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24698B - 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324698B CN106324698B CN201510374458.8A CN201510374458A CN106324698B CN 106324698 B CN106324698 B CN 106324698B CN 201510374458 A CN201510374458 A CN 201510374458A CN 106324698 B CN106324698 B CN 10632469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dimentary
- comparison
- sedimentary system
- strata comparison
- str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将含油气盆地划分为多个沉积体系;依次对每个沉积体系,基于等岩性对比方法对该沉积体系进行地层对比,并基于等时性对比方法对该沉积体系进行地层对比,得到该沉积体系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根据所有沉积体系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得到综合层序地层格架。本发明通过应用以沉积体系为单元的地层对比新技术,针对盆地内同一沉积体系以及不同沉积体系采用不同的地层对比方法,并把传统地层的等岩性对比和层序地层的等时性对比进行综合分析,有效地解决了同一沉积体系内部,以及不同沉积体系之间的地层对比难题,从而避免了因地层对比错误导致的勘探失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勘探开发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方法,还涉及一种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系统。
背景技术
地层对比工作是油气勘探重要基础。传统地层对比是以组段为单元的等岩性对比。等岩性对比主要是采用不同钻井之间,或钻井和野外露头之间进行岩性、颜色、厚度、含有物(古生物、各类矿物等)等的相似性分析,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对比关系。这种方法对于同一物源内小范围的井间对比应用效果较好,但对于盆地内不同沉积体系之间的区域性地层对比具有明显的盲目性。
随着1988年美国人P.R.Vail等公开发表了层序地层学理论,标志着诞生了地层按照等时性对比的新原则。层序地层学理论提出以不整合面及相对应的整合面作为地层划分对比单元的等时分界面,同时强调了界面内部地层的成因联系和控制因素。在该理论指导下的地层研究,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地层形成过程和盆地充填机制控制作用的认识。它对地学领域的重大贡献是为地学工作者提供了一种便于操作的等时地层对比方法,进而开辟了新的油气勘探领域—岩性地层油气藏。该方法对于以盆地为单元的区域性地层对比应用性强,但对于较小单元的局部性地层精细对比却难以把握,导致其在勘探生产中尚未广泛应用。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对等岩性对比方法和等时性对比方法进行有机结合的地层对比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缺乏能够对等岩性对比方法和等时性对比方法进行有机结合的地层对比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方法及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方法,其包括:
将所述含油气盆地划分为多个沉积体系;
依次对每个沉积体系,基于等岩性对比方法对所述沉积体系进行地层对比,并基于等时性对比方法对所述沉积体系进行地层对比,得到所述沉积体系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根据所有沉积体系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得到综合层序地层格架。
优选的是,基于等岩性对比方法对所述沉积体系进行地层对比,包括:
针对所述沉积体系的岩性变化特征进行地层对比;
针对所述沉积体系中岩石的颜色和厚度进行地层对比;
针对所述沉积体系中岩石的含有物特征进行地层对比。
优选的是,所述含有物特征包括古生物组合特征和/或岩石矿物特征。
优选的是,基于等时性对比方法对所述沉积体系进行地层对比,包括:
确定所述沉积体系的不整合特征;
根据所述不整合特征,对所述沉积体系进行等时对比分析;
对所述沉积体系的层序或者体系域内部的地层进行成因分析。
优选的是,根据所有沉积体系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得到综合层序地层格架,包括:
依次对每个沉积体系进行层位标定;
依次对每对沉积体系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进行对比,以得到所述综合层序地层格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系统,其包括:
划分模块,设置为将所述含油气盆地划分为多个沉积体系;
第一对比模块,设置为依次对每个沉积体系,基于等岩性对比方法对所述沉积体系进行地层对比;
第二对比模块,设置为依次对每个沉积体系,基于等时性对比方法对所述沉积体系进行地层对比,得到所述沉积体系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综合层序地层格架获取模块,设置为根据所有沉积体系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得到综合层序地层格架。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对比模块包括:
第一对比单元,设置为针对所述沉积体系的岩性变化特征进行地层对比;
第二对比单元,设置为针对所述沉积体系中岩石的颜色和厚度进行地层对比;
第三对比单元,设置为针对所述沉积体系中岩石的含有物特征进行地层对比。
优选的是,所述含有物特征包括古生物组合特征和/或岩石矿物特征。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对比模块包括:
不整合特征确定单元,设置为确定所述沉积体系的不整合特征;
第四对比单元,设置为根据所述不整合特征,对所述沉积体系进行等时对比分析;
成因分析单元,设置为对所述沉积体系的层序或者体系域内部的地层进行成因分析。
优选的是,所述综合层序地层格架获取模块包括:
标定单元,设置为依次对每个沉积体系进行层位标定;
第五对比单元,设置为依次对每对沉积体系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进行对比,以得到所述综合层序地层格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方法,通过应用以沉积体系为单元的地层对比新技术,针对盆地内同一沉积体系以及不同沉积体系采用不同的地层对比方法,并把传统地层的等岩性对比和层序地层的等时性对比进行综合分析,有效地解决了同一沉积体系内部,以及不同沉积体系之间的地层对比难题,从而避免了因地层对比错误导致的勘探失误。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过井位A、B、C和D的沉积体系平面分布示意图;
图3示出了过井位A、B、C和D的沉积体系剖面示意图;
图4示出了过井位A、A’的同一沉积体系剖面位置示意图;
图5示出了过井位A、A’的同一沉积体系剖面示意图;
图6示出了过井位A、C的不同沉积体系剖面位置示意图;
图7示出了过井位A、C的不同沉积体系的正确对比剖面示意图;
图8示出了过井位A、C的不同沉积体系的错误对比剖面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等岩性对比方法对所述沉积体系进行地层对比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等时性对比方法对所述沉积体系进行地层对比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发明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缺乏能够对等岩性对比方法和等时性对比方法进行有机结合的地层对比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方法。
如图1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方法,主要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4。
在步骤101中,将含油气盆地划分为多个沉积体系。
具体地,通常来讲,含油气盆地的地层是由来自不同物源的多个沉积体系的沉积物堆积而成。如图2所示的含油气盆地包括沉积体系a、沉积体系b、沉积体系c和沉积体系d。参照图3,不同的沉积体系之间岩性等特征差别较大。
在步骤102中,依次对每个沉积体系,基于等岩性对比方法对所述沉积体系进行地层对比。
值得说明的是,本步骤基于等岩性对比方法的地层对比结果,为多沉积体系之间进行等时性对比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提高了多沉积体系之间进行等时性对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在步骤103中,依次对每个沉积体系,基于等时性对比方法对所述沉积体系进行地层对比,得到所述沉积体系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具体地,在步骤102和103中,逐一对盆地内部的每个沉积体系分别进行等岩性对比分析和等时性对比分析。例如对沉积体系a进行地层对比分析。图5示出了沿图4所示的剖面方向A-A’的剖面示意图。
针对等岩性对比方法将在下文中结合图9进行详细的阐述。针对等时性对比方法将在下文中结合图10进行详细的阐述。
在步骤104中,根据所有沉积体系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得到综合层序地层格架。
举例来说,对沉积体系a和沉积体系c进行地层对比分析。图7示出了沿图6所示的剖面方向A-C的剖面示意图。
本步骤具体包括子步骤1和子步骤2。
在子步骤1中,依次对每个沉积体系进行层位标定。
在子步骤2中,依次对每对沉积体系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进行对比,以得到所述综合层序地层格架。
具体地,在本步骤中,首先对盆地中所有的沉积体系进行排列组合,得到多组沉积体系对。然后依次对每个沉积体系对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进行对比。因此,在子步骤1和子步骤2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即综合层序地层格架。
本实施例需要针对每个单一的沉积体系的不同层段,通过测定绝对年龄,及地震剖面的等时界面的追踪对比,以此来建立综合层序地层格架,从而实现多沉积体系之间的等时地层对比。本实施例避免了如图8所示的跨沉积体系进行简单井间岩性对比。
如图9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等岩性对比方法对沉积体系进行地层对比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基于等岩性对比方法对沉积体系进行地层对比的方法,主要包括步骤201至步骤203。
在步骤201中,针对沉积体系的岩性变化特征进行地层对比。
具体地,本步骤分析岩性变化特征:从物源区到沉积盆地,多由粗变细。如由砾岩-砂岩-泥岩。砂岩又可以细分为含砾粗砂岩-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等。按照这种岩性的渐变特征进行单物源内部的地层对比分析。
在步骤202中,针对沉积体系中岩石的颜色和厚度进行地层对比。
具体地,本步骤开展颜色和厚度分析:相邻钻井之间地层的颜色和厚度可能相同,或相近;由此进行地层对比。
在步骤203中,针对沉积体系中岩石的含有物特征进行地层对比。
具体地,再次分析含有物。特别地,含有物特征包括古生物组合特征和/或岩石矿物特征。针对古生物组合特征和/或岩石矿物特征也可以进行地层对比。
另外,如结构、构造等特征也可用以作对比分析,在本文中不进行展开说明。
对同一沉积体系(即单物源)进行等时性对比分析,不仅考虑岩性和颜色等特征,更重要的是要强调等时性和成因特征分析。避免单纯的砂对砂、泥对泥的对比。
如图10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基于等时性对比方法对沉积体系进行地层对比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基于等时性对比方法对沉积体系进行地层对比的方法,主要包括步骤301至步骤303。
在步骤301中,确定沉积体系的不整合特征。
在步骤302中,根据不整合特征,对沉积体系进行等时对比分析。
具体地,首先分析层序或体系域的界面特征,寻找不整合的等时证据(即不整合特征),进行等时性对比分析。一般来说,底部冲刷面和根土岩是重要的不整合特征,横向可以进行等时对比。
在步骤303中,对沉积体系的层序或者体系域内部的地层进行成因分析。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方法,主要针对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实际需求,提出了用于具有多个沉积体系的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应用以沉积体系为单元的地层对比新技术,针对盆地内同一沉积体系以及不同沉积体系采用不同的地层对比方法,并把传统地层的等岩性对比和层序地层的等时性对比进行综合分析,有效地解决了同一沉积体系内部,以及不同沉积体系之间的地层对比难题,从而避免了因地层对比错误导致的勘探失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方法,对于区域地层和局部地层采用以沉积体系为单元的不同对比原则是科学和实用的,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地层和层序地层的分立状态,从而避免了因地层对比错误导致的勘探失误,最终实现地层对比的正确性,为油气勘探奠定坚实基础并提供重要保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应地,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系统。
如图11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系统,主要包括划分模块401、第一对比模块402、第二对比模块403和综合层序地层格架获取模块404。其中,划分模块401分别与第一对比模块402和第二对比模块403连接。第二对比模块403与综合层序地层格架获取模块404连接。
具体地,划分模块401,设置为将含油气盆地划分为多个沉积体系。
第一对比模块402,设置为依次对每个沉积体系,基于等岩性对比方法对所述沉积体系进行地层对比。
第二对比模块403,设置为依次对每个沉积体系,基于等时性对比方法对所述沉积体系进行地层对比,得到所述沉积体系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综合层序地层格架获取模块404,设置为根据所有沉积体系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得到综合层序地层格架。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对比模块402包括第一对比单元、第二对比单元和第三对比单元。
具体地,第一对比单元,设置为针对沉积体系的岩性变化特征进行地层对比。
第二对比单元,设置为针对沉积体系中岩石的颜色和厚度进行地层对比。
第三对比单元,设置为针对沉积体系中岩石的含有物特征进行地层对比。特别地,含有物特征包括古生物组合特征和/或岩石矿物特征。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对比模块403包括不整合特征确定单元、第四对比单元和成因分析单元。
具体地,不整合特征确定单元,设置为确定沉积体系的不整合特征。
第四对比单元,设置为根据不整合特征,对沉积体系进行等时对比分析。
成因分析单元,设置为对沉积体系的层序或者体系域内部的地层进行成因分析。
在本实施例中,综合层序地层格架获取模块404包括标定单元和第五对比单元。
具体地,标定单元,设置为依次对每个沉积体系进行层位标定。
第五对比单元,设置为依次对每对沉积体系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进行对比,以得到综合层序地层格架。
上述各模块中的操作的具体细化,可参见上面结合图1至图10对本发明方法的说明,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系统,主要针对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实际需求,提出了用于具有多个沉积体系的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应用以沉积体系为单元的地层对比新技术,针对盆地内同一沉积体系以及不同沉积体系采用不同的地层对比方法,并把传统地层的等岩性对比和层序地层的等时性对比进行综合分析,有效地解决了同一沉积体系内部,以及不同沉积体系之间的地层对比难题,从而避免了因地层对比错误导致的勘探失误。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系统,对于区域地层和局部地层采用以沉积体系为单元的不同对比原则是科学和实用的,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地层和层序地层的分立状态,从而避免了因地层对比错误导致的勘探失误,最终实现地层对比的正确性,为油气勘探奠定坚实基础并提供重要保障,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虽然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含油气盆地划分为多个沉积体系;
依次对每个沉积体系,基于等岩性对比方法对所述沉积体系进行地层对比,并基于等时性对比方法对所述沉积体系进行地层对比,得到所述沉积体系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根据所有沉积体系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得到综合层序地层格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等岩性对比方法对所述沉积体系进行地层对比,包括:
针对所述沉积体系的岩性变化特征进行地层对比;
针对所述沉积体系中岩石的颜色和厚度进行地层对比;
针对所述沉积体系中岩石的含有物特征进行地层对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物特征包括古生物组合特征和/或岩石矿物特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等时性对比方法对所述沉积体系进行地层对比,包括:
确定所述沉积体系的不整合特征;
根据所述不整合特征,对所述沉积体系进行等时对比分析;
对所述沉积体系的层序或者体系域内部的地层进行成因分析。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有沉积体系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得到综合层序地层格架,包括:
依次对每个沉积体系进行层位标定;
依次对每对沉积体系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进行对比,以得到所述综合层序地层格架。
6.一种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划分模块,设置为将所述含油气盆地划分为多个沉积体系;
第一对比模块,设置为依次对每个沉积体系,基于等岩性对比方法对所述沉积体系进行地层对比;
第二对比模块,设置为依次对每个沉积体系,基于等时性对比方法对所述沉积体系进行地层对比,得到所述沉积体系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
综合层序地层格架获取模块,设置为根据所有沉积体系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得到综合层序地层格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对比模块包括:
第一对比单元,设置为针对所述沉积体系的岩性变化特征进行地层对比;
第二对比单元,设置为针对所述沉积体系中岩石的颜色和厚度进行地层对比;
第三对比单元,设置为针对所述沉积体系中岩石的含有物特征进行地层对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物特征包括古生物组合特征和/或岩石矿物特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比模块包括:
不整合特征确定单元,设置为确定所述沉积体系的不整合特征;
第四对比单元,设置为根据所述不整合特征,对所述沉积体系进行等时对比分析;
成因分析单元,设置为对所述沉积体系的层序或者体系域内部的地层进行成因分析。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层序地层格架获取模块包括:
标定单元,设置为依次对每个沉积体系进行层位标定;
第五对比单元,设置为依次对每对沉积体系的等时层序地层格架进行对比,以得到所述综合层序地层格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74458.8A CN106324698B (zh) | 2015-06-30 | 2015-06-30 | 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74458.8A CN106324698B (zh) | 2015-06-30 | 2015-06-30 | 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24698A CN106324698A (zh) | 2017-01-11 |
CN106324698B true CN106324698B (zh) | 2018-09-11 |
Family
ID=57722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74458.8A Active CN106324698B (zh) | 2015-06-30 | 2015-06-30 | 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324698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150722C1 (ru) * | 1999-02-16 | 2000-06-10 |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Интергео Консалтинг" | Биогеохимический способ поисков |
CN103995972A (zh) * | 2014-05-27 | 2014-08-20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地层对比方法 |
CN104074514A (zh) * | 2014-07-14 | 2014-10-01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断层结构的测井判识方法 |
CN104314560A (zh) * | 2014-08-26 | 2015-01-28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水平井入窗前的非等比例地层对比方法和对比装置 |
-
2015
- 2015-06-30 CN CN201510374458.8A patent/CN10632469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150722C1 (ru) * | 1999-02-16 | 2000-06-10 |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Интергео Консалтинг" | Биогеохимический способ поисков |
CN103995972A (zh) * | 2014-05-27 | 2014-08-20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地层对比方法 |
CN104074514A (zh) * | 2014-07-14 | 2014-10-01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一种断层结构的测井判识方法 |
CN104314560A (zh) * | 2014-08-26 | 2015-01-28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水平井入窗前的非等比例地层对比方法和对比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松辽盆地七棵树油田沙河子组层序地层格架与油气的关系;陈贤良 等;《现代地质》;20130831;第27卷(第4期);第968-977页 * |
松辽盆地南部大情字井地区层序地层及隐蔽油气藏预测;李群 等;《中国石油勘探》;20030930;第8卷(第3期);第18-21页 * |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层序地层特征;李运振 等;《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831;第31卷(第4期);第26-36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24698A (zh) | 2017-01-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u et al. | Cenozoic fault systems in southwest Qaidam Basin,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Geometry, temporal development, and significance for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 |
Ahmadhadi et al. | Evidence for pre‐folding vein development in the Oligo‐Miocene Asmari formation in the central Zagros Fold Belt, Iran | |
CN103645516B (zh) | 基于岩石物理相控油气作用确定油气产能的方法 | |
Jiang et al. | Sequence-stratigraphic architectures and sand-body distribution in Cenozoic rifted lacustrine basins, east China | |
CN106156452A (zh) | 一种储层分析方法 | |
CN105022098B (zh) | 一种基于切片层间信息的陆相沉积体识别与预测方法 | |
CN107153725A (zh) | 一种关于陆相层序地层格架构建的成图系列及技术方法 | |
Qarqori et al. | Geoelectrical tomography investigating and modeling of fractures network around Bittit Spring (Middle Atlas, Morocco) | |
CN110320574A (zh) | 基于缓坡三角洲薄层砂体刻画的方法 | |
Gawad et al. | Petroleum geology: 3D reservoir modelling in the central Gulf of Suez, Egypt, to estimate the hydrocarbon possibility via petrophysical analysis and seismic data interpretation | |
CN107269269A (zh) | 不整合地层层位的快速解释方法 | |
Zhou et al. | Structural styles and tectonic evolution of Cretaceous to Cenozoic faults in the Linhe Depression of Hetao Basi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petroleum traps | |
CN107766597A (zh) | 泥页岩细粒沉积岩相研究方法 | |
Arnaud et al. | Barremian platform carbonates from the eastern Vercors Massif, France: Organization of depositional geometries | |
Ghosh et al. | Two-dimensional simulation of controls of fracture parameters on fracture connectivity | |
CN106324698B (zh) | 用于含油气盆地的地层对比方法及系统 | |
Lv et al. | Petroleum accumulation conditions of the Paleogene Shahejie formation in Qingdong Sag of Bohai Bay Basin, Eastern China | |
Stoneburner | The Eagle Ford Shale field in the Gulf Coast Basin of South Texas, USA: A “perfect” unconventional giant oil field | |
Blakely et al. | Tectonic setting of the Wooded Island earthquake swarm, eastern Washington | |
Pranter et al. | Multidisciplinary characterization and modeling of Mississippian carbonate and silica-rich reservoirs, northern Oklahoma | |
Chen et al. | Tectonic relief evolution and large-scale karstification of an Ordovician supergiant reservoir, North Tarim uplift, northwestern China | |
Duhault et al. | Microseismic monitoring of a tight light oil reservoir: A case history in the Cardium Halo Play, Alberta | |
Lin et al. | A new method to describe the Formation Framework of the volcanic Gas Reservoir hierarchically | |
CN108490484A (zh) | 针对于断陷盆地成熟探区储量空白区解剖的方法 | |
Peng et al. |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nd models of hydrocarbon accumulation controlled by faults in the Pearl River Mouth Basi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