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22682B - 温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温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22682B
CN106322682B CN201610818359.9A CN201610818359A CN106322682B CN 106322682 B CN106322682 B CN 106322682B CN 201610818359 A CN201610818359 A CN 201610818359A CN 106322682 B CN106322682 B CN 1063226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air supply
supply module
region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1835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22682A (zh
Inventor
余建华
黄宇
庞维容
吴琪
周葆林
张琴兰
郑泽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61081835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22682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226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226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226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226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24F11/58Remote control using Internet commun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tmospheric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探测的温度,其中,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设置在房间的不同位置,送风模块用于送风以及探测温度;根据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在房间中的位置以及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探测的温度,控制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中的至少之一送风以进行温度的调节。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房间温度控制不佳的技术问题,使房间中的温度得到更好的控制。

Description

温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温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送风模块需要繁琐的布线流程,人力、资金投入大,而且维护成本高。传统的送风模块之间的数据不能实时的进行交互,各个模块之间工作方式相对独立,造成库房中的温度和降温的速度不均匀,容易造成资源浪费。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温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房间温度控制不佳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温度调节方法,包括:接收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探测的温度,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设置在房间的不同位置,所述送风模块用于送风以及探测温度;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在所述房间中的位置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探测的温度,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中的至少之一送风以进行温度的调节。
进一步地,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中的至少之一送风以进行温度调节包括:根据所述房间的不同区域对应的温度控制该区域的送风模块送风进行温度调节,其中,所述房间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送风模块。
进一步地,根据所述房间的不同区域对应的温度,控制该区域的送风模块送风进行温度调节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比较相邻区域的温度差值,在温度差值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相邻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内的送风模块送风;将每个区域的温度与该区域预先设定的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该区域中的送风模块送风。
进一步地,在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探测的温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组成Zigbee自组网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包括:至少一个送风模块,设置在房间中的不同位置,用于送风以及探测温度;路由器,与所述至少一个送风模块耦合,收集所述至少一个送风模块发送的温度数据以及向所述至少一个送风模块发送的用于控制所述送风模块的控制数据;处理器,与所述路由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至少一个送风模块发送的温度数据,以及,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在所述房间中的位置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探测的温度发送的控制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个送风模块、所述路由器、所述处理器组成Zigbee自组网络。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与客户端连接,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至少一个送风模块的温度数据以及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控制数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温度调节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探测的温度,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设置在房间的不同位置,所述送风模块用于送风以及探测温度;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在所述房间中的位置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探测的温度,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中的至少之一送风以进行温度的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房间的不同区域对应的温度控制该区域的送风模块送风进行温度调节,其中,所述房间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送风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比较相邻区域的温度差值,在温度差值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相邻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内的送风模块送风;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将每个区域的温度与该区域预先设定的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该区域中的送风模块送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接收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探测的温度,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设置在房间的不同位置,所述送风模块用于送风以及探测温度;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在所述房间中的位置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探测的温度,控制所述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中的至少之一送风以进行温度的调节。通过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房间温度控制不佳的技术问题,使房间中的温度得到更好的控制。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温度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温度调节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温度调节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大型库房通风模块分布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带客户端的温度调节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通风模块自组网流程的示意图;以及,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系统工作流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温度调节方法,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温度调节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2,接收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探测的温度,其中,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设置在房间的不同位置,送风模块用于送风以及探测温度;
步骤S104,根据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在房间中的位置以及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探测的温度,控制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中的至少之一送风以进行温度的调节。
在上述步骤中,由于送风模块集成了温度探测功能,从而可以反馈相应的温度,根据送风模块不同位置的温度来控制不同的送风模块送风或者停止送风,从而可以进行更好的温度调节,在一定程度上也节约了能源。送风模块可以使送风功能和温度探测功能集成在一起得到的,也可以将送风功能和温度探测功能做成两个独立设备,将这两个设备集合在一起成为送风模块。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按照房间的不同的区域来进行划分,此时,可以根据房间的不同区域对应的温度控制该区域的送风模块送风进行温度调节,其中,房间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中设置有至少一个送风模块。这种划分方式可以做到更加精确地控制某个区域的温度,使温度控制更加灵活。房间区域的划分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来进行,例如可以根据房间中货物摆放的位置来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在房间划分为不同区域的情况下,作为另外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温度控制的时候,某种情况为了使不同区域的温差比较小,或者使不同区域的温差尽量大一些,在调节温度的时候,可以根据区域的温差来进行调整。例如,可以比较相邻区域的温度差值,在温度差值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相邻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内的送风模块送风。为了更好的对每个区域进行精确的控制,也可以预先为每个区域设置一个预想的温度,然后,将每个区域的温度与该区域预先设定的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该区域中的送风模块送风。这两种控制方式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控制方式或者控制方式的组合。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可能涉及到多个送风模块,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对这些送风模块进行组网。
无线自组网(Ad Hoc网络)是一种多跳式可移动组网的功耗低、近距离、高速率、高可靠性的无线通信网络。当两个比较远的节点需要互相传递信息时,Ad hoc网络通过节点的不断转发,可以将数据无损耗传递给目标节点,这样不但优化了多节点路由路径,而且使通讯协议的实现更加简便。Ad hoc适用于动态变化的网络拓扑结构,高效便捷,有很强的自组网能力。
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于2000年十二月成立了IEEE 802.15.4工作小组,一种低成本、可移动、方便、简单、功耗极低的低速率无线连接技术被致力在该小组进行研究。产品携带方便、易于组网连接及继承兼容性好正是现在市场需求的。作为一个快速提高当中的无线组织,Zigbee联盟成立于2001年,吸引了比如半导体厂家、最终用户以及技术集成商等加盟并成为其一员。组织制定以IEEE802.15.4为基础的协议,形成了一种性价比高、可靠性高、功耗低、自组网能力强的无线网络规范。
考虑到Zigbee的优势,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控制上述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组成Zigbee自组网络。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组网,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对应于上述方法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温度调节装置,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温度调节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22,用于接收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探测的温度,其中,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设置在房间的不同位置,送风模块用于送风以及探测温度;
控制模块24,用于根据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在房间中的位置以及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探测的温度,控制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中的至少之一送风以进行温度的调节。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控制模块24用于根据房间的不同区域对应的温度控制该区域的送风模块送风进行温度调节,其中,房间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中设置有至少一个送风模块。
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控制模块24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比较相邻区域的温度差值,在温度差值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相邻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内的送风模块送风;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将每个区域的温度与该区域预先设定的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该区域中的送风模块送风。
上述接收模块22和控制模块24与方法中的步骤相对应,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处理器来执行上述方法中的步骤,还可以设置路由器来作为数据的路由。即在本实施例中还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温度调节系统的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该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送风模块32,设置在房间中的不同位置,用于送风以及探测温度;
路由器34,与至少一个送风模块耦合,收集至少一个送风模块发送的温度数据以及向至少一个送风模块发送的用于控制送风模块的控制数据;
处理器36,与路由器连接,用于接收至少一个送风模块发送的温度数据,以及,根据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在房间中的位置以及一个或多个送风模块探测的温度发送的控制数据。
由于送风模块32集成了温度探测功能,从而可以反馈相应的温度,根据送风模块不同位置的温度来控制不同的送风模块送风或者停止送风,从而可以进行更好的温度调节,在一定程度上也节约了能源。送风模块可以使送风功能和温度探测功能集成在一起得到的,也可以将送风功能和温度探测功能做成两个独立设备,将这两个设备集合在一起成为送风模块。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至少一个送风模块组成了Zigbee自组网络,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增加了路由器34和处理器36,作为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可以将至少一个送风模块32、路由器34、处理器36组成Zigbee自组网络。
当前,移动终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了进一步便于进行处理,处理器26还用于与移动终端连接,向移动终端发送至少一个送风模块的温度数据以及接收移动终端发送的控制数据。当然也可以和其他客户端连接。
下面以Zigbee组网为例结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温度调节方法,其中,系统进行初始化操作;网络发送组网广播,各个设备申请加入网络的广播;组网成功之后,若接收到采集温度的信息,处在库房中的红外线热电堆传感器开始采集库房中的各个部分的温度信息。从空间上分将库房分为左半部分、中间部分、右半部分,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也包含这三个部分的温度;路由器将库房中各个红外线热电堆传感器收集到的温度信息转发给集中器(协调器)。
集中器(协调器)将信息处理后,首先将库房左半部分、中间部分、右半部分的温度与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进行比较,若检测到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则各部分的模块进入到休眠状态,以达到最大限度的节能。若传感器模块检测的温度大于用户设定的温度,则通风模块将保持高档位运行。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左半部分库温、右半部分库温的温度与中部库房库温进行比较;重复以上步骤,各部分的通风模块协调工作直至达到用户设定的库房目标温度。
本实施例中的送风模块可以包括送风电机、主控、Zigbee模块、红外线热电堆传感器。送风模块主要职责包括采集库房中的温度参数,送风等。
路由器主要完成收集库房中的各个通风模块采集的数据,同时将收集到的数据转发给集中器(协调器),此外还将集中器(协调器)下达的控制命令传递给各个通风模块。
集中器主要完成数据的处理,协调各个通风模块的工作模式并将收集的数据传输给远程的客户端。此外,还接收用户下达的一些控制命令。
图5中示出了带远程客户端的情况,其中,远程客户端(例如移动终端或者PC)主要完成一些常用控制命令的下达,还有对库房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测。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房间的不同区域对应的温度控制该区域的送风模块送风进行温度调节。如图4所示,从空间上可以将库房分为左半部分、中间部分、右半部分,送风模块探测的温度也包含这三个部分的温度。
下面结合图7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在图7中示出了如下步骤:
系统首先进行初始化。初始化不仅包括通风模块、路由器、集中器等网络组建的初始化,还包括制冷系统的初始化。如图6示出了通风模块自组网示意图,如图6所示,首先网络发送组网广播,之后各个设备判断自己的网络中的角色,接收到广播之后Zigbee模块传感器节点,路由器、集中器(协调器)则发送申请加入网络的广播。
采集温度的信息。待组网成功之后,若接收到采集温度的信息,处在库房中的红外线热电堆传感器开始采集库房中的各个部分的温度信息。从空间上分将库房分为左半部分、中间部分、右半部分,传感器采集的温度也包含这三个部分的温度。
路由器将温度信息转发给集中器(协调器)。路由器将库房中各个红外线热电堆传感器收集到的温度信息转发给集中器(协调器)。
集中器(协调器)将处理后的信息,与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进行比较,控制通风模块状态。首先将库房左半部分、中间部分、右半部分的温度与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进行比较,若检测到的温度低于设定温度,则各部分的模块进入到休眠状态,以达到最大限度的节能。若传感器模块检测的温度大于用户设定的温度,则通风模块将保持高档位运行。
相邻部分温度进行比较,相比较的差值与用户设定的库房目标温度比较,控制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左半部分库温、右半部分库温的温度与中部库房库温进行比较,若这两部分的温度都与库房中部温度的差值≥△t(△t为临界值,当库房三部分温度之间的差值达到△t时,只需要运行中部的通风设备即可达到用户设定的库房目标温度),则处在库房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的通风设备继续保持高档位运行,直至库温不小于库房中部的温度。若两部分的温度都与库房中部温度的差值<△t,则处在库房中部的通风设备由高档位变为低档位运行,直至达到用户设定的库房目标温度。
重复上述步骤各部分的通风模块协调工作直至达到用户设定的库房目标温度。
通过上述步骤,利用Zigbee技术使库房中的送风模块可以实现快速自组网;库房中各个送风模块实时进行数据交换;实现冷冻库房按温度区域、空间方位自动送风,达到风速自动控制,在实现库房送风模块工作合理性的同时使得整个系统更加节能。
由上可知,在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接收到采集温度的信息,处在库房中的红外线热电堆传感器开始采集库房中的各个部分的温度信息;路由器将温度信息转发给集中器(协调器)。集中器(协调器)将处理后的信息,与用户设定的目标温度进行比较,控制通风模块状态;相邻部分温度进行比较,相比较的差值与用户设定的库房目标温度比较,控制通风设备的运行状态。若所有相邻部分温度的差值<△t,则处在库房中部的通风设备由高档位变为低档位运行,直至达到用户设定的库房目标温度。容易注意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可以达到库房温控器快速自组网,库房中各个送风模块实时进行数据交换的目的,实现了冷冻库房按温度区域、空间方位自动送风技术效果,从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房间温度控制不佳的技术问题。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温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多个送风模块探测的温度,其中,所述多个送风模块设置在房间的不同位置,所述送风模块用于送风以及探测温度;
根据所述多个送风模块在所述房间中的位置以及所述多个送风模块探测的温度,控制所述多个送风模块送风以进行温度的调节;
其中,控制所述多个送风模块送风以进行温度调节包括:
根据所述房间的不同区域对应的温度,控制该区域的送风模块送风进行温度调节,其中,所述房间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送风模块;
根据所述房间的不同区域对应的温度,控制该区域的送风模块送风进行温度调节还包括:比较相邻区域的温度差值,在温度差值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相邻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内的送风模块送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房间的不同区域对应的温度,控制该区域的送风模块送风进行温度调节还包括:
将每个区域的温度与该区域预先设定的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该区域中的送风模块送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所述多个送风模块探测的温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多个送风模块组成Zigbee自组网络。
4.一种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送风模块,其中,所述多个送风模块设置在房间中的不同位置,用于送风以及探测温度;
路由器,与所述多个送风模块耦合,收集所述多个送风模块发送的温度数据以及向所述多个送风模块发送的用于控制所述送风模块的控制数据;
处理器,与所述路由器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多个送风模块发送的温度数据,以及,根据所述多个送风模块在所述房间中的位置以及所述多个送风模块探测的温度发送的控制数据;
其中,所述系统还用于按照以下方式控制所述多个送风模块送风以进行温度调节:
根据所述房间的不同区域对应的温度,控制该区域的送风模块送风进行温度调节,其中,所述房间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送风模块;
根据所述房间的不同区域对应的温度,控制该区域的送风模块送风进行温度调节还包括:比较相邻区域的温度差值,在温度差值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相邻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内的送风模块送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送风模块、所述路由器、所述处理器组成Zigbee自组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与客户端连接,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所述多个个送风模块的温度数据以及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控制数据。
7.一种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多个送风模块探测的温度,其中,当设置多个送风模块时,所述多个送风模块设置在房间的不同位置,所述送风模块用于送风以及探测温度;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多个送风模块在所述房间中的位置以及所述多个送风模块探测的温度,控制所述多个送风模块送风以进行温度的调节;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房间的不同区域对应的温度,控制该区域的送风模块送风进行温度调节,其中,所述房间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送风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比较相邻区域的温度差值,在温度差值超过阈值的情况下,控制相邻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区域内的送风模块送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将每个区域的温度与该区域预先设定的温度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控制该区域中的送风模块送风。
CN201610818359.9A 2016-09-12 2016-09-12 温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63226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8359.9A CN106322682B (zh) 2016-09-12 2016-09-12 温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18359.9A CN106322682B (zh) 2016-09-12 2016-09-12 温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22682A CN106322682A (zh) 2017-01-11
CN106322682B true CN106322682B (zh) 2018-09-18

Family

ID=577872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18359.9A Active CN106322682B (zh) 2016-09-12 2016-09-12 温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2268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20787B (zh) * 2017-04-24 2020-02-0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07143914B (zh) * 2017-04-24 2020-03-3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
CN108317674A (zh) * 2017-12-21 2018-07-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系统、存储介质和处理器
CN111720983B (zh) * 2019-03-19 2022-03-29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中空调控制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780373B (zh) * 2020-07-14 2021-10-08 青岛海信电子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4755A (en) * 1972-05-08 1976-08-17 Ltg Lufttechnische Gmbh Air outlet
CN101398682A (zh) * 2007-09-27 2009-04-01 项珏 分体式或单体式空调机群网络集中管理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01265934Y (zh) * 2008-08-18 2009-07-01 中山新亚洲电业有限公司 分体式空调节能中央控制系统
CN202040935U (zh) * 2010-12-23 2011-11-16 北京时代凌宇科技有限公司 分体式空调管理系统
CN102538128A (zh) * 2010-12-23 2012-07-04 北京时代凌宇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865958A1 (en) * 2012-06-26 2015-04-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system
CN204386927U (zh) * 2014-11-03 2015-06-10 玉林师范学院 基于rfid定位的高校图书馆电风扇智能节电系统
CN205066042U (zh) * 2015-09-23 2016-03-02 深圳万城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集中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11442A (ja) * 1998-04-27 1999-11-09 Tokyo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室内の空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74755A (en) * 1972-05-08 1976-08-17 Ltg Lufttechnische Gmbh Air outlet
CN101398682A (zh) * 2007-09-27 2009-04-01 项珏 分体式或单体式空调机群网络集中管理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01265934Y (zh) * 2008-08-18 2009-07-01 中山新亚洲电业有限公司 分体式空调节能中央控制系统
CN202040935U (zh) * 2010-12-23 2011-11-16 北京时代凌宇科技有限公司 分体式空调管理系统
CN102538128A (zh) * 2010-12-23 2012-07-04 北京时代凌宇科技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865958A1 (en) * 2012-06-26 2015-04-2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Air conditioner control system
CN204386927U (zh) * 2014-11-03 2015-06-10 玉林师范学院 基于rfid定位的高校图书馆电风扇智能节电系统
CN205066042U (zh) * 2015-09-23 2016-03-02 深圳万城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集中控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N在大区域中央空调温湿度监控系统中的应用》;李太福;《城市建设行业应用》;20051031;正文第122-126页,附图1-3 *
《大空间空调系统控制耦合问题分析及对策》;黃勇理,瞿坦;《暖通空调》;19990531;第29卷(第5期);正文第11-13页,附图1-4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22682A (zh)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22682B (zh) 温度调节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796972B (zh) 用于降低无线传感器功耗的通信方法以及应用
KR102481809B1 (ko) 다수의 실내기를 효율적으로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hen An energy-efficient QoS routing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using self-stabilizing algorithm
CN109788444B (zh) 应用于高密度多跳网络中的节点组网方法
Awan et al. Energy efficient cluster based routing algorithm for wireless sensors networks
CN108259279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08800446A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中机组间的通信方法
CN103841036A (zh) 一种集成Zigbee的无线路由器
CN106714291B (zh) 一种基于ZigBee的信号功率自动调节方法
Kazerooni et al. Leach and heed clustering algorithms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 qualitative study
JP2023515723A (ja) 無線制御システムの効率的なコミッショニング
Kamath Energy efficient routing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kbar et al. On modeling geometric joint sink mobility with delay-tolerant cluster-less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Pradhan et al. A survey on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lgorithm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07396605B (zh) 路由器散热装置、方法及设备
KR100720397B1 (ko) 무선 센서 네트워크에서 퍼지를 적용한 전송 릴레이 방법
Zibakalam A new TDMA scheduling algorithm for data collection over tree-based routing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10212941B (zh) 一种基于事件驱动型异质节点的分簇方法
Li et al. Location-based self-adaptive routing algorithm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n home automation
Bhindu et al. An Energy Efficient Cluster Based Data Aggregation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Sharma et al.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based cluster head election approach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Prakash et al. Simplified node decomposition and platoon head selection: a novel algorithm for node decomposition in 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
Thangavelu et al. Clustering techniques to analyze communication overhead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CN203708276U (zh) 一种集成Zigbee的无线MoCA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