-08-29 2020-03-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ngle and multi-stage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esign for multiple transceiver nodes
US20220150019A1 (en) * 2019-02-15 2022-05-12 Lenovo (Beijing) Limited Indicating dmrs ports for codewords
WO2022077471A1 (en) 2020-10-16 2022-04-21 Apple Inc. Adaptive applications of orthogonal cover codes on resource element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WO2023028737A1 (en) * 2021-08-30 2023-03-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increased quantities of orthogonal dmrs ports
WO2023204659A1 (ko) * 2022-04-22 2023-10-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조 참조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34629A (zh) * 2010-04-06 2010-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传输参数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82595A (zh) * 2010-04-30 2011-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dmrs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23013A (zh) * 2010-01-08 2011-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调参考符号的映射方法和装置
US20120300728A1 (en) * 2010-01-19 2012-11-29 Moon Il Lee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downstream link data, and method and user device for receiving downstream link data
CN104243087A (zh) * 2013-06-13 2014-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基站及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37648B (zh) * 2010-02-11 2019-02-15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和基站的电子装置和方法
JP2014053812A (ja) * 2012-09-07 2014-03-20 Ntt Docomo Inc 無線基地局、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193665B2 (en) * 2013-03-21 2019-01-2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eference signal for 3D MIMO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04348592B (zh) * 2013-08-02 2019-03-15 夏普株式会社 配置csi过程的方法和基站以及csi反馈方法和用户设备
WO2016127309A1 (en) * 2015-02-10 2016-08-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Dmrs enhancement for higher order mu-mimo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3013A (zh) * 2010-01-08 2011-07-1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解调参考符号的映射方法和装置
US20120300728A1 (en) * 2010-01-19 2012-11-29 Moon Il Lee Method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downstream link data, and method and user device for receiving downstream link data
CN101834629A (zh) * 2010-04-06 2010-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指示传输参数的方法及系统
CN102082595A (zh) * 2010-04-30 2011-06-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dmrs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600535A1 (en) * 2010-04-30 2013-06-05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nfigur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CN104243087A (zh) * 2013-06-13 2014-12-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接收方法、基站及终端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LCATEL-LUCENT等: "DMRS Enhancement for High Dimensional Multi-user MIMO",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2 R1-153816》 *

Cited B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0842A1 (zh) * 2017-03-23 2018-09-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RU2726155C1 (ru) * 2017-03-23 2020-07-09 Гуандун Оппо Мобайл Телекоммьюникейшнз Корп., Лтд.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опорного сигнала демодуляции восходящей линии связи
US11310019B2 (en) 2017-03-23 2022-04-1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CN108738147A (zh) * 2017-04-25 2018-11-02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738147B (zh) * 2017-04-25 2020-08-04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546912A (zh) * 2017-04-30 2019-12-06 Lg 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dm-rs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0537389A (zh) * 2017-05-04 2019-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获取方法及设备
US11088904B2 (en) 2017-06-13 2021-08-10 Nec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CN109150433B (zh) * 2017-06-16 2022-02-0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Dmrs端口调度和接收的设置方法、基站、终端及可读介质
CN109150433A (zh) * 2017-06-16 2019-01-0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Dmrs端口调度和接收的设置方法、基站、终端及可读介质
CN109995499A (zh) * 2017-08-11 2019-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mrs指示和接收方法,发射端和接收端
US11424898B2 (en) 2017-08-11 2022-08-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indicating and receiving methods, transmit end, and receive end
CN108809609B (zh) * 2017-08-11 2019-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mrs指示和接收方法,发射端和接收端
CN108111275A (zh) * 2017-08-11 2018-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信息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9391456A (zh) * 2017-08-11 2019-02-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mrs指示和接收方法,发射端和接收端
CN109995499B (zh) * 2017-08-11 2020-04-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接收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接收端、芯片、存储介质和通信系统
CN109391414A (zh) * 2017-08-11 2019-02-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Dmrs的天线端口确定方法、用户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US10715300B2 (en) 2017-08-11 2020-07-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indicating and receiving methods, transmit end, and receive end
WO2019029329A1 (zh) * 2017-08-11 2019-02-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mrs指示和接收方法,发射端和接收端
CN109391456B (zh) * 2017-08-11 2022-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mrs指示和接收方法,发射端和接收端
CN109391414B (zh) * 2017-08-11 2020-10-1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Dmrs的天线端口确定方法、用户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08809609A (zh) * 2017-08-11 2018-1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dmrs指示和接收方法,发射端和接收端
CN108111275B (zh) * 2017-08-11 2022-01-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信号信息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WO2019095931A1 (zh) * 2017-11-17 2019-05-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信息指示、资源确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US10992502B2 (en) 2017-11-17 2021-04-2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send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US11310014B2 (en) 2017-11-17 2022-04-19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formation indication and resource determination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0149184B (zh) * 2018-02-13 2021-11-23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非正交多址特征资源指示方法、用户终端、基站及介质
CN110149184A (zh) * 2018-02-13 2019-08-20 北京展讯高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非正交多址特征资源指示方法、用户终端、基站及介质
CN110401515B (zh) * 2018-04-24 2020-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
CN110401515A (zh) * 2018-04-24 2019-11-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及节点
US11451356B2 (en) 2018-04-24 2022-09-20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node
WO2020199752A1 (zh) * 2019-04-04 2020-10-0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Dmrs端口的传输配置指示方法、相关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206275A1 (en) * 2022-04-28 2023-11-02 Zte Corporation Reference signal port indication techniques
WO2024007913A1 (zh) * 2022-07-08 2024-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70087B (zh) 2020-06-26
EP3340515B1 (en) 2019-10-09
US10715293B2 (en) 2020-07-14
EP3340515A1 (en) 2018-06-27
WO2017028750A1 (zh) 2017-02-23
US20190013916A1 (en) 2019-01-10
EP3340515A4 (en) 2018-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70087A (zh) Dmrs指示方法、系统、基站及用户设备
CN103716273B (zh) D2d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04185960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6856426B (zh) 一种dmrs指示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3581891B (zh) 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846984B (zh) 接收和发送控制信道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944665B (zh) 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5075144B (zh) 发送装置及控制信号映射方法
CN104541456B (zh) 一种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199974B (zh) 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2299769B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094547B (zh) 报告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用户设备和基站
CN103703712B (zh) 配置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的方法和基站
CN108292943A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反馈信号的方法和设备
WO2016165625A1 (zh) 解调参考信号端口的指示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07302796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7027184A (zh)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9417531A (zh) 新无线电系统中码字映射以及用于新无线电系统的交织器设计
JP2022511201A (ja) 信号の送信に関与するユーザ機器および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
CN104303431A (zh) 信道状态信息上报方法、接收方法及设备
CN110266463A (zh)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04025685A (zh) 控制信道的传输、接收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9699076A (zh) 下行控制信息的传输、盲检测次数的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10266452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9474999A (zh) 发送上行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