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3844A - 设备操控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设备操控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3844A
CN106453844A CN201610825626.5A CN201610825626A CN106453844A CN 106453844 A CN106453844 A CN 106453844A CN 201610825626 A CN201610825626 A CN 201610825626A CN 106453844 A CN106453844 A CN 1064538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ipt
target device
operational order
instruction
end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256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53844B (zh
Inventor
王玉秀
赵焕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2562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5384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53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38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538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38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software upgrading or downloa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04L67/303Terminal pro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34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involving the movement of software or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09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 H04M1/72415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by interfacing with external accessories for remote control of appliances

Abstract

本公开揭示了一种设备操控方法和装置。设备操控方法用于目标设备的调试控制,所述目标设备与操控端设备之间通过调试桥连接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操控端设备发送的脚本创建指令;根据所述脚本创建指令,在所述目标设备内创建脚本;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操控端设备发送的多条操作指令存储在所述脚本内;接收所述操控端设备发送的脚本执行指令,所述脚本执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多条操作指令发送完毕;所述目标设备读取所述脚本,并执行所述脚本内存储的所述多条操作指令,由此使得所实现的目标设备调试控制不会存在操作指令有延迟甚至于丢失的情况,进而保证了目标设备的可操控性能。

Description

设备操控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备操控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终端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例如,终端设备可以是电脑,目标设备为电视终端,终端设备可以通过调试桥(Android Debug Bridge,简称adb)连接实现自身对目标设备的操控。
终端设备与目标设备之间,通过调试桥连接实现目标设备操控的过程中,终端设备需要通过调试桥连接向目标设备发送操作指令。对于所进行的操操作指令发送,往往会因为网络问题、调试桥本身问题或者设备问题等方面的原因,出现发送的操作指令有延迟或者丢失的情况。
在发送的操作指令为多条时,如果操作指令之间并不存在相互影响,则可接受发送的操作指令出现延迟或者丢失的情况;但是,对于连接进行的操作指令发送而言,操作指令之间的先后顺序是不能颠倒,也不能丢失的,任意操作指令出现延迟或者丢失都会导致目标设备没有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或者没有完成期望的功能,进而使得目标设备处于不可控状态。
因此,目标设备中操控的实现存在着操作指令有延迟甚至丢失的局限性,无法保证目标设备的操控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操作命令有延迟甚至丢失的局限性,进而无法保证目标设备的操控性能的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设备操控方法和装置。
一种设备操控方法,用于目标设备的调试控制,所述目标设备与操控端设备之间通过调试桥连接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操控端设备发送的脚本创建指令;
根据所述脚本创建指令,在所述目标设备内创建脚本;
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操控端设备发送的多条操作指令存储在所述脚本内;
接收所述操控端设备发送的脚本执行指令,所述脚本执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多条操作指令发送完毕;
所述目标设备读取所述脚本,并执行所述脚本内存储的所述多条操作指令。
一种设备操控方法,用于操控端设备对目标设备的调试控制,所述操控端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通过调试桥连接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脚本创建指令,所述脚本创建指令用于指示在所述目标设备内创建脚本;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多条操作指令;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脚本执行指令,所述脚本执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多条操作指令发送完毕并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执行所述脚本。
一种设备操控装置,用于目标设备的调试控制,所述目标设备与操控端设备之间通过调试桥连接进行数据传输,所述装置包括:
创建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操控端设备发送的脚本创建指令;
脚本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脚本创建指令,在所述目标设备内创建脚本;
指令存储模块,用于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操控端设备发送的多条操作指令存储在所述脚本内;
执行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操控端设备发送的脚本执行指令,所述脚本执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多条操作指令发送完毕;
脚本执行模块,用于所述目标设备读取所述脚本,并执行所述脚本内存储的多条操作指令。
一种设备操控装置,用于操控端设备对目标设备的调试控制,所述操控端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通过调试桥连接进行数据传输,所述装置包括:
脚本创建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脚本创建指令,所述脚本创建指令用于指示在所述目标设备内创建脚本;
操作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多条操作指令;
脚本执行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脚本执行指令,所述脚本执行指令指示所述多条操作指令发送完毕并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执行所述脚本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目标设备的调试控制中,目标设备与操控端设备之间通过调试桥连接进行数据传输,首先,目标设备接收操控端设备发送的脚本创建指令,进而在目标设备中创建脚本,然后目标设备将接收到的操控端设备发送的多条操作指令存储在该脚本内,目标设备接收到操控端设备发送的脚本执行指令后,读取该脚本并按顺序执行该脚本内存储的多条操作指令,进而实现操控端设备通过调试桥连接对目标设备的调试控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操控方法,当操控端设备需要向目标设备发送多条操作指令,且该多条操作指令需要顺序执行时,操控端设备控制目标设备在该目标设备内创建一个脚本,进而将操控端设备发送的多条操作指令存储在该脚本内,待操控端设备将该多条操作指令发送完毕后,控制目标设备读取该脚本并按顺序执行该脚本内存储的多条操作指令,通过将多条操作指令先存储在本地,接收完毕后再顺序执行该多条操作指令,有效避免了因调试桥连接数据传输的延迟导致的该多条操作指令执行顺序的混乱,进一步避免了因调试桥连接数据传输的延迟导致操作指令丢失情况的发生,保证了操控端设备对目标设备调试控制的操控性能。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置的框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操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图3对应实施例的目标设备读取脚本,并执行脚本内存储的多条操作指令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操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操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7是图5对应实施例的向目标设备发送多条操作指令步骤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通过设备操控所实现的自动化测试任务执行的框架示意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设备操控具体实现的流程图;
图10中图7对应实施例的通过设备操控所实现的自动化测试任务的执行时序图;
图11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通过笔记本电脑模拟遥控器中OK键控制智能电视的框架示意图;
图12是图11对应实施例示出的键值命令写入智能电视并执行的流程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操控装置的框图;
图1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操控装置的框图;
图1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操控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执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该实施环境包括目标设备110和操控端设备130。
目标设备110和操控端设备130可以是任意终端设备,例如,如图1所示出的,操控端设备130可以为电脑,目标设备110可以是智能手机。目标设备110和操控端设备130进行二者之间往来的数据交互,实现操控端设备130对目标设备110的操控。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装置200的框图。该装置200可以是图1所示的目标设备110或操控端设备130。装置200比如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终端。
参照图2,装置2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202,存储器204,电源组件206,多媒体组件208,音频组件210,传感器组件214以及通信组件216。
处理组件202通常控制装置2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以及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等。处理组件2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18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下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2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2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2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208和处理组件2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2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2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2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存储器2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存储器204中还存储有一个或多个模块,该一个或多个模块被配置成由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218执行,以完成下述图3、图4、图5、图6和图7任一所示方法中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
电源组件206为装置2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2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2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208包括在所述装置2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屏幕还可以包括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OLED)。
音频组件2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2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2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204或经由通信组件2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2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传感器组件2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2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214可以检测到装置2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传感器组件214还可以检测装置200或装置2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以及装置200的温度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214还可以包括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2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2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2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2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2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2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下述方法。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操控方法的流程图。该设备操控方法,用于目标设备的调试控制,目标设备与操控端设备之间通过调试桥连接进行数据传输。该设备操控方法,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10中,接收操控端设备发送的脚本创建指令。
其中,操控端设备和目标设备是相对而言的,操控端设备自身的按键触发等方式发起目标设备的调试控制。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即为Android设备。
为实现操控端设备对目标设备的调试控制,操控端设备首先通过调试桥实现自身与目标设备的连接。对于操控端设备向目标设备发起的一次调试控制过程,将首先通过调试桥连接向操控端设备发送脚本创建指令。
与之相对应的,目标设备便接收到操控端设备发送的脚本创建指令,进而由此发起控制端设备对目标设备的调试控制过程。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调试桥,用于实现目标设备和操控端设备之间的调试桥接。换而言之,操控端设备对目标设备的操控,是通过调试桥实现的。
具体而言,脚本创建指令,以及后续所涉及的传输,均是通过调试桥所实现的连接而由操控端设备发送至目标设备中的,以此来实现操控。
在步骤330中,根据脚本创建指令,在目标设备内创建脚本。
其中,目标设备在通过前述步骤310接收到脚本创建指令之后,对此脚本创建指令进行响应,即进行目标设备内脚本的创建,进而使得目标设备为当前操控端设备所发起的调试控制创建所需脚本。
在步骤350中,目标设备将操控端设备发送的多条操作指令存储在脚本内。
其中,操作指令是通过操控端设备中触发进行的目标设备操控而生成的。操作指令对应于目标设备中相应功能的实现。目标设备中的功能大都是需要通过一个或者若干个步骤的执行来实现的,而一个或者若干个步骤的执行需要由相应的操作指令进行控制,因此,对于目标设备中一功能被操控端设备操控实现而言,将对应着多种操作指令。
在操控端设备对目标设备的操控中,目标设备将得到来自于操控端设备的多条操作指令,此时,目标设备已经通过前述步骤创建了脚本,因此,直接将操控端设备发送的多条操作指令存储在脚本内。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目标设备中脚本内多条操作指令的存储,将包含了本次操控所对应的所有操作指令的,并且操作指令之间的顺序,也将是对应于操作指令的发送顺序的。
通过执行操作指令在脚本内的存储,使得用于进行目标设备操控的多条操作指令均被顺次存储在创建的脚本内,由此来保证本次所进行的目标设备操控中,能够保证所有操作指令都被发送至目标设备中,进而使得后续所实现的某一功能的操控能够得到保证。
在步骤370中,接收操控端设备发送的脚本执行指令,脚本执行指令用于指示多条操作指令发送完毕。
其中,目标设备中,在完成多条操作指令的接收之后,将接收到操控端设备发送的脚本执行指令。该脚本执行指令,一方面用于指示多条操作指令均已发送完毕,另一方面,用于指示目标设备执行脚本。
该脚本执行指令,也将是操控端设备通过调试桥连接而发送的,以此来使得操控端设备能够通过调试桥实现目标设备中脚本的执行。
在步骤390中,目标设备读取脚本,并执行脚本内存储的多条操作指令。
其中,目标设备中,在通过前述步骤接收到脚本执行指令之后,获知所进行的多条操作指令发送结束,脚本中存储的多条操作指令对应了目标设备中一功能的实现,因此,通过脚本执行指令,触发进行目标设备中脚本的读取,进而在目标设备中执行此脚本,以使得脚本中存储的多条操作指令被顺序执行。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脚本中操作指令执行的先后顺序,即为操控端设备中操作指令的发送顺序,以及各操作指令存储到脚本中的顺序。
在脚本的作用下,使得操作指令被全部保存在目标设备中,进而使得后续所进行的操作指令执行并不会在出现延迟或者丢失的情况下进行,保证了目标设备中操作指令的执行必然是按照规定的步骤执行或者一定是完成所期望的功能的,以此来保证目标设备处于可控状态。
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使得脚本中操作指令的执行,实质为目标设备中指令的本地执行过程,执行速度快,并且在执行过程中完全不会再受到调试桥本身或者网络因素的影响,为执行过程了不可控制的因素,另外,也提高了执行效率,减少了调试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操控方法,在目标设备的调试控制中,目标设备与操控端设备之间通过调试桥连接进行数据传输,首先,目标设备接收操控端设备发送的脚本创建指令,进而在目标设备中创建脚本,然后目标设备将接收到的操控端设备发送的多条操作指令存储在该脚本内,目标设备接收到操控端设备发送的脚本执行指令后,读取该脚本并按顺序执行该脚本内存储的多条操作指令,进而实现操控端设备通过调试桥连接对目标设备的调试控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设备操控方法,当操控端设备需要向目标设备发送多条操作指令,且该多条操作指令需要顺序执行时,操控端设备控制目标设备在该目标设备内创建一个脚本,进而将操控端设备发送的多条操作指令存储在该脚本内,待操控端设备将该多条操作指令发送完毕后,控制目标设备读取该脚本并按顺序执行该脚本内存储的多条操作指令,通过将多条操作指令先存储在本地,接收完毕后再顺序执行该多条操作指令,有效避免了因调试桥连接数据传输的延迟导致的该多条操作指令执行顺序的混乱,进一步避免了因调试桥连接数据传输的延迟导致操作指令丢失情况的发生,保证了操控端设备对目标设备调试控制的操控性能。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350包括:
接收操控端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
目标设备将操作指令存储在脚本内;
由此,多次进行操作指令的接收和存储,目标设备将操控端设备发送的多条操作指令存储在脚本内,得到存储有多条操作指令的脚本。
其中,在图3对应实施例中,通过步骤310和步骤330实现了目标设备中脚本的创建之后,即可通过目标设备和操控端设备中通过调试桥连接所实现的数据传输,来使得目标设备接收到操作指令。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对于目标设备中操作指令的接收,将是逐条进行的,即,目标设备顺次接收到多条操作指令。
也就是说,目标设备遵循操作指令的接收和脚本内操作指令的存储这两大步骤,来多次执行,直至所存储在脚本内的多条操作指令与操控端设备发送的多条操作指令相一致。
随着目标设备中操作指令的接收,与之相对应的,所接收的操作指令便被存储至创建的脚本内,进而随着操作指令的不断接收,即可得到存储了多条操作指令,即全部操作指令的脚本。
通过如上所述的具体实现,为目标设备中操控的实现提供了包含所有操作指令的脚本,进而为后续所进行的操作指令的执行提供保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目标设备将操作指令存储在脚本内之后,如上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向操控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目标设备成功将第一条操作指令存储至脚本内;
接收操控端设备发送的另一条操作指令。
其中,对于操作指令的每一次成功存储,都会向操控端设备发送反馈信息,以此类推,目标设备再次进行另一条操作指令的接收,直至操控端设备中的多条操作指令发送完毕。
通过此方式,为操控端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实现了可靠的操作指令传输,提高了操控端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多条操作指令传输的可靠性。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对步骤390的细节进行描述的流程图。该步骤390,如图4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391中,目标设备读取脚本,并触发执行脚本。
其中,如图3对应实施例所描述的,在步骤370中,接收到用于指示多条操作指令的发送已经结束的脚本执行指令,可以理解的,此脚本执行指令也指示了脚本中存储的多条操作指令即为所有操作指令。
因此,在实现了步骤370之后,便意味着目标设备已经获得实现当前操控的功能的所有操作指令,并全部以脚本的形式存储,此时,可进行脚本的读取并触发执行。
在步骤393中,通过脚本的执行,脚本内存储的多条操作指令被顺次执行。
其中,随着脚本的执行,与所进行的脚本内多条操作指令的存储相对应的,脚本中多条操作指令被顺次执行,并且操作指令之间的执行顺序,即为此操作指令被存储到脚本中的顺序,也相对应于操作指令的发送顺序。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操作指令可以是键值指令,即目标设备中某一功能的实现是对应于多条键值指令的,并且键值指令之间是遵循着一定的先后顺序的,如果改变键值指令之间的先后顺序,或者丢失任意键值指令,都无法实现操控端设备对目标设备的操控,进而更无法在目标设备中实现所期望的功能。
例如,目标设备可以是电视终端,通过操控端设备向电视终端发送模拟遥控器OK键的操作指令,则为了使得电视终端能够完成模拟遥控器OK键的动作,需要向电视终端发送如下表所表示的八条键值指令,即,代表遥控器中OK键按下动作的四条键值指令,如表1所示的,和代表遥控器中OK键抬起动作的四条键值指令,如表2所示的。
表1
表2
对于所进行的设备操控,将在操控端设备中触发进行目标设备的操控,进而确定实现此操控所对应的多条操作指令,通过多条操作指令实现目标设备的精确控制。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操控方法的流程图。该设备操控方法,用于操控端设备对目标设备的调试控制,操控端设备与目标设备通过调试桥连接进行数据传输,该设备操控方法,如图5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410中,向目标设备发送脚本创建指令,脚本创建指令用于在目标设备内创建脚本。
其中,目标设备的操控,具体而言,目标设备中某一功能的操控实现,可以由操控端设备实现,而对于操控端设备向目标设备发起的操控过程中,首先通过调试桥连接向目标设备发送脚本创建指令,以通过此方式来发起目标设备中脚本的创建。
在步骤430中,向目标设备发送多条操作指令。
其中,在通过前述步骤410,实现了脚本创建指令的发送之后,可以确定,目标设备中创建了脚本,此时,可以向目标设备发送多条操作指令,以通过此方式使得多条操作指令以脚本的形式保存至目标设备。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操控端设备向目标设备所进行的多条操作指令发送,是逐条进行的,即分别进行每一条操作指令的发送。
操作指令的发送顺序,是与操作指令的执行顺序相一致的,以此来保证多条操作指令在目标设备中的执行。
可以理解的,各个操作指令之间,存在着关联,进而使得后续各个操作指令的执行,必须是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进行的,否则必将地导致执行失败。
因此,所实现的操作指令发送,其发送顺序必然是与操作指令的执行顺序相一致的。
在步骤450中,向目标设备发送脚本执行指令,脚本执行指令用于指示多条操作指令发送完毕并指示目标设备执行脚本。
其中,脚本执行指令用于控制目标设备中脚本的执行。如前述步骤,随着多条操作指令的发送,在目标设备得到存储了多条操作指令的脚本,此时,可以通过向目标设备发送脚本执行指令来发起目标设备中脚本的执行。
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在操控端设备中实现了目标设备的操控,并且在脚本的作用下,使得操控端设备对目标设备的操控不会发生操控指令的延迟或者丢失,进而保证了操控端设备对目标设备操控的有效性。
此外,在脚本的作用下,为后续目标设备中操作指令的执行在本地提供了所需要的所有操作指令,由此保证了目标设备中操作指令的执行效率,以及各个操作指令的执行顺序,进而避免了目标设备中出错的情况,提高了操控端设备对目标设备的操控性能。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操控方法的流程图。该步骤410之前,该设备操控方法,如图6所示,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510中,判断向目标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是否为单条指令,若为否,则进入步骤410,若为否,则进入步骤530。
其中,如前所述的,通过图5对应实施例中向目标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为多条。但除此之外,并不仅限于此,也可以是一条操作指令,因此,为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在向目标设备发起操控时,首先判断操控端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的操控指令是否为单条指令,在便于后续处理过程能够自适应地适配于不同的情况。
操控端设备在判断到自身向目标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不为单条指令之后,将通过图5对应实施例实现目标设备的操控,即图5对应实施例中步骤410至步骤450所示的过程。
在步骤530中,通过调试桥连接将单条指令发送至目标设备,单条指令在目标设备内执行。
其中,在通过前述步骤510判断到操控端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为单条指令之后,直接进行单条指令的传输。
如前所述的,操控端设备和目标设备之间进行调试桥连接,进而通过调试桥连接来进行数据传输。因此,也将通过调试桥连接将单条指令发送到目标设备中。
换而言之,目标设备中,将接收到操控端设备发送的单条指令,并执行此单条指令,进而实现操控端设备向目标设备的操控。
在确定操控端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为单条指令后,对于操控端设备通过调试桥连接向目标设备进行的操作指令发送而言,并不存在操作指令发送中出现的操作指令顺序颠倒的情况,因此,可直接将此操作指令发送至目标设备,并执行即可在目标设备中实现操作指令的执行。
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为以单条指令形式存在的操作指令和多条操作指令的存在均提供了目标设备操控的具体实现,使得目标设备的操控,能够避免多条操作指令中部分操作指令的延迟或者丢失所造成的操控失败的情况,又提高了目标设备的操控中单条指令形式存在的操作指令和多条操作指令的发送效率。
具体而言,一方面,对于单条操作指令,直接进行发送和执行,对于目标设备的操控而言,保证了较高的发送和执行效率;另一方面,对于多条操作指令,在脚本的作用下,使得多条操作指令只需在本地即可完成发送的功能,进而直接在目标设备本地运行脚本即可,通过此方式便可代替操控端设备直接通过调试桥向目标设备发送操作指令的过程,提高了发送效率,不但完成了操控端设备要控制目标设备执行的操作,也解决了操控端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多条操作指令时发生延迟或者顺序不对,进而无法达到想要的功能的问题。
通过如上所述的实现过程,为操控端设备向目标设备的操控,能够操作指令的具体情况而灵活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图5对应实施例能够兼容于单条指令所实现的目标设备操控,由此提高设备操控的通用性。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对步骤430的细节进行描述的流程图。该步骤430,如图7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431中,通过调试桥连接,操控端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一操作指令。
其中,操控端设备向目标设备所发送的多条操作指令,是相互之间相互关联的,操作指令之间发送的先后顺序,是对应于目标设备中这些操作指令执行的先后顺序的。
在将多条操作指令发送的过程中,操控端设备将第一条操作指令发送至目标设备。
在步骤433中,延迟预设时间阈值后,操控端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二条操作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预设时间阈值的大小,可以有终端默认设置,也可以由用户设置,本发明实施例对比不做限定。
其中,在将第一条操作指令发送至目标设备之后,对于余下的其它操作指令,仍然按照先后顺序,逐一进行操控端设备中操作指令的发送。
对于其它操作指令所分别进行的发送,所进行的每一次发送过程,都延迟后方可执行,以保证操作指令被成功发送到目标设备。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指的延迟过程,是定时延迟过程。
具体而言,操控端设备在完成第一条操作指令的发送之后,将延迟预设时间阈值,在延迟预设时间阈值之后,才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二条操作指令。
可以理解的,所指的第二条操作指令,即为操控端设备需要向目标设备发送的多条操作指令中,除了第一操作指令之外的其它操作指令。
具体实现中,在发送操作指令和下一操作指令之间配置sleep时间,所配置的sleep时间对应于一时间段,其所对应的具体数值将根据运行环境确定,并定时延迟后执行。
通过配置的sleep时间,确保发送的操作指令被目标设备接收。也就是说,通过其它操作指令的发送中,对每一次发送都进行定时延后处理,为进行的操作指令发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保证,在保证了当前所进行的操作指令发送完成之后,才进行下一操作指令的发送,以此类推,便保证了目标设备能够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分别接收到所有操作指令,并存储在脚本内。
在发送操作指令的过程中,通过定时延迟的方式,避免因为网络问题或者调试桥本身的问题而导致发送的操作指令被延迟或者丢失,从而保证操控端设备对目标设备的操控被顺利执行。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430包括以下步骤。
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一条操作指令;
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其中,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目标设备成功将第一操作指令存储至脚本内;
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二条操作指令。
其中,反馈消息是目标设备向操控端设备返回的,用于通知操控端设备当前向目标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已经被成功接收和存储,进而触发操控端设备向目标设备发送下一条操作指令。
操控端设备在一操作指令发送完毕之后,如果操作指令未被目标设备成功接收,则并无法接收到反馈消息,进而报出超时异常等警告。
具体实现中,将在目标设备中配置一回调函数,该回调函数用于实现脚本中的回调通知。一旦操作指令被成功接收并存储到脚本内,便通过此回调函数将接收成功的消息反馈给操控端设备,以便于操控端设备可以进行下一条操作指令,即第二条操作指令的发送。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通过本公开的设备操控方法所实现自动化测试任务的执行过程。在电脑610和手机630的控制下,实现电视终端650中自动化测试任务的执行。
如图8所示的,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在电脑610和手机630之间,电脑610为操控端设备,而手机630则作为目标设备;在手机630和电视终端650之间,手机630操控端设备,电视终端650则为目标设备。
对于所要实现的自动化测试任务,是指电脑610控制手机630通过运行的应用向电视终端650推送测试媒体,在电视终端650接收到此测试媒体之后,电脑610再控制电视终端650执行预先配置的测试用例,而测试媒体便是提供给测试用例的。
在此实现过程中,将涉及到电脑610及手机630的操控,手机610对电视终端550的操控以及电脑610对电视终端650的操控,其均是通过本公开所提供的设备操控方法实现。
基于此,首先对设备操控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阐述。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设备控制具体实现的流程图。任一操控端设备,都通过调试桥连接操控的设备,即执行步骤710,并判断连接是否成功,如果未成功连接,便执行步骤730,直至通过调试桥成功连接操控的设备。
在操控端设备通过调试桥成功连接操控的设备之后,通过调试桥连接进行键值指令的发送。如果此键值指令为单条键值指令,则直接发送给操控的设备即可,即执行步骤760。如果键值指令为多条键值指令,则执行步骤770至步骤790所示的过程,以通过脚本的形式保证控制的设备中键值指令的完整性和键值指令的成功执行,进而成功实现设备的操控。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对图8所示的通过设备操控所实现的自动化测试任务的执行时序图。
如图10所示的,在电脑610、手机630和电视终端650之间,进行调试桥连接,并通过图9所示的过程,实现键值指令的发送和控制的执行。
进一步的,在图9所进行的键值指令发送的过程中,每一键值指令的发送都将进行定时延迟,以保证其有足够的时间写入脚本。
并且还设置了回调函数,在成功进行一键值指令的发送,并存储在脚本之后,都进行回调通知,返回反馈消息,以告之发送键值指令的终端,进而可进行下一键值指令的发送,通过此方式,也将进一步保证了键值指令的成功发送。
通过如上所述的过程,使得电脑610、手机630和电视终端650之间不会由于某一键值指令的延迟或者丢失而使得整个自动化测试过程执行失败,实现了各个设备灵活自如的控制。
图11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通过笔记本电脑模拟遥控器中OK键控制智能电视的执行过程。其中,如图11所示的,笔记本电脑910为操控端设备,智能电视930为目标设备。
如前所述的,请结合参照前述表1和表2,模拟遥控器OK键的键值指令,包含了包括了模拟遥控器中OK键按下动作的指令和模拟遥控器中OK键抬起动作的指令,即分别对应四条键值指令。
也就是说,模拟遥控器OK键的键值指令,包括八条键值指令,并且这八条键值指令中,如果改变发送的先后顺序,或者任意丢失一条键值指令,都无法完成模拟遥控器OK键的动作。
为实现笔记本电脑910模拟遥控器OK键来控制智能电视930时,需要顺次发送这八条键值指令,在此发送过程中,需要保证发送的键值指令不会出现顺序颠倒和丢失等情况。
如图11所示的,笔记本电脑9910模拟遥控器OK键来控制智能电视930的具体实现,大致包括如下三个步骤,即:
(1)在智能电视930上创建脚本Keyevent.sh;
(2)将键值指令写在脚本;
(3)执行脚本。
在此示例性实施例中,键值指令是以命令行的形式存在的。笔记本电脑910判断出此次发送的键值指令大于一行,则采取先将键值指令发送到智能电视930中,并存储在脚本内的方式。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键值指令发送至智能电视并执行的流程图。如图12所示的,笔记本电脑910先在智能电视930上创建一个可读写的脚本,即图11所示的名字为Keyevent.sh的脚本。
然后,笔记本电脑910再将如上所述的八条键值指令顺序发送并存储在脚本内。此过程是不受时间限制的,为避免键值指令未被存储到脚本内,在一定时间内,仅接收和存储一条键值指令,然后检测若是否被成功接收和存储,如果成功,则进入下一条键值指令的处理过程,直至这八条键值指令全部接收并存储到Keyevent.sh脚本内。
具体实现如图12所示的步骤1020至步骤1050。在完成了智能电视中脚本的创建之后,首先执行步骤1020,获取这八条键值指令所对应的长度n。在所进行的键值指令发送中,对第i行键值指令的发送(1<=i<=n),将进行定时延迟,并且对于下一行键值指令,也将延迟一段时间,或者等待上一条键值指令被成功发送和存储之后,再执行下一条键值指令的发送和存储,以此类推,便完成了八条键值指令发送过程,进而执行下一步的操作,即笔记本电脑910将调用脚本Keyevent.sh在智能电视本地直接运行。
通过上述实现过程,便实现了笔记本电脑910对智能电视930的操控,并且保证了智能电视930的执行速度和效率,减少了调试成本。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上所述设备操控方法实施例。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设备操控方法实施例。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操控装置,用于目标设备的调试控制,目标设备与操控端设备之间通过调试桥连接进行数据传输。该设备操控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但不限于:创建指令接收模块1110、脚本创建模块1130、指令存储模块1150、执行指令接收模块1170和脚本执行模块1190。
创建指令接收模块1110,用于接收操控端设备发送的脚本创建指令。
脚本创建模块1130,用于根据脚本创建指令,在目标设备内创建脚本。
指令存储模块1150,用于目标设备将操控端设备发送的多条操作指令存储在脚本内。
执行指令接收模块1170,用于接收操控端设备发送的脚本执行指令,脚本执行指令用于指示多条操作指令发送完毕。
脚本执行械1190,用于目标设备读取脚本,并执行脚本内存储的多条操作指令。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指令存储模块1150具体用于:
接收操控端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
目标设备将操作指令存储在脚本内;
目标设备将操控端设备发送的多条操作指令存储在脚本内,得到存储有多条操作指令的脚本。
图14是根据一示例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操控装置。该设备操控装置,用于操控端设备对目标设备的调试控制,操控端设备与目标设备通过调试桥连接进行数据传输。该设备操控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但不限于:脚本创建指令发送模块1210、操作指令发送模块1230和脚本执行指令发送模块1250。
脚本创建指令发送模块1210,用于向目标设备发送脚本创建指令,脚本创建指令用于指示在目标设备内创建脚本。
操作指令发送模块1230,用于向目标设备发送多条操作指令。
脚本执行指令发送模块1250,用于向目标设备发送脚本执行指令,脚本执行指令指示多条操作指令发送完毕并指示目标设备执行脚本。
图1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备操控装置。该设备操控装置,如图15所示,还包括但不限于:指令判断模块1310、第一控制模块1330和第二控制模块1350。
指令判断模块1310,用于判断向目标设备发送的指令是否为单条指令。
第一控制模块1330,用于若向目标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是单条指令,控制操作指令发送模块通过调试桥连接将单条指令发送至目标设备,单条指令在目标设备内执行;
第二控制模块1350,用于若向目标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不是单条指令,控制脚本创建指令发送模块1210向目标设备发送脚本创建指令。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操作指令发送模块1230具体用于:
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一条操作指令;
接收目标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其中,反馈信息用于指示目标设备成功将第一条操作指令存储至脚本内;
向目标设备发送第二条操作指令。
可选的,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终端,该终端可以用于图1所示实施环境的操控端设备中,执行图3、图4、图5、图6和图7任一所示的设备操控方法的全部或者部分步骤。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
接收操控端设备发送的脚本创建指令;
根据脚本创建指令,在所述目标设备内创建脚本;
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多条操作指令存储在所述脚本内;
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脚本执行指令,所述脚本执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多条操作指令发送完毕;
所述目标设备读取所述脚本,并执行所述脚本内存储的所述多条操作指令。该实施例中的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设备操控方法的实施例中执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为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包括指令的临时性和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指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2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200的处理器218执行以完成上述设备操控方法。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执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设备操控方法,用于目标设备的调试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设备与操控端设备之间通过调试桥连接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操控端设备发送的脚本创建指令;
根据所述脚本创建指令,在所述目标设备内创建脚本;
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操控端设备发送的多条操作指令存储在所述脚本内;
接收所述操控端设备发送的脚本执行指令,所述脚本执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多条操作指令发送完毕;
所述目标设备读取所述脚本,并执行所述脚本内存储的所述多条操作指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操控端设备发送的多条操作指令存储在所述脚本内,包括:
接收所述操控端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
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操作指令存储在所述脚本内;
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操控端设备发送的多条操作指令存储在所述脚本内,得到存储有多条操作指令的脚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设备读取所述脚本,并执行所述脚本内存储的所述多条操作指令,包括:
所述目标设备读取所述脚本,并触发执行所述脚本;
通过所述脚本的执行,所述脚本内存储的多条操作指令被顺次执行。
4.一种设备操控方法,用于操控端设备对目标设备的调试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端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通过调试桥连接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脚本创建指令,所述脚本创建指令用于指示在所述目标设备内创建脚本;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多条操作指令;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脚本执行指令,所述脚本执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多条操作指令发送完毕并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执行所述脚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脚本创建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向目标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是否为单条指令,若为否,则进入所述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脚本创建指令的步骤;
当判断到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为单条指令,则通过所述调试桥连接将所述单条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设备,所述单条指令在所述目标设备内执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多条操作指令,包括:
通过所述调试桥连接,所述操控端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第一条操作指令;
延迟预设时间阈值后,所述操控端设备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第二条操作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多条操作指令,包括: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第一条操作指令;
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成功将所述第一条操作指令存储至脚本内;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第二条操作指令。
8.一种设备操控装置,用于目标设备的调试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设备与操控端设备之间通过调试桥连接进行数据传输,所述装置包括:
创建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操控端设备发送的脚本创建指令;
脚本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脚本创建指令,在所述目标设备内创建脚本;
指令存储模块,用于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操控端设备发送的多条操作指令存储在所述脚本内;
执行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操控端设备发送的脚本执行指令,所述脚本执行指令用于指示所述多条操作指令发送完毕;
脚本执行模块,用于所述目标设备读取所述脚本,并执行所述脚本内存储的多条操作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存储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操控端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
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操作指令存储在所述脚本内;
所述目标设备将所述操控端设备发送的多条操作指令存储在所述脚本内,得到存储有多条操作指令的脚本。
10.一种设备操控装置,用于操控端设备对目标设备的调试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操控端设备与所述目标设备通过调试桥连接进行数据传输,所述装置包括:
脚本创建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脚本创建指令,所述脚本创建指令用于指示在所述目标设备内创建脚本;
操作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多条操作指令;
脚本执行指令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脚本执行指令,所述脚本执行指令指示所述多条操作指令发送完毕并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执行所述脚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指令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向目标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是否为单条指令;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若向目标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是单条指令,控制所述操作指令发送模块通过所述调试桥连接将所述单条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设备,所述单条指令在所述目标设备内执行;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若向目标设备发送的操作指令不是单条指令,控制所述脚本创建指令发送模块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脚本创建指令。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指令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第一条操作指令;
接收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其中,所述反馈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目标设备成功将所述第一条操作指令存储至脚本内;
向所述目标设备发送第二条操作指令。
CN201610825626.5A 2016-09-14 2016-09-14 设备操控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4538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5626.5A CN106453844B (zh) 2016-09-14 2016-09-14 设备操控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5626.5A CN106453844B (zh) 2016-09-14 2016-09-14 设备操控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3844A true CN106453844A (zh) 2017-02-22
CN106453844B CN106453844B (zh) 2020-02-18

Family

ID=58167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25626.5A Active CN106453844B (zh) 2016-09-14 2016-09-14 设备操控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5384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1536A (zh) * 2018-12-25 2020-07-03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指令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3038251A (zh) * 2019-12-25 2021-06-25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65469A1 (en) * 2005-05-20 2006-11-23 Estrade Brett D XML based scripting framework, and methods of providing automated interactions with remote systems
CN105204849A (zh) * 2015-08-27 2015-12-3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压力测试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5393250A (zh) * 2013-07-09 2016-03-09 甲骨文国际公司 动态迁移脚本的管理
CN105446200A (zh) * 2015-12-31 2016-03-30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65469A1 (en) * 2005-05-20 2006-11-23 Estrade Brett D XML based scripting framework, and methods of providing automated interactions with remote systems
CN105393250A (zh) * 2013-07-09 2016-03-09 甲骨文国际公司 动态迁移脚本的管理
CN105204849A (zh) * 2015-08-27 2015-12-3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压力测试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5446200A (zh) * 2015-12-31 2016-03-30 浙江中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控制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71536A (zh) * 2018-12-25 2020-07-03 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指令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3038251A (zh) * 2019-12-25 2021-06-25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13038251B (zh) * 2019-12-25 2022-10-14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3844B (zh) 2020-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61725A (zh) 控制应用进程启动的方法及装置
EP3046393B1 (en) Switch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onnecting to nfc chip and switching security element
CN105338083A (zh) 界面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3440760A (zh) 一种多控红外遥控器及其遥控方法
CN105677305A (zh) 图标管理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18196621A1 (zh) 文件载入控制、云存储应用中实现上传的交互方法和装置、机器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294793A (zh) 智能家居设备的替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102484A (zh) App操作方法和设备以及支持app操作方法的app输出设备
CN105117209A (zh) 应用交互方法和装置
CN103220580A (zh) 图像显示设备及其搜索多媒体内容回放点的方法
CN103995838A (zh) 一种数据记录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4536563A (zh) 一种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357721A (zh) 定时方法及装置
CN104279691A (zh) 一种实现多空调控制的方法、遥控器、空调主机和系统
CN104183105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遥控方法和装置
CN105376410A (zh) 闹钟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10071855A (zh) 设备联动控制方法、装置、系统、网关及存储介质
CN104503690A (zh) 一种应用图标的排列方法及装置
CN104219553A (zh) 一种智能机顶盒的遥控和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549876A (zh) 在输入框中进行输入的方法及装置
US20230259334A1 (en) Graphical Programming Method, Processor, and Terminal
CN105323643A (zh) 一种实现电视通道和电视应用快速切换的控制装置
CN106453844A (zh) 设备操控方法和装置
CN105094900A (zh) 一种下载控制程序的方法及装置
CN103970909A (zh) 显示浏览器标签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Patentee after: Hisense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ELECTR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