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1397A - 一种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1397A
CN106331397A CN201510374662.XA CN201510374662A CN106331397A CN 106331397 A CN106331397 A CN 106331397A CN 201510374662 A CN201510374662 A CN 201510374662A CN 106331397 A CN106331397 A CN 106331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de
voice signal
link
coded voice
recurrent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37466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淑玲
颜晓庆
徐劲松
孙正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51037466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31397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85606 priority patent/WO2017000762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331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139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7/00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switching cent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Use Of Switch Circuits For Exchanges And Methods Of Control Of Multiplex Exchan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方法,应用于链形网络的节点,该方法包括:对本节点用户的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处理,将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线路上;根据本节点在所述链形网络上的位置确定是否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转发处理;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对混音后的信号进行解码处理,然后发送给本节点用户。本发明实现了共线电话系统的链形组网和单级混音,能够改善共线电话系统的语音质量并保证可靠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共线电话是铁路专网中普遍使用的一种电话业务,主要用来进行各种行车调度等,其基本特征是:调度台和多个调度站的语音信号混合到一个电话会议中,互相之间都可以听到,也即要实现多路音频的叠加。因此传统的铁路设备实现时,这种功能是在一个64K时隙带宽内实现。在一个共线电话系统中,属于该共线组的所有分机分散在多个站点设备上,为了保证铁路运营的安全,完成音频叠加功能一般不能集中在一个点上,否则这个点出现故障则整个调度系统就会瘫痪,因此在铁路专线设备的共线混音功能一般都是采用链形组网、分级叠加。分级叠加时,如果N个用户参与,那每个用户听到语音都是经过了N-2次叠加,由于多级叠加会引入更多的回声、延迟,它叠加的语音效果不很理想,存在啸叫自激、噪声干扰等问题
经过实际验证,32个用户组成的会议功能,如果采用集中混音方式,回声的衰耗超过-33dB,语音效果很好;对于64个用户组成的会议功能,如果采用集中混音方式,回声的衰减可以达到-30dB,用户的体验也很好。但是,32个用户基本不可能采用30级混音来实现,因为经过验证发现,一般的混音设备经过10级以上的混音后,延迟、回声都很明显,回声衰减甚至达不到-20dB,基本无法使用了,用户体验比较差。
因此,如何改善共线电话系统的语音传输质量并保证可靠性,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方法,能够改善共线电话系统的语音质量并保证可靠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方法,应用于链形网络的节点,该方法包括:
对本节点用户的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处理,将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线路上;
根据本节点在所述链形网络上的位置确定是否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转发处理;
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对混音后的信号进行解码处理,然后发送给本节点用户。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下述特点:
将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线路上,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或中间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下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下游节点;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上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上游节点;
其中,下行链路是节点与相邻的下游节点之间的链路;上行链路是节点与相邻的上游节点之间的链路;
其中,所述链形网络的各节点被分配线路上不同的时隙资源以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下述特点:
根据本节点在所述链形网络上的位置确定是否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转发处理,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时,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不进行转发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时,将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透传至上行链路上,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透传至下行链路上;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环回至所述上行链路上。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下述特点:
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或中间节点时,将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下述特点:
将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线路上,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下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下游节点;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下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下游节点,并且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上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上游节点;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上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上游节点;
其中,下行链路是节点与相邻的下游节点之间的链路;上行链路是节点与相邻的上游节点之间的链路;
其中,所述链形网络的各节点被分配线路上不同的时隙资源以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下述特点:
根据本节点在所述链形网络上的位置确定是否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转发处理,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时,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不进行转发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时,将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透传至上行链路上,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透传至下行链路上;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不进行转发处理。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下述特点:
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时,将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时,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上游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和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下游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进一步地,该方法还包括下述特点:
所述线路为E1链路;
所述链形网络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配置双向传输的E1链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装置,应用于链形网络的节点,包括:
本节点用户语音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本节点用户的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处理,将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线路上;
线路接收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本节点在所述链形网络上的位置确定是否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转发处理;
其他节点用户语音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对混音后的信号进行解码处理,然后发送给本节点用户。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下述特点:
本节点用户语音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线路上,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或中间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下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下游节点;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上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上游节点;
其中,下行链路是节点与相邻的下游节点之间的链路;上行链路是节点与相邻的上游节点之间的链路;
其中,所述链形网络的各节点被分配线路上不同的时隙资源以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下述特点:
线路接收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本节点在所述链形网络上的位置确定是否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转发处理,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时,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不进行转发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时,将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透传至上行链路上,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透传至下行链路上;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环回至所述上行链路上。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下述特点:
其他节点用户语音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或中间节点时,将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下述特点:
本节点用户语音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线路上,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下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下游节点;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下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下游节点,并且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上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上游节点;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上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上游节点;
其中,下行链路是节点与相邻的下游节点之间的链路;上行链路是节点与相邻的上游节点之间的链路;
其中,所述链形网络的各节点被分配线路上不同的时隙资源以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下述特点:
线路接收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本节点在所述链形网络上的位置确定是否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转发处理,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时,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不进行转发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时,将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透传至上行链路上,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透传至下行链路上;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不进行转发处理。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下述特点:
其他节点用户语音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时,将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时,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上游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和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下游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下述特点:
所述线路为E1链路;
所述链形网络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配置双向传输的E1链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方法,链形网络上的节点将本节点用户的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处理后发送到线路上,根据本节点在所述链形网络上的位置确定是否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转发处理,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对混音后的信号进行解码处理,然后发送给本节点用户。本发明的语音传输方法使得更多站点可以加入共线组,同时语音延迟小、回声抑制效果好,消除了啸叫自激、噪声干扰等传统实现方式的问题,因此能够明显改善共线电话系统的语音质量并保证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链形网络上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以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为例)。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应用示例的一种共线电话系统中链形网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应用示例1中链形网络的首节点的工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应用示例1中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以站点2为例)的工作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应用示例1中链形网络的尾节点的工作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应用示例2中链形网络的首节点的工作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应用示例2中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以站点2为例)的工作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应用示例2中链形网络的尾节点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随着传输设备的带宽能力越来越高,传输能力已经不再是铁路、电力等这种带宽需求并不大的专网的瓶颈,共线电话功能已经不需要强烈要求在一个64k中传输一个调度组的混合语音,传输系统有能力提供更多的信道资源使用。在这种情况下,完全可以考虑采用链型组网、单级混音实现铁路专网中的共线电话功能,既保证集中混音方式的高语音质量,又实现链型组网方式的高可靠性,配合环型保护功能,可以实现单线故障调度功能不受影响、单站故障其他站的调度业务不受影响的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链型组网、单级混音的功能,既拥有集中混音的语音效果又拥有链型组网的高可靠性,对于铁路上要求高可靠性、高语音质量的需求是非常合适的。
如图1所示,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装置,至少包括以下模块:
语音编码模块,用于对本节点用户端发送的语音信号进行编码,生成本节点的语音编码信号;
语音解码模块,用于对混音模块混音后的信号进行解码处理,解码后得到的语音信号送到本节点的用户端;
线路接口模块,用于从线路上接收语音编码信号或向线路上发送语音编码信号;
混音模块,用于将从线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如图1所示,对于位于链形网络中间节点或尾节点的语音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
信号透传模块,用于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透传转发;
本发明所述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来自本节点用户终端的语音信号,经过编码模块进行数字化处理得到语音编码信号;
第二步:根据本节点在链路上的位置情况,将本节点用户终端的语音编码信号通过线路接口模块发送到相应的通道进行传输;
第三步:通过线路接口模块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通过信号透传模块(对于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或尾节点)和线路接口模块,透传到线路上;
第四步:将从线路上接收到的非本节点的所有语音编码信号送入混音模块进行混音后,再送到解码模块进行解码得到语音信号,送到本节点的用户终端,用户就能听到其他各个节点的声音信息。
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和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达到了更多站点可加入调度、共线组,同时语音延迟小、回声抑制效果好,消除了啸叫自激、噪声干扰等传统实现方式的问题,经过实际测量证明,32个用户组成的共线组会议功能,如果采用本发明的链型组网、单级混音装置,语音效果很好,回声的衰耗超过-33dB;而64个用户的共线组,回声的衰减仍然可以达到-30dB,用户的体验也很好。这个语音效果是普通的多级叠加混音方式远远无法达到的。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方法,应用于链形网络的节点,该方法包括:
S10,对本节点用户的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处理,将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线路上;
S20,根据本节点在所述链形网络上的位置确定是否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转发处理;
S30,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对混音后的信号进行解码处理,然后发送给本节点用户;
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下述特点:
较佳地,所述传输线路为E1链路;
较佳地,对本节点用户的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处理,包括:对本节点用户的语音信号进行脉冲编码调制PCM(Pulse Code Modulation)编码;
对混音后的信号进行解码处理,包括:对混音后的信号进行PCM解码处理;
较佳地,将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线路上,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或中间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下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下游节点;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上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上游节点;
其中,下行链路是节点与相邻的下游节点之间的链路;上行链路是节点与相邻的上游节点之间的链路;
其中,所述链形网络的各节点被分配线路上不同的时隙资源以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如一个节点有多个用户则分配多个时隙。
其中,对链形网络上任一节点而言,该节点的下游节点,是该链形网络上比该节点更靠近尾节点的节点,该节点的上游节点,是该链形网络上比该节点更靠近首节点的节点;
其中,链形网络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链路为双向传输链路,也即,任一节点的上行链路是双向传输链路,任一节点的下行链路是双向传输链路;
较佳地,根据本节点在所述链形网络上的位置确定是否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转发处理,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时,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不进行转发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时,将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透传至上行链路上,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透传至下行链路上;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环回至所述上行链路上;
较佳地,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或中间节点时,将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较佳地,将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线路上,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下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下游节点;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下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下游节点,并且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上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上游节点;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上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上游节点;
其中,所述链形网络的各节点被分配线路上不同的时隙资源以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如一个节点有多个用户则分配多个时隙。
较佳地,根据本节点在所述链形网络上的位置确定是否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转发处理,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时,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不进行转发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时,将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透传至上行链路上,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透传至下行链路上;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不进行转发处理;
较佳地,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时,将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时,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上游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和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下游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较佳地,所述链形网络的首节点和尾节点之间还可以配置环回保护链路。当链形网络出现任何站点异常或者站间链路异常时,自动检测、启用保护链路并调整各个站的首站、中间站、尾站信息,实现保护的功能。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装置,应用于链形网络的节点,包括:
本节点用户语音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本节点用户的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处理,将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线路上;
线路接收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本节点在所述链形网络上的位置确定是否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转发处理;
其他节点用户语音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对混音后的信号进行解码处理,然后发送给本节点用户。
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下述特点:
较佳地,本节点用户语音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线路上,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或中间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下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下游节点;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上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上游节点;
其中,下行链路是节点与相邻的下游节点之间的链路;上行链路是节点与相邻的上游节点之间的链路;
其中,所述链形网络的各节点被分配线路上不同的时隙资源以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如一个节点有多个用户则分配多个时隙。
较佳地,线路接收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本节点在所述链形网络上的位置确定是否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转发处理,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时,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不进行转发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时,将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透传至上行链路上,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透传至下行链路上;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环回至所述上行链路上。
较佳地,其他节点用户语音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或中间节点时,将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较佳地,本节点用户语音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线路上,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下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下游节点;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下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下游节点,并且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上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上游节点;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上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上游节点;
其中,下行链路是节点与相邻的下游节点之间的链路;上行链路是节点与相邻的上游节点之间的链路;
其中,所述链形网络的各节点被分配线路上不同的时隙资源以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如一个节点有多个用户则分配多个时隙。
较佳地,线路接收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本节点在所述链形网络上的位置确定是否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转发处理,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时,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不进行转发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时,将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透传至上行链路上,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透传至下行链路上;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不进行转发处理。
较佳地,其他节点用户语音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时,将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时,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上游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和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下游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较佳地,所述线路为E1链路,可以是多个E1组成的链路组;
所述链形网络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配置双向传输的E1链路;
本节点用户语音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本节点用户的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处理,包括:对本节点用户的语音信号进行脉冲编码调制PCM编码;
其他节点用户语音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混音后的信号进行解码处理,包括:对混音后的信号进行PCM解码处理;
应用示例
在铁路调度专网中,所有参与调度系统的站点之间通过一条或者一组E1组成链型网,在定义的首节点和尾节点之间有一条或者一组环回保护E1(保护E1在正常工作中是冗余的,不传递有用信号,当某个中间站点故障或者某段工作E1故障,该保护E1实现环回保护功能,形成一条新的链型网)。如图3所示,以五个站点组成的调度系统为例,站1为链形网络的首节点,站2~站4为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站5为链形网络的尾节点。以站2为例,站1与站2之间的E1链路为上行链路,站3与站2之间的链路为下行链路。
示例1
示例1的语音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为各个站点参与共线组的用户分配独占的线路时隙资源;
由于所有参与共线电话的用户信号是在同一组链型E1里中继传输,因此,各站的用户独占这组E1里的某个固定时隙资源。
S102,根据本节点分配到的时隙资源将本节点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线路上;
对于首站节点和中间站节点,将本站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接到下行E1的相应时隙;
对于尾站节点,将本站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接到上行E1的相应时隙;
S103,根据本节点在链形网络中的位置确定是否对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转发处理;
对于首站节点,不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转发处理;
对于中间站节点,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透传;
对于尾站节点,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环回处理;
S104,将从传输线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对混音后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解码处理后发送给本节点的用户;
对E1线路上其他站点占据的时隙上传输的信号进行混音,并送到本站用户的接收电路进行PCM解码,解码后的信号送到本站用户的听筒。
例如,配置站1的用户独占时隙1,配置站2的用户独占时隙2,配置站3的用户独占时隙3,配置站4的用户独占时隙4,配置站5的用户独占时隙5,则站1~站5的用户分别将本站的发送信号接到规定的时隙,而每一个用户的接收信号是其他站点发送信号的混合。
例如,站1将本站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下行时隙1,并将从下行时隙2、3、4、5中接收到的信号混合后送到本站用户的接收电路;
站2将本站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下行时隙2,并将从下行时隙1、3、4、5中接收到的信号混合后送到本站的用户接收电路;并且将从上行时隙1接收的信号透传到下行时隙1中,将从下行时隙1、2、3、4、5接收到的信号透传到上行时隙1、2、3、4、5中;
站3将本站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下行时隙3,并将从下行时隙1、2、4、5中接收到的信号混合后送到本站的用户接收电路;并且将从上行时隙1、2接收的信号透传到下行时隙1、2,将从下行时隙1、2、3、4、5接收到的信号透传到上行时隙1、2、3、4、5;
站4将本站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下行时隙4,并将从下行时隙1、2、3、5中接收到的信号混合后送到本站的用户接收电路;并且将从上行时隙1、2、3接收的信号透传到下行时隙1、2、3中,将从下行时隙1、2、3、4、5接收到的信号透传到上行时隙1、2、3、4、5中;
站5将本站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上行时隙5,并将从上行时隙1、2、3、4中接收到的信号混合后送到本站的用户接收电路;并且将从上行时隙1、2、3、4接收到的信号环回到上行时隙1、2、3、4中。
其中,附图5为示例1中链形网络的首节点的工作示意图,附图6为示例1中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以站点2为例)的工作示意图,附图7为示例1中链形网络的尾节点的工作示意图。
示例2
示例2的语音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为各个站点参与共线组的用户分配独占的线路时隙资源;
由于所有参与共线电话的用户信号是在同一组链型E1里中继传输,因此,各站的用户独占这组E1里的某个固定时隙资源。
S102,根据本节点分配到的时隙资源将本节点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线路上;
对于首站节点,将本站的语音编码信号接到下行E1的相应时隙;
对于中间站节点,将本站的语音编码信号接到上行E1和下行E1的相应时隙;
对于尾站节点,将本站的语音编码信号接到上行E1的相应时隙;
S103,根据本节点在链形网络中的位置确定是否对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转发处理;
对于首站节点和尾站节点,不需要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转发处理;
对于中间站节点,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透传;
S104,将从传输线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对混音后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解码处理后发送给本节点的用户;
对E1线路上其他站点占据的时隙上传输的信号进行混音,并送到本站用户的接收电路进行PCM解码,解码后的信号送到本站用户的听筒。
例如,配置站1的用户独占时隙1,配置站2的用户独占时隙2,配置站3的用户独占时隙3,配置站4的用户独占时隙4,配置站5的用户独占时隙5,则站1~站5的用户分别将本站的发送信号接到规定的时隙,而每一个用户的接收信号是其他站点发送信号的混合。
例如,站1将本站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下行时隙1,并将从下行时隙2、3、4、5中接收到的信号混合后送到本站用户的接收电路;
站2将本站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同时发送到下行时隙2和上行时隙2,并将从上行时隙1中接收到的信号和从下行时隙3、4、5中接收到的信号混合后送到本站的用户接收电路;并且将从上行时隙1接收的信号透传到下行时隙1中,将从下行时隙3、4、5接收到的信号透传到上行时隙3、4、5中;
站3将本站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同时发送到下行时隙3和上行时隙3,并将从上行时隙1、2中接收到的信号和从下行时隙4、5中接收到的信号混合后送到本站的用户接收电路;并且将从上行时隙1、2接收的信号透传到下行时隙1、2,将从下行时隙4、5接收到的信号透传到上行时隙4、5;
站4将本站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同时发送到下行时隙4和上行时隙4,并将从上行时隙1、2、3中接收到的信号和从下行时隙5中接收到的信号混合后送到本站的用户接收电路;并且将从上行时隙1、2、3接收的信号透传到下行时隙1、2、3中,将从下行时隙5接收到的信号透传到上行时隙5中;
站5将本站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上行时隙5,并将从上行时隙1、2、3、4中接收到的信号混合后送到本站的用户接收电路。
其中,附图8为示例2中链形网络的首节点的工作示意图,附图9为示例2中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以站点2为例)的工作示意图,附图10为示例2中链形网络的尾节点的工作示意图。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方法,链形网络上的节点将本节点用户的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处理后发送到线路上,根据本节点在所述链形网络上的位置确定是否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转发处理,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对混音后的信号进行解码处理,然后发送给本节点用户。本发明的语音传输方法使得更多站点可以加入共线组,同时语音延迟小、回声抑制效果好,消除了啸叫自激、噪声干扰等传统实现方式的问题,因此能够明显改善共线电话系统的语音质量并保证可靠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完成,所述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可选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也可以使用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来实现,相应地,上述实施例中的各模块/单元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形式的硬件和软件的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一种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方法,应用于链形网络的节点,该方法包括:
对本节点用户的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处理,将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线路上;
根据本节点在所述链形网络上的位置确定是否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转发处理;
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对混音后的信号进行解码处理,然后发送给本节点用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线路上,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或中间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下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下游节点;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上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上游节点;
其中,下行链路是节点与相邻的下游节点之间的链路;上行链路是节点与相邻的上游节点之间的链路;
其中,所述链形网络的各节点被分配线路上不同的时隙资源以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本节点在所述链形网络上的位置确定是否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转发处理,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时,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不进行转发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时,将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透传至上行链路上,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透传至下行链路上;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环回至所述上行链路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或中间节点时,将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线路上,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下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下游节点;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下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下游节点,并且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上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上游节点;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上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上游节点;
其中,下行链路是节点与相邻的下游节点之间的链路;上行链路是节点与相邻的上游节点之间的链路;
其中,所述链形网络的各节点被分配线路上不同的时隙资源以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本节点在所述链形网络上的位置确定是否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转发处理,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时,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不进行转发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时,将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透传至上行链路上,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透传至下行链路上;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不进行转发处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时,将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时,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上游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和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下游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路为E1链路;
所述链形网络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配置双向传输的E1链路。
9.一种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装置,应用于链形网络的节点,包括:
本节点用户语音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本节点用户的语音信号进行编码处理,将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线路上;
线路接收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本节点在所述链形网络上的位置确定是否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转发处理;
其他节点用户语音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对混音后的信号进行解码处理,然后发送给本节点用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本节点用户语音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线路上,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或中间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下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下游节点;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上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上游节点;
其中,下行链路是节点与相邻的下游节点之间的链路;上行链路是节点与相邻的上游节点之间的链路;
其中,所述链形网络的各节点被分配线路上不同的时隙资源以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线路接收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本节点在所述链形网络上的位置确定是否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转发处理,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时,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不进行转发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时,将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透传至上行链路上,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透传至下行链路上;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环回至所述上行链路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他节点用户语音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或中间节点时,将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本节点用户语音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将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发送到线路上,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下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下游节点;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下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下游节点,并且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上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上游节点;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在分配给本节点的上行链路时隙上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至相邻的上游节点;
其中,下行链路是节点与相邻的下游节点之间的链路;上行链路是节点与相邻的上游节点之间的链路;
其中,所述链形网络的各节点被分配线路上不同的时隙资源以发送本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线路接收信号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本节点在所述链形网络上的位置确定是否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转发处理,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时,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不进行转发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时,将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透传至上行链路上,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透传至下行链路上;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语音编码信号不进行转发处理。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其他节点用户语音信号处理模块,用于对从线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包括: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首节点时,将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中间节点时,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上游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和从下行链路上接收到的下游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在本节点是链形网络的尾节点时,将从上行链路上接收到的其他节点用户的语音编码信号进行混音处理。
16.如权利要求9-1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线路为E1链路;
所述链形网络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配置双向传输的E1链路。
CN201510374662.XA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方法和装置 Withdrawn CN1063313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4662.XA CN106331397A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方法和装置
PCT/CN2016/085606 WO2017000762A1 (zh) 2015-06-30 2016-06-13 一种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74662.XA CN106331397A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1397A true CN106331397A (zh) 2017-01-11

Family

ID=57607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374662.XA Withdrawn CN106331397A (zh) 2015-06-30 2015-06-30 一种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31397A (zh)
WO (1) WO201700076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1036A (zh) * 2017-01-20 2017-06-13 广州广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共线语音会议分散混音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8985A (zh) * 2006-01-25 2006-07-26 深圳市台电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手拉手数字会议系统
CN101030993A (zh) * 2006-02-28 2007-09-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及其网络电话信号的处理方法
CN101547268A (zh) * 2009-04-24 2009-09-30 北京飞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局域网的数字语音传输系统
CN102404280A (zh) * 2010-09-10 2012-04-04 北京飞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基于串行总线的流媒体传输系统中的主动延时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20821B2 (en) * 2009-07-24 2013-08-27 Citrix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witching between computer and presenter audio transmission during conference cal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8985A (zh) * 2006-01-25 2006-07-26 深圳市台电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手拉手数字会议系统
CN101030993A (zh) * 2006-02-28 2007-09-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设备及其网络电话信号的处理方法
CN101547268A (zh) * 2009-04-24 2009-09-30 北京飞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局域网的数字语音传输系统
CN102404280A (zh) * 2010-09-10 2012-04-04 北京飞利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基于串行总线的流媒体传输系统中的主动延时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1036A (zh) * 2017-01-20 2017-06-13 广州广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共线语音会议分散混音系统
CN106851036B (zh) * 2017-01-20 2019-08-30 广州广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共线语音会议分散混音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000762A1 (zh) 2017-0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28223B2 (en) Method for background noise reduction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in voice conferencing over packetized networks
EP2439945B1 (en) Audio panning in a multi-participant video conference
US7689568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0366325B1 (ko)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다자 통신을 실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20080165708A1 (en) Multimedia conferencing method and signal
US2001001275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interactive two-way communications using a single one-way channel in satellite systems
US10009475B2 (en) Perceptually continuous mixing in a teleconference
CN1134904C (zh) 通信系统和终端
CN105304079A (zh) 一种多方通话的多模式语音合成方法与系统
US20030138108A1 (en) Audio conferencing with three-dimensional audio encoding
CN104980683A (zh) 一种视频电话会议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2025972A (zh) 应用于视频会议的静音指示的方法及装置
US2003010562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voice information
CN101873150B (zh) 通过语音信道传输数据的方法与系统
DE102008061741B4 (de) Gemeinsame Nutzung elektromagnetischer Signalmessungen zur Versorgung mit Rückmeldungen über die Signalqualität des Übertragungswegs
CN103500580A (zh) 混音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2457700B (zh) 音频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US8184790B2 (en) Notification of dropped audio in a teleconference call
US8515039B2 (en)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a voice conference and voice conference system
US20040190701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 distributed conference bridge
CN106331397A (zh) 一种共线电话系统中传输语音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30237A (zh) 一种窄带无线数字语音时分双工对讲系统
US7058026B1 (en) Internet teleconferencing
US2011024700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N103686059B (zh) 分布式混音处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