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2921A -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2921A
CN106332921A CN201610702730.5A CN201610702730A CN106332921A CN 106332921 A CN106332921 A CN 106332921A CN 201610702730 A CN201610702730 A CN 201610702730A CN 106332921 A CN106332921 A CN 1063329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ethanol extraction
insecticide
plant
mixed liqu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027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32921B (zh
Inventor
秦建春
杨胜祥
张雅梅
潘洪玉
孙金柱
从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70273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329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32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29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329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29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65/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bryophyta, multi-cellular fungi or plants, or extracts thereof
    • A01N65/40Liliopsida [monocotyledons]
    • A01N65/44Poaceae or Gramineae [Grass family], e.g. bamboo, lemon grass or citronella gras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Mycology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植物原料组分:见血封喉乳汁15~25份、竹醋液10~30份、除虫菊乙醇提取物5~15份、乌桕叶乙醇提取物15~25份。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以植物作为原材料,原材料中包括大部分现有植物杀虫剂原材料,不但对农作物无药害,无残留,不污染环境,持效期长,并且通过个原料的合理配比之后,最终实现数据表明,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并且各组分之间相辅相成、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使得组合后获得的天然植物提取物比单独任一一种组合具有更好的杀虫防治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杀虫剂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农业害虫的防治是农业生产中高产增收的重要环节,尤其地下害虫的无公害防治历来是农业植保界关注的重点,无毒、高效、安全的防治地下害虫的技术和产品是多年来全球农业界的渴求。地下害虫的种类主要有:线虫类、蛴螬、地老虎、金针虫及一些蝇、蚊类的幼虫即各种地蛆等。
长期以来,由于在生产中为了保证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大量使用化学杀虫剂,导致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压力,且致使某些害虫迅速产生抗药性,若进一步加大杀虫剂用量,则会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对人畜、环境造成巨大危害。因此,开发和利用具有环境相容性和对人类无害的农药资源日益受到各国的青睐。
植物源杀虫剂是将植物或植物的提取液加工制成的一类杀虫剂,同微生物杀虫剂一样属生物农药,其有效成分是自然存在的,一般无毒,易于降解,在生态环境中积累毒性可能性小,具有环境相容性。对需求不断增长的有机食品以及绿色食品具有保证作用,避免了应用化学农药造成的负面影响,且具有使害虫难以产生抗药性,不杀伤害虫天敌等优点,是理想的农药类型。
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植物源杀虫剂,但是因成分单一、防治效果欠佳、持效期短、安全间隔期长等众多原因,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得不到广泛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源杀虫剂,不但对农作物 无药害,无残留,不污染环境,并且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植物原料组分:见血封喉乳汁15~25份、竹醋液10~30份、除虫菊乙醇提取物5~15份、乌桕叶乙醇提取物15~25份。
见血封喉是一种剧毒植物和药用植物,见血封喉乳汁为见血封喉树木上的乳白色汁液,其主要成分为强心苷类化合物,强心苷类化合物是治疗心力衰竭不可缺少的药物。
竹醋液是在竹材烧炭的过程中,收集竹材在高温分解中产生的气体,并将这种气体在常温下冷却得到的液体物质。竹醋液中含有近300种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有有机酸类、醇类、酮类、醛类、酯类及微量的碱性成分等,具有很好的除臭作用。
本发明经过合理调配,将见血封喉乳汁、竹醋液与常用植物杀虫剂原料进行合理配比,不但使得见血封喉乳汁达到合理使用标准,而且本发明中见血封喉乳汁、竹醋液、除虫菊乙醇提取物以及乌桕叶乙醇提取物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并且各组分之间相辅相成、具有协同作用,使得组合后获得的天然植物提取物比单独任一一种组合具有更好的杀虫防治效果。
作为优选,还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腊梅叶、青蒿、蛇床子、马齿苋、鱼藤酮、鱼腥草、以及洋金花中至少一种的乙醇提取物。
作为进一步优选,还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腊梅叶、乌桕叶、蛇床子、马齿笕以及鱼腥草中至少一种的乙醇提取物。
作为优选,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植物原料组分:见血封喉乳汁15~25份、竹醋液10~30份、除虫菊乙醇提取物5~15份、乌桕叶乙醇提取物15~25份、腊梅叶乙醇提取物10~20份、蛇床子乙醇提取物10~15份、马齿苋乙醇提取物4~12份、鱼腥草乙醇提取物2~1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将腊梅叶、除虫菊、蛇床子、马齿苋、鱼腥草以及乌桕叶洗净、干燥后,分别研成粒度为80~100目的粉末;
第二,将所述原料粉末分别与体积分数为65~80%的乙醇按重量比1:3~5混合,于60~80℃、300~350W条件下超声水浴80~100min,过滤, 取滤液,得到所述原料的乙醇提取物;
第三,按预设配比,将各原料的乙醇提取物混合为一体,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A;
第四,按预设配比,将见血封喉乳汁和竹醋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B;
第五,将混合液A以及混合液B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
作为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将腊梅叶、除虫菊、蛇床子、马齿苋、鱼腥草以及乌桕叶洗净、干燥后,分别研成粒度为85目的粉末;
第二,将所述原料粉末分别与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按重量比1:3.5混合,于70℃、310W条件下超声水浴85min,过滤,取滤液,得到所述原料的乙醇提取物;
第三,按预设配比,将各原料的乙醇提取物混合为一体,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A;
第四,按预设配比,将见血封喉乳汁和竹醋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B;
第五,将混合液A以及混合液B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由上述植物杀虫剂组合物制备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植物源杀虫剂为水乳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向所述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中按质量比1:0.06~0.12:10~25加入乳化剂以及水,搅拌均匀,得到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
作为优选,所述乳化剂为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以及十二烷基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植物源杀虫剂在防治农田害虫地老虎或菜青虫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以植物作为原材料,原材料中包括大部 分现有植物杀虫剂原材料,不但对农作物无药害,无残留,不污染环境,持效期长,并且通过个原料的合理配比之后,最终实现数据表明,本发明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并且各组分之间相辅相成、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使得组合后获得的天然植物提取物比单独任一一种组合具有更好的杀虫防治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以重量份数计,本实施例的植物源杀虫剂由以下物质组成:
见血封喉乳汁20份、竹醋液15份、除虫菊乙醇提取物10份、乌桕叶乙醇提取物18份。
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将除虫菊以及乌桕叶洗净、干燥后,分别研成粒度为85目的粉末;
第二,将所述原料粉末分别与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按重量比1:3.5混合,于70℃、310W条件下超声水浴85min,过滤,取滤液,得到所述原料的乙醇提取物;
第三,按预设配比,将各原料的乙醇提取物混合为一体,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A;
第四,按预设配比,将见血封喉乳汁和竹醋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B;
第五,将混合液A以及混合液B混合均匀得到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向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中按质量比1:0.12:20加入乳化剂以及水,搅拌均匀,得到植物源杀虫剂。
实施例2
以重量份数计,本实施例的植物源杀虫剂由以下物质组成:
见血封喉乳汁25份、竹醋液10份、除虫菊乙醇提取物15份、乌桕 叶乙醇提取物15份、腊梅叶乙醇提取物20份、蛇床子乙醇提取物10份、马齿苋乙醇提取物12份、鱼腥草乙醇提取物2份。
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将腊梅叶、除虫菊、蛇床子、马齿苋、鱼腥草以及乌桕叶洗净、干燥后,分别研成粒度为100目的粉末;
第二,将所述原料粉末分别与体积分数为65%的乙醇按重量比1:5混合,于60℃、350W条件下超声水浴90min,过滤,取滤液,得到所述原料的乙醇提取物;
第三,按预设配比,将各原料的乙醇提取物混合为一体,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A;
第四,按预设配比,将见血封喉乳汁和竹醋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B;
第五,将混合液A以及混合液B混合均匀得到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向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中按质量比1:0.12:10加入乳化剂以及水,搅拌均匀,得到植物源杀虫剂。
实施例3
以重量份数计,本实施例的植物源杀虫剂由以下物质组成:
见血封喉乳汁18份、竹醋液25份、除虫菊乙醇提取物10份、乌桕叶乙醇提取物20份、腊梅叶乙醇提取物15份、蛇床子乙醇提取物12份、马齿苋乙醇提取物8份、鱼腥草乙醇提取物8份。
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将腊梅叶、除虫菊、蛇床子、马齿苋、鱼腥草以及乌桕叶洗净、干燥后,分别研成粒度为85目的粉末;
第二,将所述原料粉末分别与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按重量比1:3.5混合,于70℃、310W条件下超声水浴85min,过滤,取滤液,得到所述原料的乙醇提取物;
第三,按预设配比,将各原料的乙醇提取物混合为一体,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A;
第四,按预设配比,将见血封喉乳汁和竹醋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 合液B;
第五,将混合液A以及混合液B混合均匀得到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向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中按质量比1:0.12:20加入乳化剂以及水,搅拌均匀,得到植物源杀虫剂。
实施例4
以重量份数计,本实施例的植物源杀虫剂由以下物质组成:
见血封喉乳汁15份、竹醋液30份、除虫菊乙醇提取物5份、乌桕叶乙醇提取物25份、腊梅叶乙醇提取物10份、蛇床子乙醇提取物15份、马齿苋乙醇提取物4份、鱼腥草乙醇提取物10份。
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将腊梅叶、除虫菊、蛇床子、马齿苋、鱼腥草以及乌桕叶洗净、干燥后,分别研成粒度为80目的粉末;
第二,将所述原料粉末分别与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按重量比1:4混合,于60℃、350W条件下超声水浴100min,过滤,取滤液,得到所述原料的乙醇提取物;
第三,按预设配比,将各原料的乙醇提取物混合为一体,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A;
第四,按预设配比,将见血封喉乳汁和竹醋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B;
第五,将混合液A以及混合液B混合均匀得到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向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中按质量比1:0.06:25加入乳化剂以及水,搅拌均匀,得到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
实施例5
以重量份数计,本实施例的植物源杀虫剂由以下物质组成:
见血封喉乳汁18份、竹醋液25份、除虫菊乙醇提取物10份、乌桕叶乙醇提取物17份、腊梅叶乙醇提取物17份、蛇床子乙醇提取物13份、马齿苋乙醇提取物8份、鱼腥草乙醇提取物8份。
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将腊梅叶、除虫菊、蛇床子、马齿苋、鱼腥草以及乌桕叶洗净、干燥后,分别研成粒度为85目的粉末;
第二,将所述原料粉末分别与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按重量比1:3.5混合,于70℃、310W条件下超声水浴85min,过滤,取滤液,得到所述原料的乙醇提取物;
第三,按预设配比,将各原料的乙醇提取物混合为一体,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A;
第四,按预设配比,将见血封喉乳汁和竹醋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B;
第五,将混合液A以及混合液B混合均匀得到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向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中按质量比1:0.12:25加入乳化剂以及水,搅拌均匀,得到植物源杀虫剂。
对比例1
以重量份数计,本实施例的植物源杀虫剂由以下物质组成:
除虫菊乙醇提取物10份、乌桕叶乙醇提取物17份、腊梅叶乙醇提取物17份、蛇床子乙醇提取物13份、马齿苋乙醇提取物8份、鱼腥草乙醇提取物8份。
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将腊梅叶、除虫菊、蛇床子、马齿苋、鱼腥草以及乌桕叶洗净、干燥后,分别研成粒度为80目的粉末;
第二,将所述原料粉末分别与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按重量比1:4混合,于60℃、350W条件下超声水浴100min,过滤,取滤液,得到所述原料的乙醇提取物;
第三,按预设配比,将各原料的乙醇提取物混合为一体,得到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向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中按质量比1:0.12:25加入乳化剂以及水,搅拌均匀,得到植物源杀虫剂。
对比例2
以重量份数计,本实施例的植物源杀虫剂由以下物质组成:
见血封喉乳汁20份、竹醋液15份、腊梅叶乙醇提取物17份、蛇床子乙醇提取物13份、马齿苋乙醇提取物8份、鱼腥草乙醇提取物8份。
本发明的植物源杀虫剂制备方法如下:
第一,将腊梅叶、蛇床子、马齿苋以及鱼腥草洗净、干燥后,分别研成粒度为85目的粉末;
第二,将所述原料粉末分别与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按重量比1:3.5混合,于70℃、310W条件下超声水浴85min,过滤,取滤液,得到所述原料的乙醇提取物;
第三,按预设配比,将各原料的乙醇提取物混合为一体,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A;
第四,按预设配比,将见血封喉乳汁和竹醋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B;
第五,将混合液A以及混合液B混合均匀得到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向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中按质量比1:0.12:25加入乳化剂以及水,搅拌均匀,得到植物源杀虫剂。
将上述实施例1~5以及对比例1~2对地老虎以及菜青虫分别进行防治效果测试,地老虎防治效果测试时,:将地老虎等量单独放在塑料盆中,每个塑料盆中放入等量的菜叶。将本发明实施例1~5以及对比例1~2制备得到的杀虫剂均匀喷洒在塑料盆中,喷洒时翻动菜叶,使其全面着药,塑料盆底无药液存留,然后用纱布将塑料盆盖住封好,然后统计喷药后24h、72h以及96h以后防效率,结果见表1。
地老虎防治效果测试时,:将菜青虫等量单独放在塑料盆中,每个塑料盆中放入等量的菜叶。将本发明实施例1~5以及对比例1~3制备得到的杀虫剂用水稀释200倍,然后将稀释后的植物杀虫剂均匀喷洒在塑料盆中,喷洒时翻动菜叶,使其全面着药,塑料盆底无药液存留,然后用纱布将塑料盆盖住封好,然后统计喷药后24h、72h以及96h以后防效率,结果见表2。
防效率(%)=施药后死亡数量/施药前数量×100%
表1为实施例1~5以及对比例1~3对地老虎的防治效果
表2为实施例1~5以及对比例1~3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
由表1和表2可知,本发明中添加了见血封喉乳汁以及竹醋液之后,制备得到的杀虫剂的防效率明显提高,而且当杀虫剂中添加见血封喉乳汁、竹醋液、除虫菊乙醇提取物以及乌桕叶乙醇提取物时,制备得到的杀虫剂的防效率的提高率更加明显。可见,见血封喉乳汁、竹醋液、除虫菊乙醇提取物以及乌桕叶乙醇提取物之间通过合理配比,产生了协同增效作 用,大大提高了杀虫剂的防治效果。

Claims (10)

1.一种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植物原料组分:见血封喉乳汁15~25份、竹醋液10~30份、除虫菊乙醇提取物5~15份、乌桕叶乙醇提取物15~2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腊梅叶、青蒿、蛇床子、马齿苋、鱼藤酮、鱼腥草、以及洋金花中至少一种的乙醇提取物。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植物原料组分:见血封喉乳汁15~25份、竹醋液10~30份、除虫菊乙醇提取物5~15份、乌桕叶乙醇提取物15~25份、腊梅叶乙醇提取物10~20份、蛇床子乙醇提取物10~15份、马齿苋乙醇提取物4~12份、鱼腥草乙醇提取物2~10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将腊梅叶、除虫菊、蛇床子、马齿苋、鱼腥草以及乌桕叶洗净、干燥后,分别研成粒度为80~100目的粉末;
第二,将所述原料粉末分别与体积分数为65~80%的乙醇按重量比1:3~5混合,于60~80℃、300~350W条件下超声水浴80~100min,过滤,取滤液,得到所述原料的乙醇提取物;
第三,按预设配比,将各原料的乙醇提取物混合为一体,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A;
第四,按预设配比,将见血封喉乳汁和竹醋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B;
第五,将混合液A以及混合液B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将腊梅叶、除虫菊、蛇床子、马齿苋、鱼腥草以及乌桕叶洗净、干燥后,分别研成粒度为85目的粉末;
第二,将所述原料粉末分别与体积分数为75%的乙醇按重量比1:3.5混合,于70℃、310W条件下超声水浴85min,过滤,取滤液,得到所述原料的乙醇提取物;
第三,按预设配比,将各原料的乙醇提取物混合为一体,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A;
第四,按预设配比,将见血封喉乳汁和竹醋液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液B;
第五,将混合液A以及混合液B混合均匀,得到所述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
6.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1~3所述的植物杀虫剂组合物制备而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源杀虫剂为水乳剂。
8.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向所述植物源杀虫剂组合物中按质量比1:0.06~0.12:10~25加入乳化剂以及水,搅拌均匀,得到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为苯乙基苯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以及十二烷基磺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植物源杀虫剂在防治农田害虫地老虎或菜青虫中的应用。
CN201610702730.5A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063329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02730.5A CN106332921B (zh)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02730.5A CN106332921B (zh)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2921A true CN106332921A (zh) 2017-01-18
CN106332921B CN106332921B (zh) 2018-09-04

Family

ID=57825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02730.5A Active CN106332921B (zh)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3292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41105A (zh) * 2018-01-10 2018-05-18 杭州欢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用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29318A (zh) * 2018-11-05 2019-02-15 孙同娟 一种市政园林用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07040A (zh) * 2019-04-12 2019-06-21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一种具有防治植物病害功能的缓释凝胶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87224A (zh) * 2020-05-09 2020-07-10 渠志灿 一种基于辣椒叶制备得到的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0177A (zh) * 2009-01-15 2009-07-15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 一种含竹醋杀虫剂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972457A (zh) * 2012-11-19 2013-03-20 徐华朝 一种草本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48895A (zh) * 2013-10-27 2014-02-05 来光业 植物源蔬菜杀虫剂
CN104206430A (zh) * 2014-08-24 2014-12-17 青岛保利康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杀虫剂
CN104304342A (zh) * 2014-10-11 2015-01-28 青岛宝堂鑫农机有限公司 一种叶类蔬菜绿色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2749A (zh) * 2015-01-26 2015-04-29 李善宽 一种植物源农用杀虫剂
CN105767040A (zh) * 2016-04-08 2016-07-20 常州润达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鳞翅目害虫的植物源杀虫剂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0177A (zh) * 2009-01-15 2009-07-15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 一种含竹醋杀虫剂水乳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972457A (zh) * 2012-11-19 2013-03-20 徐华朝 一种草本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48895A (zh) * 2013-10-27 2014-02-05 来光业 植物源蔬菜杀虫剂
CN104206430A (zh) * 2014-08-24 2014-12-17 青岛保利康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杀虫剂
CN104304342A (zh) * 2014-10-11 2015-01-28 青岛宝堂鑫农机有限公司 一种叶类蔬菜绿色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42749A (zh) * 2015-01-26 2015-04-29 李善宽 一种植物源农用杀虫剂
CN105767040A (zh) * 2016-04-08 2016-07-20 常州润达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鳞翅目害虫的植物源杀虫剂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立: "《植保药方手册》", 31 August 1990 *
姜传义: "《中国杀虫植物志》", 31 December 1999 *
曹挥: "《生物农药及其应用》", 30 September 2006 *
李志朋: "有机桃生产中桃潜叶蛾药剂防治技术研究", 《中国植保导刊》 *
杨叶等: "《生物农药研究及品种介绍》", 31 March 2009 *
邵振润等: "《杀虫剂科学使用指南》", 31 January 2013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41105A (zh) * 2018-01-10 2018-05-18 杭州欢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用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329318A (zh) * 2018-11-05 2019-02-15 孙同娟 一种市政园林用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07040A (zh) * 2019-04-12 2019-06-21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一种具有防治植物病害功能的缓释凝胶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87224A (zh) * 2020-05-09 2020-07-10 渠志灿 一种基于辣椒叶制备得到的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2921B (zh) 2018-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36660B (zh) 一种用于防治甘蔗害虫的环保型颗粒剂
CN106332921B (zh) 一种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577862A (zh) 一种沙糖桔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6886A (zh) 一种蔬菜瓜果类环保型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0362920C (zh) 一种广谱生物杀虫剂及制作方法
CN106165705A (zh) 一种绿色植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72218B (zh) 一种含山茶皂苷的天然家庭杀虫剂
CN105685140A (zh) 一种防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04337B (zh) 植物源生物型实蝇两性诱杀剂
CN107996628A (zh) 环保型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84113A (zh) 一种防治蚊蝇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333814A (zh) 植物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05861A (zh) 用于茄子的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41105A (zh) 一种果树病虫害防治用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59483A (zh) 用于防治烟蚜的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06577A (zh) 一种高效驱虫农药的生产工艺
CN106359482A (zh) 用于黄瓜的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44799A (zh) 一种雪山一枝蒿植物源纳米缓释悬浮剂
CN106359478A (zh) 用于西红柿的植物源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61326A (zh) 一种飞机草植物源纳米缓释悬浮剂
CN103444802A (zh) 一种花椒植物源纳米缓释悬浮剂
CN103444790A (zh) 一种银胶菊植物源纳米缓释悬浮剂
CN1545877A (zh) 一种杀虫杀菌的生物农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46599A (zh) 一种防止黄瓜病虫害组合物
CN110742099A (zh) 一种具有缓释功能的土壤杀虫剂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