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12977A - 互调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互调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12977A
CN106412977A CN201510449598.7A CN201510449598A CN106412977A CN 106412977 A CN106412977 A CN 106412977A CN 201510449598 A CN201510449598 A CN 201510449598A CN 106412977 A CN106412977 A CN 1064129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modulation
signal
intermodulation product
frequency
under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495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12977B (zh
Inventor
杨波
刘传利
贺鹏
秦岩
陈永欣
何桂立
史德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AICT
Original Assignee
Ministry Of Industry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lecommunication Metrology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istry Of Industry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lecommunication Metrology Center filed Critical Ministry Of Industry &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lecommunication Metrology Center
Priority to CN20151044959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129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129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29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129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29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nitoring And Testing Of Transmission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互调测试的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含:控制复数个调制信号源分别发送不同频率的宽带调制信号;调整所述调制信号源的输出信号幅度,使所述信号到达被测设备入口时幅度为预设值;设置信号分析仪的分析频率范围,获取所述复数个调制信号源输出信号至被测设备后,所述被测设备产生的互调产物;对所述互调产物进行测量,将所述测量结果与第一阀值比较;根据对比结果,判断所述被测设备的互调性能是否合格。

Description

互调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号互调干扰测试领域,尤指一种互调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互调(亦称交调)信号是射频系统中一种常见的干扰,由传输信道中的非线性电路产生。当两个或多个不同频率的信号输入到非线性电路中时,由于非线性器件的作用,会产生很多频率不同于输入信号的谐波和组合频率分量。这些信号的频率为输入信号频率的线性组合,可能对系统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例如,在通信系统中,如果这些信号中的一部分落在接收信号的频段内,并通过某些设备或者某些器件传输到了接收端,就会干扰设备对信号的接收,从而影响通信的质量。因此,在通信设备/器件的测试中,需要对设备的互调干扰情况进行测试。
通信设备互调测试的一般方法为:将两个单音信号合路后送入被测设备,并从被测端口检测输入信号互调产物的大小。由于互调产物的频率是输入信号频率的线性组合,测试仅在关心频段(如接收频段)的特定频点上进行。
例如,GSM下行频段为930MHz到960MHz,上行频段为885MHz到915MHz。在针对特定无源器件GSM频段三阶反射互调的测试中,通常使用的方法为在下行发射频段发射两个43dBm功率的单音信号f1和f2进行测量。其步骤为:
A、一个载波f1固定在发射频段的低频点,即930MHz
B、程序事先计算好在f1固定在此载波时,f2在何种频率范围内f1与f2的三阶互调产物可能落在接收频段内。
C、另一个载波频率f2在计算得到的频率范围内以1MHz步长步进扫描。
D、在每一个f2频率上,在f1、f2三阶互调产物的频点上进行互调产物功率的测试。
E、扫描结束后,固定f1至发射频段最高频点(此例中为960MHz),重复步骤B至D。
在两次扫描之后,记录两次扫描中互调产物功率的最大值,从而计算出被测设备对互调产物的抑制性能,并与要求的特定阀值比较,以判断被测件是否合格。
实际的通信现网中,在发射频段内通常使用多个而非两个载波发射信号;同时,发出的信号通常是带有一定峰均比的,具有一定带宽的调制信号。实际应用的场景与实验室对互调的测试场景存在较大的差异。仅利用原有的方法无法解决复杂系统的互调测试问题,其主要缺点包括:
1、无法测试多载波的场景。当一个通信系统频带内存在多个载波时,可能存在多个互调产物落到同一个频点上的情况,这些互调产物可能产生叠加。由于传统互调测试方法仅仅使用两个载波进行测试,无法发现这样的问题。
2、无法测试宽带信号的场景。与传统测试方法所使用的单音信号其峰值功率和均值功率相等不同,实际现网中使用的宽带信号带有一定的峰均比,这意味着,在同样的均值功率(即测试时信号源设定的输出功率)下,宽带信号有可能在瞬间出现非常强的信号,此时与其它信号产生的互调产物,其强度也会出现一个峰值。从实际实验的情况来看,互调产物的峰均比往往比发射的信号本身的峰均比更高。由于使用单音信号进行测量,传统测试方法无法测试被测设备在带有一定峰均比互调产物的影响下的工作状态。
3、遍历性较差。由于在传统的测试方案中,测试中使用的两个载波其中之一被固定在发射频段的最低点或最高点,两个频点均在频段中间的情况在测试过程中并没有得到验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互调测试方法和设备中的上述问题。实现对现有通信现网环境的完全复现,从而实现更为严谨可靠的通信器件/设备的互调测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互调测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控制复数个调制信号源分别发送不同频率的宽带调制信号;调整所述调制信号源的输出信号幅度,使所述宽带调制信号到达被测设备入口时幅度为预设值;在所述复数个调制信号源输出信号至被测设备后,设置信号分析仪的分析频率范围,获取所述被测设备产生的互调产物;对所述互调产物进行测量,将所述测量结果与第一阀值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所述被测设备的互调性能是否合格。
在上述互调测试的方法中,优选的包含,所述预设值为43dBm。
在上述互调测试的方法中,优选的包含,设置信号分析仪的中心频率为第二阀值,对第三阀值频段内的能量进行积分,记录积分功率值;使用信号分析仪分别测试互调产物的占用带宽、互调产物的峰均比和互调产物的谱密度并记录。
在上述互调测试的方法中,优选的包含,所述第二阀值通过如下公式获得:
fIM_m=m1*f1+m2*f2+…+mn*fn
在上述公式中:n为信号源个数,f1至fn为信号源1至信号源n;m为当前测试阶数值;m=|m1|+|m2|+…+|mn|;其中m1、m2、…mn均为整数,|mn|表示为mn的绝对值;fIM_m为第二阀值。
在上述互调测试的方法中,优选的包含,所述第三阀值通过如下公式获得:
BIM_m=|m1|*B1+|m2|*B2+…+|mn|*Bn
在上述公式中:n为信号源个数,B1至Bn为信号源1至信号源n的调制信号带宽;m为当前测试阶数值;m=|m1|+|m2|+…+|mn|;其中m1、m2、…mn均为整数,|mn|表示为mn的绝对值;BIM_m为第三阀值。
在上述互调测试的方法中,优选的包含,根据所述互调产物的占用带宽、互调产物的峰均比和互调产物的谱密度计算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包含互调产物典型值、互调产物均值幅度和互调产物峰值幅度。
在上述互调测试的方法中,优选的包含,所述互调产物典型值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在上述公式中:BRX为频率fIM_m所对应的通信系统信道带宽;ρIM_m为使用信号分析仪测试频率fIM_m处的功率谱密度;PIM_m为互调产物典型值。
在上述互调测试的方法中,优选的包含,所述互调产物均值幅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在上述公式中:BRX为频率fIM_m所对应的通信系统信道带宽;ρIMavg_m为互调产物的平均功率谱密度;PIMavg_m为互调产物均值幅度。
在上述互调测试的方法中,优选的包含,所述互调产物峰值幅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PIMmax_m=PIMavg_m+PARIM_m
在上述公式中:PARIM_m为互调信号的峰均比;PIMavg_m为互调产物均值幅度。
在上述互调测试的方法中,优选的包含,所述第一阀值为积分功率值、占用带宽、峰均比和谱密度的参数组合。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互调测试的装置,所述装置包含:复数个调制信号源,复数个功率放大器,被测设备,处理单元和信号分析仪;所述调制信号源与所述功率放大器一对一连接,用于发送不同频率的宽带调制信号;所述功率放大器与所述被测设备相连,用于调整所述调制信号源的输出信号幅度,使所述信号与所述被测设备的总幅度为预设值;所述信号分析仪与所述被测设备相连,用于获取所述复数个调制信号源发出信号后产生的互调产物;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信号分析仪相连,用于对所述互调产物进行测量,将所述测量结果与第一阀值比较并根据对比结果,判断所述被测设备的互调性能是否合格。
在上述互调测试的装置中,优选的包含,所述功率放大器与所述被测设备之间还连接有信号传输单元,所述信号传输单元包含单向器、环形器、双工器、衰减器、滤波器的其中之一或其中多个元件的组合。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互调测试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完全复现实际现网应用场景,从而提供更为准确、更有参考价值的互调测试结果。这样的方法/装置可以满足各种自定义测试和现场测试的需求,解决传统测试方法无法在多载波或调制信号场景下进行测试的缺点和问题。调制信号源可以发出多载波信号和/或宽带测试信号,从而实现对复杂信号混合情况下被测设备的互调测试。在实际使用的频带上发出实际信号,无需使用步进的方法遍历整个频段,对测试的遍历性也有较大的提升。利用宽带信号进行互调测试,尤其在系统间互调的测试中,可能发现一些传统测试中无法发现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互调测试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互调测试的装置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两通道反射互调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互调测试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S101控制复数个调制信号源分别发送不同频率的宽带调制信号;S102调整所述调制信号源的输出信号幅度,使所述宽带调制信号与所述被测设备的总幅度为预设值;S103在所述复数个调制信号源输出信号至被测设备后,设置信号分析仪的分析频率范围,获取所述被测设备产生的互调产物;S104对所述互调产物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与第一阀值比较;S105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所述被测设备的互调性能是否合格。
上述步骤S102还包含:所述预设值可为43dBm,其中43dBm为当前通信标准值,实际工作中,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也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设置特定的总幅度值。
上述步骤S103还包含:设置信号分析仪的中心频率为第二阀值,对第三阀值频段内的能量进行积分,记录积分功率值;使用信号分析仪分别测试互调产物的占用带宽、互调产物的峰均比和互调产物的谱密度并记录。
上述步骤S104中所述第一阀值为积分功率值、占用带宽、峰均比和谱密度的参数组合。
以下以两个调制信号源举例说明上述实施例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互调测试方法,实际过程中具体测试流程如下:
1、首先控制调制信号源1发送频率为1805MHz(f1)的宽带调制信号,通过其对应的功率放大器调整信号源的输出信号幅度,使所述调制信号源1与被测设备的信号总幅度为43dBm。
2、然后控制调制信号源2发送频率为1850MHz(f2)的宽带调制信号,通过其对应的功率放大器调整信号源的输出信号幅度,使所述调制信号源1与被测设备的信号总幅度为43dBm。
3、在完成上述步骤后,再将信号分析仪的中心频率设置为1895MHz(所述1895MHz由以下公式获得:2*f2-f1),使用Channel power方式对600kHz(所述600kHz由宽带调制信号每载波带宽值确定,例如:3*200kHz,宽带调制信号每载波带宽为200kHz)频段内的能量进行积分,记录积分功率值;使用信号分析仪的OBW(占用带宽)功能测试互调产物的占用带宽并记录;使用信号分析仪的CCDF功能测试互调产物的峰均比并记录;使用信号分析仪的Marker noise功能测试互调产物的谱密度并记录。
4、依次设置调制信号源2的频率为1850~1843MHz,在每次设置完后,对应调整步骤3中的变量后,执行步骤3;获得相关测试结果。
5、依次设置调制信号源1的频率为1805~1820MHz,在每次设置完后,对应调整步骤3中的变量后,执行步骤2-4;获得相关测试结果。
6、比对上述所有测试结果,选取最大的积分功率值、占用带宽、峰均比、谱密度,将这些最大值作为最终测试结果。
7、将最终测试结果与特定阀值进行比较,判断被测设备的DCS频段三阶互调是否合格。该步骤中的特定阀值是一系列参数(如积分功率值、占用带宽、峰均比、谱密度等的全部或部分)的组合,根据被干扰频段的信号类型进行合理的选择。如本测试的被干扰频段是TD-LTE频段(1880-1915MHz),需要将积分功率值、占用带宽和谱密度的组合作为特定阀值。
在上述实施例中,更进一步对使用n个通道进行m阶互调测试的分析方法如下:m=|m1|+|m2|+…+|mn|;其中m1、m2、…mn均为整数,|mn|表示为mn的绝对值。通道设置情况:通道1使用调制信号源1发送频率为f1、带宽为B1的调制信号;通道2使用调制信号源2发送频率为f2、带宽为B2的调制信号等;
通道n使用调制信号源n发送频率为fn、带宽为Bn的调制信号。
则m阶互调产物的中心频率为:
fIM_m=m1*f1+m2*f2+…+mn*fn
m阶互调产物的带宽为:
BIM_m=|m1|*B1+|m2|*B2+…+|mn|*Bn
若频率fIM_m所对应的通信系统信道带宽为BRX,使用信号分析仪测试频率fIM_m处的功率谱密度ρIM_m,互调产物的平均功率谱密度ρIMavg_m,以及互调信号的峰均比PARIM_m,那么,n个通道的m阶互调产物典型值计算公式如下:
n个通道的m阶互调产物均值幅度计算公式如下:
n个通道的m阶互调产物峰值幅度计算公式如下:
PIMmax_m=PIMavg_m+PARIM_m
n个通道的m阶互调产物的频率为fIM_m,均值幅度为PIMavg_m,峰值幅度为PIMmax_m
以下以两个调制信号源进行三阶互调测试举例说明上述实施例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互调测试方法,实际过程中具体测试流程如下:
测试DCS频段GSM信号和F频段TD-LTE下行信号三阶互调产物对TD-SCDMA接收频段的影响时,通道1发送功率为43dBm、频率为1830MHz的GSM信号,信号带宽为200kHz;通道2发送功率为43dBm、频率为1860MHz的LTE信号,信号带宽为10MHz;
取m1=2,m2=-1,那么3阶互调产物的频率为:
fIM_3=2*1830MHz–1*1860MHz=1890MHz
1890MHz是TD-SCDMA的工作频段,其信道带宽为BRX=1.6MHz。3阶互调产物的带宽为:
BIM_3=2*200kHz+1*10MHz=10.4MHz
使用频谱仪测试1890MHz处的功率谱密度和峰均比,测得功率谱密度ρIM_3=-145.54dBm/Hz,测得互调产物平均功率谱密度ρIMavg_3=-144.98dBm/Hz,峰均比PARIM_3=8.24dB。由于BIM_3>BRX,所以
PIM_3=ρIM_3*BRX=-145.54dBm/Hz*1.6MHz=-83.50dBm;
PIMavg_3=ρIMavg_3*BRX=-144.98dBm/Hz*1.6MHz=-82.94dBm;
PIMmax_3=PIMavg_3+PARIM_3=-82.94dBm+8.24dB=-74.70dBm。
由于
-83.50dBm-43dBm=-126.50dBc
-82.94dBm-43dBm=-125.94dBc
-74.70dBm-43dBm=-117.70dBc
则互调产物的最终表达结果为:
PIM_3=-126.50dBc@2×43dBm;
PIMavg_3=-125.94dBc@2×43dBm;
PIMmax_3=-118.26dBc@2×43dBm。
为更清楚的体现本发明的优点,以上实施例均使用了与现有技术最为接近的实验环境(DCS频段、两载波信号、三阶互调测试)进行举例。实际测试中,上述实施例可以使用(从信号源发出)更为符合实际使用环境的多载波信号进行测量。被测项目亦可不止于三阶互调产物,而扩展到接收频段内的所有互调产物及其叠加结果。以下描述使用这样的自定义场景对实施方案进行的一个例子。
1、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测试需求,控制调制信号源1发送不同频点,多个载波的宽带调制信号,通过其对应的功率放大器调整信号源的输出信号幅度,使到达被测设备的信号总幅度为43dBm。
2、根据测试需求,控制调制信号源2发送不同频点,多个载波的宽带调制信号,通过其对应的功率放大器调整信号源的输出信号幅度,使到达被测设备的信号总幅度为43dBm。
3、设置信号分析仪的分析频率范围为1880MHz~1915MHz,可以看到接收频段上所有互调产物,部分载波可能包含为多个互调产物的叠加结果。
4、对互调信号进行测量和计算。在这一实施例中,最终测试结果应表征互调产物对被测频段单载波上行信号的干扰。因此,应在被测频段实际使用场景下进行计算。例如,在被测频段实际使用的是单个10MHz带宽、中心频点为1885MHz的上行信号,则应测量所有落在此频段(1880MHz-1890MHz)内所有互调信号的总带宽、总功率、互调产物的最大谱密度、峰均比的信息。总带宽为各互调信号单独的占用带宽(以OBW功能测得)之和,总功率为各互调信号单独的功率(以OBW和Channel Power功能测得)之和。最大谱密度可由Marker Noise方式测得,信号峰均比可籍由RBW的合理设置(10MHz),使用CCDF功能测得。
5、如存在其它不同载波频率组合的情况,重新设置信号源发出多载波信号的信号频率,并重复步骤4进行相应的测量。
6、如不存在其它不同载波频率组合的情况,将最终测试结果与指标进行比较,判断在测试场景下,被测设备的互调性能是否合格。
以下以三个调制信号源进行三阶互调测试举例说明上述实施例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互调测试方法,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当可知,该方法也可为复数个调制信号源进行互调测试,本发明在此不做详述;实际过程中三个调制信号源进行三阶互调测试具体测试流程如下:以测试CDMA800(下行信号频段为870MHz–880MHz)、GSM900(下行信号频段为935MHz–960MHz)、TD-SCDMA信号(工作频段为2010MHz–2025MHz)的三阶互调产物对WCDMA系统上行信号(工作频段为1940MHz–1955MHz)的干扰时为例,其方法为:
根据测试需求,控制调制信号源1发送CDMA800MHz频段内的单载波CDMA信号,信号带宽B1为1.23MHz。通过调整信号源的输出信号幅度,使到达被测设备的信号总幅度为43dBm。信号的中心频率f1按照测试需求设定,例如874.8MHz。
根据测试需求,控制调制信号源2发送GSM900频段内的单载波GSM信号,信号带宽B2为200kHz。通过调整信号源的输出信号幅度,使到达被测设备的信号总幅度为43dBm。信号的中心频率f2按照测试需求设定,例如940MHz。
根据测试需求,控制调制信号源3发送TD-SCDMA频段内的单载波TD-SCDMA信号,信号带宽B3为1.6MHz。通过调整信号源的输出信号幅度,使到达被测设备的信号总幅度为43dBm。信号的中心频率f3按照测试需求设定,例如2015.8MHz。
在这一实施例中,最终测试结果应表征互调产物对被测频段单载波上行信号的干扰。三个信号源所发出的测试信号,落在被测频段内的互调产物其中心频率应为
fIM_3=f1–f2+f3
在如上示例的三个测试信号的中心频率下,落在被测频带内的三阶互调产物其中心频率fIM3应为1950.6MHz,其带宽BIM_3应为
BIM_3=B1+B2+B3
在此实施例中,BIM_3为3.03MHz。被测频段为中国联通使用的WCDMA上行频段,其信号带宽为5MHz。两相对比,BIM_3<BRX
1.将频谱仪测量频率范围在被测频段,即1940MHz–1955MHz之间,使用频谱仪Channel Power功能测量三阶互调频率点fIM_3(此例中为1950.6MHz)上,BIM_3(此例中为3.03MHz)带宽上互调信号的积分功率值并记录,使用信号分析仪的OBW(占用带宽)功能测试互调产物的占用带宽并记录;使用信号分析仪的CCDF功能测试互调产物的峰均比并记录;使用信号分析仪的Marker noise功能测试互调产物的谱密度并记录。
2.测试获取的1950.6MHz处的功率谱密度ρIM_3=-134.42dBm/Hz,由积分功率值/占用带宽计算而得的平均功率谱密度ρIMavg_3=-135.08dBm/Hz,互调产物的峰均比为9.03dB,由于BIM_3<BRX,所以:
PIM_3=ρIM_3*BIM_3=-134.42dBm/Hz*3.03MHz=-69.61dBm
PIMavg_3=ρIMavg_3*BIM_3=-135.08dBm/Hz*3.03MHz=-70.27dBm
PIMmax_3=PIMavg_3+PARIM3=-70.27dBm+9.03dB=-61.24dBm
则在此测试信号频率组合下,互调产物的最终表达式为:
PIM_3=-112.618dBc@3×43dBm;
PIMavg_3=-113.27dBc@3×43dBm;
PIMmax_3=-104.24dBc@3×43dBm;
以此,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可根据测试需求换取其他频率组合进行测试。
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互调测试的装置,具体请参考图2所示,所述装置包含:复数个调制信号源,复数个功率放大器,被测设备,处理单元和信号分析仪;所述调制信号源与所述功率放大器一对一连接,用于发送不同频率的宽带调制信号;所述功率放大器与所述被测设备相连,用于调整所述调制信号源的输出信号幅度,使所述信号与所述被测设备的总幅度为预设值;所述信号分析仪与所述被测设备相连,用于获取所述复数个调制信号源发出信号后产生的互调产物;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信号分析仪相连,用于对所述互调产物进行测量,将所述测量结果与第一阀值比较并根据对比结果,判断所述被测设备的互调性能是否合格。
在上述互调测试的装置中,所述信号分析仪还用于:设置所述信号分析仪的中心频率为第二阀值,对第三阀值频段内的能量进行积分,记录积分功率值;使用信号分析仪分别测试互调产物的占用带宽、互调产物的峰均比和互调产物的谱密度并记录。所述功率放大器与所述被测设备之间还连接有信号传输单元,所述信号传输单元包含单向器、环形器、双工器、衰减器、滤波器的其中之一或其中多个元件的组合。
本发明所提供的互调测试的装置包含若干路通道的信号发生和输入,每路信号由一个调制信号源发出,并经由单独的功率放大器进行功率放大。本领域相关技术人员当了解所述的“调制信号源”泛指能够发出射频调制信号的装置或装置的组合,本发明在此并不做限制。信号通过一系列信号传输途径传输到被测设备。信号传输途径应是一系列无源射频器件,包括单向器、环形器、双工器、衰减器、滤波器等,根据实际测试需求的组合。设备的互调测试主要分为传输互调和反射互调两个方面,根据不同的路径,将被测设备输出或反射的信号送入信号分析仪进行上述测试。
再请参考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提供的两通道反射互调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在图3中,调制信号源1可为SMU200A,调制信号源2可为SMBV100A,功率放大器1和2均可为BBA150,信号分析仪可为FSV3,通过式功率计可为FSH-Z44。其中3dB电桥的作用是对两个功率放大器输出的信号进行合路,其输出的两路信号功率相等。通过式功率计用于监测合路后的信号幅度大小。多频合路器用于分离发射和接收频段的信号。负载用于功率吸收和链路匹配。低互调负载用于连接在被测设备的输出端,其互调性能应优于被测设备。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互调测试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完全复现实际现网应用场景,从而提供更为准确、更有参考价值的互调测试结果。这样的方法/装置可以满足各种自定义测试和现场测试的需求,解决传统测试方法无法在多载波或调制信号场景下进行测试的缺点和问题。调制信号源可以发出多载波信号和/或宽带测试信号,从而实现对复杂信号混合情况下被测设备的互调测试。在实际使用的频带上发出实际信号,无需使用步进的方法遍历整个频段,对测试的遍历性也有较大的提升。
在目前我国的频段划分中,1860MHz–1875MHz为中国电信使用的,FDD-LTE信号的下行频段。870MHz–880MHz为中国电信使用的,CDMA信号的下行频段。在两个频段内各发出一个单音载波,其低阶互调产物不会干扰到890MHz–909MHz频段(中国移动使用的GSM上行频段)。然而,如果在880MHz附近发出一个CDMA载波,在1860MHz–1875MHz频段内发射一个15MHz带宽的FDD-LTE载波,在890MHz–895MHz频段内将会出现这两个信号产生的互调产物。现有技术是无法有效测试上述互调产物的,而本发明利用宽带信号进行互调测试,尤其在系统间互调的测试中,可能发现一些现有技术的测试中无法发现的上述问题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互调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
控制复数个调制信号源分别发送不同频率的宽带调制信号;
调整所述调制信号源的输出信号幅度,使所述宽带调制信号到达被测设备入口时幅度为预设值;
在所述复数个调制信号源输出信号至被测设备后,设置信号分析仪的分析频率范围,获取所述被测设备产生的互调产物;
对所述互调产物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与第一阀值比较;
根据比较结果,判断所述被测设备的互调性能是否合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调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值为43dB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调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置信号分析仪的分析频率范围,获取所述复数个调制信号源发出信号后产生的互调产物包含:
设置信号分析仪的中心频率为第二阀值,对第三阀值频段内的能量进行积分,记录积分功率值;
使用信号分析仪分别测试互调产物的占用带宽、互调产物的峰均比和互调产物的谱密度并记录。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互调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值通过如下公式获得:
fIM_m=m1*f1+m2*f2+…+mn*fn
在上述公式中:n为信号源个数,f1至fn为信号源1至信号源n;m为当前测试阶数值;m=|m1|+|m2|+…+|mn|;其中m1、m2、…mn均为整数,|mn|表示为mn的绝对值;fIM_m为第二阀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互调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阀值通过如下公式获得:
BIM_m=|m1|*B1+|m2|*B2+…+|mn|*Bn
在上述公式中:n为信号源个数,B1至Bn为信号源1至信号源n的调制信号带宽;m为当前测试阶数值;m=|m1|+|m2|+…+|mn|;其中m1、m2、…mn均为整数,|mn|表示为mn的绝对值;BIM_m为第三阀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互调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互调产物进行测量,将所述测量结果与第一阀值比较还包含:根据所述互调产物的占用带宽、互调产物的峰均比和互调产物的谱密度计算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包含互调产物典型值、互调产物均值幅度和互调产物峰值幅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互调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调产物典型值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P I M _ m = B I M _ m × ρ I M _ m B I M _ m ≤ B R X B R X × ρ I M _ m B I M _ m > B R X ;
在上述公式中:BRX为频率fIM_m所对应的通信系统信道带宽;ρIM_m为使用信号分析仪测试频率fIM_m处的功率谱密度;PIM_m为互调产物典型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互调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调产物均值幅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P I M a v g _ m = B I M _ m × ρ I M a v g _ m B I M _ m ≤ B R X B R X × ρ I M _ a v g m B I M _ m > B R X ;
在上述公式中:BRX为频率fIM_m所对应的通信系统信道带宽;ρIMavg_m为互调产物的平均功率谱密度;PIMavg_m为互调产物均值幅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互调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互调产物峰值幅度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PIMmax_m=PIMavg_m+PARIM_m
在上述公式中:PARIM_m为互调信号的峰均比;PIMavg_m为互调产物均值幅度。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互调测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值为积分功率值、占用带宽、峰均比和谱密度的参数组合。
11.一种互调测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含:复数个调制信号源,复数个功率放大器,被测设备,处理单元和信号分析仪;
所述调制信号源与所述功率放大器一对一连接,用于发送不同频率的宽带调制信号;
所述功率放大器与所述被测设备相连,用于调整所述调制信号源的输出信号幅度,使所述信号与所述被测设备的总幅度为预设值;
所述信号分析仪与所述被测设备相连,用于获取所述复数个调制信号源发出信号后产生的互调产物;
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信号分析仪相连,用于对所述互调产物进行测量,将所述测量结果与第一阀值比较并根据对比结果,判断所述被测设备的互调性能是否合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互调测试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放大器与所述被测设备之间还连接有信号传输单元,所述信号传输单元包含单向器、环形器、双工器、衰减器、滤波器的其中之一或其中多个元件的组合。
CN201510449598.7A 2015-07-28 2015-07-28 互调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64129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49598.7A CN106412977B (zh) 2015-07-28 2015-07-28 互调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49598.7A CN106412977B (zh) 2015-07-28 2015-07-28 互调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2977A true CN106412977A (zh) 2017-02-15
CN106412977B CN106412977B (zh) 2019-10-29

Family

ID=580092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49598.7A Active CN106412977B (zh) 2015-07-28 2015-07-28 互调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1297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19096A1 (zh) * 2017-06-02 2018-12-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终端自干扰的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02984U (zh) * 2011-01-18 2011-10-05 南京纳特通信电子有限公司 多频段无源互调测试仪
US20140355774A1 (en) * 2013-05-31 2014-12-04 Ronald Qua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valuate audio equipment via filter banks
CN104471881A (zh) * 2012-07-18 2015-03-25 诺基亚通信公司 检测影响接收机灵敏度的在宽带通信中的互调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02984U (zh) * 2011-01-18 2011-10-05 南京纳特通信电子有限公司 多频段无源互调测试仪
CN104471881A (zh) * 2012-07-18 2015-03-25 诺基亚通信公司 检测影响接收机灵敏度的在宽带通信中的互调
US20140355774A1 (en) * 2013-05-31 2014-12-04 Ronald Qua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evaluate audio equipment via filter bank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郭希蕊,张涛: "2.3G TD-LTE和联通WCDMA系统合路互调干扰问题研究", 《移动通信》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219096A1 (zh) * 2017-06-02 2018-12-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针对终端自干扰的传输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US11223464B2 (en) 2017-06-02 2022-01-11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Transmission method, related equipment and system for terminal self-interference
US11689340B2 (en) 2017-06-02 2023-06-27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Transmission method, related equipment and system for terminal self-interferen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2977B (zh) 2019-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19845B (zh) 用于定位通信网络中的故障的方法和设备
CN102857309B (zh) 一种有源天线系统射频指标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996802B (zh)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终端射频一致性测试系统
TWI239151B (en) Testing system and testing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N102571239B (zh) 一种射频指标的测试系统
CN104967494B (zh) 一种测试方法、设备和系统
MX2012004533A (es) Sistema y metodo para probar multiples transmisores-receptores de señal digital en paralelo.
US10277492B2 (en) Mobile terminal test device and method
CN205681429U (zh) 一种直放站下行反射互调信号的测试装置
CN115173963B (zh) 面向矢量信号产生设备的矢量信号校准方法及装置
Minucci et al. Measuring 5G electric fields strength with software defined radios
CN106412977A (zh) 互调测试的方法及装置
Cruz et al. Wideband behavioral model for nonlinear operation of bandpass sampling receivers
CN104410471B (zh) 一种长期演进系统中的多小区模拟路测方法
CN106130674B (zh) 一种直放站带内载波泄漏抑制测试方法与装置
CN102122994A (zh) 一种测试多入多出设备的多通道辐射特性的装置及方法
Akstaller et al. Measurement setup for X-parameter characterization of bulk acoustic wave resonators
Frey et al. Measured Emission Spectra of Selected AWS-3 LTE Transmitters
Kuester et al. Radio Spectrum Occupancy Measurements Amid COVID-19 Telework and Telehealth
US10771168B1 (en) Radio frequency signal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radio frequency signal generating method
EP2838212A1 (en) Multi-band multi-carrier tes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897359B (zh) 一种直放站带内载波泄漏抑制测试方法与装置
Hearn et al. Data Acquisition in Wireless Router Link Testbed using GNU Radio Companion
Maziere et al. Behavioral modeling flow for accurate RF and microwave system simulation
KR20020012849A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의 링크성능 검사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52 Garden North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Y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52 Garden North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China Academe of Telecommunication Research of MII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926

Address after: 100191 No. 52 Garden North Road,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CHINA ACADEME OF TELECOMMUNICATION RESEARCH OF MIIT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52 Huayuan North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TELECOMMUNICATION METROLOGY CENTER OF MINISTRY OF INDUSTR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