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45124B - 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45124B
CN106445124B CN201610815536.8A CN201610815536A CN106445124B CN 106445124 B CN106445124 B CN 106445124B CN 201610815536 A CN201610815536 A CN 201610815536A CN 106445124 B CN106445124 B CN 1064451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ce
size
face image
image
exterior fe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155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45124A (zh
Inventor
班博
万海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OE Intelligent l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155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451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451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451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451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451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7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using display pane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40/00Aspects of display data processing
    • G09G2340/04Changes in size, position or resolution of an image
    • G09G2340/0407Resolution change, inclusive of the use of different resolutions for different screen are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Image Processing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及其调节装置,所述画面参数调节方法包括:获取位于所述显示设备的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对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计算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中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将计算获取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和获取的脸部图像相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进行比较;当获得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和获取的脸部图像相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不一致时,对画面参数进行调节,以使得所述显示设备显示的画面满足用户的观看需求。可以根据当前观看用户的脸部图像预设部位的尺寸实现自动调节当前的显示画面参数,可以适应不同用户观看需求。

Description

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脑显示器等显示产品越来越普及,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不同人群因视力差异、年龄等原因导致了在使用上述显示产品时的观看习惯并不相同,因此在获得最佳视觉体验时对应的显示参数也存在差异。
目前,大多数显示产品虽然能够由用户自行调节显示参数,但是由于操作比较繁琐,使用户在进行调节时非常不便。也有一些显示产品提供了自动调节显示参数的功能,但是其调节基准过于统一化,并不能适合所有用户。
因此,如何更好地调节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以适应不同用户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所述画面参数至少包括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和/或显示设备的显示分辨率,所述画面参数调节方法包括:
获取位于所述显示设备的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
对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计算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中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
将计算获取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和获取的脸部图像相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进行比较;
当获得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和获取的脸部图像相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不一致时,对画面参数进行调节,以使得所述显示设备显示的画面满足用户的观看需求。
优选地,所述对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计算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中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包括:
对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进行灰度处理,生成脸部灰度图像;
利用所述脸部灰度图像计算获取所述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脸部预设部位包括脸廓,所述利用所述脸部灰度图像计算获取所述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包括对所述脸部灰度图像进行脸廓识别处理,计算得到脸廓左右两端尺寸;
所述当获得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和获取的脸部图像相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不一致时,对画面参数进行调节,以使得所述显示设备显示的画面满足用户的观看需求的步骤包括:
当计算得到的所述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小于对应的所述标准
脸部图像中脸廓左右两端尺寸时,调低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分
辨率;
当计算得到的所述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大于对应的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中脸廓左右两端尺寸时,调高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分辨率。
优选地,所述脸部预设部位还包括眼廓,所述利用所述脸部灰度图像计算获取所述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包括对所述脸部灰度图像进行眼廓识别处理,且将所述脸部灰度图像中的眼廓转换成用户的真实眼廓大小,并计算得到眼廓上下两端尺寸;
所述当获得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和获取的脸部图像相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不一致时,对画面参数进行调节,以使得所述显示设备显示的画面满足用户的观看需求的步骤包括:
当计算得到的所述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小于对应的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中眼廓上下两端尺寸时,调低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
当计算得到的所述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大于对应的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中眼廓上下两端尺寸时,调高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
优选地,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为多个,且对所述画面参数按照参数等级划分,每一个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中的预设部位的尺寸对应其中一个参数等级的显示画面;且所述当获得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和获取的脸部图像相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不一致时,对画面参数进行调节,包括将画面参数调到与当前参数等级相邻等级的画面参数。
优选地,所述画面参数调节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获取位于所述显示设备的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和所述对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计算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中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之间进行的:
判断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是否完整的步骤,当判定完整时,计算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中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当判定不完整时,继续获取位于所述显示设备的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
优选地,所述获取位于所述显示设备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包括实时获取位于所述显示设备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或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用户的脸部图像。
优选地,在将计算获取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进行比较之前,还包括:
对显示画面按照预设亮度和预设分辨率划分等级,生成画面参数等级集合;
获取用户观看不同参数等级的显示画面时的匹配脸部图像,该匹配脸部图像即为所述标准脸部图像;
对各个所述标准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计算得到每个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装置,所述画面参数调节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用于获取位于所述显示设备的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
脸部识别模块,所述脸部识别模块用于对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计算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中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
调节模块,所述调节模块用于将计算获取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和获取的脸部图像相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进行比较;以及当获得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和获取的脸部图像相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不一致时,对画面参数进行调节,以使得得所述显示设备显示的画面满足用户的观看需求。
优选地,所述脸部识别模块包括灰度处理模块,其中所述灰度处理模块用于对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进行灰度处理,生成脸部灰度图像;
所述脸部识别模块用于利用所述脸部灰度图像计算获取所述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脸部预设部位包括脸廓,所述脸部识别模块包括信息处理模块和脸廓识别模块,其中所述脸廓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脸部灰度图像进行脸廓识别处理;
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计算得到脸廓左右两端尺寸;
所述调节模块包括控制模块和分辨率调节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值并与标准脸部图像的脸廓左右两端值进行比较,当接收到的所述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小于对应的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中脸廓左右两端尺寸时,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分辨率调节模块发出第一控制信号,当接收到的所述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大于对应的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中脸廓左右两端尺寸时,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分辨率调节模块发出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分辨率调节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调低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分辨率,以及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调高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分辨率。
优选地,所述脸部预设部位还包括眼廓,所述脸部识别模块还包括眼廓识别模块,其中所述眼廓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脸部灰度图像进行眼廓识别处理;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脸部灰度图像中的眼廓转换成用户的真实眼廓大小,并计算得到用户的眼廓上下两端尺寸;
所述调节模块还包括亮度调节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并与标准脸部图像的眼廓上下两端尺寸进行比较,当接收到的所述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小于对应的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中眼廓上下两端尺寸时,向所述亮度调节模块发出第三控制信号,当接收到的所述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小于对应的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中眼廓上下两端尺寸时,向所述亮度调节模块发出第四控制信号;
所述亮度调节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时,调低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并且在接收到所述第四控制信号时调高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
优选地,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为多个,且对所述画面参数按照参数等级划分,每一个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中的预设部位的尺寸对应其中一个参数等级的显示画面;且所述当获得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和获取的脸部图像相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不一致时,所述调节模块用于将画面参数调到与当前参数等级相邻等级的画面参数。
优选地,所述脸部识别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获取位于所述显示设备的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和所述对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计算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中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之间:
判断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是否完整,当判定完整时,计算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中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
当判定不完整时,所述采集模块用于继续获取位于所述显示设备的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
优选地,所述采集模块用于实时获取位于所述显示设备出光侧的用户脸部图像或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用户脸部图像。
优选地,在将计算获取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进行比较之前:
所述调节模块还用于对显示画面按照预设亮度和预设分辨率划分等级,生成画面参数等级集合;
所述采集模块还用户获取用户观看不同参数等级的显示画面时的匹配脸部图像,该匹配脸部图像即为所述标准脸部图像;
所述脸部识别模块还用于对各个所述标准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计算得到每个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画面参数调节装置。
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通过采集显示设备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并进一步的将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计算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中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将计算获取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进行比较,当不一致时,调节当前显示画面的参数,可以实现自动识别并且自动调节显示画面参数,一旦当前用户的脸部图像改变,则相应的显示画面参数随之改变,可以适应不同用户需求。
本发明的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装置通过采集模块采集显示设备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利用脸部识别模块将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调节模块将计算获取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进行比较,当不一致时,调节当前显示画面的参数,可以实现自动识别并且自动调节显示画面参数,一旦当前用户的脸部图像改变,则相应的显示画面参数随之改变,可以适应不同用户需求。
本发明的显示设备,设置有画面参数调节装置,可以实现自动识别并且自动调节显示画面参数,一旦当前用户的脸部图像改变,则相应的显示画面参数随之改变,可以适应不同用户需求。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第一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第二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第三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第四实施例中获取标准脸部图像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第五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装置;
110:采集模块;
120:脸部识别模块;
121:灰度处理模块;
122:信息处理模块:
123:脸廓识别模块:
124:眼廓识别模块;
130:调节模块;
131:控制模块;
132:分辨率调节模块;
133:亮度调节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用户的观看需求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一、画面亮度合适,不至于过亮而刺激人眼,也不至于过暗而使得用户看不清,在亮度合适的情况下,用户的眼睛呈自然睁开的状态;二、图像大小合适,不至于使得用户因距离显示装置过远而看不清。
对于任意一个个体而言,眼睛在自然睁开状态下的大小是一定的。并且,对于任意一个个体而言,在何种距离能够看到何种分辨率的图像,也是可以确定的。
同样地,可以通过对多个人进行测试的方法来确定哪些画面参数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的观看需求。
参考图1,为第一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的流程图S100,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画面参数至少包括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和/或显示设备的显示分辨率,该画面参数调节方法的步骤包括:
S120:获取位于显示设备的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
本发明所提及的显示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脑、电视等设备,本步骤中,获取用户的脸部图像的装置可以是摄像头,该摄像头可以内嵌于上述的显示设备中,当然也可以通过设置在外部的摄像头获取脸部图像,再通过数据传输至显示设备。
S130:对获取的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计算获取的脸部图像中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
在本步骤中,关于采取何种装置对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进行识别并没有作出限定,例如,可以采用内嵌于显示设备中的人脸识别模块对获取的脸部图像进行人脸识别等等,另外,对于人脸识别技术,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因此在此不作展开说明。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获取采集的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此处需要说明的是,其中预设部位的尺寸,例如可以是用户的脸部左右两端轮廓尺寸,以及用户的眼睑上下的开合尺寸,针对两种预设部位的尺寸大小,进一步地调节当前显示画面参数,当前显示画面参数可以包括亮度和分辨率参数,其中根据人眼特性,当显示画面参数过亮时,用户眼睑开合程度会变小,当显示画面参数过暗时,用户眼睑开合程度会变小,其中用户眼睑开合程度大小用眼睑上下两端尺寸值来衡量,因此根据获得的当前用户眼睑上下两端尺寸值对当前显示画面参数进行调节,使得该显示画面适应当前用户。当然,该预设部位也可以是其他部位,通过其他部位对显示画面参数进行调节。
S140:将计算获取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和获取的脸部图像相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进行比较。
在本步骤中,其中的标准脸部图像可以是预先存储在显示设备中的标准脸部图像,当用户处于标准脸部图像中对应的位置时,用户能够看到满足其需求的显示画面。其中,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技术确定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所对应的显示画面参数。当然,该标准脸部图像也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例如,在用户观看不同显示画面参数的显示画面时,其会有不同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用户可以决定在保持正常距离以及正常的眼睑开合程度观看显示画面时,所期望的显示画面参数,并将该参数存储至显示设备中,作为调整显示画面参数的基准。
S150:当获得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和获取的脸部图像相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不一致时,对画面参数进行调节,以使得显示设备显示的画面满足用户的观看需求。
在本步骤中,需要说明的是,标准脸部图像预设部位的尺寸与符合该尺寸的显示画面参数相对应,因此,当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与标准脸部图像预设部位的尺寸不一致时,应当基于标准脸部图像预设部位尺寸所对应的显示画面参数为基准进行调节,以使得显示设备显示的画面满足用户的观看需求,具体地,画面匹配可以包括亮度匹配、分辨率匹配。其中,亮度是否匹配是根据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中眼廓上下两端尺寸来判断的,其中眼廓上下两端尺寸与显示画面亮度参数成反比,即显示画面过亮时,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变小;分辨率是否匹配是根据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中脸廓左右两端尺寸来进行判断的,其中脸廓左右两端尺寸与显示画面分辨率参数成正比,即当分辨率过大时,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变大。
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通过采集显示设备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并进一步的将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计算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中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将计算获取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进行比较,当不一致时,调节当前显示画面的参数,可以实现自动识别并且自动调节显示画面参数,以使得位于显示设备不同距离处的用户均能看清显示设备所显示的图像。
参考图2,优选地,上述步骤S130:对获取的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计算获取的脸部图像中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包括下述步骤:
S131:对获取的脸部图像进行灰度处理,生成脸部灰度图像。
在本步骤中,对获得的脸部图像首先进行灰度处理,进行图像灰度处理后可使用视频处理库,例如开源图像视频处理库,对图像进行识别分析。
S132:利用脸部灰度图像计算获取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是脸部识别处理的一个具体步骤,先对脸部图像进行灰阶处理,有利于后续的计算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
参考图3,优选地,上述脸部预设部位包括脸廓,在上述步骤S132中:利用脸部灰度图像计算获取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包括下述步骤:
S132a:对脸部灰度图像进行脸廓识别处理,计算得到脸廓左右两端尺寸。
在本步骤中,对脸部灰度图像进行脸廓识别处理以后,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相应的脸廓左右两端的尺寸值,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可以是脸廓的最左端和最右端之间的一个差值,因此相对应的脸部标准图像中也应当是脸廓最左端和最右端的一个差值,该差值对应一定的显示画面参数,例如分辨率参数值。
优选地,当脸部预设部位包括眼廓时,此时上述步骤S132a为:
S132a:对脸部灰度图像进行脸廓识别处理和眼廓识别处理,且将脸部灰度图像中的眼廓转换成用户的真实眼廓大小,分别计算得到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和眼廓上下两端尺寸。
在本步骤中,通过分别计算得到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值和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值,可以进一步的调节显示画面参数,更为具体地,在实际观看时,显示画面的亮度参数对应于眼睑开合程度大小,即眼睑上下两端的尺寸值大小,分辨率参数对应于用户观看画面时距离显示设备的距离,该距离可以通过对获取的脸部图像进行脸廓识别处理得到的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值转换计算得到。
在本实施例中,脸部预设部位包括脸廓和眼廓,分别对两者进行识别处理,生成对应的尺寸值,根据该值与标准脸部图像相应部位的尺寸值进行比较,当二者不一致时,主动调节显示画面参数,可以更好的使得当前显示画面适应当前脸部图像。
优选地,当脸部预设部位包括脸廓时,此时上述步骤S150包括:
S151:当计算得到的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小于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脸廓左右两端尺寸时,调低显示设备的显示分辨率。
在本步骤中,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小于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脸廓左右两端尺寸时,表明当前用户距离显示设备较远,应当适当调低分别率以适应位于较远位置处的用户。
另外优选地是,上述步骤中,当计算得到的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大于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脸廓左右两端尺寸时,此时可以调高显示设备的显示分辨率,以使得显示画面的参数适应当前观看用户。
上述是对显示画面参数进行调节的另一个实施例,当用户距离显示设备近时,此时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中脸廓左右两端尺寸会较大,表示当前用户不再适应当前标准脸部图像所对应的分辨率,需要将当前显示画面的分辨率进行提高,以适应当前用户。
优选地,当脸部预设部位还包括眼廓时,此时上述步骤S151为:
S151:当计算得到的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小于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脸廓左右两端尺寸,以及计算得到的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小于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眼廓上下两端尺寸时,分别调低显示设备的显示分辨率和显示亮度。
在本步骤中,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人脸特性,当显示画面参数过亮时,用户眼睑开合程度会变小,当显示画面参数过暗时,用户眼睑开合程度会变小,其中眼廓上下两端尺寸与显示画面亮度参数成反比,即显示亮度与眼睑开合程度大小成反比,即当显示画面亮度越亮时,此时眼睑开合程度越小,即眼廓上下两端尺寸越小,因此当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小于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眼廓上下两端尺寸时,表明需要调低当前显示设备的亮度,使得适应当前观看显示画面的用户。
在本实施例中,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对应于显示画面参数的分辨率,当用户距离显示设备较远时,其捕获的脸部图像中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变小,此时与之相对应的,需要调低分辨率,以适应较远处的用户观看显示画面,对于眼廓,其尺寸值对应显示画面的亮度参数,当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变小时,表示其眼睑开合程度变小,当前的显示画面参数较亮,应当调低显示画面参数。
另外优选地是,在上述步骤S151中,当计算得到的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大于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眼廓上下两端尺寸时,调高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
当用户的眼睑开合程度变大时,此时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中眼廓上下两端尺寸会较大,表示当前用户不再适应当前标准脸部图像所对应的亮度,需要将当前显示画面的亮度进行提高,以适应当前用户。
优选地,上述标准脸部图像为多个,且对画面参数按照参数等级划分,每一个标准脸部图像中的预设部位的尺寸对应其中一个参数等级的显示画面。更为具体地,比如将画面参数按照分辨率等级划分为三个级别,按照亮度参数等级划分成五个级别,此时每一个标准脸部图像可以只对应一个参数等级的显示画面,也可以对应亮度等级和分辨率等级组合起来的显示画面参数。
在实际对显示画面参数进行调节时,首先获取用户的脸部图像,处理并计算得到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和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将两个值分别与当前参数等级所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对应部位的尺寸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不符时,调到与当前参数等级相邻等级的画面参数,例如将画面参数等级调低或调高一个等级,实现细微调节。
进一步的,参考图2,为第二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的流程图S200:
S120:获取位于显示设备的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
S131:对获取的脸部图像进行灰度处理,生成脸部灰度图像。
S132:利用脸部灰度图像计算获取脸部图像中脸廓和眼廓部位的尺寸。
S141:将计算获取的脸部脸廓左右两端的尺寸和眼廓上下两端的尺寸与和获取的脸部图像相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脸廓左右两端的尺寸和眼睑上下两端的尺寸进行比较。
S151:当计算得到的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小于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脸廓左右两端尺寸,以及计算得到的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小于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眼廓上下两端尺寸时,分别调低显示设备的显示分辨率和显示亮度。
优选地,上述画面参数调节方法中,步骤S131还包括:
S131a:对获取的脸部灰度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并对获取的脸部图像判断是否完整,当判定完整时,转到步骤S132a;当判定不完整时,转到步骤S12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获取的脸部图像首先进行脸部识别处理,之后再判断脸部轮廓是否完整,对于判定为完整的脸部图像进行计算预设部位的尺寸值,进一步根据预设部位尺寸值进行调节当前的显示画面参数。需要说明的是,当获取的脸部图像中经脸部识别处理后,该图像中脸廓和眼廓完整时,则判定为完整。能够进一步的依据当前脸部图像对画面参数进行调节,防止误判,造成调节后的显示画面参数与用户脸部图像不匹配。
优选地,上述步骤S120中,获取位于显示设备出光侧的用户脸部图像,包括实时获取位于显示设备出光侧的用户脸部图像或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用户脸部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实时获取或者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用户脸部图像,一方面,可以通过实时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对显示设备的显示画面参数进行实时调整,另一方面,也可以当在出现获取的当前帧脸部图像被判断为不完整时,自动获取下一帧图像或自动判断下一帧图像的完整性以便实现调节相应显示画面参数。
优选地,在步骤S120之前还包括获取标准脸部图像的步骤S110。
S110:预先输入标准脸部图像。
可以通过预先输入标准脸部图像,每一个标准脸部图像的脸廓尺寸值对应一个分辨率等级的显示画面,每一个标准脸部图像的眼廓尺寸值对应一个亮度等级的显示画面,以便更好的匹配当前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的脸部预设部位尺寸所应当对应的显示画面参数。
上述流程可以参考图3,为第三实施例中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的流程图S300,其中:
S110:预先输入标准脸部图像。
S120:获取位于显示设备的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
S131:对获取的脸部图像进行灰度处理,生成脸部灰度图像。
S131a:对获取的脸部灰度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并对获取的脸部图像判断是否完整,当判定完整时,转到步骤S132a;当判定不完整时,转到步骤S120。
S132a:对脸部灰度图像进行脸廓识别处理和眼廓识别处理,且将脸部灰度图像中的眼廓转换成用户真实眼廓,分别计算得到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和眼廓上下两端尺寸。
S141:将计算获取的脸部脸廓左右两端的尺寸和眼睑上下两端的尺寸与和获取的脸部图像相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脸廓左右两端的尺寸和眼廓上下两端的尺寸进行比较。
S151:当计算得到的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小于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脸廓左右两端尺寸,以及计算得到的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小于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眼廓上下两端尺寸时,分别调低显示设备的显示分辨率和显示亮度。
参考图4,为一实施例中获取标准脸部图像方法的流程图S110’,优选地,上述标准脸部图像为用户根据观看习惯创建的标准脸部图像,上述步骤S110替换为S110’,具体地为:
S111:对显示画面按照预设亮度和预设分辨率划分等级,生成画面参数等级集合。
在本步骤中,可以将显示画面按照不同亮度和不同分辨率划分成若干等级,并且每一个等级与步骤S112中的一个标准脸部图像相对应,作为以后调节显示画面参数的基准。
S112:获取用户观看不同参数等级的显示画面时的匹配脸部图像,该匹配脸部图像即为标准脸部图像。
在本步骤中,用户与显示设备保持正常观看距离和眼睑开合程度,可以先进行观看每个参数等级的显示画面,用户根据体验结果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最佳显示画面参数,将该最佳显示参数所对应的用户脸部图像作为对比基准原点图像,在本实施例中,最佳参数等级包括最佳亮度等级和最佳分辨率等级。
然后,在最佳亮度等级,获取用户与显示设备保持正常观看距离在观看不同分辨率等级画面时眼睑的开合程度存储为对比基准图像;在最佳分辨率等级,获取用户保持正常眼睑开合程度在观看不同亮度等级时脸部与显示设备的距离,此时脸部与显示设备的距离可以通过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值得到,将以上每组数据为对比基准图像。
S113:对各个标准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计算得到每个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
上述实施例中,根据步骤S112中得到的对比基准原点图像经过脸部识别处理后,例如脸廓识别和眼廓识别,得到脸廓左右两端尺寸集合和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将两种尺寸存储为对比基准原点数据;以及对比基准图像,经过脸部识别处理后,例如脸廓识别和眼廓识别,得到脸廓左右两端尺寸集合和眼廓上下两端尺寸集合,将两种集合存储为对比基准数据。
上述是获取标准脸部图像的一个具体步骤,首先由用户自行决定其任意一个脸部图像所应当具有的显示画面参数,以及其他画面显示参数所应该具有的脸部图像,即其他分辨率对应脸廓尺寸大小相当于距离显示设备距离远近,其他亮度对应眼睑尺寸大小,因此由用户自行建立的标准脸部图像所对应显示参数等级,可以更好地调节显示参数,一旦获得到当前用户的脸部图像,在对其进行分析后,得到脸廓或眼廓尺寸,分析其与哪个标准脸部图像尺寸相近似,进而得到应当调到的画面显示参数。
具体地,在实际对当前显示设备的显示画面参数进行调节时,首先获取当前用户脸部图像,经脸部识别处理后,计算得到相应的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和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将该尺寸与对比基准数据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调节显示画面参数。
上述根据比较结果对显示画面参数进行调节,一种具体的方法可以是,首先计算出对比基准数据中的每组数据与对比基准原点数据的差值,根据各组数据对应的亮度和分辨率与相应对比基准原点数据所对应的亮度和分辨率的差值计算出在不同亮度和分辨率下达到用户观看最佳显示参数的补充值,根据用户当前脸部图像在对比基准数据中寻找找最近似数据,将最近似的对比基准数据对应的补充值作为调节当前显示画面参数的依据。
参考图5,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装置100,该画面参数调节装置100包括采集模块110,采集模块110用于获取位于显示设备的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
本发明所提及的显示设备(图中并未示出),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电脑、电视等设备,获取用户的脸部图像的装置可以是摄像头(图中并未示出),该摄像头可以内嵌于上述的显示设备中,当然也可以通过设置在外部的摄像头获取脸部图像,再通过数据传输至显示设备。
该画面参数调节装置100还包括脸部识别模块120,脸部识别模块120用于对获取的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计算获取的脸部图像中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
该画面参数调节装置100还包括调节模块130,调节模块130用于将计算获取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和获取的脸部图像相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进行比较;以及当两者不一致时,对画面参数进行调节,以使得得显示设备显示的画面满足用户的观看需求。
本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装置通过采集模块110采集显示设备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利用脸部识别模块120将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调节模块130将计算获取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进行比较,当不一致时,调节当前显示画面的参数,可以实现自动识别并且自动调节显示画面参数,一旦当前用户的脸部图像改变,则相应的显示画面参数随之改变,可以适应不同用户观看需求。
优选地,上述脸部识别模块120包括灰度处理模块121,其中灰度处理模块121用于对获取的脸部图像进行灰度处理,生成脸部灰度图像。相应的脸部识别模块120用于利用脸部灰度图像计算获取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
在实施例中,利用灰度处理模块121对获得的脸部图像首先进行灰度处理,进行图像灰度处理后可使用视频处理库,例如开源图像视频处理库,对图像进行识别分析。另外先对脸部图像进行灰阶处理,有利于后续的计算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
优选地,上述脸部预设部位包括脸廓,脸部识别模块120还包括信息处理模块122和脸廓识别模块123,其中脸廓识别模块123用于对脸部灰度图像进行脸廓识别处理,其中的信息处理模块122用于计算得到脸廓左右两端尺寸。
调节模块130包括控制模块131和分辨率调节模块132。
其中的控制模块131用于接收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值并与标准脸部图像的脸廓左右两端值进行比较,当接收到的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小于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脸廓左右两端尺寸时,控制模块131向分辨率调节模块132发出第一控制信号,当接收到的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大于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脸廓左右两端尺寸时,控制模块131向分辨率调节模块132发出第二控制信号。
上述的分辨率调节模块132用于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调低显示设备的显示分辨率,以及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调高显示设备的显示分辨率。
在本实施例中,对脸部灰度图像进行脸廓识别处理以后,通过计算可以得到相应的脸廓左右两端的尺寸值,需要说明的是,此处可以是脸廓的最左端和最右端之间的一个差值,因此相对应的脸部标准图像中也应当是脸廓最左端和最右端的一个差值,该差值对应一定的显示画面参数,例如分辨率参数值,当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小于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脸廓左右两端尺寸时,表面当前用户距离显示设备较远,应当适当调低分别率以适应位于较远位置处的用户,当用户距离显示设备近时,此时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中脸廓左右两端尺寸会较大,表示当前用户不再适应当前标准脸部图像所对应的分辨率,需要将当前显示画面的分辨率进行提高,以适应当前用户。
优选地,上述脸部预设部位还包括眼廓,脸部识别模块还包括眼廓识别模块124,其中眼廓识别模块124用于对脸部灰度图像进行眼廓识别处理,信息处理模块122还用于将脸部灰度图像中的眼廓转换成用户真实眼廓,并计算得到眼廓上下两端尺寸。
上述调节模块130还包括亮度调节模块133。
其中控制模块131用于接收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并与标准脸部图像的眼廓上下两端尺寸进行比较,当接收到的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小于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眼廓上下两端尺寸时,向亮度调节模块133发出第三控制信号,当接收到的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小于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眼廓上下两端尺寸时,向亮度调节模块133发出第四控制信号。
亮度调节模块133用于在接收到第三控制信号时,调低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并且在接收到第四控制信号时调高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
需要说明的是,显示设备的显示画面参数中,显示亮度与眼睑开合程度大小成反比,即当显示画面亮度越亮时,此时眼睑开合程度越小,即眼廓上下两端尺寸越小,因此当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小于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眼廓上下两端尺寸时,表明需要调低当前显示设备的亮度,使得适应当前观看显示画面的用户,当用户的眼睑开合程度变大时,此时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中眼廓上下两端尺寸会较大,表示当前用户不再适应当前标准脸部图像所对应的亮度,需要将当前显示画面的亮度进行提高,以适应当前用户。
优选地,标准脸部图像为多个,且对画面参数按照参数等级划分,每一个标准脸部图像中的预设部位的尺寸对应其中一个参数等级的显示画面;且当获得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和获取的脸部图像相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不一致时,调节模块130用于将画面参数调到与当前参数等级相邻等级的画面参数。
更为具体地,比如将画面参数按照分辨率等级划分为三个级别,按照亮度参数等级划分成五个级别,此时每一个标准脸部图像可以只对应一个参数等级的显示画面,也可以对应亮度等级和分辨率等级组合起来的显示画面参数。
在实际对显示画面参数进行调节时,首先获取用户的脸部图像,处理并计算得到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和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将两个值分别与当前参数等级所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对应部位的尺寸进行比较,当比较结果不符时,调到与当前参数等级相邻等级的画面参数,例如将画面参数等级调低或调高一个等级,实现细微调节。
优选地,上述脸部识别模块120还用于在获取位于显示设备的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和对获取的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计算获取的脸部图像中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之间:
对获取的脸部图像判断是否完整,当判定完整时,计算获取的脸部图像中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
当判定不完整时,采集模块110用于继续获取位于显示设备的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获取的脸部图像首先进行脸部识别处理,之后再判断脸部轮廓是否完整,对于判定为完整的脸部图像进行计算预设部位的尺寸值,进一步根据预设部位尺寸值进行调节当前的显示画面参数。需要说明的是,当获取的脸部图像中经脸部识别处理后,该图像中脸廓和眼廓完整时,则判定为完整。能够进一步的依据当前脸部图像对画面参数进行调节,防止误判,造成调节后的显示画面参数与用户脸部图像不匹配。
优选地,上述采集模块110用于实时获取位于显示设备出光侧的用户脸部图像或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用户脸部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实时获取或者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用户脸部图像,一方面,可以通过实时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对显示设备的显示画面参数进行实时调整,另一方面,也可以当在出现获取的当前帧脸部图像被判断为不完整时,自动获取下一帧图像或自动判断下一帧图像的完整性以便实现调节相应显示画面参数。
优选地,上述标准脸部图像为预先输入的标准脸部图像。
可以通过预先输入标准脸部图像,每一个标准脸部图像的脸廓尺寸值对应一个分辨率等级的显示画面,每一个标准脸部图像的眼廓尺寸值对应一个亮度等级的显示画面,以便更好的匹配当前获取的用户脸部图像的脸部预设部位尺寸所应当对应的显示画面参数。
优选地,在将计算获取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进行比较之前:
调节模块130还用于对显示画面按照预设亮度和预设分辨率划分等级,生成画面参数等级集合。
采集模块110还用于获取用户观看不同参数等级的显示画面时的匹配脸部图像,该匹配脸部图像即为标准脸部图像。
脸部识别模块120还用于对各个标准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计算得到每个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首先由用户自行决定其任意一个脸部图像所应当具有的显示画面参数,以及其他画面显示参数所应该具有的脸部图像,即其他分辨率对应脸廓尺寸大小相当于距离显示设备距离远近,其他亮度对应眼睑尺寸大小,因此由用户自行建立的标准脸部图像所对应显示参数等级,可以更好地调节显示参数,一旦获得到当前用户的脸部图像,在对其进行分析后,得到脸廓或眼廓尺寸,分析其与哪个标准脸部图像尺寸相近似,进而得到应当调到的画面显示参数。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图中并未示出),其中该显示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的画面参数调节装置,其具有任意一种结构的画面参数调节装置,可以实现自动识别并且自动调节显示画面参数,一旦当前用户的脸部图像改变,则相应的显示画面参数随之改变,可以适应不同用户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所述画面参数至少包括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和/或显示设备的显示分辨率,其特征在于,所述画面参数调节方法包括:
获取位于所述显示设备的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
对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计算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中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
将计算获取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和获取的脸部图像相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进行比较;
当获得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和获取的脸部图像相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不一致时,对画面参数进行调节,以使得所述显示设备显示的画面满足用户的观看需求;
所述画面参数调节方法还包括:
获取用户观看不同参数等级的显示画面时的匹配脸部图像,存储为标准脸部图像,将用户选择的最佳显示画面参数所对应的用户脸部图像存储为对比基准原点图像;
在用户选择的最佳亮度等级,获取用户与显示设备保持正常观看距离在观看不同分辨率等级画面时眼睑的开合程度存储为对比基准图像;在用户选择的最佳分辨率等级,获取用户保持正常眼睑开合程度在观看不同亮度等级时脸部与显示设备的距离,存储为对比基准图像;
对画面参数进行调节的步骤包括:
将对比基准原点图像经过脸部识别后得到的脸廓左右两端尺寸集合和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存储为对比基准原点数据;将对比基准图像经过脸部识别处理后得到的脸廓左右两端尺寸集合和眼廓上下两端尺寸集合存储为对比基准数据,
计算出对比基准数据中的每组数据与对比基准原点数据的差值,根据各组数据对应的亮度和分辨率与相应对比基准原点数据所对应的亮度和分辨率的差值计算出在不同亮度和分辨率下达到用户观看最佳显示参数的补充值,根据用户当前脸部图像在对比基准数据中寻找最近似数据,将最近似的对比基准数据对应的补充值作为调节当前显示画面参数的依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计算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中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包括:
对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进行灰度处理,生成脸部灰度图像;
利用所述脸部灰度图像计算获取所述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脸部预设部位包括脸廓,所述利用所述脸部灰度图像计算获取所述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包括对所述脸部灰度图像进行脸廓识别处理,计算得到脸廓左右两端尺寸;
所述当获得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和获取的脸部图像相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不一致时,对画面参数进行调节,以使得所述显示设备显示的画面满足用户的观看需求的步骤包括:
当计算得到的所述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小于对应的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中脸廓左右两端尺寸时,调低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分辨率;
当计算得到的所述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大于对应的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中脸廓左右两端尺寸时,调高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分辨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脸部预设部位还包括眼廓,所述利用所述脸部灰度图像计算获取所述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包括对所述脸部灰度图像进行眼廓识别处理,且将所述脸部灰度图像中的眼廓转换成用户的真实眼廓大小,并计算得到眼廓上下两端尺寸;
所述当获得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和获取的脸部图像相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不一致时,对画面参数进行调节,以使得所述显示设备显示的画面满足用户的观看需求的步骤包括:
当计算得到的所述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小于对应的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中眼廓上下两端尺寸时,调低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
当计算得到的所述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大于对应的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中眼廓上下两端尺寸时,调高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为多个,且对所述画面参数按照参数等级划分,每一个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中的预设部位的尺寸对应其中一个参数等级的显示画面;且所述当获得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和获取的脸部图像相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不一致时,对画面参数进行调节,包括将画面参数调到与当前参数等级相邻等级的画面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画面参数调节方法还包括:所述画面参数调节方法还包括:在所述获取位于所述显示设备的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和所述对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计算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中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之间进行的:
判断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是否完整的步骤,当判定完整时,计算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中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当判定不完整时,继续获取位于所述显示设备的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位于所述显示设备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包括实时获取位于所述显示设备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或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用户的脸部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计算获取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进行比较之前,还包括:
对显示画面按照预设亮度和预设分辨率划分等级,生成画面参数等级集合;
获取用户观看不同参数等级的显示画面时的匹配脸部图像,该匹配脸部图像即为所述标准脸部图像;
对各个所述标准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计算得到每个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
9.一种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画面参数调节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所述采集模块用于获取位于所述显示设备的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
脸部识别模块,所述脸部识别模块用于对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计算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中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
所述脸部识别模块还用于:
获取用户观看不同参数等级的显示画面时的匹配脸部图像,存储为标准脸部图像,并将用户选择的最佳显示画面参数所对应的用户脸部图像存储为对比基准原点图像;
在用户选择的最佳亮度等级,获取用户与显示设备保持正常观看距离在观看不同分辨率等级画面时眼睑的开合程度存储为对比基准图像;在用户选择的最佳分辨率等级,获取用户保持正常眼睑开合程度在观看不同亮度等级时脸部与显示设备的距离,存储为对比基准图像;
调节模块,所述调节模块用于将计算获取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和获取的脸部图像相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进行比较;以及当获得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和获取的脸部图像相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不一致时,将对比基准原点图像经过脸部识别后得到的脸廓左右两端尺寸集合和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存储为对比基准原点数据;将对比基准图像经过脸部识别处理后得到的脸廓左右两端尺寸集合和眼廓上下两端尺寸集合存储为对比基准数据,
计算出对比基准数据中的每组数据与对比基准原点数据的差值,根据各组数据对应的亮度和分辨率与相应对比基准原点数据所对应的亮度和分辨率的差值计算出在不同亮度和分辨率下达到用户观看最佳显示参数的补充值,根据用户当前脸部图像在对比基准数据中寻找最近似数据,将最近似的对比基准数据对应的补充值作为依据,对画面参数进行调节,以使得所述显示设备显示的画面满足用户的观看需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脸部识别模块包括灰度处理模块,其中所述灰度处理模块用于对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进行灰度处理,生成脸部灰度图像;
所述脸部识别模块用于利用所述脸部灰度图像计算获取所述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脸部预设部位包括脸廓,所述脸部识别模块包括信息处理模块和脸廓识别模块,其中所述脸廓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脸部灰度图像进行脸廓识别处理;
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计算得到脸廓左右两端尺寸;
所述调节模块包括控制模块和分辨率调节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值并与标准脸部图像的脸廓左右两端值进行比较,当接收到的所述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小于对应的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中脸廓左右两端尺寸时,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分辨率调节模块发出第一控制信号,当接收到的所述脸廓左右两端尺寸大于对应的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中脸廓左右两端尺寸时,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分辨率调节模块发出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分辨率调节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时调低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分辨率,以及接收到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调高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分辨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脸部预设部位还包括眼廓,所述脸部识别模块还包括眼廓识别模块,其中所述眼廓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脸部灰度图像进行眼廓识别处理;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脸部灰度图像中的眼廓转换成用户的真实眼廓大小,并计算得到用户的眼廓上下两端尺寸;
所述调节模块还包括亮度调节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并与标准脸部图像的眼廓上下两端尺寸进行比较,当接收到的所述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小于对应的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中眼廓上下两端尺寸时,向所述亮度调节模块发出第三控制信号,当接收到的所述眼廓上下两端尺寸小于对应的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中眼廓上下两端尺寸时,向所述亮度调节模块发出第四控制信号;
所述亮度调节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三控制信号时,调低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并且在接收到所述第四控制信号时调高所述显示设备的显示亮度。
13.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为多个,且对所述画面参数按照参数等级划分,每一个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中的预设部位的尺寸对应其中一个参数等级的显示画面;且所述当获得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和获取的脸部图像相对应的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不一致时,所述调节模块用于将画面参数调到与当前参数等级相邻等级的画面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脸部识别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获取位于所述显示设备的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和所述对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计算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中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之间:
判断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是否完整,当判定完整时,计算获取的所述脸部图像中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
当判定不完整时,所述采集模块用于继续获取位于所述显示设备的出光侧的用户的脸部图像。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用于实时获取位于所述显示设备出光侧的用户脸部图像或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的用户脸部图像。
16.根据权利要求9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计算获取的脸部预设部位的尺寸与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进行比较之前:
所述调节模块还用于对显示画面按照预设亮度和预设分辨率划分等级,生成画面参数等级集合;
所述采集模块还用户获取用户观看不同参数等级的显示画面时的匹配脸部图像,该匹配脸部图像即为所述标准脸部图像;
所述脸部识别模块还用于对各个所述标准脸部图像进行脸部识别处理,计算得到每个所述标准脸部图像中预设部位的尺寸。
17.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设备包括权利要求9至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装置。
CN201610815536.8A 2016-09-09 2016-09-09 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及其装置 Active CN1064451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5536.8A CN106445124B (zh) 2016-09-09 2016-09-09 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5536.8A CN106445124B (zh) 2016-09-09 2016-09-09 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45124A CN106445124A (zh) 2017-02-22
CN106445124B true CN106445124B (zh) 2019-08-02

Family

ID=581684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15536.8A Active CN106445124B (zh) 2016-09-09 2016-09-09 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451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27362B (zh) * 2019-04-27 2020-12-08 深圳市智码广告通有限公司 手持移动终端分等级显示平台
CN113568595B (zh) * 2021-07-14 2024-05-17 上海炬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ToF相机的显示器组件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2031A (zh) * 2012-12-27 2014-07-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特定参数调整方法
CN104252828A (zh) * 2013-06-29 2014-12-3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保护视力的显示方法、显示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5575359A (zh) * 2014-10-10 2016-05-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亮度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05788564A (zh) * 2015-12-24 2016-07-20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屏幕显示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67196B (zh) * 2014-08-22 2016-09-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亮度的调节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KR102277212B1 (ko) * 2015-01-23 2021-07-1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정보를 이용한 홍채 인증 방법 및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02031A (zh) * 2012-12-27 2014-07-02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特定参数调整方法
CN104252828A (zh) * 2013-06-29 2014-12-31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保护视力的显示方法、显示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05575359A (zh) * 2014-10-10 2016-05-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亮度调节系统及方法
CN105788564A (zh) * 2015-12-24 2016-07-20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屏幕显示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45124A (zh) 2017-0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6726B (zh) 一种信息终端
CN104616626B (zh) 一种显示装置亮度调节装置和方法
CN107945766A (zh) 显示装置
CN102142240B (zh) 实现亮度调节的数据处理设备及方法
US8306353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with light processing, indication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20160110846A1 (en) Automatic display image enhancement based on user's visual perception model
CN101426090A (zh) 图像处理装置
CN106445124B (zh) 显示设备、显示设备的画面参数调节方法及其装置
US11069321B2 (en) Control method
WO2018219294A1 (zh) 一种信息终端
CN110784977B (zh) 一种用于教学环境的光信号输出方法
CN105609086A (zh) 显示界面的亮度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7436681A (zh) 自动调节文字的显示大小的移动终端及其方法
CN111667798A (zh) 一种屏幕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5554981B (zh) 台灯调节方法和装置
US20030156073A1 (en)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proximate video monitors to output substantially identical video image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s therefor
CN109785592A (zh) 台灯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6297734A (zh) 用于电子终端的屏幕亮度调节方法和设备
CN111387932B (zh) 一种视力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696058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7126644B2 (en) Rapid white balance method for color digital images
Chubarau et al. Perceptual image quality assessment for various viewing conditions and display systems
CN108230985A (zh) 显示屏色温调节方法及显示屏色温调节装置
US20230206811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11335278B2 (en) Self-adaptive adjustment method based on ambient light distribution fiel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08

Address after: 100015 No. 10,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Beijing Oriental Wisdom Material Un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15 No. 10, Jiuxianqiao Road, Beijing, Chaoy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BOE MULTIMEDIA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