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1339B - 待机控制装置和待机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待机控制装置和待机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1339B
CN106331339B CN201610707675.9A CN201610707675A CN106331339B CN 106331339 B CN106331339 B CN 106331339B CN 201610707675 A CN201610707675 A CN 201610707675A CN 106331339 B CN106331339 B CN 1063313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field
adjustment signal
standby
environmental
defa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076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31339A (zh
Inventor
孙学斌
王有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0767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313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31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13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313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13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6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to restrict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04M1/7241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for supporting emergency services
    • H04M1/72421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for supporting emergency services with automatic activation of emergency service functions, e.g. upon sensing an alar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待机控制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磁场检测单元,确定环境磁场相对于预设磁场的变化情况;信号生成单元,在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增大时,生成调节信号;磁场调节单元,根据所述调节信号调节输出磁场;确定单元,确定被调节的环境磁场的变化趋势与所述调节信号的变化趋势是否相同;待机控制单元,在所述被调节的环境磁场的变化趋势与所述调节信号的变化趋势相同时,控制进入待机状态。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准确地控制手机进入待机状态,降低误操作的概率。

Description

待机控制装置和待机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待机控制装置和一种待机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于手机使用体验需求的提高,相关技术中提出了越来越多对手机的控制方法,以满足用户不同操作需要,其中就包括对手机待机状态的控制方法。
相关技术中,在传统通过手机按键控制手机进入待机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通过在手机套中设置磁铁,并在手机中设置霍尔器件,使得手机套盖住屏幕时,磁铁靠近霍尔器件,使得手机进入待机状态,当打开保护套时,磁铁远离霍尔器件,使得手机解除待机状态。
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存在较大的误操作可能性,例如通过手机套以外的磁铁靠近或远离手机时,也能够对手机的待机状态进行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待机控制方法及待机控制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待机控制装置,包括:
磁场检测单元,确定自身环境磁场相对于预设磁场的变化情况;
信号生成单元,在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增大时,生成调节信号;
磁场调节单元,根据所述调节信号调节输出磁场;
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环境磁场在所述输出磁场影响下的变化趋势是否相同;
待机控制单元,在确定相同时,控制进入待机状态。
可选地,所述信号生成单元在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增大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生成调节信号。
可选地,所述调节信号为周期信号,所述变化趋势包括变化频率。
可选地,所述待机控制单元在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减小时,解除待机状态。
可选地,所述待机控制单元在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减小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解除待机状态。
可选地,该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磁场检测单元与所述移动终端设置于手机套时,靠近所述手机套转轴的长边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
可选地,所述磁场检测单元包括:
电子罗盘。
可选地,所述磁场调节单元包括:
通信听筒和/或扬声器。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待机控制方法,包括:
确定环境磁场相对于预设磁场的变化情况;
若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增大,生成调节信号;
根据所述调节信号调节输出磁场;
确定所述环境磁场在所述输出磁场影响下的变化趋势与所述调节信号的变化趋势是否相同;
若相同,进入待机状态。
可选地,所述若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增大,生成调节信号包括:
若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增大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生成调节信号。
可选地,所述调节信号为周期信号,所述变化趋势包括变化频率。
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减小,解除待机状态。
可选地,所述若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减小,解除待机状态包括:
若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减小值大于第二预设值,解除待机状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手机套,包括:
套体,用于容纳手机机体;
盖体,用于遮盖手机屏幕;
导磁组件,设置在所述盖体中,且在所述盖体遮盖手机屏幕时,导磁组件与手机的电子罗盘和通信听筒或扬声器相对应。
可选地,在所述盖体位于所述套体远离手机机体的一侧时,所述导磁组件至多与所述电子罗盘、通信听筒、扬声器之一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导磁组件的材料为软磁性材料。
可选地,上述手机套还包括:
调整组件,用于调整所述导磁组件在所述盖体中的位置。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可以通过将手机套中设置有导磁组件的盖体覆盖于手机屏幕,以控制手机进入待机状态。而在其他磁性组件靠近手机时,由于其他磁性组件极小概率会一端与手机的磁场检测单元相对应,另一端与手机的磁场调节单元相对应,因此不会导致被调节的环境磁场的变化趋势与调节信号的变化趋势相同,也即不会引起手机错误地进入待机状态。从而可以准确地控制手机进入待机状态,降低误操作的概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待机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手机套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手机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控制移动终端进入待机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导磁组件远离手机屏幕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待机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待机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待机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待机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盖体遮盖于手机屏幕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盖体位于套体远离手机机体的一侧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盖体位于套体远离手机机体的一侧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待机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该装置可以应用于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如图1所示,该装置10包括:
磁场检测单元11,确定自身环境磁场相对于预设磁场的变化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磁场可以是预先检测的地磁场,环境磁场可以是磁场检测单元周围的磁场。其中,环境磁场相对于预设磁场的变化包括两种情况,其一环境磁场与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增大,其二是环境磁场与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减小。
信号生成单元12,在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增大时,生成调节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磁场可以为地磁场,由于地磁场一般是较弱的,所以当环境中存在磁性组件靠近时,一般会引起环境磁场增大,因此在环境磁场与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增大时,可以确定存在磁性组件靠近终端,从而可以生成调节信号,并发送至磁场调节单元。
磁场调节单元13,根据所述调节信号调节输出磁场。
在本实施例中,磁场调节单元可以是包含电磁铁的组件,可以根据调节信号改变缠绕电磁铁的导线中的电流,从而使得电磁铁产生的磁场根据调节信号变化。当在磁场调节单元和磁场检测单元之间存在导磁组件时,磁场调节单元周围的输出磁场可以通过导磁组件影响磁场检测单元周围的环境磁场。因此在磁场调节单元和磁场检测单元之间存在导磁组件时,磁场调节单元对于其周围输出磁场的改变也会导致磁场检测单元的环境磁场产生相同趋势的变化。
确定单元14,确定所述环境磁场在所述输出磁场影响下的变化趋势与所述调节信号的变化趋势是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被调节的输出磁场可以单调增或单调减地变化,也可以非单调对地变化,还可以周期性地变化。
当在磁场调节单元和磁场检测单元之间存在导磁组件时,被输出磁场影响的环境磁场的变化趋势与磁场调节单元周围的输出磁场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而磁场调节单元周围的输出磁场的变化趋势与调节信号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也即在磁场调节单元和磁场检测单元之间存在导磁组件的情况下,被输出磁场影响的环境磁场的变化趋势与调节信号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相反地,当在磁场调节单元和磁场检测单元之间不存在导磁组件的情况下,被磁场检测单元周围的环境磁场的变化趋势与调节信号的变化趋势是不同的。
待机控制单元15,在确定相同时,控制进入待机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当被输出磁场影响的环境磁场的变化趋势与所述调节信号的变化趋势相同,则可以确定在磁场调节单元和磁场检测单元之间存在导磁组件。
其中,导磁组件可以由用户根据需要设置在磁场调节单元和磁场检测单元之间,或从磁场调节单元和磁场检测单元之间移开。因此用户可以通过将导磁组件放在磁场调节单元和磁场检测单元之间来控制终端进入待机状态。
以下在导磁组件处于手机套中,且移动终端为手机的情况下对本实施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手机套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手机套包括用于容纳手机机体的套体16和用于遮盖手机屏幕的盖体17,导磁组件18可以设置于盖体17中,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手机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磁场检测单元11可以设置在手机中,而听筒则可以作为磁场调节单元13。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控制移动终端进入待机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可以根据手机中磁场检测单元11和磁场调节单元13的位置调整导磁组件的位置,以使当移动终端位于套体16中,且将盖体17遮盖于手机屏幕时,盖体17中的导磁组件18(虚线部分)与手机的磁场检测单元11和磁场调节单元13相对应,(图4中示出的情况是导磁组件18的长度等于磁场检测单元11和磁场调节单元13的距离,实际应用中,导磁组件18的长度也可以大于磁场检测单元11和磁场调节单元13的距离),从而使得磁场调节单元13的输出磁场变化可以通过导磁组件影响磁场检测单元11周围的环境磁场产生相同趋势的变化,也即使得被输出磁场影响的环境磁场的变化趋势与调节信号的变化趋势是相同的,进而待机控制单元15可以控制手机进入待机。
可见,根据本实施用户可以通过将手机套中设置有导磁组件的盖体覆盖于手机屏幕,以控制手机进入待机状态。而在其他磁性组件靠近手机时,只有极小概率会与手机的磁场检测单元和磁场调节单元相对应,因此不会导致被调节的环境磁场的变化趋势与调节信号的变化趋势相同,也即不会引起手机错误地进入待机状态。从而可以准确地对手机的待机状态进行控制,降低误操作的概率。
可选地,所述信号生成单元在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增大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生成调节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当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增大值较小时,不会触发信号生成单元生成调节信号,可以避免在手机套未盖在手机屏幕上时,由于环境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环境磁场发生微小的变化而触发生成调节信号的误操作。其中,第一预设值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0.00001特斯拉。
可选地,所述调节信号为周期信号,所述变化趋势包括变化频率。
虽然其他磁性组件靠近手机时,极小概率会与手机的磁场检测单元和磁场调节单元相对应,但是仍然可能引起磁场检测单元周围的环境磁场增大。因此如果环境磁场的变化趋势是单调的一次变化,例如单调增大,那么在其他磁性元件靠近终端时,仍可能存在误判的情况。
在本实施中,调节信号可以是周期性变化的,可以引起被输出磁场周期性地变化,当在磁场检测单元和磁场调节单元存在磁性组件时,磁场检测单元周围的环境磁场也发生周期性地变化,而环境中的其他磁性组件一般不会周期性地靠近和远离手机,也即环境中的其他磁性组件不会引起磁场检测单元周围的环境磁场发生周期性地变化。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调节信号调节环境磁场,可以避免其他磁性组件靠近终端而引起的误判。
进一步还可以确定磁场检测单元周围的环境磁场的变化幅度与调节信号的变化幅度是否相同,波峰波谷对应的时间是否相同,以进一步提高控制进入待机状态的准确度。
可选地,调节信号为正弦信号,在磁场调节单元为通信听筒或扬声器时,正弦信号适用于对通信听筒或扬声器进行驱动。
可选地,所述待机控制单元在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减小时,解除待机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在环境磁场与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减小时,可以确定磁性元件正在远离磁场检测单元。例如在图4所示实施例中,在盖体17开启过程中,导磁组件18远离磁场检测单元11,使得磁场调节单元13的输出磁场对磁场检测单元11周围环境磁场的影响减弱,磁场检测单元11周围的环境磁场更接近于地磁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确定用户正在打开手机套以使用手机,从而可以解除手机的待机状态。
可选地,所述待机控制单元在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减小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解除待机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当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减小值较小时,不会触发解除待机状态的操作,从而避免当手机套盖在手机屏幕上时,由于环境中其他因素的影响导致环境磁场发生微小的变化而错误地触发解除待机状态的操作。其中,第二预设值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例如可以设置为0.00002特斯拉。
可选地,该装置应用于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其中,所述磁场检测单元与所述移动终端设置于手机套时,靠近所述手机套转轴的长边的距离大于预设距离。
例如图4所示,在手机套盖体17与套体16之间,设置有与手机侧面相对应的连接部19,手机套的转轴20可以位于连接部19与套体16之间,以便套体16可以带动盖体沿着转轴20转动,从而遮盖于手机屏幕或从手机屏幕移开。
由于导磁组件18在远离磁场调节单元13后,仍会残留部分磁性。根据本实施例,通过将磁场检测单元11设置的与转轴20较远(例如磁场检测单元11与转轴20之间的距离大于手机宽度的3/4),导磁组件18与磁场检测单元11对应的部分也就距离转轴20较远,从而在盖体17在转动过程中,例如图5所示,盖体17中的导磁组件18与磁场检测单元11对应的部分能够产生较大的位移,从而降低导磁组件18中残留磁性对磁场检测单元11的影响,进一步避免误判操作。
可选地,套体的材料为导磁率低于预设值的材料。
根据本实施例,套体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磁作用,在盖体位于套体下方时,可以降低盖体中的导磁组件将磁场检测单元调整的磁场传到至磁场调节单元附近,从而避免盖体位于套体远离手机的一侧时误触发进入待机状态的操作。
可选地,所述磁场检测单元包括:
电子罗盘。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罗盘可以用于感应地磁场作为预设磁场。为了降低偶然性的影响,可以检测多次地磁场取平均值作为预设磁场。
可选地,所述磁场调节单元包括:
通信听筒和/或扬声器。
在本实施例中,通信听筒是指在通话过程中,例如拨打手机号通话、通过应用通过,用于输出声音的组件,可以设置于手机的顶部。扬声器是指在非通通话过程中,例如公放音乐、来电提示,用于输出声音的组件,可以设置于手机的底部或顶部。
除了通信听筒和扬声器,还可以将移动终端中其他具有磁性或能够作为电磁铁的组件作为磁场调节单元。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待机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61,确定环境磁场相对于预设磁场的变化情况;
步骤S62,若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增大,生成调节信号;
步骤S63,根据所述调节信号调节输出磁场;
步骤S64,确定所述环境磁场在所述输出磁场影响下的变化趋势与所述调节信号的变化趋势是否相同,若相同,执行步骤S65;
步骤S65,进入待机状态。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待机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7所示,在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若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增大,生成调节信号包括:
步骤S621,若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增大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生成调节信号。
可选地,所述调节信号为周期信号,所述变化趋势包括变化频率。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待机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8所示,在图6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示方法还包括:
步骤S66,若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减小,解除待机状态。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待机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如图8所示,在图8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若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减小,解除待机状态包括:
步骤S661,若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减小值大于第二预设值,解除待机状态。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其中各个步骤所起的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装置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手机套,包括:
套体16,用于容纳手机机体;
盖体17,用于遮盖手机屏幕;
导磁组件18,设置在所述盖体17中,且在所述盖体17遮盖手机屏幕时,导磁组件与手机的电子罗盘和通信听筒或扬声器相对应。其中,可以如图4所示,导磁组件18的长度等于磁场检测单元11(例如电子罗盘)和磁场调节单元13(例如通信听筒)的距离。也可以根据需要将导磁组件18的长度设置为大于电子罗盘和通信听筒的距离。
可选地,在所述盖体位于所述套体远离手机机体的一侧时,所述导磁组件至多与所述电子罗盘、通信听筒、扬声器之一相对应。
根据本实施例,可以保证盖体位于套体远离手机机体的一侧时,通信听筒和/或扬声器的输出磁场的变化,不会通过导磁组件对电子罗盘自身的环境磁场产生相同趋势的影响,从而避免误触发控制手机进入待机状态。
例如在图4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当盖体17遮盖手机屏幕时,导磁组件18同时与磁场调节单元13(例如通信听筒)和磁场检测单元11(例如电子罗盘)相对应,在这种情况下,导磁组件18沿手机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与磁场调节单元13和和磁场检测单元11沿手机的宽度方向上的距离是相等的,例如图10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套体16和盖体17之间设置有连接部19,当盖体16位于套体17远离手机机体的一侧时,导磁组件18在手机宽度方向上与磁场调节单元13和和磁场检测单元11和对应关系(如图11所示),和盖体16遮盖于手机屏幕时,导磁组件18在手机宽度方向上与磁场调节单元13和和磁场检测单元11和对应关系(如图10所示)是不同的,相对于盖体16遮盖于手机屏幕时,导磁组件18在手机宽度方向会产生位移,从而不再与磁场调节单元13和和磁场检测单元11同时对应,例如在图12所示,导磁组件18产生了向右的位移,从而通信听筒和/或扬声器的输出磁场的变化,不会通过导磁组件对电子罗盘自身的环境磁场产生相同趋势的影响,从而避免误触发控制手机进入待机状态。
可选地,所述导磁组件的材料为软磁性材料。
由于软磁性材料的磁滞损失较小,可以根据通信听筒或扬声器磁性的变化而快速地产生磁性变化,从而将通信听筒或扬声器磁性的变化快速地传导至电子罗盘。
可选地,上述手机套还包括:
调整组件(图中未示出),用于调整所述导磁组件在所述盖体中的位置。
根据本实施例,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导磁组件另一端对应的组件,例如可以调整导磁组件的另一端与听筒对应,也可以调整导磁组件的另一端与话筒对应,还可以调整导磁组件的另一端与手机中的其他磁性组件相对应。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发明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8)

1.一种待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磁场检测单元,确定自身环境磁场相对于预设磁场的变化情况;
信号生成单元,在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增大时,生成调节信号,其中,所述调节信号为周期信号;
磁场调节单元,根据所述调节信号调节输出磁场;
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环境磁场在所述输出磁场影响下的变化趋势与所述调节信号的变化趋势是否相同,其中,所述变化趋势包括变化频率;
待机控制单元,在确定相同时,控制进入待机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待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生成单元在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增大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生成调节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待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机控制单元在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减小时,解除待机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待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机控制单元在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减小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解除待机状态。
5.一种待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环境磁场相对于预设磁场的变化情况;
若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增大,生成调节信号,其中,所述调节信号为周期信号;
根据所述调节信号调节输出磁场;
确定所述环境磁场在所述输出磁场影响下的变化趋势与所述调节信号的变化趋势是否相同,其中,所述变化趋势包括变化频率;
若相同,进入待机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待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增大,生成调节信号包括:
若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增大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生成调节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5和6中任一项所述的待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减小,解除待机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待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减小,解除待机状态包括:
若所述环境磁场与所述预设磁场的强度差值减小值大于第二预设值,解除待机状态。
CN201610707675.9A 2016-08-23 2016-08-23 待机控制装置和待机控制方法 Active CN1063313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07675.9A CN106331339B (zh) 2016-08-23 2016-08-23 待机控制装置和待机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07675.9A CN106331339B (zh) 2016-08-23 2016-08-23 待机控制装置和待机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1339A CN106331339A (zh) 2017-01-11
CN106331339B true CN106331339B (zh) 2019-08-23

Family

ID=577428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07675.9A Active CN106331339B (zh) 2016-08-23 2016-08-23 待机控制装置和待机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313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1021A (zh) * 2021-03-16 2021-07-30 先康医疗(苏州)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压力治疗仪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86929A (ja) * 1997-12-22 1999-07-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端末用ケース
CN102624983A (zh) * 2012-03-20 2012-08-01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地磁传感器的手机解锁系统及方法
CN204242184U (zh) * 2014-09-18 2015-04-01 周长智 移动智能终端的屏幕加锁/解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86929A (ja) * 1997-12-22 1999-07-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端末用ケース
CN102624983A (zh) * 2012-03-20 2012-08-01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地磁传感器的手机解锁系统及方法
CN204242184U (zh) * 2014-09-18 2015-04-01 周长智 移动智能终端的屏幕加锁/解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1339A (zh)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09161B2 (en) Haptic driver with attenuation
US20170003744A1 (en) Adjusting the level of acoustic and haptic output in haptic devices
EP2743800B1 (en) Haptic system with increased LRA bandwidth
CN104503884B (zh) 一种未处理消息的提示方法及系统
CN110071736A (zh) 具有保护壳体的电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US11009948B2 (en) Transceiver network fabric comprising micro-magnets and micro-coils
US20130154942A1 (en)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same
CN106331339B (zh) 待机控制装置和待机控制方法
US10455375B2 (en) Controlling access to a hardware resource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by a magnetically attachable electronic device
JP6219210B2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における表示方法
US10095310B2 (en) Input apparatus
WO2015147136A1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電子機器の制御方法
CN109933122A (zh) 磁系统、磁系统旋钮、含磁系统的设备和确定移动的方法
US1167096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il for wireless charging and haptic outputs
CN106648421A (zh) 一种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智能设备
US2019025071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ng-range interactions for virtual reality
US20200363872A1 (en) Haptic feedback for touch panel device
CN106878908A (zh) 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电子装置
JP2018521442A (ja) 電子レンジに用いられるドアフレームアセンブリ、ドアフレームアセンブリの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EP3499909A1 (en) Smart device with detachable bodies
CN204743761U (zh) 烹饪器具
CN103108078A (zh) 具有来电提醒控制系统的移动终端及来电提醒控制方法
US7973513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biquitous charging
CN213213120U (zh) 无线充电器及对应的充电系统
CN210627132U (zh) 一种触摸振动反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Patentee after: Hisense Video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6555 Qingdao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Shandong, Hong Kong Road, No. 218

Patentee before: HISENSE ELECTRIC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