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75138B - 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75138B
CN106375138B CN201510427523.9A CN201510427523A CN106375138B CN 106375138 B CN106375138 B CN 106375138B CN 201510427523 A CN201510427523 A CN 201510427523A CN 106375138 B CN106375138 B CN 1063751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atpi
cell
gravity treatment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2752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75138A (zh
Inventor
曹祥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TE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42752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75138B/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74297 priority patent/WO201701234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3751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51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751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51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50Test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自动测试平台(ATPi)按照测试用例所形成的测试脚本,控制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终端执行相应操作,实现按照测试脚本设定的次数及顺序对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进行测试;其中,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根据ATPi发送的控制信息生成与控制信息对应的各网络制式间互操作网络环境;终端根据ATPi发送的控制信息,利用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提供的互操作网络环境,在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并生成相应的互操作测试数据;将测试数据发送给ATPi,ATPi对测试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生成测试报告。

Description

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的测试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通信与多媒体业务需求的发展,目前已经建成了第四代通信技术(4G)网络。然而,未来一段时间在现有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移动网络基础上叠加一张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网络是必然趋势,多网共存必将会产生互操作影响,尤其是在LTE网络覆盖还不完善,在覆盖边缘、弱区、盲区将会产生大量的互操作。
在上述情况下,用户设备(UE,User Equipment)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小区信号强度不停发生变化,所以UE就会频繁地进行重选或切换,从而使UE能够在最好的小区下驻留和恢复业务,改善和提高用户体验。而不同网络制式间的互操作性能优劣极大地影响了UE正常稳定工作,从而极大地影响了用户体验。因此,需要对不同网络制式间的互操作性能进行频繁地测试,以保证UE在经过很多次的重选和切换之后,仍然能够保证正常稳定工作。
目前,对不同网络制式间的互操作性能的测试主要是靠人工来实现的,这样就会大大降低测试效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装置,包括:自动测试平台(ATPi,Auto Test Platform inteligence)、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控制系统以及终端;其中,
所述ATPi,用于按照测试用例所形成的测试脚本,控制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终端执行相应操作,实现按照所述测试脚本设定的次数及顺序对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进行测试;以及对所述终端上报的测试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生成测试报告;
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所述ATPi发送的控制信息,生成与所述控制信息对应的各网络制式间互操作网络环境;
所述终端,用于根据所述ATPi发送的控制信息,利用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提供的互操作网络环境,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并生成相应的互操作测试数据;将所述测试数据发送给所述ATPi。
上述方案中,所述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控制系统包括:无线操作维护中心(OMCR)服务器、衰减控制器、以及各网络制式对应的基站;其中,
所述OMCR服务器,与所述ATPi基于因特网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进行交互,用于接收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并利用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网络配置,以使所述终端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
所述衰减控制器,与所述ATPi通过串口进行交互,用于根据所述ATPi发送的控制信息,调整各网络的信号强度,触发所述终端发起互操作;
相应地,所述终端,与所述ATPi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SB,Universal Serial Bus)接口进行交互,用于根据所述ATPi发送的控制信息,通过所述衰减控制器连接的对应网络制式的基站,与OMCR服务器进行交互,实现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OMCR服务器,还用于利用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网络配置之前,对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合法性校验,确定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合法后,利用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网络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OMCR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之前,对所述ATPi身份的合法性进行验证,确定所述ATPi身份合法后,接收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衰减控制器为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Complex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的硬件单板。
上述方案中,所述OMCR服务器,用于利用所述网络参数中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确定所述终端需要进行不同网络间的互操作时,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其中,
所述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为基于重选或切换的稳定性设置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ATPi,还用于展示所述测试报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方法,包括:
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装置的ATPi按照测试用例所形成的测试脚本,控制所述装置的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终端执行相应操作,实现按照所述测试脚本设定的次数及顺序对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进行测试;其中,
在控制所述装置的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终端执行相应操作过程中,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生成与所述ATPi的控制信息对应的各网络制式间互操作网络环境;所述终端在所述述ATPi的控制下利用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提供的互操作网络环境,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并生成相应的互操作测试数据;
所述终端将所述测试数据上报给所述ATPi;
所述ATPi对所述测试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生成测试报告。
上述方案中,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生成与所述ATPi的控制信息对应的各网络制式间互操作网络环境,包括:
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的OMCR服务器基于IP,接收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并利用所述网络参数进行网络配置,以使所述终端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
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的衰减控制器根据所述ATPi通过串口发送的控制信息,调整各网络的信号强度,触发所述终端发起互操作;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ATPi通过USB接口发送的控制信息,通过所述衰减控制器连接的对应网络制式的基站,与OMCR服务器进行交互,实现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
上述方案中,所述OMCR服务器接收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OMCR服务器对所述ATPi身份的合法性进行验证,确定所述ATPi身份合法后,接收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和/或,
所述利用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网络配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OMCR服务器对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合法性校验,确定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合法后,利用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网络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根据所述ATPi发送的控制信息,调整各网络的信号强度,为:
所述衰减控制器根据所述ATPi发送的控制信息,调整自身相应可调衰减通道的衰减值。
上述方案中,所述通过所述衰减控制器连接的对应网络制式的基站,与OMCR服务器进行交互,包括:
所述OMCR服务器利用所述网络参数中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确定所述终端需要进行不同网络间的互操作时,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其中,
所述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为基于重选或切换的稳定性设置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
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ATPi展示所述测试报告。
上述方案中,发送给所述终端的控制信息通过AT命令的方式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装置及方法,ATPi按照测试用例所形成的测试脚本,控制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终端执行相应操作,实现按照所述测试脚本设定的次数及顺序对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进行测试;而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根据所述ATPi发送的控制信息,生成与所述控制信息对应的各网络制式间互操作网络环境;所述终端根据所述ATPi发送的控制信息,利用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提供的互操作网络环境,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并生成相应的互操作测试数据;将所述测试数据发送给所述ATPi,所述ATPi对所述终端上报的测试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生成测试报告,从而能自动完成测试过程,节省了人力成本,同时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在附图(其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可在不同的视图中描述相似的部件。具有不同字母后缀的相似附图标记可表示相似部件的不同示例。附图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大体示出了本文中所讨论的各个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控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为2G/3G/4G间互操作性能的人工测试过程示意图;
图5为人工测试的各测试网元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2G/3G/4G间互操作性能自动化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衰减控制器正面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2G/3G/4G间互操作性能自动化测试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重选小区时的门限参数及重选路径示意图;
图10本发明实施例三切换小区时的门限参数及切换路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再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在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之前,先详细了解一下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的基本信息。
首先,了解一下UE在什么情况下会进行不同网络制式间的互操作。
具体地,UE开机后,处于空闲状态,此时UE先找到合适的网络进行小区选择,读取小区广播信息(主信息块(MIB)/系统信息块(SIB)),然后选择合适的小区驻留下来,此时UE处于待机状态。系统消息或无线资源控制(RRC)消息中提供同频测量参数、异频测量参数、异制式测量参数、小区重选参数、小区切换参数、测量报告事件等参数。在待机或RRC连接状态下,根据系统消息或RRC消息的指示,UE启动同频小区、异频小区、以及异制式小区的测量请求,当服务小区以及邻小区信号强度满足一定的信号门限时,就会发生从一种通信制式小区重选或切换到另一种通信制式小区的事件,使UE能够在最好的小区下驻留和恢复业务,改善和提高用户体验。
其次,了解一下UE的小区选择、重选过程及切换过程。
(1)小区选择
UE开机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进行小区选择,具体地,UE对将要选择的小区进行测量,进行信道质量评估,然后再根据S准则判断该小区是否符合驻留标准。
其中,LTE小区的具体选择过程可参考3GPP TS36.304协议5.2.3章节的描述;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小区的具体选择过程可参考3GPP TS25.304协议5.2.3章节的描述;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Mobile Communication)小区的具体选择过程可参考3GPP TS43.022协议4.5章节的描述。
(2)小区重选
在2G/3G/4G蜂窝移动系统中,不同网络制式可以设定不同的频点优先级。一般设置4G的频点优先级最高,3G的频点优先级其次,2G的频点优先级最低。UE驻留小区后处于空闲态,此时,若异制式邻小区频点优先级比当前服务小区频点优先级更高,则UE将会一直启动高优先级频点测量。若异制式邻小区频点优先级不高于当前服务小区频点优先级,那么当信号强度在低于某个门限值时,UE才会启动同等或低优先级频点小区的测量。UE在小区选择并驻留下来后,持续监测同频、异频和异制式小区,以便能够驻留在优先级更高或者信道质量更好的小区上。当服务小区和不同制式邻小区之间的信号强度满足一定的门限条件时,将发生小区重选事件。
其中,LTE小区的具体重选过程可参考3GPP TS36.304协议5.2.4章节的描述;WCDMA小区的具体重选过程可参考3GPP TS25.304协议5.2.6章节的描述;GSM小区的具体重选过程可参考3GPP TS43.022协议4.5章节的描述。
(3)小区切换
UE处于连接状态时,网络通过切换过程实现对UE的移动性管理。网络通过RRC信令向UE发送测量控制消息,当UE监测到服务小区和邻小区信号质量满足一定的门限条件,触发测量报告事件给网络。网络基于特定策略判定是否启动切换,并在判定启动切换时,向UE发送切换命令,并将切换目标小区发送给UE,UE收到切换命令后,切换到目标小区。
其中,对于LTE系统,在连接态,触发测量报告的事件有A1、A2、A3、A4、A5、A6、B1、B2事件,其中异制式切换一般采用B2事件。
对于WCDMA系统,在连接态,触发测量报告的事件有2A、2B、2C、2D、2E、2F、3A、3B、3C事件,其中异制式切换一般采用3A事件。
对于GSM系统,当异制式小区(优先级高)测量值高于某个门限时将会触发测量报告事件的发送,然后由网侧决定是否启动切换流程。
其中,LTE系统的切换测量报告触发事件可参考3GPP TS36.331协议5.5.4章节的描述;WCDMA系统的切换测量报告触发事件可参考3GPP TS25.331协议14.2,14.3章节的描述;GSM的切换测量报告触发事件可参考3GPP TS43.022协议5.2章节的描述。
小区重选和小区切换是UE移动性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UE移动过程中,小区信号强度不停发生变化,因而重选和切换的次数也就非常频繁,而不同网络制式间的互操作性能优劣极大地影响了UE正常稳定工作,从而极大地影响了用户体验。因此,需要对不同网络制式间的互操作性能进行频繁地测试,以保证UE在经过很多次的重选和切换之后,仍然能够保证正常稳定工作。
然而,目前对不同网络制式间的互操作性能的测试主要是靠人工来实现的,这样就会大大降低测试效率。
基于此,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ATPi按照测试用例所形成的测试脚本,控制所述装置的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终端执行相应操作,实现按照所述测试脚本设定的次数及顺序对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进行测试,并在测试后对得到的测试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生成测试报告。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的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自动测试平台ATPi 11、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控制系统12以及终端13;其中,
所述ATPi 11,用于按照测试用例所形成的测试脚本,控制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12、终端13执行相应操作,实现按照所述测试脚本设定的次数及顺序对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进行测试;以及对所述终端13上报的测试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生成测试报告;
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12,用于根据所述ATPi 11发送的控制信息,生成与所述控制信息对应的各网络制式间互操作网络环境;
所述终端13,用于根据所述ATPi 11发送的控制信息,利用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12提供的互操作网络环境,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并生成相应的互操作测试数据;将所述测试数据发送给所述ATPi 11。
其中,所述测试脚本可以采用工具命令语言(TCL,Tool Command Language)来编写。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控制系统12可以包括:OMCR服务器121、衰减控制器122、以及各网络制式对应的基站123;其中,
所述OMCR服务器121,与所述ATPi 11基于IP进行交互,用于接收所述ATPi 11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并利用所述ATPi 11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网络配置,以使所述终端13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
所述衰减控制器122,与所述ATPi 11通过串口进行交互,用于根据所述ATPi 11发送的控制信息,调整各网络的信号强度,以触发所述终端13发起互操作;
相应地,所述终端13,与所述ATPi 11通过USB接口进行交互,用于根据所述ATPi11发送的控制信息,通过所述衰减控制器122连接的对应网络制式的基站123,与OMCR服务器121进行交互,实现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
其中,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是对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进行频繁地测试,也就是说,是对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进行频繁的压力测试,所以所述终端13与衰减控制器122之间、衰减控制器122与各网络制式对应的基站123之间的连接可以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即终端13与衰减控制器122之间形成有线射频(RF,Radio Frequency)通道,衰减控制器122与各网络制式对应的基站123之间形成有线RF通道。
所述OMCR服务器121,还用于接收所述ATPi 11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之前,对所述ATPi 11身份的合法性进行验证,确定所述ATPi身份合法后,接收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
所述OMCR服务器121,还用于利用所述ATPi 11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网络配置之前,对所述ATPi 11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合法性校验,确定所述ATPi 11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合法后,利用所述ATPi 11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网络配置。
这里,实际应用时,所述OMCR服务器121,用于利用所述网络参数中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确定所述终端13需要进行不同网络间的互操作时,控制所述终端13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其中,所述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为基于重选或切换的稳定性设置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换句话说,设置所述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时,需要根据重选或切换的稳定性来设置,即当根据设置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重选或切换到一个网络小区时,不会发生再次重选或切换到另一个网络小区上。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所述终端13处在LTE网络小区中,当根据切换门限参数切换至WCDMA网络小区后,不能再切换到GSM网络小区;再假设所述终端13处在WCDMA网络小区中,当根据切换门限参数切换至LTE网络小区后,不能再切换到GSM网络小区;假设所述终端13处在LTE网络小区中,当根据重选门限参数重选至WCDMA网络小区后,不能再重选到GSM网络小区。
实际应用时,设置所述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时,需要考虑小区的迟滞值、小区的个体偏移等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衰减控制器122可以是基于CPLD开发的硬件单板。
相应地,所述衰减控制器12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ATPi发送的控制信息,调整自身相应可调衰减通道的衰减值,以实现调整各网络的信号强度的目的,从而触发所述终端13发起互操作。
发送给所述终端13的控制信息可以通过AT命令的方式实现。
生成测试报告后,所述ATPi,还用于向测试人员展示所述测试报告。具体地,可以通过向测试人员发送邮件的方式来实现。
所述生成的互操作测试数据可以作为所述终端的日志(LOG)信息;相应地,所述终端13将LOG信息发送给所述ATPi 11。
实际应用时,所述ATPi 11利用所述终端13上报的LOG信息中的信令流程与所述测试脚本中设定的信令流程进行匹配,以判断流程是否正确;还可以利用所述终端上报的LOG信息中的重要信号参数,绘制各种动态曲线、图表等,便于故障定位分析等等。所述ATPi 11对所述终端13上报的测试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生成测试报告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根据测试人员的需要,编写到所述测试脚本中,这样,所述ATPi 11就会按照所述测试脚本中的汇总分析需要,来对测试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生成相应的测试报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置,所述ATPi 11按照测试用例所形成的测试脚本,控制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12、终端13执行相应操作,实现按照所述测试脚本设定的次数及顺序对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进行测试;而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12根据所述ATPi 11发送的控制信息,生成与所述控制信息对应的各网络制式间互操作网络环境;所述终端13根据所述ATPi 11发送的控制信息,利用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提供的互操作网络环境,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并生成相应的互操作测试数据;将所述测试数据发送给所述ATPi 11,所述ATPi 11对所述终端上报的测试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生成测试报告,从而能自动完成测试过程,节省了人力成本,同时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
另外,由于是自动完成了测试过程,如此,减少了人工操作所带来的疏忽,大大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除此以外,实现多种网络制式之间往复进行互操作时,只需要在编写测试脚本的过程中,根据测试需要编写反复循调节环衰减控制器122,循环次数及相应的衰减值即可,所述ATPi 11执行编写的测试脚本就能实现多种网络制式之间往复进行互操作(重选或切换过程),而不需要人工干预和值守,进一步提高了测试效率。
实施例二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装置的ATPi按照测试用例所形成的测试脚本,控制所述装置的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终端执行相应操作,实现按照所述测试脚本设定的次数及顺序对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进行测试;
这里,在控制所述装置的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终端执行相应操作过程中,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生成与所述ATPi的控制信息对应的各网络制式间互操作网络环境;所述终端在所述述ATPi的控制下利用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提供的互操作网络环境,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并生成相应的互操作测试数据。
其中,所述测试脚本可以采用TCL来编写。
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生成与所述ATPi的控制信息对应的各网络制式间互操作网络环境,具体包括:
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的OMCR服务器基于IP,接收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并利用所述网络参数进行网络配置,以使所述终端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
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的衰减控制器根据所述ATPi通过串口发送的控制信息,调整各网络的信号强度,触发所述终端发起互操作;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ATPi通过USB接口发送的控制信息,通过所述衰减控制器连接的对应网络制式的基站,与OMCR服务器进行交互,实现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
其中,所述OMCR服务器接收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所述OMCR服务器对所述ATPi身份的合法性进行验证,确定所述ATPi身份合法后,接收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
所述利用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网络配置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所述OMCR服务器对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合法性校验,确定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合法后,利用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网络配置。
这里,实际应用时,所述通过所述衰减控制器连接的对应网络制式的基站,与OMCR服务器进行交互,具体包括:
所述OMCR服务器利用所述网络参数中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确定所述终端需要进行不同网络间的互操作时,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其中,
所述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为基于重选或切换的稳定性设置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
换句话说,设置所述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时,需要根据重选或切换的稳定性来设置,即当根据设置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重选或切换到一个网络小区时,不会发生再次重选或切换到另一个网络小区上。举个例子来说,假设所述终端处在LTE网络小区中,当根据切换门限参数切换至WCDMA网络小区后,不能再切换到GSM网络小区;再假设所述终端处在WCDMA网络小区中,当根据切换门限参数切换至LTE网络小区后,不能再切换到GSM网络小区;假设所述终端处在LTE网络小区中,当根据重选门限参数重选至WCDMA网络小区后,不能再重选到GSM网络小区。
实际应用时,设置所述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时,需要考虑小区的迟滞值、小区的个体偏移等参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衰减控制器可以是基于CPLD开发的硬件单板。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ATPi发送的控制信息,调整各网络的信号强度,为:
所述衰减控制器根据所述ATPi发送的控制信息,调整自身相应可调衰减通道的衰减值,以实现调整各网络的信号强度的目的,从而触发所述终端发起互操作。
这里,发送给所述终端的控制信息可以通过AT命令的方式实现。
步骤302:所述终端将所述测试数据上报给所述ATPi;所述ATPi对所述测试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生成测试报告。
这里,生成测试报告后,所述ATPi可以向测试人员展示所述测试报告。具体地,可以通过向测试人员发送邮件的方式来实现。
所述生成的互操作测试数据可以作为所述终端的LOG信息;相应地,所述终端将LOG信息发送给所述ATPi。
实际应用时,所述ATPi利用所述终端上报的LOG信息中的信令流程与所述测试脚本中设定的信令流程进行匹配,以判断流程是否正确;还可以利用所述终端上报的LOG信息中的重要信号参数,绘制各种动态曲线、图表等,便于故障定位分析等等。所述ATPi对所述终端上报的测试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生成测试报告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根据测试人员的需要,编写到所述测试脚本中,这样,所述ATPi就会按照所述测试脚本中的汇总分析需要,来对测试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生成相应的测试报告。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所述ATPi按照测试用例所形成的测试脚本,控制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终端执行相应操作,实现按照所述测试脚本设定的次数及顺序对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进行测试;而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根据所述ATPi发送的控制信息,生成与所述控制信息对应的各网络制式间互操作网络环境;所述终端根据所述ATPi发送的控制信息,利用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提供的互操作网络环境,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并生成相应的互操作测试数据;将所述测试数据发送给所述ATPi,所述ATPi对所述终端上报的测试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生成测试报告,从而能自动完成测试过程,节省了人力成本,同时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
另外,由于是自动完成了测试过程,如此,减少了人工操作所带来的疏忽,大大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除此以外,实现多种网络制式之间往复进行互操作时,只需要在编写测试脚本的过程中,根据测试需要编写反复循调节环衰减控制器,循环次数及相应的衰减值即可,所述ATPi执行编写的测试脚本就能实现多种网络制式之间往复进行互操作(重选或切换过程),而不需要人工干预和值守,进一步提高了测试效率。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以2G/3G/4G间互操作为例,详细描述如何实现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
首先,了解一下目前2G/3G/4G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过程,人工测试的过程,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搭建测试环境,连接各测试网元;
这里,按照图5所示的连接关系,连接好各测试网元。
步骤402:测试人员在OMCR服务器上配置各网络的网络参数;
具体地,配置的网络参数包括:各网络的测量门限、重选门限、切换门限、测量报告事件等参数。
步骤403:在AT命令操作界面上,测试人员向终端发送AT命令,以控制终端开机驻留;
步骤404:测试人员手工调节衰减控制器,使得衰减器A、B、C通道的衰减值满足小区重选的条件;
步骤405:测试人员通过在AT命令操作界面上发送AT指令,控制终端发起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搜索;
步骤406:假设步骤404使其满足LTE网络小区重选到WCDMA/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以下的描述中简称TD)网络小区的条件,观察重选过程是否符合3GPP协议要求;维持一段时间后,继续人工调节,使得衰减器A、B、C通道的衰减值满足WCDMA/TD网络小区到GSM网络小区的重选条件;维持一段时间后,继续人工调节,使得衰减器A、B、C通道的衰减值满足GSM网络小区到LTE网络小区的重选条件,这样,通过调整衰减器A、B、C通道的衰减值,可以实现不同网络制式之间的反复重选,通过多次反复测试,考察不通网络制式间的重选性能;
这里,步骤403~406主要测试不通网络制式间的重选性能。
步骤407:在AT命令操作界面上,测试人员向终端发送AT命令,以控制终端发起电路交换(CS,Circuit Switch)/分组交换(PS,Packet Switch)业务;
具体地,测试人员在AT命令操作界面发起分组数据协议(PDP,Packet DataProtocol)激活操作,终端获取IP地址,在测试平台上发起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Transfer Protocol)业务,以进行大文件的上传及下载。
步骤408:测试人员手工调节衰减控制器,使得衰减器A、B、C通道的衰减值满足小区切换的条件,使得在满足一定的切换门限时,终端便可以在不同网络制式之间反复切换;通过多次反复调整衰减器A、B、C通道的衰减值,对切换性能进行测试;
这种反复测试,可以称之为是对不同网络制式间的切换性能进行压力测试。
步骤407~408主要测试不通网络制式间的切换性能。
步骤409:测试平台收集终端的LOG信息(测试数据),人工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给出测试报告。
其次,详细描述本实施例自动测试2G/3G/4G间互操作性能的过程。
本实施例提供的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装置是一种自动化测试装置。如图6所示,该测试装置中,主要由ATPi来对其他设备进行控制,ATPi由TCL开发而成,通过利用TCL所编写的测试脚本,可以控制测试装置中的其他设备,包括:控制OMCR服务器、控制衰减控制器的调整、以及控制终端的AT命令发送和响应、FTP业务传输、终端LOG信息的收集。同时ATPi还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测试报告生成和邮件发送等。
其中,在编写测试脚本时,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a)LTE、WCDMA/TD、GSM各网络的网络参数的配置和更新;
b)发送AT命令给终端,获取终端AT命令响应;
c)控制终端的FTP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FTP连接,自动进行FTP上传下载业务;
d)自动调整各路衰减器通道的衰减值,使其按照用例设计要求进行重选和切换;
e)获取终端运行时的日志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分析;
f)测试报告自动生成,测试结束后自动邮件给测试人员。
其中,测试人员可以包括:执行经理和测试工程师。
按照图6所示的连接关系连接各测试设备后,即可进行测试。具体地,ATPi执行测试脚本,发起测试用例执行命令,并按照按测试脚本的控制流程依次进行,自动控制各设备之间的交互顺序,从而按照设定的循环计数器对互操作性能进行反复压力测试,测试结束后,ATPi自动生成数据分析结果,并邮件发送测试报告给测试经理和测试执行工程师。
其中,ATPi对其它设备的通信控制包括:
(1)OMCR服务器
OMCR服务器提供人工操作界面GUI,以及提供Telent远程登陆修改参数的功能,以便ATPi可以基于IP与OMCR进行通信。TCL脚本语言的简要控制方式如下:
proc ProcLoginOMCR{用户名 密码}{ ;#OMCR网管登陆
spawn telnet IP地址 telent端口号
校验用户名和密码,OMCR登陆成功
}
proc ProcParameterSetting{var1 var2}{ ;#OMCR网管参数修改
发送OMCR控制参数
参数校验后,OMCR配置成功
}
(2)衰减控制器
传统的可调衰减器是人工进行控制的,衰减控制器上有2、4、6、8、10、20db不等的衰减按钮,信号强弱通过按下或弹起控制按钮来实现,因此,这种衰减器只适合于人工控制,不适合于自动化控制使用。在本实施例使用的衰减控制器是基于CPLD逻辑进行开发的硬件单板,如图7所示,该单板上有10路可调衰减通道,每路衰减通道可在0~60dbm范围内进行调整,最多可以接入10路不同制式的小区。本实施例的衰减控制器通过RS-232串口和ATPi进行通信,通过串口读写,来控制每路衰减器通路的衰减值,达到自动控制和调整各路通道的衰减,完成各种场景下重选或切换测试。
TCL脚本语言对衰减控制器的串口读写操作简要控制方式如下:
proc HocComOpen{COM1} ;#打开串口,设置波特率/校验位/数据位/停止位
proc HocComRead{COM1} ;#读衰减器数据
proc HocComWrite{COM1,HOC_data} ;#写衰减器数据
proc HocComClose{COM1} ;#关闭COM1串口读写
(3)终端
ATP和终端使用USB接口相连,加载驱动程序后转为COM串行连接方式。通过AT命令的方式向终端发送控制信息。对终端发送AT命令和读取AT消息是通过读写串口来实现的。
TCL脚本语言对终端的控制通过串口读写来操作,简要控制方式如下:
proc HocComOpen{COM2};#打开串口,设置波特率/校验位/数据位/停止位
proc HocComRead{COM2} ;#读AT反馈信息
proc HocComWrite{COM2,AT_data};#写AT命令
proc HocComClose{COM2} ;#关闭COM2串口读写
自动化测试的过程,如图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801:ATPi发送控制信息给终端,控制终端处于关机状态;
这里,在以下的描述中,以LTE、WCDMA、GSM网络为例,详细说明如何进行自动化测试。
步骤802:ATPi发送控制信息给衰减控制器,以调整LTE、WCDMA、GSM的网络信号强度;
这里,在以下的描述中,将LTE网络简称为L,WCDMA网络简称为W,GSM网络简称为G。
假设分别为调整为:L:-70dbm,W:-95dbm,G:-95dbm。
这里,网络信号强度是指接收信号码功率(RSCP,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r)的值。
步骤803:ATPi发送控制信息给OMCR服务器,配置2G/3G/4G网络参数;
具体地,ATPi登录衰减控制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衰减控制器校验用户名和密码,以对ATPi身份的合法性进行验证;
验证同通过后,ATPi向衰减控制器发送2G/3G/4G网络参数;
衰减控制器校验收到的2G/3G/4G网络参数,校验合法后,利用收到的2G/3G/4G网络参数进行网络配置。
这里,网络参数主要包括重选、切换、测量事件等相关参数。
其中,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为基于重选或切换的稳定性设置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换句话说,设置所述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时,需要根据重选或切换的稳定性来设置,即当根据设置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重选或切换到一个网络小区时,不会发生再次重选或切换到另一个网络小区上。在设置时,不同制式小区之间的测量、重选、切换门限值需要综合考虑,不合理的门限值可能会导致制式之间的重选或切换的不稳定,比如终端由制式A迁移到制式B后,刚停留到制式B上,发现制式C更好,进一步地,终端还有可能发生制式B到制式C之间的迁移,这样,就会让终端无法稳定在一种制式下工作。
为了避免这种终端移动的不稳定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从自动化测试角度出发,为了便于反复重选和切换压力性能测试,在实验室环境下不同制式小区的重选和切换测量门限值需要经过精细考虑,以便在不同制式小区的任意信号强度下,终端能够稳定停留在一个网络中,避免了重选或切换的不确定性。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设定L的优先级最高,W的优先级其次,G的优先级最低。
如图9所示,重选门限参数的设置需要避免重选的不稳定性,这就需要考虑W1、W2这两个信号门限参数之间的约束关系,以及L1、L2这2个信号门限之间的约束关系。在图9中,W1表示从L小区重选至W小区的重选门限参数;W2表示从W小区重选至G小区的重选门限参数;L1表示从W小区重选至L小区的重选门限参数;L2表示从L小区重选至G小区的重选门限参数。
具体地,当W1>W2时,可以避免L->W->G的重选,换句话说,可以避免从L小区重选至W小区后,再从W小区重选至G小区,此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确定重选门限参数:
步骤一:根据3GPP TS25.304协议,高优先级W小区重选到低优先级G小区的条件为:SrxlevServingCell<Threshserving,low,且SrxlevnonServingCell,x>=Threshx,low
其中,Threshserving,low表示高优先级W小区需要满足的门限参数。Threshx,low表示低优先级G小区需要满足的门限参数。
步骤二:根据3GPP TS25.306协议,高优先级L小区重选到低优先级W小区的条件为:Srxlev<ThreshServing,LowP,且Srxlev>ThreshX,LowP
其中,ThreshServing,LowP表示L小区需要满足的门限参数,ThreshX,LowP表示低优先级W小区需要满足的门限。
步骤三:确定W小区相关的两个门限参数:Threshserving,low(即图9中的W2)和ThreshX,LowP(即图9中的W1)。
假设终端驻留在L小区,此时W小区信号满足cur_RSCP>W1,且L小区信号低于上述门限ThreshServing,LowP,重选到W小区后,若W1<W2,那么不排除存在cur_RSCP<W2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G小区信号大于门限Threshx,low,就可能会发生W小区再次重选到G小区的问题。如果设置的重选门限参数满足W1>W2,那么当cur_RSCP>W1时,从L小区重选到W小区后,就不可能会出现cur_RSCP>W2这种情况,因而也就杜绝了从W小区重选到G小区这条重选路径。本实施例中,假设W1为-80dbm,W为-85dbm。其他合理的门限值只要满足约束条件均可以。
图9中示出的门限参数可以满足L/W/G小区在任何信号强度下,均可以稳定重选到一个网络上,不会发生再次重选到其他网络上的情况。实际应用时,在设置重选门限参数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小区迟滞值、小区个体偏移等参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叙述方便,这部分做了简化处理。
类似的,可以给出L1和L2值,要求L1>L2,本实施例中,设L1为-80dbm,L2为-90dbm,可以避免W->L->G小区的重选。
如图10所示,切换门限参数的设置需要避免切换的不稳定性,这就需要考虑W1、W2、W3、W4、L1、L2、L3、L4这几个信号门限参数之间的约束关系。在图10中,W表示WCDMA的RSCP门限,L表示LTE的RSRP门限;具体地,W1、L4表示从L小区切换到W小区(path1)时满足的切换门限值;W2表示从W小区切换到G小区(path2)时满足的切换门限值;W3表示从G小区切换到W小区(path5)时满足的切换门限值;W4、L1表示从W小区切换到L小区(path6)时满足的切换门限值;L3表示从G小区切换到L小区(path3)时满足的切换门限值;L2表示从L小区切换到G小区(path4)时满足的切换门限值.
具体地,当W1>W2时,可以避免L->W->G的切换,换句话说,可以避免从L小区切换至W小区后,再从W小区重选至G小区,此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确定切换门限参数:
步骤一:根据3GPP TS25.331协议,对于3A事件,从W小区切换到G小区的条件为:
QUsed≤TUsed-H3a/2
MOther RAT+CIOOtherRAT≥TOther RAT+H3a/2;
其中,Qused表示当前系统小区的测量值;Tused表示当前系统小区使用的绝对门限值;MotherRat表示目标系统小区的测量值;CIQotherRAT表示目标系统小区和当前系统小区的个体偏移值;TotherRAT表示目标系统小区使用的绝对门限值;H3a表示3A事件的迟滞值。
这里,实际设计中需要考虑H3a和CIOotherRAT的值,这里为了便于叙述简便设置为0,Tused为W小区需要满足的门限参数,TotherRAT为G小区需要满足的门限参数。
步骤二:根据3GPP TS36.331协议,对于B2事件,从L小区切换到G小区的条件为:
Mp+Hys<Thresh1
Mn+Ofn-Hys>Thresh2;
其中,Mp表示当前系统小区的测量值;Thresh1表示当前系统小区使用的绝对门限值1;Mn表示目标系统小区的测量值;Ofn:目标系统小区和当前系统小区的个体偏移值;Thresh2:目标系统小区使用的绝对门限值2;Hys表示B2事件的迟滞值。
这里,实际设计中需要考虑Hys和Ofn的值,这里为了便于叙述简便设置为0,Thresh1为L小区需要满足的门限参数,Thresh2为W小区需要满足的门限参数。
步骤三:确定W小区相关的两个门限参数:Tused(即图10中的W2)和Thresh2即图10中的W1)。
假设终端驻留在L小区上,此时W小区信号满足cur_RSCP>W1,且L小区信号低于Thresh1,切换到W小区后,若W1<W2,那么不排除存在cur_RSCP<W2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G小区信号大于门限TOherRAT,就可能发生W小区再次切换到G小区。如果设置的切换门限参数满足W1>W2,那么当cur_RSCP>W1时,从L小区切换到W小区后,就不可能出现cur_RSCP>W2的情况,因而也就杜绝了从W小区再切换到G小区这条切换路径。本实施例中,假设W1为-80dbm,W2为-85dbm。其他合理的门限值只要满足约束条件均可以。
图10中示出的门限参数可以满足L/W/G小区在任何信号强度下,均可以稳定切换到一个网络上,不会发生再次切换到其他网络上的情况。
类似的,可以给出其他门限约束条件:
W3>W4,可以避免G->W->L小区的切换;
L1>L2,可以避免L->W->G小区的切换;
L3>L4,可以避免W->L->G小区的切换。
步骤804:ATPi向终端发送开机命令,终端开机后,驻留在L小区上;
步骤805:ATPi发送控制信息给衰减控制器,以调整L、W、G的信号强度,从而触发终端从L小区重选到W小区;
这里,假设调整L、W、G的信号强度分别为L:-95dbm,W:-75dbm,G:-95dbm。按照图9中的门限参数(path1),根据3GPP规定的重选流程,终端会从L小区重选到W小区。
步骤806:ATPi发送控制信息给衰减控制器,以调整L、W、G的信号强度,从而触发终端从W小区重选到G小区;
这里,假设调整L、W、G的信号强度分别为L:-95dbm,W:-95dbm,G:-75dbm。按照图9中的门限参数(path2),根据3GPP规定的重选流程,终端会从W小区重选到G小区。
步骤807:ATPi发送控制信息给衰减控制器,以调整L、W、G的信号强度,从而触发终端从G小区重选到L小区;
假设调L、W、G的信号强度分别为L:-75dbm,W:-95dbm,G:-75dbm)。按照图9中的门限参数(path3)),根据3GPP重选流程,终端会从G小区重选到L小区。
步骤808:ATPi发送控制信息给衰减控制器,以调整L、W、G的信号强度,从而触发终端从L小区重选到G小区;
这里,假设调整L、W、G的信号强度分别为L:-95dbm,W:-95dbm,G:-75dbm。按照图9中的门限参数(path4),根据3GPP规定的重选流程,终端会从L小区重选到G小区。
步骤809:ATPi发送控制信息给衰减控制器,以调整L、W、G的信号强度,从而触发终端从G小区重选到W小区;
这里,假设调整L、W、G的信号强度分别为L:-95dbm,W:-75dbm,G:-75dbm。按照9中的门限参数(path5),根据3GPP规定的重选流程,终端会从G小区重选到W小区。
步骤810:ATPi发送控制信息给衰减控制器,以调整L、W、G的信号强度,从而触发终端从W小区重选到L小区;
这里,假设调整L、W、G的信号强度分别为L:-75dbm,W:-75dbm,G:-75dbm。按照图9中的门限参数(path6),根据3GPP规定的重选流程,终端会从W小区重选到L小区。
步骤805~810实现了L=>W=>G=>L=>G=>W=>L小区之间的反复重选。
步骤811:在L上,ATPi通过AT命令向终端发送PDP激活命令,终端收到命令后,和演进型节点(ENB,E-NodeB)进行RRC信令交互,获取网络分配的IP地址,ATPi通过终端与FTP服务器建立IP通信连接,发起FTP上传下载业务。
步骤812:ATPi发送控制信息给衰减控制器,以调整L、W、G的信号强度,从而触发终端从L小区切换到W小区;
这里,假设调整L、W、G的信号强度分别为L:-95dbm,W:-75dbm,G:-95dbm。按照图10中的门限参数(path1),根据3GPP规定的切换流程,终端会从L小区切换到W小区。
步骤813:ATPi发送控制信息给衰减控制器,以调整L、W、G的信号强度,从而触发终端从W小区切换到G小区;
这里,假设调整L、W、G的信号强度分别为L:-95dbm,W:-95dbm,G:-75dbm。按照图10中的门限参数(path2),根据3GPP规定的切换流程,终端会从W小区切换到G小区。
步骤814:ATPi发送控制信息给衰减控制器,以调整L、W、G的信号强度,从而触发终端从G小区切换到L小区;
这里,假设调整L、W、G的信号强度分别为L:-75dbm,W:-95dbm,G:-75dbm。按照图10中的门限参数(path3),根据3GPP规定的切换流程,终端会从G小区切换到L小区。
步骤815:ATPi发送控制信息给衰减控制器,以调整L、W、G的信号强度,从而触发终端从L小区切换到G小区;
这里,假设调整L、W、G的信号强度分别为L:-95dbm,W:-95dbm,G:-75dbm。按照图10中的门限参数(path4),根据3GPP规定的切换流程,终端会从L小区切换到G小区。
步骤816:ATPi发送控制信息给衰减控制器,以调整L、W、G的信号强度,从而触发终端从G小区切换到W小区;
这里,假设调整L、W、G的信号强度分别为L:-95dbm,W:-75dbm,G:-75dbm。按照图10中的门限参数(path5),根据3GPP切换流程,终端会从G小区切换到W小区。
步骤817:ATPi发送控制信息给衰减控制器,以调整L、W、G的信号强度,从而触发终端从W小区切换到L小区;
这里,假设调整L、W、G的信号强度分别为L:-75dbm,W:-95dbm,G:-95dbm。按照图10中的门限参数(path6),根据3GPP规定的切换流程,终端会从W小区切换到L小区。
步骤812~817步实现了L=>W=>G=>L=>G=>W=>L小区之间的反复切换。
步骤818:ATPi通过AT命令向终端发送PDP去激活命令,ATPi终止FTP业务;并指示终端上报LOG信息;
步骤819:ATPi发送控制信息给终端,指示终端关机;
步骤820:ATPi根据终端上报的LOG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输出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关键参数动态曲线绘制、信令执行流程等文件,产生测试报告并邮件发送给测试经理和测试执行工程师,测试流程结束。
对比图4所示的人工测试过程及图8所示的自动测试过程,可以得到表1所示的比较结果。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该自动化测试装置,可以对终端的重选和切换互操作性能进行高强度压力测试(多次反复地测试),测试过程无需人工值守,测试结果自动化分析,极大地提高测试效率及准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自动测试平台ATPi、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控制系统以及终端;其中,
所述ATPi,用于按照测试用例所形成的测试脚本,控制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终端执行相应操作,实现按照所述测试脚本设定的次数及顺序对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进行测试;以及对所述终端上报的测试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生成测试报告;
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所述ATPi发送的控制信息,生成与所述控制信息对应的各网络制式间互操作网络环境;
所述终端,用于根据所述ATPi发送的控制信息,利用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提供的互操作网络环境,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并生成相应的互操作测试数据;将所述测试数据发送给所述ATPi;
其中,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包括无线操作维护中心OMCR服务器;所述OMCR服务器,与所述ATPi基于因特网协议IP进行交互,用于接收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并利用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网络配置,以使所述终端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其中,所述网络参数包括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
所述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为基于重选或切换的稳定性设置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
其中,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包括W1、W2、W3、W4、L1、L2、L3、L4;所述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间的约束关系如下:W1>W2,W3>W4,L1>L2,L3>L4,其中,W1表示从L小区重选或切换至W小区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W2表示从W小区重选或切换至G小区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W3表示从G小区重选或切换至W小区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W4表示从W小区重选或切换至L小区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L1表示从W小区重选或切换至L小区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L2表示从L小区重选或切换至G小区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L3表示从G小区重选或切换至L小区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L4表示从L小区重选或切换至W小区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L为LTE网络的简称,W为WCDMA网络的简称,G为GSM网络的简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控制系统还包括:衰减控制器、以及各网络制式对应的基站;其中,
所述衰减控制器,与所述ATPi通过串口进行交互,用于根据所述ATPi发送的控制信息,调整各网络的信号强度,触发所述终端发起互操作;
相应地,所述终端,与所述ATPi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进行交互,用于根据所述ATPi发送的控制信息,通过所述衰减控制器连接的对应网络制式的基站,与OMCR服务器进行交互,实现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MCR服务器,还用于利用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网络配置之前,对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合法性校验,确定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合法后,利用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网络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MCR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之前,对所述ATPi身份的合法性进行验证,确定所述ATPi身份合法后,接收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衰减控制器为基于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的硬件单板。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MCR服务器,用于利用所述网络参数中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确定所述终端需要进行不同网络间的互操作时,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TPi,还用于展示所述测试报告。
8.一种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装置的ATPi按照测试用例所形成的测试脚本,控制所述装置的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终端执行相应操作,实现按照所述测试脚本设定的次数及顺序对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进行测试;其中,
在控制所述装置的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终端执行相应操作过程中,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生成与所述ATPi的控制信息对应的各网络制式间互操作网络环境;
其中,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生成与所述ATPi的控制信息对应的各网络制式间互操作网络环境,包括:
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的OMCR服务器基于IP,接收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并利用所述网络参数进行网络配置,以使所述终端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
其中,所述网络参数包括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所述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为基于重选或切换的稳定性设置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所述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包括W1、W2、W3、W4、L1、L2、L3、L4;所述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间的约束关系如下:W1>W2,W3>W4,L1>L2,L3>L4,其中,W1表示从L小区重选或切换至W小区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W2表示从W小区重选或切换至G小区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W3表示从G小区重选或切换至W小区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W4表示从W小区重选或切换至L小区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L1表示从W小区重选或切换至L小区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L2表示从L小区重选或切换至G小区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L3表示从G小区重选或切换至L小区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L4表示从L小区重选或切换至W小区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L为LTE网络的简称,W为WCDMA网络的简称,G为GSM网络的简称;
所述终端在所述述ATPi的控制下利用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提供的互操作网络环境,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并生成相应的互操作测试数据;
所述终端将所述测试数据上报给所述ATPi;
所述ATPi对所述测试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生成测试报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生成与所述ATPi的控制信息对应的各网络制式间互操作网络环境,还包括:
所述不同网络互操作控制系统的衰减控制器根据所述ATPi通过串口发送的控制信息,调整各网络的信号强度,触发所述终端发起互操作;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ATPi通过USB接口发送的控制信息,通过所述衰减控制器连接的对应网络制式的基站,与OMCR服务器进行交互,实现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MCR服务器接收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OMCR服务器对所述ATPi身份的合法性进行验证,确定所述ATPi身份合法后,接收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和/或,
所述利用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网络配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OMCR服务器对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合法性校验,确定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合法后,利用所述ATPi发送的各网络的网络参数进行网络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ATPi发送的控制信息,调整各网络的信号强度,为:
所述衰减控制器根据所述ATPi发送的控制信息,调整自身相应可调衰减通道的衰减值。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衰减控制器连接的对应网络制式的基站,与OMCR服务器进行交互,包括:
所述OMCR服务器利用所述网络参数中的重选或切换门限参数,确定所述终端需要进行不同网络间的互操作时,控制所述终端在所述各网络制式间进行互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ATPi展示所述测试报告。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送给所述终端的控制信息通过AT命令的方式实现。
CN201510427523.9A 2015-07-20 2015-07-20 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63751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7523.9A CN106375138B (zh) 2015-07-20 2015-07-20 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PCT/CN2016/074297 WO2017012343A1 (zh) 2015-07-20 2016-02-22 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427523.9A CN106375138B (zh) 2015-07-20 2015-07-20 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75138A CN106375138A (zh) 2017-02-01
CN106375138B true CN106375138B (zh) 2019-10-18

Family

ID=57834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27523.9A Active CN106375138B (zh) 2015-07-20 2015-07-20 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75138B (zh)
WO (1) WO201701234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32022A (zh) * 2019-05-21 2019-09-13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环境测试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943888B (zh) * 2019-12-02 2022-09-06 超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捷的全功能串口检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8719A (zh) * 2010-02-09 2011-08-10 奇点新源国际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子系统集成的自动化测试系统
CN103118405A (zh) * 2013-03-19 2013-05-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Ue在小区间移动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4185195A (zh) * 2014-09-12 2014-12-03 北京瑞汛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网络性能的测量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11490B2 (en) * 2001-01-10 2010-05-04 The Penn State Research Found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deling cellular metabolism
US6894979B1 (en) * 2001-04-24 2005-05-17 Crossroads Systems, Inc. Network analyzer/sniffer with multiple protocol capabilities
US20110282642A1 (en) * 2010-05-15 2011-11-17 Microsoft Corporation Network emulation in manual and automated testing tool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8719A (zh) * 2010-02-09 2011-08-10 奇点新源国际技术开发(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子系统集成的自动化测试系统
CN103118405A (zh) * 2013-03-19 2013-05-22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Ue在小区间移动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CN104185195A (zh) * 2014-09-12 2014-12-03 北京瑞汛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网络性能的测量方法、装置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75138A (zh) 2017-02-01
WO2017012343A1 (zh) 2017-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an et al. OpenNet: A simulator for software-define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N103391633B (zh)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US7889663B1 (en) Evaluation of handoff in wireless networks using emulation
Sallent et al. A roadmap from UMTS optimization to LTE self-optimization
CN104521283B (zh) 用于调节移动性参数的方法和装置
Lei et al. SWAN: An SDN based campus WLAN framework
CN109151921A (zh) 小区测量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3067997A (zh) 判定终端是否在两种无线网络之间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03918300B (zh) 分析链路失败原因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2711164A (zh) 一种移动终端数据通信链路智能管理方法
CN104717709B (zh)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2868990B (zh) 邻区关系配置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118405B (zh) Ue在小区间移动的测试系统及测试方法
Nahida et al. Handover based on AP load in software defined Wi-Fi systems
US20070099606A1 (en) Emulating device
CN101808378A (zh) 异构网络移动终端快速垂直切换方法
CN106375138B (zh) 不同网络制式间互操作性能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Li et al. A first look at unstable mobility management in cellular networks
Chen et al. A novel AP selection scheme in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 enabled WLAN
WO2022151926A1 (zh) 目标中继终端的选择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终端
Claussen Efficient self-optimiz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in macrocellular networks
CN107105461A (zh) 异系统网络重选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TW201513695A (zh) 一種上報移動資訊的方法、系統和設備
Peng et al. Demystify undesired handoff in cellular networks
Herman et al. Extensions to LTE mobility functions for ns-3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