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70558A - 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70558A
CN106370558A CN201611039896.XA CN201611039896A CN106370558A CN 106370558 A CN106370558 A CN 106370558A CN 201611039896 A CN201611039896 A CN 201611039896A CN 106370558 A CN106370558 A CN 1063705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viscometer
clamping limb
clamping device
clamp assembli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3989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杰
张驰
武倬如
王子娟
李捷
李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Shenhua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Shenhua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Shenhua Shendong Coal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henhua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3989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705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705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705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1/00Investigating flow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e.g. viscosity, plasticity;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flow properti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3/00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 F16L3/22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e.g. hangers, holders, clamps, cleats, clips, bra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orting a number of parallel pipes at interv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包括: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和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两者之间相对距离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两者相对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夹持所述粘度计的夹持槽,所述连接件能够增大或减小所述夹持槽的夹持半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夹持组件夹持粘度计代替操作人员手持粘度计,避免粘度计因受力不均而破损,减少经济损失;同时还能够避免手指被破损的粘度计划伤,避免安全隐患。

Description

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持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在清洗粘度计时使用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粘度是流体的重要物理特性,可以通过粘度计测量获取流体粘度值。进行粘度测量实验时,需要使用具有特殊形状的U型管,例如平式粘度计、乌氏粘度计等。以平式粘度计为例,平式粘度计包括毛细管、上贮器、计时球、下贮器、连接管、夹持管和支管。夹持管的上部和底部分别连通支管和下贮器,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通下贮器和毛细管的底部,毛细管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与其连通的计时球和上贮器,其中,夹持管的管径大于毛细管的管径。
在使用粘度计前,需要使用盐酸对其内壁进行反复清洗,尤其是测量粘度值较大的流体后,避免有残留物粘滞在管壁上,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要使用自来水、去离子水等对其进行多次清洗,然后放入烘箱内烘干备用。粘度计是由玻璃材质制作,夹持管和毛细管的管径差异较大,在清洗过程中,操作人员手持夹持管或毛细管进行清洗,压力集中在手指与管件连接处,很容易因受力不均造成毛细管破碎;底部的连接管也容易受力折断;手指与粘度计直接接触,操作人员可能会被损坏的粘度计划伤,存在安全隐患。另外,清洗过程中,粘度计表面相对湿滑,而且粘度计需要反复清洗,粘度计可能从操作人员手中滑脱,造成粘度计的破损,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需要一种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夹持组件夹持粘度计代替操作人员手持粘度计,避免粘度计因受力不均而破损,减少经济损失;同时还能够避免手指被破损的粘度计划伤,避免安全隐患。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包括: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和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两者之间相对距离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两者相对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夹持所述粘度计的夹持槽,所述连接件能够增大或减小所述夹持槽的夹持半径。
优选地,所述夹持槽包括两个截面为圆弧形的卡口,两个所述卡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两者的相对位置上。
优选地,所述卡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能够为所述粘度计提供弹性力和摩擦力。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两者的同一侧端部,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连接件的顶部通过第一销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臂与所述连接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或通过第二销轴可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锁定件,所述锁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两者的远离所述连接件一侧端部,所述锁定件用于定位并锁定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两者的相对位置,以便锁定所述夹持槽的夹持半径。
优选地,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手持件,所述手持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夹持组件上。
优选地,所述手持件上设置有防滑层。
另外,优选地,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多组所述夹持组件和将多组所述夹持组件连接为一体的固定件,多组所述夹持组件间隔地平行分布在所述固定件上。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夹持组件能够提供良好的夹持效果,夹持槽能够同时夹紧粘度计两侧或多侧的管件,同时能够将压力均匀分布在管件的圆周上,避免压力不均造成的损坏或连接管的折断,减少经济损失。其二,使用夹持组件夹持粘度计可以代替操作人员手持粘度计,夹持组件能够避免手指与粘度计直接接触,即使粘度计破碎也不会划伤操作人员,消除安全隐患。其三,本装置结构简单,取材方便,制作成本低廉,固定效果好,可以快速安装或拆卸粘度计,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实施例进行描述,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技术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采用的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采用的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第一夹持臂; 2:第二夹持臂; 3:连接件;
4:第一销轴; 5:第一夹持槽; 6:第二夹持槽;
7:第一卡口; 8:第二卡口; 9:弹性层;
10:通孔; 11:锁定件; 12:手持件;
13:固定件; 100:夹持管; 101:毛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使用的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采用的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的侧视图。如图1所示,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包括:夹持组件。
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臂1、第二夹持臂2和连接件3,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两者相对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夹持粘度计的夹持槽(如第一夹持槽5和第二夹持槽5),连接件3用于调整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两者之间相对距离,以便连接件3能够增大或减小夹持槽的夹持半径。
通过使用夹持组件夹持粘度计可以代替操作人员手持粘度计,粘度计的夹持管100(如图2所示)和毛细管101(如图2所示)可以放置在夹持组件的夹持槽内,夹持槽对粘度计起到固定作用,夹持槽可以将夹紧力均匀分布在粘度计的管件上,使管件受力均匀,避免发生破碎或底部折断;夹持组件还可以避免手指与粘度计直接接触,即使粘度计破碎也不会划伤操作人员,避免安全隐患。
夹持槽可以设置为两个或者三个,其中,两个夹持槽适用于夹持平式粘度计(如图2所示)、奥氏粘度计或逆流粘度计,三个夹持槽适用于夹持乌氏粘度计。夹持槽的夹持直径与粘度计的管件管径相匹配,相邻的夹持槽之间的间隔与粘度计的管件之间距离相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组件用于夹持平式粘度计,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夹持槽,分别是第一夹持槽5和第二夹持槽6,第一夹持槽5的夹持直径为14mm,第二夹持槽6的夹持直径为7mm;第一夹持槽5用于夹持夹持管100,第二夹持槽6用于夹持毛细管101。
优选地,夹持槽包括两个截面为圆弧形的卡口(如第一卡口7、第二卡口8、第三卡口(未示出)),两个卡口分别设置在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两者的相对位置上,当第一夹持臂1与第二夹持臂2两者的内壁相互平行时,同一竖直方向上的两个卡口(例第一卡口7)相对并形成用于夹持管件的夹持槽(例第一夹持槽5)。粘度计的夹持管100和毛细管101的横截面均为圆形,圆弧形的卡口可以与粘度计的管件的侧壁更加贴合,使夹紧槽提供的夹紧力可以均匀地分布在粘度计的侧壁上,避免局部压力过大造成粘度计的破损。另外,通过调整两个相对的圆弧形卡口之间的相对距离,可以增加或减少夹持槽的夹持直径,来适用于多种管径的管件,从而增加夹持组件的使用范围。
优选地,卡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层9,弹性层9能够为粘度计提供弹性力和摩擦力。弹性层9为粘度计提供弹力,避免夹持槽对粘度计的压力过大,造成粘度计受力不均而产生破损;弹性层9还可以增加夹持槽与粘度计之间的摩擦力,避免粘度计从夹持槽内滑脱。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层9为软质橡胶垫,厚度为2mm。
连接件3可以采用螺栓(未示出),在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两者的相对位置上各开设一个螺孔(未示出),螺栓可以贯穿螺孔,且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至少一个或均能够在螺栓上移动,螺栓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限位螺母(未示出),通过调整限位螺母之间的距离,来控制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两者之间的距离,以便调整夹持槽的夹持半径。螺栓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螺栓可以设置在两个夹持槽之间或者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的两侧端部,以便同时调整多个夹持槽的夹持半径。
优选地,连接件3设置在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两者的同一侧端部或靠近端部,第一夹持臂1与连接件3的顶部通过第一销轴4可转动连接,第二夹持臂2与连接件3的底部固定连接或通过第二销轴(未示出)可转动连接。通过移动第一夹持臂1或/和第二夹持臂2远离连接件3的一端,使得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分离,夹持槽处于打开状态,以便安装粘度计;当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恢复到初始位置,夹持槽处于夹持状态;通过控制夹持槽的开合,来完成粘度计的安装和拆卸。本装置结构简单,取材方便,能够快速安装和固定粘度计。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为垂直设置在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两者的同一侧端部的杆件,第一夹持臂1与杆件的顶部通过第一销轴4可转动连接,第二夹持臂2与杆件的底部固定连接。
操作人员可以手持第一夹持臂1或/和第二夹持臂2远离连接件3的一端,以实现夹持槽对粘度计的锁定。优选地,夹持装置还包括:锁定件11,锁定件11设置在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两者的远离连接件一侧端部,锁定件11用于定位并锁定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两者的相对位置,以便锁定夹持槽的夹持半径。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两者的一端通过连接件3连接,两者的另一端通过锁定件11锁紧,以便将粘度计夹紧在夹持槽内,来避免粘度计从夹持槽内滑脱。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螺栓作为锁定件11,在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两者的相对位置上个开设一个通孔10,螺栓头部位于第一夹持臂1上方,螺栓尾部可以贯穿通孔10,第二夹持臂2下方的螺栓上设置有螺母。通过调整螺母在螺栓上的相对位置,可以调整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之间的距离,以便锁定第一夹持槽5和第二夹持槽6的夹持半径。
优选地,夹持装置还包括:手持件12,手持件12固定连接在夹持组件上。手持件12可以设置在远离夹持槽的位置,如第一夹持臂1或第二夹持臂2的端部,或设置在连接件3上;手持件12可以方便操作人员手持夹持组件及粘度计进行清洗等操作,并使手部可以远离夹持槽,避免粘度计破碎时造成手指划伤。
优选地,手持件12上设置有防滑层(未示出),在手持件12上设置防滑层,可以增加手持件12的摩擦力,避免夹持组件及固定在上方的粘度计从操作人员手中滑脱。防滑层12可以是防滑颗粒,或者多个波浪形凸起等。
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上均设置有防腐层,来避免盐酸试剂的腐蚀,来增加夹持组件的使用寿命。
下面进一步介绍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的使用过程。
第一步是将锁紧件11的螺母拆卸下来,并向上抬起第一夹持臂1。
第二步是将粘度计的夹持管100和毛细管101分别安装在第二夹持臂2的第一卡口7和第二卡口8内。第一卡口7和第二卡口8应该避开粘度计的上贮器、下贮器、支管和计时球的位置。
第三步是将第一夹持臂1恢复到初始位置,第一夹持臂1的第一卡口7和第二卡口8也分别覆盖在粘度计的上方,此时,粘度计位于第一夹持槽5和第二夹持槽6内。
第四步是安装螺母,并调整螺母的位置,以便固定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的相对位置,并确保第一夹持槽5和第二夹持槽6能够夹紧粘度计的夹持管100和毛细管101。
操作人员也可以使用夹持装置的某个夹持槽来夹持管径相匹配的试管,夹持组件夹持试管与夹持粘度计的过程相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采用的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2所示,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包括:多个夹持组件和固定件13。
优选地,夹持装置还包括:多组夹持组件和固定件13,固定件13将多组夹持组件连接为一体,多组夹持组件间隔地平行分布在固定件13上,以便夹持组件能够夹持在粘度计的不同位置上,使得粘度计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而且固定效果更好,也更方便手持。
在本实施例中,夹持装置包括两组上述的夹持组件,夹持组件的同一侧端部上设置有固定件13,一组夹持组件可以夹持在夹持管100和毛细管101的进口附近,另一组夹持组件可以夹持在下贮器前方的夹持管100和毛细管101上。
含有多组夹持组件的夹持装置与含有一组夹持组件的夹持装置的使用过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从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发明提供的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其一,夹持组件能够提供良好的夹持效果,夹持槽能够同时夹紧粘度计两侧或多侧的管件,同时能够将压力均匀分布在管件的圆周上,避免压力不均造成的损坏或连接管的折断,减少经济损失。其二,使用夹持组件夹持粘度计可以代替操作人员手持粘度计,夹持组件能够避免手指与粘度计直接接触,即使粘度计破碎也不会划伤操作人员,消除安全隐患。其三,本装置结构简单,取材方便,制作成本低廉,固定效果好,可以快速安装或拆卸粘度计,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主旨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和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两者之间相对距离的连接件,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两者相对的侧壁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夹持所述粘度计的夹持槽,所述连接件能够增大或减小所述夹持槽的夹持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槽包括两个截面为圆弧形的卡口,两个所述卡口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两者的相对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口的内壁上设置有弹性层,所述弹性层能够为所述粘度计提供弹性力和摩擦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两者的同一侧端部,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连接件的顶部通过第一销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夹持臂与所述连接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或通过第二销轴可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锁定件,所述锁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两者的远离所述连接件一侧端部,所述锁定件用于定位并锁定所述第一夹持臂和所述第二夹持臂两者的相对位置,以便锁定所述夹持槽的夹持半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手持件,所述手持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夹持组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手持件上设置有防滑层。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多组所述夹持组件和将多组所述夹持组件连接为一体的固定件,多组所述夹持组件间隔地平行分布在所述固定件上。
CN201611039896.XA 2016-11-22 2016-11-22 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 Pending CN1063705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39896.XA CN106370558A (zh) 2016-11-22 2016-11-22 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39896.XA CN106370558A (zh) 2016-11-22 2016-11-22 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70558A true CN106370558A (zh) 2017-02-01

Family

ID=57892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39896.XA Pending CN106370558A (zh) 2016-11-22 2016-11-22 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7055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23233B2 (de) * 1975-05-26 1978-12-21 Kurt 8000 Muenchen Henni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Verbindungssteges einer Energieführungskette
US4202520A (en) * 1978-07-24 1980-05-13 Uop Inc. Modular support assembly for tubes
CN204592581U (zh) * 2015-03-13 2015-08-26 天津市信霖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油管夹
CN204592578U (zh) * 2015-03-31 2015-08-26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孔径可调节软管管夹
CN204922238U (zh) * 2015-08-29 2015-12-30 上海易扣精密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管路的塑料管夹
CN205578914U (zh) * 2016-04-07 2016-09-14 宁波飞力普斯汽配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管线固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23233B2 (de) * 1975-05-26 1978-12-21 Kurt 8000 Muenchen Henni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Verbindungssteges einer Energieführungskette
US4202520A (en) * 1978-07-24 1980-05-13 Uop Inc. Modular support assembly for tubes
CN204592581U (zh) * 2015-03-13 2015-08-26 天津市信霖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油管夹
CN204592578U (zh) * 2015-03-31 2015-08-26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组合式孔径可调节软管管夹
CN204922238U (zh) * 2015-08-29 2015-12-30 上海易扣精密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空调管路的塑料管夹
CN205578914U (zh) * 2016-04-07 2016-09-14 宁波飞力普斯汽配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管线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70558A (zh) 用于粘度计的夹持装置
CN205537468U (zh) 一种管路角度测量装置
CN207976105U (zh) 一种机械式办公桌面平整度快速检测装置
CN209071711U (zh) 一种具有防脱功能的手机连接器
CN207858608U (zh) 一种弯管内抛专用夹具
CN105203248A (zh) 一种蒸汽管道压力测量装置
CN205209865U (zh) 一种用于复合加载成套设备的四点弯曲装置
CN208777918U (zh) 一种防滑脱的抽油杆扶正器
CN203862261U (zh) 一种玻璃棒
CN208547351U (zh) 一种高精度防抖动激光划线仪
CN206500647U (zh) 一种大小头管件夹具
CN207231893U (zh) 一种金属拉伸检测装置
CN203666597U (zh) 一种汽车雨刮器
CN205578466U (zh) 一种防松高强度螺栓
CN206920620U (zh) 一种信号夹钳
CN217503364U (zh) 一种管道压力检测保护装置
CN206140368U (zh) 一种防爆f扳手
CN204338192U (zh) 一种管道防裂夹子
CN207758369U (zh) 曲面印刷玻璃的针孔处理装置
CN209539289U (zh) 一种连接稳定的钻井卡瓦
CN219870767U (zh) 一种高压管件压力试验设备
CN106086371A (zh) U形弯管去应力装置
CN213842568U (zh) 一种弹簧生产用弹簧检测设备
CN205236326U (zh) 大口径涂层复合管传送支架
CN209130300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管道支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