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97537A - 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构建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构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97537A
CN106297537A CN201510264419.2A CN201510264419A CN106297537A CN 106297537 A CN106297537 A CN 106297537A CN 201510264419 A CN201510264419 A CN 201510264419A CN 106297537 A CN106297537 A CN 1062975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spatial
gr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644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俊
刘智慧
杨晓飞
谢锋
朱智聪
钱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Advance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Advance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Advance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Advanced Research Institute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51026441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975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975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75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的构建方法,包括:收集空间数据、文化数据和旅游数据的基础信息;形成空间数据;形成文化数据;形成旅游数据;将空间数据、文化数据和旅游数据录入到支持空间数据的数据库中;进行空间数据、文化数据和旅游数据关联;以空间数据作为底图数据;将文化遗产地旅游要素通过空间位置关系与底图数据建立一级关联;将文化数据通过文化遗产地ID,旅游数据通过旅游要素ID,建立与文化遗产地和旅游要素的二级关联形成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本发明将线性文化遗产沿线分散的遗产资源进行综合整理,形成有机整体的二三维一体化展示与应用的文化遗产旅游地图。

Description

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构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数字化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线性文化遗产是一种全新的遗产保护理念,它着眼于线性区域,所涉遗产元素多样,兼具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旅游价值较高。线性文化遗产沿线的文化遗产地数量多、分布散,区域跨度大,导致文化信息、旅游信息和地理信息孤立甚至匮乏。目前国内的线性文化遗产资料大多以书面文字记载的形式保存,虽然数字化工作正在积极开展,但大多数的数字化工作都是针对单体文化遗产地,各个遗产地之间不能很好的联系起来,对大尺度的线性文化遗产沿线整体性研究不足;现有的方法也不能根据数字化的进展及时集成和更新数字化成果;旅游网站中对沿线的文化遗产地的表现与其他旅游地并无不同,对其文化信息的展示和传播作用不显著。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的构建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空间数据、文化数据和旅游数据的基础信息;
空间数据基础信息至少包括:航空航天遥感数据、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地形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
文化数据基础信息至少包括:文化遗产地的文献资料数据、多源三维数据(包括人工建模三维数据、激光雷达扫描得到的三维数据、倾斜摄影测量得到的三维数据)、多媒体数据(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文化遗产分布数据(文化遗产空间位置分布数据);
旅游数据基础信息至少包括: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数据、旅游要素空间位置数据;
2)形成空间数据;
对文化遗产旅游地的航空航天遥感数据、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和地形数据进行几何校正(图像处理里的专业名词)后进行坐标变换(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专有名词)生成空间地形数据;对以点、线、面形式表示的基础地理数据通过坐标变换转换成与空间地形数据统一的坐标系中,之后进行数据的拓扑检查与错误修正,生成点、线与面要素之间的正确拓扑关系;空间地形数据与基础地理数据共同组成该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的空间数据;
3)形成文化数据;
对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划分为单体不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线性文化遗产沿线单体不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地按主题划分为至少三类:(1)佛教石窟、寺院、佛塔;(2)驿站、烽燧、治所等古城遗址;(3)古墓葬;
对单体不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文化遗产地ID标识,并利用文化遗产地ID关联与其相关的文献资料、多媒体资料、多源三维数据和空间位置数据;
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以其馆藏地或出土地为文化遗产地ID,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典型存在地具有固定特征的地点为文化遗产地ID;分别关联与其相关的文献资料、多媒体资料、多源三维数据和空间位置数据;
4)形成旅游数据;
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中的六大要素,通过实地考察与开源信息获取的方式收集线性文化遗产沿线与文化主题相关的地方特色旅游要素的多种信息,如文字、视频等等多媒体信息。
收集旅游要素的位置分布数据,通过空间位置与前述空间数据建立关联;
5)将空间数据、文化数据和旅游数据录入到支持空间数据的数据库中;
6)进行空间数据、文化数据和旅游数据关联;
将单体不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的ID标识建立数据库表,并将该不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对应的文献数据、多源三维数据、多媒体数据和空间数据录入数据库表中;
将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ID、非物质文化遗产ID建立数据库表,并将其各自对应的文献数据、多源三维数据、多媒体数据和空间数据录入数据库表中;
将旅游按要素类别建立数据库表并录入数据;
7)以空间数据作为底图数据;将文化遗产地旅游要素通过空间位置关系与底图数据建立一级关联,即明确文化遗产地和旅游要素在底图上的位置分布;
将文化数据通过文化遗产地ID,旅游数据通过旅游要素ID,建立与文化遗产地和旅游要素的二级关联,即将文化遗产地的关联数据和旅游要素的关联数据赋予相应的文化遗产地和旅游要素,形成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
本发明针对线性文化遗产沿线的文化遗产地数量多、分布散,区域跨度大,导致文化信息、旅游信息和地理信息孤立甚至匮乏的实际情况,提供一种将各个遗产地之间文化信息、旅游信息和地理信息很好的联系起来的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本发明能根据文化遗产地数字化的进展及时集成和更新数据。本发明将线性文化遗产沿线分散的遗产资源进行综合整理,形成有机整体的二三维一体化展示与应用的文化遗产旅游地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构建方法的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空间数据、文化数据和旅游数据的基础信息;
空间数据基础信息至少包括:航空航天遥感数据、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地形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
航天遥感数据覆盖线性文化遗产沿线的省份,空间分辨率为2米;航空遥感数据覆盖线性文化遗产沿线重点文化遗产地,空间分辨率为0.5米;地形数据为STRM 30米分辨率;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包括文化遗产地的航空拍摄影像;基础地理数据包括道路、河流、行政界线等。
文化数据基础信息至少包括:文献数据、多源三维数据、多媒体数据、文化遗产分布数据;
多媒体数据包括:图片、视频、音频、街景等;
多源三维数据包括:人工建模三维模型、图像建模三维模型和激光扫描三维模型;
文化遗产分布数据是:文化遗产空间位置分布数据;
旅游数据基础信息至少包括:旅游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数据、旅游要素空间位置数据;
2)形成空间数据;
对文化遗产旅游地的航空航天遥感数据、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和地形数据进行几何校正后进行坐标变换生成空间数据;将航空遥感数据进行几何校正,与航天遥感数据进行坐标变换与配准,形成统一空间坐标系下的数据集;以航天遥感数据为参考底图,通过航空遥感数据与参考底图中具有永久性地物角点的多个同名点进行配准,完成遥感数据坐标系的统一;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和地形数据经过坐标的转换统一到与遥感数据同样的坐标系中;
对以点、线、面形式表示的基础地理数据进行数据拓扑正确性检查,修正影响拓扑正确生成的要素,如去除微短线、悬挂线等,之后生成基础地理数据的拓扑关系;空间地形数据与基础地理数据共同组成该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的空间数据;
3)形成文化数据;
对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划分为单体不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线性文化遗产沿线单体不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按建筑的功能属性划分为三类:(1)佛教石窟、寺院、佛塔;(2)驿站、烽燧、治所等古城遗址;(3)古墓葬。对单体不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建立唯一ID标识,并利用ID关联与其相关的文献资料、多媒体资料、多源三维数据和空间位置数据;
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以其馆藏地或出土地为ID,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典型存在地具有固定特征的地点为ID;分别关联与其相关的文献资料、多媒体资料、多源三维数据和空间位置数据;
4)形成旅游数据;
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中的六大要素,通过实地考察与开源信息获取的方式收集丝绸之路(中国段)沿线与丝路文化主题相关的地方特色旅游要素的多种信息,如文字、视频等等多媒体信息。
同时,收集旅游要素的空间位置数据,通过空间位置可与前述空间数据建立关联。
5)将空间数据、文化数据和旅游数据上传到支持空间数据的数据库中;
6)进行空间数据、文化数据和旅游数据关联;
将不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在数据库中建立唯一ID标识,并将与该不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关联的文献数据、多源三维数据、多媒体数据和空间位置数据录入表中;
将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以馆藏地或出土地为ID、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典型存在地具有固定特征的地点为ID建立数据库表,并录入其关联的文献数据、多源三维数据、多媒体数据和空间位置数据;
将旅游按要素类别建立数据库表并录入数据。
7)以空间数据作为底图数据;将文化遗产地、旅游要素通过空间位置关系与底图数据建立一级关联,即明确文化遗产地和旅游要素在底图上的位置分布,将文化数据和旅游数据通过文化遗产地ID和旅游要素ID建立其与文化遗产地和旅游要素的二级关联,即将文化遗产地的关联数据和旅游要素的关联数据赋予相应的文化遗产地和旅游要素,形成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
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1)收集空间数据、文化数据和旅游数据的基础信息;
空间数据基础信息至少包括:航空航天遥感数据、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地形数据和基础地理数据;
文化数据基础信息至少包括:文献数据、多源三维数据、多媒体数据、文化遗产分布数据;
旅游数据基础信息包括:旅游要素的多媒体数据和旅游要素位置分布数据;
2)形成空间数据;
对文化遗产旅游地的航空航天遥感数据、倾斜摄影测量数据和地形数据进行几何校正后进行坐标配准生成空间地形数据;对以点、线、面形式表示的基础地理数据通过坐标变换转换成与空间地形数据统一的坐标系中,之后进行数据的拓扑检查与错误修正,生成点、线与面要素之间的正确拓扑关系;空间地形数据与基础地理数据共同组成该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的空间数据;
3)形成文化数据;
对文化遗产进行分类划分为单体不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对线性文化遗产沿线单体不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地按主题分类;
对单体不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文化遗产地ID标识,并利用文化遗产地ID关联与其相关的文献资料、多媒体资料、多源三维数据和空间位置数据;
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以其馆藏地或出土地为文化遗产地ID,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典型存在地具有固定特征的地点为文化遗产地ID;分别关联与其相关的文献资料、多媒体资料、多源三维数据和空间位置数据;
4)形成旅游数据;
收集线性文化遗产沿线与文化主题相关的地方特色旅游要素的多媒体信息;
收集旅游要素的位置分布数据,通过空间位置与前述空间数据建立关联;
5)将空间数据、文化数据和旅游数据录入到支持空间数据的数据库中;
6)进行空间数据、文化数据和旅游数据关联;
将单体不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的ID标识建立数据库表,并将该不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对应的文献数据、多源三维数据、多媒体数据和空间数据录入数据库表中;
将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ID、非物质文化遗产ID建立数据库表,并将其各自对应的文献数据、多源三维数据、多媒体数据和空间数据录入数据库表中;
将旅游按要素类别建立数据库表并录入数据;
7)以空间数据作为底图数据;将文化遗产地旅游要素通过空间位置关系与底图数据建立一级关联,即明确文化遗产地和旅游要素在底图上的位置分布;
将文化数据通过文化遗产地ID,旅游数据通过旅游要素ID,建立与文化遗产地和旅游要素的二级关联,即将文化遗产地的关联数据和旅游要素的关联数据赋予相应的文化遗产地和旅游要素,形成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多媒体数据至少包括:图片、视频、音频、街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多源三维数据至少包括:人工建模三维模型数据、图像建模三维模型数据和激光扫描三维模型数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旅游要素至少包括:吃、住、行、游、购、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的构建方法,其特征是:对线性文化遗产沿线单体不可移动物质文化遗产地按主题划分为至少三类:(1)佛教石窟、寺院、佛塔;(2)驿站、烽燧、治所等古城遗址;(3)古墓葬。
CN201510264419.2A 2015-05-21 2015-05-21 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构建方法 Pending CN1062975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64419.2A CN106297537A (zh) 2015-05-21 2015-05-21 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构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64419.2A CN106297537A (zh) 2015-05-21 2015-05-21 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构建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7537A true CN106297537A (zh) 2017-01-04

Family

ID=576335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64419.2A Pending CN106297537A (zh) 2015-05-21 2015-05-21 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构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9753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23430A (zh) * 2018-11-27 2019-03-26 武汉市天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旅游虚拟现实系统
CN109542062A (zh) * 2018-11-20 2019-03-29 四川省宇行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资源环境动态数字监测控制系统及方法、信息数据处理终端
CN111274347A (zh) * 2020-03-28 2020-06-12 苏州中灏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化遗产数字地图的制作方法
CN112509453A (zh) * 2020-12-14 2021-03-16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遥感院 基于移动设备的景区实景导览图电子化导览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63A (zh) * 1995-10-08 1997-04-16 周敏 数码标示地图及其标示方法
KR20090037083A (ko) * 2007-10-11 2009-04-15 에스비프로모션(주) 관광지도
CN101937535A (zh) * 2010-09-21 2011-01-05 上海杰图度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全景电子地图的虚拟旅游平台系统
CN102054247A (zh) * 2009-11-04 2011-05-11 沈阳隆惠科技有限公司 3d全景实景网络商务平台构建方法
KR20130049220A (ko) * 2011-09-22 2013-05-14 조성은 가상현실을 통한 역사문화 디지털 가이드를 위한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3942828A (zh) * 2014-01-21 2014-07-23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文化遗产三维场景生成系统和方法
CN104567893A (zh) * 2013-10-22 2015-04-29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精细地图的方法与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63A (zh) * 1995-10-08 1997-04-16 周敏 数码标示地图及其标示方法
KR20090037083A (ko) * 2007-10-11 2009-04-15 에스비프로모션(주) 관광지도
CN102054247A (zh) * 2009-11-04 2011-05-11 沈阳隆惠科技有限公司 3d全景实景网络商务平台构建方法
CN101937535A (zh) * 2010-09-21 2011-01-05 上海杰图度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全景电子地图的虚拟旅游平台系统
KR20130049220A (ko) * 2011-09-22 2013-05-14 조성은 가상현실을 통한 역사문화 디지털 가이드를 위한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4567893A (zh) * 2013-10-22 2015-04-29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构建精细地图的方法与装置
CN103942828A (zh) * 2014-01-21 2014-07-23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文化遗产三维场景生成系统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肖宇: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京沈清文化遗产廊道构建",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I辑》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42062A (zh) * 2018-11-20 2019-03-29 四川省宇行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资源环境动态数字监测控制系统及方法、信息数据处理终端
CN109523430A (zh) * 2018-11-27 2019-03-26 武汉市天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旅游虚拟现实系统
CN111274347A (zh) * 2020-03-28 2020-06-12 苏州中灏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文化遗产数字地图的制作方法
CN112509453A (zh) * 2020-12-14 2021-03-16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遥感院 基于移动设备的景区实景导览图电子化导览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en et al. Social functional mapping of urban green space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social sensing data
Marshall et al. Street network studies: from networks to models and their representations
Lieskovský et al. Historical land use dataset of the Carpathian region (1819–1980)
Campbell et al. Essentials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Wang et al. Revealing spatial-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patterns of urban travel: A large-scale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study with taxi GPS data
CN106297537A (zh) 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地图构建方法
CN110458333A (zh) 一种基于POIs数据的人口空间分布预测方法及系统
Domènech et al. Using Flickr geotagged photos to estimate visitor trajectories in world heritage cities
Liu et al. A progressive buffering method for road map update using OpenStreetMap data
Zaki et al. Analysis of urban morphological effect on the microclimate of the urban residential area of Kampung Baru in Kuala Lumpur using a geospatial approach
Zhao et al. Mapping hourly population dynamics using remotely sensed and geospatial data: a case study in Beijing, China
Luo et al. Urban functional zone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POI data and machine learning
CN109523430A (zh) 一种旅游虚拟现实系统
Petrasova et al. Visualization of pedestrian density dynamics using data extracted from public webcams
Wang et al. Re-examining urban vitality through Jane Jacobs’ criteria using GIS-sDNA: The case of Qingdao, China
Sun et al. Detecting and analyzing urban centers based on the localized contour tree method using taxi trajectory data: 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Xiao et al. Generating natural cities using 3D road network to explore living structure: a case study in Hong Kong
Zha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Al-Awadhi et al. Urban development and landuse change patterns in Muscat city, Oman
KURNAEDI et al. Tourism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using google API banten
Goyal et al. Draft National Geospatial Policy: a few salient observations
Kramer et al. Historical land use databases: a new layer of information for geographical research
Lwin et al. Data collection, processing, and applications for geospatial analysis
Wang et al. An approach to urban system spatial planning in Chengdu Chongqing economic circle using geospatial big data
Mali et al. Generation of 3-D City Model for Urban Utility Information System Using Digital Photogrammetry & GIS Technolog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