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73017A - 一种应用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373017A CN106373017A CN201610885815.1A CN201610885815A CN106373017A CN 106373017 A CN106373017 A CN 106373017A CN 201610885815 A CN201610885815 A CN 201610885815A CN 106373017 A CN106373017 A CN 1063730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pplication
- anything
- attending
- message
- 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23 data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Silver Chemical compound [Ag] BQCADISMDOOEF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104697 arixtra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3460 diamon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32 diamo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67 flo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KANJSNBRCNMZMV-ABRZTLGGSA-N fondaparinux Chemical compound O[C@@H]1[C@@H](NS(O)(=O)=O)[C@@H](OC)O[C@H](COS(O)(=O)=O)[C@H]1O[C@H]1[C@H](OS(O)(=O)=O)[C@@H](O)[C@H](O[C@@H]2[C@@H]([C@@H](OS(O)(=O)=O)[C@H](O[C@H]3[C@@H]([C@@H](O)[C@H](O[C@@H]4[C@@H]([C@@H](O)[C@H](O)[C@@H](COS(O)(=O)=O)O4)NS(O)(=O)=O)[C@H](O3)C(O)=O)O)[C@@H](COS(O)(=O)=O)O2)NS(O)(=O)=O)[C@H](C(O)=O)O1 KANJSNBRCNMZMV-ABRZTLGGSA-N 0.000 description 1
-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gold Chemical compound [Au] PCHJSUWPFVWCP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7 gold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1 gol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4247 han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52 re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84 re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09 silv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332 silv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3—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for inputting data by handwriting, e.g. gesture or tex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应用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涉及移动终端技术。所述方法包括在检测到多开应用集合中目标应用的消息发送事件时,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及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获取接收消息的联系人的类别标签,根据输入的消息、应用标识符、以及类别标签,生成同步发送请求;将同步发送请求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服务器根据所述同步发送请求向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中与类别标签对应的联系人同步发送所述消息。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目前移动终端上某些应用程序中消息发送操作的执行效率不高的问题,避免重复执行消息输入和消息发送等操作,达到了提高移动终端应用管理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移动终端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应用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愈来愈多的用户通过在移动终端上安装第三方应用软件的方式,满足工作或生活中的某些需求。例如,通过在移动终端上安装微信等即时通讯软件,借助互联网为用户提供实时通讯体验。
以微信为例,其不仅为用户的日常生活提供实时通讯服务,还提供一种通过微信进行商业活动的服务方式。由于微信账户存在联系人的添加上限,在用户通过微信进行商业活动时,可能存在需要添加的联系人的人数超过该添加上限的问题。目前,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方案包括:注册多个微信账户的方式或对微信进行多开处理的方式。
对于注册多个微信账户的方式,虽然可能增大联系人的添加上限,但是,在一个微信账户下,仅能向某个特定的好友发送消息或在某个特定的群内发送消息。若想要向多个微信账户下的多个好友发送相同的消息,或者,向多个微信账户下的多个群发送相同的消息,则需要进行账户切换,即用户退出当前账户,登录待发送消息的其它账户,消息发送操作的执行效率低,且操作繁琐。对于多开处理的方式,多开处理后的微信的主应用和分身应用,实现多个微信的账户同时登录,无需用户执行退出当前账户,登录新账户的操作。但是,仍然需要用户分别在待发送消息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账户中选择接收消息的好友,分别执行输出消息和发送消息等操作。由于执行了大量重复性操作,降低消息发送操作的执行效率,且用户一直重复选择联系人、消息输入和消息发送等操作,操作较繁琐,用户体验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以提供一种高效的消息发送方式。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消息处理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多开应用集合中目标应用的消息发送事件时,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及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其中,多开应用集合包括主应用以及与主应用对应的所有分身应用;
获取接收消息的联系人的类别标签,根据输入的消息、应用标识符、以及类别标签,生成同步发送请求,其中,类别标签包括联系人的分类信息;
将所述同步发送请求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同步发送请求向所述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中与所述类别标签对应的联系人同步发送所述消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应用消息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
标识符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多开应用集合中目标应用的消息发送事件时,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及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其中,多开应用集合包括主应用以及与主应用对应的所有分身应用;
请求生成模块,用于获取接收消息的联系人的类别标签,根据输入的消息、应用标识符、以及类别标签,生成同步发送请求,其中,类别标签包括联系人的分类信息;
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同步发送请求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同步发送请求向所述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中与所述类别标签对应的联系人同步发送所述消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集成有如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应用消息处理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检测到多开应用集合中目标应用的消息发送事件时,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及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以及,获取接收消息的联系人的类别标签,根据输入的消息、应用标识符、以及类别标签,生成同步发送请求;进而,将所述同步发送请求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同步发送请求向所述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中与所述类别标签对应的联系人同步发送所述消息。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目前移动终端上某些应用程序的消息发送仅能针对选中的一个联系人或一个群进行,存在消息发送操作的执行效率不高的问题,实现由目标应用的一个账户向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当前处于登录状态的所有账户中的同一类别的联系人发送消息,避免重复执行消息输入和消息发送等操作,达到了提高移动终端应用管理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消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消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b是图2a提供的应用消息处理方法中人机交互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消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消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向多个应用账户中同一类联系人同步发送消息的情况,该方法可以由一种应用消息处理装置来执行。其中该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一般可集成在智能终端中。如图1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在检测到多开应用集合中目标应用的消息发送事件时,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及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
其中,所述多开应用集合包括主应用以及与所述主应用对应的所有分身应用。多开应用集合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可分别安装不同版本的应用,将一种版本作为主应用,将其他版本作为分身应用,其中,可通过反编译修改应用的安装包(APK)文件,再安装修改后的APK文件来实现安装不同版本的同款应用;又如,可通过应用模拟用户空间及动态加载技术的第三方多开助手软件来实现;再如,可通过修改系统机制来实现。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多开应用集合基于多用户机制来实现,其中多用户机制具体可包括智能终端中的操作系统所支持的多用户机制,如安卓(Android)系统的多用户机制以及手机窗口(Windows Phone,WP)操作系统的多用户机制等。
在应用程序的消息输入框内输入字符可以触发消息发送事件,即移动终端在检测到消息输入框内有字符输入时,触发消息发送事件。将被输入字符的消息输入框对应的应用程序确定为目标应用,可以根据所确定的目标应用获取该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其中,目标应用可以是主应用,还可以是分身应用。
确定与目标应用关联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可以是在创建主应用的分身应用时,提示使用者采用设定标识对所述主应用关联的分身应用进行标记。获取具有所述设定标识的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以及主应用的应用标识符,根据所述应用标识符生成关联信息表。然后,查询所述关联信息表,确定与目标应用关联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又如,还可以是由使用者输入与目标应用关联的主应用或分身应用等方式。
进而,从所确定的与目标应用关联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中,获取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获取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在查询所述关联信息表,确定与目标应用关联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之后,获取与目标应用关联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对应的进程的内存使用状态,根据所述内存使用状态判断所述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是否处于运行状态,获取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又如,移动终端可以通过使用全局变量保存应用程序的登录状态,根据该全局变量可以确定目标应用当前是否处于运行状态。再如,通过在配置文件中添加登录标识,采用登录标识的不同取值表示应用程序是否处于登录状态,通过查询登录标识的值即可确定目标应用的登录状态。
步骤120、获取接收消息的联系人的类别标签,根据输入的消息、所述应用标识符、以及所述类别标签,生成同步发送请求。
其中,所述类别标签包括联系人的分类信息。示例性的,可以将联系人分为家人、同事、同学、朋友和客户等类别,为每个类别设置一个类别标签,以区分不同类别的联系人。具体的,联系人分类中客户还可以根据交易金额分为钻石客户、金卡客户、银卡客户和普通客户等。可替换的,通过有无交易记录,将客户分为潜在客户和活跃客户等。
在使用者与联系人进行即时通讯时,可以对与该联系人具有相同类别标签的其他联系人同步发送消息。并且,是否同步发送某条消息可以由使用者选择。示例性地,在使用者与联系人进行即时通讯的过程中,移动终端若检测到设定的同步发送触发指示,则对同步发送触发指示对应的一条消息进行同步发送。这样设计的好处是在保证使用者与联系人通信隐私的同时,实现对不同账户中同一类联系人发送待同步发送的消息。其中,同步发送触发指示包括作用于移动终端触控屏的设定手势,或隔空输入移动终端的设定手势,或是用户输入的设定语音等等。
在使用者确定待发送消息的联系人后,通过查询联系人信息(详细资料)即可确定对应于该联系人的类别标签。例如,对于微信,可以通过设置备注和标签功能设定联系人的类别标签。从而,根据使用者在消息输入框内输入的消息,目标应用及与目标应用关联的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主应用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以及该联系人的标签类别生成同步发送请求。
步骤130、将所述同步发送请求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同步发送请求向所述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中与所述类别标签对应的联系人同步发送所述消息。
移动终端将包含使用者输入的待发送的消息,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符,与目标应用关联且正在运行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以及标签类别的同步发送请求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同步发送请求,获取同步发送请求中的与目标应用关联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再确定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中与标签类别相符的联系人的范围。然后,在向使用者确定的联系人发送待发送的消息的同时,向不同账户中该标签类别对应的联系人发送该待发送的消息。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检测到多开应用集合中目标应用的消息发送事件时,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及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以及,获取接收消息的联系人的类别标签,根据输入的消息、应用标识符、以及类别标签,生成同步发送请求;进而,将所述同步发送请求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同步发送请求向所述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中与所述类别标签对应的联系人同步发送所述消息。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目前移动终端上某些应用程序的消息发送仅能针对选中的一个联系人或一个群进行,存在消息发送操作的执行效率不高的问题,实现由目标应用的一个账户向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当前处于登录状态的所有账户中的同一类别的联系人发送消息,避免重复执行消息输入和消息发送等操作,达到了提高移动终端应用管理效率的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及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之后,优选还可以包括显示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提示使用者选择待接收消息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根据使用者的选择结果,确定待接收消息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使用者可以自由选择向哪些关联应用程序中的与联系人同一类别的联系人同步发送消息,移动终端响应于使用者的选择,避免发生误发送的情况,达到提高移动终端应用执行准确度的效果。
图2a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应用消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在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及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之前,增加了如下操作:
获取使用者输入的手势;在所述手势与预设同步发送手势相匹配时,生成提示信息,以提示使用者选择是否采用同步发送模式发送已输入的消息;在检测到对应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确认指示时,触发关联标识获取事件。
基于上述的优化,如图2a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步骤201、获取使用者输入的手势。
其中,手势包括使用者在移动终端的触控屏上输入的触控点的轨迹,以及移动终端检测到使用者手指在空间中的姿态或运动轨迹。示例性的,移动终端通过触控屏获取手指与触控屏接触的触控点坐标。根据各个触控点的获取时序以及触控点坐标可以确定触控点的轨迹。图2b是图2a提供的应用消息处理方法中人机交互示意图。如图2b所示,使用者在触控屏上画出“S”形的轨迹,移动终端根据各个触控点的获取时序以及触控点坐标可以识别出使用者输入的手势为“S”形的轨迹。
又如,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摄像头获取使用者手指在空间中的姿态图片,对该姿态图片进行图像处理,可以得到使用者输入的手势。具体的,通过摄像头拍摄关于使用者手指在空间中的姿态的多张姿态图片,对姿态图片进行手指识别,提取手指外轮廓的操作,将时序上相邻的两张姿态图片中的手指外轮廓进行比对,以确定手指姿态是否发生变化。例如,姿态图片P1和姿态图像P2比对,姿态图片P2和姿态图片P3比对,姿态图片P3和姿态图片P4比对,以及,姿态图片P4和姿态图片P5比对等等。优选的,可以在完成三次如上述示例的比对过程后,若每次的比对结果均为相邻两张姿态图片中的手指外轮廓的偏差在设定范围内,则确定使用者输入的手势为静止手势,将任意一张姿态图片中的手势作为使用者输入的手势。当然,使用者还可以将手指运动轨迹作为输入手势。例如,使用者在空间中用手指画出一个“S”形的手指运动轨迹。移动终端通过摄像头拍摄关于使用者手指在空间中的姿态的多张姿态图片,对姿态图片进行手指识别,提取手指外轮廓的操作,将时序上相邻的两张姿态图片中的手指外轮廓进行比对,以确定手指姿态是否有变化。在确定手指姿态未变化时,停止拍摄使用者手指的空间姿态的姿态图片。根据已拍摄的使用者手指的姿态图片,通过手指识别及手指外轮廓提取,可以确定手指上任意一点的空间坐标。从各张姿态图片中提取手指上相同位置的点作为检测点,根据姿态图片的拍摄时序及检测点坐标,可以确定使用者输入的手势。
步骤202、判断所述手势与预设同步发送手势是否相匹配,若是,则执行步骤203,若否,则执行步骤208。
将所获取的使用者输入的手势与预设同步发送手势进行匹配。示例性的,在确定使用者输入的手势是静止状态下的手指姿态时,将手指外轮廓与预设同步发送手势的外轮廓进行匹配,若二者之间的误差在设定误差范围内,则确定使用者输入的手势与预设同步发送手势匹配成功。否则,确定使用者输入的手势与预设同步发送手势匹配失败。又如,在确定使用者输入的手势是手指轨迹时,将手指轨迹与预设同步发送手势对应的轨迹进行匹配,若二者之间的误差在设定误差范围内,则确定使用者输入的手势与预设同步发送手势匹配成功。否则,确定使用者输入的手势与预设同步发送手势匹配失败。
在匹配成功时,确定使用者输入用于启动同步发送功能的手势,执行步骤203。在匹配失败时,确定使用者输入的手势不是用于启动同步发送功能的手势,执行步骤208。
步骤203、生成提示信息,以提示使用者选择是否采用同步发送模式发送已输入的消息。
在用户输入的手势与预设同步发送手势匹配成功时,生成提示信息。如图2b所示,可以在目标应用的聊天界面中显示该提示信息,以提示使用者选择是否采用同步发送模式发送已输入的消息。
步骤204、检测使用者输入的对应于所述提示信息的操作指示。
步骤205、判断所述操作指示是否为确认指示,若是,则执行步骤206,若否,则执行步骤208。
在操作指示是关于采用同步发送模式发送已输入的消息的确认指示时,执行步骤206。若操作指示不是关于采用同步发送模式发送已输入的消息的确认指示,则执行步骤208。
步骤206、触发关联标识符获取事件。
在使用者输入的操作指示是关于采用同步发送模式发送已输入的消息的确认指示时,触发关联标识符获取事件,以获取目标应用及其关联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
步骤207、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及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在执行完成步骤207后,执行步骤209。
其中,目标应用可以是多开应用集合中的主应用或分身应用。多开应用集合基于多用户机制来实现,包括主应用和与主应用对应的所有分身应用。
具体的,多开应用集合基于多用户机制来实现可包括如下内容:主应用安装于主用户下,分身应用安装于从用户下,主用户中包含用于对分身应用进行操作的接入口。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多用户实现机制包括了以下逻辑:
1.多用户管理
a)系统默认有一个主用户,主用户可以创建其它的多个新用户(从用户),并可以删除与管理它们;
b)普通用户(非主用户)与访客用户,可统称为从用户;
c)默认主用户id(身份标识,Identification)为0,其它新增用户id从10开始,逐个增加;
d)切换用户时,会重新加载桌面等一系列界面切换;
e)主用户可以限制其它用户是否能够接打电话及收发短信等权限。
对于多用户管理,能够通过主用户对从用户进行管理,包括从用户的创建、删除及权限设置等,ID设置从主用户开始,新增从用户ID顺序叠加,各用户间切换时,重新加载对应用户的桌面等一系列界面。
2.多用户安装、卸载应用
a)默认安装的应用,会安装到所有己创建的用户,在其它用户桌面上都可见应用图标;
b)在主用户通过文件管理安装的应用,不会安装到其它用户,在其它用户桌面上不可见应用图标;
c)系统在安装、卸载应用时可指定userid(用户身份标识),指定应用安装到某个指定用户,或在某个指定用户卸载该应用。也可以对所有用户都安装应用,或卸载应用。
d)在用户A卸载了应用B,对其它用户来说,应用B还是存在的,桌面上都可见应用图标,在其它用户上,应用B可以正常使用。
对于多用户安装、卸载应用,默认安装的应用会安装到所有已创建的用户(包括主用户和从用户),并在各用户桌面上生成应用图标;而在主用户下通过文件管理安装的应用,只安装到主用户下,在主用户桌面生成应用图标,不安装到从用户下;应用的安装/卸载还可基于使用者对用户的指定,使用者通过指定用户身份标识,在主用户和从用户中指定应用的安装/卸载在某个用户、某些用户或所有用户下进行;同一应用的卸载在各用户下独立进行,对某一用户下的应用进行卸载,不影响其他用户下该应用的使用。
3.用户数据管理
a)与系统数据相关的用户id目录:存放了用户对应的各种系统数据存储,例如:桌面widget(组件)列表,设置数据库,默认应用启动策略等等。
b)与应用包数据相关的用户id目录:存放了用户对应安装的应用包目录,如果应用操作产生了数据,则应用数据也存放于此目录。
c)系统SD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安全数码卡)目录:每个用户看到自己的sdcard目录都是不一样的,只能看到自己的sdcard目录。
对于用户数据管理,在多用户实现机制下,各用户下系统数据和应用相关数据分别存放于不同的数据存放路径下,如,某用户下各种系统数据存放于指定的第一数据存放路径下,而安装的应用包目录及应用操作产生的应用数据这些应用相关数据存放于指定的第二数据存放路径下;各用户下数据存储相互独立,各用户只能查看自身的存储数据,如自身的sdcard目录。
4.用户权限管理
a)应用在安装以后,应用申请的各种权限(例如:读取存储目录权限,读写短信权限,打开相机权限等),会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不敏感的权限,在应用安装时,系统直接允许应用获得权限;一部分比较敏感的危险权限,例如读写短信权限,会在应用使用时,系统提示用户是否允许应用获得权限。
b)系统在不同的用户,对同一个应用的权限是独立且隔离的,一个应用获得的基本不敏感权限,在安装后,在每个用户中都是直接获得的,而部分比较敏感的危险权限,是独立的。例如:在用户0打开微信时,如果获取了读写短信权限,切换到用户10时,第一次打开微信时,系统还是会提示用户是否允许,不会因为微信在用户0获得了权限而不提醒。同理,在其它用户也一样。
对于用户权限管理,某一用户下应用安装时,不敏感权限会直接获得允许,敏感权限需经使用者许可获得;在不同的用户下,对同一应用的权限配置互相独立且隔离,在用户切换时,对于初次使用的应用的敏感权限,均需提示使用者是否赋权。
在一个实施例中,多开应用集合基于多用户机制来实现的过程可描述如下:
假设智能终端的默认用户为主用户,用户在主用户下通过从应用商店下载或者从其他来源拷贝等方式将应用ABC的安装包(package,APK)文件例如ABC.apk存入智能终端中,系统在主用户下安装ABC.apk后,主用户桌面会生成一个主应用ABC的图标。当在主用户下检测到针对主应用ABC的分身创建请求时,在从用户(若当前不存在从用户,则可创建一个从用户,该创建过程是在用户无法察觉的情况下完成的,也无需用户设置账户和密码)下安装ABC.apk得到分身应用,为了对主应用和分身应用加以区分,可为新安装的分身应用添加一个标识(假设为*),分身应用可被记为ABC*。当ABC*安装成功后,可指定将“安装成功”的通知(在该通知中也添加标识*)发送给主用户,主用户下的桌面接收到该通知后,生成一个带有标识*的图标,以与主应用ABC的图标进行区分,该图标可作为主用户中对分身应用进行操作的接入口,当该图标被点击后,系统将指定ABC*在从用户下启动,与ABC*对应的相关进程也在从用户下运行,并将ABC*的人机交互界面(简称界面)显示于主用户下,此时ABC*的界面也可作为主用户中对分身应用进行操作的接入口。
对于分身应用来说,其在主用户中的接入口的存在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可以是包含应用标识的桌面图标,该应用标识用以将当前分身应用与主应用以及其他分身应用区分开来;还可以是附加于主应用图标上的应用标识;还可以是以浮窗形式存在的包含应用标识的图标;还可以是存在于通知中心等位置的项目。
智能终端用户在主用户中可实现对主应用的操作,同时还可在主用户中通过接入口对相应的分身应用进行操作。可以理解的是,同一个主应用可对应多个分身应用,每个分身应用均被安装于一个不同的从用户中,使各分身应用分别运行于不同的从用户中,在运行过程中互不干扰。
基于多用户机制来实现多开应用的好处在于,相比于第三方多开助手软件来说,避免第三方软件推送广告以及窃取用户隐私数据等行为的发生,安全性更高;相比与主应用和分身应用均运行于同一用户下的方案来说,减少同一用户下不同分身应用或主应用之间的进程干扰,以及避免复杂运行环境所带来的功能缺失现象的发生。
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可通过用户标识userid及应用标识Uid来区分主应用和分身应用。
在目标应用为主应用时,可以获取主应用的应用标识符。然后,根据该应用标识符查询关联信息表,确定与主应用关联的分身应用。优选的,可以将所确定的分身应用显示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以供使用者选择需要同步发送消息的分身应用。获取待同步发送消息的分身应用对应的进程的内存使用状态,根据所述内存使用状态判断分身应用是否处于运行状态。获取处于运行状态的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进一步的,若使用者选择的需要同步发送消息的分身应用中,存在未处于运行状态的分身应用,则询问使用者是否放弃向未处于运行状态的分身应用同步发送消息。在检测到使用者输入的不放弃的指示时,获取使用者选择的需要同步发送消息的分身应用的标识符,并提示使用者登录当前未处于运行状态的分身应用。
在目标应用为分身应用时,可以获取该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然后,根据该应用标识符查询关联信息表,确定与该分身应用关联的主应用和其它分身应用。优选的,可以将所确定的主应用和分身应用显示在移动终端的屏幕上,以供使用者选择需要同步发送消息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获取待同步发送消息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对应的进程的内存使用状态,根据所述内存使用状态判断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是否处于运行状态。获取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
在获取到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及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之后,执行步骤209。
步骤208、向接收消息的联系人发送消息。
在使用者输入的手势与预设同步发送手势匹配失败,或使用者针对提示信息输入的操作指示不是确认指示时,向接收消息的联系人发送消息。
步骤209、获取接收消息的联系人的类别标签,根据输入的消息、所述应用标识符、以及所述类别标签,生成同步发送请求。
步骤210、将所述同步发送请求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向所述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中与所述类别标签对应的联系人同步发送消息。
具体的,移动终端向服务器发送同步发送请求。服务器根据该同步发送请求,向已确定的与目标应用关联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中,与所述类别标签对应的联系人同步发送消息。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及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之前,附加同步发送操作控制步骤。即在使用者输入与预设同步发送手势匹配的手势时,生成提示信息,提示使用者选择是否采用同步发送模式发送已输入的消息。在检测到对应于提示信息的确认指示时,触发关联标识获取事件。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除具备上述技术方案的功能和有益效果之外,还提供人性化的同步发送功能的触发方式,由使用者选择是否执行同步发送功能,以及向哪些账户中的同类联系人进行消息的同步发送,避免发生误发送的情况,达到提高移动终端应用执行准确度的效果。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消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标识符获取模块310、请求生成模块320和请求发送模块330。
标识符获取模块310,用于在检测到多开应用集合中目标应用的消息发送事件时,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及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其中,所述多开应用集合包括主应用以及与所述主应用对应的所有分身应用。
请求生成模块320,用于获取接收消息的联系人的类别标签,根据输入的消息、所述应用标识符、以及所述类别标签,生成同步发送请求,其中,所述类别标签包括联系人的分类信息。
请求发送模块330,用于将所述同步发送请求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同步发送请求向所述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中与所述类别标签对应的联系人同步发送所述消息。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标识符获取模块310在检测到多开应用集合中目标应用的消息发送事件时,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及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以及,通过请求生成模块320获取接收消息的联系人的类别标签,根据输入的消息、应用标识符、以及类别标签,生成同步发送请求。进而,通过请求发送模块330将所述同步发送请求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同步发送请求向所述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中与所述类别标签对应的联系人同步发送所述消息。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目前移动终端上某些应用程序的消息发送仅能针对选中的一个联系人或一个群进行,存在消息发送操作的执行效率不高的问题,实现由目标应用的一个账户向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当前处于登录状态的所有账户中的同一类别的联系人发送消息,避免重复执行消息输入和消息发送等操作,达到了提高移动终端应用管理效率的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在创建主应用的分身应用时,提示使用者采用设定标识对所述主应用关联的分身应用进行标记;
信息表生成模块,用于获取具有所述设定标识的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以及主应用的应用标识符,根据所述应用标识符生成关联信息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标识符获取模块310具体用于:
查询所述关联信息表,确定与目标应用关联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
获取与目标应用关联的主应用对应的进程的内存使用状态,和/或,获取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分身应用对应的进程的内存使用状态,根据所述内存使用状态判断所述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获取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
手势获取模块,用于在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及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之前,获取使用者输入的手势;
提示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手势与预设同步发送手势相匹配时,生成提示信息,以提示使用者选择是否采用同步发送模式发送已输入的消息;
同步事件触发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对应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确认指示时,触发关联标识符获取事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
应用显示模块,用于在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及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之后,显示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提示使用者选择待接收消息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
应用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使用者的选择结果,确定待接收消息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
上述应用消息处理装置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应用消息处理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集成有上述应用消息处理装置。示例性地,本实施例中的移动终端具体可为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终端,优选为智能手机。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移动终端400可以包括:存储器401、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以下简称CPU)402、外设接口403、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405、音频电路406、扬声器411、电源管理芯片408、输入/输出(I/O)子系统409、触摸屏412、其他输入/控制设备410以及外部端口404,这些部件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或信号线407来通信。
应该理解的是,图示移动终端400仅仅是移动终端的一个范例,并且移动终端400可以具有比图中所示出的更多的或者更少的部件,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的部件,或者可以具有不同的部件配置。图中所示出的各种部件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信号处理和/或专用集成电路在内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中实现。
下面就本实施例提供的具有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应用消息处理装置的移动终端400进行详细的描述,该移动终端以手机为例。
存储器401,所述存储器401可以被CPU402、外设接口403等访问,所述存储器40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外设接口403,所述外设接口403可以将设备的输入和输出外设连接到CPU402和存储器401。
I/O子系统409,所述I/O子系统409可以将设备上的输入输出外设,例如触摸屏412和其他输入/控制设备410,连接到外设接口403。I/O子系统409可以包括显示控制器4091和用于控制其他输入/控制设备410的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4092。其中,一个或多个输入控制器4092从其他输入/控制设备410接收电信号或者向其他输入/控制设备410发送电信号,其他输入/控制设备410可以包括物理按钮(按压按钮、摇臂按钮等)、拨号盘、滑动开关、操纵杆、点击滚轮。值得说明的是,输入控制器4092可以与以下任一个连接:键盘、红外端口、USB接口以及诸如鼠标的指示设备。
触摸屏412,所述触摸屏412是用户终端与用户之间的输入接口和输出接口,将可视输出显示给用户,可视输出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等。
I/O子系统409中的显示控制器4091从触摸屏412接收电信号或者向触摸屏412发送电信号。触摸屏412检测触摸屏上的接触,显示控制器4091将检测到的接触转换为与显示在触摸屏4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的交互,即实现人机交互,显示在触摸屏412上的用户界面对象可以是消息提示信息、运行游戏的图标、联网到相应网络的图标等。值得说明的是,设备还可以包括光鼠,光鼠是不显示可视输出的触摸敏感表面,或者是由触摸屏形成的触摸敏感表面的延伸。
RF电路405,主要用于建立手机与无线网络(即网络侧)的通信,实现手机与无线网络的数据接收和发送。例如收发短信息、电子邮件等。具体地,RF电路405接收并发送RF信号,RF信号也称为电磁信号,RF电路405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或将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且通过该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设备进行通信。RF电路405可以包括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已知电路,其包括但不限于天线系统、RF收发机、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一个或多个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CODEC(COder-DECoder,编译码器)芯片组、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等等。
音频电路406,主要用于从外设接口403接收音频数据,将该音频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并且将该电信号发送给扬声器411。
扬声器411,用于将手机通过RF电路405从无线网络接收的语音信号,还原为声音并向用户播放该声音。
电源管理芯片408,用于为CPU402、I/O子系统409及外设接口所连接的硬件进行供电及电源管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PU402可执行下述操作:
在检测到多开应用集合中目标应用的消息发送事件时,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及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其中,多开应用集合包括主应用以及与主应用对应的所有分身应用;
获取接收消息的联系人的类别标签,根据输入的消息、应用标识符、以及类别标签,生成同步发送请求,其中,类别标签包括联系人的分类信息;
将所述同步发送请求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同步发送请求向所述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中与所述类别标签对应的联系人同步发送所述消息。
使用者在通过登录目标应用的一个账户向某一联系人发送消息时,可以向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当前处于登录状态的所有账户中的同一类别的联系人发送消息,避免重复执行消息输入和消息发送等操作,达到了提高移动终端应用管理效率的效果。
上述移动终端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1)
1.一种应用消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检测到多开应用集合中目标应用的消息发送事件时,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及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其中,所述多开应用集合包括主应用以及与所述主应用对应的所有分身应用;
获取接收消息的联系人的类别标签,根据输入的消息、所述应用标识符、以及所述类别标签,生成同步发送请求,其中,所述类别标签包括联系人的分类信息;
将所述同步发送请求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同步发送请求向所述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中与所述类别标签对应的联系人同步发送所述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创建主应用的分身应用时,提示使用者采用设定标识对所述主应用关联的分身应用进行标记;
获取具有所述设定标识的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以及主应用的应用标识符,根据所述应用标识符生成关联信息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及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包括:
查询所述关联信息表,确定与目标应用关联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
获取与目标应用关联的主应用对应的进程的内存使用状态,和/或,获取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分身应用对应的进程的内存使用状态,根据所述内存使用状态判断所述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获取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及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之前,还包括:
获取使用者输入的手势;
在所述手势与预设同步发送手势相匹配时,生成提示信息,以提示使用者选择是否采用同步发送模式发送已输入的消息;
在检测到对应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确认指示时,触发关联标识符获取事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及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之后,还包括:
显示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提示使用者选择待接收消息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
根据使用者的选择结果,确定待接收消息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
6.一种应用消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标识符获取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多开应用集合中目标应用的消息发送事件时,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及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其中,所述多开应用集合包括主应用以及与所述主应用对应的所有分身应用;
请求生成模块,用于获取接收消息的联系人的类别标签,根据输入的消息、所述应用标识符、以及所述类别标签,生成同步发送请求,其中,所述类别标签包括联系人的分类信息;
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同步发送请求发送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同步发送请求向所述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中与所述类别标签对应的联系人同步发送所述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在创建主应用的分身应用时,提示使用者采用设定标识对所述主应用关联的分身应用进行标记;
信息表生成模块,用于获取具有所述设定标识的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以及主应用的应用标识符,根据所述应用标识符生成关联信息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符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查询所述关联信息表,确定与目标应用关联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
获取与目标应用关联的主应用对应的进程的内存使用状态,和/或,获取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分身应用对应的进程的内存使用状态,根据所述内存使用状态判断所述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获取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手势获取模块,用于在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及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之前,获取使用者输入的手势;
提示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在所述手势与预设同步发送手势相匹配时,生成提示信息,以提示使用者选择是否采用同步发送模式发送已输入的消息;
同步事件触发模块,用于在检测到对应于所述提示信息的确认指示时,触发关联标识符获取事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应用显示模块,用于在获取目标应用的应用标识符及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之后,显示与目标应用关联的处于运行状态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提示使用者选择待接收消息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
应用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使用者的选择结果,确定待接收消息的主应用和/或分身应用的应用标识符。
1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集成有如权利要求6~10中任一项所述的应用消息处理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85815.1A CN106373017B (zh) | 2016-10-10 | 2016-10-10 | 一种应用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885815.1A CN106373017B (zh) | 2016-10-10 | 2016-10-10 | 一种应用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73017A true CN106373017A (zh) | 2017-02-01 |
CN106373017B CN106373017B (zh) | 2019-09-24 |
Family
ID=57896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885815.1A Active CN106373017B (zh) | 2016-10-10 | 2016-10-10 | 一种应用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373017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03427A (zh) * | 2017-05-23 | 2017-09-26 |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应用多开模式中的进程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07517154A (zh) * | 2017-08-24 | 2017-12-26 | 李建国 | 一种前台应用无关的处理、传递用户输入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CN109542572A (zh) * | 2018-11-27 | 2019-03-2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和移动终端 |
CN110650129A (zh) * | 2017-09-20 | 2020-01-03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账号登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796747A (zh) * | 2020-06-30 | 2020-10-2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多开应用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01657A (zh) * | 2012-09-03 | 2012-11-28 | 鲁赤兵 | 一种复合型微博系统和方法 |
CN103634195A (zh) * | 2012-08-22 | 2014-03-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通讯方法及装置 |
CN104683212A (zh) * | 2013-11-26 | 2015-06-03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消息处理方法与系统 |
CN104866342A (zh) * | 2015-05-07 | 2015-08-26 | 北京数字天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在智能终端上同时开启多个同一应用程序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119966A (zh) * | 2015-07-15 | 2015-12-02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公众号管理方法及装置 |
CN105338005A (zh) * | 2015-12-15 | 2016-02-17 | 盛趣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账号群的登录方法、系统及登录客户端 |
CN105357037A (zh) * | 2015-10-23 | 2016-02-24 | 成都简一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公众微信平台集中化管理的实现方法 |
-
2016
- 2016-10-10 CN CN201610885815.1A patent/CN10637301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34195A (zh) * | 2012-08-22 | 2014-03-1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通讯方法及装置 |
CN102801657A (zh) * | 2012-09-03 | 2012-11-28 | 鲁赤兵 | 一种复合型微博系统和方法 |
CN104683212A (zh) * | 2013-11-26 | 2015-06-03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消息处理方法与系统 |
CN104866342A (zh) * | 2015-05-07 | 2015-08-26 | 北京数字天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在智能终端上同时开启多个同一应用程序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119966A (zh) * | 2015-07-15 | 2015-12-02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公众号管理方法及装置 |
CN105357037A (zh) * | 2015-10-23 | 2016-02-24 | 成都简一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公众微信平台集中化管理的实现方法 |
CN105338005A (zh) * | 2015-12-15 | 2016-02-17 | 盛趣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账号群的登录方法、系统及登录客户端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203427A (zh) * | 2017-05-23 | 2017-09-26 |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应用多开模式中的进程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07203427B (zh) * | 2017-05-23 | 2021-03-26 | 奇酷互联网络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应用多开模式中的进程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07517154A (zh) * | 2017-08-24 | 2017-12-26 | 李建国 | 一种前台应用无关的处理、传递用户输入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CN110650129A (zh) * | 2017-09-20 | 2020-01-03 |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账号登录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542572A (zh) * | 2018-11-27 | 2019-03-29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界面显示方法和移动终端 |
CN111796747A (zh) * | 2020-06-30 | 2020-10-20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多开应用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CN111796747B (zh) * | 2020-06-30 | 2022-02-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多开应用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73017B (zh) | 2019-09-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84478B (zh) | 一种创建分身应用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6373017A (zh) | 一种应用消息处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6484479B (zh) | 一种多开应用的管理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 |
CN106445647B (zh) | 多开应用的数据操作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6484547A (zh) | 一种多开应用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06657589A (zh) | 一种多开应用中消息提醒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7026933A (zh) | 一种多开应用的消息管理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 |
CN106445671B (zh) | 一种应用程序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06485136A (zh) | 应用程序的权限配置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6445612A (zh) | 一种开启应用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6445706B (zh) | 多开应用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6650324A (zh) | 应用程序的权限管理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6487789A (zh) | 一种修改应用账户的密码的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6648737A (zh) | 一种应用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 |
CN106484538A (zh) | 一种终端设备的内存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 |
CN106357667A (zh) | 多开应用中分身应用的账号管理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 |
CN106484419A (zh) | 一种应用程序中信息查找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6484514A (zh) | 一种多开应用的操作管理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 |
CN106484517A (zh) | 一种多开应用的切换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 |
CN106488020B (zh) | 一种多开应用的操作管理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 |
CN106502732A (zh) | 一种应用程序的关闭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 |
CN106445670B (zh) | 一种多开应用的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 |
CN106650403B (zh) | 一种多开应用的权限管理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 |
CN106485111A (zh) | 一种分身应用隐藏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06648962B (zh) | 一种多开应用的管理方法、装置及智能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 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