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93027B - 设备标识通告方法、交互方法及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设备标识通告方法、交互方法及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93027B
CN106293027B CN201510282451.3A CN201510282451A CN106293027B CN 106293027 B CN106293027 B CN 106293027B CN 201510282451 A CN201510282451 A CN 201510282451A CN 106293027 B CN106293027 B CN 1062930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ormation
user equipment
region
mark
field str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2824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93027A (zh
Inventor
刘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igu Ruituo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igu Ruituo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igu Ruituo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igu Ruituo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28245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930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93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30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930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930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互方法及用户设备。一种交互方法包括:一用户设备至少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一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的第一形变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包含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场的介质;根据所述第一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告设备自身标识的方案。

Description

设备标识通告方法、交互方法及用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交互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设备标识通告方法、交互方法及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之间经常需要进行无线数据传输,而在无线数据传输之前首先要确定通讯对方的标识(Identification,简称ID),比如媒体介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MAC)地址、IP地址等。针对确定通讯对方的标识,通常可以通过无线协议的设备发现和用户选择等方式来实现。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告设备自身标识的方案。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确定对方设备标识的方案。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设备标识通告方法,包括:
一用户设备至少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一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的第一形变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包含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场的介质;
根据所述第一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的第一形变信息,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和所述介质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中的区域分布,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的第一形变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标识的类型,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的第二形变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根据所述标识的类型,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的第二形变信息,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标识的类型,确定所述类型对应的一第二场的第二场强分布;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场强分布,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的第二形变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包含所述介质。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中与所述标识对应的起始位置,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三可形变区域为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的第三形变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中与所述标识对应的结束位置,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四可形变区域为至少一个结束对齐区域;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结束对齐区域的第四形变信息;
根据所述第四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结束对齐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形变信息包括:形变方向、形变程度。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形变信息还包括:形变形状。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场为磁场,所述介质为磁性介质。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识包括以下任一种:地址、主机号、接口标识、设备名。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交互方法,包括:
一用户设备确定另一用户设备产生的一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标识。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场由所述另一用户设备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标识的类型;
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标识,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和所述标识的类型,确定所述标识。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标识的类型,包括:
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的第二形变信息;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形变信息,确定所述标识的类型。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形变信息包括:形变方向、形变程度。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形变信息还包括:形变形状。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标识的类型,包括:
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产生的一第二场的第二场强分布;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场强分布,确定所述标识的类型。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三可形变区域的第三形变信息;
确定所述第三形变信息与预设的起始对齐信息匹配的至少一个第三可形变区域为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
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标识,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和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确定所述标识。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第四可形变区域的第四形变信息;
根据所述第四形变信息与预设的结束对齐信息匹配的至少一个第四可形变区域为至少一个结束始对齐区域;
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和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确定所述标识,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所述至少一个结束始对齐区域,确定所述标识。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产生的至少一个第三场的第三场强分布;
确定所述第三场强分布与预设的起始对齐场强分布匹配的一第三场为起始对齐场;
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标识,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和所述起始对齐场,确定所述标识。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产生的至少一个第四场的第四场强分布;
确定所述第四场强分布与预设的结束对齐场强分布匹配的一第四场为结束对齐场;
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和所述起始对齐场,确定所述标识,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所述起始对齐场、所述结束始对齐场,确定所述标识。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场为磁场。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产生的一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磁场传感器确定所述第一场强分布。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识包括以下任一种:地址、主机号、接口标识、设备名。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一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的第一形变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包含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场的介质;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和所述介质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中的区域分布,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的第一形变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标识的类型,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的第二形变信息;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至少根据所述标识的类型,确定所述类型对应的一第二场的第二场强分布;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场强分布,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的第二形变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包含所述介质。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中与所述标识对应的起始位置,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三可形变区域为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的第三形变信息;
第三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中与所述标识对应的结束位置,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四可形变区域为至少一个结束对齐区域;
第七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结束对齐区域的第四形变信息;
第四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四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结束对齐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形变信息包括:形变方向、形变程度。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形变信息还包括:形变形状。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场为磁场,所述介质为磁性介质。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识包括以下任一种:地址、主机号、接口标识、设备名。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另一用户设备产生的一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标识。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场由所述另一用户设备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标识的类型;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和所述标识的类型,确定所述标识。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的第二形变信息;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形变信息,确定所述标识的类型。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形变信息包括:形变方向、形变程度。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形变信息还包括:形变形状。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产生的一第二场的第二场强分布;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场强分布,确定所述标识的类型。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三可形变区域的第三形变信息;
第五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形变信息与预设的起始对齐信息匹配的至少一个第三可形变区域为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和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确定所述标识。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六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第四可形变区域的第四形变信息;
第七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四形变信息与预设的结束对齐信息匹配的至少一个第四可形变区域为至少一个结束始对齐区域;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所述至少一个结束始对齐区域,确定所述标识。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八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产生的至少一个第三场的第三场强分布;
第九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场强分布与预设的起始对齐场强分布匹配的一第三场为起始对齐场;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和所述起始对齐场,确定所述标识。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
第十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产生的至少一个第四场的第四场强分布;
第十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四场强分布与预设的结束对齐场强分布匹配的一第四场为结束对齐场;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所述起始对齐场、所述结束始对齐场,确定所述标识。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场为磁场。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至少一个磁场传感器确定所述第一场强分布。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上述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标识包括以下任一种:地址、主机号、接口标识、设备名。
为实现上述第一个目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包含用于形成一第一场的介质;
存储器,用于存放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所述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至少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的第一形变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
为实现上述第二个目的,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用户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放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所述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另一用户设备产生的一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标识。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场为磁场,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磁场传感器,用于探测所述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并将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以上多个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一用户设备至少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一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的第一形变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包含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场的介质,根据所述第一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提供了一种通告设备自身标识的方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标识通告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
图2A为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的一种形变的示意图;
图2B为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的又一种形变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场景中的一种形变的俯视图;
图3B为图3A所示形变的截面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交互方法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5B~5D分别为图5A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B~6F分别为图6A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B为图7A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8B、8C分别为图8A所示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标识通告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110、一用户设备至少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一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一种: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可形变区域,所述至少一个可形变区域可以位于所述用户设备上的任意位置,比如边框上、显示屏上,所述至少一个可形变区域可以由任意柔性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包括以下任一种:地址、主机号、接口标识、设备名。其中,所述地址可以是所述用户设备的IP地址或MAC地址等,所述IP地址可以是IPv4地址或IPv6地址;所述主机号是所述用户设备的IPv4地址中的主机号;所述接口标识是所述用户设备的IPv6地址中的接口标识。
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识与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对应。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场强分布指示了所述第一场中各部分的场强。
120、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的第一形变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包含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场的介质。
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为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或者多个第一可形变区域。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为多个第一可形变区域时,所述多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中的每个第一可形变区域均有自己的第一形变信息,或者,所述多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可形变区域有共同的第一形变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形变信息可选地包括但不限于:形变方向、形变程度。其中,所述形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凸出、凹进,所述形变程度标识凸出或凹进的程度,可选地,用凸出或凹进的最大距离表示所述形变程度。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形变信息还包括:形变形状,其中,所述形变形状为形变后的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方形、弧形。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为多个第一可形变区域时,各第一可形变区域的形变方向可能相同或者不同,各第一可形变区域的形变程度也可能相同或者不同,各第一可形变区域的形变形状也可能相同或者不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包含所述介质是指,构成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的柔性材料包含所述介质。
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不仅取决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的第一形变信息,还取决于所述介质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中的分布,可选地,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的第一形变信息,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和所述介质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中的区域分布,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的第一形变信息。
其中,所述区域分布可选地为所述介质在所述第一可形变区域中的密度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场可选地是磁场,相应地,所述介质可选地为磁性介质。
130、根据所述第一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
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为多个第一可形变区的场景中,可选地,120中确定了所述多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中的每个第一可形变区域各自的第一形变信息,相应地,130中分别根据各第一可形变区域的第一形变信息对应地控制该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或者,120中确定了该多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可形变区域的第一形变信息,相应地,130中根据该第一形变信息控制该多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举例来说,120中确定了依次相连4个第一可形变区域A、B、C、D,其中,区域A的形变方向为凸出、形变程度为2厘米,区域B的形变方向为凹进,形变程度为1厘米,区域C的形变方向为凸出、形变程度为1厘米,区域B的形变方向为凹进,形变程度为2厘米,130中分别控制区域A~D产生与各自形变方向、形变程度对应的形变,如图2A所示。又举例来说,120中确定了依次相连的4个第一可形变区域A、B、C、D,其中,区域A~D作为一个整体的可形变区域的形变方向为凸出、形变程度为2厘米,130中控制区域A~D作为一个整体的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如图2B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当120中确定一可形变区域的形变程度为0时,130中控制该可形变区域不产生形变。
本实施例中,130之后,所述用户设备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具有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的所述第一场。
本实施例通过一用户设备至少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一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的第一形变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包含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场的介质,根据所述第一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提供了一种通告设备自身标识的方案。
以下通过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进一步地描述本实施例的方法。
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可选地仅有一种类型,相应地,该种类型对于所有用户设备来说为默认类型,或者,所述标识可选地有多种类型,也就是说,所述用户设备有时可以根据自身的一种类型的标识控制产生对应的形变,有时又可以根据自身的另一种类型的标识控制产生对应的形变。在所述标识有多种类型的场景中,为了便于其它用户设备解析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所述用户设备可选地还指示所述标识的类型,比如,所述用户设备指示所述标识是IPv4地址还是设备名。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通过形变的方式指示所述标识的类型。在此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还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标识的类型,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的第二形变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为所述用户设备上除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之外的至少一个可形变区域。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为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或者多个第二可形变区域。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为多个第二可形变区域时,所述多个第二可形变区域中的每个第二可形变区域均有自己的第二形变信息,或者,所述多个第二可形变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可形变区域有共同的第二形变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形变信息可选地包括但不限于:形变方向、形变程度。其中,所述形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凸出、凹进,所述形变程度标识凸出或凹进的程度,可选地,用凸出或凹进的最大距离表示所述形变程度。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二形变信息还包括:形变形状,其中,所述形变形状为形变后的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方形、弧形。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为多个第二可形变区域时,各第二可形变区域的形变方向可能相同或者不同,各第二可形变区域的形变程度也可能相同或者不同,各第二可形变区域的形变形状也可能相同或者不同。
其中,至少根据所述标识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二形变信息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可选地,所述至少根据所述标识的类型,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的第二形变信息,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标识的类型,确定所述类型对应的一第二场的第二场强分布;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场强分布,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的第二形变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包含所述介质。
其中,所述第二场可选地为与所述第一场同类型的场,比如,所述第一场为磁场,所述第二场也为磁场。另外,由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与所述第一可形变区域处于所述用户设备上不同的位置,所述第二场与所述第一场相应地可以从空间上来划分。
其中,所述第二场强分布指示了所述第二场中各部分的场强。
其中,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二场强分布,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的第二形变信息的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第一形变信息的实现方式,
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识通常由多个字符组成,而该多个字符在所述标识中有一定的顺序,为了便于其它用户设备准确地识别出该多个字符按一定顺序组成的所述标识,所述用户设备可选地还指示所述标识中字符的顺序。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还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中与所述标识对应的起始位置,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三可形变区域为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的第三形变信息;
根据所述第三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可形变区域为所述用户设备上除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之外的至少一个可形变区域。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为一个起始对齐区域或者多个起始对齐区域。当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为多个起始对齐区域时,所述多个起始对齐区域中的每个起始对齐区域均有自己的第三形变信息,或者,所述多个起始对齐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可形变区域有共同的第三形变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形变信息可选地包括但不限于:形变方向、形变程度。其中,所述形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凸出、凹进,所述形变程度标识凸出或凹进的程度,可选地,用凸出或凹进的最大距离表示所述形变程度。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三形变信息还包括:形变形状,其中,所述形变形状为形变后的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方形、弧形。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为多个起始对齐区域时,各起始对齐区域的形变方向可能相同或者不同,各起始对齐区域的形变程度也可能相同或者不同,各起始对齐区域的形变形状也可能相同或者不同。
其中,所述第三形变信息可选地是预先设定好。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还有利于划定所述第一场的空间范围。
在上述起始对齐区域的基础上,为了更准确地划定所述第一场的空间范围,所述用户设备还可选地指示结束对齐区域,相应地,本实施例还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中与所述标识对应的结束位置,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四可形变区域为至少一个结束对齐区域;
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结束对齐区域的第四形变信息;
根据所述第四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结束对齐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四可形变区域为所述用户设备上除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可形变区域之外的至少一个可形变区域。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结束对齐区域为一个结束对齐区域或者多个结束对齐区域。当所述至少一个结束对齐区域为多个结束对齐区域时,所述多个结束对齐区域中的每个结束对齐区域均有自己的第四形变信息,或者,所述多个结束对齐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可形变区域有共同的第四形变信息。
其中,所述第四形变信息可选地包括但不限于:形变方向、形变程度。其中,所述形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凸出、凹进,所述形变程度标识凸出或凹进的程度,可选地,用凸出或凹进的最大距离表示所述形变程度。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四形变信息还包括:形变形状,其中,所述形变形状为形变后的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方形、弧形。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至少一个结束对齐区域为多个结束对齐区域时,各结束对齐区域的形变方向可能相同或者不同,各结束对齐区域的形变程度也可能相同或者不同,各结束对齐区域的形变形状也可能相同或者不同。
其中,所述第四形变信息可选地是预先设定好。
图3A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场景中的一种形变的俯视图;图3B为图3A所示形变的截面图。在图3A、图3B所示的场景中,所述用户设备在一个侧面上至少包括如图所示的40个可形变区域,从左到右依次标识为区域1~区域40,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为所述用户设备的IPv4地址,具体为192.168.0.30,二进制表示为1100000.10101000.00000000.00011110;110中至少根据该标识确定一磁场的场强分布,120中根据该场强分布确定区域5~区域36的形变信息,其中,区域5~区域12一一对应IPv4地址中的第一组八个比特,即1100000,区域13~区域20一一对应IPv4地址中的第二组八个比特,即10101000,区域21~区域28一一对应IPv4地址中的第三组八个比特,即00000000,区域29~区域36一一对应IPv4地址中的第四组八个比特,即00011110,具体地,比特值为1的比特对应的区域的形变方向均为突出、形变程度均为1厘米、形变形状均为方形,比特值为0的比特对应的区域的形变程度为0、即不形变,在此基础上,可选地,进一步确定在区域5的左侧的区域1~区域4均为起始对齐区域,确定区域1~区域4的形变信息,具体地,区域1~区域4作为一个整体,其形变方向为凸出、形变程度为1厘米、形变形状为弧形,进一步可选地,还确定在区域36的右侧的区域37~区域40均为结束对齐区域,确定区域37~区域40的形变信息,具体地,区域37~区域40作为一个整体,其形变方向为凹进、形变程度为1厘米、形变形状为弧形;依照上述确定的区域1~区域40的形变信息控制区域1~区域40产生如图3A和图3B所示的形变,具体地,图3A中一个区域中有斜条纹填充表示该区域的形变方向为凸出,一个区域中有小圆点填充表示该区域的形变方向为凹进,一个区域中无填充表示该区域不形变,图3B中的虚线表示对应区域未形变前的状态。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交互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
410、一用户设备确定另一用户设备产生的一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一种: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
本实施例中,所述另一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一种: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场可选地是磁场。
420、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标识包括以下任一种:地址、主机号、接口标识、设备名。其中,所述地址可以是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IP地址或MAC地址等,所述IP地址可以是IPv4地址或IPv6地址;所述主机号是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IPv4地址中的主机号;所述接口标识是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IPv6地址中的接口标识。
本实施例中,所述另一用户设备通过自身产生的具有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的所述第一场来指示自身的标识,即,所述第一场强分布与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标识存在对应关系。可选地,所述第一场由所述另一用户设备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具体地,所述另一用户设备采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标识通告方法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方法产生所述第一场,也就是说,所述另一用户设备根据与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对应的第一形变信息,控制包含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场的介质的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从而产生具有与所述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的所述第一场。
本实施例通过一用户设备确定另一用户设备产生的一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标识,提供了一种确定对方设备标识的方案。
以下通过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进一步地描述本实施例的方法。
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可选地仅有一种类型,相应地,该种类型对于所述用户设备来说为默认类型,或者,所述标识可选地有多种类型,也就是说,所述另一用户设备有时可以根据自身的一种类型的标识控制产生对应的形变,有时又可以根据自身的另一种类型的标识控制产生对应的形变。在所述标识有多种类型的场景中,为了便于所述用户设备解析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标识,所述用户设备可选地先确定所述标识的类型,比如,所述标识是IPv4地址还是设备名。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还包括:
确定所述标识的类型;
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标识,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和所述标识的类型,确定所述标识。
其中,所述标识的类型可选地分为:地址、主机号、接口标识、设备名,其中,地址又进一步分为:IPv4地址、IPv6地址、MAC地址。
在此实现方式中,确定所述标识的类型的实现方式有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中,所述确定所述标识的类型,包括:
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的第二形变信息;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形变信息,确定所述标识的类型。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为所述另一用户设备上除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之外的至少一个可形变区域。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为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或者多个第二可形变区域。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为多个第二可形变区域时,所述多个第二可形变区域中的每个第二可形变区域均有自己的第二形变信息,或者,所述多个第二可形变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可形变区域有共同的第二形变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形变信息可选地包括但不限于:形变方向、形变程度。其中,所述形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凸出、凹进,所述形变程度标识凸出或凹进的程度,可选地,用凸出或凹进的最大距离表示所述形变程度。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二形变信息还包括:形变形状,其中,所述形变形状为形变后的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方形、弧形。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为多个第二可形变区域时,各第二可形变区域的形变方向可能相同或者不同,各第二可形变区域的形变程度也可能相同或者不同,各第二可形变区域的形变形状也可能相同或者不同。
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二形变信息确定所述标识的类型有多种实现方式。举例来说,可以预先设定每种类型与形变信息的对应关系,比如每种类型对应一种形变信息,相应地,可以根据上述对应关系和所述第二形变信息,确定与所述第二形变信息对应的类型。
在又一种可能的场景中,所述确定所述标识的类型,包括:
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产生的一第二场的第二场强分布;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场强分布,确定所述标识的类型。
其中,所述另一用户设备通过自身产生的具有所述第二场强分布的所述第二场来指示所述标识的类型,即,所述第二场强分布与所述类型存在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第二场与所述第一场位于不同的空间范围。可选地,所述第二场由所述另一用户设备上除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之外的至少一个区域产生。
其中,所述第二场可选地为磁场。
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识通常由多个字符组成,而该多个字符在所述标识中有一定的顺序,为了便于所述用户设备准确地识别出该多个字符按一定顺序组成的所述标识,所述另一用户设备可选地还指示所述标识中字符的顺序。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还包括:
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三可形变区域的第三形变信息;
确定所述第三形变信息与预设的起始对齐信息匹配的至少一个第三可形变区域为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
相应地,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标识,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和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确定所述标识。
其中,所述另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来指示所述第一场中与所述标识对应的起始位置。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可形变区域为所述另一用户设备上除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之外的至少一个可形变区域。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为一个起始对齐区域或者多个起始对齐区域。当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为多个起始对齐区域时,所述多个起始对齐区域中的每个起始对齐区域均有自己的第三形变信息,或者,所述多个起始对齐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可形变区域有共同的第三形变信息。
其中,所述第三形变信息可选地包括但不限于:形变方向、形变程度。其中,所述形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凸出、凹进,所述形变程度标识凸出或凹进的程度,可选地,用凸出或凹进的最大距离表示所述形变程度。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三形变信息还包括:形变形状,其中,所述形变形状为形变后的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方形、弧形。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为多个起始对齐区域时,各起始对齐区域的形变方向可能相同或者不同,各起始对齐区域的形变程度也可能相同或者不同,各起始对齐区域的形变形状也可能相同或者不同。
其中,对于所述另一用户设备来说,所述第三形变信息可选地是预先设定好,即设定为所述起始对齐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还有利于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场的空间范围。
在上述起始对齐区域的基础上,为了便于所述用户设备更准确地确定所述第一场的空间范围,所述另一用户设备还可选地指示所述第一场中与所述标识对应的结束位置,相应地,本实施例还包括:
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第四可形变区域的第四形变信息;
根据所述第四形变信息与预设的结束对齐信息匹配的至少一个第四可形变区域为至少一个结束对齐区域;
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和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确定所述标识,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所述至少一个结束始对齐区域,确定所述标识。
其中,所述另一用户设备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结束对齐区域来指示所述第一场中与所述标识对应的结束位置。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四可形变区域为所述另一用户设备上除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可形变区域之外的至少一个可形变区域。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结束对齐区域为一个结束对齐区域或者多个结束对齐区域。当所述至少一个结束对齐区域为多个结束对齐区域时,所述多个结束对齐区域中的每个结束对齐区域均有自己的第四形变信息,或者,所述多个结束对齐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可形变区域有共同的第四形变信息。
其中,所述第四形变信息可选地包括但不限于:形变方向、形变程度。其中,所述形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凸出、凹进,所述形变程度标识凸出或凹进的程度,可选地,用凸出或凹进的最大距离表示所述形变程度。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四形变信息还包括:形变形状,其中,所述形变形状为形变后的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方形、弧形。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至少一个结束对齐区域为多个结束对齐区域时,各结束对齐区域的形变方向可能相同或者不同,各结束对齐区域的形变程度也可能相同或者不同,各结束对齐区域的形变形状也可能相同或者不同。
其中,对于所述另一用户设备来说,所述第四形变信息可选地是预先设定好,即设定为所述结束对齐信息。
在又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还包括:
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产生的至少一个第三场的第三场强分布;
确定所述第三场强分布与预设的起始对齐场强分布匹配的一第三场为起始对齐场;
相应地,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标识,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和所述起始对齐场,确定所述标识。
其中,所述另一用户设备通过自身产生的具有与所述起始对齐场强分布匹配的第三场强分布的所述第三场来指示所述第一场中与所述标识对应的起始位置。
其中,所述第三场与所述第一场位于不同的空间范围。可选地,所述第三场由所述另一用户设备上除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之外的至少一个区域产生。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三场可选地均为磁场。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起始对齐场还有利于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场的空间范围。
在上述起始对齐场的基础上,为了便于所述用户设备更准确地确定所述第一场的空间范围,所述另一用户设备还可选地指示所述第一场中与所述标识对应的结束位置,相应地,本实施例还包括:
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产生的至少一个第四场的第四场强分布;
确定所述第四场强分布与预设的结束对齐场强分布匹配的一第四场为结束对齐场;
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和所述起始对齐场,确定所述标识,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所述起始对齐场、所述结束始对齐场,确定所述标识。
其中,所述另一用户设备通过自身产生的具有与所述结束对齐场强分布匹配的第四场强分布的所述第四场来指示所述第一场中与所述标识对应的结束位置。
其中,所述第四场与所述第一场、所述第三场位于不同的空间范围。可选地,所述第四场由所述另一用户设备上除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之外的至少一个区域产生。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四场可选地均为磁场。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场景中,所述第一场为磁场。在此场景中,410有多种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用户设备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产生的一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通过至少一个磁场传感器确定所述第一场强分布。
具体地,磁性介质与所述磁场传感器越靠近,所述磁场传感器检测到的磁场场强越大;与所述磁场传感器靠近的磁性介质的面积越大,所述磁场传感器检测到的磁场场强越大。
其中,所述磁场传感器可选地为霍尔传感器。
图5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A所示,用户设备500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51,用于至少根据用户设备500的标识,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一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
第二确定模块52,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用户设备500上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的第一形变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包含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场的介质;
第一控制模块5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50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一种: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500包括至少一个可形变区域,所述至少一个可形变区域可以位于用户设备500上的任意位置,比如边框上、显示屏上,所述至少一个可形变区域可以由任意柔性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500的标识包括以下任一种:地址、主机号、接口标识、设备名。其中,所述地址可以是用户设备500的IP地址或MAC地址等,所述IP地址可以是IPv4地址或IPv6地址;所述主机号是用户设备500的IPv4地址中的主机号;所述接口标识是用户设备500的IPv6地址中的接口标识。
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识与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对应。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场强分布指示了所述第一场中各部分的场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为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或者多个第一可形变区域。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为多个第一可形变区域时,所述多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中的每个第一可形变区域均有自己的第一形变信息,或者,所述多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可形变区域有共同的第一形变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形变信息可选地包括但不限于:形变方向、形变程度。其中,所述形变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凸出、凹进,所述形变程度标识凸出或凹进的程度,可选地,用凸出或凹进的最大距离表示所述形变程度。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一形变信息还包括:形变形状,其中,所述形变形状为形变后的截面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方形、弧形。需要说明的是,当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为多个第一可形变区域时,各第一可形变区域的形变方向可能相同或者不同,各第一可形变区域的形变程度也可能相同或者不同,各第一可形变区域的形变形状也可能相同或者不同。
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包含所述介质是指,构成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的柔性材料包含所述介质。
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不仅取决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的第一形变信息,还取决于所述介质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中的分布,可选地,第二确定模块52具体用于: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和所述介质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中的区域分布,确定用户设备500上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的第一形变信息。
其中,所述区域分布可选地为所述介质在所述第一可形变区域中的密度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场可选地是磁场,相应地,所述介质可选地为磁性介质。
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为多个第一可形变区的场景中,可选地,第二确定模块52确定了所述多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中的每个第一可形变区域各自的第一形变信息,相应地,第一控制模块53分别根据各第一可形变区域的第一形变信息对应地控制该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或者,第二确定模块52确定了该多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可形变区域的第一形变信息,相应地,第一控制模块53根据该第一形变信息控制该多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作为一个整体的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举例来说,第二确定模块52确定了依次相连4个第一可形变区域A、B、C、D,其中,区域A的形变方向为凸出、形变程度为2厘米,区域B的形变方向为凹进,形变程度为1厘米,区域C的形变方向为凸出、形变程度为1厘米,区域B的形变方向为凹进,形变程度为2厘米,第一控制模块53分别控制区域A~D产生与各自形变方向、形变程度对应的形变,如图2A所示。又举例来说,第二确定模块52确定了依次相连的4个第一可形变区域A、B、C、D,其中,区域A~D作为一个整体的可形变区域的形变方向为凸出、形变程度为2厘米,第一控制模块53控制区域A~D作为一个整体的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如图2B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确定模块52确定一可形变区域的形变程度为0时,第一控制模块53控制该可形变区域不产生形变。
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模块53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之后,用户设备500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具有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的所述第一场。
本实施例的用户设备通过第一确定模块至少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一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第二确定模块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的第一形变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包含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场的介质,第一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提供了一种通告设备自身标识的方案。
以下通过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进一步地描述本实施例的用户设备500。
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可选地仅有一种类型,相应地,该种类型对于所有用户设备来说为默认类型,或者,所述标识可选地有多种类型,也就是说,用户设备500有时可以根据自身的一种类型的标识控制产生对应的形变,有时又可以根据自身的另一种类型的标识控制产生对应的形变。在所述标识有多种类型的场景中,为了便于其它用户设备解析用户设备500的标识,用户设备500可选地还指示所述标识的类型,比如,用户设备500指示所述标识是IPv4地址还是设备名。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5B所示,用户设备500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54,用于至少根据所述标识的类型,确定用户设备500上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的第二形变信息;
第二控制模块55,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
其中,第三确定模块54至少根据所述标识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二形变信息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可选地,第三确定模块54具体用于:
至少根据所述标识的类型,确定所述类型对应的一第二场的第二场强分布;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场强分布,确定用户设备500上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的第二形变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包含所述介质。
本实现方式的具体实现参照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标识通告方法实施例一中的相应描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识通常由多个字符组成,而该多个字符在所述标识中有一定的顺序,为了便于其它用户设备准确地识别出该多个字符按一定顺序组成的所述标识,用户设备500可选地还指示所述标识中字符的顺序。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5C所示,用户设备500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56,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中与所述标识对应的起始位置,确定用户设备500上至少一个第三可形变区域为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
第五确定模块57,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的第三形变信息;
第三控制模块58,用于根据所述第三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
在上述起始对齐区域的基础上,为了更准确地划定所述第一场的空间范围,用户设备500还可选地指示结束对齐区域,相应地,如图5D所示,用户设备500还包括:
第六确定模块59,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中与所述标识对应的结束位置,确定用户设备500上至少一个第四可形变区域为至少一个结束对齐区域;
第七确定模块510,用于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结束对齐区域的第四形变信息;
第四控制模块511,用于根据所述第四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结束对齐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
本实现方式的具体实现参照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标识通告方法实施例一中的相应描述。
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场景参照图3A和图3B所示。
图6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A所示,用户设备600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61,用于确定另一用户设备产生的一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
第二确定模块62,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60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一种: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
本实施例中,所述另一用户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一种: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场可选地是磁场。
本实施例中,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标识包括以下任一种:地址、主机号、接口标识、设备名。其中,所述地址可以是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IP地址或MAC地址等,所述IP地址可以是IPv4地址或IPv6地址;所述主机号是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IPv4地址中的主机号;所述接口标识是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IPv6地址中的接口标识。
本实施例中,所述另一用户设备通过自身产生的具有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的所述第一场来指示自身的标识,即,所述第一场强分布与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标识存在对应关系。可选地,所述第一场由所述另一用户设备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具体地,所述另一用户设备采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设备标识通告方法实施例一中所述的方法产生所述第一场,也就是说,所述另一用户设备根据与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对应的第一形变信息,控制包含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场的介质的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从而产生具有与所述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的所述第一场。
本实施例的用户设备通过第一确定模块确定另一用户设备产生的一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第二确定模块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标识,提供了一种确定对方设备标识的方案。
以下通过一些可选的实现方式进一步地描述本实施例的用户设备600。
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可选地仅有一种类型,相应地,该种类型对于用户设备600来说为默认类型,或者,所述标识可选地有多种类型,也就是说,所述另一用户设备有时可以根据自身的一种类型的标识控制产生对应的形变,有时又可以根据自身的另一种类型的标识控制产生对应的形变。在所述标识有多种类型的场景中,为了便于用户设备600解析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标识,用户设备600可选地先确定所述标识的类型,比如,所述标识是IPv4地址还是设备名。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B所示,用户设备600还包括:第三确定模块63,用于确定所述标识的类型;
第二确定模块62具体用于: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和所述标识的类型,确定所述标识。
在此实现方式中,第三确定模块63确定所述标识的类型的实现方式有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场景中,第三确定模块63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的第二形变信息;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形变信息,确定所述标识的类型。
其中,所述第二形变信息可选地包括但不限于:形变方向、形变程度。进一步可选地,所述第二形变信息还包括:形变形状。
在又一种可能的场景中,第三确定模块63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产生的一第二场的第二场强分布;
至少根据所述第二场强分布,确定所述标识的类型。
本实现方式的具体实现可参照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交互方法实施例二中的相应描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识通常由多个字符组成,而该多个字符在所述标识中有一定的顺序,为了便于用户设备600准确地识别出该多个字符按一定顺序组成的所述标识,所述另一用户设备可选地还指示所述标识中字符的顺序。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C所示,用户设备600还包括:
第四确定模块64,用于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第三可形变区域的第三形变信息;
第五确定模块65,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形变信息与预设的起始对齐信息匹配的至少一个第三可形变区域为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
第二确定模块62具体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和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确定所述标识。
在上述起始对齐区域的基础上,为了便于用户设备600更准确地确定所述第一场的空间范围,所述另一用户设备还可选地指示所述第一场中与所述标识对应的结束位置,相应地,如图6D所示,用户设备600还包括:
第六确定模块66,用于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至少一个第四可形变区域的第四形变信息;
第七确定模块67,用于根据所述第四形变信息与预设的结束对齐信息匹配的至少一个第四可形变区域为至少一个结束始对齐区域;
第二确定模块62具体用于: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所述至少一个起始对齐区域、所述至少一个结束始对齐区域,确定所述标识。
本实现方式的具体实现可参照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交互方法实施例二中的相应描述。
在又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6E所示,用户设备600还包括:
第八确定模块68,用于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产生的至少一个第三场的第三场强分布;
第九确定模块69,用于确定所述第三场强分布与预设的起始对齐场强分布匹配的一第三场为起始对齐场;
第二确定模块62具体用于: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和所述起始对齐场,确定所述标识。
在上述起始对齐场的基础上,为了便于用户设备600更准确地确定所述第一场的空间范围,所述另一用户设备还可选地指示所述第一场中与所述标识对应的结束位置,相应地,如图6F所示,用户设备600还包括:
第十确定模块610,用于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产生的至少一个第四场的第四场强分布;
第十一确定模块611,用于确定所述第四场强分布与预设的结束对齐场强分布匹配的一第四场为结束对齐场;
第二确定模块62具体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所述起始对齐场、所述结束始对齐场,确定所述标识。
本实现方式的具体实现可参照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交互方法实施例二中的相应描述。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场景中,所述第一场为磁场。在此场景中,第一确定模块61有多种实现方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确定模块61具体用于:
通过至少一个磁场传感器确定所述第一场强分布。
其中,所述磁场传感器可选地为霍尔传感器。
本实现方式的具体实现可参照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交互方法实施例二中的相应描述。
图7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A所示,用户设备700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71,包含用于形成一第一场的介质;
存储器72,用于存放指令;
处理器73,用于执行存储器72存储的指令,所述指令使得处理器73执行以下操作:
至少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71的第一形变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71产生对应的形变。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70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一种: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
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71可以位于用户设备700上的任意位置,比如边框上、显示屏上,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71可以由任意柔性材料制成,进一步地,柔性材料中包含所述介质。
本实施例中,存储器72可选地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可选地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指令可选地以一个程序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器72中。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73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执行上述操作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73以电性的方式控制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71产生形变。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7B所示,用户设备700还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74以及通信总线75。其中,通信接口74用于与其它用户设备的通信,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71、存储器72、处理器73、以及通信接口74通过通信总线75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图7A和图7B中均以两个第一可形变区域71作为示意,但并不意味着对用户设备700中第一可形变区域71的数量的限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指令使得处理器73执行的操作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上述设备标识通告方法实施例一中的相应描述,在此不赘述。
图8A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户设备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A所示,用户设备800包括:
存储器81,用于存放指令;
处理器82,用于执行存储器81存储的指令,所述指令使得处理器82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另一用户设备产生的一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标识。
本实施例中,用户设备800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任一种: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
本实施例中,存储器81可选地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可选地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指令可选地以一个程序的形式存储在存储器81中。
本实施例中,处理器82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执行上述操作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在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场为磁场,如图8B所示,用户设备800还包括:
至少一个磁场传感器83,用于探测所述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并将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发送给处理器82。
在又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中,如图8C所示,用户设备800还包括:
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84以及通信总线85。其中,通信接口84用于与其它用户设备的通信,存储器81、处理器82、至少一个磁场传感器83以及通信接口84通过通信总线85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和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图8B和图8C中均以两个磁场传感器83作为示意,但并不意味着对用户设备800中磁场传感器83的数量的限制。
本实施例中,所述指令使得处理器82执行的操作的具体实现可以参见上述交互方法实施例二中的相应描述,在此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原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9)

1.一种设备标识通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一用户设备至少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一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的第一形变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包含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场的介质;
根据所述第一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标识的类型,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的第二形变信息;
根据所述第二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
3.一种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一用户设备确定另一用户设备产生的一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其中,所述第一场由所述另一用户设备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标识的类型;
所述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标识,包括: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和所述标识的类型,确定所述标识。
5.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一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用户设备上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的第一形变信息,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包含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场的介质;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
6.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另一用户设备产生的一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其中,所述第一场由所述另一用户设备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标识。
7.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包含用于形成一第一场的介质;
存储器,用于存放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所述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至少根据所述用户设备的标识,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的第一形变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形变信息,控制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对应的形变。
8.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放指令;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指令,所述指令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另一用户设备产生的一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其中,所述第一场由所述另一用户设备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可形变区域产生;
至少根据所述第一场强分布,确定所述另一用户设备的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场为磁场,所述用户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磁场传感器,用于探测所述第一场的第一场强分布,并将所述第一场强分布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CN201510282451.3A 2015-05-28 2015-05-28 设备标识通告方法、交互方法及用户设备 Active CN1062930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82451.3A CN106293027B (zh) 2015-05-28 2015-05-28 设备标识通告方法、交互方法及用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282451.3A CN106293027B (zh) 2015-05-28 2015-05-28 设备标识通告方法、交互方法及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3027A CN106293027A (zh) 2017-01-04
CN106293027B true CN106293027B (zh) 2019-11-01

Family

ID=57635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282451.3A Active CN106293027B (zh) 2015-05-28 2015-05-28 设备标识通告方法、交互方法及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93027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2598A (zh) * 2005-01-19 2008-03-12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识别标记、适合识别的物体以及相关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479629A (zh) * 2006-05-11 2009-07-08 奇异编号有限公司 识别标签、适于被识别的物体以及相关方法、设备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73263A1 (en) * 2008-09-22 2010-03-25 Searete Llc, A Limited Liability Corporation Of The State Of Delaware, E-Paper application control based on conformation sequence status
CN104378164B (zh) * 2014-11-17 2018-12-25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可见光信号接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接收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42598A (zh) * 2005-01-19 2008-03-12 新加坡科技研究局 识别标记、适合识别的物体以及相关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N101479629A (zh) * 2006-05-11 2009-07-08 奇异编号有限公司 识别标签、适于被识别的物体以及相关方法、设备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93027A (zh) 2017-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42898A (zh) 实现近场通信中选择安全单元的方法、移动终端与pos机
US10740008B2 (en) Memory and data reading method including performing N read operations on an address and determining whether the data is consistent
CN104331315B (zh) 一种任意层次json对象的解析与生成方法及系统
CN104639390B (zh) 系统的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08123775A (zh) 传输数据包的方法和设备
CN106357433B (zh) 一种实接口多wan口网关的实现方法
CN109376108A (zh) 基于串口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发送端及接收端
CN102769677B (zh) 面向真实用户身份信息的IPv6地址设置方法及服务器
CN105141627B (zh) 一种数据发送和接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819524A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752216A (zh) 一种识别动态特征应用流量的方法
CN109861869B (zh) 一种配置文件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5847031A (zh) 用于测试OpenFlow SDN控制器的网络拓扑构建系统和方法
CN109274636A (zh) 数据安全传输方法及其装置、系统、列车
CN106293027B (zh) 设备标识通告方法、交互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8418752A (zh) 一种聚合组的创建方法和装置
CN110502799A (zh) 一种芯片引脚自动化配置方法与装置
CN104853447B (zh) 一种数据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4506369B (zh) 一种丢包位置的检测方法和设备
CN109672575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293028B (zh) 设备标识通告方法、交互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5471726B (zh) 转发参数传递的方法及设备
CN107294812B (zh) 网络检测方法、网络检测装置及智能终端
US10445080B2 (en) Methods for adaptive placement of applications and devices thereof
CN103475665A (zh) 一种区分协议无关组播协议组播组类型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