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71319B - 一种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的火电机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的火电机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71319B
CN106371319B CN201611018375.6A CN201611018375A CN106371319B CN 106371319 B CN106371319 B CN 106371319B CN 201611018375 A CN201611018375 A CN 201611018375A CN 106371319 B CN106371319 B CN 10637131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am extraction
extraction amount
exhaust
heat supply
sliding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1837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71319A (zh
Inventor
万杰
俞金树
李秉正
李兴朔
伍华贵
周颖驰
李清华
王永伟
程江南
李飞
宋乃秋
刘鑫
黄建华
刘金福
于达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ongshan Thermoelectricity Co ltd
Harbin Xinrent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Nanjing Power Horiz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Zendroi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Nanjing Power Horiz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UJIAN HONGSHAN THERMOELECTRICITY Co Ltd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Zendroi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Nanjing Power Horiz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UJIAN HONGSHAN THERMOELECTRICITY Co Ltd,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arbin Zendroi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1837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7131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71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1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71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13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3/00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 G05B13/0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 G05B13/04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 G05B13/042Adaptive control systems, i.e. systems automatically adjusting themselves to have a performance which is optimum according to some preassigned criterion electric involving the use of models or simulators in which a parameter or coefficient is automatically adjusted to optimise the perform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的火电机组滑压运行优化系统及优化方法,本发明涉及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的火电机组滑压运行优化系统及优化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电厂分散控制系统DCS中滑压运行模块未考虑抽汽点数量位置不同、抽汽量大范围变化的滑压曲线设计造成抽汽供热机组未在最优主蒸汽压力点下工作,导致热损耗偏差大的问题。本发明系统包括:用于采集机组DCS中实际运行数据的采集输入模块,所述DCS为分散控制系统;用于折算电负荷和限幅的修正计算模块;用于获得滑压运行主蒸汽压力的的查询计算模块;用于输出滑压运行主蒸汽压力的输出模块。本发明应用于火力发电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的火电机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的火电机组滑压运行优化系统及优化方法。
背景技术
火电机组中滑压运行相比于定压运行在经济性、安全性方面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是目前公认的提高机组部分负荷运行工况经济性和安全性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对于国内大容量高参数的机型来讲,采用滑压运行方式较定压运行方式可平均降低发电煤1~4g/kW·h,全年可节约成本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滑压运行已普遍应用于火电机组实际运行当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集中供热系统以及需要工业蒸汽的大型工厂得到迅速发展,其中热电联产能源转换效率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政府对热电联产生产方式非常重视,这也使抽汽供热机组得到了大力的发展。随着热电联产生产方式的发展,各热电厂都在挖掘机组的节能潜力,以达到降低发电煤耗、节约发电成本。然而,火电机组目前普遍采用的滑压运行曲线,一般是将机组的负荷作为自变量来确定机组的主蒸汽压力,机组负荷发生变化,机组的主蒸汽压力便随之改变。由于机组负荷的影响因素较多,例如抽汽热电联产机组,当抽汽点以及抽汽量发生改变时会使机组电负荷发生显著的变化。并且,热电联产机组在非采暖期采用的滑压运行曲线一般都是机组出厂时的原始设计曲线,或者机组在非采暖期进行试验获得。所以,机组非抽汽供热工况时的滑压运行曲线,已经不再适用于抽汽供热工况的经济运行;甚至,在一些低负荷区域不能满足抽汽供热需求而不得不放弃自动滑压运行方式,而采用手动定压方式运行。这对机组的最优经济性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热电联产机组在采暖期的滑压运行方式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如今的大部分供热机组,很少甚至几乎不考虑供热抽汽量变化的影响,即使有些考虑了热负荷变化,但是仍然没有考虑热负荷变化对汽轮机滑压运行曲线造成的影响。以某些热电联产机组为例,纯凝工况的滑压运行曲线在供热抽汽期就会偏离最优主蒸汽压力运行工况,经济性会严重下降;此外,在某些负荷点还可能出现抽汽量不能满足抽汽供热需求的问题。
图1为目前电厂分散控制系统DCS中的以机组负荷为自变量的滑压运行模块方式。当供热机组的负荷或主蒸汽流量通过系统输入滑压运行模块中时,在纯凝工况给定的滑压运行曲线中进行插值,即可得到纯凝工况下的主蒸汽压力值。以供热机组电负荷作为自变量来确定机组的最优滑压值只适用于纯凝工况工作,当实际机组进行抽汽供热时,该主蒸汽压力值已非最优;当以供热机组主蒸汽流量作为自变量来确定机组的最优滑压值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主蒸汽压力进行修正,但是在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的火电机组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所得到的主蒸汽压力值与实际最优主蒸汽压力值存在着一定的差别。针对供热机组抽汽点调整以及抽汽量大范围变化的特点,传统的滑压运行曲线设计方法及实现方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传统的滑压运行曲线设计方法的每一确定负荷点对应一个机组滑压运行主蒸汽压力。当以供热机组热负荷即机组抽汽量作为自变量来确定滑压曲线时,就会出现一个抽汽量对应一条滑压曲线的情况。因此,滑压曲线必为一组而非一条,曲线图就变成了二维图。给以机组实际负荷作为自变量查图来确定最优滑压值带来不便。
如图2所示,在机组主蒸汽流量相同的情况下,当抽汽量发生变化时,机组负荷势必同样发生变化,不同抽汽量下对应的机组功率分别为M0、M1、M2,根据机组实际运行滑压曲线机组线性插值得到的机组运行主蒸汽压力分别为P0、P1、P2;可以看出在不同功率 M0、M1、M2下机组运行主蒸汽压力差异性很大,必然存在机组不在最优工况下工作的问题,所以目前的滑压曲线不考虑抽汽量变化的设计方法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虽然现有供热机组在供热工况实际运行中利用修正系数对主蒸汽压力静态修正,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在抽汽供热机组抽汽量大范围变化的工况下保证机组处于最优运行主蒸汽压力的需求。所以现在急需一种可以考虑多抽汽点大抽汽量变化工况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电厂分散控制系统DCS中滑压运行模块未考虑抽汽点数量位置不同、抽汽量大范围变化的滑压曲线设计造成抽汽供热机组未在最优主蒸汽压力点下工作,导致热损耗偏差大的问题,而提出的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的火电机组滑压运行优化系统及优化方法。
一种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的火电机组滑压运行优化系统包括:
用于采集机组DCS系统中实际运行数据的采集输入模块,所述DCS为分散控制系统;
用于折算电负荷和限幅的修正计算模块;
用于获得滑压运行主蒸汽压力的查询计算模块;
用于输出滑压运行主蒸汽压力的输出模块。
一种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的火电机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按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对抽汽供热机组不同供热抽汽点和不同抽汽量进行性能试验;
步骤二、采集试验过程中各试验过程的各供热抽汽点对应的抽汽量数据以及机组负荷数据;
步骤三、获得每一个供热抽汽点对应的抽汽量与电负荷折算关系;
步骤四、对将步骤三获得的不同供热抽汽点对应的折算关系植入现有DCS系统中;
步骤五、在抽汽供热工况下,对各供热抽汽点的抽汽量进行折算,得到各抽汽点折算电负荷并进行叠加,进一步得到总折算电负荷;
步骤六、将修正计算模块得到的总折算电负荷与机组实际负荷叠加,通过查询计算模块得到滑压运行主蒸汽压力。
发明效果:
1、本发明采用了各抽汽点抽汽量作为自变量对滑压曲线进行实时修正的方法来获得更接近全工况下最优经济性运行的滑压运行方式,解决现有技术电厂分散控制系统DCS 中滑压运行模块未考虑抽汽点数量位置不同、抽汽量大范围变化的滑压曲线设计造成抽汽供热机组未在最优主蒸汽压力点下工作,导致热损耗偏差大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引入抽汽点和抽汽量作为自变量来对滑压曲线进行修正,实现多个抽汽工况下的运行,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可实施性;
3、本发明设置限幅模块避免了抽汽量信号干扰带来的主蒸汽压力调整过于频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供热抽汽火电机组滑压运行DCS系统示意图;
图2为同等运行工况、不同抽汽量下时机组滑压运行主蒸汽压力差别表示图。M0、M1、M2分别为不同抽汽量下对应的机组功率,P0、P1、P2为根据机组实际滑压运行曲线在M0、M1、M2下的机组滑压运行实际主蒸汽压力;
图3为一种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火电机组的滑压运行优化及实现方法在火电机组 DCS系统中的实现方法模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一种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的火电机组滑压运行优化系统包括:
用于采集机组DCS系统中实际运行数据的采集输入模块,所述DCS为分散控制系统;
用于折算电负荷和限幅的修正计算模块;
用于获得滑压运行主蒸汽压力的查询计算模块;
用于输出滑压运行主蒸汽压力的输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所述修正计算模块包括:
用于折算各抽汽点折算电负荷的N个折算支路模块;
用于对各抽汽点折算电负荷进行加和的叠加模块;
用于对总折算电负荷修正限幅的变化限幅模块。
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所述折算支路模块包括:
用于输入机组DCS系统采集的抽汽位置及抽汽量数据的输入模块;
用于利用抽汽量折算电负荷的修正值计算模块。
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所述变化限幅模块为在叠加模块后设置的模块,当抽汽量变化对折算电负荷的影响超过阈值时,变化限幅模块对机组实际负荷进行修正,通过查询计算模块利用纯凝工况滑压运行曲线得到滑压运行主蒸汽压力;所述阈值设置为5MW。
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一种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的火电机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抽汽供热机组不同供热抽汽点(每个抽汽点)和不同抽汽量(每个抽汽点的不同抽汽量)进行性能试验;
步骤二、采集试验过程中各试验过程的各供热抽汽点对应的抽汽量数据以及机组负荷数据;
步骤三、获得每一个供热抽汽点对应的抽汽量与电负荷折算关系;
步骤四、对将步骤三获得的不同供热抽汽点对应的折算关系植入现有DCS系统中;
步骤五、在抽汽供热工况下,对各供热抽汽点的抽汽量进行折算,得到各抽汽点折算电负荷并进行叠加,进一步得到总折算电负荷;
步骤六、将修正计算模块得到的总折算电负荷与机组实际负荷叠加,通过查询计算模块得到滑压运行主蒸汽压力。
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不同的是:所述步骤一中对抽汽供热机组不同抽汽点和不同抽汽量进行性能试验的具体过程为:
对N个供热抽汽点的供热抽汽机组,每个供热抽汽点做6组不同抽汽量的性能试验,共做6N组试验,其中N≥1;对第n个供热抽汽点做的6组试验中,第1组的抽汽量为 0,第2组的抽汽量为1/5Cnmax,第3组的抽汽量为2/5Cnmax,第4组的抽汽量为3/5Cnmax,第5组的抽汽量为4/5Cnmax,第6组的抽汽量为Cnmax,其中Cnmax为汽轮机热力系统说明书中第n抽汽点所允许的最大抽汽量值;对第n个抽汽点进行试验时,保证其余N-1个抽汽点的抽汽量控制为0,即抽汽蝶阀全关;其中N≥n≥1。
具体试验如下表1所示,对N(N≥1)个抽汽点的供热抽汽机组,每个抽汽点做6 组不同抽汽量的性能试验,共做6N组试验;全部实验过程中保持供热机组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主蒸汽流量均处于额定工况且维持稳定,以保证机组在实验过程中处于相同工作状态。其中,Cnmax为汽轮机热力系统说明书中第n抽汽点所允许的最大抽汽量值。
表1
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或六不同的是:所述步骤二中采集试验过程中各试验过程的各供热抽汽点对应的抽汽量数据以及机组负荷数据具体为:
第n个抽汽点的6组试验中采集得到的对应的抽汽量数据的平均值为Mn1、Mn2、Mn3、Mn4、Mn5、Mn6,第n个抽汽点的6组试验中采集得到的对应的机组负荷数据的平均值为 Pen1、Pen2、Pen3、Pen4、Pen5、Pen6,通过上述数据得到Mn1、Mn2、Mn3、Mn4、Mn5、Mn6抽汽量下的折算电负荷分别为0、Pen1-Pen2、Pen1-Pen3、Pen1-Pen4、Pen1-Pen5、Pen1-Pen6
根据采集的数据处理得到的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表1与表2中的试验序号一一对应。
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五或六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至七之一不同的是:所述步骤三中获得每一个供热抽汽点对应的抽汽量与电负荷折算关系具体为:
通过步骤二获取的抽汽流量与电负荷数据,获得每一个供热抽汽点对应的抽汽量与电负荷折算关系,即以坐标点(Mn1,0),(Mn2,Pen1-Pen2),(Mn3,Pen1-Pen3),(Mn4,Pen1-Pen4),(Mn5,Pen1-Pen5),(Mn6,Pen1-Pen6)依次连接构建抽汽量与电负荷折算曲线。
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五至七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至八之一不同的是:所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三获得的不同供热抽汽点对应的折算关系植入现有DCS系统中具体为:将步骤三中得到的抽汽量与电负荷折算曲线植入利用抽汽量折算电负荷的修正计算模块中,在实际DCS系统中利用线性插值实现任意抽汽量下的电负荷折算。
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五至八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五至九之一不同的是:所述步骤五中在抽汽供热工况下,对各供热抽汽点的抽汽量进行折算,得到各抽汽点折算电负荷并进行叠加,进一步得到总折算电负荷的具体过程为:
在抽汽供热工况下,将采集到的第n供热抽汽点抽汽量Qn进入第n个折算支路模块进行修正计算,得到第n抽汽点折算电负荷Zn,同时将N个折算支路模块得到的折算电负荷Zn相加,得到总修正折算电负荷值Zsum;最终利用变化限幅模块对总折算电负荷值进行限制,以防止抽汽量波动导致的主蒸汽压力过于频繁调整的问题。
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五至九之一相同。
实施例一:
对一台未考虑抽汽点以及抽汽量变化的具有两个抽汽点且抽汽流量较大的600MW超临界供热机组DCS系统进行专利所述的考虑抽汽点变化以及抽汽量变化的滑压方式优化。
通过抽汽供热机组实际运行数据测试,相对不考虑抽汽点以及抽汽量变化的基本滑压运行曲线,供热机组在主蒸汽流量为1200t/h~1600t/h对应的工作区间,热耗平均下降 27KJ/KWh,供热机组运行经济性得到明显改善,如表3所示为供热机组在主蒸汽流量均为1600t/h、不同抽汽点抽汽量的工况下,对应的优化前后的耗差值;按照25KJ/KWh折合1g/KWh煤耗、机组年平均利用4500小时以及300元/t的煤价进行计算,抽汽机组年经济效益显著。
表3
第一段抽汽量(t/h) 第二段抽汽量(t/h) 耗差(KJ/KWh)
50 100 12.11
50 200 17.27
100 200 20.64
100 300 28.49
150 350 38.72
150 450 44.08

Claims (8)

1.一种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火电机组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所述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火电机组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通过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火电机组的滑压运行系统来实现,所述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火电机组的滑压运行优化系统包括:
用于采集机组DCS系统中实际运行数据的采集输入模块,所述DCS为分散控制系统;
用于折算电负荷和限幅的修正计算模块;
用于获得滑压运行主蒸汽压力的查询计算模块;
用于输出滑压运行主蒸汽压力的输出模块;
其特征在于,一种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火电机组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对抽汽供热机组不同供热抽汽点和不同抽汽量进行性能试验;
步骤二、采集试验过程中各试验过程的各供热抽汽点对应的抽汽量数据以及机组负荷数据;
步骤三、获得每一个供热抽汽点对应的抽汽量与电负荷折算关系;
步骤四、对将步骤三获得的不同供热抽汽点对应的折算关系植入现有DCS系统中;
步骤五、在抽汽供热工况下,对各供热抽汽点的抽汽量进行折算,得到各抽汽点折算电负荷并进行叠加,进一步得到总折算电负荷;
步骤六、将修正计算模块得到的总折算电负荷与机组实际负荷叠加,通过查询计算模块得到滑压运行主蒸汽压力;
所述步骤一中对抽汽供热机组不同抽汽点和不同抽汽量进行性能试验的具体过程为:
对N个供热抽汽点的供热抽汽机组,每个供热抽汽点做6组不同抽汽量的性能试验,共做6N组试验,其中N≥1;对第n个供热抽汽点做的6组试验中,第1组的抽汽量为0,第2组的抽汽量为1/5Cnmax,第3组的抽汽量为2/5Cnmax,第4组的抽汽量为3/5Cnmax,第5组的抽汽量为4/5Cnmax,第6组的抽汽量为Cnmax,Cnmax为汽轮机热力系统说明书中第n个抽汽点所允许的最大抽汽量值;对第n个抽汽点进行试验时,其余N-1个抽汽点的抽汽量控制为0,即抽汽蝶阀全部关闭;其中N≥n≥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火电机组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修正计算模块包括:
用于折算各抽汽点折算电负荷的N个折算支路模块;
用于对各抽汽点折算电负荷进行加和的叠加模块;
用于对总折算电负荷修正限幅的变化限幅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火电机组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算支路模块包括:
用于输入机组DCS系统采集的抽汽位置及抽汽量数据的输入模块;
用于利用抽汽量折算电负荷的修正值计算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火电机组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化限幅模块为在叠加模块后设置的模块,当抽汽量变化对折算电负荷的影响超过阈值时,变化限幅模块对机组实际负荷进行修正,通过查询计算模块利用纯凝工况滑压运行曲线得到滑压运行主蒸汽压力;所述阈值设置为5MW。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火电机组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采集试验过程中各试验过程的各供热抽汽点对应的抽汽量数据以及机组负荷数据具体为:
第n个抽汽点的6组试验中采集得到的对应的抽汽量数据的平均值为Mn1、Mn2、Mn3、Mn4、Mn5、Mn6,第n个抽汽点的6组试验中采集得到的对应的机组负荷数据的平均值为Pen1、Pen2、Pen3、Pen4、Pen5、Pen6,通过上述数据得到Mn1、Mn2、Mn3、Mn4、Mn5、Mn6抽汽量下的折算电负荷分别为0、Pen1-Pen2、Pen1-Pen3、Pen1-Pen4、Pen1-Pen5、Pen1-Pen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火电机组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获得每一个供热抽汽点对应的抽汽量与电负荷折算关系具体为:
通过步骤二获取的抽气流量与电负荷数据,获得每一个供热抽汽点对应的抽汽量与电负荷折算关系,即以坐标点(Mn1,0),(Mn2,Pen1-Pen2),(Mn3,Pen1-Pen3),(Mn4,Pen1-Pen4),(Mn5,Pen1-Pen5),(Mn6,Pen1-Pen6)依次连接构建抽汽量与电负荷折算曲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火电机组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将步骤三获得的不同供热抽汽点对应的折算关系植入DCS系统中具体为:将步骤三中得到的抽汽量与电负荷折算曲线植入利用抽汽量折算电负荷的修正计算模块中,在实际DCS系统中利用线性插值进行任意抽汽量下的电负荷折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火电机组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在抽汽供热工况下,对各供热抽汽点的抽汽量进行折算,得到各抽汽点折算电负荷并进行叠加,进一步得到总折算电负荷的具体过程为:
在抽汽供热工况下,将采集到的第n个供热抽汽点抽汽量Qn进入第n个折算支路模块进行修正计算,得到第n个抽汽点折算电负荷Zn,同时将N个折算支路模块得到的折算电负荷Zn相加,得到总修正折算电负荷值Zsum;最终利用变化限幅模块对总折算电负荷值进行限制。
CN201611018375.6A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的火电机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 Active CN10637131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18375.6A CN106371319B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的火电机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18375.6A CN106371319B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的火电机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71319A CN106371319A (zh) 2017-02-01
CN106371319B true CN106371319B (zh) 2019-03-19

Family

ID=57892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18375.6A Active CN106371319B (zh) 2016-11-18 2016-11-18 一种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的火电机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7131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32201A (zh) * 2017-05-02 2017-07-07 哈尔滨工业大学 考虑阀门节流损失的火电机组纯凝工况滑压曲线确定方法
CN109901386B (zh) * 2017-12-11 2022-06-14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热电机组联合控制方法以及系统
CN109978276B (zh) * 2019-04-04 2022-05-03 黑龙江苑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火电厂机群多台供热机组热电负荷分配的在线优化方法
CN111507011B (zh) * 2020-04-26 2020-11-17 国电南京电力试验研究有限公司 供热抽汽对汽轮机滑压运行影响量的修正方法
CN112000012B (zh) * 2020-08-14 2022-04-22 浙江浙能绍兴滨海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热电负荷条件的机组滑压控制优化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4994A (zh) * 2009-11-16 2010-10-20 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一种大型汽轮机滑压优化的修正方法
CN102622530A (zh) * 2012-04-24 2012-08-01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第三发电厂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抽汽供热机组热电负荷分配优化方法
CN103646162A (zh) * 2013-11-12 2014-03-19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汽轮机主蒸汽压力运行曲线及其优化方法
CN103713569A (zh) * 2013-12-26 2014-04-09 西安西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火电机组滑压优化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CN203909544U (zh) * 2013-12-26 2014-10-29 西安西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火电机组滑压优化调节系统
CN104632302A (zh) * 2015-01-05 2015-05-2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凝汽式汽轮机滑压运行曲线测试/实施方法
CN105652832A (zh) * 2015-12-29 2016-06-0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空冷机组三维滑压曲线二维设计的dcs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64994A (zh) * 2009-11-16 2010-10-20 浙江省电力试验研究院 一种大型汽轮机滑压优化的修正方法
CN102622530A (zh) * 2012-04-24 2012-08-01 华电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第三发电厂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抽汽供热机组热电负荷分配优化方法
CN103646162A (zh) * 2013-11-12 2014-03-19 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汽轮机主蒸汽压力运行曲线及其优化方法
CN103713569A (zh) * 2013-12-26 2014-04-09 西安西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火电机组滑压优化调节系统及调节方法
CN203909544U (zh) * 2013-12-26 2014-10-29 西安西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火电机组滑压优化调节系统
CN104632302A (zh) * 2015-01-05 2015-05-20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凝汽式汽轮机滑压运行曲线测试/实施方法
CN105652832A (zh) * 2015-12-29 2016-06-08 哈尔滨工业大学 基于空冷机组三维滑压曲线二维设计的dcs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热电联产机组抽汽供热期的汽轮机滑压运行优化方法";万杰等;《节能技术》;20150131;第33卷(第1期);正文第33-37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71319A (zh) 2017-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71319B (zh) 一种基于多抽汽点大抽汽量的火电机组滑压运行优化方法
Savola et al. Off-design simulation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small-scale CHP plants at part loads
Terzi Application of exergy analysis to energy systems
CN102661176B (zh) 一种以主蒸汽流量作为调度变量获取汽轮机滑压曲线方法
CN104481598B (zh) 一种火电厂汽轮机在线滑压优化方法
CN112000012B (zh) 基于热电负荷条件的机组滑压控制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11652418B (zh) 一种火电机组动态精细化复合参数滑压曲线生成方法
CN109372594B (zh) 一种二次再热汽轮机滑压运行优化方法
CN113283121B (zh) 一种熔盐储热工业供汽系统的流程及容量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06991515A (zh) 一种e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耗差分析方法
CN102998122A (zh) 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汽轮机组最佳初压全局寻优方法
Okechukwu et al. Exergy analysis of Omotosho phase 1 gas thermal power plant
CN113565591A (zh) 热电联产机组耦合空气储能膨胀发电系统及优化运行方法
CN103235512B (zh) 一种发电机组运行的方法
CN113343490B (zh) 一种耦合熔盐储热的工业供汽电站运行优化方法及系统
Gonca Energy and exergy analyses of single and double reheat irreversible Rankine cycle
CN103983841B (zh) 热电联产机组的背压变化对功率影响的确定方法
Ma et al. Energy saving maximization on combined heat and power units in different scenarios
Moltames et al. Energy and Exergy Efficiency Improvement of a Solar Driven Trigeneration System Us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Li et al. Operation Data based Modelling and Optimization of Thermal Power Units under Full Working Conditions
CN113032991B (zh) 一种热电联产机组模型的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09615271B (zh) 一种二次再热汽轮机多负荷精确耗差分析方法
CN114877308B (zh) 一种燃煤双抽供热系统的运行区间确定方法
CN111828117B (zh)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供热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241573B (zh) 一种汽轮机末级叶片选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222

Address after: 362712 Wubao Industrial Zone, Hongshan Town, Shishi Ci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JIAN HONGSHAN THERMOELECTRICITY Co.,Ltd.

Patentee after: NANJING POWER HORIZ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Harbin Xinrento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after: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ddress before: 362712 Wubao Industrial Zone, Hongshan Town, Shishi City,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UJIAN HONGSHAN THERMOELECTRICITY Co.,Ltd.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POWER HORIZ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HARBIN RANZHUO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Patentee befor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