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83502A - 一种家居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家居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83502A
CN106383502A CN201610903719.5A CN201610903719A CN106383502A CN 106383502 A CN106383502 A CN 106383502A CN 201610903719 A CN201610903719 A CN 201610903719A CN 106383502 A CN106383502 A CN 106383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d switch
control end
user side
address cod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0371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金成
蔡峻林
谢健文
邓金荣
陈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ity Roa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ity Roa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ity Roa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ity Roa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0371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835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83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835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5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 G05B19/4186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the network communication by protocol, e.g. MAP, TOP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居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中控器和受控开关,所述中控器包括用户端和控制端,所述用户端安装有APP,所述控制端包括第一单片机、第一无线射频模块以及串口模块,所述第一单片机分别与第一无线射频模块和串口模块相连;所述受控开关包括第二单片机、第二无线射频模块以及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单片机分别与第二无线射频模块和开关电路相连;所述第一无线射频模块和第二无线射频模块通信连接。本发明利用无线射频通信实现控制端和受控开关的通信连接,采用自定义的通信协议,简化通信流程和产品电路结构,易于安装维护,使用时不会与WIFI联网信号发生冲突,影响通信质量,而且使用操作简单,适合各种用户群体。

Description

一种家居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控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家居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化家居已经逐步应用到很多家庭。现有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存在以下问题,首先该系统是利用WIFI通信技术进行互联,即系统中各个设备都需要配置有能设别WIFI信号的装置,使各设备电路结构复杂化;其次WIFI通信设备是使用TCP/IP协议,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安装设计和维护,增加用户使用成本;另外现在人们喜欢通过WIFI连接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而各用电设备又是24小时通过WIFI组成智能家居系统,容易发生通信冲突,使控制失效;最后现有的智能家居方案很多都需要使用专用的计算机电脑,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家居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家居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中控器和受所述中控器控制的受控开关,所述中控器包括用户端和控制端,所述用户端安装有用于对受控开关进行控制的APP;所述控制端包括第一单片机、第一无线射频模块以及用于与用户端通信连接的串口模块,所述第一单片机分别与第一无线射频模块和串口模块相连;所述受控开关包括第二单片机、第二无线射频模块以及用于控制电器形成通电回路的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单片机分别与第二无线射频模块和开关电路相连;所述控制端的第一无线射频模块和受控开关的第二无线射频模块通信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WIFI设备和远程管理服务器,所述中控器有多个,各中控器的用户端通过WIFI设备通信连接,所述用户端通过WIFI设备连接互联网,与所述远程管理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远程管理服务器设置有用于管理中控器和受控开关的数据库。
进一步,所述受控开关配置有64位地址码,所述第一无线射频模块和第二无线射频模块分别配置有用于设置当前通信频道的64位信道寄存器。
进一步,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继电器和/或可控硅。
进一步,所述控制端还包括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第一单片机相连,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和将磁场能转化为电能的充电线圈,所述电源管理芯片被配置为当检测到充电线圈处于供电状态时,切断用户端与控制端的供电连接,当检测到充电线圈处于非供电状态时,建立用户端与控制端的供电连接。
一种家居智能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用户端、控制端和受控开关初始化;
B.用户端通过串口模块向控制端发送操作指令;
C.控制端利用无线射频信号向受控开关发送操作指令;
D.受控开关执行操作指令。
进一步,包括WIFI设备,所述中控器有多个,各中控器的用户端通过WIFI设备通信连接,所述受控开关配置有64位地址码,所述第一无线射频模块和第二无线射频模块分别配置有用于设置当前通信频道的64位信道寄存器,所述操作指令包括地址码、控制指令或查询指令。
进一步,所述步骤A包括以下步骤:
A1.用户端与控制端通过串口模块建立通信连接;
A2.启动WIFI设备,建立不同用户端间的通信连接;
A3.用户端通过控制端收集受控开关的初始状态信息。
进一步,所述步骤A3包括以下步骤:
A31.控制端配置第一无线射频模块的信道寄存器,受控开关配置地址码和第二无线射频模块的信道寄存器;
A32.控制端广播发送地址码和查询指令,启动定时;
A33.若定时结束,控制端向用户端APP发送该地址码对应的受控开关处于离线状态信息;若定时没有结束,执行步骤D34;
A34.受控开关判断接收的地址码与所配置的地址码是否一致,若一致,向控制端发送地址码和初始状态信息,控制端再向用户端APP发送地址码和初始状态信息,若不一致,无需任何操作,返回步骤A33。
进一步,所述步骤B包括以下步骤:
B1.通过APP输入操作指令;
B2.识别操作指令所代表的地址码和控制指令;
B3.判断地址码所存储的用户端;
B4.用户端通过串口模块向控制端发送地址码和控制指令。
进一步,所述步骤C包括以下步骤:
C1.控制端配置信道寄存器;
C2.控制端发送地址码和控制指令;
C3.控制端启动定时器;
C4.若定时结束,判断当前发送次数是否达到规定值,若是,控制端向用户端发送受控开关离线状态信息,若不是,则当发送次数加1并返回步骤C2;若定时结束前完成步骤D,则本次操作完成。
进一步,所述步骤D包括以下步骤:
D1.受控开关判断接收的地址码是否与所配置的地址码一致;
D2.若一致,则受控开关执行控制指令,并返回地址码和当前状态信息;若不一致,则受控开关无需进行任何操作,返回步骤C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无线射频通信实现控制端和受控开关的通信连接,取代现有使用WIFI设备实现控制端和受控开关通信连接的技术手段,采用自定义的通信协议替代原有的TCP/IP协议,简化通信流程和产品电路结构,降低成本,易于安装维护,本发明创造使用时不会与WIFI联网信号发生冲突,影响各自的通信质量,最后本发明创造使用操作简单,只需要操作安装有APP的用户端即可,可以是手机或平板电脑等,适合各种用户群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发明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控制方法中步骤A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控制方法中步骤B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控制方法中控制端和受控开关的通信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一种家居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中控器和受所述中控器控制的受控开关,所述中控器包括用户端和控制端,所述用户端安装有用于对受控开关进行控制的APP;所述控制端包括第一单片机、第一无线射频模块以及用于与用户端通信连接的串口模块,所述第一单片机分别与第一无线射频模块和串口模块相连;所述受控开关包括第二单片机、第二无线射频模块以及用于控制电器形成通电回路的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单片机分别与第二无线射频模块和开关电路相连;所述控制端的第一无线射频模块和受控开关的第二无线射频模块通信连接。
具体地,所述用户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所述APP适合安装在各种操作系统上,例如IOS系统,安卓系统,WINDOWS系统等。另外由于现有的平板电脑等常用的用户端一般很少配有串行接口,而是会配置有USB接口,所以所述串口模块还包括USB转串口芯片,所述用户端还安装有USB转串口驱动。
本发明创造利用无线射频技术实现控制端和受控开关的通信连接,采用自定义的通信协议,简化通信流程,降低硬件结构复杂程度,同时使用操作简单,用户只需通过对安装有APP的用户端进行操作即可对所有的受控开关进行控制,所述用户端可以是手机或平板电脑等,适用群体广。
进一步,参照图2,还包括WIFI设备,所述中控器有多个,各中控器的用户端通过WIFI设备通信连接。
具体地,当本发明创造所应用的场所空间较大时,由于无线射频通信信号传输距离有限,因此配置有多个中控器,负责管理和控制一定范围内的受控开关。而不同的用户端间通过WIFI设备实现通信连接,这是因为WIFI信号相对于射频信号来说传输距离远。当用户需要操作的受控开关不在当前中控器的控制范围内时,当前中控器可以利用WIFI网络中其他的中控器间接实现对受控开关的控制,这时当前中控器起到类似于中继器的作用。
上述方案虽然引入WIFI设备,但与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本质上的区别,背景技术中是利用WIFI实现智能家居系统中任何设备的通信,而本发明创造中只是根据使用场所,利用WIFI设备实现用户端间的连接,系统复杂程度要低很多,不会出现背景技术中所提及的问题。
另外所述用户端配置有无线网卡,当使用场所没有WIFI设备时,各个用户端之间可以组成对等网。
进一步,参照图2,还包括远程管理服务器,所述用户端通过WIFI设备连接互联网,与所述远程管理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远程管理服务器设置有用于管理中控器和受控开关的数据库。
具体地当用户身处外地时,用户可以利用用户端登陆远程管理服务器,从远程管理服务器下载数据库,查看系统的中控器与受控开关的状态信息以及实现对受控开关的控制,具体操作如下:用户端上网连接远程管理服务器并向其发出操作指令,远程管理服务器再通过WIFI设备向中控器转发操作指令,中控器再利用射频信号将操作指令发送到受控开关,受控开关执行操作指令并反馈状态信息到远程管理服务器及用户端。远程管理服务器能够对用户每次的操作进行记录,计算用户控制受控开关的习惯操作,并向用户推荐控制模式以及电器产品。
进一步,参照图2,所述受控开关配置有64位地址码,所述第一无线射频模块和第二无线射频模块分别配置有用于设置当前通信频道的64位信道寄存器,可配置512个通信频道,满足多点通信,分组,跳频等应用。
具体地,配置信道寄存器是为了设置控制端与受控开关通信时所使用的通信频道,即设置通信时射频信号的频率,只有当控制端和受控开关对应的信道寄存器都设置为相同的内容时,所述控制端和受控开关才能进行射频通信连接。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无线射频模块的信道寄存器可以在控制过程中由第一单片机通过程序进行修改,而第二无线射频模块的信道寄存器则需要事先进行设定,无法在控制过程中进行修改。配置信道寄存器目的在于避免本发明创造在通信过程中与其他无线设备相互干扰,影响各自的通信质量,同时也可以实现控制端与尽可能多的受控开关通信。
另外在同一通信频道下还可以根据受控开关所配置的地址码,实现控制端与不同的受控开关进行准确的通信,每个受控开关配置有唯一的地址码,通信过程中无法更改的地址码,设置地址码的目的是实现控制端与多个的受控开关进行通信连接。
进一步,参照图2,所述控制端还包括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充电线圈和电源管理芯片,所述充电线圈用于将磁场能转化为电能,所述电源管理芯片被配置为当检测到充电线圈处于供电状态时,切断用户端与控制端的供电连接,当检测到充电线圈处于非供电状态时,建立用户端与控制端的供电连接。配置无线充电模块,通过充电线圈将周围的磁场能转化为电能,对通信过程中控制端的各电路模块供电;而电源管理芯片可以智能地判断充电线圈是否处于供电状态,并且控制用户端与控制端的供电连接是否建立。因此配置无线充电模块可以有效地减少使用外部设备的电量,体现出本发明具备高效的节能效果。
进一步,参照图2,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继电器和/或可控硅,所述继电器输入端与第二单片机的输出端相连,而继电器的输出端可以安装在火线与电器之间,可根据第二单片机的输出信号实现所接电器的通电连接;而可控硅则是一种电压控制电流的受控元件,所述可控硅输入端与第二单片机的输出端相连,可控硅的输出端同样可以安装在火线与电器之间,或者安装在电器内部负载的输出端,根据输入端的电压值控制流经可控硅的电流,进而控制电器的输入电流或者控制电器内部负载的输出电流,进而控制电器运行功率。
进一步,参照图3,上述一种家居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用户端、控制端和受控开关初始化;
B.用户端通过串口模块向控制端发送操作指令;
C.控制端利用无线射频信号向受控开关发送操作指令;
D.受控开关执行操作指令。
具体地,用户操作装有APP的用户端,由用户端根据程序设定产生对应的操作指令并将所述操作指令发送到控制端,再由控制端将操作指令信息调制成规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并发送出去,受控开关接收射频信号并解调得到操作指令并判断是否执行操作指令。
进一步,包括WIFI设备,所述中控器有多个,各中控器的用户端通过WIFI设备通信连接,所述受控开关配置有64位地址码,所述第一无线射频模块和第二无线射频模块分别配置有用于设置当前通信频道的64位信道寄存器,所述操作指令包括地址码、控制指令或查询指令。
所述操作指令可以控制一个以上受控开关,所述控制指令用于控制受控开关所连接电器的启动与关闭,或者是控制电气设备运行功率,又或者是控制电机设备的转动方向等,而查询指令则是用于查询系统中各个受控开关的工作状态,如开关状态或运行功率。
进一步,参照图4,所述步骤A包括以下步骤:
A1.用户端与控制端通过串口模块建立通信连接;
A2.启动WIFI设备,建立不同用户端间的通信连接;
A3.用户端通过控制端收集受控开关的初始状态信息。
具体地,所述步骤A3包括以下步骤:
A31.控制端配置第一无线射频模块的信道寄存器,受控开关配置地址码和第二无线射频模块的信道寄存器;
A32.控制端广播发送地址码和查询指令,启动定时;
A33.若定时结束,控制端向用户端APP发送该地址码对应的受控开关处于离线状态信息;若定时没有结束,执行步骤D34;
A34.受控开关判断接收的地址码与所配置的地址码是否一致,若一致,向控制端发送地址码和初始状态信息,控制端再向用户端APP发送地址码和初始状态信息,若不一致,无需任何操作,返回步骤A33。
上述步骤A1和步骤A2的执行顺序可以对调。
步骤A首先确保用户端间,用户端与控制端间的通信连接,再收集系统内各受控开关的初始状态,APP控制界面上设置有用与反应受控开关状态的开关图标。用户可以根据APP所显示的受控开关初始状态对系统故障进行排除,例如当只有一两个受控开关离线,则可以断定是该受控开关硬件出现故障或者是程序设计过程中某一方储存或配置的地址码发生错误;当某个用户端所控制的受控开关都离线时,则可以判断是该中控器某一方出现故障;如只有当前操作的用户端所控制的受控开关正常,其他都处于离线状态,则可以判断是WIFI设备出现故障,如此一来用户就可以自己进行故障排除和维护。
具体地,用户打开APP,之后APP向用户显示控制界面,在控制界面中显示时间或天气等信息,此时APP会自动控制各用户端进行WIFI网络连接,之后检测各中控器的用户端和控制端是否建立通信连接,最后各中控器自行检测所控制范围内的受控开关初始状态,并显示在APP上。本实施例中控制端第一单片机为控制范围内每个受控开关开辟了一个存储空间,用于存放地址码和对应的通信频道信息,如此一来控制端可自行检查受控开关的初始状态信息,无需用户端控制,有助于减轻用户端开机初始化的负担,提高初始化运行效率。当然如果系统中受控开关数目较少时,就可以使所有的受控开关工作在同一通信频道上,所述用控制端第一单片机的存储空间就无需存放受控开关的通信频道信息,控制端在通信过程中也无需更改信道寄存器内容。
另外,本发明创造还设置有定时检测功能,系统运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可以自行查询系统中各受控开关的状态信息,实时更新开关图标状态,提示用户当前受控开关是否出现离线状况。所述APP还配置有一存储文件,用于记录每次查询所获得的受控开关的状态信息,用户可以查看所述的存储文件以便了解各种故障出现的频率。
进一步,参照图5,所述步骤B包括以下步骤:
B1.通过APP输入操作指令;
B2.识别操作指令所代表的地址码和控制指令;
B3.判断地址码所存储的用户端;
B4.用户端通过串口模块向控制端发送地址码和控制指令。
具体地,本发明创造在软件程序设计过程中,用户端的处理器为控制范围内每一个受控开关配置一个存储空间,用于存放受控开关的地址码,状态信息等。每次用户输入操作指令,用户端APP能识别出用户需要控制的受控开关的地址码,之后用户端将操作指令信息发送到控制端,控制端再从该地址码存储空间中得到其通信时所在的通信频道信息,最后配置第一无线射频模块的信道寄存器,并将操作指令发送出去。
具体地,用户输入操作指令后,APP程序会识别该操作指令所控制的受控开关地址码,之后判断该地址码存储在哪个用户端,如果存储在当前操作的用户端,该用户端直接向所连接的控制端发送操作指令,如果当前的用户端没有存储该地址码,当前用户端就通过WIFI网络将地址码和控制指令信息发送出去,存储有该地址码的用户端接收到信息后会进行类似操作。
进一步,本发明创造中提供一种情景模式操作指令,所述情景模式操作指令被配置为可以控制一个以上受控开关,用户端处理器同样为每种情景模式操作指令配置一个存储空间,用于存放需要控制的受控开关的地址码和对应的控制指令,当然用户可通过APP自行修改每种情景模式操作指令所要控制的受控开关和对应的控制指令,实现一键控制多个受控开关。用户输入情景模式操作指令后,APP会识别出多个受控开关的地址码和控制指令。
另外本实施例还可以设置受控开关的权限要求,具体表现为某个受控开关只能使用规定的用户端进行控制,控制时如果需要控制的受控开关地址码没有存储在当前操作的用户端中,则无法对该受控开关进行控制,有利于提高系统安全性。
本实施例具体操作时,APP控制界面设置有开关图标和情景模式图标,所述开关图标用于控制对应受控开关以及显示对应受控开关的状态,所述情景模式图标用于输入或取消情景模式操作指令;单击用户端APP所配置的开关图标或情景模式图标,用户端会发出声音;而开关图标的颜色被配置为当受控开关处于关闭状态时,电器启动,显示黄色,当受控开关处于打开状态时,电器关闭,显示灰色;此外每个开关图标下设置有文本框,所述文本框用于定义开关图标的名称和/或显示当前电器的运行功率,用户可自行修改所述开关图标的名称,操作更为简单明了。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针对某些受控开关,对所述APP开关图标双击操作,如当对窗帘进行控制时,点击一下窗帘开关图标,窗帘会实现完全打开或完全关闭,而双击窗帘开关图标时,则表示手动启动窗帘开或关动作,窗帘开合到一定的位置再双击一次则窗帘开合动作停止;又如当控制电机类电器设备时,单击电机开关图标可以启动或关闭电机,当双击电机开关图标时,电机改变旋转方向。
进一步,参照图6,所述步骤C包括以下步骤:
C1.控制端配置信道寄存器;
C2.控制端发送地址码和控制指令;
C3.控制端启动定时器;
C4.若定时结束,判断当前发送次数是否达到规定值,若是,控制端向用户端发送受控开关离线状态信息,若不是,则当发送次数加1并返回步骤C2;若定时结束前完成步骤D,则本次操作完成。
进一步,参照图6,所述步骤D包括以下步骤:
D1.受控开关判断接收的地址码是否与所配置的地址码一致;
D2.若一致,则受控开关执行控制指令,并返回地址码和当前状态信息;若不一致,则受控开关无需进行任何操作,返回步骤C4。
具体地,步骤C和步骤D是用户每次输入操作指令后控制端和受控开关的通信流程,控制端首先配置好第一无线射频模块的信道寄存器,之后再向控制范围内的受控开关广播地址码和控制指令,同一通信频道下的受控开关将接收到发送的地址码并判断是否与自身所配置的地址码相同,若相同则执行控制指令,若不同则无需进行如何操作;另外控制端还会将受控开关返回的地址码和状态信息发送到用户端,用户端APP修改控制界面上开关图标状态,显示对应受控开关的开关状态,是否处于离线状态,用户端处理器的受控开关存储空间同样需要更新地址码对应的状态信息。
本实施例还设置有通信补发机制,如步骤C3和C4所述,当控制端发送地址码和控制指令后,规定时间内如没有接收到受控开关所返回的状态信息,控制端重新发送操作指令,当发送次数达到规定值时,控制端任然没有接收到受控开关返回的地址码和状态信息,则向用户端APP发送受控开关离线信息。
参照图4,本发明步骤A的具体实施例,具体流程如下所示:
步骤S01:每个中控器控制端通过串口模块与用户端实现通信连接;
步骤S02:启动WIFI设备,建立不同中控器用户端之间的通信连接;
步骤S03:各个控制端和受控开关配置信道寄存器和地址码;
步骤S04:控制端发送地址码和查询指令;
步骤S05:控制端启动定时,;
步骤S06:若定时结束前完成步骤S07,初始化结束,若定时结束,控制端返回受控开关离线状态信息,初始化结束;
步骤S07:受控开关判断收到的地址码与自身所配置的地址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受控开关返回自身地址码和初始状态信息,初始化结束,若不一致,受控开关无需任何操作,返回步骤S06。
参照图5,本发明步骤B的具体实施例,具体流程如下所示:
步骤T01:打开APP程序,输入操作指令;
步骤T02:识别操作指令的地址码和控制指令;
步骤T03:判断当前用户端是否有存储受控开关的地址码,若有,则当前用户端直接发送地址码和控制指令到所配置的控制端,若没有,执行步骤T04;
步骤T04:判断地址码是否有设置权限要求,若有,则用户端无需向控制端发送地址码和控制指令,若没有,则当前用户端通过WIFI网络将地址码和控制指令发送到该地址码所在用户端并由该用户端执行操作。
参照图6,为本发明控制端与受控开关通信过程的实施例流程图,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T05:控制端配置信道寄存器;
步骤T06:控制端发送地址码和控制指令;
步骤T07:控制端启动定时器;
步骤T08:若定时结束,判断是否达到规定发送次数,如果没有,则当前发送次数加1,并返回步骤T06,若达到规定发送次数,控制端向用户端发送受控开关离线状态信息,本次操作结束;若定时结束前完成步骤T09和T10,则本次操作结束;
步骤T09:受控开关判断接收到的地址码是否与自身所配置的地址码一致,若一致,受控开关执行控制指令并返回地址码和状态信息,本次操作结束,若不一致,受控开关无需任何操作,返回步骤T08。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家居智能控制系统,包括中控器和受所述中控器控制的受控开关,所述中控器包括用户端和控制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端安装有用于对受控开关进行控制的APP;所述控制端包括第一单片机、第一无线射频模块以及用于与用户端通信连接的串口模块,所述第一单片机分别与第一无线射频模块和串口模块相连;所述受控开关包括第二单片机、第二无线射频模块以及用于控制电器形成通电回路的开关电路,所述第二单片机分别与第二无线射频模块和开关电路相连;所述控制端的第一无线射频模块和受控开关的第二无线射频模块通信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居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WIFI设备和远程管理服务器,所述中控器有多个,各中控器的用户端通过WIFI设备通信连接,所述用户端通过WIFI设备连接互联网,与所述远程管理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远程管理服务器设置有用于管理中控器和受控开关的数据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居智能控制系统,所述受控开关配置有64位地址码,所述第一无线射频模块和第二无线射频模块分别配置有用于设置当前通信频道的64位信道寄存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家居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继电器和/或可控硅。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家居智能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还包括无线充电模块,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与第一单片机相连,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和将磁场能转化为电能的充电线圈,所述电源管理芯片被配置为当检测到充电线圈处于供电状态时,切断用户端与控制端的供电连接,当检测到充电线圈处于非供电状态时,建立用户端与控制端的供电连接。
6.一种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家居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用户端、控制端和受控开关初始化;
B.用户端通过串口模块向控制端发送操作指令;
C.控制端利用无线射频信号向受控开关发送操作指令;
D.受控开关执行操作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一种家居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WIFI设备,所述中控器有多个,各中控器的用户端通过WIFI设备通信连接,所述受控开关配置有64位地址码,所述第一无线射频模块和第二无线射频模块分别配置有用于设置当前通信频道的64位信道寄存器,所述操作指令包括地址码、控制指令或查询指令。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家居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包括以下步骤:
A1.用户端与控制端通过串口模块建立通信连接;
A2.启动WIFI设备,建立不同用户端间的通信连接;
A3.用户端通过控制端收集受控开关的初始状态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家居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3包括以下步骤:
A31.控制端配置第一无线射频模块的信道寄存器,受控开关配置地址码和第二无线射频模块的信道寄存器;
A32.控制端广播发送地址码和查询指令,启动定时;
A33.若定时结束,控制端向用户端APP发送该地址码对应的受控开关处于离线状态信息;若定时没有结束,执行步骤D34;
A34.受控开关判断接收的地址码与所配置的地址码是否一致,若一致,向控制端发送地址码和初始状态信息,控制端再向用户端APP发送地址码和初始状态信息,若不一致,无需任何操作,返回步骤A33。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家居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包括以下步骤:
B1.通过APP输入操作指令;
B2.识别操作指令所代表的地址码和控制指令;
B3.判断地址码所存储的用户端;
B4.用户端通过串口模块向控制端发送地址码和控制指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一种家居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包括以下步骤:
C1.控制端配置信道寄存器;
C2.控制端发送地址码和控制指令;
C3.控制端启动定时器;
C4.若定时结束,判断当前发送次数是否达到规定值,若是,控制端向用户端发送受控开关离线状态信息,若不是,则当发送次数加1并返回步骤C2;若定时结束前完成步骤D,则本次操作完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一种家居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D包括以下步骤:
D1.受控开关判断接收的地址码是否与所配置的地址码一致;
D2.若一致,则受控开关执行控制指令,并返回地址码和当前状态信息;若不一致,则受控开关无需进行任何操作,返回步骤C4。
CN201610903719.5A 2016-10-17 2016-10-17 一种家居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63835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03719.5A CN106383502A (zh) 2016-10-17 2016-10-17 一种家居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03719.5A CN106383502A (zh) 2016-10-17 2016-10-17 一种家居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83502A true CN106383502A (zh) 2017-02-08

Family

ID=579578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03719.5A Pending CN106383502A (zh) 2016-10-17 2016-10-17 一种家居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83502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5551A (zh) * 2018-03-05 2018-06-29 广州市彰道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照明控制系统
CN108427315A (zh) * 2018-06-01 2018-08-21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手机App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283868A (zh) * 2018-08-24 2019-01-29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补发发动机慢车及停车指令的方法
CN109407576A (zh) * 2018-09-29 2019-03-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即插即用可被单片机自动识别的外设模块
CN109491255A (zh) * 2018-10-19 2019-03-19 深圳市美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睡眠系统
CN112432366A (zh) * 2020-11-26 2021-03-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浴室照明设备控制热水器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99563A1 (en) * 2005-02-09 2006-09-07 Kelly Dylan J Unpowered switch and bleeder circuit
CN103066458A (zh) * 2012-12-29 2013-04-24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多节点插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97763A (zh) * 2015-01-21 2015-05-06 苏州奥莱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控制的智能家居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99563A1 (en) * 2005-02-09 2006-09-07 Kelly Dylan J Unpowered switch and bleeder circuit
CN103066458A (zh) * 2012-12-29 2013-04-24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多节点插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597763A (zh) * 2015-01-21 2015-05-06 苏州奥莱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控制的智能家居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35551A (zh) * 2018-03-05 2018-06-29 广州市彰道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家居照明控制系统
CN108427315A (zh) * 2018-06-01 2018-08-21 武汉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手机App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283868A (zh) * 2018-08-24 2019-01-29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补发发动机慢车及停车指令的方法
CN109407576A (zh) * 2018-09-29 2019-03-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即插即用可被单片机自动识别的外设模块
CN109491255A (zh) * 2018-10-19 2019-03-19 深圳市美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睡眠系统
CN112432366A (zh) * 2020-11-26 2021-03-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浴室照明设备控制热水器的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83502A (zh) 一种家居智能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597868B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CN105652676B (zh) 一种智能家居远程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3309308B (zh) 一种设备智能化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即插即用设备
CN106789305B (zh) 一种远程调整参数的智能网关及控制方法
CN205018777U (zh) 一种智能窗帘
CN104133386A (zh) 智能厨房主机、智能厨房主机的工作方法和控制方法
CN106707783A (zh) 一种记录用户行为习惯的knx总线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4331041A (zh) 一种智能家居系统构架及控制方法
CN104678906A (zh) 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
CN108880625A (zh) 一种基于蓝牙的智能设备系统及实现方法
CN104133387A (zh) 智能厨房主机、智能厨房主机的工作方法和控制方法
CN103699079A (zh) 一种通过移动终端定时控制智能家居设备的方法
CN106707784A (zh) 一种基于knx协议的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和系统
CN203745876U (zh) 一种智能家居控制装置
CN106878159A (zh) 一种knx智能网关多匹配连接的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4615006A (zh) 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家用控制系统
CN105178410A (zh) 一种基于wifi的电子坐便器个性化设置与控制系统
US10489055B2 (en) Z-wave controller shift in thermostats
CN205540005U (zh) 家电的控制设备、系统以及遥控器
CN105867154A (zh) 一种家居设备网络的控制设备及系统
CN105517286A (zh) 一种智能wifi灯具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2577259A (zh) 一种组合冰箱及其交互方法
CN106713128A (zh) 一种智能网关装置
CN2917101Y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实时家庭监控系统的中央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