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38472A - 具有自动闭合功能的防风雨风叶 - Google Patents

具有自动闭合功能的防风雨风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38472A
CN106438472A CN201610871906.XA CN201610871906A CN106438472A CN 106438472 A CN106438472 A CN 106438472A CN 201610871906 A CN201610871906 A CN 201610871906A CN 106438472 A CN106438472 A CN 1064384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blades
main shaft
wind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7190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38472B (zh
Inventor
叶恩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ling Ying Da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叶恩平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叶恩平 filed Critical 叶恩平
Priority to CN20161087190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3847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384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384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384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384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32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axial flow pumps
    • F04D29/38Blades
    • F04D29/388Blad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闭合功能的防风雨风叶,属于疏风或排风设备领域,在叶片上设置错位机构,在主轴与叶片之间设置有复位机构,当叶片通过复位机构复位并使多个叶片拼成一个完整且封闭的圆,当叶片通过错位机构错位后,使叶片倾斜固定在主轴上并形成一个风叶涡流结构。通过错位机构和复位机构来实现风叶的闭合和展开状态的转换,当风叶工作时,通过错位机构使风叶展开并形成风叶涡流,进而实现排风的效果,而当停止工作时,通过复位机构使风叶复位后形成一个封闭的圆,并保证相邻的叶片之间精密贴合在一起,实现了排风风机的无空隙的结构,进而到达了防雨防水的效果。

Description

具有自动闭合功能的防风雨风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疏风或排风设备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风叶。
背景技术
排风风机是安装在墙体上使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进行通风的机构,现在排风风机的风叶都是固定式的且呈风扇风叶的涡流式的错位结构布局,但是这样的结构当下雨尤其是台风这样的大风大雨的天气时,其传统的风叶结构是不密封的,风叶与风叶之间存在较大的间隙,这样就会时雨水淋入/流入室内,进而对内部空间产生影响,特别是针对一些工厂,其设备和产品会被雨水浸泡后产生巨大的损失。尤其针对一些粮仓,对于排风要求高且干燥性要求高的地方,对于淋雨或者漏雨的情况是必须杜绝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密封效果好的防风雨风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自动闭合功能的防风雨风叶,包括多个叶片和主轴(100),所述的叶片通过卡片(300)与主轴(100)活动连接,所述的叶片上设置有错位机构,所述的主轴(100)与叶片之间设置有复位机构,当叶片通过复位机构复位并使多个叶片拼成一个完整且封闭的圆,当叶片通过错位机构错位后,使叶片倾斜固定在主轴(100)上并形成一个风叶(200)涡流结构。
对上述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设计:所述的错位机构为叶片(200)的重量差和设置在主轴(100)上的齿轮,叶片分为四个侧边分别为朝向主轴(100)的连接内边(203)、与连接内边(203)相对并呈圆弧型的圆弧外边(201)、分别与连接内边(203)和圆弧外边(201)连接的第一内侧边(204)和第二内侧边(202),第一内侧边(204)的重量大于第二内侧边(202),叶片的第一内侧边(204)与相邻叶片的第二内侧边(202)的弧形相适配,使多个叶片组合一起能够形成一个完整且封闭的圆,所述的卡片(300)一端固定在主轴(100)上另一端设置有与齿轮(400)配合的齿纹(302),并通过齿纹(302)与齿轮(400)紧密配合,且多个卡片(300)上的齿纹与同一个齿轮(400)配合连接,所述的复位机构为一端固定在卡片(300)另一端固定在主轴(100)上的复位弹簧。
对上述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设计:所述的错位机构为设置在主轴(100)上的导轨(600)和设置在每个相邻两叶片(200)之间联动杆(900),所述的复位机构为设置在导轨(600)内的复位弹簧(800)。
对上述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设计:所述的导轨(600)包括当叶片闭合时固定卡片的第一导轨(602)和到叶片展开时固定卡片的第二轨道(601),在第二导轨(601)上设置第二限位扣(700),所述的第一导轨(60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扣(50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错位机构和复位机构来实现风叶(200)的闭合和展开状态的转换,当风叶(200)工作时,通过错位机构使风叶(200)展开并形成风叶(200)涡流,进而实现排风的效果,而当停止工作时,通过复位机构使风叶(200)复位后形成一个封闭的圆,并保证相邻的叶片之间精密贴合在一起,实现了排风风机的无空隙的结构,进而到达了防雨防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风叶闭合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风叶展开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风叶闭合状态下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齿轮与卡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注释:100-主轴,200-风叶,201-圆弧外边,202-第二内侧边,203-连接内边,204-第一内侧边,300-卡片,301-齿纹,400-齿轮,600-导轨,500-第一限位扣,601-第二导轨,602-第一导轨,700-第二限位扣,800-复位弹簧,900-联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揭露的内容轻易的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制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有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的可实施的范畴。
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改造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图2和图4,一种具有自动闭合功能的防风雨风叶,包括多个叶片和主轴100,所述的叶片通过卡片300与主轴100活动连接,且卡片的设置位置和方式决定了叶片的位置,所述的叶片上设置有错位机构,所述的主轴100与叶片之间设置有复位机构,当叶片200通过复位机构复位并使多个叶片200拼成一个完整且封闭的圆,当叶片通过错位机构错位后,这里的错位指通过改变卡片300的连接位置来使叶片位置改变并使两相邻的叶片的位置形成一个错位,使叶片倾斜固定在主轴100上并形成一个风叶200涡流结构。此处的涡流结构为类似普通的叶片式电风扇的叶片位置结构,具体参考图2的叶片展开结构。通过错位机构和复位机构来实现风叶200的闭合和展开状态的转换,当风叶200工作时,通过错位机构使风叶200展开并形成风叶200涡流,进而实现排风的效果,而当停止工作时,通过复位机构使风叶200复位后形成一个封闭的圆,并保证相邻的叶片之间精密贴合在一起,实现了排风风机的无空隙的结构,进而到达了防雨防水的效果。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总所周知,风机的叶片位置是很有讲究的,为了保证平稳的工作,多个叶片的位置角度和重量必须是一致的,需要均匀的布置,而上述的技术方案其是通过改变叶片的位置进行达到防水的目的,故其叶片在调整位置时的统一性和一致性要求必须达到。故针对该问题做以下两个实施例进行阐述。
实施例一:
其错位机构通过叶片上的重力差和齿轮400进行错位,因为其同个叶片需要产生重量差,故此实施例通过月弯型风叶200进行举例阐述,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参考图1至图3,叶片分为四个侧边分别为朝向主轴100的连接内边203、与连接内边203相对并呈圆弧型的圆弧外边201、分别与连接内边203和圆弧外边201连接的第一内侧边204和第二内侧边202,第一内侧边204的重量大于第二内侧边202,通过两侧的重量差来实现错位的原动力,当然为了保证其密封性,叶片的第一内侧边204与相邻叶片的第二内侧边202的弧形相适配,使多个叶片组合一起能够形成一个完整且封闭的圆。
而在错位中,为了保证多个叶片的位置一致和统一,在设计中卡片300一端固定在主轴100上另一端设置有与齿轮400配合的齿纹302,并通过齿纹302与齿轮400紧密配合,且多个卡片300上的齿纹301与同一个齿轮400配合连接,所述的复位机构为一端固定在卡片300另一端固定在主轴100上的复位弹簧(在此实施例图中未示)。
其工作原理如下:
当风叶启动时,通过叶片的重量差使重量大的一端会带动叶片和卡片倾斜错位,而齿轮与卡片通过啮合连接,当卡片运动时会带动齿轮旋转,此时,因为多个卡片和同一个齿轮连接,故其运动的角度是一致的。这样就可以保证整个风叶的均匀性。当风叶停止工作时,叶片停止旋转后,通过复位弹簧使叶片复位,并形成一个完整的圆形,进而达到密封的效果。
实施例二:
其错位机构通过卡片位移与导轨600的配合,因为叶片不需要产生重量差,故此实施例通过扇形风叶进行举例阐述,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参考图4至图6,所述的错位机构为设置在主轴100上的导轨600和设置在每个相邻两叶片200之间联动杆900,所述的复位机构为设置在导轨600内的复位弹簧800。在错位中,通过联动杆900来保证多个叶片之间的错位角度是统一和一致的。
对上述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设计:所述的导轨600包括当叶片闭合时固定卡片的第一导轨602和到叶片展开时固定卡片的第二轨道601,在第二导轨601上设置第二限位扣700,所述的第一导轨60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扣500。通过第一限位扣500和第二限位扣700来保证错位的角度和复位的圆形密封结构。
工作原理如下:
当叶片工作时,由于惯性时叶片带着卡片在导轨600内运动,并移动至第二轨道601内,通过第二轨道601的斜度来使卡片产生角度进而使叶片之间产生错位,而联动杆900保证多个叶片之间角度的统一和一致性。而当叶片停止工作后,通过复位弹簧800使其进行复位并形成一个密封的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监控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具有自动闭合功能的防风雨风叶,包括多个叶片和主轴(100),所述的叶片通过卡片(300)与主轴(100)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片上设置有错位机构,所述的主轴(100)与叶片之间设置有复位机构,当叶片通过复位机构复位并使多个叶片拼成一个完整且封闭的圆,当叶片通过错位机构错位后,使叶片倾斜固定在主轴(100)上并形成一个风叶(200)涡流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闭合功能的防风雨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错位机构为叶片(200)的重量差和设置在主轴(100)上的齿轮,叶片分为四个侧边分别为朝向主轴(100)的连接内边(203)、与连接内边(203)相对并呈圆弧型的圆弧外边(201)、分别与连接内边(203)和圆弧外边(201)连接的第一内侧边(204)和第二内侧边(202),第一内侧边(204)的重量大于第二内侧边(202),叶片的第一内侧边(204)与相邻叶片的第二内侧边(202)的弧形相适配,使多个叶片组合一起能够形成一个完整且封闭的圆,所述的卡片(300)一端固定在主轴(100)上另一端设置有与齿轮(400)配合的齿纹(302),并通过齿纹(302)与齿轮(400)紧密配合,且多个卡片(300)上的齿纹与同一个齿轮(400)配合连接,所述的复位机构为一端固定在卡片(300)另一端固定在主轴(100)上的复位弹簧(8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动闭合功能的防风雨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错位机构为设置在主轴(100)上的导轨(600)和设置在每个相邻两叶片(200)之间联动杆(900),所述的复位机构为设置在导轨(600)内的复位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自动闭合功能的防风雨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轨(600)包括当叶片闭合时固定卡片的第一导轨(602)和到叶片展开时固定卡片的第二轨道(6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自动闭合功能的防风雨风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导轨(601)上设置第二限位扣(700),所述的第一导轨(602)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扣(500)。
CN201610871906.XA 2016-09-30 2016-09-30 具有自动闭合功能的防风雨风叶 Active CN1064384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71906.XA CN106438472B (zh) 2016-09-30 2016-09-30 具有自动闭合功能的防风雨风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71906.XA CN106438472B (zh) 2016-09-30 2016-09-30 具有自动闭合功能的防风雨风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38472A true CN106438472A (zh) 2017-02-22
CN106438472B CN106438472B (zh) 2019-01-25

Family

ID=581726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71906.XA Active CN106438472B (zh) 2016-09-30 2016-09-30 具有自动闭合功能的防风雨风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3847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1309A (zh) * 2017-06-18 2017-08-18 吴其兵 一种贯流风机
CN112604423A (zh) * 2021-01-12 2021-04-06 江苏鑫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坩埚的烟气回收系统及其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08749Y (zh) * 1997-07-10 1999-02-24 温必郎 可自动封闭扇叶间隙的风扇结构
CN2818865Y (zh) * 2005-04-25 2006-09-20 青岛迪凯希电器有限公司 换气扇的排风装置
US20120014800A1 (en) * 2010-07-15 2012-01-19 Kang Myoungju Fan assembly
CN206943086U (zh) * 2016-09-30 2018-01-30 叶恩平 具有自动闭合功能的防风雨风叶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08749Y (zh) * 1997-07-10 1999-02-24 温必郎 可自动封闭扇叶间隙的风扇结构
CN2818865Y (zh) * 2005-04-25 2006-09-20 青岛迪凯希电器有限公司 换气扇的排风装置
US20120014800A1 (en) * 2010-07-15 2012-01-19 Kang Myoungju Fan assembly
CN206943086U (zh) * 2016-09-30 2018-01-30 叶恩平 具有自动闭合功能的防风雨风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1309A (zh) * 2017-06-18 2017-08-18 吴其兵 一种贯流风机
CN112604423A (zh) * 2021-01-12 2021-04-06 江苏鑫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坩埚的烟气回收系统及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38472B (zh) 2019-0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67862C (zh) 抗强风风力发电机
JP2005030238A (ja) 羽根車を用いた発電装置
CN106152445A (zh) 环形引风装置和空调器
CN106438472A (zh) 具有自动闭合功能的防风雨风叶
CN204738903U (zh) 流力叶片装置
CN107606766A (zh) 导风板组件、出风结构以及空调器
CN105781890A (zh) 一种水平翼风力发电机
CN103097723A (zh) 竖轴风轮机
CN206943086U (zh) 具有自动闭合功能的防风雨风叶
CN104329218A (zh) 一种连杆传动的折叠叶片垂直轴叶轮
CN106014861A (zh) 一种风筝发电装置
SE7909537L (sv) Windscrew-vindrotor
CN103628661B (zh) 无动力风帽
CN204082443U (zh) 风力叶片装置
CN201025236Y (zh) 抗强风风力发电机
CN105804933A (zh) 一种双转叶立轴风力机
CN108412686A (zh) 大面积吸能式风力发电机
CN102235302B (zh) 聚风发电装置
WO2007039791A1 (en) Device for the generation of aeolic energy for the production of electric energy with use of mills with substantially parallel axes, with wind compression system, and cogeneration of photovoltaic energy
CN105089927A (zh) 风力叶片装置
CN205618297U (zh) 一种双转叶立轴风力机
SE8306803L (sv) Vindturbin
CN201401285Y (zh) 一种双电机风力发电装置
KR101764152B1 (ko) 터빈형 수직축 발전기
CN207178102U (zh) 一种移动式双风轮工业用电风力发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820

Address after: 317500 No. 32, 5 District, Heng Jing Village, Ze Guo Town, Wenling City, Taizhou, Zhejiang (in front)

Applicant after: Wenling Ying Da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7523 No. 9 Nanyang Road, Shuangfeng, Ze Guo Town, Wenling, Taizhou, Zhejiang

Applicant before: Ye Enping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