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45238A - 边缘触控抑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边缘触控抑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45238A
CN106445238A CN201610902435.4A CN201610902435A CN106445238A CN 106445238 A CN106445238 A CN 106445238A CN 201610902435 A CN201610902435 A CN 201610902435A CN 106445238 A CN106445238 A CN 1064452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en
terminal
contact point
suppression
h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024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45238B (zh
Inventor
代琳
张鹏
熊达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0243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45238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45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45238A/zh
Priority to EP17196639.3A priority patent/EP3309672A1/en
Priority to US15/785,978 priority patent/US10282031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45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452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8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for error correction or compensation, e.g. based on parallax, calibration or alignme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8Input devices, e.g. touch pane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06Monitoring of events, devices or parameters that trigger a change in power modality
    • G06F1/3215Monitoring of peripheral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32Means for saving power
    • G06F1/3203Power management, i.e. event-based initiation of a power-saving mode
    • G06F1/3234Power sav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action undertaken
    • G06F1/325Power saving in peripheral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7Gesture based interaction, e.g. based on a set of recognized hand ges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边缘触控抑制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时,获取终端感应到的两个屏幕边缘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确定所述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为单手持机类型时,则确定与所述单手持机类型对应的一个屏幕侧边框的屏幕抑制区域,以使所述终端对在所述屏幕抑制区域内感应到的接触点不响应用户操作,在用户单手持机时,在终端屏幕边缘设置一定的屏幕抑制区域,防止除了大拇指之外的其他手指对屏幕的误触操作。

Description

边缘触控抑制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边缘触控抑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用终端设备。在诸多场景下,用户需要单手使用手机,通常情况下,用户大多习惯大拇指操作手机屏幕,比如,在公交车上,当用户单手握住手机阅读电子书时,通常用大拇指滑动屏幕进行翻页操作,但其他几个手指会因为抓握手机从而接触到屏幕,容易导致误操作。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边缘触控抑制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边缘触控抑制方法,包括:
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时,获取终端感应到的两个屏幕边缘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
确定所述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为单手持机类型时,则确定与所述单手持机类型对应的一个屏幕侧边框的屏幕抑制区域,以使所述终端对在所述屏幕抑制区域内感应到的接触点不响应用户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终端感应到的两个屏幕侧边框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包括:
通过两个屏幕侧边框上的温度传感器,感应所述两个屏幕侧边框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包括:
若所述终端屏幕的第一侧边框包括一个所述接触点,所述终端屏幕的第二侧边框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接触点,则确定所述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为所述单手持机类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与所述单手持机类型对应的一个屏幕侧边框的屏幕抑制区域,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屏幕的第三侧边框的接触点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三侧边框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接触点;
根据所述第三侧边框的接触点之间的最远距离确定所述屏幕抑制区域的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包括:
若检测到亮屏信号,则确定触发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若检测到预定应用被打开,则确定触发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若接收到所述用户发送的开启抑制检测指令,则确定触发所述抑制触控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时,取消所述屏幕抑制区域,以使所述终端根据在所述屏幕抑制区域内感应到的接触点响应用户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用户握持终端的手型非所述单手持机类型,则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若检测到关闭屏幕信号,则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若检测到预定应用被关闭,则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若接收到所述用户发送的关闭抑制检测指令,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边缘触控抑制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时,获取终端感应到的两个屏幕边缘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为单手持机类型时,则确定与所述单手持机类型对应的一个屏幕侧边框的屏幕抑制区域,以使所述终端对在所述屏幕抑制区域内感应到的接触点不响应用户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两个屏幕侧边框上的温度传感器,感应所述两个屏幕侧边框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若所述终端屏幕的第一侧边框包括一个所述接触点,所述终端屏幕的第二侧边框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接触点,则确定所述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为所述单手持机类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终端屏幕的第三侧边框的接触点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三侧边框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接触点;
第二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三侧边框的接触点之间的最远距离确定所述屏幕抑制区域的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若检测到亮屏信号,则确定触发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第二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若检测到预定应用被打开,则确定触发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第三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若接收到所述用户发送的开启抑制检测指令,则确定触发所述抑制触控检测。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时,取消所述屏幕抑制区域,以使所述终端根据在所述屏幕抑制区域内感应到的接触点响应用户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第四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若检测到所述用户握持终端的手型非所述单手持机类型,则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第五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若检测到关闭屏幕信号,则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第六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若检测到预定应用被关闭,则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第七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若接收到所述用户发送的关闭抑制检测指令,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边缘触控抑制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时,获取终端感应到的两个屏幕边缘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
确定所述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为单手持机类型时,则确定与所述单手持机类型对应的一个屏幕侧边框的屏幕抑制区域,以使所述终端对在所述屏幕抑制区域内感应到的接触点不响应用户操作。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一个实施例中,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时,获取终端感应到的两个屏幕边缘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根据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为单手持机类型时,则确定与单手持机类型对应的一个屏幕侧边框的屏幕抑制区域,以使终端对在屏幕抑制区域内感应到的接触点不响应用户操作,在用户单手持机时,确定与单手持机类型对应的一个屏幕侧边框的屏幕抑制区域,防止除了大拇指之外的其他手指对屏幕的误触操作。
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两个屏幕侧边框上的温度传感器,感应两个屏幕侧边框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由于温度传感器技术已经很成熟,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应两个屏幕侧边框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不仅可以快速获取接触点的位置,而且易于实现,设备成本低。
一个实施例中,若终端屏幕的第一侧边框包括一个接触点,终端屏幕的第二侧边框包括至少两个接触点,则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为单手持机类型,该方法简单快捷,易于实现,可以快速的判断出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
一个实施例中,获取终端屏幕的包括多个接触点的第三侧边框的接触点的位置信息,根据第三侧边框的接触点之间的最远距离确定屏幕抑制区域的长度,从而根据接触点的位置变化来更新屏幕抑制区域的位置和大小,更加灵活准确地防止误操作。
一个实施例中,若检测到亮屏信号、检测到预定应用被打开、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开启抑制检测指令时,则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当满足一定的检测条件时,终端才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抑制触控检测引起的耗能,还可以减轻终端处理器的负担。
一个实施例中,若检测到用户握持终端的手型非单手持机类型、检测到关闭屏幕信号、检测到预定应用被关闭、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关闭抑制检测指令等情况下,及时关闭抑制触控检测,保证用户的操作指令可以在终端屏幕的任意区域被响应,并且,及时关闭抑制触控检测,可以减少终端能耗,降低终端处理器的负荷。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边缘触控抑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边缘触控抑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边缘触控抑制装置的框图;
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边缘触控抑制装置的框图;
图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边缘触控抑制装置的框图;
图9是根据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边缘触控抑制装置的框图;
图10是根据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边缘触控抑制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根据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边缘触控抑制装置的框图;
图12是根据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边缘触控抑制装置的框图;
图13是根据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边缘触控抑制装置的框图;
图14是根据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边缘触控抑制装置的框图;
图15是根据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边缘触控抑制装置的框图;
图16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边缘触控抑制装置的框图;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边缘触控抑制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边缘触控抑制方法的流程图,该边缘触控抑制方法用于终端中,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1中,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时,获取终端感应到的两个屏幕边缘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当终端确定需要触发抑制触控检测时,终端开启抑制触控检测功能,终端开始检测屏幕边缘的接触点的位置。该接触点具体可以为手指接触点,可以在终端的边缘设置温度传感器、电容传感器等设备来感应屏幕边缘的接触点的位置。
在步骤S12中,根据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接触点的位置来判断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例如,根据一般的习惯,当用户双手持机时,终端两个屏幕边缘的接触点都大于一个,当用户单手持机时,终端一侧屏幕边缘只有大拇指,因此,该侧屏幕边缘只有一个接触点,而另一侧屏幕边缘则会有多个接触点,甚至还可以根据手指接触点来判断用户为右手持机还是左手持机,因此,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规则,通过接触点的位置判断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
在步骤S13中,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为单手持机类型时,则确定与单手持机类型对应的一个屏幕侧边框的屏幕抑制区域,以使终端对在屏幕抑制区域内感应到的接触点不响应用户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若根据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判断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为单手持机类型时,则确定与单手持机类型对应的一个屏幕侧边框的屏幕抑制区域,在该屏幕抑制区域内,终端对感应到的接触点不响应用户的任何操作。例如,当用户用右手持机时,终端的右侧边框上只有一个接触点的位置,左侧边框上有至少两个接触点的位置,因此,在靠近终端的左侧边框的屏幕区域设置一个屏幕抑制区域,可以防止除了大拇指之外的其他手指误触屏幕而造成误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边缘触控抑制方法大多适用于竖屏状态,因为横屏状态时一般不会单手握手机并操作手机,因此,在横屏状态下应用较少,但并不限定仅用于竖屏状态。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边缘触控抑制方法,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时,获取终端感应到的两个屏幕边缘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根据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为单手持机类型时,则确定与单手持机类型对应的一个屏幕侧边框的屏幕抑制区域,以使终端对在屏幕抑制区域内感应到的接触点不响应用户操作,在用户单手持机时,确定与单手持机类型对应的一个屏幕侧边框的屏幕抑制区域,防止除了大拇指之外的其他手指对屏幕的误触操作。
可选地,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获取终端感应到的两个屏幕侧边框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包括:通过两个屏幕侧边框上的温度传感器,感应两个屏幕侧边框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终端的边框上设置一些温度传感器,如图2所示,在终端的左右两侧边框上设置多个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传感器检测手指温度,从而感应接触点的位置。例如,一般人体的温度为36摄氏度~38摄氏度之间,当温度传感器的检测到的温度在36摄氏度~38摄氏度之间,可以确定为用户手指的温度,从而感应接触点的位置。如图3所示,可以根据用户的手指温度确定大拇指和其他手指的接触点的具体位置,从而根据这些接触点即可判断出用户手型,例如,在图3中,用户手型为单手持机类型,甚至还可以判断出为左手持机。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边缘触控抑制方法,通过两个屏幕侧边框上的温度传感器,感应两个屏幕侧边框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由于温度传感器技术已经很成熟,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应两个屏幕侧边框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不仅可以快速获取接触点的位置,而且易于实现,设备成本低。
可选地,根据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包括:若终端屏幕的第一侧边框包括一个接触点,终端屏幕的第二侧边框包括至少两个接触点,则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为单手持机类型。
如图3所示,终端的左侧边框包括一个接触点,则左侧边框为第一侧边框,终端的右侧边框包括三个接触点,则右侧边框为第二侧边框,可以判断出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为单手持机类型,从而确定与该单手持机类型对应的一个屏幕侧边框的屏幕抑制区域。如图4所示,在除了大拇指之外的其他手指附近设置相应的屏幕抑制区域,从而使得除大拇指之外的手指正在触碰到该屏幕抑制区域时,终端不做任何的响应,从而防止误操作。其中,该屏幕抑制区域可以如图所示为多个不同的区域,也可以直接设置一个包括图4中的三个屏幕抑制区域的整体区域,本公开中不加以限制。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边缘触控抑制方法,若终端屏幕的第一侧边框包括一个接触点,终端屏幕的第二侧边框包括至少两个接触点,则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为单手持机类型,该方法简单快捷,易于实现,可以快速的判断出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
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边缘触控抑制方法的流程图,该边缘触控抑制方法用于终端中,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确定与单手持机类型对应的一个屏幕侧边框的屏幕抑制区域”这一步骤的实现方式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51中,获取终端屏幕的第三侧边框的接触点的位置信息;第三侧边框包括至少两个接触点。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大拇指之外的其他手指误操作,因此,屏幕抑制区域应该是在靠经包括多个接触点的侧边框,获取终端第三侧边框的接触点的位置信息,其中,第三侧边框包括至少两个接触点,如图4所示,终端的右侧边框为第三侧边框。
在步骤S52中,根据第三侧边框的接触点之间的最远距离确定屏幕抑制区域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可以第三侧边框的接触点之间的最远距离确定屏幕抑制区域的长度,或者是设置该屏幕抑制区域的长度的中心位置,从而根据接触点的位置变化来更新屏幕抑制区域的位置和大小,更加灵活准确地防止误操作。如图4所示,终端可以根据右侧边框上最上边的接触点与最下面的接触点之间的距离确定屏幕抑制区域的长度,从而保证有效地防止除了大拇指之外的其他手指造成的误触操作。其中,屏幕抑制区域的宽度可以默认为是一定值,例如宽度为0.3cm的范围,本公开对此具体宽度范围定义不做限定,从而确定屏幕抑制区域的面积范围,当其他手指在屏幕边缘抓握时,对应的这些屏幕区域将会不生效,即点击或者接触该屏幕抑制区域时,该操作不会生效,从而防止在单手持握手机时,除了大拇指外,其他手指对屏幕的误触操作。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边缘触控抑制方法,获取终端屏幕的包括多个接触点的第三侧边框的接触点的位置信息,根据第三侧边框的接触点之间的最远距离确定屏幕抑制区域的长度,从而根据接触点的位置变化来更新屏幕抑制区域的位置和大小,更加灵活准确地防止误操作。
进一步地,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包括:
若检测到亮屏信号,则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若检测到预定应用被打开,则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若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开启抑制检测指令,则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当满足一定的检测条件时,终端才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比如,当终端待机黑屏时,不会开启抑制触控检测功能,当终端检测到亮屏信号时,才触发抑制触控检测;或者,当微信、QQ、淘宝等某些预定应用被打开时,才触发抑制触控检测,而打开其它非预定应用时,则不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或者,当用户需要开启抑制触控检测功能时,可以通过文字、特殊按键、特殊手势、语音等方式想终端发送的开启抑制检测指令,以触发抑制触控检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边缘触控抑制方法,若检测到亮屏信号、检测到预定应用被打开、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开启抑制检测指令时,则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当满足一定的检测条件时,终端才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从而避免不必要的抑制触控检测引起的耗能,还可以减轻终端处理器的负担。
再进一步地,在图1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该边缘触控抑制方法还可以包括:确定关闭抑制触控检测时,取消屏幕抑制区域,以使终端根据在屏幕抑制区域内感应到的接触点响应用户操作。
可选地,确定关闭抑制触控检测,包括:
若检测到用户握持终端的手型非单手持机类型,则确定关闭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若检测到关闭屏幕信号,则确定关闭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若检测到预定应用被关闭,则确定关闭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若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关闭抑制检测指令,确定关闭抑制触控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某些情况下,需要关闭抑制触控检测,取消屏幕抑制区域,使得终端可以在屏幕的任何地方对感应到的接触点进行响应。例如,当检测到用户握持终端的手型为双手持机、在桌上放置等非单手持机类型时,确定关闭抑制触控检测;或者,检测到关闭屏幕信号,比如,手机屏幕进入待机状态、省电模式等屏幕被关闭的状态时,确定关闭抑制触控检测;或者,检测到微信、QQ、淘宝等某些预定应用被关闭时,确定关闭抑制触控检测;或者,当用户不需要抑制触控检测时,可以向终端发送关闭抑制检测指令,确定关闭抑制触控检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边缘触控抑制方法,若检测到用户握持终端的手型非单手持机类型、检测到关闭屏幕信号、检测到预定应用被关闭、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关闭抑制检测指令等情况下,及时关闭抑制触控检测,保证用户的操作指令可以在终端屏幕的任意区域被响应,并且,及时关闭抑制触控检测,可以减少终端能耗,降低终端处理器的负荷。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边缘触控抑制装置的框图。如图6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11、第一确定模块12和第二确定模块13。
获取模块11被配置为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时,获取终端感应到的两个屏幕边缘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
第一确定模块12被配置为根据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
第二确定模块13被配置为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为单手持机类型时,则确定与单手持机类型对应的一个屏幕侧边框的屏幕抑制区域,以使终端对在屏幕抑制区域内感应到的接触点不响应用户操作。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边缘触控抑制装置的框图。如图7所示,获取模块11包括第一获取子模块111。
第一获取子模块111被配置为通过两个屏幕侧边框上的温度传感器,感应两个屏幕侧边框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
可选地,如图7所示,第一确定模块12包括第一确定子模块121。
第一确定子模块121被配置为若终端屏幕的第一侧边框包括一个接触点,终端屏幕的第二侧边框包括至少两个接触点,则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为单手持机类型。
可选地,如图7所示,第二确定模块13包括第二获取子模块131和第二确定子模块132。
第二获取子模块131被配置为获取终端屏幕的第三侧边框的接触点的位置信息;第三侧边框包括至少两个接触点;
第二确定子模块132被配置为根据第三侧边框的接触点之间的最远距离确定屏幕抑制区域的长度。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可选地,如图8-图10所示,获取模块11包括第一检测子模块112,或者,获取模块11包括第二检测子模块113,或者,获取模块11包括第三检测子模块。
第一检测子模块112被配置为若检测到亮屏信号,则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第二检测子模块113被配置为若检测到预定应用被打开,则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第三检测子模块114被配置为若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开启抑制检测指令,则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1是根据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边缘触控抑制装置的框图。如图11所示,该装置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14。
第三确定模块14被配置为确定关闭抑制触控检测时,取消屏幕抑制区域,以使终端根据在屏幕抑制区域内感应到的接触点响应用户操作。
可选地,如图12-15所示,第三确定模块14包括第四检测子模块141;或者,第三确定模块14包括第五检测子模块142;或者,第三确定模块14包括第六检测子模块143;或者,第三确定模块14包括第七检测子模块144。
第四检测子模块141被配置为若检测到用户握持终端的手型非单手持机类型,则确定关闭抑制触控检测;
第五检测子模块142被配置为若检测到关闭屏幕信号,则确定关闭抑制触控检测;
第六检测子模块143被配置为若检测到预定应用被关闭,则确定关闭抑制触控检测;
第七检测子模块144被配置为若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关闭抑制检测指令,确定关闭抑制触控检测。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6是根据又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边缘触控抑制装置的框图。如图16所示,该装置包括:
处理器21;
用于存储处理器21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22;
其中,处理器21被配置为:
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时,获取终端感应到的两个屏幕边缘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
根据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
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为单手持机类型时,则确定与单手持机类型对应的一个屏幕侧边框的屏幕抑制区域,以使终端对在屏幕抑制区域内感应到的接触点不响应用户操作。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边缘触控抑制装置的框图。例如,装置8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7,装置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力组件806,多媒体组件808,音频组件8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装置8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808和处理组件8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设备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806为装置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808包括在所述装置8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8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设备8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8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8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8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804或经由通信组件8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8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814可以检测到设备8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8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检测装置800或装置8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8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8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8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8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8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8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8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800的处理器8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一种边缘触控抑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时,获取终端感应到的两个屏幕边缘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
确定所述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为单手持机类型时,则确定与所述单手持机类型对应的一个屏幕侧边框的屏幕抑制区域,以使所述终端对在所述屏幕抑制区域内感应到的接触点不响应用户操作。
其中,获取终端感应到的两个屏幕侧边框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包括:
通过两个屏幕侧边框上的温度传感器,感应所述两个屏幕侧边框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
其中,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包括:
若所述终端屏幕的第一侧边框包括一个所述接触点,所述终端屏幕的第二侧边框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接触点,则确定所述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为所述单手持机类型。
其中,确定与所述单手持机类型对应的一个屏幕侧边框的屏幕抑制区域,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屏幕的第三侧边框的接触点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三侧边框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接触点;
根据所述第三侧边框的接触点之间的最远距离确定所述屏幕抑制区域的长度。
其中,所述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包括:
若检测到亮屏信号,则确定触发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若检测到预定应用被打开,则确定触发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若接收到所述用户发送的开启抑制检测指令,则确定触发所述抑制触控检测。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时,取消所述屏幕抑制区域,以使所述终端根据在所述屏幕抑制区域内感应到的接触点响应用户操作。
其中,所述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用户握持终端的手型非所述单手持机类型,则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若检测到关闭屏幕信号,则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若检测到预定应用被关闭,则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若接收到所述用户发送的关闭抑制检测指令,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5)

1.一种边缘触控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时,获取终端感应到的两个屏幕边缘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
确定所述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为单手持机类型时,则确定与所述单手持机类型对应的一个屏幕侧边框的屏幕抑制区域,以使所述终端对在所述屏幕抑制区域内感应到的接触点不响应用户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终端感应到的两个屏幕侧边框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包括:
通过两个屏幕侧边框上的温度传感器,感应所述两个屏幕侧边框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包括:
若所述终端屏幕的第一侧边框包括一个所述接触点,所述终端屏幕的第二侧边框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接触点,则确定所述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为所述单手持机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与所述单手持机类型对应的一个屏幕侧边框的屏幕抑制区域,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屏幕的第三侧边框的接触点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三侧边框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接触点;
根据所述第三侧边框的接触点之间的最远距离确定所述屏幕抑制区域的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包括:
若检测到亮屏信号,则确定触发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若检测到预定应用被打开,则确定触发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若接收到所述用户发送的开启抑制检测指令,则确定触发所述抑制触控检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时,取消所述屏幕抑制区域,以使所述终端根据在所述屏幕抑制区域内感应到的接触点响应用户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用户握持终端的手型非所述单手持机类型,则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若检测到关闭屏幕信号,则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若检测到预定应用被关闭,则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若接收到所述用户发送的关闭抑制检测指令,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
8.一种边缘触控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时,获取终端感应到的两个屏幕边缘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
第一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
第二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为单手持机类型时,则确定与所述单手持机类型对应的一个屏幕侧边框的屏幕抑制区域,以使所述终端对在所述屏幕抑制区域内感应到的接触点不响应用户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通过两个屏幕侧边框上的温度传感器,感应所述两个屏幕侧边框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若所述终端屏幕的第一侧边框包括一个所述接触点,所述终端屏幕的第二侧边框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接触点,则确定所述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为所述单手持机类型。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子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终端屏幕的第三侧边框的接触点的位置信息;所述第三侧边框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接触点;
第二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三侧边框的接触点之间的最远距离确定所述屏幕抑制区域的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包括:
第一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若检测到亮屏信号,则确定触发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第二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若检测到预定应用被打开,则确定触发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第三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若接收到所述用户发送的开启抑制检测指令,则确定触发所述抑制触控检测。
13.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时,取消所述屏幕抑制区域,以使所述终端根据在所述屏幕抑制区域内感应到的接触点响应用户操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第四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若检测到所述用户握持终端的手型非所述单手持机类型,则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第五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若检测到关闭屏幕信号,则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第六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若检测到预定应用被关闭,则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或者,
第七检测子模块,被配置为若接收到所述用户发送的关闭抑制检测指令,确定关闭所述抑制触控检测。
15.一种边缘触控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确定触发抑制触控检测时,获取终端感应到的两个屏幕边缘的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接触点的位置确定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
确定所述用户当前握持终端的手型为单手持机类型时,则确定与所述单手持机类型对应的一个屏幕侧边框的屏幕抑制区域,以使所述终端对在所述屏幕抑制区域内感应到的接触点不响应用户操作。
CN201610902435.4A 2016-10-17 2016-10-17 边缘触控抑制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64452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02435.4A CN106445238B (zh) 2016-10-17 2016-10-17 边缘触控抑制方法和装置
EP17196639.3A EP3309672A1 (en) 2016-10-17 2017-10-16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training edge touches
US15/785,978 US10282031B2 (en) 2016-10-17 2017-10-17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straining edge touche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02435.4A CN106445238B (zh) 2016-10-17 2016-10-17 边缘触控抑制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45238A true CN106445238A (zh) 2017-02-22
CN106445238B CN106445238B (zh) 2019-08-13

Family

ID=58174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02435.4A Active CN106445238B (zh) 2016-10-17 2016-10-17 边缘触控抑制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282031B2 (zh)
EP (1) EP3309672A1 (zh)
CN (1) CN106445238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5120A (zh) * 2017-10-31 2018-02-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扫码支付装置及方法
CN109710169A (zh) * 2018-12-29 2019-05-03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309179A (zh) * 2020-02-10 2020-06-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控屏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752465A (zh) * 2019-03-29 2020-10-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防止边缘误触控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068730A (zh) * 2020-08-27 2020-12-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报点输出控制方法、报点输出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130741A (zh) * 2019-06-24 2020-1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416155A (zh) * 2019-08-21 2021-02-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报点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987958A (zh) * 2019-12-16 2021-06-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控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093933A (zh) * 2020-01-08 2021-07-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报点输出控制方法、报点输出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185444A (zh) * 2020-08-24 2022-03-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控屏防误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03463A (zh) * 2018-11-13 2021-04-23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及其触摸响应控制方法
CN111756876A (zh) * 2019-03-27 2020-10-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摸检测装置、方法及终端
CN112445408B (zh) * 2019-09-02 2022-08-0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18149B (zh) * 2020-03-27 2022-09-2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屏幕显示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55696A1 (ja) * 2013-03-29 2014-10-02 株式会社 東芝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4536685A (zh) * 2014-12-17 2015-04-22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单手持握时的操作方法
CN105183235A (zh) * 2015-10-19 2015-12-2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屏边缘防误触的方法
CN105474141A (zh) * 2013-08-19 2016-04-06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75344B1 (en) 2008-10-06 2020-02-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splay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depending on a user's contact pattern
US9411459B2 (en) * 2010-05-19 2016-08-09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101808625B1 (ko) * 2010-11-23 2018-01-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콘텐츠 제어 장치 및 그 방법
US8982045B2 (en) * 2010-12-17 2015-03-17 Microsoft Corporation Using movement of a computing device to enhance interpretation of input events produced when interacting with the computing device
US9898122B2 (en) * 2011-05-12 2018-02-20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Touch-scre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and ignoring false touch inputs near an edge of the touch-screen device
CN104252292B (zh) * 2014-08-29 2020-01-03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方法及移动终端
US20160070403A1 (en) * 2014-09-08 2016-03-10 Aliphcom Wearable pods and devices including metalized interfac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55696A1 (ja) * 2013-03-29 2014-10-02 株式会社 東芝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5474141A (zh) * 2013-08-19 2016-04-06 索尼公司 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CN104536685A (zh) * 2014-12-17 2015-04-22 中科创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单手持握时的操作方法
CN105183235A (zh) * 2015-10-19 2015-12-2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屏边缘防误触的方法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5120A (zh) * 2017-10-31 2018-02-16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扫码支付装置及方法
CN109710169A (zh) * 2018-12-29 2019-05-03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710169B (zh) * 2018-12-29 2023-09-08 深圳市瑞比德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1199928B2 (en) 2019-03-29 2021-12-14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false touch on edg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752465A (zh) * 2019-03-29 2020-10-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防止边缘误触控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130741A (zh) * 2019-06-24 2020-1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416155A (zh) * 2019-08-21 2021-02-2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报点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416155B (zh) * 2019-08-21 2024-04-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报点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987958A (zh) * 2019-12-16 2021-06-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控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2987958B (zh) * 2019-12-16 2024-04-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控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3093933A (zh) * 2020-01-08 2021-07-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报点输出控制方法、报点输出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309179A (zh) * 2020-02-10 2020-06-1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控屏控制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4185444A (zh) * 2020-08-24 2022-03-15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控屏防误触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068730A (zh) * 2020-08-27 2020-12-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报点输出控制方法、报点输出控制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107339A1 (en) 2018-04-19
EP3309672A1 (en) 2018-04-18
CN106445238B (zh) 2019-08-13
US10282031B2 (en) 201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45238A (zh) 边缘触控抑制方法和装置
KR101700331B1 (ko) 잠금 해제 방법, 장치, 단말기 프로그램 및 기록매체
CN104991789B (zh) 应用程序开启方法和装置
CN104866749B (zh) 操作响应方法及装置
CN107786743A (zh) 防止终端误触的方法及装置
CN106709399A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4571709B (zh) 移动终端及虚拟按键的处理方法
CN106709306A (zh) 消息阅读方法及装置
CN108255369A (zh) 屏内指纹图标的显示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547466A (zh) 显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930721B (zh) 一种管理应用程序的方法和装置
CN106168877A (zh) 进入单手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7562349A (zh) 一种执行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7301242A (zh) 页面跳转的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06126082A (zh) 控制终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4036165A (zh) 密码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339137A (zh) 终端触控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5204713A (zh) 来电响应方法及装置
CN105630239B (zh) 操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484296A (zh) 移动终端防止误触的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778169A (zh) 指纹解锁方法及装置
CN106095313A (zh) 触摸屏设备事件触发的方法及装置
CN105975305A (zh) 操作系统事件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6650569B (zh) 指纹录入方法及装置
CN107197107A (zh) 启动指令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