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04049A - 一种加密通信的呼叫方法、接听方法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密通信的呼叫方法、接听方法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04049A
CN106304049A CN201610681348.0A CN201610681348A CN106304049A CN 106304049 A CN106304049 A CN 106304049A CN 201610681348 A CN201610681348 A CN 201610681348A CN 106304049 A CN106304049 A CN 1063040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xhalation
decruption key
biological information
k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8134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三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li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8134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04049A/zh
Publication of CN106304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404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2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e.g. protecting personally identifiable information [PI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加密通信的呼叫、接听方法以及一种终端,其中呼叫方法包括:若检测到用户选择了加密通信方式呼叫,判断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若接听端身份认证通过将发送第二解密密钥给呼出用户;若接收到第二解密密钥,将预设的第一解密密钥以及被预设的第一加密密钥加密的第一通信数据发送给接听端,以使接听端根据第一解密密钥解密第一通信数据,第一解密密钥是与第一加密密钥相对应的解密密钥;若未接收到第二解密密钥,中断呼叫。本发明实施例若接听端身份认证成功,才进行加密通信,若认证失败,将中断呼叫,可以防止非认证的用户接听电话,提高了通信安全性,满足用户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加密通信的呼叫方法、接听方法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密通信的呼叫方法、接听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电话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有方式中,任何人都可以接听手机上的电话,对接听者没有限制,但是用户常有一些重要的联系人的电话内容涉及到比较重要的信息,用户给这些联系人的电话是不希望他人接听以防止信息泄露,因此现有的方式,无法满足用户对通信安全性的需求,导致用户体验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加密通信的呼叫方法、接听方法及终端,可以提高通信安全性,满足用户的需求。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密通信的呼叫方法,包括:若检测到用户进行呼叫且选择了加密通信方式呼叫,判断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接听端若身份认证通过将发送第二解密密钥给呼出用户;若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将预设的第一解密密钥以及被预设的第一加密密钥加密的第一通信数据发送给接听端,以使接听端根据第一解密密钥解密第一通信数据,第一解密密钥是与第一加密密钥相对应的解密密钥;若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中断呼叫。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密通信的接听方法,包括:若接收到呼叫电话,显示输入生物特征的提示信息以供接听用户进行身份认证;若检测到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判断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相匹配;若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接听用户身份认证通过,发送预设的第二解密密钥给呼出端;判断在预设第二时间内是否接收到呼出端发送的预设的第一解密密钥;若接收到用呼出端发送的第一解密密钥,发送通过预设的第二加密密钥加密的第二通信数据给呼出端,以使呼出端根据第二解密密钥解密被加密的第二通信数据;若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不匹配,接听用户身份认证失败,中断接听。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终端包括:第一判断单元、第一发送单元以及第一处理单元,其中第一判断单元用于若检测到用户进行呼叫且选择了加密通信方式呼叫,判断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接听端若身份认证通过将发送第二解密密钥给呼出用户;第一发送单元用于若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将预设的第一解密密钥以及被预设的第一加密密钥加密的第一通信数据发送给接听端,以使接听端根据第一解密密钥解密第一通信数据,第一解密密钥是与第一加密密钥相对应的解密密钥;第一处理单元用于若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中断呼叫。
另一方面,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终端包括:第二提示单元、第二鉴别单元、第二发送单元、第二判断单元以及第二处理单元,其中,第二提示单元用于若接收到呼叫电话,显示输入生物特征的提示信息以供接听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第二鉴别单元用于若检测到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判断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相匹配;第二发送单元用于若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接听用户身份认证通过,发送预设的第二解密密钥给呼出端;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在预设第二时间内是否接收到呼出端发送的预设的第一解密密钥;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若接收到用呼出端发送的第一解密密钥,发送通过预设的第二加密密钥加密的第二通信数据给呼出端,以使呼出端根据第二解密密钥解密被加密的第二通信数据;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若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不匹配,接听用户身份认证失败,中断接听。
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加密通信的呼叫方法和接听方法以及终端,呼叫方法通过若检测到用户进行呼叫且选择了加密通信方式呼叫,判断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接听端若身份认证通过将发送第二解密密钥给呼出用户;若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将预设的第一解密密钥以及被预设的第一加密密钥加密的第一通信数据发送给接听端,以使接听端根据第一解密密钥解密第一通信数据,第一解密密钥是与第一加密密钥相对应的解密密钥;若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中断呼叫,由于若接听端的身份认证未通过将无法发送第二解密密钥给呼出用户,将中断呼出端的呼叫,可以防止非认证的用户接听电话,提高了通信安全性,满足用户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密通信的呼叫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密通信的呼叫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性框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性框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性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密通信的接听方法;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若干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还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密通信的呼叫、接听方法,可阻止他人随意接听电话,防止通信信息的泄露,进而可以提高通信的安全性,满足用户的需要。需要说的是,本发明一种加密通信的呼叫、接听方法运行于终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是具有呼叫或者接听电话功能的电子设备,包括但是不限制为手机、平板等设备。
请参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密通信的呼叫方法的示意流程图,本实施中加密通信的呼叫方法完成于呼出端,如图所示,该加密通信的呼叫方法包括步骤:
S101,若检测到用户进行呼叫且选择了加密通信方式呼叫,判断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接听端若身份认证通过将发送第二解密密钥给呼出用户。若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执行S102;若未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执行S103。
具体的,若呼出端与接听端已经建立加密通信,接听端将用预设第二加密密钥加密接听端的通信数据而生成第二通信数据,并将第二通信数据发送给呼出端。第二解密密钥是与预设第二加密密钥相对应的解密密钥。第二解密密钥用于呼出端解密被加密的第二通信数据,实现与接听端的加密通信。应当理解,若接听端的身份认证未通过,接听端将不会发送第二解密密钥给呼出端,进而呼出端将不会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接收到第二解密密钥。预设第一时间优选为时长范围,预设第一时间的设置有利于优化处理流程,以免呼叫等待时间过长,导致用户体验效果不佳。
接听端的身份认证具体为认证接听用户是否是呼出用户设置的当前呼出的加密联系人,当前呼叫的加密联系人为呼出用户预先设置或选择的绑定了当前呼出号码的加密联系人。下文将对此进行具体描述。
S102,将预设的第一解密以及被预设的第一加密密钥加密的第一通信数据发送给接听端,以使接听端根据第一解密密钥解密第一通信数据,第一解密密钥是与第一加密密钥相对应的解密密钥。
S103,中断呼叫。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解密密钥与第一加密密钥可以是相同密钥,也可以是不同密钥;第二解密密钥与第二加密密钥可以是相同密钥,也可以是不同密钥,若为不同密钥,则第一解密密钥与第一解密密钥为一对密钥对,第二解密密钥与第二解密密钥为一对密钥对。
还需要说的是,为了满足用户对加密通话和普通通话的需求,该方法还包括:
在拨号界面上显示加密通信图标和普通通话图标以供用户选择;若检测到用户触控加密通信图标,以加密通信方式进行呼叫;若检测到用户触控普通通话图标,以普通通话方法进行呼叫。
还需要说的是,本实施例中当前呼叫中认证通过的接听用户为呼出用户预先设置或选择的绑定了当前呼出号码的加密联系人。预先设置加密联系人过程,该方法还包括:
显示添加图标,以供用户从通讯录中选择号码为加密联系号码;
显示设置图标,以供用户为所选择的加密联系号码设置加密联系人;其中加密联系人包括加密联系号码的机主或与机主相关的其他联系人。不限定加密联系人为一个或者多个,本实施例优选加密联系人为加密联系号码的机主。
发送请求指令给加密联系号码对应的终端,以供终端获取加密联系人的生物特征信息,请求指令包括加密联系号码和加密联系人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加密联系号码对应的终端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接听端。若服务器分别与呼出端和接听端通讯,服务器作为呼出端以及接听端的中间方,用于转发呼出端以及接听端之间的数据。则呼出端发送请求指令给加密联系号码对应的终端,包括:呼出端发送请求指令给服务器,服务器转发请求指令给加密联系号码对应的终端,以供该终端获取加密联系人的生物特征信息后,并发送给服务器,存储于服务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终端获取并存储加密联系人的生物特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若接听端获取了加密联系人的生物特征信息,则绑定获取的生物特征信息与该加密联系号码,将其作为接听用户的认证依据。若当前以加密通信方式呼出加密联系号码,则根据与加密联系号码绑定的生物特征信息作为接听用户的认证依据,若接听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所绑定的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则认为接听用户是加密联系人,即为认证用户。
本实施例中,呼出端选择加密通信方式呼出电话,若呼出端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收到第二解密密钥,将发送第一解密密钥和被加密的第一通信数据给接听端,其中从呼出端发送出的第一通信数据已经是加密数据,因此提高了通信的安全性;若接听端的身份认证未通过,接听端将不会发送第二解密密钥给呼出端,因此呼出端无法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第二解密密钥,将中断呼叫,进而防止非认证的用户接听电话,提高了通信的安全性,满足用户的需求。
请参看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密通信的呼叫方法的示意流程图,本实施中加密通信方法完成于呼出端,本实施例中,呼出用户需进行身份认证,以此提高通信安全性。如图所示,该加密通信的呼叫方法包括:
S201,若检测到用户进行呼叫,显示输入生物特征信息的提示信息以供呼出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具体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但是不限制于指纹、掌纹、虹膜等,本实施例优选为指纹。
S202,若检测到呼出用户输入的生物特性信息,判断呼出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呼出用户的预存生物特征信息是否相匹配,若相匹配,执行S203;若不匹配,执行S206。
S203,呼出用户身份认证通过,判断用户是选择的加密通信方式呼叫或者选择的普通通话方式呼叫。若选择的加密通信方式呼叫,以加密通信方式进行呼叫,执行S204;若选择的普通通话方式呼叫,以普通通话方式进行呼叫,执行S207。
S204,判断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若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执行S205;若没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执行S206。
S205,将预设的第一解密以及被预设的第一加密密钥加密的第一通信数据发送给接听端,以使接听端根据第一解密密钥解密第一通信数据,第一解密密钥是与第一加密密钥相对应的解密密钥。
S206,中断呼叫。
S207,以普通通信方式呼叫。具体的,通信过程不需利用第一加密数据加密通信数据且不需要发送第一解密密钥给接听方。
本实施例中,预存存储有呼出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若呼出用户输入的生成特征信息与呼出用户的预存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则可判断出呼出用户是认证用户,进而可以防止他人利用呼出用户的手机拨打电话,提高通信安全性,尤其是可以防止他人利用呼出用户的手机进行电话诈骗等。
请参看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性框图。本实施例所述终端用于呼出电话,终端100包括第一检测单元301、第一判断单元302、第一发送单元303以及第一处理单元304。
其中第一检测单元301用于检测用户是否进行呼叫以及还用于鉴别用户选择了加密通信方式呼叫或者普通通信方式呼叫。
第一判断单元302用于若第一检测单元301检测到用户进行呼叫且选择了加密通信方式呼叫,判断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接听端若身份认证通过将发送第二解密密钥给呼出用户。
第一发送单元303用于若第一判断单元302判断出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将预设的第一解密以及被预设的第一加密密钥加密的第一通信数据发送给接听端,以使接听端根据第一解密密钥解密第一通信数据,第一解密密钥是与第一加密密钥相对应的解密密钥。
第一处理单元304用于若第一判断单元302判断出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中断呼叫。
需要说明的是,若呼出端与接听端已经建立加密通信,接听端将用预设第二加密密钥加密接听端的通信数据而生成第二通信数据,并将第二通信数据发送给呼出端。第二解密密钥是与预设第二加密密钥相对应的解密密钥。第二解密密钥用于呼出端解密被加密的第二通信数据,实现与接听端的加密通信。应当理解,若接听端的身份认证未通过,接听端将不会发送第二解密密钥给呼出端,进而呼出端将不会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接收到第二解密密钥。
为了满足用户对加密通话和普通通话的需求,该终端还包括第一显示单元305:
在拨号界面上显示加密通信图标和普通通话图标以供用户选择;若检测到用户触控加密通信图标,以加密通信方式进行呼叫;若检测到用户触控普通通话图标,以普通通话方法进行呼叫。
接听端的身份认证具体为认证接听用户是否是呼出用户当前呼出的加密联系人,当前呼叫加密联系人为呼出用户预先设置或选择当前呼出号码绑定的加密联系人。先设置加密联系人过程,终端100还包括第二显示单元306、第三显示单元307以及输出单元308。
其中第二显示单元306用于显示添加图标,以供用户从通讯录中选择号码为加密联系号码;
第三显示单元307用于显示设置图标,以供用户为所选择的加密联系号码设置加密联系人;其中加密联系人包括加密联系号码的机主或与机主相关的其他联系人。不限定加密联系人为一个或者多个,本实施例优选加密联系人为加密联系号码的机主。
输出单元308用于发送请求指令给加密联系号码对应的终端,以供终端获取加密联系人的生物特征信息,请求指令包括加密联系号码和加密联系人的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若接听端获取了加密联系人的生物特征信息,则获取的生物特征信息与该加密联系号码绑定,作为接听用户的认证依据。若当前以加密通信方式呼出加密联系号码,则根据与加密联系号码绑定的生物特征信息作为接听用户的认证依据,若接听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所绑定的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则认为接听用户是认证用户。
请参看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性框图,本实施例所述终端用于呼出电话,如图所示,终端100包括第一检测单元401、第一提示单元402、第一鉴别单元403、第一判断单元404、第一发送单元405、第一处理单元406以及普通呼叫单元407。
第一检测单元401用于检测用户是否进行呼叫以及还用于判断用户选择了加密通信方式呼叫或者普通通信方式呼叫。
第一提示单元402用于若第一检测单元401检测到用户进行呼叫,显示输入生物特征信息的提示信息以供呼出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第一鉴别单元403用于若检测到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判断出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呼出用户的预存生物特征信息是否相匹配。
若第一鉴别单元403判断出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呼出用户的预存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且第一检测单元401检测出用户选择的加密通信方式进行呼叫,第一判断单元404用于判断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接听端若身份认证通过将发送第二解密密钥给呼出用户。
第一发送单元405用于若第一判断单元404判断出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将预设的第一解密以及被预设的第一加密密钥加密的第一通信数据发送给接听端,以使接听端根据第一解密密钥解密第一通信数据,第一解密密钥是与第一加密密钥相对应的解密密钥。
第一处理单元406用于若第一鉴别单元403判断出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呼出用户的预存生物特征信息不匹配,或者第一判断单元404判断出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中断呼叫。
普通呼叫单元407用于若第一检测单元401判断出用户选择了普通通信方式呼叫,以普通通信方式进行呼叫。
本实施例中,呼出用户需进行身份认证,以此提高通信安全性。预存存储有呼出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若呼出用户输入的生成特征信息与呼出用户的预存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则可判断出呼出用户是认证用户,进而可以防止他人利用呼出用户的手机拨打电话,提高通信安全性,尤其是可以防止他人利用呼出用户的手机进行电话诈骗等。
请参看图5,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性框图。如图所示,终端10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若干个第一处理器501、一个或者若干个第一输入装置502、一个或者若干个第一输出装置503以及第一存储器504。上述第一处理器501、第一输入装置502、第一输出装置503以及第一存储器504通过总线连接。
第一输入装置502用于供用户拨号或输入生物特征信息。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输入装置502可包括键盘、光电输入装置、声音输入装置、触摸式输入装置、扫描仪等。
第一输出装置503用于对外输出语音信息或图像信息给用户。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输出装置503可包括显示器、扬声器等。
第一存储器504用于存储带有各种功能的程序数据,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存储器504可以是系统存储器,比如,挥发性的(诸如RAM),非易失性的(诸如ROM,闪存等),或者两者的结合。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存储器504还可以是系统之外的外部存储器,比如,磁盘、光盘、磁带等。
第一处理器501用于调用第一存储器504中存储的程序数据即执行存储器504存储的指令,并执行如下操作:
若检测到用户进行呼叫且选择了加密通信方式呼叫,判断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接听端若身份认证通过将发送第二解密密钥给呼出用户;若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将预设的第一解密以及被预设的第一加密密钥加密的第一通信数据发送给接听端,以使接听端根据第一解密密钥解密第一通信数据,第一解密密钥是与第一加密密钥相对应的解密密钥;若没有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中断呼叫。
第一处理器501还用于执行:
在拨号界面上显示加密通信图标和普通通话图标以供用户选择;若检测到用户触控加密通信图标,以加密通信方式进行呼叫;若检测到用户触控普通通话图标,以普通通话方法进行呼叫。
当前呼叫中认证通过的接听用户为呼出用户预先设置或选择的加密联系人。预先设置加密联系人过程,第一处理器501还用于执行:
显示添加图标,以供用户从通讯录中选择号码为加密联系号码;
显示设置图标,以供用户为所选择的加密联系号码设置加密联系人;其中加密联系人包括加密联系号码的机主或与机主相关的其他联系人。不限定加密联系人为一个或者多个,本实施例优选加密联系人为加密联系号码的机主。
发送请求指令给加密联系号码对应的终端,以供终端获取加密联系人的生物特征信息,请求指令包括加密联系号码和加密联系人的信息。
另一方面,呼出用户需进行身份认证,为了提高通信安全性,第一处理器501还用于执行如下操作:
若检测到用户进行呼叫,显示输入生物特征信息的提示信息以供呼出用户进行身份认证,若检测到呼出用户输入的生物特性信息,判断呼出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呼出用户的预存生物特征信息是否相匹配,若相匹配,呼出用户身份认证通过,判断用户是选择的加密通信方式呼叫或者选择的普通通话方式呼叫;若选择的加密通信方式呼叫,判断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若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将预设的第一解密以及被预设的第一加密密钥加密的第一通信数据发送给接听端,以使接听端根据第一解密密钥解密第一通信数据,第一解密密钥是与第一加密密钥相对应的解密密钥;若没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中断呼叫;若选择的普通通话方式呼叫,以普通通话方式进行呼叫,此外,若呼出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呼出用户的预存生物特征信息不匹配,也中断呼叫。
请参看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密通信的接听方法,如图所示,该方法包括:
S601,若接收到呼叫电话,显示输入生物特征的提示信息以供接听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S602,若检测到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判断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生物特征信息是否相匹配,若相匹配,执行S603;若不匹配,执行S606。
S603,接听用户身份认证通过,发送预设的第二解密密钥给呼出端。
S604,判断在预设第二时间内是否接收到呼出端发送的预设的第一解密密钥,若接收到第一解密密钥,执行S605;若没接收到第一解密密钥,执行S606。
S605,发送通过预设的第二加密密钥加密的第二通信数据给呼出端,以使呼出端根据所述第二解密密钥解密被加密的第二通信数据。
S606,中断接听。
优选预设的人时间为时长范围,预设第二时间的设置有利于优化处理流程,以免等待接听的时间过长,导致用户体验效果不佳。
本实施例中,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为呼出端设定的当前呼出号码绑定的加密联系人的生物特征信息,若当前呼出号码绑定的加密联系人的生物特征信息中存在与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则说明接听用户是当前号码绑定的加密联系人,即为呼出端允许此次接听的用户。若不存在匹配的生物特征信息,中断接听,可以防止非加密联系人接听电话,提高通信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应当理解,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为指纹,则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也应该为指纹。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接听端进行的接听用户的身份认证过程中,预存的生物特性信息可以是预存在接听端还可以是预存在服务器,服务器分别与呼出端和接听端通讯,检测到呼出端呼叫接听方,服务器发送当前号码绑定的加密联系人的预存生物特征信息给接听发,以供接听方进行接听用户的身份认证。本实施例优选,服务器作为呼出端以及接听端的中间方,若呼出端选择加密通信方式进行呼叫,呼出端的第一解密密钥以及第一通信数据发送给服务器,再由服务器根据呼出端的呼叫号码转发给对应接听方;接听方的第二解密密钥以及第二通信数据发送给服务器,再由服务器转发给呼出端。此外,服务器还用于根据呼出端的呼叫号码发送与呼叫号码绑定的加密联系人的预存生物特征信息给接听方。若呼出端选择普通通信方式进行呼叫,服务器转发呼出端或者接听端发送的通信数据给接听端或呼出端。
针对上述所有实施例,进一步地优选第一加密密钥和第一解密密钥包括呼叫用户的预存生物特征信息。第二加密密钥和第二解密密钥包括接听用户的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如此保证密钥是与用户相关,进一步提高通信安全性。
请参看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性框图。本实施例所述终端用于接听电话,终端200包括第二检测单元701、第二提示单元702、第二鉴别单元703、第二发送单元704、第二判断单元705以及第二处理单元706。
其中第二检测单元701用于检测是否接收到呼叫电话。
第二提示单元702用于若第二检测单元701检测到了呼叫电话,显示输入生物特征的提示信息以供接听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第二检测单元701还用于检测用户是否输入了生物特征信息。
第二鉴别单元703用于若检测到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判断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生物特征信息是否相匹配。
第二发送单元704用于若第二鉴别单元703判断出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接听用户身份认证通过,发送预设的第二解密密钥给呼出端。
第二判断单元705用于判断在预设第二时间内是否接收到呼出端发送的预设的第一解密密钥。
第二发送单元704还用于若第二判断单元705判断出在预设第二时间内接收到第一解密密钥,发送通过预设的第二加密密钥加密的第二通信数据给呼出端,以使呼出端根据所述第二解密密钥解密被加密的第二通信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706用于若第二判断单判断出在预设第二时间内未接收到第一解密密钥或者第二鉴别单元703判断出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生物特征信息不匹配,中断接听。
本实施例中,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为呼出端设定的当前呼出号码绑定的加密联系人的生物特征信息,若当前呼出号码绑定的加密联系人的生物特征信息中存在与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则说明接听用户是当前号码绑定的加密联系人,即为呼出端允许此次接听的用户。若不存在匹配的生物特征信息,中断接听,可以防止非加密联系人接听电话,提高通信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应当理解,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为指纹,则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也应该为指纹。
请参看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示意性框图,终端20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若干个第二处理器801、一个或者若干个第二输入装置802、一个或者若干个第二输出装置803以及第二存储器804。上述第二处理器801、第二输入装置802、第二输出装置803以及第二存储器804通过总线连接。
第二输入装置802用于供用户输入生物特征信息。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输入装置802可包括键盘、光电输入装置、声音输入装置、触摸式输入装置、扫描仪等。
第二输出装置803用于对外输出语音信息或图像信息给用户。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输出装置803可包括显示器、扬声器等。
第二存储器804用于存储带有各种功能的程序数据,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存储器804可以是系统存储器,比如,挥发性的(诸如RAM),非易失性的(诸如ROM,闪存等),或者两者的结合。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存储器804还可以是系统之外的外部存储器,比如,磁盘、光盘、磁带等。
第二处理器801用于调用第二存储器804中存储的程序数据即执行存储器504存储的指令,并执行如下操作:
若接收到呼叫电话,显示输入生物特征的提示信息以供接听用户进行身份认证,若检测到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判断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生物特征信息是否相匹配,若相匹配,接听用户身份认证通过,发送预设的第二解密密钥给呼出端并判断在预设第二时间内是否接收到呼出端发送的预设的第一解密密钥,若接收到第一解密密钥,发送通过预设的第二加密密钥加密的第二通信数据给呼出端,以使呼出端根据所述第二解密密钥解密被加密的第二通信数据;若没接收到第一解密密钥,中断接听;若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生物特征信息不匹配,也中断接听。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称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可以是中央第一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601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法中的步骤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顺序调整、合并和删减。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中的单元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并、划分和删减。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终端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终端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若干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第一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加密通信的呼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检测到用户进行呼叫且选择了加密通信方式呼叫,判断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若所述接听端身份认证通过将发送所述第二解密密钥给呼出用户;
若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所述第二解密密钥,将预设的第一解密密钥以及被预设的第一加密密钥加密的第一通信数据发送给接听端,以使接听端根据所述第一解密密钥解密所述第一通信数据,所述第一解密密钥是与所述第一加密密钥相对应的解密密钥;
若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所述第二解密密钥,中断呼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检测到用户进行呼叫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显示输入生物特征信息的提示信息以供呼出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若检测到呼出用户输入的生物特性信息,判断呼出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以及呼出用户的预存生物特征信息是否相匹配;
若相匹配,呼出用户身份认证通过,若选择加密通信方式进行呼叫,执行所述判断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
若不匹配,呼出用户身份认证失败,执行所述中断呼叫。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密密钥和所述第一解密密钥包括呼出用户的所述预存生物特征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检测到用户进行呼叫,包括:
在拨号界面上显示加密通信图标和普通通话图标以供用户选择;
若检测到用户触控所述加密通信图标,以加密通信方式进行呼叫;
若检测到用户触控所述普通通话图标,以普通通话方式进行呼叫。
5.一种加密通信的接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接收到呼叫电话,显示输入生物特征的提示信息以供接听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若检测到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判断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相匹配;
若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接听用户身份认证通过,发送预设的第二解密密钥给呼出端;
判断在预设第二时间内是否接收到呼出端发送的预设的第一解密密钥;
若接收到用呼出端发送的所述第一解密密钥,发送通过预设的第二加密密钥加密的第二通信数据给呼出端,以使呼出端根据所述第二解密密钥解密被加密的第二通信数据;
若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不匹配,接听用户身份认证失败,中断接听。
6.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若检测到用户进行呼叫且选择了加密通信方式呼叫,判断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若所述接听端身份认证通过将发送所述第二解密密钥给呼出用户;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若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所述第二解密密钥,将预设的第一解密密钥以及被预设的第一加密密钥加密的第一通信数据发送给接听端,以使接听端根据所述第一解密密钥解密所述第一通信数据,所述第一解密密钥是与所述第一加密密钥相对应的解密密钥;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若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未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所述第二解密密钥,中断呼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第一提示单元和第一鉴别单元,
所述第一提示单元,用于显示输入生物特征信息的提示信息以供呼出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所述第一鉴别单元,用于若检测到呼出用户输入的生物特性信息,判断呼出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以及呼出用户的预存生物特征信息是否相匹配,若相匹配,且若选择加密通信方式进行呼叫,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在预设第一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接听端发送的第二解密密钥;若不匹配,所述第一处理单元中断呼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密密钥和所述第一解密密钥包括呼出用户的所述预存生物特征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还包括:
第一显示单元,用于在拨号界面上显示加密通信图标和普通通话图标以供用户选择;若检测到用户触控所述加密通信图标,以加密通信方式进行呼叫;若检测到用户触控所述普通通话图标,以普通通话方式进行呼叫。
10.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
第二提示单元,用于若接收到呼叫电话,显示输入生物特征的提示信息以供接听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第二鉴别单元,用于若检测到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判断所述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相匹配;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相匹配,接听用户身份认证通过,发送预设的第二解密密钥给呼出端;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在预设第二时间内是否接收到呼出端发送的预设的第一解密密钥;
第二发送单元,还用于若接收到用呼出端发送的所述第一解密密钥,发送通过预设的第二加密密钥加密的第二通信数据给呼出端,以使呼出端根据所述第二解密密钥解密被加密的第二通信数据;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若所述接听用户输入的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预存的生物特征信息不匹配,接听用户身份认证失败,中断接听。
CN201610681348.0A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加密通信的呼叫方法、接听方法及终端 Withdrawn CN1063040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81348.0A CN106304049A (zh)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加密通信的呼叫方法、接听方法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81348.0A CN106304049A (zh)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加密通信的呼叫方法、接听方法及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4049A true CN106304049A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78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81348.0A Withdrawn CN106304049A (zh) 2016-08-17 2016-08-17 一种加密通信的呼叫方法、接听方法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0404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3156A1 (zh) * 2020-12-30 2022-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加密通话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1867A (zh) * 2011-04-29 2012-10-31 德信智能手机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和通话设备
CN103179557A (zh) * 2011-12-26 2013-06-2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数据的实时加解密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3188080A (zh) * 2011-12-31 2013-07-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身份标识的端到端的密钥认证协商方法及系统
CN104333662A (zh) * 2014-11-14 2015-02-04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电话接听的加密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1867A (zh) * 2011-04-29 2012-10-31 德信智能手机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提高通话安全性的方法和通话设备
CN103179557A (zh) * 2011-12-26 2013-06-2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通信数据的实时加解密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3188080A (zh) * 2011-12-31 2013-07-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身份标识的端到端的密钥认证协商方法及系统
CN104333662A (zh) * 2014-11-14 2015-02-04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电话接听的加密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43156A1 (zh) * 2020-12-30 2022-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加密通话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17663B (zh) 一种应用的加密对象显示方法及装置
CA2830283C (en) Interrogating an authentication device
CN102547502B (zh) 一种耳机、耳机使用控制方法及终端
US9654981B2 (en) Data integrity for proximity-based communication
US9615257B2 (en) Data integrity for proximity-based communication
CN109462476A (zh) 密钥协商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034060A (zh) 一种操作权限控制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5025146A (zh) 一种来电接听控制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CN104065648B (zh) 一种语音通话的数据处理方法
CA2831527A1 (en) Computer-implemen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validating call connections
CN103973696A (zh) 一种语音通话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04038613A (zh) 信息安全管理的方法和装置
CN104955029A (zh) 通讯录保护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EP3139564A1 (en) Encryption coding module
CN103974243A (zh) 一种语音通话的数据处理系统
CN106304049A (zh) 一种加密通信的呼叫方法、接听方法及终端
CN105072094B (zh) 一种语音数据加密的方法及车载终端
JP4289186B2 (ja) 認証機能を有する電話機および電話システム
CN108174316A (zh) 一种耳机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4765538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CN103974242B (zh) 一种语音通话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06102053A (zh) 一种基于国密算法的语音通信身份验证的实现方法
CN106130727A (zh) 一种通话密钥协商方法及系统
CN110213433A (zh) 响铃控制方法、装置、电子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3986711A (zh) 一种语音通话的数据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