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300564A - 一种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300564A CN106300564A CN201610931927.6A CN201610931927A CN106300564A CN 106300564 A CN106300564 A CN 106300564A CN 201610931927 A CN201610931927 A CN 201610931927A CN 106300564 A CN106300564 A CN 10630056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vel
- mode
- voltage
- signal pins
- power supp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9—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charge maintenance, battery initiation or rejuvena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所述充电方法包括:采用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线与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关系,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接收电压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电压选择指令调整电压选择电平;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并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其中,所述第二电平高于所述第一电平。采用本发明,可增大采用USB数据线连接供电终端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的充电电流,并提高该移动终端的充电效率,确保该移动终端中各应用程序的正常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应用程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在移动终端中装载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但其中有很多应用程序(比如:视频类应用程序)的运行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耗掉该移动终端的大部分电量,且目前能购买到的任何一部移动终端的电池的容量都是有限的,于是,就需要为相应的移动终端供给合理的电量,以确保该移动终端有足够的电量运行各应用程序。目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采用充电头给该移动终端充电;另一种是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与各供电设备相连进行供电。
以手机为例,对于通过USB连接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及数码产品等供电设备,往往会因为USB协议的限制,会将对手机充电的充电电流限制到500mA,按照USB充电协议,若用PC为一个2000mAh的手机电池进行充电,则需长达5小时的时间才足以为该手机电池注满电量。另一情况下,若用户在用PC为手机进行充电时,也在一边观看视频影音,则通过PC到达手机电池端的电流也就更少了,此时将花费更长的时间才能将手机充满电量,而这势必会降低手机的充电效率,进而影响该手机上各应用程序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方法和相应的移动终端,可提供足够的供电电流,以提高移动终端的充电效率,并确保对各应用程序的使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方法,所述充电方法包括:
采用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线与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关系,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
接收电压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电压选择指令调整电压选择电平;
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并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其中,所述第二电平高于所述第一电平。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模式设置模块,用于采用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线与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关系,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
电平调整模块,用于接收电压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电压选择指令调整电压选择电平;
电流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并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其中,所述第二电平高于所述第一电平。
由上可见,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移动终端首先采用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线与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关系,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然后,接收电压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电压选择指令调整电压选择电平;最后,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并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其中,所述第二电平高于所述第一电平。。可见,采用本发明,所述移动终端通过USB数据线与所述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并当检测到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所述第一电平切换为所述第二电平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所述工作模式切换为充电模式,并要求电脑按照所述充电模式为其提供较大的充电电流,可使所述移动终端能在连接供电终端的USB接口的情况下,仍能获得足够大的充电电流,以保障对移动终端的快速充电,并提高该移动终端的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式设置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流接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及的充电方法的执行依赖于计算机程序,可运行于冯若依曼体系的计算机系统之上。该计算机程序可集成在应用中,也可作为独立的工具类应用运行。该计算机系统可以是个人电脑、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
以下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充电方法至少包括:
步骤S101,采用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线与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关系,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
具体地,在所述移动终端采用USB数据线与所述供电终端(比如:PC等)建立连接时,所述移动终端可周期性地或实时地检测所述移动终端的USB信号脚中的WALL5V信号脚上是否存在电压,若检测到所述WALL5V信号脚上存在电压,则确认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关系,此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即所述移动终端的USB信号脚可连接到所述PC端的USB信号脚。
其中,所述USB是连接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的一个串口总线标准,也是一种输入输出接口的技术规范,被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等信息通讯产品,并扩展至摄影器材、数字电视(机顶盒)、游戏机等其它相关领域。目前,所述USB设备均采用一个统一且支持热插拔的外接式传输界面,换言之,在所述供电终端开机的情况下,用户可随时连接或断开USB设备,达到真正的即插即用。该USB具有双头计算机式USB通用串行总线和1电脑式USB端口以及1手机式接口。
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可为手机或掌上电脑;所述供电终端包括PC、电视机、平板电脑。
步骤S102,接收电压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电压选择指令调整电压选择电平;
具体地,所述移动终端接收用户对所述终端界面执行的所述电压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电压选择指令将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调整为第二电平;
其中,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的调整是通过用户对所述终端界面执行点击操作,以控制所述电压选择电平对应的切换开关;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为所述第一电平时,默认所述切换开关将USB电路置于A状态,以使移动终端(比如:手机终端)继续遵循USB协议,并将WALL5V上的电流限制到500mA;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为所述第二电平时,所述切换开关将所述USB电路由A状态切换为B状态,以使手机终端要求所述供电终端对其进行更大电流的充电;
其中,所述第一电平小于所述第二电平;所述切换开关可用于控制所述USB电路工作于A状态或B状态,以改变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
其中,所述A状态为所述工作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相应地,所述B状态为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工作状态。
比如,当手机检查到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即所述手机正处于遵循USB协议的500mA的限流充电,此时,用户可在手机界面上选择操作是否为限流充电的工作模式,若用户选择限流充电的工作模式,则采集到所述电压选择电平为第一电平;相反地,若用户选择的是由工作模式切换为充电模式,则所述手机将采集到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调整为第二电平。可见,用户可通过设置电压选择电平来控制所述切换开关,以实现电压选择电平的电压切换。
其中,所述点击操作指令是指用户针对所述移动终端选择界面区域进行的点击操作,且点击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按压操作、双击操作或者滑屏操作等各类型触摸触控屏的操作。通常,在具有触控屏功能的移动终端中,其触控屏的结构包括至少三层:屏幕玻璃层、触控面板层和显示面板层。其中屏幕玻璃层为保护层,触控面板层用于感知用户的触控操作,显示面板层用于显示图像。为了使得移动终端的机身(如智能手机)更薄、更美观,如今已有技术使触控面板层和显示面板层融合。
步骤S103,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并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
具体地,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所述第一电平切换为所述第二电平时,将D+信号脚与D-信号脚进行短接,并提取所述移动终端上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和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并判断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是否等于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若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等于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则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切换为充电模式,以接收所述供电终端提供的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
比如,用户手机的电池容量为2000mA,在该手机检测到所述切换开关置于充电模式,即所述D+信号脚与D-信号脚短接时,该手机会要求PC输出大于按照USB充电协议进行充电的电流(比如:USB上传输的充电电流为1000mA),则此时,相比于采用工作模式为手机充电而言,采用所述充电模式为手机进行充电,可大大提升通过数据线对手机充电的充电效率。
由此可见,所述移动终端首先采用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线与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关系,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然后接收电压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电压选择指令调整电压选择电平;最后,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并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其中,所述第二电平高于所述第一电平。鉴于此,采用本发明,可在采用USB数据线对移动终端进行充电的情况下,增大充电电流,并提高移动终端的充电效率。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充电方法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充电方法包括:
步骤S201,检测WALL5V信号脚上是否存在电压;
具体地,所述WALL5V信号是移动终端通用串行总线USB的四个信号脚(WALL5V信号脚,D+信号脚,D-信号脚和接地GND信号脚)中的一个信号接点,所述WALL5V信号脚上的电压可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与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关系,
其中,所述USB是连接计算机系统与外部设备的一个串口总线标准,也是一种输入输出接口的技术规范,被广泛应用于个人电脑和移动设备等信息通讯产品,并扩展至摄影器材、数字电视(机顶盒)、游戏机等其它相关领域。目前,USB设备,简称为USB,均采用一个统一且支持热插拔的外接式传输界面,换言之,在所述供电终端开机的情况下,用户可随时连接或断开USB设备,达到真正的即插即用。该USB具有双头计算机式USB通用串行总线和1电脑式USB端口以及1手机式接口。
其中,所述供电终端包括PC、电视机、平板电脑。
步骤S202,若WALL5V信号脚上存在电压,则确认与所述供电终端建立所述连接关系,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
具体地,当检测到WALL5V信号脚上存在电压时,分别提取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和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当确认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不等于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时,执行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的步骤。
步骤S203,若WALL5V信号脚上不存在电压,则确认未与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关系,并控制终端屏幕显示未连接提示信息;
具体地,当检测到WALL5V信号脚上不存在电压时,则确认所述移动终端未连接到所述供电终端,以至于无法读取到所述移动终端的USB信号脚上的WALL5V信号电压,此时,所述移动终端控制所述终端屏幕显示所述未连接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未连接上所述供电终端(比如:PC)。
其中,所述提示信息表明用户需重新将所述USB接口插入所述供电终端,以使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供电终端建立连接。
步骤S204,接收电压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电压选择指令调整电压选择电平;
具体地,所述移动终端接收用户对所述终端界面执行的所述电压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电压选择指令将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调整为第二电平;
其中,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的调整是通过用户对所述终端屏幕执行点击操作,以控制所述电压选择电平对应的切换开关;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为所述第一电平时,默认所述切换开关将USB电路置于A状态,以使移动终端继续遵循USB协议,并将WALL5V上的电流限制到500mA;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为所述第二电平时,所述切换开关将所述USB电路由A状态切换为B状态,以使移动终端要求所述供电终端对其进行更大电流的充电;
其中,所述第一电平小于所述第二电平;所述切换开关可用于控制所述USB电路工作于A状态或B状态,以改变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
其中,所述A状态为所述工作模式下所述移动终端中所述USB电路的工作状态,相应地,所述B状态为所述充电模式下所述移动终端中所述USB电路的工作状态。
比如,当手机检查到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即所述手机正处于按照USB协议的500mA限流电流进行充电,此时,用户可在手机界面上选择操作是否为限流情况下的工作模式,若用户选择限流时的工作模式,则采集到所述电压选择电平为第一电平;相反地,若用户选择充电模式,则所述手机将采集到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调整为第二电平,这意味着用户可通过设置电压选择电平来控制所述切换开关,以实现电压选择电平的电压切换。
其中,所述点击操作指令是指用户针对所述移动终端选择界面区域进行的点击操作,且点击操作包括但不限于:按压操作、双击操作或者滑屏操作等各类型触摸触控屏的操作。通常,在具有触控屏功能的移动终端中,其触控屏的结构包括至少三层:屏幕玻璃层、触控面板层和显示面板层。其中屏幕玻璃层为保护层,触控面板层用于感知用户的触控操作,显示面板层用于显示图像。为了使得移动终端的机身更薄、更美观,如今已有技术使触控面板层和显示面板层融合。
步骤S205,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并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
具体地,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所述第一电平切换为所述第二电平时,将D+信号脚与D-信号脚进行短接,并提取所述移动终端上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和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并判断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是否等于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若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等于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则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切换为充电模式,以接收所述供电终端提供的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
由此可见,所述移动终端首先检测WALL5V信号脚上是否存在电压;且当WALL5V信号脚上存在电压时,确认与所述供电终端建立所述连接关系,并分别提取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和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其次,当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不等于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然后,接收电压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电压选择指令调整电压选择电平;最后,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并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鉴于此,用户通过对所述电压选择电平进行设置,可控制所述电压选择电平对应的切换开关,并使所述移动终端的连接模式由所述工作模式切换为所述充电模式,以改变USB连接PC充电的限流现状,实现USB对移动终端(如手机)的快速充电,以提高手机的充电效率。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见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充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充电方法包括:
步骤S301,采用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线与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关系,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
具体地,在所述移动终端采用USB数据线与所述供电终端(比如:PC)建立连接时,所述移动终端会检测到所述移动终端的USB信号脚中的WALL5V信号脚上是否存在电压,若所述WALL5V信号脚上存在电压,则确认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关系,此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即所述移动终端的USB信号脚可连接到所述PC端的USB信号脚。
步骤S302,接收电压选择指令,并按照所述电压选择指令将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
具体地,所述移动终端接收用户对所述终端界面执行的所述电压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电压选择指令将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调整为第二电平;
其中,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的调整是通过用户对所述终端屏幕执行点击操作,以控制所述电压选择电平对应的切换开关;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为所述第一电平时,默认所述切换开关将USB电路置于A状态,以使移动终端(比如:手机)继续遵循USB协议,并将WALL5V上的电流限制到500mA;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为所述第二电平时,所述切换开关将所述USB电路由A状态切换为B状态,以使移动终端要求所述供电终端对其进行更大电流的充电;
其中,所述第一电平小于所述第二电平;所述切换开关可用于控制所述USB电路工作于A状态或B状态,以改变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
其中,所述A状态为所述工作模式下的工作状态,相应地,所述B状态为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工作状态。
步骤S303,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时,将D+信号脚与D-信号脚进行短接;
具体地,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所述第一电平切换为所述第二电平时,将D+信号脚与D-信号脚进行短接,以使所述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CPU判断是连接上所述供电终端(如PC),还是连接上充电插头。
步骤S304,分别提取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和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
具体地,,并提取所述移动终端上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和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并判断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是否等于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
步骤S305,当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等于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
具体地,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等于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则所述移动终端控制所述CPU确认连接上与所述充电插头具有同等大电流功能的PC端,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切换为充电模式
步骤S306,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
比如,A品牌手机终端,其电池的容量为2000mA,当采用PC为其进行充电时,由于A品牌手机终端与所述PC的连接模式为充电模式,则此时,所述A品牌手机终端中的USB电路中的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压等于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压,进而要求与其相连的所述PC为其提供大于所述工作模式下的电流,以加快为该A品牌手机的充电速度。
由此可见,所述移动终端首先通过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线与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关系,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其次,接收电压选择指令,并按照所述电压选择指令将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然后,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时,将D+信号脚与D-信号脚进行短接,并分别提取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和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最后,当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等于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并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在所述移动终端接收电压选择指令,并检测到所述电压选择电由所述第一电平切换为所述第二电平时,将D+信号脚与D-信号脚进行短接,可使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等于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以确认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此时,所述移动终端可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以提升USB充电情况下的充电效率。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移动终端1包括:模式设置模块10,电平调整模块20和电流接收模块30;
所述模式设置模块10,用于采用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线与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关系,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
具体地,所述模式设置模块10,具体用于检测WALL5V信号脚上是否存在电压;若WALL5V信号脚上存在电压,则确认与所述供电终端建立所述连接关系,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若WALL5V信号脚上不存在电压,则确认未与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关系,并控制终端屏幕显示未连接提示信息。
所述电平调整模块20,用于接收电压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电压选择指令调整电压选择电平;
具体地,所述电平调整模块20,具体用于接收电压选择指令,并按照所述电压选择指令将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
所述电流接收模块30,用于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并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其中,所述第二电平高于所述第一电平。
具体地,所述电流接收模块30,具体用于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时,将D+信号脚与D-信号脚进行短接;并分别提取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和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并当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等于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并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
由此可见,所述移动终端首先采用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线与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关系,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然后接收电压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电压选择指令调整电压选择电平;最后,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并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其中,所述第二电平高于所述第一电平。鉴于此,采用本发明,可在采用USB数据线对所述移动终端进行充电的情况下,增大抵达移动终端处的充电电流,并提高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效率。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模式设置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模式设置模块10包括:检测单元101,模式设置单元102和信息显示单元103;
所述检测单元101,用于检测WALL5V信号脚上是否存在电压;
所述模式设置单元102,用于若WALL5V信号脚上存在电压,则确认与所述供电终端建立所述连接关系,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
所述信息显示单元103,用于若WALL5V信号脚上不存在电压,则确认未与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关系,并控制终端屏幕显示未连接提示信息。
可见,所述移动终端在连接到所述供电终端时,所述检测单元101,首先用于检测WALL5V信号脚上是否存在电压,以确认是否与所述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其次,所述模式设置单元102,用于若所述WALL5V信号脚上存在电压,则确认与所述供电终端建立所述连接关系,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或所述模式设置单元102,用于若WALL5V信号脚上存在电压,则确认与所述供电终端建立所述连接关系,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鉴于此,通过WALL5V信号脚上的电压状态,可判断所述移动终端是否连接到所述供电终端,并在连接到所述供电终端后,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所述移动终端1包括上述图4所对应实施例中的模式设置模块10,电平调整模块20和电流接收模块30,还包括:电平值提取模块40和通知模块50;
所述电平值提取模块40,用于分别提取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和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
所述通知模块50,用于当确认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不等于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时,通知所述模式设置模块10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
可见,在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设置为工作模式之前,所述移动终端中的所述电平值提取模块40,可用于分别提取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和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其次,当所述通知模块50,用于当确认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不等于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时,通知所述模式设置模块10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然后,所述移动终端在通过USB连接所述供电终端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电平调整模块20调整所述电压选择电平;最后,当电流接收模块30检测到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时,将所述工作模式调整为所述充电模式,以使所述供电终端(如PC)为该移动终端提供更大的充电电流,并提高连接PC时的充电速度。
进一步地,请参见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流接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所述电流接收模块30,包括:信号脚短接单元301,电平值提取单元302,模式调整单元303和电流接收单元304;
所述信号脚短接单元301,用于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时,将D+信号脚与D-信号脚进行短接;
所述电平值提取单元302,用于分别提取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和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
所述模式调整单元303,用于当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等于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
所述电流接收单元304,用于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
由此可见,所述信号脚短接单元301,首先用于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时,将D+信号脚与D-信号脚进行短接;其次,所述电平值提取单元302,用于分别提取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和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然后,所述模式调整单元303,用于当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等于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最后,所述电流接收单元304,用于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可见,当所示电压选择电平为第二电平,且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等于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并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以增加对移动终端(如手机)的充电电流,进而提高对手机的充电效率。
进一步地,再请参见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所述移动终端10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例如CPU,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其中,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如图8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设备控制应用程序。
在图8所示的移动终端1000中,而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获取用户输出的数据;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设备控制应用程序,以实现:
采用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线与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关系,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
接收电压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电压选择指令调整电压选择电平;
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并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其中,所述第二电平高于所述第一电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01在执行所述采用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线与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关系,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时,还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检测WALL5V信号脚上是否存在电压;
若WALL5V信号脚上存在电压,则确认与所述供电终端建立所述连接关系,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
若WALL5V信号脚上不存在电压,则确认未与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关系,并控制终端屏幕显示未连接提示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处理器1001在执行在所述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的步骤之前,还执行以下步骤:
分别提取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和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
当确认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不等于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时,执行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01在执行所述接收电压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电压选择指令调整电压选择电平时,还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接收电压选择指令,并按照所述电压选择指令将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001在执行所述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并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时,还具体执行以下步骤:
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时,将D+信号脚与D-信号脚进行短接;
分别提取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和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
当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等于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
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
可见,所述移动终端采用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线与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关系,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然后,接收电压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电压选择指令调整电压选择电平;最后,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并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其中,所述第二电平高于所述第一电平。所以,以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时为例,采用本发明,可在通过USB数据线与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并对手机进行手机供电时,增大手机接收端的接收电流,以提高手机的充电效率,并确保手机终端上各应用程序的运行。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线与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关系,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
接收电压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电压选择指令调整电压选择电平;
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并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其中,所述第二电平高于所述第一电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线与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关系,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包括:
检测WALL5V信号脚上是否存在电压;
若WALL5V信号脚上存在电压,则确认与所述供电终端建立所述连接关系,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
若WALL5V信号脚上不存在电压,则确认未与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关系,并控制终端屏幕显示未连接提示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之前,还包括:
分别提取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和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
当确认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不等于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时,执行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电压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电压选择指令调整电压选择电平,包括;
接收电压选择指令,并按照所述电压选择指令将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并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包括:
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时,将D+信号脚与D-信号脚进行短接;
分别提取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和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
当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等于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
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
6.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式设置模块,用于采用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线与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关系,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
电平调整模块,用于接收电压选择指令,并根据所述电压选择指令调整电压选择电平;
电流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并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其中,所述第二电平高于所述第一电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设置模块包括:
检测单元,用于检测WALL5V信号脚上是否存在电压;
模式设置单元,用于若WALL5V信号脚上存在电压,则确认与所述供电终端建立所述连接关系,并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
信息显示单元,用于若WALL5V信号脚上不存在电压,则确认未与供电终端建立连接关系,并控制终端屏幕显示未连接提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平值提取模块,用于分别提取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和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
通知模块,用于当确认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不等于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时,通知所述模式设置模块执行设置所述连接关系对应的连接模式为工作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平调整模块具体用于接收电压选择指令,并按照所述电压选择指令将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接收模块包括:
信号脚短接单元,用于当所述电压选择电平由第一电平切换为第二电平时,将D+信号脚与D-信号脚进行短接;
电平值提取单元,用于分别提取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和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
模式调整单元,用于当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等于所述D-信号脚上的电平值时,将所述连接模式由工作模式调整为充电模式;
电流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供电终端传输的所述充电模式下的充电电流。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31927.6A CN106300564A (zh) | 2016-10-31 | 2016-10-31 | 一种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
PCT/CN2016/107840 WO2018076445A1 (zh) | 2016-10-31 | 2016-11-30 | 一种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31927.6A CN106300564A (zh) | 2016-10-31 | 2016-10-31 | 一种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300564A true CN106300564A (zh) | 2017-01-04 |
Family
ID=57719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31927.6A Pending CN106300564A (zh) | 2016-10-31 | 2016-10-31 | 一种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300564A (zh) |
WO (1) | WO2018076445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43651A (zh) * | 2018-09-30 | 2019-02-15 | 广东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 工作电压调节方法、控制器、仪表显示模块和系统 |
CN112214430A (zh) * | 2019-07-11 | 2021-01-12 | 纬联电子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 USB Type-C接头检测方法和双重用途端口装置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014451U (zh) * | 2013-01-09 | 2013-06-19 | 赖伟昌 | 一种usb充电器 |
CN104283284A (zh) * | 2014-10-27 | 2015-01-14 | 北京元隆雅图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数据移动电源和充电方法 |
CN104393627A (zh) * | 2014-08-29 | 2015-03-04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Usb充电器、移动终端和充电控制方法 |
CN104852412A (zh) * | 2014-02-18 | 2015-08-1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电流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CN105829990A (zh) * | 2013-12-19 | 2016-08-03 | 汤姆逊许可公司 | 用于对具有usb连接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方法和装置 |
CN105990874A (zh) * | 2015-05-26 | 2016-10-05 |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充电方法、充电设备和充电控制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53970A (zh) * | 2010-06-21 | 2010-10-06 |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充电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269709B (zh) * | 2014-09-10 | 2017-11-14 | 天津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快速充电转换接头及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 |
CN105071484B (zh) * | 2015-08-25 | 2018-11-20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数据交换功能的终端的充电方法和装置 |
-
2016
- 2016-10-31 CN CN201610931927.6A patent/CN106300564A/zh active Pending
- 2016-11-30 WO PCT/CN2016/107840 patent/WO201807644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014451U (zh) * | 2013-01-09 | 2013-06-19 | 赖伟昌 | 一种usb充电器 |
CN105829990A (zh) * | 2013-12-19 | 2016-08-03 | 汤姆逊许可公司 | 用于对具有usb连接的电子设备进行充电的方法和装置 |
CN104852412A (zh) * | 2014-02-18 | 2015-08-1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充电电流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CN104393627A (zh) * | 2014-08-29 | 2015-03-04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Usb充电器、移动终端和充电控制方法 |
CN104283284A (zh) * | 2014-10-27 | 2015-01-14 | 北京元隆雅图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数据移动电源和充电方法 |
CN105990874A (zh) * | 2015-05-26 | 2016-10-05 | 乐视致新电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充电方法、充电设备和充电控制设备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43651A (zh) * | 2018-09-30 | 2019-02-15 | 广东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 工作电压调节方法、控制器、仪表显示模块和系统 |
CN109343651B (zh) * | 2018-09-30 | 2021-01-12 | 广东爱玛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 工作电压调节方法、控制器、仪表显示模块和系统 |
CN112214430A (zh) * | 2019-07-11 | 2021-01-12 | 纬联电子科技(中山)有限公司 | USB Type-C接头检测方法和双重用途端口装置 |
TWI731375B (zh) * | 2019-07-11 | 2021-06-21 | 緯創資通股份有限公司 | USB Type-C接頭偵測方法和雙重用途埠裝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8076445A1 (zh) | 2018-05-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83427B (zh) | 一种终端的智能充电方法和智能充电装置 | |
CN103682491B (zh) | 电子设备间的充电方法、充电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 |
CN104578277B (zh) | 用于为电子设备充电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05576727B (zh) | 一种快速充电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5552978B (zh) | 充电电路、可充电电池及用户终端 | |
CN107749647B (zh) | 一种电池组结构、移动终端及充电控制方法 | |
JP2018513660A (ja) | 充電制御方法と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
CN106356918A (zh) | 一种快速充电识别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03944231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温升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4375618A (zh) | 功耗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4777980A (zh) | 一种高分辨率终端的省电方法和装置 | |
CN110518668A (zh) | 用于手持设备的快速充电系统及方法、手持设备 | |
US11539226B2 (en) | Charging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06300564A (zh) | 一种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12134337A (zh) | 电源适配器、终端设备、电子设备及其充电控制方法 | |
CN109861038B (zh) | 可自动切换连接模式的usb连接埠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3959226A (zh) | 信息处理终端装置 | |
CN104638711A (zh) | 移动设备的充电系统及使用其的移动设备 | |
CN104753132A (zh) | 供电系统及其充电、放电方法 | |
US10481576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plementing connection control | |
CN111293748A (zh) | 监控电量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6412245A (zh) | 一种usb接口防水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03001261A (zh) | 广用型usb充电器 | |
CN212751848U (zh) | 一种带智能快充功能的便携式显示器 | |
KR100956119B1 (ko) | 대기전력 차단용 배터리 충전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