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06793B - 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和系统与ip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和系统与ip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406793B
CN106406793B CN201610822361.3A CN201610822361A CN106406793B CN 106406793 B CN106406793 B CN 106406793B CN 201610822361 A CN201610822361 A CN 201610822361A CN 106406793 B CN106406793 B CN 1064067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identifier
node
machine
node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2236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406793A (zh
Inventor
陈燕凯
林文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tron Technolog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Vtron Technolog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tron Technologies Ltd filed Critical Vtron Technologies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82236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40679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4067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67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4067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4067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23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 G06F3/1446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local displays, e.g. CRT and flat panel display display composed of modules, e.g. video wal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50Address allocation
    • H04L61/5007Internet protocol [IP] add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和系统与IP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当前节点机接收上一节点机的第一场同步信号,从第一场同步信号中提取出第一标识信号,并获得纯同步信号,第一标识信号可以用于获得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确定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将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对应的第二标识信号添加到纯同步信号中,获得第二场同步信号,将其发送至下一节点机。本发明通过在传输的纯同步信号中添加标识信号,根据标识信号来获得节点机的标识编号,根据上一台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确定下一台节点机的标识编号,为所有节点机配置标识,服务器根据节点机的标识为所有的节点机分配IP地址,节省了IP地址配置时间,提高了节点机IP地址配置的效率。

Description

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和系统与IP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节点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和系统与IP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在拼接墙显示技术中,编解码技术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具体应用场景多为通过多个解码盒解出远端编码盒通过网络传输过来的采集视频信号,然后输出至拼接墙上显示;如图1所示,图中的节点机1,节点机1,…节点机a,为解码端设备,即解码盒;单元(1,1),单元(1,2)…单元(n,m)为n×m的拼接墙显示单元;服务器通过交换机传输网络信号,与多台节点机进行通信,控制节点机解出视频信号,在拼接墙上显示。
目前,由于多台节点机之间没有唯一的标识(ID)可供服务器识别,因此服务器和节点机之间的通信关系的建立,只能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如图1环境的搭建,以节点机1为例,通信建立方式如下,断开除了节点机1之外其它节点机与交换机的网络连接,服务器通过一对一的发射、接收广播信号的形式设置节点机1的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协议)地址,完成后,断开节点机1与交换机的连接,再连接节点机2与交换机的网络连接,以与节点机1同样的形式设置节点机2的IP地址,以此类推,直至完成所有节点机IP地址的设置,然后才能按照图1的形式,连接所有节点机与交换机,使其与服务器进行通信;此种方式相当机械化,耗时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的节点机之间没有唯一的标识可供服务器识别,设置IP地址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和系统与IP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
一种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上一节点机的第一场同步信号,其中,第一场同步信号中包括第一标识信号;
从第一场同步信号中提取第一标识信号,并在第一场同步信号滤除第一标识信号后获得纯同步信号;
根据第一标识信号确定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将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记录在当前节点机中;
根据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确定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根据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生成第二标识信号,并将第二标识信号添加到纯同步信号中,获得第二场同步信号,将第二场同步信号发送至下一节点机。
一种节点机的标识配置系统,包括以下单元: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上一节点机的第一场同步信号,其中,第一场同步信号中包括第一标识信号;
提取单元,用于从第一场同步信号中提取第一标识信号,并在第一场同步信号滤除第一标识信号后获得纯同步信号;
记录单元,用于根据第一标识信号确定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将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记录在当前节点机中;
标识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确定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根据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生成第二标识信号,并将第二标识信号添加到纯同步信号中,获得第二场同步信号,将第二场同步信号发送至下一节点机。
根据上述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和系统,其是当前节点机接收上一节点机的第一场同步信号,从第一场同步信号中提取出第一标识信号,并获得纯同步信号,第一标识信号可以用于获得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并确定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将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对应的第二标识信号添加到纯同步信号中,获得第二场同步信号,将其发送至下一节点机。本方案通过在传输的纯同步信号中添加标识信号,根据标识信号来获得节点机的标识编号,根据上一台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确定下一台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可以为所有节点机配置标识,便于服务器根据每个节点机对应的标识对每个节点机进行IP地址配置,服务器根据节点机的标识生成对应的IP地址后,可以根据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所有的节点机分配IP地址,就无需以一对一的方式对所有节点机手动设置IP地址,大大节省了IP地址配置时间,提高了节点机IP地址配置的效率。
一种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上一节点机的第四场同步信号,其中,第四场同步信号中包括第四标识信号;
从第四场同步信号中提取第四标识信号,并在第四场同步信号滤除第四标识信号后获得纯同步信号;
根据第四标识信号确定第四标识编号,根据第四标识编号确定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将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记录在当前节点机中;
根据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生成第五标识信号,并将第五标识信号添加到纯同步信号中,获得第五场同步信号,将第五场同步信号发送至下一节点机。
根据上述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其是当前节点机接收上一节点机的第四场同步信号,从第四场同步信号中提取出第四标识信号,并获得纯同步信号,根据第四标识信号获得上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第四标识编号可以用于获得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将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对应的第五标识信号添加到纯同步信号中,获得第五场同步信号,将其发送至下一节点机。本方案通过在传输的纯同步信号中添加标识信号,根据标识信号来获得节点机的标识编号,根据上一台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确定下一台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可以为所有节点机配置标识,便于服务器根据每个节点机对应的标识对每个节点机进行IP地址配置,服务器根据节点机的标识生成对应的IP地址后,可以根据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所有的节点机分配IP地址,就无需以一对一的方式对所有节点机手动设置IP地址,大大节省了IP地址配置时间,提高了节点机IP地址配置的效率。
一种节点机的IP地址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上述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获得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
与服务器进行通信,由服务器读取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
接收服务器根据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返回的IP地址,其中,IP地址与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相关联。
一种节点机的IP地址分配系统,包括上述标识配置系统和通信单元;
通信单元用于与服务器进行通信,由服务器读取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接收服务器根据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返回的IP地址,其中,IP地址与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相关联。
根据上述节点机的IP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其是为各节点机配置标识,使每一台节点机的标识都不相同,便于服务器根据每个节点机对应的标识对每个节点机进行IP地址配置,服务器根据节点机的标识生成对应的IP地址后,可以根据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所有的节点机分配IP地址,就无需以一对一的方式对所有节点机手动设置IP地址,大大节省了IP地址配置时间,提高了节点机IP地址配置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传统的节点机的IP地址配置的示意图;
图2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节点机的标识配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节点机的标识配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节点机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节点机的IP地址分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节点机之间连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9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节点机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实际应用示意图;
图10为其中一个实施例的节点机的纯同步信号和标识信号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节点机的IP地址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的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接收上一节点机的第一场同步信号,其中,第一场同步信号中包括第一标识信号;
在本步骤中,是由当前节点机接收上一节点机的第一场同步信号。
步骤S102:从第一场同步信号中提取第一标识信号,并在第一场同步信号滤除第一标识信号后获得纯同步信号;
步骤S103:根据第一标识信号确定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将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记录在当前节点机中;
步骤S104:根据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确定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根据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生成第二标识信号,并将第二标识信号添加到纯同步信号中,获得第二场同步信号,将第二场同步信号发送至下一节点机。
在本步骤中,主要是为了获得新的场同步信号并将其发送至下一节点机,该场同步信号与原来的场同步信号的区别就在于其中的标识信号的不同。
在本实施例中,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是当前节点机接收上一节点机的第一场同步信号,从第一场同步信号中提取出第一标识信号,并获得纯同步信号,第一标识信号可以用于获得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并确定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将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对应的第二标识信号添加到纯同步信号中,获得第二场同步信号,将其发送至下一节点机。本方案通过在传输的纯同步信号中添加标识信号,根据标识信号来获得节点机的标识编号,根据上一台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确定下一台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可以为所有节点机配置标识,便于服务器根据每个节点机对应的标识对每个节点机进行IP地址配置,服务器根据节点机的标识生成对应的IP地址后,可以根据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所有的节点机分配IP地址,就无需以一对一的方式对所有节点机手动设置IP地址,大大节省了IP地址配置时间,提高了节点机IP地址配置的效率。
优选的,提取得到的第一标识信号可以保存在当前节点机的寄存器中,服务器与当前节点机的单片机进行通信,服务器可以通过当前节点机的单片机从寄存器中读取第一标识信号。
优选的,上一台节点机发送给下一台节点机的场同步信号中的标识信号对应的是下一台节点机的标识编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当前节点机为初始节点机,则初始节点机生成初始节点机的初始标识编号,接收初始同步信号;
根据初始标识编号确定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根据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生成第三标识信号,并将第三标识信号添加到初始同步信号中,获得第三场同步信号,将第三场同步信号发送至下一节点机。
在本实施例中,若当前节点机为初始节点机,则没有节点机发送场同步信号,此时初始节点机可以在上电后生成初始标识编号,接收外界的初始同步信号,服务器可以根据该初始标识编号对初始节点机的IP地址进行配置,初始节点机根据初始标识编号确定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并将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对应的第三标识信号添加到初始同步信号中,获得第三场同步信号并发送至下一节点机。初始节点机自身生成初始标识信号,进而生成场同步信号,为后续的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提供依据。
优选的,初始标识信号可以由初始节点机中的单片机来生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第一标识信号确定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将第一标识信号转换成第一标识编号,第一标识编号为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
根据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确定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对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增加预设步长,获得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标识信号转换成的第一标识编号为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对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增加预设步长,就可以获得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如此设置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可以确保每个节点机的标识编号互不相同,有利于服务器对节点机的IP地址分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标识信号包括多个位信号,将第二标识信号添加到纯同步信号中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从纯同步信号中的任意一个下降沿开始,经过第一预设个数的时钟周期,依次添加第二标识信号的所有位信号,相邻位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为第一预设个数的时钟周期,每个位信号占用第二预设个数的时钟周期。
在本实施例中,从纯同步信号中的任意一个下降沿开始,经过第一预设个数的时钟周期,依次添加第二标识信号的所有位信号,相邻位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为第一预设个数的时钟周期,如此可以在纯同步信号的某个下降沿后的预设位置添加第二标识信号的位信号,便于后续从场同步信号中提取第二标识信号;场同步信号传输到下一节点机时,下一节点机可能跨时钟域采样而导致丢失位信号,跨时钟域采样的时钟误差一般为几个时钟周期,只要合理设置第二预设个数,每个位信号占用第二预设个数的时钟周期,就可以有效避免每个位信号的丢失。
优选的,第二预设个数可以为8-16个,标识中的位信号数量可以根据节点机的数量来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标识信号包括多个位信号,从第一场同步信号中提取第一标识信号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从第一场同步信号中的任意一个下降沿开始,经过第一预设个数的时钟周期后,检测是否存在位信号;
若是,则对检测到的位信号进行采样,并在检测到位信号的下降沿后,经过第一预设个数的时钟周期,继续检测是否存在位信号,直至完成对第一标识信号的所有位信号的采样;
根据采样得到的所有位信号获得第一标识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场同步信号中的标识信号包括多个位信号,各个位信号在场同步信号的任意一个下降沿之后按第一预设个数的时钟周期排列,因此可以根据位信号在场同步信号中的排列规则对场同步信号中的位信号进行采样,进而获得场同步信号中所包含的标识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经过第一预设个数的时钟周期的步骤之后,检测是否存在位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经过第三预设个数的时钟周期,第三预设个数小于第二预设个数。
在本实施例中,在经过第一预设个数的时钟周期后,还要经过第三预设个数的时钟周期,如果采样发生偏差,在经过第一预设个数的时钟周期后,可能无法采样,由于位信号占用第二预设个数的时钟周期,第三预设个数小于第二预设个数,只要在经过第一预设个数的时钟周期后,再经过第三预设个数的时钟,此时是在位信号持续期间采样,保证采样的准确性。
根据上述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节点机的标识配置系统,以下就本发明的节点机的标识配置系统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节点机的标识配置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例中的节点机的标识配置系统,包括以下单元:
接收单元210,用于接收上一节点机的第一场同步信号,其中,第一场同步信号中包括第一标识信号;
提取单元220,用于从第一场同步信号中提取第一标识信号,并在第一场同步信号滤除第一标识信号后获得纯同步信号;
记录单元230,用于根据第一标识信号确定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将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记录在当前节点机中;
标识处理单元240,用于根据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确定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根据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生成第二标识信号,并将第二标识信号添加到纯同步信号中,获得第二场同步信号,将第二场同步信号发送至下一节点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节点机的标识配置系统还包括初始信号生成单元250,初始信号处理单元250用于在当前节点机为初始节点机时,在初始节点机上电后生成初始节点机的初始标识编号;
接收单元210接收初始同步信号;
记录单元230将初始标识编号记录在初始节点机中;
标识处理单元240根据初始标识编号确定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根据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生成第三标识信号,并将第三标识信号添加到初始同步信号中,获得第三场同步信号,将第三场同步信号发送至下一节点机。
本发明的节点机的标识配置系统与本发明的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一一对应,在上述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的实施例阐述的技术特征及其有益效果均适用于节点机的标识配置系统的实施例中。
根据上述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本发明还提供另外一种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以下就本发明的另外一种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5所示,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接收上一节点机的第四场同步信号,其中,第四场同步信号中包括第四标识信号;
步骤S302:从第四场同步信号中提取第四标识信号,并在第四场同步信号滤除第四标识信号后获得纯同步信号;
步骤S303:根据第四标识信号确定第四标识编号,根据第四标识编号确定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将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记录在当前节点机中;
步骤S304:根据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生成第五标识信号,并将第五标识信号添加到纯同步信号中,获得第五场同步信号,将第五场同步信号发送至下一节点机。
在本实施例中,当前节点机接收上一节点机的第四场同步信号,从第四场同步信号中提取出第四标识信号,并获得纯同步信号,根据第四标识信号获得上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第四标识编号可以用于获得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将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对应的第五标识信号添加到纯同步信号中,获得第五场同步信号,将其发送至下一节点机。本方案通过在传输的纯同步信号中添加标识信号,根据标识信号来获得节点机的标识编号,根据上一台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确定下一台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可以为所有节点机配置标识,便于服务器根据每个节点机对应的标识对每个节点机进行IP地址配置,服务器根据节点机的标识生成对应的IP地址后,可以根据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所有的节点机分配IP地址,就无需以一对一的方式对所有节点机手动设置IP地址,大大节省了IP地址配置时间,提高了节点机IP地址配置的效率。
优选的,上一台节点机发送给下一台节点机的场同步信号中的标识信号对应的是上一台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对上一台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增加预设步长,就可以获得下一台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在纯同步信号中添加标识信号和在场同步信号中提取标识信号的过程均与前述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中的相似。
在本发明中,“第一”、“第二”等序数词只是为了对所涉及的对象进行区分,并不是对对象本身进行限定。
根据上述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节点机的IP地址分配方法,以下就本发明的节点机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6所示,一种节点机的IP地址分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根据上述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获得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
步骤S402:与服务器进行通信,由服务器读取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
步骤S403:接收服务器根据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返回的IP地址,其中,IP地址与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相关联。
在本实施例中,为各节点机配置标识,使每一台节点机的标识都不相同,便于服务器根据每个节点机对应的标识对每个节点机进行IP地址配置,服务器根据节点机的标识生成对应的IP地址后,可以根据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所有的节点机分配IP地址,就无需以一对一的方式对所有节点机手动设置IP地址,大大节省了IP地址配置时间,提高了节点机IP地址配置的效率。
根据上述节点机的IP地址配置方法,本发明还提供另外一种节点机的IP地址配置系统,以下就本发明的节点机的IP地址配置系统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节点机的IP地址分配系统,如图7所示,包括上述标识配置系统和通信单元260;
通信单元260用于与服务器进行通信,由所述服务器读取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返回的IP地址,其中,所述IP地址与所述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相关联。
在本实施例中,为各节点机配置标识,使每一台节点机的标识都不相同,通过通信单元与服务器进行通信,服务器根据每个节点机对应的标识对每个节点机进行IP地址配置,服务器根据节点机的标识生成对应的IP地址后,可以根据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为所有的节点机分配IP地址,就无需以一对一的方式对所有节点机手动设置IP地址,大大节省了IP地址配置时间,提高了节点机IP地址配置的效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节点机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具体应用场景可以是用于拼接墙视频显示的节点机,节点机包括MCU芯片DM8168和FPGA。节点机的IP地址分配方法的整体思路如下:
为每一台节点机设置一个唯一标识的ID编号,服务器经网络与本台节点机的DM8168芯片交互,获取本台节点机ID编号后,为本台节点机设置网络IP地址;其中,ID编号通过外部的场同步信号VS经BNC端口传输,串联设置,内嵌于VS中传输,本台节点机的ID编号为前一台节点机的ID编号加1,依次递增;本台节点机的FPGA从接收到的VS信号中提取出本台节点机的ID后,存入寄存器中,供本台节点机的MCU芯片DM8168读取,后把获取的ID编号加1,得到下一台节点机的ID编号,再嵌入至VS中,传输至下一台节点机,由于VS传输速度极快,通常频率能达到60hz/s,因此,采用此种方法,可以实现上电智能识别ID,使每一台节点机的IP地址得到快速设置,大大节省了时间。
节点机的串联部分如图8所示,假设待设IP地址的节点机共N台,本台节点机与前后节点机通过BNC端口传输的VS场同步信号进行串联同步;第一台节点机的ID通过8168写逻辑寄存器进行预设;
前后两台节点机的连接方式如图9所示。以第N-1台和第N台的连接举例,第N-1台节点机500和第N台节点机600分别与交换机700连接,交换机700与服务器800连接;
其中节点机500包括8168芯片501,负责与服务器800通信以及解码视频流输出至FPGA,并与FPGA通过SPI总线通信,FPGA芯片502中的模块包括Cpuif模块503,8168芯片501通过该模块读写FPGA各模块的相关寄存器;模块505负责接收前一台节点机传输过来的场同步VS信号,提取出本台节点机ID后,输出过滤ID编号后的纯同步信号;模块504负责接收前面提取出的ID编号,以及过滤后的纯同步信号,模块506的功能是接收到纯场同步信号(过滤掉内嵌的ID编号),使各节点机进行时间同步,从而实现视频同步功能;节点机600中的模块与节点机500中对应模块的功能相同;
模块505接收到前一台节点机发送过来的VS1信号后(此VS1信号中内嵌有本台节点机的ID1),从其中提取出本台节点机的ID1,把ID1发送至模块503与模块504中,ID1在Cpuif模块503中供8168芯片501读取,最后服务器800通过交换机700与8168芯片501进行网络通信,获得节点机500的ID;在Cpuif模块503把ID1提取出来的同时,过滤出纯场同步信号VS2(此VS2信号中内嵌的ID1已被过滤,不内嵌任何信息),把纯场同步信号VS2发送至模块506,把纯场同步信号VS2和ID1均发送至模块504,在模块506中实现视频同步(兼容原有同步功能),模块504把前面从模块505接收过来的ID1加上1(ID递增,为下一台节点机的ID)成为ID2,再内嵌入VS2中,成为VS3发送至下一台节点机600的模块605;同样,模块605提取出ID2,提供给8168芯片601,并发送至服务器,再把纯VS4发送至模块606实现视频同步,把纯场同步信号VS4和ID2发送至模块604,ID2加1(成为ID3),发送至下一台;以此类推,直至所有节点机的ID全部被服务器获取,由于VS的频率通常能达到60Hz,因此多台节点机串联的系统,在上电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使服务器获取所有节点机的ID,然后为每一台节点机分配各自的网络IP地址,实现完整的网络通信功能;
在节点机中,ID的内嵌与发送机制如图10:假设ID编号的位宽为10bit(即10个位信号),从bit0到bit9,则ID编号总共有1024个,最多可以为1024台节点机设立唯一的ID标识,第一台节点机的ID由8168芯片通过SPI总线为FPGA配置,往后每台节点机的ID顺序递增;嵌入的编号如图10的VS1所示,在VS1的下降沿到来时,用计数器从0开始累计时钟周期(时钟上升沿到来时加1),在第128个时钟周期开始嵌入下一台节点机的ID第0个bit,每个bit复制嵌入,占用8个时钟周期(为了避免对应bit传输至下一台节点机时,下一台节点机跨时钟域采样时丢失对应bit,每个bit复制8个时钟周期传输)往后,每隔128个计数周期嵌入下一个bit,直到嵌入bit9为止;下一台节点机在VS1中提取ID时,同样在VS1的下降沿到来时,用计数器累计时钟周期,在第128个时钟周期后,再计3个时钟周期(保证在中间采样,准确度高),采下bit0,采用同样的方法,直到采下bit9,完成ID所有bit位的采样;同时在对应的位置把嵌入ID的对应bit过滤掉,提取出纯场同步信号VS2,作同步使用,并发送至下一级嵌入下一台节点机的ID。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上一节点机的第一场同步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场同步信号中包括第一标识信号;
从所述第一场同步信号中提取所述第一标识信号,并在所述第一场同步信号滤除所述第一标识信号后获得纯同步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号确定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将所述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记录在所述当前节点机中;
根据所述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确定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根据所述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生成第二标识信号,并将所述第二标识信号添加到所述纯同步信号中,获得第二场同步信号,将所述第二场同步信号发送至下一节点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若当前节点机为初始节点机,则所述初始节点机生成所述初始节点机的初始标识编号,接收初始同步信号;
根据所述初始标识编号确定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根据所述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生成第三标识信号,并将所述第三标识信号添加到所述初始同步信号中,获得第三场同步信号,将所述第三场同步信号发送至下一节点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号确定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标识信号转换成第一标识编号,所述第一标识编号为所述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
所述根据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确定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增加预设步长,获得所述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标识信号包括多个位信号,所述将所述第二标识信号添加到所述纯同步信号中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纯同步信号中的任意一个下降沿开始,经过第一预设个数的时钟周期,依次添加所述第二标识信号的所有位信号,相邻位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为所述第一预设个数的时钟周期,每个位信号占用第二预设个数的时钟周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标识信号包括多个位信号,所述从所述第一场同步信号中提取所述第一标识信号的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从所述第一场同步信号中的任意一个下降沿开始,经过所述第一预设个数的时钟周期后,检测是否存在位信号;
若是,则对检测到的位信号进行采样,并在检测到位信号的下降沿后,经过所述第一预设个数的时钟周期,继续检测是否存在位信号,直至完成对所述第一标识信号的所有位信号的采样;
根据采样得到的所有位信号获得所述第一标识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过所述第一预设个数的时钟周期的步骤之后,检测是否存在位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经过第三预设个数的时钟周期,所述第三预设个数小于所述第二预设个数。
7.一种节点机的标识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单元: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上一节点机的第一场同步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场同步信号中包括第一标识信号;
提取单元,用于从所述第一场同步信号中提取所述第一标识信号,并在所述第一场同步信号滤除所述第一标识信号后获得纯同步信号;
记录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号确定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将所述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记录在所述当前节点机中;
标识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确定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根据所述下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生成第二标识信号,并将所述第二标识信号添加到所述纯同步信号中,获得第二场同步信号,将所述第二场同步信号发送至下一节点机。
8.一种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上一节点机的第四场同步信号,其中,所述第四场同步信号中包括第四标识信号;
从所述第四场同步信号中提取所述第四标识信号,并在所述第四场同步信号滤除所述第四标识信号后获得纯同步信号;
根据所述第四标识信号确定上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根据上一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确定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将所述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记录在所述当前节点机中;
根据所述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生成第五标识信号,并将所述第五标识信号添加到所述纯同步信号中,获得第五场同步信号,将所述第五场同步信号发送至下一节点机。
9.一种节点机的IP地址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获得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
与服务器进行通信,由所述服务器读取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
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返回的IP地址,其中,所述IP地址与所述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相关联。
10.一种节点机的IP地址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标识配置系统和通信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与服务器进行通信,由所述服务器读取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接收所述服务器根据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返回的IP地址,其中,所述IP地址与所述当前节点机的标识编号相关联。
CN201610822361.3A 2016-09-13 2016-09-13 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和系统与ip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64067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2361.3A CN106406793B (zh) 2016-09-13 2016-09-13 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和系统与ip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22361.3A CN106406793B (zh) 2016-09-13 2016-09-13 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和系统与ip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06793A CN106406793A (zh) 2017-02-15
CN106406793B true CN106406793B (zh) 2019-09-17

Family

ID=579993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22361.3A Active CN106406793B (zh) 2016-09-13 2016-09-13 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和系统与ip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4067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70699A (zh) * 2017-03-04 2017-08-18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存储系统中控制器监控管理的冗余设计方法及装置
JP7322186B2 (ja) * 2019-06-17 2023-08-07 ヒタチ ヴァンタラ エルエルシー ラック上のサーバを識別し、サーバの物理的な位置に基づいてサーバに適切なipアドレスを割り当て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2989757B (zh) * 2021-05-10 2021-09-28 芯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对多个原型验证板进行编号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4045A (zh) * 2007-08-21 2009-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gpon接入设备上实现用户端口定位的方法
CN102752478A (zh) * 2012-08-01 2012-10-24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场同步信号处理方法及控制电路
CN103200396A (zh) * 2013-04-09 2013-07-10 广东粤铁瀚阳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信息展示平台的实时视频流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04168466A (zh) * 2014-08-22 2014-11-26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屏视频同步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4486457A (zh) * 2014-12-11 2015-04-0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地址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JP5774529B2 (ja) * 2012-03-21 2015-09-09 株式会社東芝 制御信号処理システム、制御信号伝送装置、およびコマンド処理方法
CN105812492A (zh) * 2016-05-16 2016-07-27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4045A (zh) * 2007-08-21 2009-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gpon接入设备上实现用户端口定位的方法
JP5774529B2 (ja) * 2012-03-21 2015-09-09 株式会社東芝 制御信号処理システム、制御信号伝送装置、およびコマンド処理方法
CN102752478A (zh) * 2012-08-01 2012-10-24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场同步信号处理方法及控制电路
CN103200396A (zh) * 2013-04-09 2013-07-10 广东粤铁瀚阳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信息展示平台的实时视频流显示方法及系统
CN104168466A (zh) * 2014-08-22 2014-11-26 广东威创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屏视频同步播放方法及装置
CN104486457A (zh) * 2014-12-11 2015-04-0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地址分配、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5812492A (zh) * 2016-05-16 2016-07-27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同步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406793A (zh) 2017-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06793B (zh) 节点机的标识配置方法和系统与ip地址分配方法和系统
EP1756594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the wiring phase of an arbitrary unknown phase voltage relative to a reference phase voltage
CN104954096B (zh) 一种一主多从的高速同步串行通信数据传输方法
CN105897330A (zh) 一种用于uwb高精度定位系统的信号同步方法
CN104008078B (zh) 一种基于fpga的数据传输板之间进行高速传输的方法
CN102394719B (zh) 基于fpga的多通道hdlc数据处理方法
CN110224775A (zh) 一种时间信息确定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3841009A (zh) 一种以太网数据和e1数据的转换与级联的fpga实现方法
CN107317644A (zh) 一种兼容突发和连续数据的帧同步装置
CN104090511B (zh) 实现无极性485通信的电路及方法
CN103873831B (zh) 一种通信卫星视频监视测试系统
JPH03102939A (ja) セル同期方式
CN103812797B (zh) 传输数据分组的方法及发送和接收数据分组的通信模块
CN110445676A (zh) 一种数据监测系统、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660470A (zh) RapidIO总线协议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103701847A (zh) 机载网络数据的采集及同步传输系统
US9575866B1 (en) Diagnostic module for monitoring electronic data transmission
CN103399508B (zh) 一种同步触发管理装置与方法
CN105071974B (zh) 基于rdss的指挥终端指挥管理的方法及指挥终端
CN103124233A (zh) 一种信号中继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05045237A (zh) 一种智能分布式舞台数据挖掘系统
CN105718401B (zh) 一种多路smii信号到一路mii信号的复用方法及系统
CN108900596B (zh) Wtb物理层数据帧采集装置及数据帧采集方法
CN102202165B (zh) 一种实时字幕播出系统的串口数据接收方法和接收端
CN114531380A (zh) 一种镜像质量核查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