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94915A - 基于井组平台开发的滩浅海油田井位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井组平台开发的滩浅海油田井位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294915A CN106294915A CN201510305847.5A CN201510305847A CN106294915A CN 106294915 A CN106294915 A CN 106294915A CN 201510305847 A CN201510305847 A CN 201510305847A CN 106294915 A CN106294915 A CN 1062949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ll
- new
- target spot
- designing
- oil fiel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井组平台开发的滩浅海油田井位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静态资料、动态资料以及地震资料确定新井的储层发育情况;步骤2,根据储层发育情况和井网井距分析确定靶点层位并根据地震反射情况确定靶点坐标和靶点深度;步骤3,确定新井井号并根据新井井口坐标和靶点坐标模拟井轨迹;步骤4,根据模拟井轨迹,落实井位;步骤5,确定新井的分层,并完善新井参数表;以及步骤6,根据新井风险不同分平台排出打井顺序。该基于井组平台开发的滩浅海油田井位设计方法技术思路清楚、应用简单,突破了以往只考虑靶点储层的方法,与以往相比具有更好的操作性,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利于推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发中的井位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滩浅海油田基于井组平台开发的井位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滩浅海油田一般为水深小于30m的位于滩涂和近海的油田,多采用海油陆采或井组平台的开发模式。受环境、钻采和海工等条件限制,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单井投资比陆上油田大大增加,是陆上油田的几倍。而滩浅海油田取芯资料少、井距大,探井少,开发井的钻井风险大,为了降低投资,实现高效开发,必须尽可能保证钻井成功率100%,而优化布井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靶点坐标、靶点厚度和靶点深度是井位设计的几个关键参数,陆上油田一般为直井开发,在井位设计时只需考虑靶点即可,目前运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结合地质研究成果能够比较准确预测靶点储层发育。而海上采用井组平台开发模式的井位设计,既要考虑靶点又要考虑井口,更要考虑井轨迹的防碰。单纯的靶点预测储层已经不能满足井组平台开发模式的井位设计要求。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基于井组平台开发的滩浅海油田井位设计方法,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了井位设计中靶点预测与施工矛盾的问题,实现了地质井位设计与海工设施相结合的基于井组平台开发的滩浅海油田井位设计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基于井组平台开发的滩浅海油田井位设计方法,该基于井组平台开发的滩浅海油田井位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静态资料、动态资料以及地震资料确定新井的储层发育情况;步骤2,根据储层发育情况和井网井距分析确定靶点层位并根据地震反射情况确定靶点坐标和靶点深度;步骤3,确定新井井号并根据新井井口坐标和靶点坐标模拟井轨迹;步骤4,根据模拟井轨迹,落实井位;步骤5,确定新井的分层,并完善新井参数表;以及步骤6,根据新井风险不同分平台排出打井顺序。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在步骤1中,通过静态资料的叠合有效厚度等值图预测新井井位的储层厚度,将井位布置在叠合有效厚度大于6m的范围内。
在步骤1中,根据新井周围老井的采油井月度数据、注水井月度数据、老井卡封、解封这些措施作业以及邻井吸水剖面测试资料分析确定新井的井别,分析新井与老井砂体的连通性。
在步骤1中,将靶点加载到地震库中,根据靶点的地震反射特征确定储层发育情况;分别做过新井轨迹、过邻近老井和新井靶点的地震剖面切片,确定靶点反射轴的强弱、砂体横向连通情况、砂体纵向钻遇情况。
在步骤2中,从地震反射情况看,若纵向层少或预计钻遇总厚度薄时,给两个靶点;从地震剖面读取靶点层位、靶点坐标及靶点深度。
在步骤3中,根据平台名称确定新井井号,并根据井口坐标和靶点坐标模拟轨迹,模拟过程要考虑已有管线和井筒,要求新井轨迹距老井至少40m,防止钻井过程中发生碰撞。
在步骤4中,将模拟好的轨迹重新加入地震库,每口新井做过平台、过邻近老井的多条剖面,针对新井钻遇砂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优化调整靶点位置或者增设次靶点;对于需调整井位落实靶点及深度,需重新确定靶点并再次模拟轨迹。
在步骤5中,对落实好的井位确定出分层坐标,制作新井分层井位文件,做有效厚度等值图和顶面构造图,读出所有层位的预测油层厚度和顶面深度,修改新井参数表;根据油水井关系确定射孔层位、厚度,完善其他参数。
在步骤6中,根据平台和储层风险情况排出钻井顺序,先打一口落实井,之后风险井与落实井穿插打,相互关联的风险井之间要间隔2-3口井,以便留出完钻新井跟踪分析、后续井位优化调整的时间;当两口关联风险井分属不同平台时,落实平台开钻时间,预计进度,合理排出相对打井顺序,留出调整时间。
本发明中的基于井组平台开发的滩浅海油田井位设计方法,通过多轮次优化,全方位设计,即满足靶点设计要求,又满足井组平台开发模式的需要。该方法技术思路清楚、应用简单,突破了以往只考虑靶点储层的方法,与以往相比具有更好的操作性,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利于推广。为实现井组平台井位设计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该方法在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埕岛油田主体区块获得应用,成功设计新井81口,钻井成功率10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基于井组平台开发的滩浅海油田井位设计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靶点地震反射特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新井模拟轨迹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新井防碰扫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靶点与次靶点地震反射特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井组平台井口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作详细说明如下。
在步骤101,根据静态资料、动态资料以及地震资料确定新井的储层发育情况。通过静态资料的叠合有效厚度等值图预测新井井位的储层厚度,新井井位不仅要满足单井钻遇厚度的需要,而且要满足井距的需要。静态资料需在叠合有效厚度等值图上确定新井井位的储层厚度是否满足单井钻遇厚度的需要,一般要把井位布置在叠合厚度大于6m的范围内。
要根据新井周围老井的采油井月度数据、注水井月度数据、老井卡封、解封等措施作业以及邻井吸水剖面测试资料分析确定新井的井别,分析新井与老井砂体的连通性。
把靶点加载到地震库中,根据靶点的地震反射特征确定储层发育情况。过平台拉地震剖面,过邻近老井、新井(设计注采对应的井)拉地震剖面对比:确定靶点反射轴的强弱、砂体横向连通情况、砂体纵向钻遇情况。流程进入到步骤102。
在步骤102,根据储层发育情况和井网井距分析确定靶点层位并根据地震反射情况确定靶点坐标和靶点深度,如需要可给两个靶点。从地震反射情况看,若纵向层少或预计钻遇总厚度薄时,可给两个靶点。但两靶点的斜度不要太大或者太小,以免钻井无法实施,减少返工的机率。从地震剖面读取靶点层位、靶点坐标及靶点深度。图2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地震剖面图,本实例中O8E-2为设计新井,12A-7和12B-4为周围邻近的2口老井,O8E-2设计靶点层位为52,从图2的技术流程图看出O8E-2新井52地震反射轴强,且与12B-4连通性好,12B-4该层钻遇砂体8.0m,由此判断O8E-2井靶点储层发育好。流程进入到步骤103。
在步骤103,确定新井井号并根据新井井口坐标和靶点坐标模拟井轨迹。根据平台名称确定新井井号,并根据井口坐标和靶点坐标模拟轨迹,模拟过程要考虑已有管线和井筒,要求新井轨迹距老井至少30m,防止钻井过程中发生碰撞。图3为22FC井组新井模拟轨迹,图4为其中一口井22FC-1井的防碰扫描结果,从扫描结果看22FC-1井与1FC-1井在垂深1154.63m处相距仅5.27m,不符合防碰要求,因此需重新模拟轨迹,直到全部达到防碰要求,流程进入到步骤104。
在步骤104,将模拟好的轨迹重新加入地震库,每口新井做过平台、过邻近老井的多条剖面,针对新井钻遇砂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优化调整靶点位置或者增设次靶点。对于需调整井位落实靶点及深度,需重新研究确定靶点并再次模拟轨迹。图5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地震剖面图,20CA-9为新井的模拟轨迹在地震中的剖面,从地震剖面看出,主靶点和次靶点发射强,储层发育好,流程进入到步骤105。否则重新进行流程102~105,继续修改井位,最终使模拟井轨迹在地震反射较好,靶点和次靶点井位坐标符合井网、井距要求。
在步骤105,对落实好的井位确定出分层坐标,制作新井分层井位文件,做有效厚度等值图和顶面构造图,读出所有层位的预测油层厚度和顶面深度,修改新井参数表。根据油水井关系确定射孔层位、厚度,完善其他参数。
在步骤106中,根据平台和储层风险情况排出钻井顺序。先打一口落实井,增强信心。之后风险井与落实井穿插打,相互关联的风险井之间要间隔2-3口井,以便留出完钻新井跟踪分析、后续井位优化调整的时间。当两口关联风险井分属不同平台时,尽量落实平台开钻时间,预计进度,合理排出相对打井顺序,留出调整时间。图6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的一个井组平台的井口分布图,根据风险分析确定的钻井顺序为:CB22FC-4→-1→-9→-P1→-3→-13→-11→-7→-12→-6→-8→-2→-P2→-10→-5。
Claims (9)
1.基于井组平台开发的滩浅海油田井位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基于井组平台开发的滩浅海油田井位设计方法包括:
步骤1,根据静态资料、动态资料以及地震资料确定新井的储层发育情况;
步骤2,根据储层发育情况和井网井距分析确定靶点层位并根据地震反射情况确定靶点坐标和靶点深度;
步骤3,确定新井井号并根据新井井口坐标和靶点坐标模拟井轨迹;
步骤4,根据模拟井轨迹,落实井位;
步骤5,确定新井的分层,并完善新井参数表;以及
步骤6,根据新井风险不同分平台排出打井顺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井组平台开发的滩浅海油田井位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通过静态资料的叠合有效厚度等值图预测新井井位的储层厚度,将井位布置在叠合有效厚度大于6m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井组平台开发的滩浅海油田井位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根据新井周围老井的采油井月度数据、注水井月度数据、老井卡封、解封这些措施作业以及邻井吸水剖面测试资料分析确定新井的井别,分析新井与老井砂体的连通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井组平台开发的滩浅海油田井位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将靶点加载到地震库中,根据靶点的地震反射特征确定储层发育情况;分别做过新井轨迹、过邻近老井和新井靶点的地震剖面切片,确定靶点反射轴的强弱、砂体横向连通情况、砂体纵向钻遇情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井组平台开发的滩浅海油田井位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从地震反射情况看,若纵向层少或预计钻遇总厚度薄时,给两个靶点;从地震剖面读取靶点层位、靶点坐标及靶点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井组平台开发的滩浅海油田井位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根据平台名称确定新井井号,并根据井口坐标和靶点坐标模拟轨迹,模拟过程要考虑已有管线和井筒,要求新井轨迹距老井至少40m,防止钻井过程中发生碰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井组平台开发的滩浅海油田井位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将模拟好的轨迹重新加入地震库,每口新井做过平台、过邻近老井的多条剖面,针对新井钻遇砂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优化调整靶点位置或者增设次靶点;对于需调整井位落实靶点及深度,需重新确定靶点并再次模拟轨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井组平台开发的滩浅海油田井位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5中,对落实好的井位确定出分层坐标,制作新井分层井位文件,做有效厚度等值图和顶面构造图,读出所有层位的预测油层厚度和顶面深度,修改新井参数表;根据油水井关系确定射孔层位、厚度,完善其他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井组平台开发的滩浅海油田井位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6中,根据平台和储层风险情况排出钻井顺序,先打一口落实井,之后风险井与落实井穿插打,相互关联的风险井之间要间隔2-3口井,以便留出完钻新井跟踪分析、后续井位优化调整的时间;当两口关联风险井分属不同平台时,落实平台开钻时间,预计进度,合理排出相对打井顺序,留出调整时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05847.5A CN106294915A (zh) | 2015-06-04 | 2015-06-04 | 基于井组平台开发的滩浅海油田井位设计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305847.5A CN106294915A (zh) | 2015-06-04 | 2015-06-04 | 基于井组平台开发的滩浅海油田井位设计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94915A true CN106294915A (zh) | 2017-01-04 |
Family
ID=57659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305847.5A Pending CN106294915A (zh) | 2015-06-04 | 2015-06-04 | 基于井组平台开发的滩浅海油田井位设计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294915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29719A (zh) * | 2017-02-21 | 2018-03-23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海上油藏新区经济最优井网的优化设计方法 |
CN108756745A (zh) * | 2018-04-28 | 2018-11-06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平台丛式井钻井方法 |
CN109270578A (zh) * | 2018-10-08 | 2019-01-25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滩浅海低品位油藏滚动开发方法 |
CN109973070A (zh) * | 2019-03-26 | 2019-07-05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海上采修一体化平台滚动井位部署方法 |
CN112554861A (zh) * | 2019-09-25 | 2021-03-2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防压裂干扰绕障轨道设计方法 |
CN114320274A (zh) * | 2021-12-31 | 2022-04-12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海上油田浅层气预测及预钻井方案设计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46849A (zh) * | 2011-10-28 | 2014-07-23 | 界标制图有限公司 | 基于复杂断裂模型进行井规划的方法及系统 |
CN104110243A (zh) * | 2013-04-16 | 2014-10-22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跨断块水平井组合平面相邻小断块开发的方法 |
CN104251135A (zh) * | 2013-06-28 | 2014-12-3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大斜度井空间归位方法 |
-
2015
- 2015-06-04 CN CN201510305847.5A patent/CN10629491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946849A (zh) * | 2011-10-28 | 2014-07-23 | 界标制图有限公司 | 基于复杂断裂模型进行井规划的方法及系统 |
CN104110243A (zh) * | 2013-04-16 | 2014-10-22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利用跨断块水平井组合平面相邻小断块开发的方法 |
CN104251135A (zh) * | 2013-06-28 | 2014-12-31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大斜度井空间归位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韩雪银 等: "丛式井防碰技术在金县1-1油田的应用", 《中国海上油气》 *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29719A (zh) * | 2017-02-21 | 2018-03-23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海上油藏新区经济最优井网的优化设计方法 |
CN108756745A (zh) * | 2018-04-28 | 2018-11-06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平台丛式井钻井方法 |
CN109270578A (zh) * | 2018-10-08 | 2019-01-25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滩浅海低品位油藏滚动开发方法 |
CN109973070A (zh) * | 2019-03-26 | 2019-07-05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海上采修一体化平台滚动井位部署方法 |
CN112554861A (zh) * | 2019-09-25 | 2021-03-26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防压裂干扰绕障轨道设计方法 |
CN112554861B (zh) * | 2019-09-25 | 2022-07-15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防压裂干扰绕障轨道设计方法 |
CN114320274A (zh) * | 2021-12-31 | 2022-04-12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海上油田浅层气预测及预钻井方案设计方法 |
CN114320274B (zh) * | 2021-12-31 | 2023-08-11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海上油田浅层气预测及预钻井方案设计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294915A (zh) | 基于井组平台开发的滩浅海油田井位设计方法 | |
Marongiu-Porcu et al. | Advanced modeling of interwell-fracturing interference: an Eagle Ford shale-oil study | |
CN104459775B (zh) | 基于微地震监测数据的页岩气藏裂缝建模方法 | |
CN101617101B (zh) | 井和泄流位置的自动化油田开发方案 | |
US10309216B2 (en) | Method of upscaling a discrete fracture network model | |
CN105952427A (zh) | 一种低渗透油藏注水诱导裂缝的预测与评价方法 | |
Simpson et al. | Study of stress shadow effects in Eagle Ford shale: Insight from field data analysis | |
Cadwallader et al. | An Integrated Dataset Centered Around Distributed Fiber Optic Monitoring-Key to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a Geo-Engineered Completion Optimization Program in the Eagle Ford Shale | |
Todd et al. | An Evaluation of EOR Potential in the Elm Coulee Bakken Formation, Richland County, Montana | |
Li et al. | A new approach to increased land reclamation rate in a coal mining subsidence area: A case‐study of Guqiao Coal Mine, China | |
CN110197013B (zh) | 基于Morphing的河床基岩面建模方法 | |
Dumitrache et al. |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to production optimization through hydraulic fracturing stimulation and geomechanical modelling in Clair Field | |
CN104251135B (zh) | 大斜度井空间归位方法 | |
Pankaj et al. | Introducing Hydraulic Fracture Heat Maps: Deriving Completion Changes to Increase Production in the Wolfcamp Formation | |
Jin et al. | Successful fracture stimulation in the first joint appraisal shale gas project in China | |
Virues et al. | Improving understanding of complex fracture geometry of the Canadian horn river shale gas using unconventional fracture propagation model in multi-staged horizontal wells | |
CN115130268A (zh) | 油藏注采方案设计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Bachar et al. | Advanced Technique In Designing An Inflow Control Device Comple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Giant Offshore Oilfield In The UAE | |
Zeng et al. | Pore pressure disturbance induced by multistage hydraulic fracturing in shale gas: modelling and field application | |
Ambastha et al. | Full-Field Parallel Simulation Model: A Unique Tool for Reservoir Management of the Greater Burgan Oil Field | |
Dang et al. | A successful story of integration geo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reservoir simulation, assisted history matching and EOR in a giant fractured granite basement: a road map to maximize recovery in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s | |
RU2804946C1 (ru) | Способ интенсификации добычи нефти в скважине | |
Ali et al. | Assisted Field Development Planning Through Well Placement Automation | |
Goyal et al. | Reconciliation of Production data and Geology for Robust Development Plan | |
Dormenev | Waterflood Optimization on the West Siberia Field with Hydrodynamic Model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104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