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01011B - 一种基于双频阻抗匹配的微带整流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双频阻抗匹配的微带整流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301011B
CN106301011B CN201610886364.3A CN201610886364A CN106301011B CN 106301011 B CN106301011 B CN 106301011B CN 201610886364 A CN201610886364 A CN 201610886364A CN 106301011 B CN106301011 B CN 1063010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strip line
rectangle
circuit
series connection
conn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8636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301011A (zh
Inventor
谭洪舟
黎梓宏
曾淼旺
刘先泺
李宇
廖肇荣
曾衍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Yat Sen University
SYSU CMU Shunde International Joint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un Yat Sen University
SYSU CMU Shunde International Joint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 Yat Sen University, SYSU CMU Shunde International Joint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88636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3010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6301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10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3010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3010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1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or ripp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14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ripples from dc input or outpu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02M7/02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 H02M7/04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7/06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reversal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out control electrod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40Arrangements for reducing harmoni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双频阻抗匹配的微带整流电路,包括整流电路,还包括有输入接头、双频阻抗匹配电路和谐波抑制电路,所述整流电路包括两条整流支路,所述谐波抑制电路包括两条谐波抑制支路,两条整流支路的输出端分别与两条谐波抑制支路的输入端连接;其中输入接头的输出端与双频阻抗匹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双频阻抗匹配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两条整流支路的输入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改进的π形微带线匹配方式,实现双频匹配效果,提高能量利用率;2、采用对称的差分结构和并联电容抑制二次谐波,缩小电路尺寸,提高集成度;3、采用四倍压的差分整流电路,提高直流负载输出电压。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双频阻抗匹配的微带整流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能量传输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双频阻抗匹配的微带整流电路。
背景技术
无线输能技术,是指电能不通过物理电线的方式进行传输,而是利用微波进行无传输的技术。微波能量以其可移动性、绿色免费,且不受昼夜环境影响等优势,得到广泛的研究。随着半导体技术等的发展,无线输能技术在低功率应用领域得到广泛发展,尤其在便携式无线电子设备等方面。
无线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如无线电信基站和移动电话等,使得周围环境中充满着射频能量。因此,可以收集环境中被浪费的射频能量,并重新利用,来供各种低功耗设备工作。环境中微波的频率分布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800-900MHz(GSM900等)、1.7-2.7GHz(GSM1800、WiFi等)。可收集利用的频率分布非常广泛,但传统的射频整流电路通常只工作在一个频段,此外带宽较小、效率低、尺寸大,因此,设计一种能工作在多频段、高宽带的射频整流电路是非常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难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工作在双频段的微带整流电路,且经实验证明,应用该整流电路能够显著地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减少损耗。
为实现以上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双频阻抗匹配的微带整流电路,包括整流电路,还包括有输入接头、双频阻抗匹配电路和谐波抑制电路,所述整流电路包括两条整流支路,所述谐波抑制电路包括两条谐波抑制支路,两条整流支路的输出端分别与两条谐波抑制支路的输入端连接;其中输入接头的输出端与双频阻抗匹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双频阻抗匹配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两条整流支路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方案中,由于增设了双频阻抗匹配电路,因此使得整流电路能够在2个频段上实现阻抗匹配,因此整流电路能够工作在两个频段,提高整流效率和能量的利用率。
优选地,所述双频阻抗匹配电路包括第一矩形枝节短路微带线、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第一矩形枝节开路微带线、第二矩形枝节开路微带线;其中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的一端与输入接头连接,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的另一端与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的一端连接;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的另一端、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的一端与第一矩形枝节短路微带线的一端连接,第一矩形枝节短路微带线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矩形枝节开路微带线、第二矩形枝节开路微带线的一端与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的一端连接,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的另一端与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的另一端与两条整流支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设置在同一方向上,第一矩形枝节短路微带线的设置方向与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的设置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第一矩形枝节开路微带线设置在同一方向上,第二矩形枝节开路微带线的设置方向与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第一矩形枝节开路微带线的设置方向相垂直。
上述方案中,对于双频阻抗匹配电路,本发明采用改进的π形微带线匹配方式,多枝节微带线结构的匹配网络有利于在多个频率上实现阻抗匹配。本发明的改进的π形微带线匹配网络,是以传统的π形匹配网络为基础,通过增加微带线枝节数达到高效匹配和减小尺寸的效果。改进的π形微带线匹配网络,能在两个频率上实现阻抗匹配,输入阻抗都能匹配至50欧姆,射频能量经过匹配网络后再到达两个支路进行整流。
优选地,所述双频阻抗匹配电路包括第一矩形枝节短路微带线、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第一扇形枝节开路微带线、第二扇形枝节开路微带线;其中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的一端与输入接头连接,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的另一端与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的一端连接;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的另一端、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的一端与第一矩形枝节短路微带线的一端连接,第一矩形枝节短路微带线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扇形枝节开路微带线、第二扇形枝节开路微带线的一端与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的一端连接,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的另一端与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的另一端与两条整流支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设置在同一方向上,第一矩形枝节短路微带线的设置方向与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的设置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扇形枝节开路微带线、第一扇形枝节开路微带线设置在同一方向上,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的设置方向与第二扇形枝节开路微带线、第一扇形枝节开路微带线的设置方向相垂直。
上述方案中,为了拓展频率带宽,改进的π形微带线匹配电路中部分矩形枝节改为扇形枝节,实现双频阻抗匹配。
优选地,所述两条整流支路中,其中一条整流支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电容C,其中电容C的一端与双频阻抗匹配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其中一条谐波抑制支路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另一条整流支路包括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电容C,其中电容C的一端与双频阻抗匹配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接地,二极管D4的阳极与另一条谐波抑制支路的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的差分整流电路中单支路采用二倍压整流结构,差分的二倍压整流结构能够实现四倍压整流电压输出,相比于传统的差分整流电路中单支路常采用的单管整流结构,输出整流电压翻倍增加。
优选地,所述谐波抑制支路包括并联电容Cf、第一扇形结构微带线、第二扇形结构微带线,其中并联电容Cf的一端与整流支路的输出端连接,并联电容Cf的另一端接地;第一扇形结构微带线、第二扇形结构微带线设置在同一侧,第一扇形结构微带线、第二扇形结构微带线与整流支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并联电容Cf用于抑制高频和低频的二次谐波;第一扇形结构微带线用于抑制低频的三次谐波;第二扇形结构微带线用于抑制高频的三次谐波。
谐波抑制电路采用并联电容和扇形结构微带线进行谐波抑制。采用这种结构的是优势在于,经过整流后两个支路上的基频信号等大反相而得以抵消,因而谐波抑制只需考虑射频能量的二次和三次谐波。本发明采用并联电容和两个弧度为120度的扇形结构微带线进行谐波抑制,并联电容抑制高频能量和低频能量的二次谐波,两个扇形结构微带线分别抑制低频能量和高频能量的三次谐波。
优选地,所述输入接头为SMA公母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改进的π形微带线匹配方式,实现双频匹配效果,提高能量利用率;
2、采用对称的差分结构和并联电容抑制二次谐波,缩小电路尺寸,提高集成度;
3、采用四倍压的差分整流电路,提高直流负载输出电压。
附图说明
图1为整流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整流电路的等效电路图。
图3为整流电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整流电路的等效电路图。
图5为图1的整流电路的S11参数的曲线图。
图6为图3的整流电路的S11参数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阐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基于双频阻抗匹配的微带整流电路包括整流电路1,还包括有输入接头、双频阻抗匹配电路2和谐波抑制电路3,所述整流电路1包括两条整流支路11,所述谐波抑制电路3包括两条谐波抑制支路31,两条整流支路11的输出端分别与两条谐波抑制支路31的输入端连接;其中输入接头的输出端与双频阻抗匹配电路2的输入端连接,双频阻抗匹配电路2的输出端分别与两条整流支路11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方案中,由于增设了双频阻抗匹配电路2,因此使得整流电路1能够在2个频段上实现阻抗匹配,因此整流电路1能够工作在两个频段,提高整流效率和能量的利用率。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如图1所示,双频阻抗匹配电路2包括第一矩形枝节短路微带线21、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22、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23、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24、第一矩形枝节开路微带线25、第二矩形枝节开路微带线26;其中第一矩形枝节开路微带的一端与输入接头连接,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22的另一端与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23的一端连接;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22的另一端、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23的一端与第一矩形枝节短路微带线21的一端连接,第一矩形枝节短路微带线2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矩形枝节开路微带线25、第二矩形枝节开路微带线26的一端与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24的一端连接,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24的另一端与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2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23的另一端与两条整流支路1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22、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23设置在同一方向上,第一矩形枝节短路微带线21的设置方向与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22、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23的设置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24、第一矩形枝节开路微带线25设置在同一方向上,第二矩形枝节开路微带线26的设置方向与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24、第一矩形枝节开路微带线25的设置方向相垂直。
上述方案中,对于双频阻抗匹配电路2,本发明采用改进的π形微带线匹配方式,多枝节微带线结构的匹配网络有利于在多个频率上实现阻抗匹配。本发明的改进的π形微带线匹配网络,是以传统的π形匹配网络为基础,通过增加微带线枝节数达到高效匹配和减小尺寸的效果。改进的π形微带线匹配网络,能在两个频率上实现阻抗匹配,输入阻抗都能匹配至50欧姆,射频能量经过匹配网络后再到达两个支路进行整流。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如图3、4所示,双频阻抗匹配电路2可采用另一种方案:
所述双频阻抗匹配电路2包括第一矩形枝节短路微带线21、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22、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23、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24、第一扇形枝节开路微带线27、第二扇形枝节开路微带线28;其中第一矩形枝节开路微带的一端与输入接头连接,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22的另一端与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23的一端连接;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22的另一端、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23的一端与第一矩形枝节短路微带线21的一端连接,第一矩形枝节短路微带线21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扇形枝节开路微带线27、第二扇形枝节开路微带线28的一端与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24的一端连接,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24的另一端与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2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23的另一端与两条整流支路1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22、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23设置在同一方向上,第一矩形枝节短路微带线21的设置方向与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22、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23的设置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扇形枝节开路微带线28、第一扇形枝节开路微带线27设置在同一方向上,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24的设置方向与第二扇形枝节开路微带线28、第一扇形枝节开路微带线27的设置方向相垂直。
上述方案中,为了拓展频率带宽,改进的π形微带线匹配电路中部分矩形枝节改为扇形枝节,实现双频阻抗匹配。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如图1~4所示,所述两条整流支路11中,其中一条整流支路11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电容C,其中电容C的一端与双频阻抗匹配电路2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其中一条谐波抑制支路31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另一条整流支路11包括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电容C,其中电容C的一端与双频阻抗匹配电路2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接地,二极管D4的阳极与另一条谐波抑制支路31的输入端连接。
本发明的差分整流电路1中单支路采用二倍压整流结构,差分的二倍压整流结构能够实现四倍压整流电压输出,相比于传统的差分整流电路中单支路常采用的单管整流结构,输出整流电压翻倍增加。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如图1~4所示,所述谐波抑制支路31包括并联电容Cf、第一扇形结构微带线32、第二扇形结构微带线33,其中并联电容Cf的一端与整流支路11的输出端连接,并联电容Cf的另一端接地;第一扇形结构微带线32、第二扇形结构微带线33设置在同一侧,第一扇形结构微带线32、第二扇形结构微带线33与整流支路1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并联电容Cf用于抑制高频和低频的二次谐波;第一扇形结构微带线32用于抑制低频的三次谐波;第二扇形结构微带线33用于抑制高频的三次谐波。
谐波抑制电路3采用并联电容和扇形结构微带线进行谐波抑制。采用这种结构的是优势在于,经过整流后两个支路上的基频信号等大反相而得以抵消,因而谐波抑制只需考虑射频能量的二次和三次谐波。本发明采用并联电容和两个弧度为120度的扇形结构微带线进行谐波抑制。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对实施例1所提供的整流电路的S11参数进行了测试,具体测试的结果如图5、6所示,由图可知,双频微带整流电路的工作频率在875MHz和1.83GHz,在该两个频率上的回波损耗(S11)都能达到局部最小,也即双频阻抗匹配网络能够同时在对应的工作频率上实现阻抗匹配,对应工作频率的能量输入实现最大化。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基于双频阻抗匹配的微带整流电路,包括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输入接头、双频阻抗匹配电路和谐波抑制电路,所述整流电路包括两条整流支路,所述谐波抑制电路包括两条谐波抑制支路,两条整流支路的输出端分别与两条谐波抑制支路的输入端连接;其中输入接头的输出端与双频阻抗匹配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双频阻抗匹配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两条整流支路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双频阻抗匹配电路的具体方案为方案一或方案二中之一:
方案一:所述双频阻抗匹配电路包括第一矩形枝节短路微带线、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第一矩形枝节开路微带线、第二矩形枝节开路微带线;其中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的一端与输入接头连接,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的另一端与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的一端连接;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的另一端、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的一端与第一矩形枝节短路微带线的一端连接,第一矩形枝节短路微带线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矩形枝节开路微带线、第二矩形枝节开路微带线的一端与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的一端连接,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的另一端与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的另一端与两条整流支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设置在同一方向上,第一矩形枝节短路微带线的设置方向与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的设置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第一矩形枝节开路微带线设置在同一方向上,第二矩形枝节开路微带线的设置方向与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第一矩形枝节开路微带线的设置方向相垂直;
方案二:所述双频阻抗匹配电路包括第一矩形枝节短路微带线、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第一扇形枝节开路微带线、第二扇形枝节开路微带线;其中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的一端与输入接头连接,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的另一端与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的一端连接;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的另一端、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的一端与第一矩形枝节短路微带线的一端连接,第一矩形枝节短路微带线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扇形枝节开路微带线、第二扇形枝节开路微带线的一端与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的一端连接,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的另一端与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的另一端与两条整流支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设置在同一方向上,第一矩形枝节短路微带线的设置方向与第一矩形串联微带线、第二矩形串联微带线的设置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二扇形枝节开路微带线、第一扇形枝节开路微带线设置在同一方向上,第三矩形串联微带线的设置方向与第二扇形枝节开路微带线、第一扇形枝节开路微带线的设置方向相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频阻抗匹配的微带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整流支路中,其中一条整流支路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和电容C,其中电容C的一端与双频阻抗匹配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2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1的阴极与其中一条谐波抑制支路的输入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接地;另一条整流支路包括二极管D3、二极管D4和电容C,其中电容C的一端与双频阻抗匹配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电容C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接地,二极管D4的阳极与另一条谐波抑制支路的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频阻抗匹配的微带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波抑制支路包括并联电容Cf、第一扇形结构微带线、第二扇形结构微带线,其中并联电容Cf的一端与整流支路的输出端连接,并联电容Cf的另一端接地;第一扇形结构微带线、第二扇形结构微带线设置在同一侧,第一扇形结构微带线、第二扇形结构微带线与整流支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并联电容Cf用于抑制高频和低频的二次谐波;第一扇形结构微带线用于抑制低频的三次谐波;第二扇形结构微带线用于抑制高频的三次谐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双频阻抗匹配的微带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形结构微带线、第二扇形结构微带线的弧度为120°。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基于双频阻抗匹配的微带整流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接头为SMA公母头。
CN201610886364.3A 2016-10-10 2016-10-10 一种基于双频阻抗匹配的微带整流电路 Active CN1063010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86364.3A CN106301011B (zh) 2016-10-10 2016-10-10 一种基于双频阻抗匹配的微带整流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886364.3A CN106301011B (zh) 2016-10-10 2016-10-10 一种基于双频阻抗匹配的微带整流电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1011A CN106301011A (zh) 2017-01-04
CN106301011B true CN106301011B (zh) 2019-08-02

Family

ID=57717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86364.3A Active CN106301011B (zh) 2016-10-10 2016-10-10 一种基于双频阻抗匹配的微带整流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3010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32447B (zh) * 2017-07-18 2019-05-14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负载自适应性的小信号宽带倍压整流器
CN107612374B (zh) * 2017-09-22 2019-08-09 扬州芯智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荷泵整流器及射频能量转化方法
CN108172986A (zh) * 2017-12-06 2018-06-15 广州创锦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双频pcb板天线
CN108683340B (zh) * 2018-05-03 2020-03-24 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研究院 一种多频段射频整流电路
CN108768315A (zh) * 2018-07-11 2018-11-06 成都嘉纳海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精确谐波控制的高效率双频f类堆叠功率放大器
CN109244647A (zh) * 2018-09-16 2019-01-18 苏州芯智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双线极化改进型Greinacher整流天线结构
CN111181605B (zh) * 2020-01-03 2021-11-30 西交利物浦大学 基于回收整流电路三次谐波的无线携能通信系统
CN111965577B (zh) * 2020-07-07 2023-07-28 无锡鸣石峻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频线圈
CN115360835B (zh) * 2022-08-30 2024-04-30 余姚市中意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一种家用呼吸机的传感器能量采集系统
CN117134518B (zh) * 2023-09-07 2024-05-17 上海敦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能量收集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7915A (zh) * 2013-07-10 2013-10-23 上海大学 一种高转换效率的基片集成波导缝隙整流天线
CN103986422A (zh) * 2014-05-19 2014-08-13 天津大学 一种双频带射频功率放大器阻抗匹配电路
CN104767027A (zh) * 2015-03-17 2015-07-08 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 一种基于wifi频段的微带差分整流天线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67915A (zh) * 2013-07-10 2013-10-23 上海大学 一种高转换效率的基片集成波导缝隙整流天线
CN103986422A (zh) * 2014-05-19 2014-08-13 天津大学 一种双频带射频功率放大器阻抗匹配电路
CN104767027A (zh) * 2015-03-17 2015-07-08 广东顺德中山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国际联合研究院 一种基于wifi频段的微带差分整流天线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Differential Rectifier Using Resistance Compression Network for Improving Efficiency Over Extended Input Power Range;Quan Wei Lin,et.al.;《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20160901;第64卷(第9期);第2944-2950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301011A (zh) 201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01011B (zh) 一种基于双频阻抗匹配的微带整流电路
CN106452117B (zh) 一种应用于射频能量收集系统的宽频整流器
CN213401533U (zh) 一种应用于无线通信和输能的整流谐振环电小天线
CN106450802A (zh) 一种基于WiFi频段的带谐波抑制的整流天线
CN112701485B (zh) 一种应用于无线通信和输能的整流谐振环电小天线
Huang et al. A dual-band rectifier for low-powe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Chaari et al.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for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CN107171453A (zh) 一种宽频双支路结构的射频整流电路
Liu et al. High-efficiency triple-band ambient RF energy harvesting for wireless body sensor network
CN106602286A (zh) 一种整流电路、单支路整流天线及双支路整流天线
CN105915074B (zh) 一种宽频带高效率的微波整流器
Mabrouki et al. High efficiency low power rectifier design using zero bias schottky diodes
CN106253497A (zh) 一种基于特斯拉线圈的微型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Shen et al. A novel rectifier circuit operating at dual-frequencies of 1.8 GHz and 2.4 GHz
Nie et al. A broadband rectifying circuit with high efficiency for microwave power transmission
CN206422217U (zh) 频率可重构耦合馈电环形天线
CN205622523U (zh) 一种宽频带高效率的微波整流器
CN106452116A (zh) 一种双频双支路结构的射频整流电路
Wu et al. A high efficiency rectifier for ambient RF energy harvesting at 940 MHz
CN107612392A (zh) 一种基于改进混合环的多频整流电路
CN204103040U (zh) 菱形网状双频微带天线
Zhou et al. A Novel 5.8 GHz Harmonic-suppressed Rectenna for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CN105897200B (zh) 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f类功率放大器输出匹配电路
Li et al. Design of a microstrip rectenna for WLAN wireless energy harvesting
Li et al. Design of a Wide Input Power Dual-Frequency Rectifying Antenn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