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94474B - 安全气囊组件、安全气囊的制造方法和将安全气囊组件安装到车辆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安全气囊组件、安全气囊的制造方法和将安全气囊组件安装到车辆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94474B
CN106394474B CN201510464624.3A CN201510464624A CN106394474B CN 106394474 B CN106394474 B CN 106394474B CN 201510464624 A CN201510464624 A CN 201510464624A CN 106394474 B CN106394474 B CN 1063944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tallation part
air bag
air
connection portion
sealed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646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94474A (zh
Inventor
陈海锋
张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toliv Development AB
Original Assignee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iled Critical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riority to CN20151046462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94474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944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944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944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944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安全气囊组件、安全气囊的制造方法和将安全气囊组件安装到车辆的方法。安全气囊组件包括气体发生器和与气体发生器连接的安全气囊,安全气囊包括具有第一开口的气囊主体和用于安装气体发生器的安装部件,安装部件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形成用于容纳气体发生器的至少一部分并连通到气囊主体的通道,第二安装件具有与第一开口对准的连通口,安装部件的与连通口所在的一端相反的另一端具有使得气体发生器插入的入口,其中,第二安装件与气囊主体在围绕连通口和第一开口的位置处密封连接,第一安装件覆盖于连通口和第一开口上方的位置,并且第一安装件密封连接到第二安装件以形成与气囊主体连通的通道。

Description

安全气囊组件、安全气囊的制造方法和将安全气囊组件安装 到车辆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到车辆的安全气囊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安全气囊组件通常包括气囊和气体发生器。安全气囊组件通过例如固定支架、固定扣等安装到车辆的车身钣金上。当车辆发生紧急碰撞时,响应于碰撞传感器的输出而启动气体发生器,产生膨胀气体对气囊进行充气,气囊因此进入车厢内,从而对车辆乘员(例如驾驶员和/或乘客)进行保护。
具体而言,美国专利US8196952B2公开了一种现有技术的安全气囊组件100,其尤其适用于侧气帘。
图1A和图1B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安全气囊组件100安装到车辆300的示意图。安全气囊组件100包括气体发生器101和与气体发生器101连接的安全气囊102,安全气囊102包括气囊主体123以及用于安装气体发生器101的安装部件125。通常情况下,安全气囊102以封装状态安装到车辆300,在封装状态下,气囊主体123被卷起或被折叠,如图1A所示。当车辆300发生紧急碰撞时,气体发生器101对安全气囊102进行充气,安全气囊102膨胀并展开为窗帘形状,如图1B所示。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的安全气囊组件100的位于安全气囊102与气体发生器101连接的位置附近的局部视图,具体示出了安全气囊102与气体发生器101连接位置处的细节。安全气囊102包括上部121、下部(未示出)、第一面122、第二面124和安装部件125。上部121和下部形成气囊主体123,第一面122和第二面124延伸形成安装部件125,并且气囊主体123形成的空间和安装部件125所形成的通道通过连通口127连通。气体发生器101的一端通过入口126插入到安全气囊102中,并且在入口126处,连接件103连接气体发生器101与安装部件125。当车辆300发生碰撞或者受到冲击时,气体发生器101便会接收到经由连接到气体发生器101的线束传来的信号,从而发生爆破。接着,爆破所产生的气体将使安全气囊102迅速充气,充气后的安全气囊102发生膨胀并展开,从而保护车厢内的乘员免受车辆300侧面的冲击所带来的伤害。
在现有技术的安全气囊组件中,由于客户要求以及正向设计的车身数据要求等原因,现有的安全气囊组件的设计复杂,零件类别繁多。这导致供应商在组装模块时,需要投入价格昂贵的生产治具和检验治具,同时增加了装配的劳动强度并且降低了装配效率。此外,由于零件复杂多样,还导致了制造零件的模块单件成本高,这与客户高性能、新技术、低成本的政策相背离。
此外,在现有技术的安全气囊组件100中,当启动气体发生器101时,由于连通口127未覆盖有任何元件或部件,气体发生器101产生的一部分气体易于通过连通口127从通过安装部件125的入口126处泄露,从而降低安全气囊102的密封性能。
另外,在气囊主体123和安装部件125的过渡部分128处采用与安全气囊102的其它部分的材料相同厚度的材料制成,当车辆300发生碰撞或受到冲击时,由于气体发生器101发出的气体的温度很高并且过渡部分128的材料的强度薄弱,很容易导致过渡部分128处的材料被烫坏,从而使安全气囊102漏气,降低安全气囊102的密封性能。
因此,期望得到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并且密封性能良好的安全气囊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装到车辆的新型安全气囊组件,该安全气囊组件结构简单、便于组装、成本低廉并且密封性能良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装到车辆的安全气囊组件,所述安全气囊组件包括:气体发生器;和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接的安全气囊,所述安全气囊包括:气囊主体,所述气囊主体具有第一开口;以及用于安装所述气体发生器的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气体发生器的至少一部分并连通到所述气囊主体的通道,所述第二安装件具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准,并且所述安装部件的与所述连通口所在的一端相反的另一端具有使得所述气体发生器插入的入口,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之间的所述通道通过所述连通口和所述第一开口连通到所述气囊主体的内部空间,所述气体发生器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入口、所述通道、所述连通口和所述第一开口插入到所述气囊主体中,并且所述安装部件的所述另一端密封到所述气体发生器,其中,所述第二安装件与所述气囊主体在围绕所述连通口和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处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安装件覆盖于所述连通口和所述第一开口上方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一安装件密封连接到所述第二安装件以形成与所述气囊主体连通的所述通道。
根据上述结构,一方面,由于第一安装件覆盖于第二安装件的连通口和气囊主体的第一开口的上方的位置,所以当气体发生器启动并产生气体时,安全气囊的第一安装件能够阻挡气体发生器产生的气体从连通口向入口处流动,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气囊的密封性能。另一方面,由于在连通口与第一开口附近的气囊主体和安装部件之间的过渡部分具有两层结构(一层为第二安装件,另一层为气囊主体),所以增强了过渡部分的抗高温能力,避免过渡部分被烫坏,从而提高了安全气囊的密封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安装部件通过围绕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连通口的密封连接部与所述气囊主体密封连接,所述密封连接部包括第一密封连接部和第二密封连接部,所述第一密封连接部是通过将所述第二安装件和所述气囊主体两者进行密封连接所形成的,所述第二密封连接部是通过将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和所述气囊主体三者进行密封连接所形成的。
根据上述结构,由于在第一密封连接部处的安全气囊由包括第二安装件和气囊主体的至少两层结构构成,并且在第二密封连接部处的安全气囊由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和气囊主体的至少三层结构构成,因此提高了安全气囊在连接部处的可靠性,使得能够防止安全气囊被气体发生器所产生的高温气体烫坏,从而防止气体泄漏。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件通过两条大致平行延伸的第三密封连接部和第四密封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安装件进行密封连接,并且所述第三密封连接部和所述第四密封连接部分别延伸到与所述第二密封连接部相交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密封连接部、所述第二密封连接部、所述第三密封连接部和所述第四密封连接部分别通过缝合的方式形成。根据该实施例,缝合的方式能够提高第一密封连接部、第二密封连接部、第三密封连接部和第四密封连接部的连接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所述安装部件的所述入口处,所述第一安装件的端缘未与所述第二安装件的端缘对齐,以便插入所述气体发生器。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件为至少一层片材,并且所述第二安装件为至少一层片材。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气囊主体还包括第二开口,所述气体发生器的暴露到所述安全气囊之外的部分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气体发生器的插入到所述气囊主体中的部分设置有第二螺杆,并且所述第二螺杆穿过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固定到所述气体发生器上。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直接与所述车辆的车身固定连接。根据该实施例,通过气体发生器的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就能将本发明的安全气囊组件安装到车辆的车身上,而无需其它的安装构件。因此,本发明的安全气囊组件便于安装。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通过锁紧部件锁紧所述安装部件的所述另一端和所述气体发生器以形成密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气囊的制造方法,所述安全气囊包括:气囊主体,所述气囊主体具有第一开口;以及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形成连通到所述气囊主体的内部空间的通道,所述安装部件具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准,并且所述安装部件的与所述连通口所在的一端相反的另一端具有入口,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提供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和气囊主体,所述第二安装件具有连通口;(b)将所述第一安装件覆盖于所述第二安装件的所述连通口的上方,并且将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密封连接,以在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之间形成密封的通道,从而形成所述安装部件;以及(c)在将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准的状态下,在围绕所述连通口和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处将所述第二安装件密封连接到所述气囊主体。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将所述第一安装件密封连接到所述第二安装件的步骤包括:(b1)通过第三密封连接部和第四密封连接部将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密封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密封连接部和所述第四密封连接部构造成沿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的方向延伸并且延伸过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的部分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先执行将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密封连接的步骤,再执行将所述第二安装件密封连接到所述气囊主体的步骤;并且将所述第二安装件密封连接到所述气囊主体的步骤包括:(c1)在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的没有被所述第三密封连接部和所述第四密封连接部密封连接的位置处,翻起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一部分以暴露所述第二安装件的所述连通口,(c2)在将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准的状态下,围绕所述连通口和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部分将所述第二安装件与所述气囊主体两者密封连接以形成第一密封连接部,以及(c3)将所述第一安装件的被翻起的一部分返回覆盖于所述第二安装件的所述连通口上方的位置,并围绕所述连通口和所述第一开口的另一部分将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和所述气囊主体三者密封连接,以形成第二密封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二密封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三密封连接部和所述第四密封连接部相交,以形成与所述气囊主体连通的所述通道。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密封连接部、所述第二密封连接部、所述第三密封连接部和所述第四密封连接部分别通过缝合的方式形成。根据该实施例,缝合的方式能够提高第一密封连接部、第二密封连接部、第三密封连接部和第四密封连接部的连接可靠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将安全气囊组件安装到车辆的方法,所述车辆设置有保持部件,所述保持部件包括与所述安全气囊组件固定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能够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中,所述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中;将所述安全气囊组件固定连接到所述安装部,其中,用螺母将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锁紧;以及将所述安全气囊组件的除所述气体发生器所在的部分之外的其它部分固定到所述车辆。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安装部是折板,包括成一定角度的第一折板部分和第二折板部分,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中的每一者均位于所述折板的角部处,使得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的每一者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折板部分上延伸而另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折板部分上延伸。并且,将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中的步骤包括:沿着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二折板部分的方向将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中。将所述安全气囊组件固定到所述安装部的步骤包括:使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在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内移动以调整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相对于所述安装部的角度,然后用螺母将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锁紧。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保持部件为车身钣金。
根据本发明的安全气囊的制造方法,组装方便,降低了成本,减小了组装的劳动强度并提高了装配效率,同时得到的安全气囊及安全气囊组件密封性能良好。根据本发明的将气囊组件组装到车辆的方法,组装非常方便,并且可以直接将气囊组件安装到车身(例如,车身钣金),而无需额外准备专门的支架等。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详细的描述同时阅读附图可以更好地理解所述实施例。强调的是,各种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实际上,为了清楚地进行论述,可以任意增大或减小尺寸。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
图1A是现有技术的安全气囊组件100安装到车辆300的示意图,其中安全气囊102处于封装状态。
图1B是现有技术的安全气囊组件100安装到车辆300的示意图,其中安全气囊102处于展开状态。
图2是示出现有技术的安全气囊组件100的在安全气囊102与气体发生器101连接的位置附近的局部立体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组件200的在安全气囊202与气体发生器201连接的位置附近的局部俯视图。
图4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全气囊202的安装部分228的第二安装件222在组装之前的俯视图。
图4B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气囊主体223的在安全气囊202与气体发生器201连接的位置附近在组装之前的局部俯视图。
图5A是示出根据步骤S2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组件200的情况的视图。
图5B是示出根据步骤S3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组件200的情况的视图。
图5C是示出根据步骤S4制造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组件200的情况的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气体发生器201的主视图。
图7是示意性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组件200安装到车辆400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安全气囊组件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的详细描述和附图用于示例性地说明本发明的原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
此外,空间相关术语(诸如“上”、“下”、“左”和“右”等)用于描述附图所示的元件与另一个元件的关系。因此,空间相关术语可以应用到使用时与附图所示的方向不同的方向中。显然,虽然为了易于说明,所有这些空间相关术语指的是附图所示的方向并且不必限制为根据本发明的装置,但是使用时可以假设方向与附图中所示的方向不同。
<安全气囊和安全气囊组件的制造方法>
以下,将结合图3-5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组件200的制造方法。图3示出了安全气囊组件200的位于安全气囊202与气体发生器201连接的位置附近的局部俯视图。如图3所示,安全气囊组件200处于封装状态,安全气囊组件200包括气体发生器201和与气体发生器201连接的安全气囊202。该安全气囊202进一步包括气囊主体223,以及用于安装气体发生器201的安装部件228。安装部件228包括第一安装件221和第二安装件222。第一安装件221和第二安装件222围绕而形成通道,该通道容纳气体发生器201的一部分,并且该通道还连通到气囊主体223的内部。
接着,参照图4A-5C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全气囊202的制造方法。图4A和图4B示意性地示出在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组装到气囊主体223而形成安装部件之前、第二安装件222和气囊主体223的视图。图5A-5C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的制造方法的步骤S2至S4的情况。
在步骤S1中,提供第一安装件221、第二安装件222和气囊主体223。第一安装件221和第二安装件222可以是与气囊主体223相同材料的片材。如图5A所示,第一安装件221和第二安装件222一端具有矩形形状,另一端呈扇形形状。第一安装件221具有上边缘2211、下边缘2212、左边缘2213和右边缘2214。参照图4A,第二安装件222具有上边缘2221、下边缘2222、左边缘2223和右边缘2224,并且右侧具有尺寸与气体发生器201匹配的连通口222a。参照图4B,气囊主体223同样具有直径与气体发生器201匹配的第一开口223a,用于使气体发生器201顺利插入通过连通口222a和第一开口223a。
在步骤S2中,将第一安装件221和第二安装件222连接以形成安装部件228。参照图5A,作为步骤S2的准备,可以将第一安装件221、第二安装件222和气囊主体223安装依次从上到下叠置,其中,第一安装件221位于顶层,第二安装件222处于中间层,并且气囊主体223位于底层,并且其中,第一安装件221覆盖在第二安装件222的连通口222a的上方。将第一安装件221与第二安装件222沿着第三密封连接部226和第四密封连接部227进行密封连接为一体,使得第一安装件221和第二安装件222之间形成安装气体发生器201的通道,并且该通道将会通过气囊主体223上的第一开口223a与气囊主体223的内部连通。请注意第三密封连接部226和第四密封连接部227并不延伸过第一安装件221和第二安装件222的整个长度,而是在靠近第二安装件222的连通口222a的位置终止,即,第三密封连接部226和第四密封连接部227的右端分别与右端缘2214、2224具有一定的距离,从而使得在该位置处,第一安装件221和第二安装件222还可以局部地彼此分离。优选地,第三密封连接部226和第四密封连接部227与上边缘2211、2221和/或下边缘2212、2222大致平行,如图5A所示。优选地,第三密封连接部226和第四密封连接部227的长度大致相同。优选地,第三密封连接部226和第四密封连接部227为缝合线,即,通过缝合的方式将第一安装件221与第二安装件222进行密封连接,使用缝合的方式可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
在步骤S3中,将步骤S2得到的安装部件228的第二安装件222密封连接到气囊主体223。如图5B所示,在第二安装件222的连通口222a所在的一端处,向上翻起第一安装件221的一部分,暴露第二安装件222的连通口222a。然后,将第二安装件的连通口222a与气囊主体223的第一开口223a对准,将第二安装件222与气囊主体223沿着围绕连通口222a和第一开口223a的一部分的第一密封连接部224进行密封连接为一体。优选地,第一密封连接部224为围绕连通口222a的左侧设置的大致圆弧形状,如图5B所示。优选地,第一密封连接部224为缝合线,即,通过缝合的方式将第二安装件222与气囊主体223进行密封连接。
在步骤S4中,继续将安装部件密封连接到气囊主体,从而形成安全气囊组件。具体而言,如图5C所示,在步骤S3之后,将前述向上翻起的第一安装件221的一部分返回覆盖于第二安装件222上的位置。将第一安装件221、第二安装件222和气囊主体223三者沿着围绕连通口222a和第一开口223a的另一部分的第二密封连接部225密封连接为一体。安装部件228通过环绕第一开口223a和连通口222a的第一密封连接部224和第二密封连接部225与气囊主体223密封连接,同时,第二密封连接部225、第三密封连接部226和第四密封连接部227构造成延伸成为使得第二密封连接部225与第三密封连接部226和第四密封连接部227相交,从而保持安装部件228的通道与气囊主体223的密封连接。优选地,第二密封连接部225为围绕连通口222a的右侧设置的圆弧形状,如图5C所示。优选地,第二密封连接部225为缝合线,即,通过缝合的方式将第一安装件221、第二安装件222与气囊主体223进行密封连接。
通过前述步骤S1-S4,第一安装件221和第二安装件222构成安装部件228,安装部件228的连通口222a与气囊主体223的第一开口223a对齐并密封连接,安装部件228的与连通口222a所在的一端相反的另一端具有使得气体发生器201插入的入口228a。安装部件228的第一安装件221和第二安装件222之间形成了通道,其通过连通口222a和第一开口223a连通到气囊主体223的内部空间。
由此,形成了包括安装部件228和气囊主体223的安全气囊202。以下,将描述适用于本发明的气体发生器以及将气体发生器组装到安全气囊以形成安全气囊组件的方法。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气体发生器201的主视图。气体发生器201呈大体柱状。气体发生器201上设置有第一螺杆211和第二螺杆212,其中,第一螺杆211设置在气体发生器201的将要暴露到安全气囊202之外的部分(如图3所示),第二螺杆212设置在气体发生器201的插入到安全气囊202中的部分,并且第二螺杆212插入通过气囊主体223上的第二开口223b(如图3所示)。优选地,第二开口223b的大小在保证使得第二螺杆212插入的情况下被设置得足够小,以避免气体从第二开口223b泄漏。优选地,第一螺杆211和第二螺杆212之间的连线平行于气体发生器201的轴线。优选地,第一螺杆211和第二螺杆212可以固定到气体发生器201,例如,第一螺杆211和第二螺杆212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到气体发生器201。气体发生器201的插入到安全气囊202的一端具有一个或多个出气口213,如图6所示。
将如前所述的气体发生器201组装到根据上述制造方法获得的安全气囊202以形成安全气囊组件200。根据前述制造得到的安全气囊202,第一安装件221和第二安装件222之间的通道通过连通口222a和第一开口223a连通到气囊主体223的内部空间,因此,将大体成柱状的气体发生器201的一部分通过入口228a、通道、连通口222a和第一开口223a插入到气囊主体223中,并且将安装部件228的入口228a所在的一端密封到气体发生器201,并根据需要卷折气囊主体,形成如图3所示的安全气囊组件200。具体而言,气体发生器201的设置有出气口213的一部分插入通过入口228a、通道、连通口222a、第一开口223a到达气囊主体223的内部空间。优选地,气体发生器201的出气口213(参见图6)恰好位于气囊主体223的中间位置。调整气体发生器201与气囊主体223的相对位置,使得第二螺杆212插入通过第二开口223b。调整安装部件228,安装锁紧部件203,并利用专用设备对锁紧部件进行锁紧,使得气囊主体223和气体发生器201成为一个整体。优选地,锁紧部件为锁紧卡箍。第二开口223b的两侧设置绑定部件以将处于折叠或卷起状态的气囊主体223和气体发生器201固定到一起。
根据上述制造方法可以得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组件200。
<安全气囊组件>
根据如前所述的方法,可以得到如图3所示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组件。再次参照图3,图5C和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组件。图3示出安全气囊组件200的在安全气囊202与气体发生器201连接的位置附近的局部俯视图。通过将如图6所示的气体发生器201组装到如图5C所示的安全气囊,形成安全气囊组件200。
安全气囊组件200包括气体发生器201和与气体发生器201连接的安全气囊202。在图3所示的状态下,安全气囊202处于封装状态,并且气囊主体223的延伸方向与气体发生器201的延伸方向大致相同。安全气囊202包括具有第一开口223a的气囊主体223(图5C)和用于安装气体发生器201的安装部件228。安装部件228包括第一安装件221和第二安装件222。第一安装件221和第二安装件222形成用于容纳气体发生器201的至少一部分并连通到气囊主体223的通道。第二安装件222具有连通口222a。连通口222a与第一开口223a对准,并且安装部件228的与连通口222a所在的一端相反的另一端具有使得气体发生器201插入的入口228a。第一安装件221覆盖于连通口222a和第一开口223a的上方的位置,第一安装件221覆盖连通口222a上方的设置,使得阻挡气体发生器201释放的气体从连通口222a向入口228a流动,从而提高安全气囊的密封性能。安装部件228通过环绕第一开口223a和连通口222a的密封连接部229与气囊主体223密封连接。密封连接部229包括第一密封连接部224和第二密封连接部225,其中,第一密封连接部224是通过将第二安装件222和气囊主体223两者进行密封连接所形成的,第二密封连接部225是通过将第一安装件221、第二安装件222和气囊主体223三者进行密封连接所形成的,并且其中,第一安装件221和第二安装件222之间的通道通过连通口222a和第一开口223a连通到气囊主体223的内部空间,气体发生器201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入口228a、通道、连通口222a和第一开口223a插入到气囊主体223中,并且安装部件228的与连通口222a所在的一端相反的另一端密封到气体发生器201。
接着,将继续对组成安全气囊组件200的安全气囊202和气体发生器201,以及由此构成的安全气囊组件200进行详细描述。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全气囊202。
如图3所示,安全气囊202包括气囊主体223和用于安装气体发生器201的安装部件228。从图3和图5C的俯视图观察,气囊主体223位于最底层,并且具有供气体发生器201插入的第一开口223a。第一开口223a的尺寸与气体发射器201匹配,并足以容纳气体发生器201的一部分通过。优选地,气囊主体223的第一开口223a可以设置在气囊主体223的中间位置,并且因此气体发生器201位于安全气囊组件200的中间位置,使得在气体发生器201启动时能够对安全气囊202迅速充气。
参照图4A-图5C,安装部件228包括第一安装件221和第二安装件222。第一安装件221位于顶层,并且具有上端缘2211、下端缘2212、左端缘2213和右端缘2214。第二安装件222位于中间层,并且具有上端缘2221、下端缘2222、左端缘2223和右端缘2224。例如,第一安装件221与第二安装件222可以形成为这样的形状:一端为矩形形状,并且另一端为扇形形状,如图5C所示。第一安装件221与第二安装件222的上端缘、下端缘和右端缘分别对齐。第一安装件221的左端缘2213和第二安装件222的左端缘2223未对齐,使得方便插入气体发生器201。优选地,第一安装件221在气体发生器201的插入方向上(如图3中的X轴所示)的长度小于第二安装件222的长度,使得从图3所示的视图方向观察时,暴露第二安装件222的左端缘2221,从而便于气体发生器201插入。
第一安装件221为完整的片材,由具备气密性的材料制成。第二安装件222为一侧有连通口222a的片材,也由具备气密性的材料制成。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可以由与气囊主体相同的材料制成。连通口222a的尺寸与气体发生器201相匹配,适于使气体发生器201的至少一部分通过。连通口222a与第一开口223a对准,并且连通口222a和第一开口223a的形状和尺寸被设计为使得气体发生器201的至少一部分顺利插入通过连通口222a和第一开口223a。优选地,连通口222a和第一开口223a形状和尺寸大体相同。优选地,连通口222a和第一开口223a为圆形形状。
第一安装件221和第二安装件222通过第三密封连接部226和第四密封连接部227进行密封连接为一体,使得形成供气体发生器201插入的通道。通道的一端为连通口222a,另一端为入口228a。第三密封连接部226和第四密封连接部227与上边缘2211、2221和/或下边缘2212、2222大致平行。第三密封连接部226和第四密封连接部227的左端延伸到第二安装件222的左端缘2223,并且第三密封连接部226和第四密封连接部227的右端与右端缘2214、2224具有一定的距离。优选地,第三密封连接部226和第四密封连接部227为缝合线,即,通过缝合的方式将第一安装件221与第二安装件222进行密封连接。优选地,第一安装件221的在第三密封连接部226和第四密封连接部227之间的长度优选等于或大于气体发生器201的周长的一半,使得充分包裹气体发生器201。
安装部件228通过环绕第一开口223a和连通口222a的密封连接部229与气囊主体223密封连接。密封连接部229包括第一密封连接部224和第二密封连接部225。第一密封连接部226是通过将第二安装件221和气囊主体223两者进行连接所形成的。优选地,第一密封连接部226为位于连通口222a和第一开口223a左侧的圆弧连接线,更优选的,第一密封连接部226的圆弧的两端可以继续向右延伸直到第二安装件222的右边缘2224,这样可以保证第二安装件222与气囊主体之间的牢固连接。第二密封连接部227是通过将第一安装件221、第二安装件222和气囊主体223三者进行连接所形成的,采用三层的结构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气囊的密封性。第二密封连接部225分别与第三密封连接部226和第四密封连接部227相交。优选地,第二密封连接部227为位于连通口222a和第一开口223a右侧的圆弧连接线。优选地,第一密封连接部226和第二密封连接部227为缝合线,即,通过缝合的方式进行密封连接。如前所述使用缝合的方式可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并且工艺简单。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气体发生器201。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气体发生器201的主视图。气体发生器201上设置有第一螺杆211和第二螺杆212,其中,第一螺杆211设置在气体发生器201的暴露到安全气囊202之外的部分(如图3所示),第二螺杆212设置在气体发生器201的插入到安全气囊202中的部分,并且第二螺杆212插入通过气囊主体223上的第二开口223b,如图3所示。优选地,第二开口223b的大小在保证使得第二螺杆212插入的情况下被设置得足够小,以避免气体从第二开口223b泄漏。优选地,第一螺杆211和第二螺杆212之间的连线平行于气体发生器201的轴线。优选地,第一螺杆211和第二螺杆212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到气体发生器201。气体发生器201的插入到安全气囊202的一端具有一个或多个出气口213,如图6所示。
下面,如图3所示,描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安全气囊202和气体发生器201组装成的安全气囊组件200。
安全气囊组件200构造成第一安装件221和第二安装件222之间的通道通过连通口222a和第一开口223a连通到气囊主体223的内部空间,气体发生器201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入口228a、通道、连通口222a和第一开口223a插入到气囊主体223中,并且安装部件228的与连通口222a所在的一端相反的另一端密封到气体发生器201。安装部件228的另一端可以通过锁紧卡箍密封到气体发生器201。优选地,气体发生器201的出气口213位于气囊主体223的中间位置。第二螺栓212插入通过第二开口223b。第二开口223b的两侧设置有绑定部件以将处于折叠或卷起状态的气囊主体223和气体发生器201固定到一起。绑定部件被构造成当气体发生器201发生爆破时易于断裂,从而不会阻挡气体发生器201产生的气体对气囊主体223的内部空间进行充气。
根据本发明的安全气囊组件200的气体发生器201发生爆破后,气体发生器201直接向前后腔充气。实验证明,安全气囊组件200的充气效果以及前后腔的到位时间以及保护性能与常规设计的安全气囊组件的设计效果非常接近。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组件200,一方面,如图3所示,气体发生器201、气囊主体223和安装部件228的延伸方向相同,并且由于第一安装件221、第二安装件222和气囊主体223依次从上到下设置,使得第一安装件221覆盖第二安装件222的连通口222a和气囊主体223的第一开口223a。因此,与现有技术的暴露连通口127的设置方式(连通口127未设置任何覆盖物)相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全气囊202的第一安装件221能够阻挡气体发生器201产生的气体从连通口222a向入口228a处流动,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安全气囊202的密封性能。另一方面,由于在第一密封连接部224处安全气囊202由包括第二安装件222和气囊主体223的至少两层结构构成,并且在第二密封连接部225处安全气囊202由包括第一安装件221、第二安装件222和气囊主体223的至少三层结构构成,提高安全气囊202在密封连接部229处的可靠性,使得当气体发生器201启动时,能够防止安全气囊202被气体发生器201所产生的高温气体烫坏,从而防止气体从密封连接部229处泄漏。
<安全气囊组件200的安装方法>
下面,如图7所示,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全气囊组件200安装到车辆400的方法。图7示出用于将安全气囊组件200安装到车辆400上的保持部件401,例如,保持部件401为车身钣金。保持部件401形成供安全气囊组件200插入的开放口402,并且保持部件401包括与安全气囊组件200固定连接的安装部403。安装部403形成为折板,包括第一折板部分431和第二折板部分432。根据气囊组件的具体形状以及安装气囊组件附近的结构等因素,确定第一折板部分431和第二折板部分432所成的角度,例如,可以是大致垂直。在折板(安装部403)的角部处设置有第一缺口431a和第二缺口432a,第一螺栓211和第二螺栓212能够分别插入到第一缺口431a和第二缺口432a中。从图7的剖视图的视角观察,第一缺口431a和第二缺口432a大致重叠。由于第一缺口431a和第二缺口432a形成在折板的角部,使得各缺口的至少一部分在第一折板431上延伸而另一部分在第二折板432上延伸,因此,第一螺栓211和第二螺栓212能够分别在第一缺口431a和第二缺口432a中移动,从而相对于安装部转动。优选地,连通区域构造成使第一螺栓211和第二螺栓212能够从位置A转动到位置B。将安全气囊组件200安装到车辆400时,沿着大致平行于第一折板部分431的方向,将第一螺杆211和第二螺杆212分别插入到第一缺口431a和第二缺口432a中。然后,调整第一螺杆211和第二螺杆212相对于安装部的角度,使得第一螺杆211和第二螺杆212转动合适的位置。优选地,第一螺杆211和第二螺杆212的角度沿图7中的顺时针偏转90度,到达例如图7中B所示的位置。此时,第一螺杆211和第二螺杆212大致垂直于第一折板部分431。之后,用螺母将第一螺杆211和第二螺杆212锁紧,从而将安全气囊组件200与安装部403固定连接。最后,将安全气囊组件200的除气体发生器201所在的部分之外的其它部分固定连接到车辆400,从而实现安全气囊组件200的安装。在气囊主体223的第二开口223b处,通过螺杆和螺母的连接,使保持部件401和气体发生器201紧密配合,压紧第二开口223b周围的气囊主体223,使得气体不会从气囊主体223的第二开口223b处泄漏。
由上可知,与现有技术中相比,根据本发明的安全气囊的制造方法以及将安全气囊安装到车辆的方法,组装方便,使得降低组件的成本,降低装配的劳动强度并且提高了装配效率。并且,可以直接将气囊组件安装到车身(例如,车身钣金),而无需额外准备专门的支架等。
应当注意,上文虽然以此顺序进行描述,本发明的安全气囊组件的安装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上述顺序。例如,可以先通过绑定部件将气体发生器201和安全气囊202固定在一起,然后再通过锁紧部件203锁紧安装部件228和气体发生器201。
<其它实施例>
如前所述,尽管说明中已经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还可以有许多其他实施例方式。
在前述实施例中,描述了在步骤S3中将第二安装件222与气囊主体223沿着围绕连通口222a和第一开口223a的一部分的第一密封连接部224密封连接为一体。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可以第一密封连接部223也可以围绕连通口222a和第一开口223a的全部边界。
在前述实施例中,描述了通过第一安装件221和第二安装件222形成安装部件228,再将安装部件228密封连接到气囊主体223的步骤顺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还可以先将第二安装件密封到气囊主体,再将第一安装件密封连接到第二安装件和气囊主体。例如,首先,将第二安装件与气囊主体沿着围绕连通口和第一开口的全部边界的第一密封连接部密封连接为一体;然后,通过如上所述的第三密封连接部和第四密封连接部将第一安装件密封连接到第二安装件以形成通道;之后,通过第二密封连接部将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两者密封连接或者将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和气囊主体三者密封连接,其中,第二密封连接部分别与第三密封连接部和第四密封连接部相交,使得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之间形成密封的通道。
在前述实施例中,描述了通过将分立的第一安装件221和第二安装件222密封连接成为一体,来形成安装部件。但是,也可以通过一体的片材通过将其两个相对边缘密封连接为一体,来形成安装部件;或者,通过特定的纺织、无纺工艺形成无接缝的安装部件。
在前述实施例中,描述了第一安装件221和第二安装件222沿着两个大致平行延伸的第三密封连接部226和第四密封连接部227进行密封连接而成为一体。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只要气体发生器201能够插入通过第一安装件221和第二安装件222形成的通道,第三密封连接部226和第四密封连接部227可以构造成不相互平行。
在前述实施例中,描述了第一密封连接部224、第二密封连接部225、第三密封连接部226和第四密封连接部227分别通过缝合的方式形成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密封连接部224、第二密封连接部225、第三密封连接部226和第四密封连接部227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粘接、焊接、热塑等方式形成。
在前述实施例中,描述了第一安装件221在气体发生器201的插入方向上(如图3中的X轴所示)的长度小于第二安装件222的长度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安装件221在气体发生器201的插入方向上(如图3中的X轴所示)的长度大于第二安装件222的长度,使得从图5B所示的视图方向相反的方向观察时,暴露第一安装件221的左端缘2213,从而便于气体发生器201插入。另外,第一安装件221在气体发生器201的插入方向上(如图3中的X轴所示)的长度可以等于第二安装件222的长度。
在前述实施例中,描述了第一安装件221和第二安装件222在连通口所在的一端为矩形,另一端为扇形形状。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可以呈其它形状。例如,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可以为矩形形状。
在前述实施例中,描述了气体发生器201上设置有两个螺杆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气体发生器201上的螺杆不受限制,根据气囊组件安装到车辆的方式的不同,可以设置不设置螺杆,也可以设置有两个以上螺杆。此外,根据螺杆的位置和数量的不同,气囊主体上的开口的位置和数量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前述实施例中,气体发生器201为柱状,并且安全气囊组件200在封装状态下沿着与气体发生器201的柱体的延伸方向延伸。这样的形状结构是为了适应侧气帘的安装位置。可以理解的是,根据需要,本发明的安全气囊组件也可以应用于车辆的其他位置,并且,气体发生器以及所构成的安全气囊组件的形状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其在车辆中安装的位置等因素进行调整。在前述实施例中,描述了锁紧部件203为锁紧卡箍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锁紧部件203可以是能够锁紧安装部件228和气体发生器201的其它部件,例如卡环、密封胶带、螺母等。
在前述实施例中,对于将安全气囊组件安装到车辆的安装方法,描述了安装部403为折板,并具有第一折板部分431和第二折板部分432的示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为了安装具有螺栓的安全气囊组件,安装部的结构不受限制,只需具有能够安装螺栓的结构即可。例如,根据车身具体位置的结构,安装部可以为具有合适缺口的单板或其他形状。通过将第一螺栓分别插入到缺口中,然后用螺母将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锁紧,就能实现安装部和安全气囊组件的连接。此外,如前所述,由于螺栓的数量不受限制,则安装部的缺口的数量也不受限制,至少存在与螺栓数量对应的缺口即可。
此外,前述实施例描述的将安全气囊组件安装到车辆的方法,适用于本发明的安全气囊组件中具有螺杆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对于本发明的安全气囊组件中不具有螺杆的其他实施方式,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方法安装到车辆。
如前所述,尽管说明中已经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还可以有许多其他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范围应当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含义来限定。

Claims (16)

1.一种安全气囊组件,所述安全气囊组件用于安装到车辆,并包括:
气体发生器;和
与所述气体发生器连接的安全气囊,所述安全气囊包括:
气囊主体,所述气囊主体具有第一开口;以及
用于安装所述气体发生器的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形成用于容纳所述气体发生器的至少一部分并连通到所述气囊主体的通道,
所述第二安装件具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准,并且所述安装部件的与所述连通口所在的一端相反的另一端具有使得所述气体发生器插入的入口,
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之间的所述通道通过所述连通口和所述第一开口连通到所述气囊主体的内部空间,所述气体发生器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入口、所述通道、所述连通口和所述第一开口插入到所述气囊主体中,并且所述安装部件的所述另一端密封到所述气体发生器,其中,
所述第二安装件与所述气囊主体在围绕所述连通口和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处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安装件覆盖于所述连通口和所述第一开口上方的位置,并且所述第一安装件密封连接到所述第二安装件以形成与所述气囊主体连通的所述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气囊组件,其中,所述安装部件通过围绕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连通口的密封连接部与所述气囊主体密封连接,所述密封连接部包括第一密封连接部和第二密封连接部,所述第一密封连接部是通过将所述第二安装件和所述气囊主体两者进行密封连接所形成的,所述第二密封连接部是通过将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和所述气囊主体三者进行密封连接所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气囊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安装件通过两条大致平行延伸的第三密封连接部和第四密封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安装件进行密封连接,并且所述第三密封连接部和所述第四密封连接部分别延伸到与所述第二密封连接部相交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气囊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密封连接部、所述第二密封连接部、所述第三密封连接部和所述第四密封连接部分别通过缝合的方式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组件,其中,在所述安装部件的所述入口处,所述第一安装件的端缘未与所述第二安装件的端缘对齐,以便插入所述气体发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安全气囊组件,其中,所述第一安装件为至少一层片材,并且所述第二安装件为至少一层片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气囊组件,其中,所述气囊主体还包括第二开口,所述气体发生器的暴露到所述安全气囊之外的部分设置有第一螺杆,所述气体发生器的插入到所述气囊主体中的部分设置有第二螺杆,并且所述第二螺杆穿过所述第二开口,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固定到所述气体发生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气囊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直接与所述车辆的车身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安全气囊组件,其中,通过锁紧部件锁紧所述安装部件的所述另一端和所述气体发生器以形成密封。
10.一种安全气囊的制造方法,所述安全气囊包括:气囊主体,所述气囊主体具有第一开口;以及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形成连通到所述气囊主体的内部空间的通道,所述安装部件具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准,并且所述安装部件的与所述连通口所在的一端相反的另一端具有入口,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提供第一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和气囊主体,所述第二安装件具有连通口;
(b)将所述第一安装件覆盖于所述第二安装件的所述连通口的上方,并且将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密封连接,以在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之间形成密封的通道,从而形成所述安装部件;以及
(c)在将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准的状态下,在围绕所述连通口和所述第一开口的位置处将所述第二安装件密封连接到所述气囊主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将所述第一安装件密封连接到所述第二安装件的步骤包括:
(b1)通过第三密封连接部和第四密封连接部将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密封连接,其中,所述第三密封连接部和所述第四密封连接部构造成沿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的方向延伸并且延伸过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的部分长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先执行将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密封连接的步骤,再执行将所述第二安装件密封连接到所述气囊主体的步骤;并且
将所述第二安装件密封连接到所述气囊主体的步骤包括:
(c1)在所述第一安装件和所述第二安装件的没有被所述第三密封连接部和所述第四密封连接部密封连接的位置处,翻起所述第一安装件的一部分以暴露所述第二安装件的所述连通口,
(c2)在将所述连通口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准的状态下,围绕所述连通口和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部分将所述第二安装件与所述气囊主体两者密封连接以形成第一密封连接部,以及
(c3)将所述第一安装件的被翻起的一部分返回覆盖于所述第二安装件的所述连通口上方的位置,并围绕所述连通口和所述第一开口的另一部分将所述第一安装件、所述第二安装件和所述气囊主体三者密封连接,以形成第二密封连接部,其中,所述第二密封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三密封连接部和所述第四密封连接部相交,以形成与所述气囊主体连通的所述通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安全气囊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密封连接部、所述第二密封连接部、所述第三密封连接部和所述第四密封连接部分别通过缝合的方式形成。
14.一种将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安全气囊组件安装到车辆的方法,所述车辆设置有保持部件,所述保持部件包括与所述安全气囊组件固定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具有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能够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中,所述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中;
将所述安全气囊组件固定连接到所述安装部,其中,用螺母将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锁紧;以及
将所述安全气囊组件的除所述气体发生器所在的部分之外的其它部分固定到所述车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将安全气囊组件安装到车辆的方法,其中,所述安装部是折板,包括成一定角度的第一折板部分和第二折板部分,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中的每一者均位于所述折板的角部处,使得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的每一者的一部分在所述第一折板部分上延伸而另一部分在所述第二折板部分上延伸,并且
将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中的步骤包括:沿着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二折板部分的方向将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分别插入到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中,
将所述安全气囊组件固定到所述安装部的步骤包括:使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在所述第一缺口和所述第二缺口内移动以调整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相对于所述安装部的角度,然后用螺母将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锁紧。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将安全气囊组件安装到车辆的方法,其中,所述保持部件为车身钣金。
CN201510464624.3A 2015-07-31 2015-07-31 安全气囊组件、安全气囊的制造方法和将安全气囊组件安装到车辆的方法 Active CN1063944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4624.3A CN106394474B (zh) 2015-07-31 2015-07-31 安全气囊组件、安全气囊的制造方法和将安全气囊组件安装到车辆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64624.3A CN106394474B (zh) 2015-07-31 2015-07-31 安全气囊组件、安全气囊的制造方法和将安全气囊组件安装到车辆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94474A CN106394474A (zh) 2017-02-15
CN106394474B true CN106394474B (zh) 2019-06-07

Family

ID=58007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64624.3A Active CN106394474B (zh) 2015-07-31 2015-07-31 安全气囊组件、安全气囊的制造方法和将安全气囊组件安装到车辆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9447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48592A1 (de) * 1997-10-21 1999-06-17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Airbag mit Aufblasschild
CN1769102A (zh) * 2004-09-08 2006-05-10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和气囊折叠方法
DE102005049218A1 (de) * 2005-10-10 2007-04-19 Takata-Petri Ag Gassack für ein Airbagmodul eines Kraftfahrzeugs
CN104554119A (zh) * 2013-10-21 2015-04-29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安全装置的安全气囊单元及相关安全气囊包装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8036353B4 (de) * 2008-08-05 2016-05-12 Autoliv Development Ab Gassackeinrichtung
KR102064002B1 (ko) * 2013-05-07 2020-01-08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차량의 사이드 에어백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848592A1 (de) * 1997-10-21 1999-06-17 Trw Vehicle Safety Systems Airbag mit Aufblasschild
CN1769102A (zh) * 2004-09-08 2006-05-10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和气囊折叠方法
DE102005049218A1 (de) * 2005-10-10 2007-04-19 Takata-Petri Ag Gassack für ein Airbagmodul eines Kraftfahrzeugs
CN104554119A (zh) * 2013-10-21 2015-04-29 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一种用于汽车安全装置的安全气囊单元及相关安全气囊包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94474A (zh) 2017-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21056B (zh) 乘客安全气囊装置及制造乘客安全气囊装置的方法
US7963549B2 (en) Inflatable airbag cushion assemblies with modified throat portions
CN105026219B (zh) 头部保护气囊装置以及气囊的折叠方法
CN104981380B (zh) 具有狭长通气口的安全气囊
US4842300A (en) Vehicle air bag module with internal reinforcing structure
US7121584B2 (en) Airbag and airbag apparatus
US8500162B2 (en) Inflatable curtain airbag with an integrated pillar guide
US20140265264A1 (en) Inflatable airbag assembly with an internally mounted inflator
CN105579299B (zh) 包括具有扩散器的气囊的气囊模块
CN111315619B (zh) 具有手风琴状骨盆折叠的侧面安全气囊
US8430422B2 (en) Airbag with external traction element and process for production thereof
BRPI0509725B1 (pt) módulo de air-bag
US8235415B2 (en) Textile gas guides for use with inflatable cushions
US10821931B2 (en) Knee airbag module
GB2508005A (en) Bag in bag safety restraint with directional inflation
US9102306B2 (en) Pedestrian airbag apparatus
CN107128275A (zh) 头部保护气囊装置
US8720941B1 (en) Airbag module with bending cushion
JP2016020107A (ja) エアバッグ
US20160257275A1 (en) Air bag case
CN106394474B (zh) 安全气囊组件、安全气囊的制造方法和将安全气囊组件安装到车辆的方法
CN102292243B (zh) 用于车辆乘员约束系统的气囊以及生产气囊的方法
JP6041602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07038812A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US20120074676A1 (en) Airbag module for a motor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