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4275A -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和施源器 - Google Patents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和施源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4275A
CN106334275A CN201610854184.7A CN201610854184A CN106334275A CN 106334275 A CN106334275 A CN 106334275A CN 201610854184 A CN201610854184 A CN 201610854184A CN 106334275 A CN106334275 A CN 106334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
energy source
source
outer tube
positioning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541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34275B (zh
Inventor
朱艳春
谢耀钦
熊璟
付楠
陈昳丽
王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stitute of Advanced Technolog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61085418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342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34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42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342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42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01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using radiation sources introduced into or applied onto the body; brachytherapy
    • A61N5/1014Intracavitary radiation therap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 A61B5/055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for diagnosis by means of electric currents or magnetic fields; Measuring using microwaves or radio waves  involving electronic [EMR] or nuclear [NMR] magnetic resonance, e.g.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01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using radiation sources introduced into or applied onto the body; brachytherapy
    • A61N5/1007Arrangements or means for the introduction of sources into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01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using radiation sources introduced into or applied onto the body; brachytherapy
    • A61N5/1014Intracavitary 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16Gynaecological radiation therap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3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48Monitoring, verifying, controlling systems and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10X-ray therapy; Gamma-ray therapy; Particle-irradiation therapy
    • A61N2005/1092Detai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和施源器,该方法包括:将定位管插入施源器外管中;将插有所述定位管的施源器外管插入施源目标部位,并进行三维磁共振成像;根据所述定位管中的显像剂和定位装置确定施源位置。该方法能够在磁共振图像中精确定位施源器外管的位置,并清晰显示施源器外管周围组织器官的形态和病变情况,有效提高定位精度。

Description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和施源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施源器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和施源器。
背景技术
临床上在后装治疗过程中,对施源器的定位通常是通过正侧位X光片或者三维计算机断层(Computed Tomography,CT)扫描得到的。随着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maging,MRI)的发展,其无辐射、高分辨率、高软组织对比度的优势,使之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后装放射治疗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在妇科腔内放疗中得到了肯定。20世纪80年代后期,反应堆生产出高强度微型铱-192源,加之经由最初的机械和电机阶段逐渐向电脑控制发展,使后装治疗进入了新阶段。后装放射治疗是指把不带放射源的治疗容器(施源器)置于治疗部位,由电脑遥控步进电机(后装机)将放射源送入施源器进行放射治疗,如此可避免防止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因放射受伤。由于放置位置准确、距病体组织近等优点,在治疗妇科、鼻咽、食道、支气管、直肠、膀胱、乳腺及胰腺等肿瘤中,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后装机的作用是通过施源管将放射源准确、安全、定时地放置到人体病变部位。
后装治疗作为外照射的辅助治疗手段,根据平方反比定律,近放射源处的剂量随距离变化要比远源处大得多。利用这一特征,肿瘤组织可以得到有效的杀伤剂量,而临近的正常组织可得到保护。由此可见,作为后装治疗的质量保证之一就是放射源的到位精度,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
目前后装治疗的工作流程是,根据医生的诊断结果,将消毒后的施源管插入病人治疗部位中,并固定好;然后用模拟机拍摄正侧位X光片或者三维CT图像,定位施源管的位置,制定各点的最佳治疗时间,设计治疗计划;将施源管与后装治疗机接通,然后通过操作后装机控制系统执行放疗计划;当完成一定量的辐照之后,在后装机电脑控制下,放射源自动退回到储源器,完成一次近距离后装治疗。
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磁共振成像无辐射、高分辨率、高软组织对比度等优点,使得磁共振成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临床上用模拟机拍摄正侧位X光片,根据坐标重建结果制定治疗计划,虽然可以实现后装内照射治疗,但是治疗计划简单、剂量精确度很低,无法正确评估病变范围和正常组织的情况进而给予个性化精确的放射治疗剂量方案。
中国专利CN101152090A公布了一种“可用于CT扫描的宫颈癌单管式后装施源器”,能够通过CT机进行扫描成像的宫颈癌后装施源器,它包括一中空的施源管道,管道的一端与后装机施源管连接,另一端为病灶治疗端,该治疗端是由具有屏蔽功能材料制成的椭圆形内管构成,在内管中心上设置有一圆孔,该圆孔与施源管道相通,在内管外还活动式的套接有一采用CT兼容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圆筒形外管,该发明可以通过CT扫描获得病变部位的三维图像,从而准确的估计病变范围和周围正常组织情况,为个体化精确地进行放射治疗提供图像数据依据。
目前,通过CT三维成像可以实现施源器的定位、制定精确地放疗计划,但是CT图像软组织对比度差,而通常内照射治疗都是针对软组织腔道,CT图像并不能较好呈现。根据磁共振成像的原理,三维磁共振图像可以清晰的呈现病变部位和周围器官的组织结构,但是目前适用于磁共振成像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施源器管道在磁共振成像中往往因为没有信号,在三维图像上体现为黑色,因而导致磁共振三维图像不能发挥原有的优势准确地对施源管位置进行定位,也影响了周围组织病变情况的可观察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和施源器,可以在磁共振图像中精确定位施源器管道的位置,并清晰显示施源器管道周围组织器官的形态和病变情况,有效提高治疗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包括:将定位管插入施源器外管中;将插有所述定位管的施源器外管插入施源目标部位,并进行三维磁共振成像;根据所述定位管中的显像剂和定位装置确定施源位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器,包括后装机、放射源通道和施源器外管,所述施源器还包括与所述施源器外管匹配的定位管,其中,所述定位管是空心的,内部填充有用于磁共振成像的显像剂和定位装置,所述定位管用于在进行磁共振成像时内置于所述施源器外管中,随所述施源器外管插入施源目标部位。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通过在施源器管道中插入定位管后插入待施源部位进行三维磁共振扫描,能够在三维磁共振成像中高亮显示施源器管道,可准确定位施源器管道的位置以及施源位置与施源管道的相对角度和相对深度,清晰显示病变组织以及周边组织器官的形态构造和病变情况,提供更好的软组织对比度,更好的呈现病变部位的组织特性,从而可以精确定位施源器管道所处的位置,并且为精确设计放疗计划、准确控制放射源的驻留部位和时间提供依据,提高治疗精度和安全性。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器的定位管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器的定位管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器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施源器内管的纵切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施源器内管的横切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的深度位置计算的模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和施源器。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101,将定位管插入施源器管道中。
具体地,定位管与施源器管道相匹配,不同尺寸的施源器管道配有相应的定位管,所述定位管能够在三维磁共振成像中呈高亮显像。
步骤102,将插有所述定位管的施源器外管插入施源目标部位,并进行三维磁共振成像。
步骤103,根据所述定位管中的显像剂和定位装置确定施源位置。
本发明所述的施源器管道由MRI兼容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定位管也采用适用于磁共振成像的材料制成。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定位管的尺寸与所述施源器外管匹配,定位管是空心管,内部填充有在磁共振下呈高信噪比的所述显像剂和定位装置。其中,显像剂可以是油、水或者其他适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对比增强剂(或显像剂、造影剂等),预先封闭填充在所述定位管中,以确保在三维磁共振图像中高亮显示施源管的位置。对比增强剂例如是DTPA(钆-二乙烯二胺五醋酸)的络合物等。其中,定位装置可以包括角度定位装置和深度定位装置,用来确定磁共振成像中的某一目标位置相对于施源器外管的角度和深度。
需要理解的是,与现有的CT定位的内照射治疗相比,三维磁共振定位的内照射治疗方案辐射更低,并可以提供更好的软组织对比度。由于内照射治疗主要针对人体中的腔体病变进行治疗,因此较好的呈现病变组织和周边器官,是制定精确的放射源治疗计划的基本条件。
在实际应用中,先将施源器外管提前插入病人体内,同时将用于磁共振成像定位的与施源器外管配套的定位管插入外管里,由于定位管里面设计有定位装置,定位管内部填充了磁共振成像的显像剂,确保在三维磁共振图像中准确显示施源器外管的位置。三维磁共振扫描完成,根据三维磁共振图像中病变组织和正常组织或者器官的情况以及施源器外管的位置制定放射治疗的治疗计划。然后取出定位管,根据内照射治疗的需要,插入合适的施源器内管,内管的插入角度可根据定位图像进行调整,内管中插入放射源通道。为了不同治疗的需要,可以设计不同结构的施源器内管,以适应对放射源通道的数量和位置等的不同需求。
本实施例通过在施源器管道中插入定位管后插入待施源部位进行三维磁共振扫描,由于定位管能够在三维磁共振图像中高亮显像,使得施源器管道在三维磁共振图像中不再是黑色,能够清晰地呈现施源器外管的位置以及周围组织器官的构造和病变情况,提供更好的软组织对比度,更好的呈现病变部位的组织特性,并且为精确设计放疗计划、准确控制放射源的驻留部位和时间提供依据,定位装置能够在显像剂的高亮显示下精确定位病灶与施源器外管的相对位置,提高治疗效率和安全性。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器,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所描述的方法,如下面的实施例所述。由于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器解决问题的原理与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相似,因此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器的实施可以参见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器包括后装机10(图中未示出)、施源器外管20、与所述施源器外管匹配的定位管30、放射源通道40,其中,如图3所示,所述定位管30是空心的,内部填充有用于磁共振成像的显像剂31和定位装置32,所述定位管30用于在进行磁共振成像时内置于所述施源器外管20中,随所述施源器外管20插入施源目标部位。
根据磁共振成像的原理,三维磁共振图像可以清晰的呈现病变部位和周围器官的组织结构,但是施源器外管在磁共振成像中往往因为没有信号,在三维图像上表现为黑色。因此为了在三维图像中定位施源器外管所处的准确位置,专门设计了上述的与施源器外管匹配的定位管30,如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施源器外管20由MRI兼容的高分子材料制成,定位管30也采用适用于磁共振成像的材料制成。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定位管30中填充了在磁共振下呈高信噪比的显像剂,显像剂例如可以是油、水或者其他适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对比增强剂(或显像剂、造影剂等)等,预先封闭填充在所述定位管内部,以确保在三维磁共振图像中高亮显示施源管的位置和周边部位的情况。对比增强剂例如是DTPA(钆-二乙烯二胺五醋酸)的络合物等。
进一步地,定位装置32可以包括角度定位装置321和深度定位装置322,用来确定磁共振成像中的某以目标位置相对于施源器外管的角度和深度。图3中被显像剂包围的是一个实施例的深度定位装置。在三维磁共振图像中,不仅可以清晰的呈现病变部位和周围器官的组织结构,还可以呈现定位管内部的显像剂。定位管30的横断面如图4所示,定位管30中还包括角度定位装置321,用来确定病变部位对应的施源器外管的角度位置。角度定位装置例如是通过在定位管内壁上设置小凸起(纵向条状等)来实现,小凸起在磁共振图像中也显示为黑色,由于定位管里面填充了显像剂,因此在图像中很容易准确的找到角度定位的小凸起,实际操作中为了便于直接观察角度,可以设计更多的小凸起结构使角度刻度更细。深度定位装置的横截面的特征随所述横截面在所述定位管中的深度而变化,例如深度定位装置的每个横截面的面积或宽度与所述横截面在定位管中的深度一一对应。实际设计中深度定位装置可以有多种设计,例如反向圆锥形,原理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一个是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施源器还包括与所述施源器外管匹配的施源器内管50。图6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施源器内管的纵切面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施源器内管的横切面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施源器内管50中具有一个或多个孔状通道,用于放置一个或多个放射源通道40,所述孔状通道的分布位置可以不同。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管30、施源器外管20和施源器内管50均由磁共振成像兼容的高分子材料制成,表面设有预设精度的刻度。所述刻度可以包括纵深刻度和角度刻度等一个或多个维度的刻度。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刻度准确判断施源器内管放入待施源位置的深度,在三维磁共振图像中,也可以辅助定位施源器外管所处的位置和偏差。
当进行放射治疗时,所述施源器内管与施源器外管卡接固定,通过内管上的孔状通道插入所述放射源通道。具体的卡接固定方式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所述放射源通道40的一端通过预设接口与后装机10相连,另一端放入施源器内管50,为病灶治疗端。在治疗时,在后装机的计算机控制下根据放疗计划导入放射源到放射源通道40中的预设位置。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施源器包括至少一组所述施源器外管20和对应的所述定位管30。具体地,施源器外管20的数量根据治疗的需求不限一个,每个施源器外管20都配有一个与之精确匹配(例如包括长度、直径的匹配和接口连接关系的匹配等)的定位管30,在进行三维磁共振扫描时,预先将每个定位管分别插入对应的施源管中,从而可在三维磁共振图像中定位每一根施源管的位置。
本实施例通过在施源器外管中插入定位管后插入待施源部位进行三维磁共振扫描,由于定位管能够在三维磁共振图像中高亮显像,使得施源器外管在三维磁共振图像中不再是黑色,并能够根据定位装置精确地呈现施源器外管的位置以及周围组织器官的构造和病变情况,提供更好的软组织对比度,更好的呈现病变部位的组织特性,从而可以精确定位施源器外管所处的位置,并且为精确设计放疗计划、准确控制放射源的驻留部位和时间提供依据,提高治疗效率和安全性。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201,将定位管插入施源器外管中。
具体地,可以有一组或多组定位管与施源器外管,每组定位管与施源器外管相互匹配,不同尺寸的施源器外管配有相应的定位管。将定位管插入相应的施源器外管,有几个施源器外管插入几只定位管。
其中,定位管的尺寸与所述施源器外管匹配,定位管是空心管,内部填充有在磁共振下呈高信噪比的所述显像剂和定位装置。其中,显像剂可以是油、水或者其他适用于磁共振成像的对比增强剂(或显像剂、造影剂等),预先封闭填充在所述定位管中,以确保在三维磁共振图像中高亮显示施源管的位置。对比增强剂例如是DTPA(钆-二乙烯二胺五醋酸)的络合物等。
步骤202,将插有所述定位管的施源器外管插入施源目标部位,并进行三维磁共振成像。
具体地,治疗前首先将消毒后的定位管插入施源器外管中,然后将消毒后的施源器外管和定位管一同插入病人体内,进行磁共振三维成像。操作者可根据经验或已知的信息估计待施源部位的位置,将插有所述定位管的施源器外管插入到估计的施源目标部位。
步骤203,根据所述定位管中的显像剂和定位装置确定施源位置。
通过三维磁共振扫描成像来确定施源器外管和定位管在体内的位置,以及周围组织器官的情况,准确评估病变范围以及与周围重要器官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制定个体化的放射治疗计划,进而确定当前施源器外管的位置与实际的施源位置的偏差,并进行施源器外管位置调整。在三维磁共振图像中,不仅可以清晰的呈现病变部位和周围器官的组织结构,还可以呈现定位管内部的显像剂。
其中,定位装置包括深度定位装置和/或角度定位装置,所述根据所述定位管中的显像剂和定位装置确定施源位置,包括:根据所述角度定位装置确定所述施源位置与所述施源器外管的相对角度,和/或,根据所述深度定位装置确定所述施源位置与所述施源器外管的相对深度。角度定位装置例如是通过在定位管内壁上设置小凸起(纵向条状等)来实现,小凸起在磁共振图像中也显示为黑色,由于定位管里面填充了显像剂,因此在图像中很容易准确的找到角度定位的小凸起,实际操作中为了便于直接观察角度,可以设计更多的小凸起结构使角度刻度更细。深度定位装置的横截面的特征随所述横截面在所述定位管而变化,例如深度定位装置的每个横截面的面积或宽度与所述横截面在定位管中的深度一一对应。以深度定位装置是图3所示的圆锥形为例,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深度位置计算方法如图9所示,在病变部位的横断面磁共振图像中,可以测量得到深度定位装置的宽度d,图9中D和H分别为圆锥形底面的直径和圆锥高度,D和H对于特定的定位管是已知的,因此可以求得病变部位距离定位管顶端的距离为h=H×d/D,实际设计中可以将深度定位装置反向设计,原理相同,不再赘述。
步骤204,取出所述定位管。
施源器外管的位置调整好后,将施源管固定在确定好的施源位置,取出定位管。
步骤205,根据所述施源位置确定所需放射源通道的数量和分布结构。
根据施源位置的具体情况,可以精确设计放射治疗计划,例如放射源的照射位置、照射角度、照射剂量等,根据实际的放射源放置需求确定放射源通道的数量和分布结构。
步骤206,选取所述数量和分布结构的放射源通道对应的施源器内管。
为了配合不同的治疗需求,施源器内管的结构多种多样,如:施源器内管上放射源通道的数量不同,通道的分布位置不同等。
步骤207,根据所述施源位置将施源器内管固定于所述施源器外管中。
步骤208,将连接后装机的放射源通道插入对应的施源器内管中进行放射源照射。
本申请的实施例通过在施源器外管中插入定位管后插入待施源部位进行三维磁共振扫描,由于定位管能够在三维磁共振图像中高亮显像,使得施源器外管在三维磁共振图像中不再是黑色,能够清晰地呈现施源器外管的位置以及周围组织器官的构造和病变情况,提供更好的软组织对比度,更好的呈现病变部位的组织特性,从而可以精确定位施源器外管所处的位置,并且为精确设计放疗计划、准确控制放射源的驻留部位和时间提供依据,提高治疗精度和安全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装置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装置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装置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装置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7)

1.一种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定位管插入施源器外管中;
将插有所述定位管的施源器外管插入施源目标部位,并进行三维磁共振成像;
根据所述定位管中的显像剂和定位装置确定施源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施源器外管定位于所述施源位置之后,还包括:
取出所述定位管;
根据所述施源位置将施源器内管固定于所述施源器外管中;
将连接后装机的放射源通道插入对应的施源器内管中进行放射源照射。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管的尺寸与所述施源器外管匹配,所述定位管是空心管,内部填充有在磁共振下呈高信噪比的所述显像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像剂包括油或水,预先封闭填充在所述定位管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深度定位装置和/或角度定位装置,所述根据所述定位管中的显像剂和定位装置确定施源位置,包括:
根据所述角度定位装置确定所述施源位置与所述施源器外管的相对角度,和/或,
根据所述深度定位装置确定所述施源位置与所述施源器外管的相对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定位装置的横截面的面积或宽度随着所述横截面在所述施源器外管中的深度而变化,所述根据所述深度定位装置确定所述施源位置与所述施源器外管的相对深度包括:
根据所述深度定位装置的横截面确定所述施源位置到所述施源器外管口的相对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施源位置将施源器内管固定于所述施源器外管中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施源位置确定所需放射源通道的数量和分布结构;
选取所述数量和分布结构的放射源通道对应的施源器内管。
8.一种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器,包括后装机、放射源通道和施源器外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施源器还包括与所述施源器外管匹配的定位管,其中,所述定位管是空心的,内部填充有用于磁共振成像的显像剂和定位装置,所述定位管用于在进行磁共振成像时内置于所述施源器外管中,随所述施源器外管插入施源目标部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像剂在磁共振下呈高信噪比,封闭填充在所述定位管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施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像剂包括油或水。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源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施源器外管匹配的施源器内管,所述施源器内管中具有一个或多个孔状通道,用于放置一个或多个放射源通道,所述孔状通道的分布位置不同。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施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管、施源器外管和施源器内管由磁共振成像兼容的高分子材料制成,表面设有预设精度的刻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施源器,其特征在于,当进行放射治疗时,所述施源器内管与施源器外管卡接固定,通过内管上的孔状通道插入所述放射源通道,所述放射源通道的一端与后装机相连,另一端为病灶治疗端。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施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管中设有角度定位装置和/或深度定位装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施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定位装置包括在所述定位管内壁上设置的凸起。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施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定位管中,所述深度定位装置的横截面的特征随所述横截面在所述定位管而变化。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施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截面的特征包括横截面的面积或宽度,所述深度定位装置的每个横截面的面积或宽度与所述横截面在所述定位管中的深度一一对应。
CN201610854184.7A 2016-09-27 2016-09-27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和施源器 Active CN1063342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54184.7A CN106334275B (zh) 2016-09-27 2016-09-27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和施源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54184.7A CN106334275B (zh) 2016-09-27 2016-09-27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和施源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4275A true CN106334275A (zh) 2017-01-18
CN106334275B CN106334275B (zh) 2020-07-03

Family

ID=578403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54184.7A Active CN106334275B (zh) 2016-09-27 2016-09-27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和施源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3427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58292A1 (zh) * 2016-09-27 2018-04-05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和施源器
WO2018058291A1 (zh) * 2016-09-27 2018-04-05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和施源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54900A1 (en) * 2003-07-21 2005-03-10 Vanderbilt University Ophthalmic orbital surgery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image-guided navigation system
CN1883726A (zh) * 2005-06-23 2006-12-27 西门子公司 导管、导管装置和成像诊断设备
CN2912675Y (zh) * 2006-06-15 2007-06-20 卢金利 双腔水囊型食道施源器
CN101152090A (zh) * 2007-09-22 2008-04-02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可用于ct扫描的宫颈癌单管式后装施源器
WO2014144633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high dose radiation therapy treatment planning
CN104994908A (zh) * 2012-12-12 2015-10-21 核通运营有限公司 近距离放射治疗仪器、成像系统以及图像采集的方法
US20160051839A1 (en) * 2013-03-12 2016-02-25 The 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 Multitube esophageal brachytherapy catheter
CN105749431A (zh) * 2014-12-10 2016-07-13 核通业务有限公司 短距离放射治疗位置确认系统及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54900A1 (en) * 2003-07-21 2005-03-10 Vanderbilt University Ophthalmic orbital surgery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image-guided navigation system
CN1883726A (zh) * 2005-06-23 2006-12-27 西门子公司 导管、导管装置和成像诊断设备
US20070038075A1 (en) * 2005-06-23 2007-02-1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Catheter, catheter device, and imaging diagnostic device
CN2912675Y (zh) * 2006-06-15 2007-06-20 卢金利 双腔水囊型食道施源器
CN101152090A (zh) * 2007-09-22 2008-04-02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可用于ct扫描的宫颈癌单管式后装施源器
CN104994908A (zh) * 2012-12-12 2015-10-21 核通运营有限公司 近距离放射治疗仪器、成像系统以及图像采集的方法
US20160051839A1 (en) * 2013-03-12 2016-02-25 The 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 Multitube esophageal brachytherapy catheter
WO2014144633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high dose radiation therapy treatment planning
CN105749431A (zh) * 2014-12-10 2016-07-13 核通业务有限公司 短距离放射治疗位置确认系统及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58292A1 (zh) * 2016-09-27 2018-04-05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和施源器
WO2018058291A1 (zh) * 2016-09-27 2018-04-05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和施源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4275B (zh) 2020-07-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93351C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mpensating for changes in anatomy of radiotherapy patients
JP4612057B2 (ja) 集束された超音波治療システム
McBain et al. X-ray volumetric imaging in image-guided radiotherapy: the new standard in on-treatment imaging
CN106132484B (zh) 用于基于成像数据的近距离放射治疗计划的方法和系统
Wiesendanger-Wittmer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role of a belly board device in radiotherapy delivery in patients with pelvic malignancies
US2003015385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guided therapy
Rodgers et al. Toward a 3D transrectal ultrasound system for verification of needle placement during high‐dose‐rate interstitial gynecologic brachytherapy
CN106334275A (zh)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和施源器
Perez-Calatayud et al. Exclusive MRI-based tandem and colpostats reconstruction in gynaecological brachytherapy treatment planning
CN206342815U (zh)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器
CN106345048A (zh)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和施源器外管
CN106334276A (zh)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和施源器
Devic et al. Image‐guided high dose rate endorectal brachytherapy
Lu et al. Role of gastrointestinal ultrasound in image-guided radiation therapy: A review
Abdel-Wahab et al. ACR Appropriateness Criteria® external-beam radiation therapy treatment planning for clinically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
JP4614957B2 (ja) 解剖学的なターゲットの場所を特定するための磁気共鳴画像の使用
WO2018058293A1 (zh)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和施源器外管
WO2018058292A1 (zh)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和施源器
Humer et al. Improved source path localisation in ring applicators and the clinical impact for gynecological brachytherapy
WO2018058291A1 (zh) 基于磁共振成像的施源位置定位方法和施源器
US20130079625A1 (en) Ct - mri hyrbri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implementing the same
Yoshida et al. Interstitial brachytherapy using virtual planning and doppler 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 guidance for internal iliac lymph node metastasis
Ali et al.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eed localization and dose calculation on pre-and post-implantation ultrasound and CT images for low-dose-rate prostate brachytherapy
Alshammari Treatment planning and dosimetric verification of CyberKnife prostate SBRT (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 on an MR-based 3D prostate model imaging insert in a pelvis phantom
Pickett et al. Proffered pap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