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10573B - 一种防触电消防装置及一种防触电消防水带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触电消防装置及一种防触电消防水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10573B
CN106310573B CN201610788329.8A CN201610788329A CN106310573B CN 106310573 B CN106310573 B CN 106310573B CN 201610788329 A CN201610788329 A CN 201610788329A CN 106310573 B CN106310573 B CN 1063105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hell
fire
layer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8832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10573A (zh
Inventor
蔚军
刘东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Yilong New Ener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Yilo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Yilong New Ener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Yilong New Ener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8832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10573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105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105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105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105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1/00Delivery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CFIRE-FIGHTING
    • A62C31/00Delivery of fire-extinguishing material
    • A62C31/28Accessories for delivery devices, e.g. support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 Fire-Extinguishing By Fire Departments, And Fire-Extinguishing Equipment And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消防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防触电消防装置及一种防触电消防水带,其包括带体(202),带体(202)包括外层(2021)、导电层(2022)、内层(2023)和空腔(2024),外层(2021)内设有导电层(2022),导电层(2022)内设有内层(2023),内层(2023)内设有空腔(2024),导电层(2022)为导电编织带制成的导电层(2022);导电层(2022)两端设有导电接地线(203),导电接地线(203)上设有连接器(204),连接器(204)上设有通孔(205),带体(202)两端设有第一接头(201),第一接头(201)上设有螺纹柱(2016),螺纹柱(2016)穿过通孔(205)后通过螺母将连接器(204)固定。本发明具有释放电流、防止在扑灭带电火灾发生触电情况、提高灭火效率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触电消防装置及一种防触电消防水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防触电消防装置及一种防触电消防水带。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近年来城乡用电量陡增,因电气设备或线路引起的火灾频发,尤其到了冬季,由于天气温度较低,为取暖大量使用电器产品造成线路超负荷或是使用电器麻痹大意忘记及时关闭开关而起火的情况增多。由于电器原因引发的火灾,占全部火灾的40%左右,并有上升的趋势,故电器火灾不容忽视,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火灾,电气火灾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危险性,特别是扑救带电设备火灾时,如处置不当存在极大的触电隐患。
消防水带是用来运送高压水或泡沫等阻燃液体的软管。传统的消防水带以橡胶为内衬,外表面包裹着亚麻编织物。先进的消防水带则用聚氨酯等聚合材料制成。消防水带的两头都有金属接头,可以接上另一根水带以延长距离或是接上喷嘴以增大液体喷射压力。
火灾发生时,因火灾发生初期室内电源还没跳闸,大火烧坏电线绝缘皮导至漏电,以及一些电气设备的外壳和机座都是接地的,正常时,这些设备的外壳和机座都不带电。但当设备发生绝缘击穿、接地功能破坏,设备与大地之间会产生电位差,使用传统消防水带灭电器火灾时,人体通过水柱射流这些设备,便会通过水柱承受接触电压而触电。用水带电灭火时,带电体与喷射的水柱、水枪、人体和地面会形成一个电流回路,这个回路中所通过的电流大小对人体的安全有直接影响。如果我们将水柱、水枪上所获得的电流直接导入大地,那么就可以保障扑救人员的自身安全。因此,研发一种防触电的消防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灭火时易触电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防触电消防装置及一种防触电消防水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防触电消防水带,包括带体,带体包括外层、导电层、内层和空腔,外层内设有导电层,导电层内设有内层,内层内设有空腔,导电层为导电编织带制成的导电层,外层为亚麻编织物或橡胶制成的外层。
作为优选,导电编织带为金属编织带或碳纤维编织带。
作为优选,导电层两端设有导电接地线,导电接地线上设有连接器,连接器上设有通孔,带体两端设有第一接头,第一接头上设有螺纹柱,螺纹柱穿过通孔后通过螺母将连接器固定。
作为优选,第一接头包括第一壳体、压杆和连接杆,第一壳体为金属制成的第一壳体,压杆穿过第一壳体后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上设有凸块;连接杆上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壳体的内壁接触。
一种防触电消防装置,包括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防水带,还包括消防喷枪,消防喷枪包括枪壳、喷嘴和第二接头,枪壳为金属制成的枪壳,枪壳左端设有喷嘴,喷嘴为金属制成的喷嘴,枪壳右端设有第二接头,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配合;第二接头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为金属制成的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内设有凹槽,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配合时凸块卡入凹槽;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接触。
作为优选,还包括消防栓,消防栓,消防栓为金属制成的消防栓,消防栓上设有第三接头,第三接头与第一接头配合;第三接头包括第三壳体,第三壳体为金属制成的第三壳体,第三壳体内设有凹槽,第一接头和第三接头配合时凸块卡入凹槽;第三壳体和第一壳体接触。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喷枪金属喷嘴、第二接头、消防水带导电层、第一接头、第三接头、消防栓之间成为一个良性导电体,电流通过消防栓释放到大地上,因此在扑救带电火灾时,避免了消防员因接触带电的水柱而导致触电的情况,降低了灭火时的触电隐患,保护了消防员的生命安全;第一接头通过按压压杆快速地对接和拆分第二接头和第三接头,在发生火灾紧急情况时,有效地降低了安装接头的时间,消防员能以更短的时间进入火场灭火,提高了灭火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消防喷枪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消防水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带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1消防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一接头和第三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以上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0—消防喷枪、101—喷嘴、102—枪壳、103—第二接头、1031—第二壳体、1032—凹槽、20—消防水带、201—第一接头、2011—凸块、2012—第一壳体、2013—弹簧、2014—压杆、2015—连接杆、2016—螺纹柱、202—带体、2021—外层、2022—导电层、2023—内层、2024—空腔、203—导电接地线、204—连接器、205—通孔、30—消防栓、301—第三接头、3011—第三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防触电消防装置,如图1-8所示,包括消防水带20,消防水带20包括带体202,带体202包括外层2021、导电层2022、内层2023和空腔2024,外层2021内设有导电层2022,导电层2022内设有内层2023,内层2023内设有空腔2024,外层2021为亚麻编织物制成的外层2021。导电层2022为导电编织带制成的导电层2022,导电编织带为金属编织带。导电层2022两端设有导电接地线203,导电接地线203上设有连接器204,连接器204上设有通孔205,带体202两端设有第一接头201,第一接头201上设有螺纹柱2016,螺纹柱2016穿过通孔205后通过螺母将连接器204固定。
第一接头201包括第一壳体2012、压杆2014和连接杆2015,第一壳体2012为金属制成的第一壳体2012,压杆2014穿过第一壳体2012后与连接杆2015连接,连接杆2015上设有凸块2011;连接杆2015上设有弹簧2013,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壳体的内壁接触。
还包括消防喷枪10,消防喷枪10包括枪壳102、喷嘴101和第二接头103,枪壳102为金属制成的枪壳102,枪壳102左端设有喷嘴101,喷嘴101为金属制成的喷嘴101,枪壳102右端设有第二接头103,第二接头103与第一接头201配合;第二接头103包括第二壳体1031,第二壳体1031为金属制成的第二壳体1031,第二壳体1031内设有凹槽1032,第一接头201和第二接头103配合时凸块2011卡入凹槽1032;第二壳体1031和第一壳体2012接触。
还包括消防栓30,消防栓30,消防栓30为金属制成的消防栓30,消防栓30上设有第三接头301,第三接头301与第一接头201配合;第三接头301包括第三壳体3011,第三壳体3011为金属制成的第三壳体3011,第三壳体3011内设有凹槽1032,第一接头201和第三接头301配合时凸块2011卡入凹槽1032;第三壳体3011和第一壳体2012接触。
先将消防喷枪10中的第二接头103与消防水带20中的第一接头201连接,按下压杆2014,将凸块2011对准凹槽1032,然后放开压杆2014,凸块2011因受到弹簧2013的弹力卡入凹槽1032中,再将消防栓30中的第三接头301与消防水带20中的第一接头201连接;消防喷枪10、消防水带20和消防栓30的外表面都涂覆有绝缘材料,当扑灭带电的电器时,由于枪壳102、第二壳体1031、第一壳体2012、第三壳体3011是导体,消防栓30是接地的,电流依次从枪壳102、第二壳体1031、第一壳体2012、第三壳体3011流到消防栓30上,电流通过消防栓30释放到大地上,因此在扑救带电火灾时,避免了消防员因接触带电的水柱而导致触电的情况,降低了灭火时的触电隐患,保护了消防员的生命安全。当灭火结束时,按下压杆2014,然后将第一接头201和第二接头103拆开,第一接头201和第三接头301拆开,第一接头201通过按压压杆2014快速地对接和拆分第二接头103和第三接头301,在发生火灾紧急情况时,有效地降低了安装接头的时间,消防员能以更短的时间进入火场灭火,提高了灭火效率。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外层2021为橡胶制成的外层2021,导电编织带为碳纤维编织带。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Claims (1)

1.一种防触电消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防水带(20),消防水带(20)包括带体(202),带体(202)包括外层(2021)、导电层(2022)、内层(2023)和空腔(2024),外层(2021)内设有导电层(2022),导电层(2022)内设有内层(2023),内层(2023)内设有空腔(2024),导电层(2022)为导电编织带制成的导电层(2022),外层(2021)为亚麻编织物或橡胶制成的外层(2021);导电编织带为金属编织带或碳纤维编织带;导电层(2022)两端设有导电接地线(203),导电接地线(203)上设有连接器(204),连接器(204)上设有通孔(205),带体(202)两端设有第一接头(201),第一接头(201)上设有螺纹柱(2016),螺纹柱(2016)穿过通孔(205)后通过螺母将连接器(204)固定;第一接头(201)包括第一壳体(2012)、压杆(2014)和连接杆(2015),第一壳体(2012)为金属制成的第一壳体(2012),压杆(2014)穿过第一壳体(2012)后与连接杆(2015)连接,连接杆(2015)上设有凸块(2011);连接杆(2015)上设有弹簧(2013),弹簧(2013)的一端与第一壳体(2012)的内壁接触;还包括消防喷枪(10),消防喷枪(10)包括枪壳(102)、喷嘴(101)和第二接头(103),枪壳(102)为金属制成的枪壳(102),枪壳(102)左端设有喷嘴(101),喷嘴(101)为金属制成的喷嘴(101),枪壳(102)右端设有第二接头(103),第二接头(103)与第一接头(201)配合;第二接头(103)包括第二壳体(1031),第二壳体(1031)为金属制成的第二壳体(1031),第二壳体(1031)内设有凹槽(1032),第一接头(201)和第二接头(103)配合时凸块(2011)卡入凹槽(1032);第二壳体(1031)和第一壳体(2012)接触;还包括消防栓(30),消防栓(30),消防栓(30)为金属制成的消防栓(30),消防栓(30)上设有第三接头(301),第三接头(301)与第一接头(201)配合;第三接头(301)包括第三壳体(3011),第三壳体(3011)为金属制成的第三壳体(3011),第三壳体(3011)内设有凹槽(1032),第一接头(201)和第三接头(301)配合时凸块(2011)卡入凹槽(1032);第三壳体(3011)和第一壳体(2012)接触。
CN201610788329.8A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防触电消防装置及一种防触电消防水带 Active CN1063105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88329.8A CN106310573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防触电消防装置及一种防触电消防水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88329.8A CN106310573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防触电消防装置及一种防触电消防水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10573A CN106310573A (zh) 2017-01-11
CN106310573B true CN106310573B (zh) 2019-07-26

Family

ID=57789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88329.8A Active CN106310573B (zh) 2016-08-31 2016-08-31 一种防触电消防装置及一种防触电消防水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105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12211A (zh) * 2017-06-26 2017-11-03 安徽吉安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触电消防软管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74346U (zh) * 2014-03-03 2014-10-15 左小林 一种防静电消防水带
CN104399217A (zh) * 2014-10-22 2015-03-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静电消防水带
CN105042222A (zh) * 2015-08-13 2015-11-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泡沫枪防静电方法
CN206183838U (zh) * 2016-08-31 2017-05-24 蔚军 一种防触电消防装置及一种防触电消防水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52162B2 (ja) * 1989-06-07 1998-05-18 横浜市 消防用通信装置回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874346U (zh) * 2014-03-03 2014-10-15 左小林 一种防静电消防水带
CN104399217A (zh) * 2014-10-22 2015-03-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静电消防水带
CN105042222A (zh) * 2015-08-13 2015-11-1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泡沫枪防静电方法
CN206183838U (zh) * 2016-08-31 2017-05-24 蔚军 一种防触电消防装置及一种防触电消防水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10573A (zh)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583258U (zh) 一种具有高压互锁信号延迟功能的大电流金属连接器
CN112072486B (zh) 一种防爆高低压成套电气柜
CN106310573B (zh) 一种防触电消防装置及一种防触电消防水带
CN206183838U (zh) 一种防触电消防装置及一种防触电消防水带
WO2016023463A1 (zh) 高压防咬衣
CN206059682U (zh) 一种接地铜排
CN107645142A (zh) 线路清障无人机及线路清障设备
CN104691772A (zh) 飞机静电接地系统
CN105816982B (zh) 环保型多功能消防车
CN209005110U (zh) 一种新型消防水管
CN206899883U (zh) 一种防触电消防软管
CN207271476U (zh) 一种绝缘清洗喷枪
CN207503744U (zh) 一种后插式避雷器
CN203871732U (zh) 中置开关柜专用接地线
CN208478905U (zh) 一种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屏柜内接地铜排
CN204333742U (zh) 一种开关柜泄压结构
CN110401045B (zh) 一种线路防地电位反击专用接地装置
CN204904949U (zh) 一种避雷装置
WO2014003691A2 (en) Process and device for safe fire extinguishing of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s
CN215343266U (zh) 一种联络柜专用插头
CN104577546B (zh) 漏电保护插头
CN101707105B (zh) 可触摸拔插式避雷器
CN204333494U (zh) 漏电保护插头
CN204208219U (zh) 高空电力设备灭火装置
CN220735989U (zh) 新能源汽车底盘灭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