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08741B - 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08741B
CN106308741B CN201510412479.4A CN201510412479A CN106308741B CN 106308741 B CN106308741 B CN 106308741B CN 201510412479 A CN201510412479 A CN 201510412479A CN 106308741 B CN106308741 B CN 1063087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terminal
imaging apparatus
fundus imaging
lens
camera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41247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08741A (zh
Inventor
盛斌
殷本俊
瞿蒙
孙雨帆
李华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itang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盛斌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盛斌 filed Critical 盛斌
Publication of CN106308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8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08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8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包括:智能式移动终端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智能式移动终端;镜头组件,包括镜头和用于固定所述镜头的镜头固定机构;及调节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智能式移动终端固定机构和所述镜头组件之间,用于调节所述镜头与所述智能式移动终端的摄像头之间的位置,以使所述智能式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拍摄到待测者眼底经过所述镜头放大后的图像。上述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通过调节组件与镜头、智能式移动终端的配合,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眼底摄像装置的成本。

Description

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
本申请要求的2015年7月6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510393696.3,名称为“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及眼底病变诊断系统”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眼底的视网膜血管是人体中唯一可看见的血管,医生把它当作了解其它脏器血管情况的窗口。因此,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些器官的改变程度。如高血压病人眼底可见到视网膜动脉硬化,糖尿病病人眼底可见毛细血管瘤、小的出血点和渗出物,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全身的血管改变情况。医生可据此来分析、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常用的大型专业数字眼底摄像设备主要由装有照明和观察光路系统的主机、照相机、仪器工作台、三维可控仪器底座和电源设备等构成。工作时需要放置在稳定的平面上进行眼底图像采集。然而,传统的大型专业数字眼底摄像设备造价昂贵、拍摄流程繁琐、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而且设备体积庞大,不易携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成本较低、方便非专业人员使用的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
一种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包括:智能式移动终端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智能式移动终端;镜头组件,包括镜头和用于固定所述镜头的镜头固定机构;及调节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智能式移动终端固定机构和所述镜头组件之间,用于调节所述镜头与所述智能式移动终端的摄像头之间的位置,以使所述智能式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拍摄到待测者眼底经过所述镜头放大后的图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式移动终端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杆和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杆两端的支撑块和夹持块,所述支撑块上活动穿设有调节螺杆,所述智能式移动终端被夹持在所述调节螺杆和所述夹持块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螺杆和所述夹持块上分别设置有防滑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收容于所述滑槽内,并能在所述滑槽内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滑槽包括位于所述连接杆表面的滑道和与所述滑道相通的滑腔,所述滑腔的宽度大于所述滑道的宽度;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滑腔相配合的滑动部和与所述滑道相配合的连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一端与所述镜头固定机构固定相连,另一端开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引导孔,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滑动收容于所述引导孔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杆包括圆柱形的主体和位于所述主体相对两侧的凸肋,所述引导孔包括用于收容所述主体的第一收容部和用于收容所述凸肋的第二收容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头的参数包括:放大倍数为2.68x;工作距离为40mm;视场为56°/73°;激光点放大系数为0.37x;直径为53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头固定机构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弧形定位架,所述镜头被卡合固定于所述定位架的中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和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杆两端的支撑块和夹持块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上述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通过调节组件与镜头、智能式移动终端的配合,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眼底摄像装置的成本。同时该眼底摄像装置的体积小、可拆卸,便于携带、可简单地通过智能式移动终端自带的摄像软件进行眼底图像的观测,为大众提供了一种易用、成本经济、易于普及的眼底摄像装置。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更具体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会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发明的主旨。
图1为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III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以及
图4为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请参阅图1,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100包括智能式移动终端固定机构20,调节组件40及镜头组件60。
智能式移动终端固定机构20主要用于固定智能式移动终端200。本文中,智能式移动终端200可以是智能手机、数码相机、PDA、平板电脑等具备拍照摄像头的便携式电子装置。本实施例中,智能式移动终端200为智能手机。
请一并参阅图2,智能式移动终端固定机构20包括连接杆22、夹持块24、支撑块26及调节螺杆28。
连接杆22大致为截面为方形的长条形杆。连接杆22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如图中X轴方向)延伸的滑槽21。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滑槽21的截面形状大致为T形,滑槽21包括位于连接杆22面向镜头组件40的表面的滑道212和位于连接杆22内部且与滑道212相通的滑腔214。滑腔214的宽度大于滑道212的宽度。
夹持块24套设固定在连接杆22的一端,并沿与连接杆22垂直的方向延伸。
支撑块26套设固定在连接杆22的另一端,也沿与连接杆22垂直的方向延伸。支撑块26的末端开设有一个螺孔(未标示)。
调节螺杆28包括穿过该螺孔的螺杆部282和位于螺杆部282一端的手柄284。旋转手柄284便可改变调节螺杆部282的末端与夹持块24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将不同型号、尺寸的智能式移动终端200夹持在调节螺杆28和夹持块24之间。为了增大智能式移动终端固定机构20与智能式移动终端200的摩擦力,避免使用时跌落,螺杆部282的末端和与夹持块24之对应的部分分别设置有防滑垫242。防滑垫242可以采用橡胶、硅胶等材料制成。当然,防滑垫242也可省略。
调节组件40包括套筒42和调节杆44。
套筒42大致为长条形空心圆管,其一端与镜头组件60固定相连,另一端沿其轴线开设有长条形的引导孔422。本实施例中,引导孔422的延伸方向为图中与X轴方向垂直的Y轴方向。
调节杆44大致为圆柱形长条形杆,其一端滑动收容于连接杆22的滑槽21内,另一端滑动收容与套筒42的引导孔422中。具体的,调节杆44的一端设置有大致为方形的滑动部442和与其相连的扁平状连接部444。滑动部442可收容在滑槽21的滑腔214内;连接部444刚好可穿过滑道212。由此,调节杆44的该端可以在滑槽21内沿X轴方向滑动。并且,通过调节滑道212与连接部444之间的大小尺寸,可以到达当滑动部442滑动到滑腔214内的某一特定位置时摩擦力突然增大而产生定位的效果,从而给予使用者良好的手感和精确的定位感。
当调节杆44活动插入到引导孔422之中时,为了避免调节杆44与套筒42之间发生相对旋转,本实施例中,调节杆44包括圆柱形的主体和位于主体相对两侧的凸肋448。凸肋448直接与连接部444和滑动部442相连。同时,引导孔422包括用于收容主体的圆柱形第一收容部421和用于收容凸肋448的第二收容部423(见图3)。
镜头组件60包括镜头62和镜头固定机构64。本实施例中,镜头固定机构64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弧形定位架642。套筒42的一端与定位架642的底部通过黏胶或焊接固定。镜头62被卡合固定于弧形定位架642的中部,这样可以方便更换不同的镜头,以配合不同的智能式移动终端200。可以理解,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固定镜头62,例如采用圆管型的镜筒。
由于现有的手机镜头为光学变焦,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放大效果,因此需要专门的镜头62来对待测者眼底进行放大。本实施例中,镜头62的光学参数为:放大倍数为2.68x。工作距离为40mm。视场为56°/73°。激光点放大系数为0.37x。直径为53mm。与普通的放大镜相比,上述镜头的屈光度更高,焦距更短,而且还起到了聚焦手机光源的效果。
可以理解,镜头组件60还可以包括一遮罩,用于与待测者的眼部相配合,以防止拍摄时眼部抖动。
上述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100在使用时,首先将智能式移动终端200通过旋转手柄284而夹持在调节螺杆28和夹持块24之间,并调节智能式移动终端200沿图示Z轴方向的位置,以使得智能式移动终端200的摄像头的轴线与镜头62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上。接下来,沿X轴方向调节调节杆44末端在滑槽21内的位置,以使得智能式移动终端200的摄像头的轴线与镜头62的轴线最终重合。最后,通过沿Y轴方向滑动套筒42,使得镜头62的焦点与摄像头的焦点满足合适的位置。这时便可采用智能式移动终端200的摄像头拍摄到待测者眼底经过镜头62放大后的图像。拍摄时,可以采用移动终端200自带的闪光灯作为光源,还可以采用环境光作为附加光源。
智能式移动终端200可先将拍摄的图像存储在本地,然后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将拍摄到的待测者眼底图像以数据的形式上传至服务器。再由位于服务器的图像分析软件来分析判断待测者的健康状况,并将分析生成的结果返回给智能式移动终端以供待测者参阅。
上述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100通过调节组件40与镜头60、智能式移动终端200的配合,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眼底摄像装置的成本。同时该眼底摄像装置的体积小、可拆卸,便于携带、可简单地通过智能式移动终端自带的摄像软件进行眼底图像的观测,为大众提供了一种易用、成本经济、易于普及的眼底摄像装置。
请参阅图4,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100’与前述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100的结构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智能式移动终端固定机构20’包括大致为“C”字形的固定架和穿设在固定架上的调节螺杆,即连接杆、夹持块及支撑块为一体成型的结构。通过调节螺杆的旋转调节,可以方便地与各种型号、尺寸的智能式移动终端相匹配。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智能式移动终端固定机构,用于固定智能式移动终端;
镜头组件,包括镜头和用于固定所述镜头的镜头固定机构;及
调节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智能式移动终端固定机构和所述镜头组件之间,用于调节所述镜头与所述智能式移动终端的摄像头之间的相对位置,以使所述智能式移动终端的摄像头拍摄到待测者眼底经过所述镜头放大后的图像;
所述智能式移动终端固定机构包括连接杆和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杆两端的支撑块和夹持块,所述支撑块上活动穿设有调节螺杆,所述智能式移动终端被夹持在所述调节螺杆和所述夹持块之间;
所述连接杆上开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滑槽,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收容于所述滑槽内,并能在所述滑槽内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和所述夹持块上分别设置有防滑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包括位于所述连接杆表面的滑道和与所述滑道相通的滑腔,所述滑腔的宽度大于所述滑道的宽度;所述调节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滑腔相配合的滑动部和与所述滑道相配合的连接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一端与所述镜头固定机构固定相连,另一端开设有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引导孔,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滑动收容于所述引导孔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包括圆柱形的主体和位于所述主体相对两侧的凸肋,所述引导孔包括用于收容所述主体的第一收容部和用于收容所述凸肋的第二收容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参数包括:放大倍数为2.68x;工作距离为40mm;视场为56°/73°;激光点放大系数为0.37x;直径为53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固定机构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弧形定位架,所述镜头被卡合固定于所述定位架的中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和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杆两端的支撑块和夹持块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CN201510412479.4A 2015-07-06 2015-07-14 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 Active CN1063087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393696 2015-07-06
CN2015103936963 2015-07-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8741A CN106308741A (zh) 2017-01-11
CN106308741B true CN106308741B (zh) 2017-11-07

Family

ID=577254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412479.4A Active CN106308741B (zh) 2015-07-06 2015-07-14 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087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23786A (zh) * 2017-04-13 2017-07-07 南京泰立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用眼底拍摄架
CN108679386B (zh) * 2018-07-20 2020-01-03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固定装置和应用其的智能眼底镜
CN110151124A (zh) * 2019-05-09 2019-08-23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一种用于获取眼底图像的便携式支架及成像系统
CN110327014A (zh) * 2019-07-09 2019-10-15 张国明 一种镜头防雾装置、镜头防雾显微镜及其使用方法
CN113616156B (zh) * 2021-07-20 2024-04-05 天津市眼科医院 一种拍摄不同体位下人眼图像的头戴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77544A1 (en) * 2011-06-18 2012-12-27 Intuitive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Smart-phone adapter for ophthalmoscope
US8690460B2 (en) * 2012-03-02 2014-04-08 Benjamin C. Kuehl Camera phone mount for a weapon scope
CA2913552A1 (en) * 2013-05-31 2014-12-04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Modular lens adapters for mobil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segment ophthalmoscopy
CN203406948U (zh) * 2013-09-02 2014-01-22 楚双印 一种手机摄像手旋夹子
CN104502090B (zh) * 2015-01-07 2017-02-22 东莞华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缓冲式手机夹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8741A (zh) 2017-0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08741B (zh) 便携式眼底摄像装置
Myung et al. 3D printed smartphone indirect lens adapter for rapid, high quality retinal imaging
US10743761B2 (en) Modular lens adapters for mobil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segment ophthalmoscopy
US9696897B2 (en) Image-based measurement tools
JP5992448B2 (ja) 画像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Ashique et al. Clinical photography in dermatology using smartphones: An overview
US20120320340A1 (en) Smart-phone adapter for ophthalmoscope
US11099057B2 (en) Grossing workstation with electronic scale
US865959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bining 2D image and 3D model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hereof
US20150062299A1 (en) Quantitative 3d-endoscopy using stereo cmos-camera pairs
JP2014512550A6 (ja) 画像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BRPI0610935B1 (pt) Method for designing a contact lens "
CN113227747B (zh) 无固定装置检镜仪系统
JP5063985B2 (ja) 眼底実距離取得方法
EP2991543A1 (en) A system for visualizing body areas
Ahmad Digital dental photography. Part 4: choosing a camera
Ashique et al. Clinical photography for trichology practice: Tips and tricks
CN107678153A (zh) 光纤束图像处理方法和装置
Vasdev et al. Nailfold capillaroscopy: A cost effective practical technique using digital microscope
Shin et al. Assessment of pupillary light reflex using a smartphone application
US9979867B2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related image acquisition and comparison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7622491A (zh) 光纤束图像分析方法和装置
Sahoo et al. A novel clip-on for smartphone dermoscopy in India
BR112021014523A2 (pt) Lupa eletrônica
WO2020086878A1 (en) Slit beam adap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18

Address after: 200030 Room 211, Building 33 Leshan Road, Xuhui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Zhitang Health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240, room 3, building 511, Telecom Group,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800 Dongchuan Road, Shanghai, Minh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heng Bin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