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11539B - 一种多层网络中业务保护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层网络中业务保护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11539B
CN106411539B CN201510432428.8A CN201510432428A CN106411539B CN 106411539 B CN106411539 B CN 106411539B CN 201510432428 A CN201510432428 A CN 201510432428A CN 106411539 B CN106411539 B CN 1064115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network
restoration route
lower layer
switc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324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11539A (zh
Inventor
李晗
程伟强
王敏学
张婷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3242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1153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84963 priority patent/WO2017012431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4115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15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115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115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34Signalling channel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 H04L41/342Signalling channels for network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between virtual entities, e.g. orchestrators, SDN or NFV entities

Landscapes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网络中业务保护的方法、设备和系统,用以实现多层网络之间的协同保护,避免保护震荡。该方法包括:下层网络检测到业务发生故障时,启动恢复路由计算;在完成所述恢复路由计算时,确定所述恢复路由计算从启动到完成的第一时间;计算上层网络检测到所述业务发生故障时设定的拖延时间与所述第一时间的差值,将所述差值确定为第二时间;仅在所述第二时间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时,启动恢复路由倒换,以使所述业务恢复正常。

Description

一种多层网络中业务保护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网络中业务保护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不同的业务需求,运营商的网络构架呈现多技术并存,分层分域各司其职的特点。网络的生存性,尤其是多层网络的生存性是亟需突破的关键技术。
在多层网络中,每层都有保证业务可靠性的技术。当某业务发生故障时,该业务所涉及到的每层网络都会感知该故障,并且每层网络都会采取相应的业务保护或恢复动作。为了避免不同的单层保护恢复机制之间的独立运行导致故障产生时的倒换震荡,多层网络生存技术并不是各个单层生存性的简单叠加,而是需要建立有效的多层生存性协调机制,对于多层网络,尤其是要防止多层网络同时发生倒换的情况,需要一种机制进行多层网络的保护协同。
传统的网络中采用设置拖延时间(Hold-off time)的方法来进行多层网络的协同保护,避免倒换震荡。
下面以两层网络为例,说明现有的拖延时间运行机制。
如图1所示,上层为服务层网络,下层为承载层网络。其中,在Router1到Router3之间有一条业务,则该业务在服务层网络的业务路径为:Router1→Router3;在承载层网络的主用路径为:NE1→NE2→NE3:在承载层网络的备用路径为:NE1→NE4→NE3;在服务层网络的实际业务主用路径为:Router1→NE1→NE2→NE3→Router3;在服务层网络的实际业务备用路径为:Router1→NE1→NE4→NE3→Router3。
参照如图2和图3,分别为现有的拖延时间运行机制的时间轴示意图和实现流程示意图。其中:
在t1时刻,业务在承载层网络发生故障。
在t2时刻,承载层网络检测到业务故障,启动保护倒换,即从承载层网络的主用路径倒换到承载层网络的备用路径上,保护倒换的时间为ΔT2。
在t2’时刻,服务层网络检测到业务故障,设定拖延时间为ΔT1(其中,ΔT1大于ΔT2)。另外,t2时刻与t2’时刻由告警传递触发,几乎同步。
在t3时刻,承载层网络完成保护倒换,如果保护倒换成功,则业务恢复正常;如果保护倒换失败,则服务层网络在达到拖延时间时,即t4时刻,启动重路由,并在t5时刻完成业务恢复。
现有的拖延时间运行机制存在两大缺点:一是承载层网络保护倒换失效时,必须等待拖延时间结束后才能够采用上层保护,延长了业务恢复的时间,使业务保护性能劣化;二是上层保护协议复杂,实现时间长。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多层网络协同保护机制来防止保护震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层网络中业务保护的方法、设备和系统,用以实现多层网络之间的协同保护,避免保护震荡。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网络中业务保护的方法,包括:
下层网络检测到业务发生故障时,启动恢复路由计算;
在完成所述恢复路由计算时,确定所述恢复路由计算从启动到完成的第一时间;
计算上层网络检测到所述业务发生故障时设定的拖延时间与所述第一时间的差值,将所述差值确定为第二时间;
仅在所述第二时间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时,启动恢复路由倒换,以使所述业务恢复正常。
其中,判断所述第二时间是否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时间与预先设置的门限系数的乘积是否小于预先设置的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其中,所述门限系数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且不大于1;
当所述乘积不小于所述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时间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
当所述乘积小于所述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时间不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
其中,所述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按照下述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设置:
所述下层网络中的节点性能、节点数量、单个节点的业务数量和传输时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网络中业务保护的方法,包括:
上层网络检测到业务发生故障时,设定拖延时间;
下层网络检测到所述业务发生故障时,启动恢复路由计算;
所述下层网络在完成所述恢复路由计算时,确定所述恢复路由计算从启动到完成的第一时间,并计算所述设定的拖延时间与所述第一时间的差值,将所述差值确定为第二时间;
所述下层网络仅在所述第二时间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时,启动恢复路由倒换;
所述上层网络在达到所述设定的拖延时间后,且检测到所述业务未恢复正常时,对所述业务启动重路由。
其中,所述下层网络判断所述第二时间是否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具体包括:
所述下层网络判断所述第二时间与预先设置的门限系数的乘积是否小于预先设置的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其中,所述门限系数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且不大于1;
当所述乘积不小于所述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时间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
当所述乘积小于所述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时间不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层网络通信设备,包括:
恢复路由计算单元,用于检测到业务发生故障时,启动恢复路由计算;
第一时间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恢复路由计算单元完成所述恢复路由计算时,确定所述恢复路由计算从启动到完成的第一时间;
第二时间确定单元,用于计算上层网络检测到所述业务发生故障时设定的拖延时间与所述第一时间确定单元确定的第一时间的差值,将所述差值确定为第二时间;
恢复路由倒换单元,用于仅在所述第二时间确定单元确定的第二时间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时,启动恢复路由倒换,以使所述业务恢复正常。
其中,所述设备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时间确定单元确定的第二时间与预先设置的门限系数的乘积是否小于预先设置的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其中,所述门限系数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且不大于1;当所述乘积不小于所述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时间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当所述乘积小于所述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时间不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
其中,所述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按照下述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设置:
所述下层网络中的节点性能、节点数量、单个节点的业务数量和传输时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网络中业务保护的系统,包括上层网络通信设备和下层网络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上层网络通信设备,用于检测到业务发生故障时,设定拖延时间;在达到所述设定的拖延时间后,且检测到所述业务未恢复正常时,对所述业务启动重路由;
所述下层网络通信设备,用于检测到所述业务发生故障时,启动恢复路由计算;在完成所述恢复路由计算时,确定所述恢复路由计算从启动到完成的第一时间;计算所述设定的拖延时间与所述第一时间的差值,将所述差值确定为第二时间;仅在所述第二时间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时,启动恢复路由倒换,以使所述业务恢复正常。
其中,所述下层网络通信设备,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第二时间与预先设置的门限系数的乘积是否小于预先设置的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其中,所述门限系数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且不大于1;当所述乘积不小于所述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时间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当所述乘积小于所述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时间不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不改动现有的上层网络拖延时间运行机制的情况下,在下层网络引入重路由功能,当下层网络检测到业务发生故障时,启动恢复路由计算,在完成恢复路由计算时,确定恢复路由计算从启动到完成的第一时间,并计算上层网络检测到业务发生故障时设定的拖延时间与第一时间的差值,将该差值确定为第二时间,仅在第二时间满足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时,启动恢复路由倒换。也就是说,只有在下层网络完成重路由的时间小于上层网络设定的拖延时间时,下层网络才在完成恢复路由计算时继续启动恢复路由倒换,否则,下层网络仅完成恢复路由计算,而不启动恢复路由倒换,由上层网络在设定的拖延时间结束后启动重路由,从而实现了多层网络之间的协同保护,有效避免了保护震荡。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多层网络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拖延时间运行机制的时间轴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拖延时间运行机制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现有的拖延时间运行机制引入重路由功能的时间轴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层网络中业务保护的方法的原理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层网络协同保护机制的时间轴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层网络协同保护机制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下层网络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层网络中业务保护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实现多层网络之间的协同保护,避免保护震荡,申请人对现有技术进行了仔细研究。
近几年随着控制面技术的发展,比如自动交换光网络(Automatically SwitchedOptical Network,ASON),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等技术的进步,承载层网络除了具有传统的网络保护功能外,还具有更加灵活的重路由功能,即利用现有资源重新计算出一条可用路径,利用新计算出的可用路由来保证业务运行。
对于多层网络,上层网络占有的网络资源一般仅是下层网络的一部分,如果下层网络具有更加灵活的业务恢复能力时,会比上层网络在可选资源上的选择性更多,也就说业务不受影响的可能性更大;同时,下层网络更接近物理层,保护或恢复所需的开销代价更小,速度更快。因此应该最大化采用下层网络的保护、恢复机制。但同时考虑到层间协同工作难度较大,应尽量保证上层网络现有的拖延时间运行机制不变。
一旦下层网络中引入重路由功能,下层网络保护恢复占用的时间可能会大于原有设置的拖延时间,那么必将产生保护震荡。
如图4所示,为现有的拖延时间运行机制引入重路由功能的时间轴示意图。仍以图1所示的两层网络为例:
在t1时刻,业务在承载层网络发生故障。
在t2时刻,承载层网络检测到业务故障,启动重路由,重路由的时间为ΔT3。
在t2’时刻,服务层网络检测到业务故障,设定拖延时间为ΔT1。另外,t2时刻与t2’时刻由告警传递触发,几乎同步。
在t4时刻,服务层网络启动重路由,如果此时承载层网络没有完成重路由,那么承载层网络和服务层网络就会同时对该业务进行保护,从而出现保护震荡。
基于上述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网络中业务保护的方案。该技术方案中,在不改动现有的上层网络拖延时间运行机制的情况下,在下层网络引入重路由功能,当下层网络检测到业务发生故障时,启动恢复路由计算,在完成恢复路由计算时,确定恢复路由计算从启动到完成的第一时间,并计算上层网络检测到业务发生故障时设定的拖延时间与第一时间的差值,将该差值确定为第二时间,仅在第二时间满足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时,启动恢复路由倒换。也就是说,只有在下层网络完成重路由的时间小于上层网络设定的拖延时间时,下层网络才在完成恢复路由计算时继续启动恢复路由倒换,否则,下层网络仅完成恢复路由计算,而不启动恢复路由倒换,由上层网络在设定的拖延时间结束后启动重路由,从而实现了多层网络之间的协同保护,有效避免了保护震荡。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并且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的特征可以互相结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层网络中业务保护的方法,如图5所示,为该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具体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51,下层网络检测到业务发生故障时,启动恢复路由计算。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下层网络可以但不限于为承载层网络,上层网络可以但不限于为服务层网络。
其中,恢复路由计算,即利用现有资源重新计算出一条可用路径。
步骤52,在完成恢复路由计算时,确定恢复路由计算从启动到完成的第一时间。
其中,为了确定出恢复路由计算从启动到完成的第一时间,可以在启动恢复路由计算时,同时启动预先设置的定时器,在完成恢复路由计算时,便可以根据定时器的计时确定出第一时间。
步骤53,计算上层网络检测到业务发生故障时设定的拖延时间与第一时间的差值,将该差值确定为第二时间。
步骤54,仅在第二时间满足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时,启动恢复路由倒换,以使业务恢复正常。
其中,恢复路由倒换,即将业务倒换到新计算出的可用路由,来保证业务运行。
具体的,判断第二时间是否满足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可以但不限于按照如下方式实现:
判断第二时间与预先设置的门限系数的乘积是否小于预先设置的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其中,门限系数的取值范围可以为大于0且不大于1;
当该乘积不小于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时,说明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恢复路由倒换,因此,确定第二时间满足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
当该乘积小于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时,说明没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恢复路由倒换,如果继续启动恢复路由倒换,会导致下层网络进行重路由的时间(即恢复路由计算的时间和恢复路由倒换的时间的总和)大于上层网络设定的拖延时间,从而产生保护震荡。因此,在上述乘积不小于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时,确定第二时间不满足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
其中,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可以根据下层网络中的节点性能、节点数量、单个节点的业务数量和传输时延中的至少一个来进行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第二时间不满足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时,则不启动恢复路由倒换,按照现有的上层网络拖延时间运行机制,由上层网络在设定的拖延时间结束后启动重路由,以使业务恢复正常。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不改动现有的上层网络拖延时间运行机制的情况下,在下层网络引入重路由功能,当下层网络检测到业务发生故障时,启动恢复路由计算,在完成恢复路由计算时,确定恢复路由计算从启动到完成的第一时间,并计算上层网络检测到业务发生故障时设定的拖延时间与第一时间的差值,将该差值确定为第二时间,仅在第二时间满足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时,启动恢复路由倒换。也就是说,只有在下层网络完成重路由的时间小于上层网络设定的拖延时间时,下层网络才在完成恢复路由计算时继续启动恢复路由倒换,否则,下层网络仅完成恢复路由计算,而不启动恢复路由倒换,由上层网络在设定的拖延时间结束后启动重路由,从而实现了多层网络之间的协同保护,有效避免了保护震荡。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说明。
仍以图1所示的两层网络为例。
本发明实施例利用在下层网络(承载层网络)设置计时器,与上层网络(服务层网络)设置的计时器同时进行计时,并根据这两个计时器的计时来决定是否进行下层重路由。
如图6和图7所示,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层网络协同保护机制的时间轴示意图和实现流程示意图。
参照图6,Hold-off time=ΔT1,承载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计算的时间为ΔT4,从完成恢复路由计算到hold-off time结束时间为ΔT5;hold-off time一般是由网络运维人员设置,因此两层网络都可以得知hold-off time的设置时间。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ΔT4=ΔT1-ΔT5;
预先设置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为T,其可以根据承载层网络的节点性能、节点数量、单个节点业务数量,传输时延等参数决定。
判断ΔT4与T的关系:引入门限系数K(0<K<=1),K可自定义设置。
当T≤K*ΔT4时,有足够时间进行恢复路由倒换,则承载层网络继续启动恢复路由倒换,完成重路由功能;
当T>K*ΔT4时,仅进行恢复路由计算,但不执行恢复路由倒换的动作。
参照图7,具体实现流程如下:
步骤71,在t1时刻,业务在承载层网络发生故障。
步骤72,在t2及t2’时刻,服务层网络、承载层网络分别检测到业务故障。服务层网络启动拖延时间计时器,拖延时间设置为ΔT1。承载层网络启动恢复路由计算。
步骤73,在t3时刻,承载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计算后,确定ΔT4,并判断ΔT4与T的关系;当T≤K*ΔT4时,有足够时间进行恢复路由倒换,执行步骤74;当T>K*ΔT4时,执行步骤75。
步骤74,承载层网络继续启动恢复路由倒换,完成重路由功能。
步骤75,仅进行恢复路由计算,但不执行恢复路由倒换的动作,等待服务层网络的ΔT1结束,即在t4时刻,由服务层网络启动重路由。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制适用于控制集中化的SDN网络。SDN的理念是控制面与转发面的分离,并将控制面集中化,这样的架构使得网络更加灵活,能够从全局视角最优化的利用网络资源。多层网络中的SDN控制器可以确保下层高效的进行业务保护及重路由,并且保证上层网络不感知。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不改动现有的上层网络拖延时间运行机制的情况下,在下层网络引入重路由功能,当下层网络检测到业务发生故障时,启动恢复路由计算,在完成恢复路由计算时,确定恢复路由计算从启动到完成的第一时间,并计算上层网络检测到业务发生故障时设定的拖延时间与第一时间的差值,将该差值确定为第二时间,仅在第二时间满足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时,启动恢复路由倒换。也就是说,只有在下层网络完成重路由的时间小于上层网络设定的拖延时间时,下层网络才在完成恢复路由计算时继续启动恢复路由倒换,否则,下层网络仅完成恢复路由计算,而不启动恢复路由倒换,由上层网络在设定的拖延时间结束后启动重路由,从而实现了多层网络之间的协同保护,有效避免了保护震荡。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分别提供了一种下层网络通信设备和多层网络中业务保护的系统,由于上述设备及系统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多层网络中业务保护的相似,因此上述设备及系统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层网络通信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恢复路由计算单元81,用于检测到业务发生故障时,启动恢复路由计算;
第一时间确定单元82,用于在所述恢复路由计算单元81完成所述恢复路由计算时,确定所述恢复路由计算从启动到完成的第一时间;
第二时间确定单元83,用于计算上层网络检测到所述业务发生故障时设定的拖延时间与所述第一时间确定单元82确定的第一时间的差值,将所述差值确定为第二时间;
恢复路由倒换单元84,用于仅在所述第二时间确定单元83确定的第二时间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时,启动恢复路由倒换,以使所述业务恢复正常。
所述设备还包括:
判断单元85,用于判断所述第二时间确定单元84确定的第二时间与预先设置的门限系数的乘积是否小于预先设置的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其中,所述门限系数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且不大于1;当所述乘积不小于所述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时间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当所述乘积小于所述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时间不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
其中,所述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按照下述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设置:
所述下层网络中的节点性能、节点数量、单个节点的业务数量和传输时延。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各部分按照功能划分为各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发明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具体实施时,上述下层网络通信设备可以设置在下层网络中。
如图9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层网络中业务保护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包括上层网络通信设备91和下层网络通信设备92,其中:
所述上层网络通信设备91,用于检测到业务发生故障时,设定拖延时间;在达到所述设定的拖延时间后,且检测到所述业务未恢复正常时,对所述业务启动重路由;
所述下层网络通信设备92,用于检测到所述业务发生故障时,启动恢复路由计算;在完成所述恢复路由计算时,确定所述恢复路由计算从启动到完成的第一时间;计算所述设定的拖延时间与所述第一时间的差值,将所述差值确定为第二时间;仅在所述第二时间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时,启动恢复路由倒换,以使所述业务恢复正常。
其中,所述下层网络通信设备92,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第二时间与预先设置的门限系数的乘积是否小于预先设置的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其中,所述门限系数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且不大于1;当所述乘积不小于所述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时间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当所述乘积小于所述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时间不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不改动现有的上层网络拖延时间运行机制的情况下,在下层网络引入重路由功能,当下层网络检测到业务发生故障时,启动恢复路由计算,在完成恢复路由计算时,确定恢复路由计算从启动到完成的第一时间,并计算上层网络检测到业务发生故障时设定的拖延时间与第一时间的差值,将该差值确定为第二时间,仅在第二时间满足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时,启动恢复路由倒换。也就是说,只有在下层网络完成重路由的时间小于上层网络设定的拖延时间时,下层网络才在完成恢复路由计算时继续启动恢复路由倒换,否则,下层网络仅完成恢复路由计算,而不启动恢复路由倒换,由上层网络在设定的拖延时间结束后启动重路由,从而实现了多层网络之间的协同保护,有效避免了保护震荡。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层网络中业务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层网络检测到业务发生故障时,启动恢复路由计算;
在完成所述恢复路由计算时,确定所述恢复路由计算从启动到完成的第一时间;
计算上层网络检测到所述业务发生故障时设定的拖延时间与所述第一时间的差值,将所述差值确定为第二时间;
仅在所述第二时间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时,启动恢复路由倒换,以使所述业务恢复正常;
如果所述第二时间不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时,则不启动恢复路由倒换,按照现有的上层网络拖延时间运行机制,由所述上层网络在设定的拖延时间结束后启动重路由,以使所述业务恢复正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所述第二时间是否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时间与预先设置的门限系数的乘积是否小于预先设置的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其中,所述门限系数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且不大于1;
当所述乘积不小于所述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时间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
当所述乘积小于所述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时间不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按照下述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设置:
所述下层网络中的节点性能、节点数量、单个节点的业务数量和传输时延。
4.一种多层网络中业务保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层网络检测到业务发生故障时,设定拖延时间;
下层网络检测到所述业务发生故障时,启动恢复路由计算;
所述下层网络在完成所述恢复路由计算时,确定所述恢复路由计算从启动到完成的第一时间,并计算所述设定的拖延时间与所述第一时间的差值,将所述差值确定为第二时间;
所述下层网络仅在所述第二时间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时,启动恢复路由倒换;
所述上层网络在达到所述设定的拖延时间后,且检测到所述业务未恢复正常时,对所述业务启动重路由。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网络判断所述第二时间是否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具体包括:
所述下层网络判断所述第二时间与预先设置的门限系数的乘积是否小于预先设置的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其中,所述门限系数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且不大于1;
当所述乘积不小于所述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时间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
当所述乘积小于所述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时间不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
6.一种下层网络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恢复路由计算单元,用于检测到业务发生故障时,启动恢复路由计算;
第一时间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恢复路由计算单元完成所述恢复路由计算时,确定所述恢复路由计算从启动到完成的第一时间;
第二时间确定单元,用于计算上层网络检测到所述业务发生故障时设定的拖延时间与所述第一时间确定单元确定的第一时间的差值,将所述差值确定为第二时间;
恢复路由倒换单元,用于仅在所述第二时间确定单元确定的第二时间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时,启动恢复路由倒换,以使所述业务恢复正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时间确定单元确定的第二时间与预先设置的门限系数的乘积是否小于预先设置的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其中,所述门限系数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且不大于1;当所述乘积不小于所述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时间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当所述乘积小于所述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时间不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按照下述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进行设置:
所述下层网络中的节点性能、节点数量、单个节点的业务数量和传输时延。
9.一种多层网络中业务保护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网络通信设备和下层网络通信设备,其中:
所述上层网络通信设备,用于检测到业务发生故障时,设定拖延时间;在达到所述设定的拖延时间后,且检测到所述业务未恢复正常时,对所述业务启动重路由;
所述下层网络通信设备,用于检测到所述业务发生故障时,启动恢复路由计算;在完成所述恢复路由计算时,确定所述恢复路由计算从启动到完成的第一时间;计算所述设定的拖延时间与所述第一时间的差值,将所述差值确定为第二时间;仅在所述第二时间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时,启动恢复路由倒换,以使所述业务恢复正常。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网络通信设备,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第二时间与预先设置的门限系数的乘积是否小于预先设置的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其中,所述门限系数的取值范围为大于0且不大于1;当所述乘积不小于所述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时间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当所述乘积小于所述恢复路由倒换时间门限值时,确定所述第二时间不满足所述下层网络完成恢复路由倒换的条件。
CN201510432428.8A 2015-07-21 2015-07-21 一种多层网络中业务保护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Active CN1064115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32428.8A CN106411539B (zh) 2015-07-21 2015-07-21 一种多层网络中业务保护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PCT/CN2016/084963 WO2017012431A1 (zh) 2015-07-21 2016-06-06 一种多层网络中业务保护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32428.8A CN106411539B (zh) 2015-07-21 2015-07-21 一种多层网络中业务保护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1539A CN106411539A (zh) 2017-02-15
CN106411539B true CN106411539B (zh) 2019-07-12

Family

ID=57834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32428.8A Active CN106411539B (zh) 2015-07-21 2015-07-21 一种多层网络中业务保护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11539B (zh)
WO (1) WO20170124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52084B2 (en) 2018-05-01 2020-05-1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ervice recovery in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2716A (zh) * 2002-12-30 2004-07-1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多层网络故障恢复方法
CN101616344A (zh) * 2009-06-17 2009-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自动交换光网络的业务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01621497A (zh) * 2008-06-30 2010-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网络中的业务保护的方法和系统
CN101626317A (zh) * 2008-07-07 2010-0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故障恢复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86124B (zh) * 2011-04-29 2014-01-15 东北大学 一种wdm光网络中的基于效用的层间协调方法
KR101640211B1 (ko) * 2013-01-16 2016-07-1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다 계층 네트워크에서의 장애 복구 방법 및 그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12716A (zh) * 2002-12-30 2004-07-14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多层网络故障恢复方法
CN101621497A (zh) * 2008-06-30 2010-01-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层网络中的业务保护的方法和系统
CN101626317A (zh) * 2008-07-07 2010-01-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链路故障恢复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1616344A (zh) * 2009-06-17 2009-12-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自动交换光网络的业务保护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11539A (zh) 2017-02-15
WO2017012431A1 (zh) 2017-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56801B (zh) 业务流的转发路径的重定向方法、装置和业务流转发系统
EP3014446B1 (en) Asynchronous message passing for large graph clustering
CN115004661A (zh) 通信服务提供商网络内托管的云计算实例的移动性
US20190116241A1 (en) Adaptive scheduling for edge devices and networks
US11360799B2 (en) Virtual machine live migration with seamless network connectivity
CN111756631B (zh) 利用集中式控制器以用于自治系统间的业务工程分段路由的方法、设备和可读介质
Lee et al. Fault-resilient real-time communication using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CN106411539B (zh) 一种多层网络中业务保护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5207908A (zh)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体系架构
CN106464541B (zh) 基于网络功能虚拟化的故障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4124697A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网络切换装置及存储介质
JP5950021B2 (ja) 制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同期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264799B (zh) 保护倒换的方法、节点和控制设备
CN103200092B (zh) 一种基于虚拟网络设备的路由进程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11698580B (zh) 用于实现网络规划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5703933B (zh) 聚合链路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07005434B (zh) 一种同步虚拟网络功能vnf状态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3117923B (zh) 一种进程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02546313B (zh) 一种多激活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05592133B (zh) 一种数据的迁移方法和装置
CN105022666A (zh) 控制MapReduce任务调度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6972964B (zh) 一种sdn网络系统及其控制器故障的恢复方法
WO2018074043A1 (ja) 収容形態探索装置、収容形態探索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243308A (zh) 一种重路由的方法、网络设备及控制器
CN103684876B (zh) 告警信息同步的方法及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