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30908A - 一种olt系统管理流与用户业务流的隔离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olt系统管理流与用户业务流的隔离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30908A
CN106330908A CN201610719061.2A CN201610719061A CN106330908A CN 106330908 A CN106330908 A CN 106330908A CN 201610719061 A CN201610719061 A CN 201610719061A CN 106330908 A CN106330908 A CN 1063309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am
pon
management
exchange
traffic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190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晓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V-SOLUT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V-SOLUT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V-SOLUT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V-SOLUT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1906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3090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309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309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2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eparating internal from external traffic, e.g. firewal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OLT系统管理流与用户业务流的隔离系统及方法。该隔离系统包括用于与用户PON接口连接的PON系统、用于与上行路由器接口连接的主交换系统、子交换系统和CPU系统;所述主交换系统,用于接收来自PON系统的第一系统管理流和/或第一用户业务流,并将第一系统管理流和/或第一用户业务流转发至子交换系统;所述子交换系统,用于将第一用户业务流进行过滤,将第一系统管理流发送至CPU系统;还用于接收来自CPU系统的第二系统管理流和/或第二用户业务流,并将第二系统管理流发送至PON系统的管理接口,将第二用户业务流发送至主交换系统的管理接口。本发明能解决系统管理流丢失风险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OLT系统管理流与用户业务流的隔离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OLT设备的数据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在EPON OLT或GPON OLT产品中,由于OLT(Optical Line Terminal)需要和众多ONU(Optical Network Unit)通过OAM协议或OMCI协议实时交互管理配置信息(即系统管理流),管理配置信息实时性要求较高,因此需要足够的带宽保证,否则会出现管理配置响应缓慢或协议报文丢失,导致管理配置操作失败,从而影响网络操作维护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在现有产品设计中,一般OLT用户业务流与系统管理流共享同一数据通道,在用户业务流占据整个通道带宽时,系统管理流就会出现由于带宽消耗殆尽而丢失的可能。为解决系统管理流丢失问题,一般采取提高系统管理流优先级的办法,在通道带宽拥塞的情况下,让系统管理流优先通过,但是由于硬件队列粒度间隔的大小不同,即使在提高系统管理流优先级的情况下,也只是保证尽力转发,还是存在系统管理流丢失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OLT系统管理流与用户业务流的隔离系统,其能解决系统管理流丢失风险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OLT系统管理流与用户业务流的隔离方法,其能解决系统管理流丢失风险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OLT系统管理流与用户业务流的隔离系统,其包括用于与用户PON接口连接的PON系统、用于与上行路由器接口连接的主交换系统、子交换系统和CPU系统;
所述主交换系统,用于接收来自PON系统的第一系统管理流和/或第一用户业务流,并将第一系统管理流和/或第一用户业务流转发至子交换系统;
所述子交换系统,用于将第一用户业务流进行过滤,将第一系统管理流发送至CPU系统;还用于接收来自CPU系统的第二系统管理流和/或第二用户业务流,并将第二系统管理流发送至PON系统的管理接口,将第二用户业务流发送至主交换系统的管理接口。
优选的,所述主交换系统和子交换系统均为交换芯片。
优选的,所述交换芯片为五口或八口二层交换芯片。
优选的,所述PON系统为PON芯片。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OLT系统管理流与用户业务流的隔离方法,其应用于如本发明所述的隔离系统,该隔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主交换系统接收来自PON系统的第一系统管理流和/或第一用户业务流,并将第一系统管理流和/或第一用户业务流转发至子交换系统;
子交换系统将第一用户业务流进行过滤,将第一系统管理流发送至CPU系统,以及接收来自CPU系统的第二系统管理流和/或第二用户业务流,并将第二系统管理流发送至PON系统的管理接口,将第二用户业务流发送至主交换系统的管理接口。
优选的,所述主交换系统和子交换系统均为交换芯片。
优选的,所述交换芯片为五口或八口二层交换芯片。
优选的,所述PON系统为PON芯片。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可以克服OLT用户业务流与系统管理流共享同一通道存在的流量阻塞问题,解决OLT在配置ONU业务时因通道阻塞而可能产生的配置数据丢失,配置响应不及时,特别是在大批量ONU同时上电注册时可以有效解决批量ONU注册时间过长的问题。
本发明建立了独立的OLT用户业务流与系统管理流通道,OLT用户业务流与系统管理流可以有效隔离,通过结合访问控制规则,可以实现流量区分和控制,为今后OLT业务的扩展处理提供了完善的硬件基础平台,为今后进一步细分管理提供了可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OLT系统管理流与用户业务流的隔离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OLT系统管理流与用户业务流的隔离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OLT系统管理流与用户业务流的隔离系统,其包括用于与用户PON接口连接的PON系统、用于与上行路由器接口连接的主交换系统、子交换系统和CPU系统。
所述主交换系统,用于接收来自PON系统的第一系统管理流和第一用户业务流,并将第一系统管理流和第一用户业务流转发至子交换系统;
所述子交换系统,用于将第一用户业务流进行过滤,将第一系统管理流发送至CPU系统;还用于接收来自CPU系统的第二系统管理流和第二用户业务流,并将第二系统管理流发送至PON系统的管理接口,将第二用户业务流发送至主交换系统的管理接口。
本实施例的主交换系统和子交换系统均为交换芯片。根据设计需要,可以选择五口或八口二层交换芯片。
本实施例的PON系统为PON芯片。本实施例的PON芯片和交换芯片均只有1个管理接口。
本实施例的CPU系统可以是普通的CPU芯片。
通过一些流量处理规则和端口隔离规则,可以有效地减少CPU系统处理的流量,隔离不需要的流量,减轻CPU流量负荷,提高CPU系统处理管理报文的能力。在软件系统设计中,通过采用规则减少用户业务流通道的广播、组播及未知单播报文进入CPU系统的数量,减轻CPU系统的负荷,提高CPU系统处理管理报文的能力。
本实施例的特点如下:
1、构建独立的用户业务流通道及系统管理流通道,彼此相互物理隔离。
2、控制各个上联接口(即上行路由器接口)及各个用户PON接口的广播、组播、及未知单播流量,可以是基于报文数量限速或基于速率限速,减轻CPU处理负荷,为CPU处理管理流量预留足够的处理能力。这些控制一般在主交换系统基于访问控制规则和流量限速可以实现,
3、在子交换系统中,设置规则只允许需要的管理流量通过,过滤掉各种广播、组播、未知单播、各种协议报文及保留地址报文(即用户业务流),轻化流量,减轻CPU系统处理负担。
4、在子交换系统中设置端口隔离规则,使得PON系统的管理接口和主交换系统的管理接口相互隔离,这样用户业务流就不会进入PON系统的管理接口,影响PON系统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5、在子交换系统中对于CPU系统发出的流量进行区分,只有PON系统的系统管理流才能进入PON系统的管理接口,其它各类协议流量进入主交换系统的管理接口。
6、在子交换系统中建立优先级规则,使得PON系统的系统管理流优先级高于主交换系统的用户业务流,这样PON系统的系统管理流优先进入CPU系统,优先处理。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出一种OLT系统管理流与用户业务流的隔离方法,其应用于如本图2所示的隔离系统中,该隔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主交换系统接收来自PON系统的第一系统管理流和第一用户业务流,并将第一系统管理流和第一用户业务流转发至子交换系统;
步骤S2、子交换系统将第一用户业务流进行过滤,将第一系统管理流发送至CPU系统,以及接收来自CPU系统的第二系统管理流和第二用户业务流,并将第二系统管理流发送至PON系统的管理接口,将第二用户业务流发送至主交换系统的管理接口。
总体而言,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全新的OLT用户业务流与系统管理流隔离的系统及方法,用户业务流的通道是主通道,只负责用户业务流的交换转发,本实施例在现有OLT系统中增加一个100M子交换系统,构成独立的系统管理流的通道,该系统管理流的通道只负责系统管理流的交换转发,用户业务流的通道和系统管理流的通道相互独立,实现系统管理流的可靠转发和提高系统管理流的实时性,提高OLT与ONU之间信息交互的可靠性和实时性。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OLT系统管理流与用户业务流的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用户PON接口连接的PON系统、用于与上行路由器接口连接的主交换系统、子交换系统和CPU系统;
所述主交换系统,用于接收来自PON系统的第一系统管理流和/或第一用户业务流,并将第一系统管理流和/或第一用户业务流转发至子交换系统;
所述子交换系统,用于将第一用户业务流进行过滤,将第一系统管理流发送至CPU系统;还用于接收来自CPU系统的第二系统管理流和/或第二用户业务流,并将第二系统管理流发送至PON系统的管理接口,将第二用户业务流发送至主交换系统的管理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交换系统和子交换系统均为交换芯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芯片为五口或八口二层交换芯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ON系统为PON芯片。
5.一种OLT系统管理流与用户业务流的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隔离系统,该隔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主交换系统接收来自PON系统的第一系统管理流和/或第一用户业务流,并将第一系统管理流和/或第一用户业务流转发至子交换系统;
子交换系统将第一用户业务流进行过滤,将第一系统管理流发送至CPU系统,以及接收来自CPU系统的第二系统管理流和/或第二用户业务流,并将第二系统管理流发送至PON系统的管理接口,将第二用户业务流发送至主交换系统的管理接口。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交换系统和子交换系统均为交换芯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芯片为五口或八口二层交换芯片。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ON系统为PON芯片。
CN201610719061.2A 2016-08-24 2016-08-24 一种olt系统管理流与用户业务流的隔离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063309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19061.2A CN106330908A (zh) 2016-08-24 2016-08-24 一种olt系统管理流与用户业务流的隔离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19061.2A CN106330908A (zh) 2016-08-24 2016-08-24 一种olt系统管理流与用户业务流的隔离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30908A true CN106330908A (zh) 2017-01-11

Family

ID=57791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19061.2A Pending CN106330908A (zh) 2016-08-24 2016-08-24 一种olt系统管理流与用户业务流的隔离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3090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2439A (zh) * 2007-05-24 2008-11-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的ip网关保护方法
CN102427422A (zh) * 2011-08-15 2012-04-25 深圳市开锐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缆终端设备及采用该设备的epon中数据流物理信道分离的实现方法
CN103095596A (zh) * 2013-01-08 2013-05-08 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gpon中隔离管理通道和业务通道的方法
CN103117873A (zh) * 2013-01-11 2013-05-22 杭州初灵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基于mac帧实现设备带内管理方法
CN104065494A (zh) * 2014-07-03 2014-09-2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机架式olt设备及其实现多组播vlan的方法
CN204539379U (zh) * 2015-05-12 2015-08-05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一种支持业务隔离的光网络单元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12439A (zh) * 2007-05-24 2008-11-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的ip网关保护方法
CN102427422A (zh) * 2011-08-15 2012-04-25 深圳市开锐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缆终端设备及采用该设备的epon中数据流物理信道分离的实现方法
CN103095596A (zh) * 2013-01-08 2013-05-08 太仓市同维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gpon中隔离管理通道和业务通道的方法
CN103117873A (zh) * 2013-01-11 2013-05-22 杭州初灵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基于mac帧实现设备带内管理方法
CN104065494A (zh) * 2014-07-03 2014-09-2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机架式olt设备及其实现多组播vlan的方法
CN204539379U (zh) * 2015-05-12 2015-08-05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一种支持业务隔离的光网络单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21029B (zh) 一种以太网无源光网络中的多业务带宽分配方法及其装置
US9661404B2 (en) Optical line terminal device and implement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1317373B (zh) 光网络终端、其端口限速属性配置方法及报文处理方法
CN103856358B (zh) 一种eoc设备以太网端口vlan配置系统及方法
EP3244571B1 (en) Configuration data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121026B (zh) 一种基于逻辑端口实现volt的方法及系统
BR112019010491A2 (pt) sistema de rede óptica passiva, terminal de linha ótica e unidade de rede ótica
CN104253735A (zh) 光网络单元、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6411664A (zh) 一种城域网系统
CN103023769B (zh) Onu实现二层广播包和未知包转发的方法
CN102447568B (zh) 一种gpon系统中下行广播、洪泛业务及组播业务处理方法
WO2022242252A1 (zh) 一种带宽调整的方法和装置
CN101616338A (zh) 一种点到多点光接入系统中数据传送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2055643B (zh) 下行优先级调度的配置方法、调度方法及装置
US20220052761A1 (en)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a remote unit and a central unit of an optical line terminal
CN100586077C (zh) 在以太网无源光网络中实现带内管理的方法
US9426547B2 (en) PON system, station side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same, and access control device
CN104065494B (zh) 一种机架式olt设备及其实现多组播vlan的方法
CN111491221B (zh) 一种vOLT组播方法及OLT设备
CN101267681A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的接入设备及组播控制方法
CN106330908A (zh) 一种olt系统管理流与用户业务流的隔离系统及方法
CN101141194B (zh) 在无源光网络系统中对用户侧设备远程管理的方法
CN101931831B (zh) 光网络单元和光网络单元的ip管理方法
CN110858779A (zh) Onu通道处理方法、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1453672A (zh) 光网络终端、其端口限速属性配置方法及报文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510000 Guangzhou City, Guangzhou provinc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cience City Road, No. fourth, B3 District, layer 406, unit, unit 162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core communications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510000 Guangzhou City, Guangzhou provinc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Science City Road, No. fourth, B3 District, layer 406, unit, unit 162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V-Solutio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