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2694A - 一种远程站点容灾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远程站点容灾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52694A
CN106452694A CN201610850203.9A CN201610850203A CN106452694A CN 106452694 A CN106452694 A CN 106452694A CN 201610850203 A CN201610850203 A CN 201610850203A CN 106452694 A CN106452694 A CN 1064526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backed
storage device
backup
current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5020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轩艳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unh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5020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5269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52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526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2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using redundant apparatus to increase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程站点容灾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应用于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与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之间直接构成存储设备网络。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达到预设的备份触发条件时,确定当前待备份的数据;将待备份的数据通过存储设备网络发送给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以使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存储待备份的数据,以在受保护站点无法工作时,由备份站点接替受保护站点的工作。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使得信息系统能够不间断地提供服务,而且,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通过存储设备网络直接进行数据传输,不会占用管理服务器资源,传输效率更高,数据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远程站点容灾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远程站点容灾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农业、工业、科技、教育、国防等各行业的信息化水平都得到了稳步提高,信息安全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
因为发生灾难导致数据丢失,从而使得企业信息系统服务中断,进而导致企业倒闭的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建立容灾备份中心,对各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如何有效地解决因数据丢失导致的信息系统服务中断的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远程站点容灾方法及装置,以避免因数据丢失等原因导致信息系统服务中断。
一种远程站点容灾方法,应用于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所述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与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之间直接构成存储设备网络,包括:
在达到预设的备份触发条件时,确定当前待备份的数据;
将所述待备份的数据通过所述存储设备网络发送给所述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以使所述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存储所述待备份的数据,以在所述受保护站点无法工作时,由所述备份站点接替所述受保护站点的工作。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在达到预设的备份触发条件时,确定当前待备份的数据,包括:
在达到预设的备份触发条件时,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
将所述更新数据确定为当前待备份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在达到预设的备份触发条件时,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包括:
对自身存储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
在监测到自身存储的数据有更新时,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在达到预设的备份触发条件时,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包括:
在达到设定的时间间隔时,检测自身存储的数据是否有更新;
如果是,则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将所述更新数据确定为当前待备份的数据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更新数据的类型是否为预设的备份类型;
如果是,则执行所述将所述更新数据确定为当前待备份的数据的步骤。
一种远程站点容灾装置,应用于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所述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与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之间直接构成存储设备网络,包括:
待备份数据确定模块,用于在达到预设的备份触发条件时,确定当前待备份的数据;
待备份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待备份的数据通过所述存储设备网络发送给所述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以使所述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存储所述待备份的数据,以在所述受保护站点无法工作时,由所述备份站点接替所述受保护站点的工作。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待备份数据确定模块,包括:
更新数据确定子模块,用于在达到预设的备份触发条件时,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
待备份数据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更新数据确定为当前待备份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更新数据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对自身存储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
在监测到自身存储的数据有更新时,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更新数据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在达到设定的时间间隔时,检测自身存储的数据是否有更新;
如果是,则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待备份数据确定模块,还包括:
类型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更新数据的类型是否为预设的备份类型,如果是,则触发所述待备份数据确定子模块。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与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之间直接构成存储设备网络,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在达到预设的备份触发条件时,确定当前待备份的数据,并将待备份的数据通过存储设备网络直接发送给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将待备份的数据存储到本地,以在受保护站点无法工作时,由备份站点接替受保护站点的工作。实现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使得信息系统能够不间断地提供服务,而且,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通过存储设备网络直接进行数据传输,不会占用管理服务器资源,传输效率更高,数据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远程站点容灾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远程站点容灾方法的实施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远程站点容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程站点容灾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与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之间直接构成存储设备网络。参见图1所示,受保护站点包含管理服务器A和存储设备A,存储设备A中包含若干个虚拟机,这些虚拟机由管理服务器A进行管理。备份站点包含管理服务器B和存储设备B,存储设备B中包含若干个虚拟机,这些虚拟机由管理服务器B进行管理。受保护站点和备份站点分属于两个远距离的数据中心,存储设备A与存储设备B之间直接构成存储设备网络,存储设备A与存储设备B通过该存储设备网络可以直接进行通信,进行数据备份操作。
参见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远程站点容灾方法的实施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10:在达到预设的备份触发条件时,确定当前待备份的数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备份触发条件,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在正常工作过程中,在达到预设的备份触发条件时,可以确定当前待备份的数据,备份触发条件可以由技术人员进行设定或者系统自动设定。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S11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达到预设的备份触发条件时,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
步骤二:将更新数据确定为当前待备份的数据。
为便于描述,将上述两个步骤结合起来进行说明。
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在达到预设的备份触发条件时,可以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
具体的,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可以对自身存储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在监测到自身存储的数据有更新时,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即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实时监测自身存储的数据的更新情况,一旦监测到自身存储的数据有更新时,即可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
或者,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可以在达到设定的时间间隔时,检测自身存储的数据是否有更新,如果是,则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在实际应用中,可以设定备份周期,如每小时备份一次,或者每天备份一次。根据备份周期可以设定备份的时间间隔。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在达到设定的时间间隔时,检测自身存储的数据是否有更新,如果有,则可以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
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后,即可直接将更新数据确定为当前待备份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步骤二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确定更新数据的类型是否为预设的备份类型,如果是,则执行步骤二的操作,如果否,则可以不做处理。
可以理解的是,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中存储的数据具有不同类型,如有的数据是具有实际意义需要保存的数据,有的数据是与第一管理服务器进行交互产生的数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对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中不同类型的数据区别对待,预先设定备份类型。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在达到预设的备份触发条件时,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后,可以确定更新数据的类型是否为预设的备份类型,如果是,则继续执行步骤二的操作,如果否,则可以不做处理。
这样,可以避免不会将没有实际保存意义的数据备份到第二存储设备中,可以有效节省网络资源,同时也能够节省第二存储设备的存储空间。
S120:将待备份的数据通过存储设备网络发送给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以使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存储待备份的数据,以在受保护站点无法工作时,由备份站点接替受保护站点的工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和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之间直接构成存储设备网络,通过该存储设备网络,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可以与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直接通信。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确定待备份的数据之后,可以通过存储设备之间的网络将待备份的数据直接发送给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通过存储设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效率更高。
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接收到待备份的数据后,可以将待备份的数据在本地存储。
这样,在受保护站点无法工作,如发生故障、或者遇到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通信中断时,可以将工作站点切换为备份站点,由备份站点接替受保护站点的工作,实现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使得信息系统能够不间断地提供服务。
需要说明的是,工作站点的切换为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和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中配置基于阵列的复制,同时可以支持第三方磁盘恢复机制。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与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之间直接构成存储设备网络,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在达到预设的备份触发条件时,确定当前待备份的数据,并将待备份的数据通过存储设备网络直接发送给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将待备份的数据存储到本地,以在受保护站点无法工作时,由备份站点接替受保护站点的工作。实现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使得信息系统能够不间断地提供服务,而且,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通过存储设备网络直接进行数据传输,不会占用管理服务器资源,传输效率更高,数据安全可靠。
当备份站点接替受保护站点的工作后,可以将原受保护站点标记为故障站点,将原备份站点标记为受保护站点,并重新为该受保护站点配置备份站点。当故障站点恢复后,可以通过配置将其设定为受保护站点的备份站点,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和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之间进行数据备份操作。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中的数据与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中的数据可以达到同步的目的。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按照预设周期执行无中断测试,以确保IT灾难恢复操作的可预测性和合规性。同时,还可以利用灾难恢复计划编排操作,在远距离的站点之间大规模实时迁移虚拟机,避免停机。
相应于上面的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远程站点容灾装置,该装置应用于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所述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与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之间直接构成存储设备网络。下文描述的一种远程站点容灾装置与上文描述的一种远程站点容灾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参见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以下模块:
待备份数据确定模块210,用于在达到预设的备份触发条件时,确定当前待备份的数据;
待备份数据发送模块220,用于将所述待备份的数据通过所述存储设备网络发送给所述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以使所述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存储所述待备份的数据,以在所述受保护站点无法工作时,由所述备份站点接替所述受保护站点的工作。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与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之间直接构成存储设备网络,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在达到预设的备份触发条件时,确定当前待备份的数据,并将待备份的数据通过存储设备网络直接发送给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将待备份的数据存储到本地,以在受保护站点无法工作时,由备份站点接替受保护站点的工作。实现信息系统的高可用性,使得信息系统能够不间断地提供服务,而且,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通过存储设备网络直接进行数据传输,不会占用管理服务器资源,传输效率更高,数据安全可靠。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待备份数据确定模块210,包括:
更新数据确定子模块,用于在达到预设的备份触发条件时,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
待备份数据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更新数据确定为当前待备份的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更新数据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对自身存储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
在监测到自身存储的数据有更新时,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更新数据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在达到设定的时间间隔时,检测自身存储的数据是否有更新;
如果是,则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待备份数据确定模块210还包括:
类型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更新数据的类型是否为预设的备份类型,如果是,则触发待备份数据确定子模块。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远程站点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所述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与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之间直接构成存储设备网络,包括:
在达到预设的备份触发条件时,确定当前待备份的数据;
将所述待备份的数据通过所述存储设备网络发送给所述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以使所述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存储所述待备份的数据,以在所述受保护站点无法工作时,由所述备份站点接替所述受保护站点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程站点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达到预设的备份触发条件时,确定当前待备份的数据,包括:
在达到预设的备份触发条件时,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
将所述更新数据确定为当前待备份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程站点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达到预设的备份触发条件时,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包括:
对自身存储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
在监测到自身存储的数据有更新时,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程站点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达到预设的备份触发条件时,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包括:
在达到设定的时间间隔时,检测自身存储的数据是否有更新;
如果是,则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远程站点容灾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更新数据确定为当前待备份的数据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更新数据的类型是否为预设的备份类型;
如果是,则执行所述将所述更新数据确定为当前待备份的数据的步骤。
6.一种远程站点容灾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所述受保护站点的存储设备与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之间直接构成存储设备网络,包括:
待备份数据确定模块,用于在达到预设的备份触发条件时,确定当前待备份的数据;
待备份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待备份的数据通过所述存储设备网络发送给所述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以使所述备份站点的存储设备存储所述待备份的数据,以在所述受保护站点无法工作时,由所述备份站点接替所述受保护站点的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远程站点容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备份数据确定模块,包括:
更新数据确定子模块,用于在达到预设的备份触发条件时,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
待备份数据确定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更新数据确定为当前待备份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远程站点容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数据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对自身存储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测;
在监测到自身存储的数据有更新时,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远程站点容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数据确定子模块,具体用于:
在达到设定的时间间隔时,检测自身存储的数据是否有更新;
如果是,则确定当前存在的更新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任一项所述的远程站点容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备份数据确定模块,还包括:
类型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更新数据的类型是否为预设的备份类型,如果是,则触发所述待备份数据确定子模块。
CN201610850203.9A 2016-09-23 2016-09-23 一种远程站点容灾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64526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50203.9A CN106452694A (zh) 2016-09-23 2016-09-23 一种远程站点容灾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50203.9A CN106452694A (zh) 2016-09-23 2016-09-23 一种远程站点容灾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52694A true CN106452694A (zh) 2017-02-22

Family

ID=58171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50203.9A Pending CN106452694A (zh) 2016-09-23 2016-09-23 一种远程站点容灾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5269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4123A (zh) * 2018-12-10 2019-04-12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1536A (zh) * 2008-11-26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级容灾方法、系统和生产中心节点
CN102567131A (zh) * 2011-12-27 2012-07-11 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异步镜像方法
CN101808137B (zh) * 2010-03-29 2014-09-03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468548A (zh) * 2014-11-28 2015-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验证的方法、灾备存储器和生产存储器
CN105827738A (zh) * 2016-05-27 2016-08-03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用架构下容灾同步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41536A (zh) * 2008-11-26 2010-06-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级容灾方法、系统和生产中心节点
CN101808137B (zh) * 2010-03-29 2014-09-03 成都市华为赛门铁克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567131A (zh) * 2011-12-27 2012-07-11 创新科存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异步镜像方法
CN104468548A (zh) * 2014-11-28 2015-03-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验证的方法、灾备存储器和生产存储器
CN105827738A (zh) * 2016-05-27 2016-08-03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可用架构下容灾同步方法及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14123A (zh) * 2018-12-10 2019-04-12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87249B (zh) 一种故障恢复方法及装置
US11397648B2 (en) Virtual machine recovery method and virtual machine management device
CN103164295B (zh) 基于zfs文件系统和kvm内核虚拟底层系统的企业it业务虚拟化容灾方法
CN102355368B (zh) 一种网络设备的故障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7911238A (zh) 一种基于ipsan服务器双机备份方法和系统
WO2016045439A1 (zh) 一种vnfm容灾保护的方法、装置和nfvo、存储介质
CN103532731A (zh) 一种防止虚拟机网络配置丢失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80417A (zh) 一种基于云硬盘的数据库故障转移方法及装置
CN103532753A (zh) 一种基于内存换页同步的双机热备方法
CN109254876A (zh) 云计算系统中数据库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9391691A (zh) 一种单节点故障下nas服务的恢复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6131241B (zh) 一种网络连接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1181780A (zh) 基于ha集群的主机池切换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5404530B (zh) 一种实现简易部署和使用私有云的系统及方法
CN110990190A (zh) 一种分布式文件锁故障处理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401729B (zh) 一种云平台服务器网络迁移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804248A (zh) 一种卷实时保护数据的自动校验方法
CN116010164A (zh) 一种备份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810038A (zh) 一种ha集群中虚拟机存储文件迁移方法及其装置
CN106452694A (zh) 一种远程站点容灾方法及装置
CN106528324A (zh) 故障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CN106452911A (zh) 一种同城灾难备份系统
CN105743696A (zh) 一种云计算平台管理方法
CN105550065A (zh) 一种进行数据库服务器通信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15314361A (zh) 一种服务器集群管理方法及其相关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