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2287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2287A
CN106332287A CN201510378368.6A CN201510378368A CN106332287A CN 106332287 A CN106332287 A CN 106332287A CN 201510378368 A CN201510378368 A CN 201510378368A CN 106332287 A CN106332287 A CN 1063322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group
node
back end
x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7836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32287B (zh
Inventor
王晓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Zhongxing New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37836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32287B/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90945 priority patent/WO2017000403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332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2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32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22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数据节点将数据发送给数据汇聚节点之后,数据汇聚节点按照数据节点的分组信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汇聚,获得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再将组间数据分发给所有数据节点,将组内数据分发给对应的节点小组中的数据节点,使得数据节点能够根据自身发送的数据、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以及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可见,在数据节点间进行数据通信的过程中,数据汇聚节点是一次性地将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同时发送给数据节点,减少了系统内数据交互的次数,降低对系统时频资源的占用。本发明实施例同时公开了一种通信节点。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
背景技术
在常规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较常见的通信方式有:终端A和终端B向对端发送数据,进行数据交互;或者,终端A先向终端B发送数据进行交互之后,终端B再向终端A发送数据进行交互。
目前,对于第一种通信方式,在频分双工系统下,且同一基站覆盖范围内的终端A和终端B需要通信时,终端A在f11(频点1的频率资源1)、在t1(时刻1)上传数据data1给基站,终端B在f12(频点1的频率资源2)、在t1(时刻1)上传数据data2给基站;基站在f21(频点2的频率资源1)、在t1(时刻1)下传数据data1给终端B,基站在f22(频点2的频率资源2)、在t1(时刻1)下传数据data2给终端A;完整的data1、data2传输过程共占用4倍的归一化时频资源;在时分双工系统下,且同一基站覆盖范围内的终端A和终端B需要通信时,终端A在f11(频点1的频率资源1)、在t1(时刻1)上传数据data1给基站,终端B在f12(频点1的频率资源2)、在t1(时刻1)上传数据data2给基站;基站在f11(频点1的频率资源1)、在t2(时刻2)下传数据data1给终端B,基站在f12(频点1的频率资源2)、在t2(时刻2)下传数据data2给终端A;完整的data1、data2传输共占用4倍的归一化时频资源。同理,对于第二种通信方式,在频分双工系统下,完整的data1、data2传输过程共占用4倍的归一化时频资源;在时分双工系统下,完整的data1、data2传输过程共占用4倍的归一化时频资源。可见,对于不同基站覆盖范围内的终端之间通信均占用4倍的归一化时频资源。
所以,现有技术中存在终端之间通信占用视频资源较多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减少终端之间通信时所占用的时频资源,提升无线通信系统对时频资源的使用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接收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基于数据节点的分组信息,对所述数据进行汇聚,获得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将所述组间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分发给所述数据节点,其中,所述组间数据用于指示每一个数据节点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所述组内数据用于指示每一个数据节点获得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数据节点的分组信息,对所述数据进行汇聚,获得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包括:将处于同一节点小组的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进行两两汇聚,获得所述组内数据;将处于不同节点小组的两个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进行汇聚,获得所述组间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将所述组间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分发给所述数据节点,包括:将所述组间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同时发送给所有数据节点;或,将所述组间数据发送给所有数据节点,并将所述组内数据发送给对应的节点小组中的数据节点。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对所述数据进行汇聚,包括:对所述数据进行异或或者同或运算。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向数据汇聚节点发送数据;接收所述数据汇聚节点分发的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基于所述组间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以及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基于所述组间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以及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包括:基于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组内数据,获得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基于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组间数据,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当所述组间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为所述数据汇聚节点通过异或运算得到的时,所述基于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组内数据,获得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包括:通过对所述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进行异或运算,获得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相应地,所述基于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组间数据,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包括:通过对所述数据和所述组间数据进行异或运算,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当所述组间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为所述数据汇聚节点通过同或运算得到的时,所述基于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组内数据,获得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包括:通过对所述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进行同或运算,获得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相应地,所述基于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组间数据,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包括:通过对所述数据和所述组间数据进行同或运算,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汇聚节点,包括:第一接收单元以及汇聚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所述汇聚单元,用于基于数据节点的分组信息,对所述数据进行汇聚,获得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还用于将所述组间数据分发给所有数据节点,并将所述组内数据分发给对应的各个节点小组中的数据节点,其中,所述组间数据用于指示每一个数据节点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所述组内数据用于指示每一个数据节点获得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汇聚单元,具体用于将处于同一节点小组的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进行两两汇聚,获得所述组内数据;还用于将处于不同节点小组的两个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进行汇聚,获得所述组间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汇聚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组间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同时发送给所有数据节点;或,将所述组间数据发送给所有数据节点,并将所述组内数据发送给对应的节点小组中的数据节点。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汇聚单元,包括一个主汇聚单元和至少两个辅汇聚单元,其中,辅汇聚单元与节点小组一一对应;所述主汇聚单元,用于基于数据节点的分组信息,对所述数据进行汇聚,获得所述组间数据;还用于将所述组间数据分发给所有数据节点;所述辅汇聚单元,用于基于数据节点的分组信息,对所述数据进行汇聚,获得所述组内数据;还用于将所述组内数据分发给自身对应的节点小组中的数据节点。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汇聚单元,具体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异或或者同或运算。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节点,包括:发送单元、第二接收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其中,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数据汇聚节点发送数据;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数据汇聚节点分发的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组间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获得不同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以及同一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向主汇聚节点和所有辅汇聚节点发送所述数据;或,向主汇聚节点和自身所处节点小组所对应的辅汇聚节点发送所述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处理子单元和第二处理子单元;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组内数据,获得同一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组间数据,获得不同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当所述组间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为所述数据汇聚节点通过异或运算得到的时,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对所述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进行异或运算,获得同一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相应地,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对所述数据和所述组间数据进行异或运算,获得不同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当所述组间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为所述数据汇聚节点通过同或运算得到的时,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对所述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进行同或运算,获得同一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相应地,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对所述数据和所述组间数据进行同或运算,获得不同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在所有数据节点将数据发送给数据汇聚节点之后,数据汇聚节点按照数据节点的分组信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汇聚,获得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然后,将组间数据分发给所有数据节点,将组内数据分发给对应的各个节点小组中的数据节点,使得数据节点能够根据自身发送的数据、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以及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可见,在数据节点间进行数据通信的过程中,数据汇聚节点是一次性地将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同时发送给数据节点,大大减少了系统内数据交互的次数,降低对系统时频资源的占用,适应无线通信系统对时频资源效率提升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另一种无线通信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汇聚节点进行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节点进行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汇聚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数据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参见图1所示,在该系统中包括多个数据节点11和一个数据汇聚节点12。其中,数据节点11可以为需要相互通讯的各种终端,如智能手机、穿戴式设备、竞技机器人等,数据汇聚节点12可以为各种类型的基站、数据交换机、路由器等,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上述数据节点11,用于向数据汇聚节点12发送数据;接收数据汇聚节点12分发的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基于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11发送的数据以及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11发送的数据。
上述数据汇聚节点12,用于接收数据节点11发送的数据;基于数据节点11的分组信息,对数据进行汇聚,获得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将组间数据分发给所有数据节点11,并将组内数据分发给对应的各个节点小组中的数据节点11,其中,组间数据用于指示每一个数据节点11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11发送的数据,组内数据用于指示每一个数据节点11获得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11发送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数据汇聚节点12的功能可以由一个物理实体实现,也可以由多个物理实体协同实现,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下面结合上述无线通信系统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说明。
参见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数据节点向数据汇聚节点发送数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无线通讯系统中需要进行通讯的数据节点被分成多个节点小组,每个节点小组中有若干个数据节点。这些数据节点向数据汇聚节点发送数据。例如,节点A1与节点A2划分为节点小组A,节点B1与节点B2划分为节点小组B,节点A1向数据汇聚节点发送data_A1,节点A2数据汇聚节点发送data_A2,节点B1向数据汇聚节点发送data_B1,节点B2向数据汇聚节点发送data_B2。
S202:数据汇聚节点基于数据节点的分组信息,对数据进行汇聚,获得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
具体来说,数据汇聚节点按照数据节点的分组信息,即节点A1与节点A2为节点小组A,节点B1与节点B2为节点小组B,对S201中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进行汇聚,可以将处于同一节点小组的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进行两两汇聚,获得组内数据,同时,将处于不同节点小组的两个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进行汇聚,获得组间数据,这里所说的处于不同节点小组的两个数据节点是指不同节点小组中任意的数据节点,且当节点小组的数目为M时,数据汇聚节点得到的组间数据的数据可以为M-1或M,此时,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在上述方案中,数据汇聚节点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进行汇聚是指对这些数据按照上述规则进行异或或者同或运算。
举例来说,数据汇聚节点根据这些数据节点的分组信息,进行数据汇聚,获得的组间数据为data_A1B1、data_A2B1、data_A1B2、data_A2B2中的任一个,而获得的组内数据为data_A1A2以及data_B1B2。其中,data_A1B1=xor(Data_A1,Data_B1),data_A2B1=xor(Data_A2,Data_B1),data_A1B2=xor(Data_A1,Data_B2),data_A2B2=xor(Data_A2,Data_B2),data_A1A2=xor(Data_A1,Data_A2),data_B1B2=xor(Data_B1,Data_B2),xor表示异或运算;或者,data_A1B1=xnor(Data_A1,Data_B1),data_A2B1=xnor(Data_A2,Data_B1),data_A1B2=xnor(Data_A1,Data_B2),data_A2B2=xnor(Data_A2,Data_B2),data_A1A2=xnor(Data_A1,Data_A2),data_B1B2=xnor(Data_B1,Data_B2),nxor表示同或运算。
S203:数据汇聚节点将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分发给数据节点;
具体来说,数据汇聚节点可以将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同时发送给所有数据节点;或,将组间数据发送给所有数据节点,并将组内数据发送给该数据对应的节点小组中的数据节点。
举例来说,假设组间数据为data_A1B1,那么,数据汇聚节点将data_A1B1一次性分发给节点A1、节点A2、节点B1和节点B2,与此同时,数据汇聚节点还可以将组内数据data_A1A2和data_B1B2一起分发给节点A1、节点A2、节点B1和节点B2,或者,将组内数据data_A1A2分发给节点A1和节点A2,将组内数据data_B1B2分发给节点B1和节点B2。
S204:数据节点基于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以及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具体来说,数据节点根据自身在S201中发送的数据、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能够分别获得系统中其它节点小组的数据,也就是说,能够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以及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若S202中的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是通过异或运算得到的,那么,数据节点仍通过异或运算来获得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同理,若S202中的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是通过同或运算得到的,那么,数据节点仍通过同或运算来获得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例如,S202中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是通过异或运算得到的,那么,节点A1就可以通过自身在S201中发送的数据data_A1和data_A1B1得到节点B1发送的数据data_B1=xor(data_A1,data_A1B1),依此类推,节点A2发送的数据data_A2=xor(data_A1,data_A1B2),节点B2发送的数据data_B2=xor(data_B1,data_B1B2)。
至此,各个数据节点都获得了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实现了数据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数据汇聚节点的功能由多个物理实体协同实现时,数据汇聚节点就分为主汇聚节点和辅汇聚节点,主汇聚节点用于接收所有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而辅汇聚节点用于接收与其对应的节点小组中的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在实际应用中,辅汇聚节点与节点小组对应,可以多个小组对应一个辅汇聚节点,也可以一个节点小组对应一个辅汇聚小组,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参见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的方法包括:
S301:数据节点向主汇聚节点和辅汇聚节点发送数据;
具体来说,所有数据节点可以同时向主汇聚节点和辅汇聚节点发送数据,也可以所有数据节点向主汇聚节点发送数据,同时向其所在节点小组对应的辅汇聚节点发送数据,当然,还可以存在其它情况,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S302a:主汇聚节点对数据进行汇聚,获得组间数据;
S302b:辅汇聚节点对数据进行汇聚,获得组内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S302a和S302b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后执行,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S303a:主汇聚节点将组间数据分发给所有数据节点;
S303b:辅汇聚节点将组内数据分发给对应节点小组中的数据节点;
在实际应用中,S303a和S303b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后执行,本发明不做具体限定。
S304:数据节点基于自身发送的数据、接收到的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获得不同小组中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以及同一小组中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下面以具体实例来对上述方法进行说明。
实施例一: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数据节点的数量N=4,即节点A1、节点A2、节点B1、节点B2,其中,节点A1、节点A2为A组,节点B1、节点B2为B组,共2个节点小组;辅汇聚节点的数量M=2,即SS1、SS2,其中,SS1服务A组内的节点A1、节点A2,SS2服务B组内的节点B1、节点B2;主汇聚节点的数量为1,即PS。
首先,节点A1、节点A2、节点B1、节点B2发送各自的数据,分别为Data_A1、Data_A2、Data_B1、Data_B2;SS1、SS2、PS均能接收到这些数据。
然后,SS1汇聚并发送数据Data_A1A2、Data_B1B2,其中,Data_A1A2=xor(Data_A1,Data_A2)、Data_B1B2=xor(Data_B1,Data_B2);SS2汇聚并发送数据Data_A1A2、Data_B1B2,其中,Data_A1A2=xor(Data_A1,Data_A2)、Data_B1B2=xor(Data_B1,Data_B2);PS汇聚并发送数据Data_A1B1,该数据来自A组内的节点A1和B组内的节点B1,其中,Data_A1B1=xor(Data_A1,Data_B1)。
接下来,节点A1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A1B1后,得到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or(Data_A1,Data_A1A2)、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or(Data_A1,Data_A1B1)以及来自节点B2的数据Data_B2=xor(Data_B1,Data_B1B2);
同样地,节点A2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A1B1,得到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or(Data_A2,Data_A1A2)、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or(Data_A1,Data_A1B1)以及来自节点B2的数据Data_B2=xor(Data_B1,Data_B1B2);
节点B1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A1B1,得到来自节点B2的数据Data_B2=xor(Data_B1,Data_B1B2)、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or(Data_B1,Data_A1B1)以及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or(Data_A1,Data_A1A2);
节点B2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A1B1,得到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or(Data_B2,Data_B1B2)、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or(Data_B1,Data_A1B1)以及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or(Data_A1,Data_A1A2)。
实施例二: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数据节点的数量N=3,即节点A1、节点A2、节点B1,其中,节点A1、节点A2为A组,节点B1为B组,共2个节点小组;辅汇聚节点的数量为M=2个,即SS1、SS2,其中,SS1服务A组内的节点A1、节点A2,SS2服务B组内的节点B1;主汇聚节点的数量为1,即PS。
首先,节点A1、节点A2、节点B1发送各自的数据,分别为Data_A1、Data_A2、Data_B1;SS1、SS2、PS均能接收到这些数据。
然后,SS1汇聚并发送数据Data_A1A2,其中,Data_A1A2=xnor(Data_A1,Data_A2);SS2汇聚并发送数据Data_A1A2,其中,Data_A1A2=xnor(Data_A1,Data_A2);PS汇聚并发送数据Data_A1B1,该数据来自A组内的节点A1、B组内的节点B1,其中,Data_A1B1=xnor(Data_A1,Data_B1)。
接下来,节点A1接收Data_A1A2、Data_A1B1,得到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nor(Data_A1,Data_A1A2)、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nor(Data_A1,Data_A1B1);
同样地,节点A2接收Data_A1A2、Data_A1B1,得到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nor(Data_A2,Data_A1A2)、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nor(Data_A1,Data_A1B1);
节点B1接收Data_A1A2、Data_A1B1,得到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nor(Data_B1,Data_A1B1)、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nor(Data_A1,Data_A1A2)。
实施例三: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数据节点的数量N=6,即节点A1、节点A2、节点B1、节点B2、节点C1、节点C2,其中,节点A1、节点A2为A组,节点B1、节点B2为B组,节点C1、节点C2为C组,共3个节点小组;辅汇聚节点的数量M=3个,即SS1、SS2、SS3,其中,SS1服务A组内的节点A1、节点A2,SS2服务B组内的节点B1、节点B2,SS3服务C组内的节点C1、节点C2;主汇聚节点的数量为1,即PS。
首先,节点A1、节点A2、节点B1、节点B2、节点C1、节点C2发送各自的数据,分别为Data_A1、Data_A2、Data_B1、Data_B2、Data_C1、Data_C2;SS1、SS2、SS3、PS均能接收到这些数据。
然后,SS1汇聚并发送数据Data_A1A2、Data_B1B2、Data_C1C2,其中,Data_A1A2=xor(Data_A1,Data_A2)、Data_B1B2=xor(Data_B1,Data_B2)、Data_C1C2=xor(Data_C1,Data_C2);SS2汇聚并发送数据Data_A1A2、Data_B1B2、Data_C1C2,其中,Data_A1A2=xor(Data_A1,Data_A2)、Data_B1B2=xor(Data_B1,Data_B2)、Data_C1C2=xor(Data_C1,Data_C2);SS3汇聚并发送数据Data_A1A2、Data_B1B2、Data_C1C2,其中,Data_A1A2=xor(Data_A1,Data_A2)、Data_B1B2=xor(Data_B1,Data_B2)、Data_C1C2=xor(Data_C1,Data_C2);PS汇聚并发送数据Data_A2B2、Data_A2C2、Data_B2C2(这3个数据中任一个数据是可选的,例如,仅汇聚并发送数据Data_A2B2、Data_A2C2,而不汇聚且不发送Data_B2C2,相应地,在不发送Data_B2C2时,数据节点也就接收不到Data_B2C2),这些数据分别来自A组内的节点A2、B组内的节点B2、C组内的节点C2,其中,Data_A2B2=xor(Data_A2,Data_B2)、Data_A2C2=xor(Data_A2,Data_C2)、Data_B2C2=xor(Data_B2,Data_C2)。
接下来,节点A1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C1C2、Data_A2B2、Data_A2C2、Data_B2C2,得到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or(Data_A1,Data_A1A2)、来自节点B2的数据Data_B2=xor(Data_A2,Data_A2B2)、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or(Data_B2,Data_B1B2)、来自节点C2的数据Data_C2=xor(Data_A2,Data_A2C2)以及来自节点C1的数据Data_C1=xor(Data_C2,Data_C1C2);
相应地,节点A2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C1C2、Data_A2B2、Data_A2C2、Data_B2C2,得到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or(Data_A2,Data_A1A2)、来自节点B2的数据Data_B2=xor(Data_A2,Data_A2B2)、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or(Data_B2,Data_B1B2)、来自节点C2的数据Data_C2=xor(Data_A2,Data_A2C2)以及来自节点C1的数据Data_C1=xor(Data_C2,Data_C1C2);
节点B1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C1C2、Data_A2B2、Data_A2C2、Data_B2C2,得到来自节点B2的数据Data_B2=xor(Data_B1,Data_B1B2)、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or(Data_B2,Data_A2B2)、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or(Data_A2,Data_A1A2)、来自节点C2的数据Data_C2=xor(Data_A2,Data_A2C2)以及来自节点C1的数据Data_C1=xor(Data_C2,Data_C1C2);
节点B2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C1C2、Data_A2B2、Data_A2C2、Data_B2C2,得到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or(Data_B2,Data_B1B2)、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or(Data_B2,Data_A2B2)、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or(Data_A2,Data_A1A2)、来自节点C2的数据Data_C2=xor(Data_B2,Data_B2C2)以及来自节点C1的数据Data_C1=xor(Data_C2,Data_C1C2);
节点C1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C1C2、Data_A2B2、Data_A2C2、Data_B2C2,得到来自节点C2的数据Data_C2=xor(Data_C1,Data_C1C2)、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or(Data_C2,Data_A2C2)、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or(Data_A2,Data_A1A2)、来自节点B2的数据Data_B2=xor(Data_A2,Data_A2B2)以及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or(Data_B2,Data_B1B2);
节点C2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C1C2、Data_A2B2、Data_A2C2、Data_B2C2,得到来自节点C1的数据Data_C1=xor(Data_C2,Data_C1C2)、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or(Data_C2,Data_A2C2)、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or(Data_A2,Data_A1A2)、来自节点B2的数据Data_B2=xor(Data_A2,Data_A2B2)以及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or(Data_B2,Data_B1B2)。
实施例四: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数据节点的数量N=4个,即节点A1、节点A2、节点B1、节点B2,其中,节点A1、节点A2为A组,节点B1、节点B2为B组,、共2个组;辅汇聚节点的数量M=1,即SS,其中,SS服务节点A1、节点A2,节点B1、节点B2;主汇聚节点的数量为1个,即PS。
首先,节点A1、节点A2、节点B1、节点B2发送各自的数据,分别为Data_A1、Data_A2、Data_B1、Data_B2;SS、PS均能接收到所述数据。
然后,SS汇聚并发送数据Data_A1A2、Data_B1B2,其中,Data_A1A2=xor(Data_A1,Data_A2)以及Data_B1B2=xor(Data_B1,Data_B2);PS汇聚并发送数据Data_A1B1,该数据来自A组内的节点A1、B组内的节点B1,其中,Data_A1B1=xor(Data_A1,Data_B1)。
接下来,节点A1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A1B1,得到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or(Data_A1,Data_A1A2)、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or(Data_A1,Data_A1B1)以及来自节点B2的数据Data_B2=xor(Data_B1,Data_B1B2);
相应地,节点A2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A1B1,得到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or(Data_A2,Data_A1A2)、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or(Data_A1,Data_A1B1)以及来自节点B2的数据Data_B2=xor(Data_B1,Data_B1B2);
节点B1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A1B1,得到来自节点B2的数据Data_B2=xor(Data_B1,Data_B1B2)、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or(Data_B1,Data_A1B1)以及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or(Data_A1,Data_A1A2);
节点B2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A1B1,得到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or(Data_B2,Data_B1B2)、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or(Data_B1,Data_A1B1)以及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or(Data_A1,Data_A1A2)。
实施例五: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数据节点的数量N=4,即节点A1、节点A2、节点B1、节点B2,其中,节点A1、节点A2为A组,节点B1、节点B2为B组,共2个组;辅汇聚节点的数量M=2,即SS1、SS2,其中,SS1服务A组内的节点A1、节点A2,SS2服务B组内的节点B1、节点B2;主汇聚节点的数量为1,即PS。
首先,节点A1、节点A2、节点B1、节点B2发送各自的数据,分别为Data_A1、Data_A2、Data_B1、Data_B2;SS1仅接收A组的数据,SS2仅接收B组的数据,PS均能接收到这些数据。
然后,SS1汇聚并发送数据Data_A1A2,其中,Data_A1A2=xor(Data_A1,Data_A2);SS2汇聚并发送数据Data_B1B2,其中,Data_B1B2=xor(Data_B1,Data_B2);PS汇聚并发送数据Data_A1B1,该数据来自A组内的节点A1、B组内的节点B1,其中,Data_A1B1=xor(Data_A1,Data_B1)。
接下来,节点A1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A1B1,得到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or(Data_A1,Data_A1A2)、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or(Data_A1,Data_A1B1)以及来自节点B2的数据Data_B2=xor(Data_B1,Data_B1B2);
同样地,节点A2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A1B1,得到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or(Data_A2,Data_A1A2)、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or(Data_A1,Data_A1B1)以及来自节点B2的数据Data_B2=xor(Data_B1,Data_B1B2);
节点B1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A1B1,得到来自节点B2的数据Data_B2=xor(Data_B1,Data_B1B2)、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or(Data_B1,Data_A1B1)以及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or(Data_A1,Data_A1A2);
节点B2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A1B1,得到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or(Data_B2,Data_B1B2)、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or(Data_B1,Data_A1B1)以及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or(Data_A1,Data_A1A2)。
实施例六: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数据节点的数量N=6,即节点A1、节点A2、节点B1、节点B2、节点C1、节点C2,其中,节点A1、节点A2为A组,节点B1、节点B2为B组,节点C1、节点C2为C组,共3个组;辅汇聚节点的数量M=1,即SS,其中,SS服务节点A1、节点A2,节点B1、节点B2,节点C1、节点C2;主汇聚节点的数量为1,即PS。
首先,节点A1、节点A2、节点B1、节点B2、节点C1、节点C2发送各自的数据,分别为Data_A1、Data_A2、Data_B1、Data_B2、Data_C1、Data_C2;SS、PS均能接收到这些数据。
然后,SS汇聚并发送数据Data_A1A2、Data_B1B2、Data_C1C2,其中,Data_A1A2=xor(Data_A1,Data_A2)、Data_B1B2=xor(Data_B1,Data_B2)、Data_C1C2=xor(Data_C1,Data_C2);PS汇聚并发送数据Data_A2B2、Data_A2C2、Data_B2C2(这3个数据中任一个数据是可选的,例如,仅汇聚并发送数据Data_A2B2、Data_A2C2,而不汇聚且不发送Data_B2C2,在不发送Data_B2C2时,数据节点也就接收不到Data_B2C2),这些数据来自A组内的节点A2、B组内的节点B2、C组内的节点C2,其中Data_A2B2=xor(Data_A2,Data_B2)、Data_A2C2=xor(Data_A2,Data_C2)、Data_B2C2=xor(Data_B2,Data_C2)。
接下来,节点A1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C1C2、Data_A2B2、Data_A2C2、Data_B2C2,得到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or(Data_A1,Data_A1A2)、来自节点B2的数据Data_B2=xor(Data_A2,Data_A2B2)、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or(Data_B2,Data_B1B2)、来自节点C2的数据Data_C2=xor(Data_A2,Data_A2C2)以及来自节点C1的数据Data_C1=xor(Data_C2,Data_C1C2);
同样地,节点A2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C1C2、Data_A2B2、Data_A2C2、Data_B2C2,得到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or(Data_A2,Data_A1A2)、来自节点B2的数据Data_B2=xor(Data_A2,Data_A2B2)、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or(Data_B2,Data_B1B2)、来自节点C2的数据Data_C2=xor(Data_A2,Data_A2C2)以及来自节点C1的数据Data_C1=xor(Data_C2,Data_C1C2);
节点B1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C1C2、Data_A2B2、Data_A2C2、Data_B2C2,得到来自节点B2的数据Data_B2=xor(Data_B1,Data_B1B2)、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or(Data_B2,Data_A2B2)、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or(Data_A2,Data_A1A2)、来自节点C2的数据Data_C2=xor(Data_A2,Data_A2C2)以及来自节点C1的数据Data_C1=xor(Data_C2,Data_C1C2);
节点B2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C1C2、Data_A2B2、Data_A2C2、Data_B2C2,得到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or(Data_B2,Data_B1B2)、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or(Data_B2,Data_A2B2)、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or(Data_A2,Data_A1A2)、来自节点C2的数据Data_C2=xor(Data_B2,Data_B2C2)以及来自节点C1的数据Data_C1=xor(Data_C2,Data_C1C2);
节点C1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C1C2、Data_A2B2、Data_A2C2、Data_B2C2,得到来自节点C2的数据Data_C2=xor(Data_C1,Data_C1C2)、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or(Data_C2,Data_A2C2)、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or(Data_A2,Data_A1A2)、来自节点B2的数据Data_B2=xor(Data_A2,Data_A2B2)以及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or(Data_B2,Data_B1B2);
节点C2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C1C2、Data_A2B2、Data_A2C2、Data_B2C2,得到来自节点C1的数据Data_C1=xor(Data_C2,Data_C1C2)、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or(Data_C2,Data_A2C2)、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or(Data_A2,Data_A1A2)、来自节点B2的数据Data_B2=xor(Data_A2,Data_A2B2)以及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or(Data_B2,Data_B1B2)。
实施例七: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数据节点的数量N=6,即节点A1、节点A2、节点B1、节点B2、节点C1、节点C2,其中,节点A1、节点A2为A组,节点B1、节点B2为B组,节点C1、节点C2为C组,共3个组;辅汇聚节点的数量M=3,即SS1、SS2、SS3,其中,SS1服务A组内的节点A1、节点A2,SS2服务B组内的节点B1、节点B2,SS3服务C组内的节点C1、节点C2;主汇聚节点的数量为1,即PS。
首先,节点A1、节点A2、节点B1、节点B2、节点C1、节点C2发送各自的数据,分别为Data_A1、Data_A2、Data_B1、Data_B2、Data_C1、Data_C2;SS1、SS2、SS3、PS均能接收到这些数据。
然后,SS1汇聚并发送数据Data_A1A2,其中Data_A1A2=xor(Data_A1,Data_A2);SS2汇聚并发送数据Data_B1B2,其中Data_B1B2=xor(Data_B1,Data_B2);SS3汇聚并发送数据Data_C1C2,其中Data_C1C2=xor(Data_C1,Data_C2);PS汇聚并发送数据Data_A2B2、Data_A2C2、Data_B2C2(这3个数据中任一个数据是可选的,例如仅汇聚并发送数据Data_A2B2、Data_A2C2,而不汇聚且不发送Data_B2C2,不发送Data_B2C2时,数据节点也就接收不到Data_B2C2),该数据来自A组内的节点A2、B组内的节点B2、C组内的节点C2,其中,Data_A2B2=xor(Data_A2,Data_B2)、Data_A2C2=xor(Data_A2,Data_C2)、Data_B2C2=xor(Data_B2,Data_C2)。
接下来,节点A1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C1C2、Data_A2B2、Data_A2C2、Data_B2C2,得到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or(Data_A1,Data_A1A2)、来自节点B2的数据Data_B2=xor(Data_A2,Data_A2B2)、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or(Data_B2,Data_B1B2)、来自节点C2的数据Data_C2=xor(Data_A2,Data_A2C2)以及来自节点C1的数据Data_C1=xor(Data_C2,Data_C1C2);
节点A2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C1C2、Data_A2B2、Data_A2C2、Data_B2C2,得到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or(Data_A2,Data_A1A2)、来自节点B2的数据Data_B2=xor(Data_A2,Data_A2B2)、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or(Data_B2,Data_B1B2)、来自节点C2的数据Data_C2=xor(Data_A2,Data_A2C2)以及来自节点C1的数据Data_C1=xor(Data_C2,Data_C1C2);
节点B1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C1C2、Data_A2B2、Data_A2C2、Data_B2C2,得到来自节点B2的数据Data_B2=xor(Data_B1,Data_B1B2)、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or(Data_B2,Data_A2B2)、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or(Data_A2,Data_A1A2)、来自节点C2的数据Data_C2=xor(Data_A2,Data_A2C2)以及来自节点C1的数据Data_C1=xor(Data_C2,Data_C1C2);
节点B2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C1C2、Data_A2B2、Data_A2C2、Data_B2C2,得到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or(Data_B2,Data_B1B2)、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or(Data_B2,Data_A2B2)、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or(Data_A2,Data_A1A2)、来自节点C2的数据Data_C2=xor(Data_B2,Data_B2C2)以及来自节点C1的数据Data_C1=xor(Data_C2,Data_C1C2);
节点C1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C1C2、Data_A2B2、Data_A2C2、Data_B2C2,得到来自节点C2的数据Data_C2=xor(Data_C1,Data_C1C2)、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or(Data_C2,Data_A2C2)、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or(Data_A2,Data_A1A2)、来自节点B2的数据Data_B2=xor(Data_A2,Data_A2B2)以及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or(Data_B2,Data_B1B2);
节点C2接收Data_A1A2、Data_B1B2、Data_C1C2、Data_A2B2、Data_A2C2、Data_B2C2,得到来自节点C1的数据Data_C1=xor(Data_C2,Data_C1C2)、来自节点A2的数据Data_A2=xor(Data_C2,Data_A2C2)、来自节点A1的数据Data_A1=xor(Data_A2,Data_A1A2)、来自节点B2的数据Data_B2=xor(Data_A2,Data_A2B2)以及来自节点B1的数据Data_B1=xor(Data_B2,Data_B1B2)。
以上皆为无线通信系统侧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接下来,分别站在数据汇聚节点侧和数据节点侧,对上述方法进行描述。
首先,站在数据汇聚节点侧进行说明,参见图4所示,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401:接收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S402:基于数据节点的分组信息,对数据进行汇聚,获得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S402可以包括:将处于同一节点小组的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进行两两汇聚,获得组内数据;将处于不同节点小组的两个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进行汇聚,获得组间数据。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S402中对数据进行汇聚的步骤包括:对数据进行异或或者同或运算。
S403:将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分发给数据节点,其中,组间数据用于指示每一个数据节点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组内数据用于指示每一个数据节点获得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S403可以包括:将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同时发送给所有数据节点;或,将组间数据发送给所有数据节点,并将组内数据发送给对应的节点小组中的数据节点。
接着,站在数据节点侧进行说明,参见图5所示,上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S501:向数据汇聚节点发送数据;
S502:接收数据汇聚节点分发的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
S503:基于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以及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S503可以包括:基于数据以及组内数据,获得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基于数据以及组间数据,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当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为数据汇聚节点通过异或运算得到的时,S503中基于数据以及组内数据,获得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的步骤包括:通过对数据和组内数据进行异或运算,获得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相应地,S503中基于数据以及组间数据,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的步骤包括:通过对数据和组间数据进行异或运算,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当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为数据汇聚节点通过同或运算得到的时,S503中基于数据以及组内数据,获得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的步骤包括:通过对数据和组内数据进行同或运算,获得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相应地,S503中基于数据以及组间数据,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的步骤包括:通过对数据和组间数据进行同或运算,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由上述可知,在所有数据节点将数据发送给数据汇聚节点之后,数据汇聚节点按照数据节点的分组信息,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汇聚,获得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然后,将组间数据分发给所有数据节点,将组内数据分发给对应的各个节点小组中的数据节点,使得数据节点能够根据自身发送的数据、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以及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可见,在数据节点间进行数据通信的过程中,数据汇聚节点是一次性地将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同时发送给数据节点,大大减少了系统内数据交互的次数,降低对系统时频资源的占用,适应无线通信系统对时频资源效率提升的需求。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汇聚节点,该数据汇聚节点与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数据汇聚节点一致。
参见图6所示,该数据汇聚节点,包括:第一接收单元61和汇聚单元62;其中,第一接收单元61,用于接收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汇聚单元62,用于基于数据节点的分组信息,对数据进行汇聚,获得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还用于将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分发给数据节点,其中,组间数据用于指示每一个数据节点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组内数据用于指示每一个数据节点获得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汇聚单元62,具体用于将处于同一节点小组的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进行两两汇聚,获得组内数据;还用于将处于不同节点小组的两个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进行汇聚,获得组间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汇聚单元62,具体用于将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同时发送给所有数据节点;或,将组间数据发送给所有数据节点,并将组内数据发送给对应的节点小组中的数据节点。
在上述方案中,汇聚单元62,包括一个主汇聚单元和至少两个辅汇聚单元,其中,辅汇聚单元与节点小组一一对应;主汇聚单元,用于基于数据节点的分组信息,对数据进行汇聚,获得组间数据;还用于将组间数据分发给所有数据节点;辅汇聚单元,用于基于数据节点的分组信息,对数据进行汇聚,获得组内数据;还用于将组内数据分发给自身对应的节点小组中的数据节点。
在上述方案中,汇聚单元62,具体用于对数据进行异或或者同或运算。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节点,该数据节点与上述一个或者多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数据节点一致。
参见图7所示,该数据节点,包括:发送单元71、第二接收单元72以及处理单元73;其中,发送单元71,用于向数据汇聚节点发送数据;第二接收单元72,用于接收数据汇聚节点分发的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处理单元73,用于基于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获得不同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以及同一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发送单元71,具体用于向主汇聚节点和所有辅汇聚节点发送数据;或,向主汇聚节点和自身所处节点小组所对应的辅汇聚节点发送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处理单元73,包括:第一处理子单元和第二处理子单元;其中,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基于数据以及组内数据,获得同一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第二处理子单元,用于基于数据以及组间数据,获得不同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当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为数据汇聚节点通过异或运算得到的时,第一处理子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对数据和组内数据进行异或运算,获得同一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相应地,第二处理子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对数据和组间数据进行异或运算,获得不同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在上述方案中,当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为数据汇聚节点通过同或运算得到的时,第一处理子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对数据和组内数据进行同或运算,获得同一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相应地,第二处理子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对数据和组间数据进行同或运算,获得不同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8)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基于数据节点的分组信息,对所述数据进行汇聚,获得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
将所述组间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分发给所述数据节点,其中,所述组间数据用于指示每一个数据节点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所述组内数据用于指示每一个数据节点获得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数据节点的分组信息,对所述数据进行汇聚,获得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包括:
将处于同一节点小组的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进行两两汇聚,获得所述组内数据;
将处于不同节点小组的两个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进行汇聚,获得所述组间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组间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分发给所述数据节点,包括:
将所述组间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同时发送给所有数据节点;或,
将所述组间数据发送给所有数据节点,并将所述组内数据发送给对应的节点小组中的数据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数据进行汇聚,包括:
对所述数据进行异或或者同或运算。
5.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数据汇聚节点发送数据;
接收所述数据汇聚节点分发的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
基于所述组间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以及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组间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以及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包括:
基于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组内数据,获得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基于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组间数据,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组间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为所述数据汇聚节点通过异或运算得到的时,
所述基于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组内数据,获得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包括:
通过对所述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进行异或运算,获得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相应地,所述基于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组间数据,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包括:
通过对所述数据和所述组间数据进行异或运算,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组间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为所述数据汇聚节点通过同或运算得到的时,
所述基于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组内数据,获得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包括:
通过对所述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进行同或运算,获得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相应地,所述基于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组间数据,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包括:
通过对所述数据和所述组间数据进行同或运算,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9.一种数据汇聚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接收单元以及汇聚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所述汇聚单元,用于基于数据节点的分组信息,对所述数据进行汇聚,获得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还用于将所述组间数据分发给所有数据节点,并将所述组内数据分发给对应的各个节点小组中的数据节点,其中,所述组间数据用于指示每一个数据节点获得不同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所述组内数据用于指示每一个数据节点获得同一节点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汇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单元,具体用于将处于同一节点小组的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进行两两汇聚,获得所述组内数据;还用于将处于不同节点小组的两个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进行汇聚,获得所述组间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汇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单元,具体用于将所述组间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同时发送给所有数据节点;或,将所述组间数据发送给所有数据节点,并将所述组内数据发送给对应的节点小组中的数据节点。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汇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单元,包括一个主汇聚单元和至少两个辅汇聚单元,其中,辅汇聚单元与节点小组一一对应;
所述主汇聚单元,用于基于数据节点的分组信息,对所述数据进行汇聚,获得所述组间数据;还用于将所述组间数据分发给所有数据节点;
所述辅汇聚单元,用于基于数据节点的分组信息,对所述数据进行汇聚,获得所述组内数据;还用于将所述组内数据分发给自身对应的节点小组中的数据节点。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数据汇聚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单元,具体用于对所述数据进行异或或者同或运算。
14.一种数据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送单元、第二接收单元以及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数据汇聚节点发送数据;
所述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数据汇聚节点分发的组间数据和组内数据;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组间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获得不同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以及同一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向主汇聚节点和所有辅汇聚节点发送所述数据;或,
向主汇聚节点和自身所处节点小组所对应的辅汇聚节点发送所述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数据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处理子单元和第二处理子单元;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组内数据,获得同一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数据以及所述组间数据,获得不同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数据节点,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组间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为所述数据汇聚节点通过异或运算得到的时,
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对所述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进行异或运算,获得同一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相应地,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对所述数据和所述组间数据进行异或运算,获得不同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数据节点,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组间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为所述数据汇聚节点通过同或运算得到的时,
所述第一处理子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对所述数据和所述组内数据进行同或运算,获得同一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相应地,所述第二处理子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对所述数据和所述组间数据进行同或运算,获得不同小组的其它数据节点发送的数据。
CN201510378368.6A 2015-07-01 2015-07-0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 Active CN1063322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8368.6A CN106332287B (zh) 2015-07-01 2015-07-0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
PCT/CN2015/090945 WO2017000403A1 (zh) 2015-07-01 2015-09-28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通信节点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8368.6A CN106332287B (zh) 2015-07-01 2015-07-0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2287A true CN106332287A (zh) 2017-01-11
CN106332287B CN106332287B (zh) 2022-03-18

Family

ID=57607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78368.6A Active CN106332287B (zh) 2015-07-01 2015-07-01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32287B (zh)
WO (1) WO201700040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3832A (zh) * 2020-11-10 2021-02-12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gnite的分布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9218A (zh) * 2008-04-11 2011-03-30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
CN102148664A (zh) * 2011-04-21 2011-08-10 上海大学 应用于多源多汇网络的组播间网络编码控制方法
CN102577167A (zh) * 2009-10-07 2012-07-11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中继站装置、无线终端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2932751A (zh) * 2012-10-17 2013-02-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和物联网
CN103095423A (zh) * 2013-01-31 2013-05-0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d2d组间通信的多用户协同传输方法
WO2014119928A1 (en) * 2013-01-31 2014-08-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network cod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219029A (zh) * 2013-05-30 2014-1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579584A (zh) * 2015-02-13 2015-04-29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中继辅助喷泉码的网络编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52146A1 (en) * 2008-04-03 2009-10-08 Microsoft Corporation Continuous network coding in wireless relay networks
US20090323580A1 (en) * 2008-06-27 2009-12-31 Feng Xue Frame structure and sequencing for enabling network coding for wireless relaying
CN102377515B (zh) * 2010-08-27 2016-03-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协作通信的接收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9218A (zh) * 2008-04-11 2011-03-30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编码的数据通信
CN102577167A (zh) * 2009-10-07 2012-07-11 日本电信电话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无线中继站装置、无线终端站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CN102148664A (zh) * 2011-04-21 2011-08-10 上海大学 应用于多源多汇网络的组播间网络编码控制方法
CN102932751A (zh) * 2012-10-17 2013-02-1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物联网数据传输方法和物联网
CN103095423A (zh) * 2013-01-31 2013-05-08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d2d组间通信的多用户协同传输方法
WO2014119928A1 (en) * 2013-01-31 2014-08-0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ed network cod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219029A (zh) * 2013-05-30 2014-1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579584A (zh) * 2015-02-13 2015-04-29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中继辅助喷泉码的网络编码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3832A (zh) * 2020-11-10 2021-02-12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gnite的分布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CN112363832B (zh) * 2020-11-10 2023-07-28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Ignite的分布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2287B (zh) 2022-03-18
WO2017000403A1 (zh) 2017-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48578B (zh) 视频会议系统传送带宽及分辨率的调整方法及调整装置
US11876856B2 (en) Method for computational-power sharing and related device
CN103118140B (zh) 将文件分享给关系圈外其他用户终端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5786451A (zh) 一种复杂事件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957603A (zh) 基于多级流表的Openflow报文转发方法及系统
CN108737570A (zh) 一种信息推送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143532B (zh) 列车动态重联的方法及节点
CN108337699A (zh) 一种上网的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4254130A (zh) D2d用户链接与蜂窝用户共享资源的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582998A (zh) 群组的通信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N105743816A (zh) 一种链路聚合方法及装置
CN107305570A (zh) 一种数据检索方法及系统
CN107734556A (zh)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1986282A (zh) 拓扑适配方法及装置
CN107277780A (zh) 一种广播消息发送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CN10633228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节点
CN106254282B (zh) 链路聚合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4968051A (zh) 一种小区宽带上行链路的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CN101980487A (zh) 一种路由选择出口的方法和装置
CN103152428A (zh) 云平台上节点间进行服务通信的方法
CN101753463A (zh) 一种多通道传输负载均衡方法及装置
US20170046306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processor, and data processing device
CN106874108A (zh) 移动云计算中最小化微云使用个数技术
CN106657097B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4270321A (zh) 一种网络负载均衡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