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3928A - 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自动接听来电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自动接听来电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53928A CN106453928A CN201610948695.5A CN201610948695A CN106453928A CN 106453928 A CN106453928 A CN 106453928A CN 201610948695 A CN201610948695 A CN 201610948695A CN 106453928 A CN106453928 A CN 10645392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equency range
- eeg signal
- mobile terminal
- auto
- picku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10000004556 brain Anatomy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8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062009 Indigo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51 e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96 emo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259 mesencephal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37 neu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9 spontaneous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618 wa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8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herein functions are triggered by incoming communication ev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2—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using two-way short-range wireless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自动接听来电的方法及系统,涉及通讯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脑电波信号;接收移动终端来电信号;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是否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当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触发自动接听所述来电。这种方法能够提高移动终端用户接听来电的速度,同时简化用户操作,增强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自动接听来电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讯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移动终端成为现代人的必须品,并且蓝牙耳机也越来越普及,采用蓝牙耳机进行听音乐和接听电话成为广大用户的选择,但目前在移动终端接听电话时需要手动来操作,这无形中给用户带来不便,尤其是在驾驶或运动过程中。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改进移动终端接听来电功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脑电波信号接收模块、处理器和接听模块;其中,所述脑电波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脑电波信号;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接收到移动终端来电信号时,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是否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当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所述处理器触发所述接听模块自动接听所述来电。
其中,所述脑电波信号接收模块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接收脑电波信号。
其中,所述无线方式包括蓝牙方式或ZigBee方式。
其中,所述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为β(14-30Hz)。
其中,进一步包括提醒模块,当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不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是否在疲劳状态预设的频率范围内,当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在疲劳状态预设的频率范围内,所述处理器触发所述提醒模块提醒用户。
其中,所述疲劳状态预设的频率范围为δ(1-3Hz)。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自动接听来电的方法包括:接收脑电波信号;接收移动终端来电信号;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是否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当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触发自动接听所述来电。
其中,所述接收脑电波信号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接收。
其中,所述无线方式包括蓝牙方式或ZigBee方式。
其中,当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不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进一步包括: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是否在疲劳状态预设的频率范围内,当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在疲劳状态预设的频率范围内,触发自动提醒用户。
其中,所述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为β(14-30Hz)。
其中,所述智能调焦预设的频率范围为δ(1-3Hz)。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自动接听来电的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脑电波传输装置,其中,
所述脑电波传输装置包括:脑电波传感器、微控制器和脑电波信号发送模块;其中,所述脑电波传感器,用于获取脑电波信号并发送给所述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脑电波信号发送模块将所述脑电波信号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以及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脑电波信号接收模块、处理器和接听模块;其中,所述脑电波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脑电波信号;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接收到移动终端来电信号时,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是否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当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所述处理器触发所述接听模块自动接听所述来电。
其中,所述脑电波信号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发送。
其中,所述无线方式包括蓝牙方式或ZigBee方式。
其中,所述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为β(14-30Hz)。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移动终端接收脑电波信号,通过判断脑电波信号的频率是否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自动触发移动终端接听来电,从而提高了移动终端用户接听来电的速度,同时简化用户操作,增强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移动终端及脑电波传输装置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移动终端自动接听来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移动终端自动接听来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四所述移动终端疲劳状态提醒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参考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移动终端及脑电波传输装置的系统架构图,该系统中主要包括脑电波传输装置10和移动终端20。本发明主要利用人脑在不同状态下产生的脑电波,实现对移动终端接听来电功能的自动控制。
人脑在休息时、工作时或娱乐时会产生自己的脑电波。脑电波是一些自发的有节律的神经电活动,其频率变动范围在每秒1-30次之间的,可划分为四个波段,即δ(1-3Hz)、θ(4-7Hz)、α(8-13Hz)、β(14-30Hz)。除此之外,在觉醒并专注于某一事时,常可见一种频率较β波更高的γ波,其频率为30~80Hz,波幅范围不定;而在睡眠时还可出现另一些波形较为特殊的正常脑电波,如驼峰波、σ波、λ波、κ-复合波、μ波等。可见,每个脑电波波段对应着人不同情绪状态,当人的情绪发生变化时,检测到的脑电波频率也不相同,通过脑电波检测芯片,人脑的脑电波信号可以准确的被收集到。
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脑电波传输装置10即可实现获取人脑的脑电波信号,并且基于有线或无线的传输方式将脑电波信号传输给移动终端20,移动终端20通过识别处于自动接听来电的脑电波频率控制移动终端20实现移动终端自动接听来电。所述脑电波传输装置10包括脑电波传感器11、微控制器12和脑电波信号发送模块13。
脑电波传感器11用于感测人脑的脑电波信号,并发送给微控制器12。在具体产品实现中,脑电波传感器11可以通过美国Neurosky公司研发的一款ThinkGear AM芯片实现,该芯片采用了干电极传感器和消噪功能,可以被应用在需要获取脑电波信号的各种电子产品中。
微控制器12用于获取脑电波传感器11感测到的脑电波信号,并且控制脑电波信号发送模块13向对应的移动终端发送所述感测到的脑电波信号。其中,微控制器12还可以控制脑电波传感器11实时感测人脑的脑电波信号,或者控制脑电波传感器11根据用户的设置感测人脑的脑电波信号,或者控制脑电波传感器11在预定的时间或地点感测人脑的脑电波信号。
脑电波信号发送模块13接收微控制器12发送的脑电波信号,并向对应的移动终端发送。其中脑电波信号可以基于有线方式被发送,例如:有线耳机;也可以基于无线方式被发送,例如:蓝牙方式或者ZigBee方式。
根据上述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脑电波传输装置10,可以设置于现有的蓝牙耳机上,也可以设置于现有的智能眼镜上。其中,所述脑电波传输装置10还可以设置于其他经常带在头上的各种饰品中。
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移动终端20用于接收脑电波信号,并通过脑电波信号控制移动终端自动接听来电。所述移动终端20包括脑电波信号接收模块21、处理器22、接听模块23和提醒模块24。
脑电波信号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脑电波传输装置10发送的脑电波信号。其中脑电波信号可以基于有线方式被接收,例如:有线耳机;也可以基于无线方式被接收,例如:蓝牙方式或者ZigBee方式。
处理器22用于接收移动终端来电信号,并且接收脑电波信号接收模块21发送的脑电波信号,当接收到所述移动终端来电信号时,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是否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为β(14-30Hz),若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在β(14-30Hz)范围内,则触发移动终端20的接听模块23自动接听所述来电。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可以根据对脑电波的深入研究设定更为精确。
接听模块23与处理器22相连用于接收处理器22的触发指令触发移动终端自动接听来电。
提醒模块24与处理器22相连用于接收处理器22的触发指令触发移动终端自动提醒处于疲劳状态的用户。
在本发明后续的实施例中将进一步结合说明移动终端20和脑电波传输装置10各个模块的功能及作用。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脑电波传输装置10可以准确的获取人脑的脑电波信号并发送给对应的移动终端20,为现有移动终端增加了一种可以通过脑电波实现自动控制的方式。同时,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移动终端20,可以获取人脑的脑电波信号,并且通过处理器22判断脑电波信号所在的频率,从而实现通过脑电波触发移动终端自动接听来电。
参考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移动终端自动接听来电方法的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为了清楚介绍该方法的实现,所述实施例将结合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图进行介绍。可见,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20和脑电波传输装置10可以实现该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流程,然而该实施例的实现不局限于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20和脑电波传输装置10。
步骤S1001,接收脑电波信号;
移动终端20的脑电波信号接收模块21接收脑电波传输装置10发送的脑电波信号;其中脑电波信号可以基于有线方式被接收,例如:有线耳机;也可以基于无线方式被接收,例如:蓝牙方式或者ZigBee方式。
此外,其中,在该步骤之前,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判断用户是否开启脑电波控制自动接听来电功能,若开启时,则执行后续的方法步骤。
步骤S1002,接收移动终端来电信号;
移动终端20做为被叫方,接收到移动终端来电信号,将该来电信号发送给处理器22。
步骤S1003,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是否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若是,执行步骤S1004;若否,执行步骤S1005;
移动终端20的处理器22接收脑电波信号接收模块21发送的脑电波信号,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是否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为β(14-30Hz),若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在β(14-30Hz)范围内,则触发移动终端20的接听模块23自动接听所述来电信号。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可以根据对脑电波的深入研究设定更为精确。若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不在β(14-30Hz)范围内,则按照现有流程,等待用户手动接听来电。
步骤S1004,触发自动接听来电;
当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移动终端20的处理器22触发接听模块23进行自动接听所述来电信号。
步骤S1005,等待手动接听来电;
当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不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移动终端20的处理器22等待手动接听来电。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移动终端自动接听来电方法,移动终端通过获取人脑的脑电波,以及对脑电波频率范围的识别,对移动终端接听来电功能进行自动控制,即可自动接听来电,也可手动接听来电,提高了移动终端用户接听来电的速度,简化用户操作,优化用户的可操作性,增强用户体验。
参考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移动终端自动接听来电方法的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为了清楚介绍该方法的实现,该实施例将结合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图进行介绍。可见,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20和脑电波传输装置10可以实现该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流程,然而该实施例的实现不局限于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20和脑电波传输装置10。
步骤S2001,接收脑电波信号;
移动终端20的脑电波信号接收模块21接收脑电波传输装置10发送的脑电波信号;其中脑电波信号可以基于有线方式被接收,例如:有线耳机;也可以基于无线方式被接收,例如:蓝牙方式或者ZigBee方式。
此外,其中,在该步骤之前,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判断用户是否开启脑电波控制自动接听来电功能,若开启时,则执行后续的方法步骤。
步骤S2002,接收移动终端来电信号;
移动终端20做为被叫方,接收到移动终端来电信号,将该来电信号发送给处理器22。
步骤S2003,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是否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若是,执行步骤S2004;若否,执行步骤S2005;
移动终端20的处理器22接收脑电波信号接收模块21发送的脑电波信号,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是否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为β(14-30Hz),若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在β(14-30Hz)范围内,则触发移动终端20的接听模块23自动接听所述来电信号。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可以根据对脑电波的深入研究设定更为精确。若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不在β(14-30Hz)范围内,则执行步骤S2005。
步骤S2004,触发自动接听来电;
当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移动终端20的处理器22触发接听模块23进行自动接听所述来电信号。
步骤S2005,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是否在疲劳状态预设的频率范围内;若是,执行步骤S2006;若否,执行步骤S2007;
移动终端20的处理器22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是否在疲劳状态预设的频率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疲劳状态预设的频率范围为δ(1-3Hz),若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在δ(1-3Hz)范围内,则触发移动终端20的提醒模块24自动提醒处于疲劳状态的用户。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疲劳状态预设的频率范围可以根据对脑电波的深入研究设定更为精确。若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不在δ(1-3Hz)范围内,则不触发疲劳状态提醒功能,则按照现有流程,等待用户手动接听来电。
步骤S2006,触发提醒用户;
当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在疲劳状态预设的频率范围内,移动终端20的处理器20触发提醒模块24自动提醒处于疲劳状态的用户。优选地,移动终端20的提醒模块24可以采用音乐,震动或闪屏等方式提醒处于疲劳状态的用户。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移动终端自动接听来电方法,移动终端通过获取人脑的脑电波,以及对脑电波频率范围的识别,不仅对移动终端接听来电功能进行自动控制,进一步地可以提醒处于疲劳状态的用户,提高移动终端用户接听来电的速度,避免因用户处于疲劳状态而漏接来电,简化用户操作,优化用户可操作性,增强用户体验。
参考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述移动终端疲劳状态提醒方法的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为了清楚介绍该方法的实现,所述实施例将结合图1所示的系统架构图进行介绍。可见,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20和脑电波传输装置10可以实现该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流程,然而该实施例的实现不局限于图1所示的移动终端20和脑电波传输装置10。
步骤S3001,接收脑电波信号;
移动终端20的脑电波信号接收模块21接收脑电波传输装置10发送的脑电波信号;其中脑电波信号可以基于有线方式被接收,例如:有线耳机;也可以基于无线方式被接收,例如:蓝牙方式或者ZigBee方式。
步骤S3002,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是否在疲劳状态预设的频率范围内;若是,执行步骤S3003;若否,结束该方法流程。
移动终端20的处理器22接收脑电波信号接收模块21发送的脑电波信号,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是否在疲劳状态预设的频率范围内,在本实施例中,疲劳状态预设的频率范围为δ(1-3Hz),若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在δ(1-3Hz)范围内,则触发移动终端20的提醒模块24提醒处于疲劳状态的用户。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疲劳状态预设的频率范围可以根据对脑电波的深入研究设定更为精确。若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不在δ(1-3Hz)范围内,则按照现有流程,等待用户手动接听来电。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移动终端疲劳状态提醒方法,移动终端通过获取人脑的脑电波,以及对脑电波频率范围的识别,可以自动提醒处于疲劳状态的用户,当有来电或信息时,提醒用户接听,以免漏接来电或信息,简化用户操作的同时提升用户使用移动终端的体验。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脑电波信号接收模块、处理器和接听模块;其中,所述脑电波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脑电波信号;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接收到移动终端来电信号时,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是否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当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所述处理器触发所述接听模块自动接听所述来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脑电波信号接收模块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接收脑电波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方式包括蓝牙方式或ZigBee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为β(14-30Hz)。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提醒模块,当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不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所述处理器进一步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是否在疲劳状态预设的频率范围内,当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在疲劳状态预设的频率范围内,所述处理器触发所述提醒模块提醒用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疲劳状态预设的频率范围为δ(1-3Hz)。
7.一种移动终端自动接听来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脑电波信号;
接收移动终端来电信号;
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是否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当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触发自动接听所述来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脑电波信号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接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方式包括蓝牙方式或ZigBee方式。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不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进一步包括: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是否在疲劳状态预设的频率范围内,当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在疲劳状态预设的频率范围内,触发自动提醒用户。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为β(14-30Hz)。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疲劳状态预设的频率范围为δ(1-3Hz)。
13.一种移动终端自动接听来电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脑电波传输装置,其中,
所述脑电波传输装置包括:脑电波传感器、微控制器和脑电波信号发送模块;其中,所述脑电波传感器,用于获取脑电波信号并发送给所述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脑电波信号发送模块将所述脑电波信号发送给所述移动终端;以及
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脑电波信号接收模块、处理器和接听模块;其中,所述脑电波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脑电波信号;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接收到移动终端来电信号时,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是否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当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在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内,所述处理器触发所述接听模块自动接听所述来电。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脑电波信号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发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方式包括蓝牙方式或ZigBee方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接听来电预设的频率范围为β(14-30Hz)。
17.一种移动终端疲劳状态提醒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脑电波信号;
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是否在疲劳状态预设的频率范围内;当识别所述脑电波信号的频率范围在疲劳状态预设的频率范围内,触发提醒用户。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脑电波信号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接收。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方式包括蓝牙方式或ZigBee方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调焦预设的频率范围为δ(1-3Hz)。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48695.5A CN106453928A (zh) | 2016-10-25 | 2016-10-25 | 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自动接听来电的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48695.5A CN106453928A (zh) | 2016-10-25 | 2016-10-25 | 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自动接听来电的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53928A true CN106453928A (zh) | 2017-02-22 |
Family
ID=58178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48695.5A Pending CN106453928A (zh) | 2016-10-25 | 2016-10-25 | 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自动接听来电的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453928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90987A (zh) * | 2018-03-09 | 2018-08-10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联系人创建方法及相关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191140A1 (en) * | 2008-07-11 | 2010-07-29 | Yoshihisa Terada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evice by using brain wave and brain wave interface system |
CN103137157A (zh) * | 2013-01-24 | 2013-06-05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终端媒体播放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5302297A (zh) * | 2015-09-16 | 2016-02-03 | 国网山东东营市东营区供电公司 | 一种通过脑电波蓝牙耳机的手机交互方法 |
-
2016
- 2016-10-25 CN CN201610948695.5A patent/CN10645392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00191140A1 (en) * | 2008-07-11 | 2010-07-29 | Yoshihisa Terada |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evice by using brain wave and brain wave interface system |
CN103137157A (zh) * | 2013-01-24 | 2013-06-05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终端媒体播放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05302297A (zh) * | 2015-09-16 | 2016-02-03 | 国网山东东营市东营区供电公司 | 一种通过脑电波蓝牙耳机的手机交互方法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90987A (zh) * | 2018-03-09 | 2018-08-10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联系人创建方法及相关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05074427A3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ng an alert mode based on user biometrics | |
CN104008749B (zh) | 用于移动设备的语音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 |
US7110801B2 (en) | Voice activated wireless phone headset | |
CN103442129A (zh) | 智能手表与移动终端的交互方法及系统 | |
CN105245712B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来电处理方法、装置以及移动终端 | |
CN103181087B (zh) | 射频发射的检测和评估 | |
CN103248743B (zh) | 一种车载免提通话装置及其方法 | |
US20050064835A1 (en) | Audio system responsive to incoming phone calls | |
CN106453903A (zh) | 移动终端、移动终端自动解锁或点亮屏幕的方法及系统 | |
US20150091730A1 (en) | Controlling A User Alert | |
CN106488024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智能拍照方法及系统 | |
CN107633657A (zh) | 一种疲劳驾驶的提醒方法及终端 | |
JP2017147652A (ja) | 情報処理装置 | |
CN106357877A (zh) | 信息提示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203279119U (zh) | 基于运动传感器的无线耳机 | |
CN101227199A (zh) | 一种监控手机状态的装置及方法 | |
CN105100461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实现自动接听的方法 | |
CN103139394A (zh) | 一种基于手机的来电接听或挂断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7222629A (zh) | 来电处理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3634448A (zh) | 一种来电智能语音回复方法 | |
CN106453928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自动接听来电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5487661A (zh) | 一种终端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4333661A (zh) | 手机设备及其基于醉酒检测的限定通讯方法 | |
CN103731550A (zh) | 一种处理来电的方法及终端 | |
CN106453894B (zh) | 侦测通讯设备是否被遗忘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