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86799A - 一种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86799A
CN106386799A CN201610799961.2A CN201610799961A CN106386799A CN 106386799 A CN106386799 A CN 106386799A CN 201610799961 A CN201610799961 A CN 201610799961A CN 106386799 A CN106386799 A CN 1063867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suspending agent
weight portions
weight portion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999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86799B (zh
Inventor
东琴
徐妍
傅杨
翟留香
马超
潘静
高敬雨
刘润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INDLEADER AGROSCI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INDLEADER AGROSCI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INDLEADER AGROSCI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INDLEADER AGROSCIE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9996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867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86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867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867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867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2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 A01N25/0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s, or by their non-active ingredients or by their methods of application, e.g. seed treatment or sequential application; Substances for reducing the noxious effect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s to organisms other than pests containing liquids as carriers, diluents or solvents
    • A01N25/04Dispersions, emulsions, suspoemulsions, suspension concentrates or g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9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two or more relevant hetero rings, condensed among themselves or with a common carbocyclic ring system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油悬浮剂含有活性组分和余量的载体油;所述活性组分包括唑啉草酯和双氟磺草胺,以100重量份的所述油悬浮剂为基准,所述唑啉草酯的含量为0.1‑8重量份,所述双氟磺草胺的含量为0.1‑6重量份。该油悬浮剂分散性好,悬浮率高,有助于杂草对药剂的吸收,能有效除去同时存在或相继存在的多种田间杂草,防治效果好,不易产生抗药性,施药一次即可防治多种田间杂草,降低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涉及农业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田间杂草与农作物争水、争肥,是影响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不加以防治,会造成农作物的大量减产。主要危害农作物的杂草有:猪殃殃、麦家公、泽漆、野燕麦、狗尾草、稗草等。
目前用于防除田间杂草的主要除草剂品种有:酰胺类除草剂,如甲草胺、乙草胺等,此类除草剂的药效受外部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如受土壤墒情影响,墒情差时除草效果显著降低;三氮苯类除草剂:例如阿特拉津,这类除草剂对作物的安全性受环境条件、作物生育期的影响较大,应用不当可能会产生较重的药害,而且大量长期使用容易造成土壤板结,地下水污染、生态环境恶化、抗药性杂草上升,以及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有影响。苯氧羧酸类和苯甲酸类除草剂:属于激素型除草剂,如2,4-D丁酯、百草敌等,此类除草剂通常用于茎叶处理,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但对作物的安全性受环境条件(尤其是温湿条件)、作物的生育期影响较大,使用不当易产生药害,同时,这类药剂飘移性强,对周围作物易产生药害;酰基亚胺类除草剂:属于原嘌呤原氧化酶抑制剂,如氟胺草酯,主要用于防除阔叶杂草,特别对苍耳、藜、牵牛、马齿苋等有高效。随着除草剂使用年限的增加,杂草对已有除草剂的抗性逐渐增大,导致除草剂的效能较低。
我国除草剂现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加工剂型落后单一,一些传统的剂型如可湿性粉剂、乳油、水剂等均存在药效低、复配制剂少、污染环境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效能较高的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油悬浮剂,该油悬浮剂含有活性组分和余量的载体油;所述活性组分包括唑啉草酯和双氟磺草胺,以100重量份的所述油悬浮剂为基准,所述唑啉草酯的含量为0.1-8重量份,所述双氟磺草胺的含量为0.1-6重量份。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本公开第一方面的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活性组分与载体油混合,得到混合后的物料;b、将步骤a中得到的所述混合后的物料进行砂磨处理,得到油悬浮剂,所述磨砂处理使得油悬浮剂的D98粒径不超过5μm。
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本公开第一方面的油悬浮剂在防治农作物的田间杂草中的应用,其中,所述农作物为小麦和/或大麦,所述田间杂草包括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如野燕麦、狗尾草、稗草、看麦娘、猪殃殃、麦家公、播娘蒿、荠菜、繁缕、泽漆金和雀麦草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油悬浮剂分散性好,悬浮率高,有助于杂草对药剂的吸收,能有效除去同时存在或相继存在的多种田间杂草,防治效果好,不易产生抗药性,施药一次即可防治多种田间杂草,降低成本,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此外,该油悬浮剂还具有较好的渗透传导性和黏着性,耐雨水冲刷能力强。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公开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油悬浮剂,该油悬浮剂含有活性组分和余量的载体油;所述活性组分包括唑啉草酯和双氟磺草胺,以100重量份的所述油悬浮剂为基准,所述唑啉草酯的含量为0.1-8重量份,所述双氟磺草胺的含量为0.1-6重量份。
其中,唑啉草酯是化合物8-(2,6-二乙基-4-甲基苯基)-1,2,4,5-四氢-7氧-7H-吡唑[1,2-d][1,4,5]氧二氮卓-9-基2,2-二甲基丙酸酯(8-(2,6-diethyl-4-methylphenyl)-1,2,4,5-tetrahydro-7-oxo-7H-pyrazolo1,2-d1,4,5oxadiazepin-9-yl ester)的商品名,英文商品名为Pinoxaden,分子式为C23H32N2O4,相对分子质量为400.5,CAS号为243973-20-8,其结构式如式(1)所示。
其中,双氟磺草胺是化合物2',6'-二氟-5-甲氧基-8-氟[1,2,4]三唑[1,5-c]嘧啶-2-磺酰苯胺(N-(2,6-Difluorophenyl)-8-fluoro-5-methoxy-[1,2,4]triazolo[1,5-c]pyrimidine-2-sulfonamide)的商品名,英文商品名为Florasulam,分子式C12H8F3N5O3S,相对分子质量为359.3,CAS号为145701-23-1,其结构式如式(2)所示。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唑啉草酯和双氟磺草胺的含量在较宽的范围内都具有增效作用,为了进一步增强它们的增效作用,优选情况下,以100重量份的所述油悬浮剂为基准,所述唑啉草酯的含量为0.2-6重量份,所述双氟磺草胺的含量为0.2-4重量份。在该优选情况下,它们二者具有突出的增效作用,能够以较少的施用量取得较优异的除草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为了充分发挥活性组分的除草活性和效果,所述油悬浮剂还含有助剂。其中,以100重量份的所述油悬浮剂为基准,所述助剂的含量可以为1-50重量份。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所述助剂可以为选自分散剂、乳化剂和增稠剂中的至少一种。其中,以100重量份的所述油悬浮剂为基准,所述分散剂的含量可以为0.1-15重量份,所述乳化剂的含量可以为1-25重量份,所述增稠剂的含量可以为0.01-10重量份。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所述分散剂可以为各种能降低分散体系中固体或液体粒子聚集的物质,优选地,所述分散剂包括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磺酰基琥珀酸钙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聚羧酸盐类分散剂和脂肪醇衍生物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包括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所述乳化剂可以为各种具有乳化作用的物质,优选地,所述乳化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丁二酸酯磺酸钠、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苄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醚醇六硬脂酸酯、聚乙二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醚蜂蜡衍生物、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甘油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二苄基酚聚氧乙烯醚、二乙二醇脂肪酸酯、二乙二醇单月桂酸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月桂醇醚、聚氧乙烯单棕榈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月桂醇醚、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醚单油酸酯、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和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丁二酸酯磺酸钠、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苄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所述增稠剂可以为各种能够提高物料的粘度的物质,优选地,所述增稠剂包括硅酸铝镁、黄原胶、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有机膨润土、白炭黑和酚醛树脂等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所述载体油可以为各种常用惰性的液体油类物质,优选地,所述载体油包括油酸甲酯、大豆油、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油、棉籽油、亚麻籽油、椰子油、棕榈油、花生油、橄榄油、蓖麻油、二甲苯、100号溶剂油、150号溶剂油和200号溶剂油中的至少一种。
本公开第二方面:提供本公开第一方面的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活性组分与载体油混合,得到混合后的物料;b、将步骤a中得到的所述混合后的物料进行砂磨处理,得到油悬浮剂,所述磨砂处理使得油悬浮剂的D98粒径不超过5μm。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该方法还包括,先将助剂与所述载体油混合,然后再与所述活性组分混合。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步骤b中,所述砂磨处理的温度为不超过40℃。
本公开第三方面:提供本公开第一方面的油悬浮剂在防治农作物的田间杂草中的应用。其中,所述农作物为小麦和/或大麦,所述田间杂草包括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如野燕麦、狗尾草、稗草、看麦娘、猪殃殃、麦家公、播娘蒿、荠菜、繁缕、泽漆和雀麦草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所述油悬浮剂一般采取稀释后喷雾的方法施用,其施用量和稀释倍数随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或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以下实施例中,唑啉草酯购自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双氟磺草胺购自浙江禾本科技有限公司;十二烷基苯磺酸钙购自北京中创宏达科技有限公司;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购自山东淄博海杰化工有限公司;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购自沧州鸿源农化有限公司;丁二酸酯磺酸钠购自沧州鸿源农化有限公司;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购自杭州益民化工有限公司;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购自沧州鸿源农化有限公司;苄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购自沧州鸿源农化有限公司;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购自杭州益民化工有限公司;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磺酸盐购自沧州鸿源农化有限公司;有机膨润土购自浙江安吉天龙有机膨润土有限公司;白炭黑购自郑州东申石化科技有限公司;油酸甲酯购自沧州大洋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大豆油购自青州宏益达工贸有限公司;木质素磺酸钠购自高唐华东木质素有限公司;有机硅消泡剂购自山东绿城化工有限公司;乙二醇购自北京化工厂;黄原胶购自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苯甲酸钠购自北京华美智博科技有限公司;十二烷基硫酸钠购自北京化工厂;高岭土购自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溶剂油150号购自江苏华伦化工有限公司。
实施例1
将10重量份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重量份的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7重量份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重量份的有机膨润土置于装有67重量份的油酸甲酯的反应釜中,搅拌至物料混合均匀;再加入4重量份的唑啉草酯和3重量份的双氟磺草胺,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转移至砂磨机,通过砂磨机进行砂磨处理,控制物料D98粒径不超过5μm,砂磨处理的温度为20℃,得到本实施例的油悬浮剂。
实施例2
将10重量份的丁二酸酯磺酸钠、10重量份的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4重量份的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重量份的有机膨润土置于装有68.5重量份的大豆油的反应釜中,搅拌至物料混合均匀;再加入6重量份的唑啉草酯和0.5重量份的双氟磺草胺,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转移至砂磨机,通过砂磨机进行砂磨处理,控制物料D98粒径不超过5μm,砂磨处理的温度为25℃,得到本实施例的油悬浮剂。
实施例3
将8重量份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8重量份的苄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重量份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2重量份的白炭黑置于装有71.5重量份的油酸甲酯的反应釜中,搅拌至物料混合均匀;再加入0.5重量份的唑啉草酯和4重量份的双氟磺草胺,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转移至砂磨机,通过砂磨机进行砂磨处理,控制物料D98粒径不超过5μm,砂磨处理的温度为20℃,得到本实施例的油悬浮剂。
实施例4
将8重量份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重量份的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8重量份的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重量份的白炭黑置于装有69.2重量份的大豆油的反应釜中,搅拌至物料混合均匀;再加入0.8重量份的唑啉草酯和1重量份的双氟磺草胺,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转移至砂磨机,通过砂磨机进行砂磨处理,控制物料D98粒径不超过5μm,砂磨处理的温度为15℃,得到本实施例的油悬浮剂。
实施例5
将20重量份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重量份的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10重量份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10重量份的有机膨润土置于装有51重量份的油酸甲酯的反应釜中,搅拌至物料混合均匀;再加入2重量份的唑啉草酯和2重量份的双氟磺草胺,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转移至砂磨机,通过砂磨机进行砂磨处理,控制物料D98粒径不超过5μm,砂磨处理的温度为30℃,得到本实施例的油悬浮剂。
实施例6
将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20重量份的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1重量份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0.1重量份的有机膨润土置于装有62.9重量份的油酸甲酯的反应釜中,搅拌至物料混合均匀;再加入8重量份的唑啉草酯和6重量份的双氟磺草胺,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转移至砂磨机,通过砂磨机进行砂磨处理,控制物料D98粒径不超过5μm,砂磨处理的温度为30℃,得到本实施例的油悬浮剂。
实施例7
将1重量份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重量份的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3重量份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6重量份的有机膨润土置于装有83.9重量份的油酸甲酯的反应釜中,搅拌至物料混合均匀;再加入0.1重量份的唑啉草酯和5重量份的双氟磺草胺,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转移至砂磨机,通过砂磨机进行砂磨处理,控制物料D98粒径不超过5μm,砂磨处理的温度为30℃,得到本实施例的油悬浮剂。
实施例8
将2重量份的丁二酸酯磺酸钠、3重量份的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0.2重量份的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磺酸盐、0.7重量份的有机膨润土置于装有87重量份的大豆油的反应釜中,搅拌至物料混合均匀;再加入7重量份的唑啉草酯和0.1重量份的双氟磺草胺,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转移至砂磨机,通过砂磨机进行砂磨处理,控制物料D98粒径不超过5μm,砂磨处理的温度为40℃,得到本实施例的油悬浮剂。
对比例1
将2重量份的丁二酸酯磺酸钠、3重量份的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0.2重量份的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磺酸盐、0.7重量份的有机膨润土置于装有87.1重量份的大豆油的反应釜中,搅拌至物料混合均匀;再加入7重量份的唑啉草酯,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转移至砂磨机,通过砂磨机进行砂磨处理,控制物料D98粒径不超过5μm,砂磨处理的温度为40℃,得到本对比例的油悬浮剂。
对比例2
将2重量份的丁二酸酯磺酸钠、3重量份的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0.2重量份的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磺酸盐、0.7重量份的有机膨润土置于装有94重量份的大豆油的反应釜中,搅拌至物料混合均匀;再加入0.1重量份的双氟磺草胺,继续搅拌至混合均匀;然后将混合后的物料转移至砂磨机,通过砂磨机进行砂磨处理,控制物料D98粒径不超过5μm,砂磨处理的温度为40℃,得到本对比例的油悬浮剂。
对比例3
将30重量份的唑啉草酯、20重量份的双氟磺草胺、5重量份的聚羧酸盐、4重量份的木质素磺酸钠、0.3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1重量份的硅酸镁铝、5重量份的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34.7重量份的大豆油混合,得到本对比例的油悬浮剂。
对比例4
将27重量份的唑啉草酯、3重量份的双氟磺草胺、10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5重量份的拉开粉、0.5重量份的硅油,0.8重量份的甲基纤维素和53.7重量份的大豆油混合,得到本对比例的油悬浮剂。
对比例5
本对比例的剂型为悬浮剂。
将5重量份的唑啉草酯、0.1重量份的双氟磺草胺、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硫酸钠、6重量份的木质素磺酸钠、0.2重量份的有机硅消泡剂,5重量份的乙二醇,3重量份的黄原胶,0.2重量份的苯甲酸钠和78.5重量份的水充分混合、分散,分散均匀后通入砂磨机进行砂磨,砂磨至平均粒径小于5μm的悬浮液,即得到本对比例的悬浮剂。
对比例6
本对比例的剂型为可湿性粉剂。
将5重量份的唑啉草酯、0.1重量份的双氟磺草胺、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重量份的木质素磺酸钠和86.9重量份的高岭土充分混合经粉碎得到本对比例的可湿性粉剂。
对比例7
本对比例的剂型为水分散粒剂。
将5重量份的唑啉草酯、0.1重量份的双氟磺草胺、2重量份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重量份的木质素磺酸钠和86.9重量份的高岭土充分混合,经粉碎、挤压造粒得到本对比例的水分散粒剂。
对比例8
本对比例的剂型为乳油。
将5重量份的唑啉草酯、0.1重量份的双氟磺草胺、5重量份的十二烷基苯磺酸钙、10重量份的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和79.9重量份的溶剂油150号混合分散均匀,得到本对比例的乳油。
测试实施例1
本测试实施例用于测试实施例1-8和对比例1-8的样品的热贮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
热贮稳定性测试:将实施例1-8和对比例1-8的样品装入容器中,密封后放置于(54±2)℃的恒温烘箱中贮存14天,然后取出置于室温条件恢复后,进行如下测试:实施例1-8和对比例1-7的样品根据GB/T 14825-2006进行悬浮率的测定;对比例8样品根据GB/T1603-2001进行乳液稳定性的测定。结果见表1。
低温稳定性测定:将实施例1-8和对比例1-8的样品装入容器中,密封后置于(0±2)℃制冷器中,保持1小时,每间隔15分钟搅拌一次,每次15秒,观察外观有无变化,在(0±2)℃继续放置7天,然后取出置于室温条件恢复后,进行如下测试:实施例1-8和对比例1-7的样品根据GB/T14825-2006进行悬浮率的测定;对比例8样品根据GB/T1603-2001进行乳液稳定性的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油悬浮剂分散性好,悬浮率高,较其他剂型具有良好的热贮稳定性和低温稳定性。
测试实施例2
本测试实施例测试实施例1-8和对比例1-8对麦田较难防治的阔叶杂草猪殃殃、麦家公、泽漆的防治效果。
实验地点:黑龙江嫩江市嫩江县四季鲜村,该地块地势平坦,肥力较好。测试每个样品的种植区面积均为1亩,小麦品种为龙麦33,种植后的各处理区按常规生产管理。
在小麦种植田内测试实施例1-8和对比例1-8的样品对阔叶杂草猪殃殃、麦家公、泽漆的防治效果,具体步骤包括:使用背负式喷雾器,按照喷液量为30kg/亩,将实施例1-8和对比例1-8的样品分别均匀喷施在各个种植区的杂草总体茎叶上,空白对照组使用清水进行喷施。除按上述方案施用除草剂外,其余试验条件和环境完全相同。每种样品按如下亩用量兑水稀释后使用:
实施例1:80克/亩;
实施例2:80克/亩;
实施例3:80克/亩;
实施例4:100克/亩;
实施例5:100克/亩;
实施例6:60克/亩;
实施例7:100克/亩;
实施例8:100克/亩;
对比例1-8:100克/亩;
施药10天、20天、30天和50天后,按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对种植区的猪殃殃、麦家公和泽漆进行识别计数,根据式(Ⅰ)计算株防效,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测试实施例3
本测试实施例测试实施例1-8和对比例1-8对大麦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野燕麦、狗尾草、稗草的防治效果。
实验地点:云南省大理云龙县检槽乡清朗村,该地块肥力中上。测试每个样品的种植区面积均为1亩,大麦品种为凤大麦7号,种植后的各处理区按常规生产管理。
在大麦种植田内测试实施例1-8和对比例1-8的样品对禾本科杂草野燕麦、狗尾草、稗草的防治效果,具体步骤包括:使用背负式喷雾器,按照喷液量为30kg/亩,将实施例1-8和对比例1-8的样品分别均匀喷施在各个种植区的杂草总体茎叶上,空白对照组使用清水进行喷施。除按上述方案施用除草剂外,其余试验条件和环境完全相同。每种样品按如下亩用量兑水稀释后使用:
实施例1:80克/亩;
实施例2:80克/亩;
实施例3:80克/亩;
实施例4:100克/亩;
实施例5:100克/亩;
实施例6:60克/亩;
实施例7:100克/亩;
实施例8:100克/亩;
对比例1-8:100克/亩;
施药10天、20天、30天和50天后,按照《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对种植区的野燕麦、狗尾草和稗草进行识别计数,根据式(Ⅰ)计算株防效,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从表2和表3可看出,本发明的含唑啉草酯和双氟磺草胺的油悬浮剂相比于单成分的唑啉草酯或双氟磺草胺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相对于其它成分和用量的组合能够取得高效环保地防治杂草的效果,且优选在以100重量份的油悬浮剂为基准,唑啉草酯的含量为0.2-6重量份,双氟磺草胺的含量为0.2-4重量份的情况下,能够取得更加优异的防治效果。此外,从表2和表3还可以看出,本发明的含唑啉草酯和双氟磺草胺的油悬浮剂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含唑啉草酯和双氟磺草胺的其他剂型,且在喷药后30天和50天仍保持较高的防效,可见本发明的含唑啉草酯和双氟磺草胺的油悬浮剂持效性好。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油悬浮剂,其特征在于,该油悬浮剂含有活性组分和余量的载体油;所述活性组分包括唑啉草酯和双氟磺草胺,以100重量份的所述油悬浮剂为基准,所述唑啉草酯的含量为0.1-8重量份,所述双氟磺草胺的含量为0.1-6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悬浮剂,其中,以100重量份的所述油悬浮剂为基准,所述唑啉草酯的含量为0.2-6重量份,所述双氟磺草胺的含量为0.2-4重量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悬浮剂,其中,所述油悬浮剂还含有助剂,以100重量份的所述油悬浮剂为基准,所述助剂的含量为1-5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悬浮剂,其中,所述助剂为选自分散剂、乳化剂和增稠剂中的至少一种,以100重量份的所述油悬浮剂为基准,所述分散剂的含量为0.1-15重量份,所述乳化剂的含量为1-25重量份,所述增稠剂的含量为0.01-10重量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悬浮剂,其中,所述分散剂包括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磺酸盐、磺酰基琥珀酸钙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聚羧酸盐类分散剂和脂肪醇衍生物表面活性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乳化剂包括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丁二酸酯磺酸钠、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苄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失水山梨醇三油酸酯、失水山梨醇三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醚醇六硬脂酸酯、聚乙二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山梨醇醚蜂蜡衍生物、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倍半油酸酯、甘油单硬脂酸酯、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失水山梨醇单硬脂酸酯、二苄基酚聚氧乙烯醚、二乙二醇脂肪酸酯、二乙二醇单月桂酸酯、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聚氧乙烯月桂醇醚、聚氧乙烯单棕榈酸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月桂醇醚、失水山梨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醚单油酸酯、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胺聚氧乙烯醚和蓖麻油聚氧乙烯醚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稠剂包括硅酸铝镁、黄原胶、聚乙二醇、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有机膨润土、白炭黑和酚醛树脂等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悬浮剂,其中,所述载体油包括油酸甲酯、大豆油、油菜籽油、玉米油、葵花油、棉籽油、亚麻籽油、椰子油、棕榈油、花生油、橄榄油、蓖麻油、二甲苯、100号溶剂油、150号溶剂油和200号溶剂油中的至少一种。
7.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悬浮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活性组分与载体油混合,得到混合后的物料;
b、将步骤a中得到的所述混合后的物料进行砂磨处理,得到油悬浮剂,所述磨砂处理使得油悬浮剂的D98粒径不超过5μ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先将助剂与所述载体油混合,然后再与所述活性组分混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b中,所述砂磨处理的温度为不超过40℃。
10.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油悬浮剂在防治农作物的田间杂草中的应用,其中,所述农作物为小麦和/或大麦,所述田间杂草包括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如野燕麦、狗尾草、稗草、看麦娘、猪殃殃、麦家公、播娘蒿、荠菜、繁缕、泽漆和雀麦草中的至少一种。
CN201610799961.2A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63867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99961.2A CN106386799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99961.2A CN106386799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86799A true CN106386799A (zh) 2017-02-15
CN106386799B CN106386799B (zh) 2018-10-16

Family

ID=57998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99961.2A Active CN106386799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8679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7360A (zh) * 2018-02-05 2018-06-15 上虞颖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农药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87625A (zh) * 2018-11-28 2019-02-01 浙江中山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氟磺草胺和唑啉草酯复配乳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73064A (zh) * 2019-03-26 2019-07-05 长沙而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开采方法
CN112088892A (zh) * 2020-08-23 2020-12-18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含唑啉草酯除草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5028532A (zh) * 2021-03-05 2022-09-09 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12979A2 (en) * 2007-07-24 2009-01-29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Herbicid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pyroxsulam and a fatty acid alkyl ester
CN102283217A (zh) * 2011-06-27 2011-12-21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双氟磺草胺与唑啉草酯的除草组合物
CN102823614A (zh) * 2012-09-28 2012-12-19 江苏省农用激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含丙苯磺隆、唑啉草酯和双氟磺草胺的除草组合物
CN105660665A (zh) * 2016-03-04 2016-06-15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唑啉草酯的三元除草组合物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9012979A2 (en) * 2007-07-24 2009-01-29 Syngenta Participations Ag Herbicidal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pyroxsulam and a fatty acid alkyl ester
CN102283217A (zh) * 2011-06-27 2011-12-21 陕西美邦农药有限公司 一种含双氟磺草胺与唑啉草酯的除草组合物
CN102823614A (zh) * 2012-09-28 2012-12-19 江苏省农用激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含丙苯磺隆、唑啉草酯和双氟磺草胺的除草组合物
CN105660665A (zh) * 2016-03-04 2016-06-15 陕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含唑啉草酯的三元除草组合物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57360A (zh) * 2018-02-05 2018-06-15 上虞颖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农药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87625A (zh) * 2018-11-28 2019-02-01 浙江中山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氟磺草胺和唑啉草酯复配乳油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73064A (zh) * 2019-03-26 2019-07-05 长沙而道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石油开采方法
CN112088892A (zh) * 2020-08-23 2020-12-18 南通江山农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含唑啉草酯除草剂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5028532A (zh) * 2021-03-05 2022-09-09 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028532B (zh) * 2021-03-05 2023-11-21 成都新朝阳作物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除草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86799B (zh) 201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24390B (zh) 一种水稻田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230629B (zh) 增效除草组合物
CN105831123B (zh) 一种玉米田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386799A (zh) 一种油悬浮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472517A (zh) 增效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931632A (zh) 一种含有唑啉草酯和啶磺草胺的除草组合物
CN106818834A (zh) 含吡氟酰草胺、氟噻草胺和氟唑磺隆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897339B (zh) 一种含醚磺隆和五氟磺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3155923B (zh) 一种含有芳氧苯氧丙酸酯类化合物的除草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5519559A (zh) 一种含氟唑磺隆、异丙隆和双氟磺草胺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在防治小麦田杂草中的应用
CN105961401B (zh) 一种含有环吡氟草酮和唑草酮的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904728A (zh) 一种含氟噻草胺和二甲戊灵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942234A (zh) 一种含有苯唑氟草酮和苯嘧磺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及应用
CN106508913A (zh) 一种含有三唑磺草酮和三唑酰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及应用
CN103975938B (zh) 一种用于防除水稻田一年生杂草的除草组合物
CN106259344A (zh) 具有增效作用的除草组合物
CN106465717B (zh) 一种增效除草组合物
CN105284856A (zh) 含有氟氯吡啶酯和噻酮磺隆的除草组合物
CN106665614A (zh) 含有五氟磺草胺和双草醚以及苯噻酰草胺的除草组合物
CN103960267B (zh) 一种含有噻吩磺隆和啶磺草胺的除草组合物
WO2018076667A1 (zh) 一种小麦田除草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106474A (zh) 一种玉米田除草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05580828B (zh) 一种含有甲基苯噻隆和啶磺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
CN105613523A (zh) 五氟磺草胺除草组合物
CN104082314B (zh) 一种用于水稻移栽田的除草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