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45047A - 一种功能切换电路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功能切换电路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45047A
CN106445047A CN201610835578.8A CN201610835578A CN106445047A CN 106445047 A CN106445047 A CN 106445047A CN 201610835578 A CN201610835578 A CN 201610835578A CN 106445047 A CN106445047 A CN 1064450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pin
diode
power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3557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靳
张阳熠
王祥傲
夏岩磊
汪先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zho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zho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uzhou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83557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450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4450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450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26Power supply means, e.g. regulation thereof
    • G06F1/266Arrangements to supply power to external peripherals either directly from the computer or under computer control, e.g. supply of power through the communication port, computer controlled power-stri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3/00Interconnection of, or transfer of information or other signals between, memories, input/output devices or central processing units
    • G06F13/38Information transfer, e.g. on b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切换电路,所述功能切换电路包括电源端;所述功能切换电路还包括功能检测模块和主控模块;所述功能检测模块与电源端的电源引脚连接,所述主控模块与电源端的数据引脚连接;所述功能检测模块在电源端的电源引脚与移动终端由断开切换到连接时生成关断指令;所述主控模块在检测到由关断指令触发的切换信号时,将电源端的数据引脚与切换信号对应的预设电路连接;所述预设电路为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电路,或所述预设电路为用于调整向所述移动终端输出的充电电压的电压控制电路。本发明解决移动终端的电源端进行数据传输和充电切换的电路设计复杂、效率低等问题,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功能切换电路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切换电路及装置,属于移动终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或者叫移动通信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广义的讲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POS机甚至包括车载电脑。但是大部分情况下是指手机或者具有多种应用功能的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随着网络和技术朝着越来越宽带化的方向的发展,移动通信产业将走向真正的移动信息时代;另一方面,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的处理能力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处理能力,移动终端正在从简单的通话工具变为一个综合信息处理平台,这也给移动终端增加了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
移动终端作为简单通信设备伴随移动通信发展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自2007年开始,智能化引发了移动终端基因突变,从根本上改变了终端作为移动网络末梢的传统定位。移动智能终端几乎在一瞬之间转变为互联网业务的关键入口和主要创新平台,新型媒体、电子商务和信息服务平台,互联网资源、移动网络资源与环境交互资源的最重要枢纽,其操作系统和处理器芯片甚至成为当今整个ICT产业的战略制高点。移动智能终端引发的颠覆性变革揭开了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序幕,开启了一个新的技术产业周期。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持续发展,其影响力将比肩收音机、电视和互联网(PC),成为人类历史上第4个渗透广泛、普及迅速、影响巨大、深入至人类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终端产品。目前,移动终端的电源端既能充电又能进行数据传输,但是目前的功能切换电路设计复杂,效率低,影响使用体验。为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能够综合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功能切换电路,旨在解决移动终端的电源端进行数据传输和充电切换的电路设计复杂,效率低等问题,具有较好的使用性能,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功能切换电路,所述功能切换电路包括电源端,所述电源端包括电源引脚和数据引脚;
所述功能切换电路还包括功能检测模块和主控模块;
所述功能检测模块与所述电源端的电源引脚连接,所述主控模块与所述电源端的数据引脚连接;所述功能检测模块在所述电源端的电源引脚与移动终端由断开切换到连接时生成关断指令;
所述主控模块在检测到由所述关断指令触发的切换信号时,将所述电源端的数据引脚与所述切换信号对应的预设电路连接;
其中,所述预设电路为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电路,或者所述预设电路为用于调整向所述移动终端输出的充电电压的电压控制电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功能检测模块包括电流检测单元和运算放大器,所述电源端的电源引脚、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均与所述运算放大器连接;
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在所述电源端的电源引脚与移动终端由断开切换到连接时检测向所述电源端的电源引脚输出的电流,并输出与检测到的电流对应的电压差信号;
所述运算放大器对所述电压差信号进行信号放大和信号比较,且输出信号比较所得的所述关断指令。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控模块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入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入端、第三输出端和控制端;
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电压控制电路对接,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数据电路对接,所述主控模块的第三输入端和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电源端的数据引脚对接;
所述主控模块是从所述控制端接入所述切换信号,且所述主控模块还包括微处理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三稳压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和第四稳压二极管;
其中,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正数据引脚和第一负数据引脚对应为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二正数据引脚和第二负数据引脚对应为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对应为所述第三输入端和所述第三输出端,所述微处理器的使能引脚为所述主控模块的控制端,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三正数据引脚和第三负数据引脚对应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微处理器的地引脚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对应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对应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对应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和地,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接地,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对应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包括电流检测端、低电位输出端和高电位输出端,所述电流检测端与所述电源端的电源引脚对接,所述低电位输出端和所述高电位输出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对接;
所述电流检测单元还包括第一电容、第四电容、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
其中,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对应为所述电流检测单元的电流检测端、低电位输出端和高电位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对接,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并联,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对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对接,所述第一电容和第七电阻并联在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和地之间,所述第四电容并联在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运算放大器包括高电位输入端、低电位输入端和中断输出端,所述高电位输入端和所述低电位输入端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对接,所述运算放大器从所述中断输出端输出所述关断指令;
所述运算放大器包括第五二极管、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放大比较芯片;
其中,所述放大比较芯片的第一高电位输入引脚和第一低电位输入引脚对应为所述运算放大器的高电位输入端和低电位输入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运算放大器的中断输出端,所述放大比较芯片的第一输出引脚与所述放大比较芯片的第二高电位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八电阻并联在所述放大比较芯片的第一输出引脚和所述第一低电位输入引脚之间,所述第十电阻和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串联连接点接所述放大比较芯片的第二低电位输入引脚,所述第十电阻和所述第十一电阻串联在第一电源和地之间,所述放大比较芯片的电源引脚接第一电源,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接所述放大比较芯片的第二输出引脚,所述第三电容和所述第十二电阻并联在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地之间,所述第五二极管连接在第二电源和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之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功能切换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功能切换电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功能检测模块在所述电源端的电源引脚与移动终端由断开切换到连接时生成关断指令,所述主控模块在检测到由所述关断指令触发的切换信号时,将所述电源端的数据引脚与所述切换信号对应的预设电路连接,所述预设电路为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电路,或所述预设电路为用于调整向所述移动终端输出的充电电压的电压控制电路,进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功能切换电路设计简单,进而提升切换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功能切换电路的组成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功能切换电路的一种优化组成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功能切换电路的一种具体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如图1至图3所示:
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能切换装置,该功能切换中装置包括功能切换电路,该功能切换电路包括一电源端10,还包括功能检测模块11和主控模块12,所述功能检测模块11与所述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连接,所述主控模块12与电源端10的数据引脚30连接。
具体地,因功能检测模块11与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连接,功能检测模块11可实时检测该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上的电信号的变化;功能检测模块11可检测该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上的电信号的电压功能检测模块11还可检测流过该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上的电信号的电流;
进一步地,功能切换装置的电源端未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插接时,功能切换装置的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未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的电源引脚20连接,功能检测模块11从该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上检测到的电信号基本是不变的,功能切换装置的电源端10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插接时,功能切换装置的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的电源引脚20连接,功能切换装置通过其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向移动终端供电和/或对移动终端的电芯充电,该功能切换装置的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上会存在电流;相对于功能检测模块11在功能切换装置的电源端20未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插接时检测到的电信号,功能检测模块11在功能切换装置的电源端10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插接时从该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上检测到的电信号已发生较大的变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功能检测模块11在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与移动终端由断开切换到连接时生成关断指令。
具体地,相对于在功能切换装置的电源端10未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插接时从该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上检测到的电信号,功能检测模块11在功能切换装置的电源端10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插接时从该电源端的电源引脚20上检测到的电信号已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功能切换装置的电源端10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从未插接转换到插接的过程中,功能检测模块11从该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上检测到变化的电信号,功能检测模块11在检测到该变化的电信号时,生成关断指令。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处理器模块在检测到接入检测模块11生成的该关断指令时,根据预设的切换模式生成切换信号。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移动终端还包括触发电路,该触发器在检测到功能检测模块11生成的该关断指令时,根据预设的切换模式生成切换信号;其中,需说明的是,上述预设的切换模式可至少包括以下四种:
第一种,默认情况下主控模块12与该电压控制电路13连接,一旦检测到该关断指令时生成用于将主控模块12切换至与该数据电路14连接的切换信号。
第二种,默认情况下主控模块12与该数据电路14连接,一旦检测到该关断指令时生成用于将主控模块12切换至与该电压控制电路13连接的切换信号。
第三种,无论在检测到该关断指令时主控模块12与哪个预设电路(包括该电压控制电路13和该数据电路14)连接,一旦检测到该关断指令时生成用于将主控模块12与该数据电路14连接的切换信号。
第四种,无论在检测到该关断指令时主控模块12与哪个预设电路(包括该电压控制电路13和该数据电路14)连接,一旦检测到该关断指令时生成用于将主控模块12与该电压控制电路13连接的切换信号。
作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检测到功能检测模块11生成的该中断信号之后首先生成对应该数据电路14的切换信号,主控模块12将该数据电路14与电源端10的数据引脚30连接,数据电路14采用握手方式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如果未成功建立该通信连接,则生成执行该电压控制电路13的切换信号,将电压控制电路13与电源端10的数据引脚30连接;如果成功建立该通信连接,则保持该数据电路14与电源端10的数据引脚30连接。
对应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主控模块12在检测到由中断信号触发的切换信号时,将电源端10的数据引脚30与切换信号对应的预设电路连接;其中,所述预设电路为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电路14,或者预设电路为用于调整向移动终端输出的充电电压的电压控制电路13。
其中,需说明的是,主控模块12用于根据切换信号,与切换信号对应的预设电路连接,使得功能切换装置的电源端10的数据引脚30与切换信号对应的预设电路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对采用哪种电子器件组成该主控模块12不做限定,对该主控模块12的工作原理不做限定。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实施方式,如果供电设备的电源端包括两根数据引脚(包括数据引脚U_D+、数据引脚U_D-),采用电可控的双刀双掷开关作为该主控模块12。
在切换信号对应数据电路14时,主控模块12在接收到该切换信号时,控制该双刀双掷开关将该数据电路14与该电源端10的两根数据引脚(包括数据引脚U_D+、数据引脚U_D-)分别连接;进而,数据电路14可通过该两根数据引脚(包括数据引脚U_D+、数据引脚U_D-)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基于成功建立的通信连接进行与移动终端的数据交互。
在切换信号对应电压控制电路13时,主控模块12在接收到该切换信号时,控制该双刀双掷开关将该电压控制电路13与该电源端10的两根数据引脚(包括数据引脚U_D+、数据引脚U_D-)分别连接;进而在功能切换装置通过其电源引脚20对移动终端中的电芯充电的过程中,电压控制电路13可通过该两根数据引脚(包括数据引脚U_D+、数据引脚U_D-)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电压调整指令,控制功能切换装置通过其电源引脚向移动终端输出的电信号的电压(即充电电压)。
优选地,功能切换装置仅支持输出预设电压的电信号,该预设电压包括5V、9V和12V;在电压控制电路13可通过该两根数据引脚(包括数据引脚U_D+、数据引脚U_D-)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电压调整指令时,如果该电压调整指令对应的电压为任一个该预设电压,电压控制电路13控制功能切换装置通过其电源引脚20向移动终端输出电压调整指令对应的电压;如果该电压调整指令对应的电压不为任一个该预设电压,电压控制电路13控制功能切换装置通过其电源引脚20向移动终端输出默认电压(例如5V),可向或不向移动终端反馈不支持电压调整指令指定的电压的响应。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功能切换电路的一种优化组成结构,但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实施方式,参见图2,功能检测模块11包括电流检测单元111和运算放大器112,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电流检测单元111和运算放大器112连接。
如图2所示的电流检测单元111,电流检测单元111在电源端的电源引脚20与移动终端由断开切换到连接时检测向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输出的电流,并输出与检测到的电流对应的电压差信号。
具体地,功能切换装置的电源端20未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插接时,功能切换装置的电源端的电源引脚20未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的电源引脚20连接,该电源端20的电源引脚20上不存在电流;功能切换装置的电源端20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插接时,功能切换装置的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的电源引脚20连接,功能切换装置通过其电源引脚20对移动终端供电和/或对移动终端中的电芯充电,该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不存在电流。
本实施方式中,通过电流检测单元111实时检测该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上是否存在电流,存在的电流大小;电流检测单元111将从该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上检测到的电流转化成电压差并生成电压差信号。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对采用哪种电子器件组成电流检测单元111不做限定,对该电流检测单元111的工作原理不做限定。优选地,电流检测单元111通过电阻检测从该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上检测到的电流并将检测到的电流转化成电压差,并得到电压差信号。
如图2所示的运算放大器112,运算放大器112对电压差信号进行信号放大和信号比较,输出信号比较所得的关断指令。
需说明的是,运算放大器112包括有基准信号电路,该基准信号电路用于:生成基准电压差信号。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运算放大器112首先对该电流检测单元111输出的电压差信号进行信号放大,运算放大器112将信号放大后的电压差信号与该基准信号电路输出的基准电压差信号进行信号比较,该当打比较电路输出信号比较所得的电信号,该电信号载有信号比较结果。
举例说明,功能切换装置的电源端10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从未插接转换到插接的过程中,电流检测单元111从该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上检测到变化的电流并转换出变化的电压差信号;从而,运算放大器112对该变化的电压差信号进行信号放大、与基准电压差信号进行信号比较之后得到载有变化的比较结果的电信号,该载有变化的比较结果的电信号即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关断指令。例如,在功能切换装置的电源端10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未插接时,信号放大后的电信号的幅值小于该基准电压差信号的幅值,输出比较结果为“0”的电信号;在功能切换装置的电源端10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插接时,信号放大后的电信号的幅值大于该基准电压差信号的幅值,输出比较结果为“1”的电信号;因此,功能切换装置的电源端10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从未插接转换到插接的过程中,输出变化的比较结果(由“0”变为“1”)的电信号。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功能切换电路的一种具体电路图,但仅示出了与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实施方式,参见图3,电源端采用供电芯片U1实现,供电芯片U1包括电源引脚U_VCC、正数据引脚U_D+、负数据引脚U_D-和地引脚GND;其中,该供电芯片U1的地引脚GND接地,该供电芯片U1的电源引脚U_VCC为所述电源端的电源引脚,该供电芯片U1的正数据引脚U_D+和负数据引脚U_D-为该电源端的数据引脚;优选地,该供电芯片U1的正数据引脚U_D+和负数据引脚U_D-为该电源端的两根数据引脚。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实施方式,参见图3,主控模块12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入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入端、第三输出端和控制端CTL;主控模块12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对应接电压控制电路13,主控模块12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对应接数据电路14,主控模块12的第三正数据端和第三输出端对应接电源端的数据引脚;主控模块12从控制端CTL接入切换信号。举例说明,主控模块12的第三正数据端和第三输出端对应接该供电芯片U1的正数据引脚U_D+和负数据引脚U_D-。
参见图3,主控模块12包括微处理器U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二极管D1、第一稳压二极管D2、第二二极管D3、第二稳压二极管D4、第三二极管D5、第三稳压二极管D6、第四二极管D7和第四稳压二极管D8;其中,微处理器U3的第一正数据引脚D1+和第一负数据引脚D1-对应为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输出端,微处理器U3的第二正数据引脚D2+和第二负数据引脚D2-对应为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和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对应为第三输入端和第三输出端,微处理器U3的使能引脚EN为主控模块12的控制端CTL,微处理器U3的第三正数据引脚D3+和第三负数据引脚D3-对应接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和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微处理器U3的地引脚GND接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接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第一稳压二极管D2的阳极和阴极对应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和地,第二二极管D3的阴极接地,第二稳压二极管D4的阳极和阴极对应接第二二极管D3的阳极和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第三二极管D5的阴极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第三稳压二极管D6的阳极和阴极对应接第三二极管D5的阳极和地,第四二极管D7的阴极接地,第四稳压二极管D8的阳极和阴极对应接第四二极管D7的阳极和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
图3所述的主控模块12的工作原理是:如果切换信号对应数据电路14,则在微处理器U3从使能引脚EN接收到该切换信号时,微处理器U3将第二正数据引脚D2+接第三正数据引脚D3+,微处理器U3将第二负数据引脚D2-接三负数据引脚D3-。从而,数据电路14可通过电源端的数据引脚(包括数据引脚U_D+、数据引脚U_D-)与移动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基于成功建立的通信连接进行与移动终端的数据交互。
如果切换信号对应电压控制电路13,则在微处理器U3从使能引脚EN接收到该切换信号时,微处理器U3将第一正数据引脚D1+接第三正数据引脚D3+,微处理器U3将第一负数据引脚D1-接三负数据引脚D3-。进而在充电设备通过其电源引脚对移动终端中的电芯充电的过程中,电压控制电路13可通过电源端的两根数据引脚(包括数据引脚U_D+、数据引脚U_D-)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电压调整指令,控制功能切换装置通过其电源引脚20向移动终端输出的电信号的电压(即充电电压)。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实施方式,参见图3,电流检测单元111包括电流检测端、低电位输出端和高电位输出端,电流检测端接电源端的电源引脚,低电位输出端和高电位输出端接所述运算放大器112。举例说明,电流检测单元111的电流检测端与供电芯片U1包括电源引脚U_VCC连接。
参见图3,电流检测单元111包括第一电容C1、第四电容C4、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和第七电阻R7;其中,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和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对应为电流检测单元111的电流检测端、低电位输出端和高电位输出端,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接第一电源VCC1,第三电阻R3与第四电阻R4并联,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接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和第七电阻R7并联在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和地之间,第四电容C4并联在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之间。
图3所示的电流检测单元111的工作原理是: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并联在第一电源VCC1和电源端的电源引脚之间,通过并联的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检测流过该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的电流,将检测到的电流转换为电压差并得到电压差信号,该电压差信号经过第五电阻R5和第六电阻R6之后从电流检测单元111的低电位输出端和高电位输出端输出该电压差信号。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实施方式,参见图3,运算放大器112包括高电位输入端、低电位输入端和中断输出端S_OUT,高电位输入端和低电位输入端接电流检测单元111,运算放大器112从中断输出端S_OUT输出关断指令;
参见图3,运算放大器112包括第五二极管D5、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和放大比较芯片U2;其中,放大比较芯片U2的第一高电位输入引脚IN1+和第一低电位输入引脚IN1-对应为运算放大器112的高电位输入端和低电位输入端,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为运算放大器112的中断输出端S_OUT,放大比较芯片U2的第一输出引脚OUT1与放大比较芯片U2的第二高电位输入引脚IN2+连接,第二电容C2和第八电阻R8并联在放大比较芯片U2的第一输出引脚OUT1和第一低电位输入引脚IN1-之间,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的串联连接点接放大比较芯片U2的第二低电位输入引脚IN2-,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串联在第一电源VCC1和地之间,放大比较芯片U2的电源引脚VDD接第一电源VCC1,放大比较芯片U2的地引脚VSS接地,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接放大比较芯片U2的第二输出引脚OUT2,第三电容C3和第十二电阻R12并联在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与地之间,第五二极管D5连接在第二电源VCC2和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之间。
如图3所示的运算放大器112的工作原理是:运算放大器112从高电位输入端和低电位输入端接入电流检测单元111输出的电压差信号;放大比较芯片U2首先对该电压差信号进行信号放大,并从第一输出引脚OUT1输出信号放大后的该电压差信号;然后,放大比较芯片U2从第二高电位输入引脚IN2+接入从第一输出引脚OUT1输出的该电压差信号,从第二低电位输入引脚IN2-接入基准电压差信号,对从第一输出引脚OUT1接入的该电压差信号与从第二低电位输入引脚IN2-接入的基准电压差信号进行信号比较,并从第二输出引脚OUT2输出载有比较结果的电信号,最后从运算放大器112从中断输出端S_OUT输出载有比较结果的电信号。其中,该基准电压差信号为第十电阻R10和第十一电阻R11的串联连接点的电压。
举例说明,在功能切换装置的电源端10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未插接时,信号放大后的电信号的幅值小于该基准电压差信号的幅值,输出比较结果为“0”的电信号;在功能切换装置的电源端10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插接时,信号放大后的电信号的幅值大于该基准电压差信号的幅值,输出比较结果为“1”的电信号;因此,功能切换装置的电源端与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从未插接转换到插接的过程中,输出变化的比较结果(由“0”变为“1”)的电信号(即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关断指令)。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功能检测模块11在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与移动终端由断开切换到连接时生成关断指令;主控模块12在检测到由关断指令触发的切换信号时,将电源端10的数据引脚30与切换信号对应的预设电路连接;预设电路为用于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电路14,或者预设电路为用于调整向移动终端输出的充电电压的电压控制电路1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功能切换电路设计简单,进而提升切换效率,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功能切换电路,所述功能切换电路包括电源端(1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端(10)包括电源引脚(20)和数据引脚(30);
所述功能切换电路还包括功能检测模块(11)和主控模块(12);
所述功能检测模块(11)与所述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连接,所述主控模块(12)与所述电源端(10)的数据引脚(30)连接;所述功能检测模块(11)在所述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与移动终端由断开切换到连接时生成关断指令;
所述主控模块(12)在检测到由所述关断指令触发的切换信号时,将所述电源端(10)的数据引脚(30)与所述切换信号对应的预设电路连接;
其中,所述预设电路为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电路(14),或所述预设电路为用于调整向所述移动终端输出的充电电压的电压控制电路(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功能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检测模块(11)包括电流检测单元(111)和运算放大器(112),所述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所述电流检测单元(111)均与所述运算放大器(112)连接;
所述电流检测单元(111)在所述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与移动终端由断开切换到连接时检测向所述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输出的电流,并输出与检测到的电流对应的电压差信号;
所述运算放大器(112)对所述电压差信号进行信号放大和信号比较,且输出信号比较所得的所述关断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功能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12)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入端、第二输出端、第三输入端、第三输出端和控制端;
所述主控模块(12)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电压控制电路(13)对接,所述主控模块(12)的第二输入端和第二输出端与所述数据电路(14)对接,所述主控模块(12)的第三输入端和第三输出端与所述电源端(10)的数据引脚(30)对接;
所述主控模块(12)是从所述控制端接入所述切换信号,且所述主控模块(12)还包括微处理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一稳压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二稳压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三稳压二极管、第四二极管和第四稳压二极管;
其中,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一正数据引脚和第一负数据引脚对应为所述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一输出端,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二正数据引脚和第二负数据引脚对应为所述第二输入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对应为所述第三输入端和所述第三输出端,所述微处理器的使能引脚为所述主控模块(12)的控制端,所述微处理器的第三正数据引脚和第三负数据引脚对应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所述微处理器的地引脚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对应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和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接地,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对应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三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对应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和地,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接地,所述第四稳压二极管的阳极和阴极对应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和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功能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111)包括电流检测端、低电位输出端和高电位输出端,所述电流检测端与所述电源端(10)的电源引脚(20)对接,所述低电位输出端和所述高电位输出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112)对接;
所述电流检测单元(111)还包括第一电容、第四电容、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
其中,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对应为所述电流检测单元(111)的电流检测端、低电位输出端和高电位输出端,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与第一电源对接,所述第三电阻与所述第四电阻并联,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对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对接,所述第一电容和第七电阻并联在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和地之间,所述第四电容并联在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一种功能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放大器(112)包括高电位输入端、低电位输入端和中断输出端,所述高电位输入端和所述低电位输入端与所述电流检测单元(111)对接,所述运算放大器(112)从所述中断输出端输出所述关断指令;
所述运算放大器(112)包括第五二极管、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和放大比较芯片;
其中,所述放大比较芯片的第一高电位输入引脚和第一低电位输入引脚对应为所述运算放大器(112)的高电位输入端和低电位输入端,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运算放大器(112)的中断输出端,所述放大比较芯片的第一输出引脚与所述放大比较芯片的第二高电位输入引脚连接,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八电阻并联在所述放大比较芯片的第一输出引脚和所述第一低电位输入引脚之间,所述第十电阻和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串联连接点接所述放大比较芯片的第二低电位输入引脚,所述第十电阻和所述第十一电阻串联在第一电源和地之间,所述放大比较芯片的电源引脚接第一电源,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一端接所述放大比较芯片的第二输出引脚,所述第三电容和所述第十二电阻并联在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与地之间,所述第五二极管连接在第二电源和所述第九电阻的第二端之间。
6.一种功能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切换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功能切换电路。
CN201610835578.8A 2016-09-21 2016-09-21 一种功能切换电路及装置 Pending CN1064450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35578.8A CN106445047A (zh) 2016-09-21 2016-09-21 一种功能切换电路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35578.8A CN106445047A (zh) 2016-09-21 2016-09-21 一种功能切换电路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45047A true CN106445047A (zh) 2017-02-22

Family

ID=581668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35578.8A Pending CN106445047A (zh) 2016-09-21 2016-09-21 一种功能切换电路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4504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9491A (zh) * 2018-08-30 2019-01-18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测试系统和终端测试方法
CN112216885A (zh) * 2020-10-15 2021-01-12 上海畅联智融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电池生命周期读取电路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59536U (zh) * 2014-12-30 2015-08-12 深圳市兰丁科技有限公司 切换电路和充电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59536U (zh) * 2014-12-30 2015-08-12 深圳市兰丁科技有限公司 切换电路和充电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39491A (zh) * 2018-08-30 2019-01-18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温度测试系统和终端测试方法
CN112216885A (zh) * 2020-10-15 2021-01-12 上海畅联智融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电池生命周期读取电路
CN112216885B (zh) * 2020-10-15 2021-11-05 上海畅联智融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电池生命周期读取电路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5549B (zh) 用于控制电池状态的方法、系统及电池
KR102158288B1 (ko) 배터리를 충전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203387203U (zh) 一种具有usb otg功能的充电切换系统
CN204559536U (zh) 切换电路和充电设备
CN102055223B (zh) Usb专用充电器识别电路
CN101355259B (zh) 通过识别充电线缆进行充电的便携式通信装置和方法
CA2815820C (en) Charging electronic devices
CN103682491B (zh) 电子设备间的充电方法、充电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CN105518967B (zh) 改变电流限制的装置和方法
CN110100366A (zh) 移动终端、外围设备及其充电方法
CN102882246B (zh) 使用可拆卸装置对主装置进行充电的系统和方法
CN111239617B (zh) 充放电测试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系统
CN109494822B (zh) 一种终端设备、充电器、充电系统和充电方法
CN105186598A (zh) Usb插入自动识别和供电系统和集成有该系统的芯片
CN106802872A (zh) 一种通过usb接口进行设备间充电的方法和终端
CN107643998A (zh) 基于智能模块实现otg和充电双功能的系统
WO2014187415A1 (zh) 一种充电电缆及充电系统
CN106445047A (zh) 一种功能切换电路及装置
CN112134337A (zh) 电源适配器、终端设备、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CN201563242U (zh) 移动通信终端充电装置的识别装置
CN109861038B (zh) 可自动切换连接模式的usb连接埠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65243B (zh) 一种可进行供电管理的可穿戴设备及方法
CN112166422B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101989751A (zh) 电源供应装置、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相关判断方法
CN106797414B (zh) 一种终端的漏电流检测电路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