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4370A - 一种便携式水净化系统的净水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水净化系统的净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4370A
CN106334370A CN201610964770.7A CN201610964770A CN106334370A CN 106334370 A CN106334370 A CN 106334370A CN 201610964770 A CN201610964770 A CN 201610964770A CN 106334370 A CN106334370 A CN 1063343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creen pack
fixed block
fram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647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旭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9647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34370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343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437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6/00Filter circuits or combinations of filters with other separating devices
    • B01D36/02Combinations of filters of different kin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水净化系统的净水方法,包括管体、盖体装置、第一过滤装置、气缸装置、第二过滤装置、滚轮装置、出水装置及支架装置,管体上设有第一握持框及第二握持框,盖体装置包括第三握持框、盖体、紧固块及第一固定块,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网、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海绵块、第二过滤网、第四固定块及第五固定块,气缸装置包括气缸、封闭框、密封环、推动杆、第三过滤网、第一定位杆、接触部、定位块及过滤框,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四过滤网、第六固定块及第七固定块,滚轮装置包括滚轮、刷毛、过滤弯板、第八固定块、顶靠杆、第五过滤网及第九固定块,出水装置包括分隔板、第一横杆,本发明能够很方便的将净化需要净化的水,并且携带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水净化系统的净水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5年10月2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5106912142,发明名称为一种便携式水净化系统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水净化系统的净水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户外探险、旅游的兴趣日益高涨,获得干净清洁的饮用水是户外探险和旅游安全保障的关键一环,携带大量自备饮用水外出探险、旅游不现实也不可能,直接取用并净化户外水源是最可行的途径。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便携式水净化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水净化系统,所述便携式水净化系统包括管体、位于所述管体上方的盖体装置、位于所述盖体装置下方的第一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下方的气缸装置、位于所述气缸装置右侧的第二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右侧的滚轮装置、位于所述滚轮装置上方的出水装置及设置于所述管体上的支架装置,所述管体上设有位于左侧的第一握持框及位于右侧的第二握持框,所述盖体装置包括第三握持框、位于所述第三握持框下方的盖体、位于所述盖体下方的紧固块及位于所述紧固块下方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方的第二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方的第三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方的海绵块、位于所述海绵块下方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海绵块上方的第四固定块及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下方的第五固定块,所述气缸装置包括气缸、位于所述气缸上方的封闭框、设置于所述封闭框上的密封环、位于所述气缸上方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上方的第三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上方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上方的接触部、位于所述封闭框上的定位块及位于所述定位块右侧的过滤框,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四过滤网、位于所述第四过滤网左侧的第六固定块及位于右侧的第七固定块,所述滚轮装置包括滚轮、设置于所述滚轮上的刷毛、位于所述滚轮上方的过滤弯板、位于所述过滤弯板上方的第八固定块、位于所述过滤弯板上方的顶靠杆、位于所述顶靠杆上方的第五过滤网及位于所述第五过滤网上方的第九固定块,所述出水装置包括分隔板、位于所述分隔板右侧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分隔板上方的过滤竖板、位于所述过滤竖板左侧的过滤斜板、位于所述过滤竖板上方的封闭板、位于所述封闭板上的集流框、位于所述集流框上的出水管及设置于所述出水管上的盖帽,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斜杆下方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二斜杆下方的第一横板及位于所述第一横板下方的支撑杆。
所述第一握持框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握持框的两端与所述管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握持框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握持框的两端与所述管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块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紧固块呈圆柱体,所述紧固块水平放置,所述紧固块的侧面设有螺纹,所述紧固块收容于所述管体内且与所述管体螺纹连接,所述盖体呈圆柱体,所述盖体水平放置,所述紧固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盖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盖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管体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三握持框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握持框的两端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过滤网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过滤网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块呈圆柱体,所述海绵块水平放置,所述海绵块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呈圆柱体,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上表面与所述海绵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四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海绵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五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气缸的下表面及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环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密封环设置于所述封闭框上且与所述封闭框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呈圆柱体,所述推动杆竖直放置,所述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密封环的内表面与所述推动杆的侧面接触,所述第三过滤网呈倾斜状,所述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接触部呈圆柱体,所述接触部竖直放置,所述接触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呈长方体,所述定位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封闭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框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过滤框的一端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框的另一端与所述封闭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过滤网的横截面呈Z字形,所述第四过滤网的两端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固定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六固定块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四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固定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七固定块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固定块与所述第四过滤网固定连接。
所述滚轮呈圆柱体,所述刷毛与所述滚轮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弯板的横截面呈弯曲状,所述过滤弯板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固定块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固定块与所述过滤弯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杆呈竖直状,所述顶靠杆的下端与所述过滤弯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呈圆柱体,所述第五过滤网水平放置,所述第五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五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九固定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九固定块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九固定块与所述第五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分隔板的横截面成L型,所述分隔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九固定块及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的上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横杆呈半圆柱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与分隔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竖板呈竖直状,所述过滤竖板的下端与所述分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竖板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斜板呈倾斜状,所述过滤斜板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斜板与所述过滤竖板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封闭板呈圆柱体,所述封闭板水平放置,所述封闭板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闭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集流框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集流框的下表面与所述封闭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正上方,所述集流框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出水管呈竖直状,所述出水管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集流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盖帽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出水管的上端收容于所述盖帽内且与所述盖帽滑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便携式水净化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很方便的将净化需要净化的水,并且携带方便,适合野外环境下使用,从而不需要携带大量的水资源,减轻了人员的负担,同时也方便了日常的使用,使得水资源也到充分的利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便携式水净化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便携式水净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便携式水净化系统包括管体1、位于所述管体1上方的盖体装置2、位于所述盖体装置2下方的第一过滤装置3、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3下方的气缸装置4、位于所述气缸装置4右侧的第二过滤装置5、位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5右侧的滚轮装置6、位于所述滚轮装置6上方的出水装置7及设置于所述管体1上的支架装置8。
如图1所示,所述管体1呈U字形,所述管体1上设有位于左侧的第一握持框11及位于右侧的第二握持框12。所述第一握持框1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下两侧,所述第一握持框11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握持框11的两端与所述管体1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握持框1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下两侧,所述第二握持框12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握持框12的两端与所述管体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从而方便使用者通过握住第一握持框11及第二握持框12抓住管体1。
如图1所示,所述盖体装置2包括第三握持框23、位于所述第三握持框23下方的盖体21、位于所述盖体21下方的紧固块22及位于所述紧固块22下方的第一固定块24。所述第一固定块2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固定块24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固定块24的一端与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紧固块22呈圆柱体,所述紧固块22水平放置,所述紧固块22的侧面设有螺纹,所述紧固块22收容于所述管体1内且与所述管体1螺纹连接。所述盖体21呈圆柱体,所述盖体21水平放置,所述紧固块22的上表面与所述盖体2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盖体21的下表面与所述管体1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三握持框23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握持框23的两端与所述盖体2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过滤装置3包括第一过滤网31、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31上方的第二固定块32、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31下方的第三固定块33、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31下方的海绵块34、位于所述海绵块34下方的第二过滤网35、位于所述海绵块34上方的第四固定块36及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35下方的第五固定块37。所述第一过滤网31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过滤网31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31的侧面与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3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固定块32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二固定块32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过滤网3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32的侧面与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3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固定块33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三固定块33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过滤网3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33的侧面与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块34呈圆柱体,所述海绵块34水平放置,所述海绵块34的侧面与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35呈圆柱体,所述第二过滤网35的侧面与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35的上表面与所述海绵块3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块36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四固定块36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四固定块36的下表面与所述海绵块3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块36的侧面与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块37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五固定块37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五固定块37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五固定块37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过滤网3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块37的侧面与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气缸装置4包括气缸41、位于所述气缸41上方的封闭框42、设置于所述封闭框42上的密封环43、位于所述气缸41上方的推动杆44、位于所述推动杆44上方的第三过滤网45、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45上方的第一定位杆46、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46上方的接触部47、位于所述封闭框42上的定位块48及位于所述定位块48右侧的过滤框49。所述气缸41的下表面及侧面与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闭框42包围在所述气缸41的周围且与所述气缸41密封连接,放置水进入到气缸41内。所述密封环43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密封环43设置于所述封闭框42上且与所述封闭框42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44呈圆柱体,所述推动杆44竖直放置,所述推动杆44的下端与所述气缸41连接,所述密封环43的内表面与所述推动杆44的侧面紧密接触,从而防止水进入到气缸41内。所述第三过滤网45呈倾斜状,所述推动杆44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过滤网4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45的侧面与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46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定位杆46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过滤网4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接触部47呈圆柱体,所述接触部47竖直放置,所述接触部47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定位杆4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接触部47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从而防止接触部47顶靠到第二过滤网35,从而损坏第二过滤网35。所述定位块48呈长方体,所述定位块48的下表面与所述封闭框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从而防止第三过滤网45过度向下移动。所述过滤框49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过滤框49的一端与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框49的另一端与所述封闭框4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过滤装置5包括第四过滤网51、位于所述第四过滤网51左侧的第六固定块53及位于右侧的第七固定块52。所述第四过滤网51的横截面呈Z字形,所述第四过滤网51的两端与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对水进行多重过滤。所述第六固定块5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下两侧,所述第六固定块53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六固定块53与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四过滤网51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固定块5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下两侧,所述第七固定块52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七固定块52与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固定块52与所述第四过滤网51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滚轮装置6包括滚轮61、设置于所述滚轮61上的刷毛62、位于所述滚轮61上方的过滤弯板63、位于所述过滤弯板63上方的第八固定块64、位于所述过滤弯板63上方的顶靠杆65、位于所述顶靠杆65上方的第五过滤网66及位于所述第五过滤网66上方的第九固定块67。所述滚轮61呈圆柱体,所述滚轮61可以旋转。所述刷毛62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滚轮61的表面上,所述刷毛62与所述滚轮61固定连接,从而当所述滚轮61旋转时,可以对水进行过滤。所述过滤弯板63的横截面呈弯曲状,所述过滤弯板63的侧面与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固定块64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八固定块64与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固定块64与所述过滤弯板6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杆65呈竖直状,所述顶靠杆65的下端与所述过滤弯板6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66呈圆柱体,所述第五过滤网66水平放置,所述第五过滤网66的侧面与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杆65的上端与所述第五过滤网6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九固定块67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九固定块67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九固定块67与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九固定块67与所述第五过滤网6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出水装置7包括分隔板71、位于所述分隔板71右侧的第一横杆72、位于所述分隔板71上方的过滤竖板74、位于所述过滤竖板74左侧的过滤斜板73、位于所述过滤竖板74上方的封闭板75、位于所述封闭板75上的集流框76、位于所述集流框76上的出水管77及设置于所述出水管77上的盖帽78。所述分隔板71的横截面成L型,所述分隔板71的下端与所述第九固定块67及管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71的上端呈竖直状,从而将从第五过滤网66过滤后的水集中到左侧。所述第一横杆72呈半圆柱体,所述第一横杆72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72的侧面与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与分隔板71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竖板74呈竖直状,所述过滤竖板74的下端与所述分隔板7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竖板74的侧面与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斜板73呈倾斜状,所述过滤斜板73的侧面与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斜板73与所述过滤竖板74的左表面固定连接,从而可以对集中到左侧的水再次进行过滤。所述封闭板75呈圆柱体,所述封闭板75水平放置,所述封闭板75的侧面与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闭板75上设有第一通孔751,所述第一通孔751呈圆柱体状,所述第一通孔751贯穿所述封闭板75的上下表面。所述集流框76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集流框76的下表面与所述封闭板7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751的正上方,所述集流框76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通孔761,所述第二通孔761与所述集流框76的内部相通。所述出水管77呈竖直状,所述出水管77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761且与所述集流框76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盖帽78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出水管77的上端收容于所述盖帽78内且与所述盖帽78滑动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支架装置8包括第一斜杆81、位于所述第一斜杆81下方的第二斜杆82、位于所述第二斜杆82下方的第一横板83及位于所述第一横板83下方的支撑杆84。所述第一斜杆81呈倾斜状,所述第一斜杆81的两端与所述管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82呈倾斜状,所述第二斜杆82的一端与所述管体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杆8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斜杆8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板8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横板83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横板83的左右两端与所述管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84呈长方体,所述支撑杆84竖直放置,所述支撑杆84的短与所述第一横板83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本发明便携式水净化系统使用时,使用者可以方便的握住第一握持框11及第二握持框12,从而方便拿取。然后握住第三握持框23,将盖体21拔出。然后往管体1内倒置需要净化的水,然后经过第一过滤网31、第二过滤网35及海绵块34的过滤后进入到下方,然后启动气缸41,使得推动杆44可以不断的上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三过滤网45不断上下移动,从而可以对水进行主动的过滤,且可以防止第三过滤网45上积累较多的杂质。然后经过过滤框49的过滤后进入到右侧,经过第四过滤网51的过后进入到滚轮61的左侧,然后使得滚轮61旋转,从而使得刷毛62过滤掉其中的杂质。然后经过过滤弯板63的过滤后进入到上方,然后经过第五过滤网66的过滤后集中到左侧,然后经过过滤斜板73及过滤竖板74的过滤后经过第一通孔751进入到集流框76内,然后经过第二通孔761进入到出水管77中,然后排出即可。至此,本发明便携式水净化系统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便携式水净化系统的净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水净化系统包括管体、位于所述管体上方的盖体装置、位于所述盖体装置下方的第一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下方的气缸装置、位于所述气缸装置右侧的第二过滤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右侧的滚轮装置、位于所述滚轮装置上方的出水装置及设置于所述管体上的支架装置,所述管体上设有位于左侧的第一握持框及位于右侧的第二握持框,所述盖体装置包括第三握持框、位于所述第三握持框下方的盖体、位于所述盖体下方的紧固块及位于所述紧固块下方的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过滤装置包括第一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上方的第二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方的第三固定块、位于所述第一过滤网下方的海绵块、位于所述海绵块下方的第二过滤网、位于所述海绵块上方的第四固定块及位于所述第二过滤网下方的第五固定块,所述气缸装置包括气缸、位于所述气缸上方的封闭框、设置于所述封闭框上的密封环、位于所述气缸上方的推动杆、位于所述推动杆上方的第三过滤网、位于所述第三过滤网上方的第一定位杆、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杆上方的接触部、位于所述封闭框上的定位块及位于所述定位块右侧的过滤框,所述第二过滤装置包括第四过滤网、位于所述第四过滤网左侧的第六固定块及位于右侧的第七固定块,所述滚轮装置包括滚轮、设置于所述滚轮上的刷毛、位于所述滚轮上方的过滤弯板、位于所述过滤弯板上方的第八固定块、位于所述过滤弯板上方的顶靠杆、位于所述顶靠杆上方的第五过滤网及位于所述第五过滤网上方的第九固定块,所述出水装置包括分隔板、位于所述分隔板右侧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分隔板上方的过滤竖板、位于所述过滤竖板左侧的过滤斜板、位于所述过滤竖板上方的封闭板、位于所述封闭板上的集流框、位于所述集流框上的出水管及设置于所述出水管上的盖帽,所述支架装置包括第一斜杆、位于所述第一斜杆下方的第二斜杆、位于所述第二斜杆下方的第一横板及位于所述第一横板下方的支撑杆;
净水方法如下:便携式水净化系统使用时,使用者握住第一握持框(11)及第二握持框(12);然后握住第三握持框(23),将盖体(21)拔出;然后往管体(1)内倒置需要净化的水,然后经过第一过滤网(31)、第二过滤网(35)及海绵块(34)的过滤后进入到下方,然后启动气缸(41),使得推动杆(44)不断的上下移动,进而使得第三过滤网(45)不断上下移动,从而对水进行主动的过滤,且可以防止第三过滤网(45)上积累较多的杂质;然后经过过滤框(49)的过滤后进入到右侧,经过第四过滤网(51)的过后进入到滚轮(61)的左侧,然后使得滚轮(61)旋转,从而使得刷毛(62)过滤掉其中的杂质;然后经过过滤弯板(63)的过滤后进入到上方,然后经过第五过滤网(66)的过滤后集中到左侧,然后经过过滤斜板(73)及过滤竖板(74)的过滤后经过第一通孔(751)进入到集流框(76)内,然后经过第二通孔(761)进入到出水管(77)中,然后排出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握持框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握持框的两端与所述管体的左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握持框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握持框的两端与所述管体的右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呈水平状,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端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紧固块呈圆柱体,所述紧固块水平放置,所述紧固块的侧面设有螺纹,所述紧固块收容于所述管体内且与所述管体螺纹连接,所述盖体呈圆柱体,所述盖体水平放置,所述紧固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盖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盖体的下表面与所述管体的上表面接触,所述第三握持框的横截面呈凹字形,所述第三握持框的两端与所述盖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网呈圆柱体,所述第一过滤网水平放置,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海绵块呈圆柱体,所述海绵块水平放置,所述海绵块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呈圆柱体,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上表面与所述海绵块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四固定块的下表面与所述海绵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五固定块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固定块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净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的下表面及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环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密封环设置于所述封闭框上且与所述封闭框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呈圆柱体,所述推动杆竖直放置,所述推动杆的下端与所述气缸连接,所述密封环的内表面与所述推动杆的侧面接触,所述第三过滤网呈倾斜状,所述推动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呈竖直状,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接触部呈圆柱体,所述接触部竖直放置,所述接触部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呈长方体,所述定位块的下表面与所述封闭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框的横截面呈L型,所述过滤框的一端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框的另一端与所述封闭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过滤网的横截面呈Z字形,所述第四过滤网的两端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固定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六固定块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第四过滤网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固定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七固定块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七固定块与所述第四过滤网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净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呈圆柱体,所述刷毛与所述滚轮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弯板的横截面呈弯曲状,所述过滤弯板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固定块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八固定块与所述过滤弯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杆呈竖直状,所述顶靠杆的下端与所述过滤弯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五过滤网呈圆柱体,所述第五过滤网水平放置,所述第五过滤网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五过滤网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九固定块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九固定块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九固定块与所述第五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的横截面成L型,所述分隔板的下端与所述第九固定块及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的上端呈竖直状,所述第一横杆呈半圆柱体,所述第一横杆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横杆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与分隔板的右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竖板呈竖直状,所述过滤竖板的下端与所述分隔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竖板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斜板呈倾斜状,所述过滤斜板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斜板与所述过滤竖板的左表面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净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板呈圆柱体,所述封闭板水平放置,所述封闭板的侧面与所述管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封闭板上设有第一通孔,所述集流框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集流框的下表面与所述封闭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的正上方,所述集流框的上表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出水管呈竖直状,所述出水管的下端对准所述第二通孔且与所述集流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盖帽呈空心的圆柱体,所述出水管的上端收容于所述盖帽内且与所述盖帽滑动连接。
CN201610964770.7A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便携式水净化系统的净水方法 Withdrawn CN1063343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64770.7A CN106334370A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便携式水净化系统的净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691214.2A CN105194930B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便携式水净化系统
CN201610964770.7A CN106334370A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便携式水净化系统的净水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91214.2A Division CN105194930B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便携式水净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4370A true CN106334370A (zh) 2017-01-18

Family

ID=549430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64770.7A Withdrawn CN106334370A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便携式水净化系统的净水方法
CN201510691214.2A Active CN105194930B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便携式水净化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691214.2A Active CN105194930B (zh) 2015-10-21 2015-10-21 一种便携式水净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633437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88759A (zh) * 2016-04-09 2016-07-20 陈永林 一种电缆干燥除尘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80550A1 (en) * 2005-02-16 2006-08-17 Metal & Arsenic Removal Technology Portable water purifier
CN201044693Y (zh) * 2006-11-10 2008-04-09 肖银锋 便携式水过滤净化健康水杯
CN201257332Y (zh) * 2008-07-17 2009-06-17 王培奇 便携式野外直饮水装置
CN202671324U (zh) * 2012-07-30 2013-01-16 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可移动超滤净水器
CN104876382A (zh) * 2015-06-11 2015-09-02 王杨 一种用于净化生活污水的设备
CN104891698A (zh) * 2015-06-11 2015-09-09 王杨 一种生活污水快速净化装置
CN104906870A (zh) * 2015-06-19 2015-09-16 黄斌 一种污水快速净化沉淀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0998C (zh) * 2005-12-14 2007-11-28 朱鲁曰 军队单兵净水杯
CA2567559A1 (en) * 2006-02-28 2007-08-28 Ian M. Moorey Portable water purification system
CN2923672Y (zh) * 2006-04-11 2007-07-18 黄樟焱 便携式净水器
US7507338B2 (en) * 2006-10-13 2009-03-24 Filtrex Holdings Pte Ltd. Universal water purifier unit assembly device
CN201305474Y (zh) * 2008-06-12 2009-09-09 巫远程 一种便携式新型结构净水器
CN201711009U (zh) * 2010-04-30 2011-01-19 周建国 便捷式过滤器
CN102774930B (zh) * 2012-07-30 2014-01-01 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可移动超滤净水器
CN103611351B (zh) * 2013-11-14 2015-12-02 东莞市翰胜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全自动水净化鼓滤器
CN104958977B (zh) * 2015-06-05 2016-07-13 福建欣隆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除尘装置
CN205127542U (zh) * 2015-10-21 2016-04-06 蔡旭东 一种便携式水净化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80550A1 (en) * 2005-02-16 2006-08-17 Metal & Arsenic Removal Technology Portable water purifier
CN201044693Y (zh) * 2006-11-10 2008-04-09 肖银锋 便携式水过滤净化健康水杯
CN201257332Y (zh) * 2008-07-17 2009-06-17 王培奇 便携式野外直饮水装置
CN202671324U (zh) * 2012-07-30 2013-01-16 浙江沁园水处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可移动超滤净水器
CN104876382A (zh) * 2015-06-11 2015-09-02 王杨 一种用于净化生活污水的设备
CN104891698A (zh) * 2015-06-11 2015-09-09 王杨 一种生活污水快速净化装置
CN104906870A (zh) * 2015-06-19 2015-09-16 黄斌 一种污水快速净化沉淀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94930A (zh) 2015-12-30
CN105194930B (zh)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692436U (zh) 一种水池用高效净水设备
CN207088554U (zh) 一种便于油渣过滤的油渣分离机
CN106334370A (zh) 一种便携式水净化系统的净水方法
CN205127542U (zh) 一种便携式水净化系统
CN205557795U (zh) 一种易拆卸安装雨水收集模块
CN209878400U (zh) 一种污水处理用过滤取样工具
CN105105444A (zh) 一种野外生存雨伞
CN211836883U (zh) 一种便携更换集尘盒的除尘机
CN208700734U (zh) 一种工业污水过滤吸附装置
CN103663757A (zh) 通用吸管式净水器
CN207714422U (zh) 一种山林雨水收集净化装置
CN209906478U (zh) 一种环保型污水处理装置
CN105819053A (zh) 一种佐料瓶
CN208327653U (zh) 一种便捷式水净化装置
CN202104126U (zh) 一种观赏鱼缸污物收集装置
CN207976321U (zh) 一种水质检测用取样装置
CN207628040U (zh) 一种快速除藻的机械装置
CN206274190U (zh) 一种室内空气净化设备
CN205965093U (zh) 一种农药残留的振荡提取萃取装置
CN205762827U (zh) 一种循环清洗装置
CN201987212U (zh) 一种立体伞架
CN205164948U (zh) 物料除铁过滤装置
CN218405207U (zh) 一种道路绿化分隔装置
CN207685024U (zh) 便携式可伸缩的净水装置
CN207981219U (zh) 一种高中化学用多功能集气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8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