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1891A -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1891A
CN106331891A CN201610683217.6A CN201610683217A CN106331891A CN 106331891 A CN106331891 A CN 106331891A CN 201610683217 A CN201610683217 A CN 201610683217A CN 106331891 A CN106331891 A CN 1063318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data
business datum
social account
hist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8321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31891B (zh
Inventor
杨学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8321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3189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31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18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31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18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 H04N21/478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users, e.g. cha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22Input-only peripherals, i.e. input devices connected to specially adapted client devices, e.g.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 H04N21/4220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H04N21/42206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a client device through a remote control device;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characterized by hardware details
    • H04N21/4222Remote control device emulator integrated into a non-television apparatus, e.g. a PDA, media center or smart to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6Interfacing a lo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communicating with another STB or one or more peripheral devices inside the home
    • H04N21/43615Interfacing a Home Network, e.g. for connecting the client to a plurality of peripher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5End-user interface for inputting end-user data, e.g.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PIN], preference data
    • H04N21/4751End-user interface for inputting end-user data, e.g. personal identification number [PIN], preference data for defining user accounts, e.g. accounts for childr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包括:第一电子设备呈现图形标识,所述图形标识至少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以及业务数据相关联;以使第二电子设备在采集到所述图形标识后,能够将第一应用的社交账号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关联;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表征所述社交账号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关联的关联响应信息;获取所述关联响应信息中所述社交账号的历史使用特征,基于所述历史使用特征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筛选得到目标业务数据,将目标业务数据发送至所述社交账号,以便于利用所述社交账号登陆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针对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交互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视的飞速发展,智能电视与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双向交互成为了研究重点,针对如何与智能电视交互,降低用户操作的复杂度的问题,不同厂商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例如,通过遥控器操作来降低用户操作的复杂度,或者通过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APP)来充当遥控器以降低用户操作的复杂度;但是,现有方式中均会出现交互困难的问题,且现有电子设备与智能电视的交互过程中缺乏针对逻辑业务的交互过程,缺乏社交功能,如,现有交互过程中,智能电视难以基于电子设备(如智能手机)用户的观影习惯为智能手机用户推送影片,进而导致难以与智能手机之间产生针对视频业务的交互,因此,亟需一种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能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呈现图形标识,所述图形标识至少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以及业务数据相关联;以使第二电子设备在采集到所述图形标识后,能够将第一应用的社交账号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关联;
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表征所述社交账号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关联的关联响应信息;
获取与所述关联响应信息中所述社交账号对应的历史使用特征,基于所述历史使用特征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筛选得到目标业务数据,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发送至所述社交账号,以便于利用所述社交账号登陆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针对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进行数据交互。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包括:
第二电子设备利用社交账号登陆第一应用,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采集第一电子设备呈现的图形标识,所述图形标识至少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以及业务数据相关联;
将所述社交账号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相关联,并生成表征所述社交账号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关联的关联响应信息,将所述关联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目标业务数据,以便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针对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进行数据交互;其中,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与所述关联响应信息中社交账号对应的历史使用特征对所述图形标识关联的业务数据进行筛选后得到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呈现图形标识,所述图形标识至少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以及业务数据相关联;以使第二电子设备在采集到所述图形标识后,能够将第一应用的社交账号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关联;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表征所述社交账号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关联的关联响应信息;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关联响应信息中所述社交账号对应的历史使用特征,基于所述历史使用特征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筛选得到目标业务数据;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发送至所述社交账号,以便于利用所述社交账号登陆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针对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进行数据交互。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利用社交账号登陆第一应用,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采集第一电子设备呈现的图形标识,所述图形标识至少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以及业务数据相关联;还用于将所述社交账号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相关联,并生成表征所述社交账号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关联的关联响应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关联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目标业务数据,以便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针对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进行数据交互;其中,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与所述关联响应信息中社交账号对应的历史使用特征对所述图形标识关联的业务数据进行筛选后得到的。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信息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无需用户进行实体操作即可实现,因此,简化了的用户操作;而且,向第二电子设备推动的业务是基于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社交账号筛选后的业务,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充分利用了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社交账号的社交性,控制推送的业务是基于社交账号的历史使用特征而选取出的,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推送的业务更加精准,同时,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备了社交功能;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过程实现了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基于业务的交互过程,与现有仅能针对特定场景进行交互的方式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更为广泛,交互方式更为人性化,而且,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持续性交互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信息交互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智能电视呈现的二维码与智能电视的GUID以及业务数据相关联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智能电视与智能手机建立关联关系的过程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智能电视与智能手机建立关联关系的过程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智能电视与智能手机进行信息交互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交互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的交互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表征视频场景的场景标识、GUID以及业务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映射关系表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智能手机与多个智能电视进行绑定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智能手机呈现的已绑定设备的交互界面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的逻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一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电子设备的逻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第二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交互方法;这里,在实际应用中,当用户需要利用智能手机与智能电视进行交互时,通常会在智能电视上呈现二维码,用户使用智能手机扫码二维码后即可在手机端进行相应操作,从而降低交互成本;现有二维码在智能电视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两种场景:场景一,扫描二维码关注相关的公众号;场景二,特定场景下,扫描二维码处理相关的逻辑业务。
但是,现有二维码在智能电视中的应用存在如下不足,应用场景比较单一,用户通过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相应操作后即结束,无法使智能电视与智能手机进一步持续交互;而且,现有智能电视无法获取获知用户喜好,难以具有社交功能,进而使得难以利用智能手机的社交性、粘性推送针对用户的特定内容,进而导致无法在智能手机与智能电视之间形成交互闭环;进一步地,现有二维码在智能电视中的应用仅能处理特定应用逻辑,如扫码反馈、评论、支付等,难以与具体业务相结合,更无法针对具体业务进一步与用户形成交互。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交互方法,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中二维码中绑定有与特定业务(如业务数据)相关联的应用场景数据(如多媒体数据);当视频用户通过智能手机中的微信扫描智能电视上的二维码后,除了会关注公众号(即微信账号与智能电视之间建立关联,如绑定),还会利用微信推送机制,将二维码绑定的当前应用场景数据相关联的特定业务推送至智能手机对应的微信用户;进一步地,为了使推送的数据能够与用户特性匹配,本实施例还会利用微信用户的历史使用特征对二维码绑定的应用场景数据相关联的特定业务进行筛选,进而将筛选后的业务推送至微信用户,从而使得智能电视与智能手机中微信用户能够进行针对业务的交互过程,且能够使交互过程形成交互闭环。
具体地,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信息交互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第一电子设备呈现图形标识,所述图形标识至少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以及业务数据相关联;以使第二电子设备在采集到所述图形标识后,能够将第一应用的社交账号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关联;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具体为智能电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具体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所述图形标识可以具体为二维码;所述第一应用可以具体为能够读取二维码的应用程序,如微信等。所述设备标识可以具体为能够唯一标识一电子设备的全局唯一标识符(GUID,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这样,在实际应用中,步骤101则可以具体为:如图2所示,智能电视呈现二维码;且该二维码与智能电视的GUID,以及业务数据相关联,也就是说,当智能手机通过微信的“扫一扫”功能读取所述智能电视呈现的二维码后,能够通过所述二维码获取到所述智能电视的GUID,进而将自身当前登录的微信的社交账号与该智能电视的GUID进行关联,以便于所述智能电视与所述智能手机针对业务数据进行交互。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智能电视可以利用视频应用播放视频,如利用视频应用播放视频的同时呈现二维码,此时,当所述智能手机读取所述智能电视呈现的二维码后,会显示如图3虚线框中的界面,也就是说,所述智能手机中呈现智能电视的视频应用的详细资料(如名称和功能介绍等),进而以供用户选取是否对该视频应用“关注”(也即建立关联);这里,显然,为便于所述智能手机对应的社交账号与视频应用建立关联,所述二维码还需要与视频应用的应用标识相关联,进而当智能手机扫描该二维码后,能够获取到视频应用的应用标识,进而将当前登录的微信的社交账号与该应用标识进行关联;同时,所述智能手机还会将当前登录的微信的社交账号与智能电视的GUID相关联。或者,如图4所示,当所述智能手机读取所述智能电视呈现的二维码后,直接呈现智能电视的详细资料,进而以供用户选择是否将当前登录的微信的社交账号与智能电视进行绑定,也即与智能电视的GUID相关联。
步骤102: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表征所述社交账号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关联的关联响应信息;
步骤103:获取与所述关联响应信息中所述社交账号对应的历史使用特征,基于所述历史使用特征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筛选得到目标业务数据,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发送至所述社交账号,以便于利用所述社交账号登陆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针对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进行数据交互。
具体地,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智能电视与智能手机进行信息交互的示意图,继续以智能电视与智能手机进行交互为例,如图5所示,当所述智能手机将自身登陆的微信的社交账号与所述智能电视的GUID进行关联后,会生成关联响应信息;所述智能手机将所述关联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智能电视中;这里,所述关联响应信息中会携带有该社交账号,进而便于所述智能电视去调取该社交账号的历史使用特征,以利用该社交账号的历史使用特征对所述二维码关联的业务数据进行筛选,并将筛选后得到的目标业务数据发送至智能终端,实现智能电视与智能手机基于目标业务数据的交互。
进一步地,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信息交互方法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信息交互的交互图;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呈现图形标识,所述图形标识至少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以及业务数据相关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利用社交账号登陆第一应用,并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采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呈现的图形标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基于所述图形标识获取到所述图形标识相关联的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将所述社交账号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关联,并生成表征所述社交账号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关联的关联响应信息,将所述关联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表征所述社交账号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关联的关联响应信息后,获取与所述关联响应信息中所述社交账号对应的历史使用特征,并基于所述历史使用特征对与所述图形标识相关联的所述业务数据进行筛选得到目标业务数据,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发送至所述社交账号,也即发送至利用所述社交账号登陆所述第一应用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便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针对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进行数据交互。
通常,在实际应用中,智能电视会在呈现多媒体数据,如视频数据的同时,呈现二维码,此时,为便于智能电视识别用户扫描二维码时的场景,可以将二维码与当前呈现的视频播放场景相关;具体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创建与第一多媒体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关联的图形标识;也就是说,图形标识不仅与视频播放场景相关,还与设备标识相关;进而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读取所述图形标识时,能够从所述图形标识中获取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而且,当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关联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基于关联响应信息,例如基于微信接收时间推送逻辑,确定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读取的所述图形标识;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自身对应的多媒体数据库中选取出与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相关联的至少一个第二多媒体数据,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多媒体数据的数据标识作为业务数据,进而将表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多媒体数据的数据标识的业务数据与所述图形标识相关联,这样,使得所述业务数据与当前呈现的视频播放场景相关联,以使得为用户推送的业务与用户当前观看的视频场景相关联。
具体地,如图7所示,智能电视可生成带具体视频场景的二维码,并使该二维码与智能电视的GUID绑定,也就是说,一台智能电视一个视频场景对应一个二维码,而与当前视频场景相关联的业务数据与该二维码相关联,这里,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智能电视可以通过存储映射关系表的方式,来记录二维码、视频场景的场景标识、GUID以及业务数据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向所述社交账号推送的目标业务数据为至少一个第二多媒体数据的数据标识,如视频名称等,如此,便于用户基于视频名称选取喜爱的视频;而且,推送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多媒体数据为与用户当前观看的第一多媒体数据相关联的多媒体数据,因此,提高了推送信息的精确度,实现了精准推送,同时也提升了用户体验。在实际应用中,当用户观看智能电视中呈现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时,且在呈现第一多媒体数据的同时,呈现二维码时,只要用户利用智能手机中的微信去扫描该二维码,即表示用户对当前观看的第一多媒体数据是认可的,也即是喜欢此类视频的,此时,所述智能电视则去获取所述二维码相关联的与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对应的至少一个第二多媒体数据,进而基于智能手机中登陆该微信的社交账号的历史观看记录,对至少一个第二多媒体数据进行筛选,将筛选后的第二多媒体数据的数据标识作为目标业务数据,以推送给智能手机中的所述社交账号,以便于用户基于筛选后的第二多媒体数据的数据标识选取出自己喜爱的视频。例如,用户在智能手机中微信的对话框中输入关键字来搜索片源,进而根据与智能电视的绑定关系将搜索的片源发送至智能电视进行播放,实现智能手机与智能电视的交互过程的交互闭环。这里,搜索的片源可以是智能电视推送的目标业务数据对应的片源,也可以不是。进一步地,当搜索的片源是智能电视推送的目标业务数据对应的片源时,用户无需输入关键字,只需点击片源名称,即可将该请求片源的请求消息发送至智能电视,以在智能电视中播放该用户搜索的片源。
具体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将选中的业务数据发送至第一电子设备,以在第一电子设备中呈现的具体过程包括: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后,基于用户操作在所述目标业务数据中选取出第一业务数据,生成获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请求信息,并将所述请求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请求获取所述目标业务数据中的第一业务数据的请求信息后,获取与所述请求信息中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相对应的多媒体数据,并输出与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对应的多媒体数据。实现通过第二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多媒体数据的输出的目的。
以下给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的具体实现流程,包括:
步骤A:智能电视创建带场景值的二维码,也即创建的该二维码与视频播放场景相关联,而且,该二维码还与所述智能电视的GUID进行绑定;
步骤B:所述智能电视将与视频播放场景相关联的二维码与具体业务进行绑定,并存储;
这里,所述具体业务可以是智能电视选取的部分业务,可以是为智能电视提供视频资源的服务器选取的部分业务;在实际应用中,该具体业务可以是与视频播放场景相关联的业务,也可以不是。
步骤C:用户利用智能手机中的微信扫码该二维码,并将登陆微信的社交账号与所述智能电视的GUID进行关联,向所述智能电视反馈关联响应信息;
步骤D:所述智能电视接收到所述关联响应信息后,利用微信接收时间推送逻辑,获知用户扫描的特定场景的二维码;
步骤E:所述智能电视获取二维码对应的具体业务,并基于社交账号的历史观看记录对该具体业务进行筛选,并将筛选后的业务推送给用户,形成交互。
这样,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通过第一电子设备呈现图形标识,并使第二电子设备在采集到所述图形标识后,将第一应用的社交账号与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关联,进而再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表征所述社交账号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关联的关联响应信息后,基于所述关联响应信息中所述社交账号对应的历史使用特征,对所述图形标识关联的业务数据进行筛选,以将筛选后的数据发送至第二电子设备,实现利用所述社交账号登陆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针对业务的交互过程。这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业务推送过程,无需用户进行实体操作即可实现,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简化了的用户操作;而且,向第二电子设备推动的业务是基于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社交账号筛选后的业务,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充分利用了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社交账号的社交性,控制推送的业务是基于社交账号的历史使用特征而选取出的,因此,使得本发明实施例推送的业务更加精准,同时,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具备了社交功能;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过程实现了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基于业务的交互过程,与现有仅能针对特定场景进行交互的方式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应用场景更为广泛,交互方式更为人性化,而且,为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进行持续性交互奠定了基础。
实施例二
基于实施例一所述的方法,本实施例中给出了第一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社交账号的历史使用特征的几种具体方式;具体地,
方式一: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至少基于所述社交账号的历史使用数据确定出所述社交账号的历史使用特征;也就是说,所述历史使用特征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例如智能电视基于社交账号的历史使用数据(如历史观看记录)而确定出的。这里所述的历史使用数据可以具体是所述社交账号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历史使用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将用户扫描特定视频场景下的二维码的过程,作为一次用户行为,并记录为历史使用数据;具体地,当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读取与第一多媒体数据相关联的图形标识后,如读取与视频场景相关联的二维码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取所述关联响应信息中所述社交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所采集到的所述图形标识关联的第一多媒体数据,并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采集到的所述图形标识关联的第一多媒体数据作为所述社交账号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历史使用数据。也就是说,如当智能手机利用微信读取与视频场景相关联的二维码后,即可认为当前对应的视频场景,也即当前播放的多媒体数据为用户喜爱的,进而,将该当前的视频场景作为所述社交账号的一个历史使用数据。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还基于现有方式来确定历史使用数据,如针对该社交账号用户搜索片源的记录,或者观看的片源的记录来获取历史使用数据,进而便于基于历史使用数据推测出针对该社交账号的历史使用特征,以为用户推送片源奠定基础。
方式二: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取与所述社交账号相关联的其他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基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获取所述社交账号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或其他电子设备中的历史使用特征;也就是说,在实际应用中,智能手机可以与多个智能电视绑定,如图8所示,智能手机与n(为大于等于2的正整数)个智能电视绑定,此时,所述智能手机预获取历史使用特征时,还需要选中一个或多个智能电视,如图9所示,基于已绑定设备的交互界面,可以在智能电视-1、智能电致-2至智能电视-n中选取出一个或多个目标电视,进而接收目标电视中反馈的历史用户特征。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即使社交账号绑定过多个智能电视,但是,当社交账号对应的智能手机扫描智能电视中的二维码后,即选中了为该社交账号提供多媒体数据的目标电视。
方式三: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提供多媒体数据的媒体资源服务器中去获取针对所述社交账号的历史使用特征。也就是说,所述媒体资源服务器为智能电视提供多媒体数据,同时并记录有不同社交账号的历史使用数据,进而总结出了针对社交账号的历史使用特征,以便于智能电视能够直接从媒体资源服务器去调去针对社交账号的历史使用特征。
本实施例所述的历史使用特征可以具体为基于多个历史使用数据总结而得到的用户行为特性。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三种方式可以择一而执行,本实施例不做限制。
基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显然能够应用于如下场景:
场景一:用户无需手动利用社交账号登陆智能电视,只需扫描智能电视中呈现的二维码就可将该社交账号与智能电视的GUID绑定,也即利用微信的社交账号登陆智能电视,这样,简化了用户操作;同时,也便于智能电视对该社交账号的后续用户行为进行跟进,以为用户推送更匹配用户行为的业务数据奠定了基础。
场景二:当智能手机将自身登陆的微信账号与所述智能电视的GUID绑定后,用户即可在智能手机中搜索片源,进而基于绑定的关系将用户搜索的片源告知智能电视,以便于智能电视基于用户搜索的片源,为用户呈现多媒体数据,实现一键式投射到智能电视上观看的效果;用户搜索的片源可以是基于智能电视为用户推荐的目标业务数据中的片源,也可以是用户随意搜索的与目标业务数据无关的片源,这样,在简化用户操作的同时,丰富了用户的体验。
这样,对于在用户侧而言,本发明实施例降低了视频用户交互的操作的成本,简化了用户操作的过程。对于产品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智能电视与用户(如社交账号)的粘度,使得视频用户可在手机微信端向智能电视发送文本、图片、视频质量等,实现多客服功能,便于智能电视厂商更好地及时地为用户服务,同时,降低了智能电视厂商维护客户的成本。而对于业务而言,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使二维码的曝光量更高,吸引更多用户关注公众号,进而使得登陆社交账号的智能手机与智能电视的交互过程更容易产生闭环,避免了用户的流失。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单元1001,用于呈现图形标识,所述图形标识至少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以及业务数据相关联;以使第二电子设备在采集到所述图形标识后,能够将第一应用的社交账号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关联;
第一接收单元1002,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表征所述社交账号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关联的关联响应信息;
第一处理单元1003,用于获取与所述关联响应信息中所述社交账号对应的历史使用特征,基于所述历史使用特征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筛选得到目标业务数据;
第一发送单元1004,用于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发送至所述社交账号,以便于利用所述社交账号登陆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针对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进行数据交互。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003,还用于创建与第一多媒体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关联的图形标识;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多媒体数据库中选取出与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相关联的至少一个第二多媒体数据,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多媒体数据的数据标识作为业务数据;将表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多媒体数据的数据标识的业务数据与所述图形标识相关联。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003,还用于至少基于所述社交账号的历史使用数据确定出所述社交账号的历史使用特征;或者,
还用于获取与所述社交账号相关联的其他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基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获取所述社交账号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或其他电子设备中的历史使用特征;或者,
还用于从提供多媒体数据的媒体资源服务器中去获取针对所述社交账号的历史使用特征。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003,还用于获取所述关联响应信息中所述社交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所采集到的所述图形标识关联的第一多媒体数据;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采集到的所述图形标识关联的第一多媒体数据作为所述社交账号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历史使用数据。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002,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请求获取所述目标业务数据中的第一业务数据的请求信息;
相应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1003,还用于获取与所述请求信息中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相对应的多媒体数据;
所述显示单元1001,还用于输出与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对应的多媒体数据。
本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述方法所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调用程序代码来实现,当然程序代码可以保存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可见,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了第一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发送器1103、接收器1104以及显示器1105;其中,所述处理器1101、存储器1102、发送器1103、接收器1104以及显示器1105通过总线1106连接;所述处理器1101可为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可编程逻辑阵列等具有处理功能的电子元器件。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代码,该代码能够执行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处理单元1003可以通过所述处理器1101实现;而所述第一接收单元1002和第一发送单元1004可对应通过所述接收器1104和发送器1103实现;所述显示单元1001通过显示器1105实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第一电子设备实施例项的描述,与上述方法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第一电子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第二电子设备,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第二处理单元1201,用于利用社交账号登陆第一应用,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采集第一电子设备呈现的图形标识,所述图形标识至少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以及业务数据相关联;还用于将所述社交账号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相关联,并生成表征所述社交账号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关联的关联响应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1202,用于将所述关联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第二接收单元1203,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目标业务数据,以便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针对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进行数据交互;其中,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与所述关联响应信息中社交账号对应的历史使用特征对所述图形标识关联的业务数据进行筛选后得到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单元1201,还用于基于用户操作在所述目标业务数据中选取出第一业务数据,生成获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请求信息;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1202,还用于将所述请求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取与所述请求信息中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相对应的多媒体数据,并输出与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对应的多媒体数据。
本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所述方法所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第二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调用程序代码来实现,当然程序代码可以保存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可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了第二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发送器1303以及接收器1304;其中,所述处理器1301、存储器1302、发送器1303以及接收器1304通过总线1305连接;所述处理器1301可为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可编程逻辑阵列等具有处理功能的电子元器件。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代码,该代码能够执行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处理单元1201可以通过所述处理器1301实现;而所述第二接收单元1203和第二发送单元1202可对应通过所述接收器1304和发送器1303实现。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上第二电子设备实施例项的描述,与上述方法描述是类似的,具有同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有益效果,因此不做赘述。对于本发明第二电子设备实施例中未披露的技术细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请参照本发明方法实施例的描述而理解,为节约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呈现图形标识,所述图形标识至少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以及业务数据相关联;以使第二电子设备在采集到所述图形标识后,能够将第一应用的社交账号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关联;
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表征所述社交账号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关联的关联响应信息;
获取与所述关联响应信息中所述社交账号对应的历史使用特征,基于所述历史使用特征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筛选得到目标业务数据,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发送至所述社交账号,以便于利用所述社交账号登陆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针对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进行数据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创建与第一多媒体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关联的图形标识;
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多媒体数据库中选取出与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相关联的至少一个第二多媒体数据,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多媒体数据的数据标识作为业务数据;
将表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多媒体数据的数据标识的业务数据与所述图形标识相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与所述关联响应信息中所述社交账号对应的历史使用特征,包括:
至少基于所述社交账号的历史使用数据确定出所述社交账号的历史使用特征;或者,
获取与所述社交账号相关联的其他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基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获取所述社交账号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或其他电子设备中的历史使用特征;或者,
从提供多媒体数据的媒体资源服务器中去获取针对所述社交账号的历史使用特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关联响应信息中所述社交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所采集到的所述图形标识关联的第一多媒体数据;
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采集到的所述图形标识关联的第一多媒体数据作为所述社交账号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历史使用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请求获取所述目标业务数据中的第一业务数据的请求信息;
获取与所述请求信息中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相对应的多媒体数据,并输出与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对应的多媒体数据。
6.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电子设备利用社交账号登陆第一应用,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采集第一电子设备呈现的图形标识,所述图形标识至少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以及业务数据相关联;
将所述社交账号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相关联,并生成表征所述社交账号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关联的关联响应信息,将所述关联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目标业务数据,以便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针对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进行数据交互;其中,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与所述关联响应信息中社交账号对应的历史使用特征对所述图形标识关联的业务数据进行筛选后得到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用户操作在所述目标业务数据中选取出第一业务数据;
生成获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请求信息,将所述请求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取与所述请求信息中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相对应的多媒体数据,并输出与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对应的多媒体数据。
8.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显示单元,用于呈现图形标识,所述图形标识至少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以及业务数据相关联;以使第二电子设备在采集到所述图形标识后,能够将第一应用的社交账号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关联;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表征所述社交账号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关联的关联响应信息;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获取与所述关联响应信息中所述社交账号对应的历史使用特征,基于所述历史使用特征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筛选得到目标业务数据;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业务数据发送至所述社交账号,以便于利用所述社交账号登陆所述第一应用的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针对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进行数据交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创建与第一多媒体数据以及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相关联的图形标识;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多媒体数据库中选取出与所述第一多媒体数据相关联的至少一个第二多媒体数据,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多媒体数据的数据标识作为业务数据;将表征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多媒体数据的数据标识的业务数据与所述图形标识相关联。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至少基于所述社交账号的历史使用数据确定出所述社交账号的历史使用特征;或者,
还用于获取与所述社交账号相关联的其他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基于所述其他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获取所述社交账号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或其他电子设备中的历史使用特征;或者,
还用于从提供多媒体数据的媒体资源服务器中去获取针对所述社交账号的历史使用特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关联响应信息中所述社交账号对应的第二电子设备所采集到的所述图形标识关联的第一多媒体数据;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采集到的所述图形标识关联的第一多媒体数据作为所述社交账号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中的历史使用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请求获取所述目标业务数据中的第一业务数据的请求信息;
相应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与所述请求信息中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相对应的多媒体数据;
所述显示单元,还用于输出与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对应的多媒体数据。
13.一种第二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利用社交账号登陆第一应用,通过所述第一应用采集第一电子设备呈现的图形标识,所述图形标识至少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以及业务数据相关联;还用于将所述社交账号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对应的设备标识相关联,并生成表征所述社交账号与所述设备标识相关联的关联响应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关联响应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目标业务数据,以便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够针对所述目标业务数据进行数据交互;其中,所述目标业务数据是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基于与所述关联响应信息中社交账号对应的历史使用特征对所述图形标识关联的业务数据进行筛选后得到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第二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还用于基于用户操作在所述目标业务数据中选取出第一业务数据,生成获取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的请求信息;
所述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请求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以使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获取与所述请求信息中所述第一业务数据相对应的多媒体数据,并输出与所述第一业务数据对应的多媒体数据。
CN201610683217.6A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63318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83217.6A CN106331891B (zh)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83217.6A CN106331891B (zh)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1891A true CN106331891A (zh) 2017-01-11
CN106331891B CN106331891B (zh) 2018-12-11

Family

ID=57743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83217.6A Active CN106331891B (zh)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31891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4350A (zh) * 2017-04-27 2017-09-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媒体播放控制方法、媒体播放服务器、客户端
CN108804908A (zh) * 2017-05-04 2018-11-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指纹生成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12087409A (zh) * 2019-06-12 2020-12-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帐号关联方法、终端和服务器
CN113051954A (zh) * 2021-04-19 2021-06-29 杭州拼便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扫码登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0060A (zh) * 2013-04-24 2013-08-21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社团发现的数字电视节目推荐方法
US20150215663A1 (en) * 2011-09-01 2015-07-30 The Directv Group,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a second screen device for interacting with a set top box to enhance a user experience
CN105472409A (zh) * 2015-12-01 2016-04-06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社交朋友圈分享电视节目直播方法及系统
CN105611370A (zh) * 2015-12-16 2016-05-25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社交的智能电视桌面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215663A1 (en) * 2011-09-01 2015-07-30 The Directv Group,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a second screen device for interacting with a set top box to enhance a user experience
CN103260060A (zh) * 2013-04-24 2013-08-21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社团发现的数字电视节目推荐方法
CN105472409A (zh) * 2015-12-01 2016-04-06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社交朋友圈分享电视节目直播方法及系统
CN105611370A (zh) * 2015-12-16 2016-05-25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社交的智能电视桌面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4350A (zh) * 2017-04-27 2017-09-0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媒体播放控制方法、媒体播放服务器、客户端
CN107124350B (zh) * 2017-04-27 2018-10-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媒体播放控制方法、媒体播放服务器、客户端
CN108804908A (zh) * 2017-05-04 2018-11-1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设备指纹生成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12087409A (zh) * 2019-06-12 2020-12-1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帐号关联方法、终端和服务器
CN112087409B (zh) * 2019-06-12 2021-12-14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帐号关联方法、终端和服务器
CN113051954A (zh) * 2021-04-19 2021-06-29 杭州拼便宜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扫码登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1891B (zh) 2018-1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31891A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电子设备
US20090063178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mobile, community-based user interface
CN104966197A (zh) 信息处理方法、客户端及服务器
US980494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ing data tags to track and manage tasks to provide object-to-object services
US20110238498A1 (en) Service stage for subscription management
US11196802B2 (en) Contents manag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282234A (zh) 智能设备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902295A (zh) 智能电视业务实现方法、终端设备和系统
CN102158541B (zh) 一种共享信息的获取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05469502A (zh) 一种智能加油的方法及终端
CN104023272A (zh) 一种视频画面编辑方法及装置
EP1856676A2 (en) Automated contacting of support centers and sharing of product information via rfid
CN103765873A (zh) 使用共用和个人装置的个性化用户功能的协作式提供
CN105718152A (zh) 应用事件交互方法和装置
CN103841154A (zh) 网络媒介信息发布方法、系统和客户端
CN106375784A (zh) 评论节目和提供节目的评论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5791920A (zh) 视频播放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Whyte Enabling eBusines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architectures and applications
CN109819123B (zh) 一种增值业务的实现方法、装置和行业应用鉴权中心
CN108229133B (zh) 一种业务操作方法及装置、业务权限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06230948A (zh) 服务端与广告推送装置及方法
CN106161575A (zh) 用户匹配方法及装置
KR20070047022A (ko) 통화 중 콘텐츠 공유 및 제어 시스템을 활용한 자료 공유형응용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이를 구현하는 통신 사업자 서버및 ip 단말
CN102546225A (zh) 视频资源共享方法和管理平台
CN109151517A (zh) 商业区互动方法、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