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3414A - 移动电源及手机保护壳 - Google Patents

移动电源及手机保护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3414A
CN106253414A CN201610817410.4A CN201610817410A CN106253414A CN 106253414 A CN106253414 A CN 106253414A CN 201610817410 A CN201610817410 A CN 201610817410A CN 106253414 A CN106253414 A CN 1062534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power source
portable power
hol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8174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振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ublication of CN106253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34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电源及手机保护壳,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面板、位于所述面板顶部的顶面、位于所述面板底部的底面及位于所述面板两侧且上下延伸的侧板,所述外壳具有横穿两个所述侧板的第一通孔,且所述外壳设有第一锁定装置。由于移动电源外壳设有第一通孔,所以有利于对手机的操控。

Description

移动电源及手机保护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手机保护壳及手机移动电源。
背景技术
现在智能手机屏幕越来越大,CPU个数越来越多,功能也越来越多,所以耗电量越来越大,电池容量也越来越大,可现在手机流行纤薄的款式,电池的容量也就受到较大的限制,而且,现在智能手机往电池固定在手机里不能更换的方向发展,能打开后盖更换电池的手机越来越少,因此给手机充电的移动电源行业就迅猛发展起来了。但是,现有移动电源与手机不能相互固定,使用起来不方便。
名称为“一种手机”、公告号为CN 203193688U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手机,其外置电池与手机之间通过USB接口电连接,通过磁铁吸附相互吸附固定在一起,其中,手机内部的底端设置第一块磁铁,外置电池内部的顶端设置外块磁铁,该外块磁铁与第一块磁铁的位置对应。很明显,这种外置电池工作时加长了手机整体长度,不美观。
名称为“一种便于手机充电的移动电源”、公告号为CN 203774848U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移动电源,利用磁吸合原理使设置在手机壳的凹触点与设置在移动电源上的凸触点相接触传导电流,实现移动电源对手机的有接触无线充电。这个产品的不足是,手机壳有夹层,手机壳套上手机后显得手机厚度加大了许多,破坏了手机的美观。再就是设置在移动电源的两个凸触点是裸露在外的,很容易被金属钥匙、金属桌面等短路,造成安全隐患。
以上都可以解决移动电源与手机的临时固定,但不足是要设置磁铁,额外增加成本。
手机是贵重物品,使用时很容易失手摔在地上而损坏手机,因此很多人一般会给手机穿(套)上一个保护壳(套)以保护手机。如图1所示,市面上的手机保护壳(套)材质为塑料或橡胶,其一般为四周侧面与底面连成一体、顶面开口的中空立方体,顶面具有向内的边缘1,手机放置在中空的空间里,并被边缘1卡住,除屏幕外,手机大部分外表面被围拢包裹,使摔碰时,手机不直接与碰撞物接触,而得到缓冲和保护。有的在这种保护壳(套)的基础上,增加底平板(与手机背板接触)和可以翻转的顶平板(与手机屏幕接触),显得洋气高端,底平板、顶平板材质通常为皮革、真皮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手机保护壳及手机移动电源。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面板、位于所述面板顶部的顶面、位于所述面板底部的底面及位于所述面板两侧且上下延伸的侧板,所述外壳具有横穿两个所述侧板的第一通孔,且所述外壳设有第一锁定装置。
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底面的两排平行的突卡条,各排包括呈直线断续分布的多个所述突卡条,所述突卡条包括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一端设于所述底面,所述支撑条的另一端设有沿条,所述沿条和所述底面平行且留有配合间隙。
所述支撑条和沿条形成倒L形,且两排所述突卡条的沿条相反对着或相向对着。
所述面板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邻近所述底面。
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包括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且上下延伸的卡槽。
一种与所述的移动电源配合使用的手机保护壳,包括底板及设于所述底板边缘的侧板,所述底板和侧板围出放置空间,所述底板具有相对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且所述底板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锁定装置配合的第二锁定装置。
所述第二锁定装置包括贯穿所述外表面和内表面的两排贯通孔,每排包括直线断续分布的多个所述贯通孔,自所述贯穿孔的孔壁延伸出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将所述贯通孔隔出内径较大的内通孔及内径较小的外通孔。
所述支撑板外表面与所述底板外表面平齐,所述支撑板内表面低于所述底板内表面,所述内通孔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内侧,所述外通孔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侧或下侧。
所述底板外表面凸设有两个突卡条,两个所述突卡条的上端设有挡条,两条所述突卡条的下端设有止回弹板,所述底板设有贯穿所述外表面和内表面的开口,所述止回弹板自所述开口悬臂状延伸,在自由状态,所述止回弹板的上端高出所述外表面。
所述底板外表面的突卡条的横截面呈倒L形,其包括沿条和支撑条,两个所述支撑条相对设置并垂直设于所述外表面,两个所述沿条相对设置并均与所述外表面具有配合间隙。
一种手机保护壳,包括底板及设于所述底板边缘的侧板,所述底板和侧板围出放置空间,所述底板具有相对的外表面和内表面,所述外表面凸设有两个突卡条,两个所述突卡条的上端设有挡条,两条所述突卡条的下端设有止回弹板,所述底板设有贯穿所述外表面和内表面的开口,所述止回弹板自所述开口悬臂状延伸,在自由状态,所述止回弹板的上端高出所述外表面。
外表面与手机不接触,内表面与手机接触。放置空间用于容纳手机。突卡条可以上下延伸。
止回弹板受到外部压力时,能够被压回至与底板外表面平齐。外部压力撤销后,止回弹板恢复形变,其上端高出底板外表面。
所述突卡条的横截面呈倒L形,其包括沿条和支撑条,两个所述支撑条相对设置并垂直设于所述外表面,两个所述沿条相对设置并均与所述外表面具有配合间隙。
沿条设于支撑条的顶部,两个沿条相向凸伸并均与外表面平行。
所述突卡条具有断续分布的多个上齿。
移动电源安装到位后,突卡条的上齿或沿条扣住移动电源,即,突卡条和底板分别挡住移动电源的顶面和底面。
所述底板具有贯穿所述外表面和内表面的贯穿口,所述贯穿口的两个上下延伸的侧边具有相对凸伸的断续分布的多个下齿,所述上齿和下齿交错间隔并形成配合间隙,所述开口自所述贯穿口的底边凹入形成。贯穿口和开口连通。
所述手机保护壳还包括底平板,所述底平板置于所述底板外表面,且所述底平板设有避让所述突卡条、挡条及止回弹板的贯穿洞口。贯穿洞口贯穿底平板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且所述突卡条、挡条及止回弹板穿过该贯穿洞口后高出该底平板的外表面。底平板的外表面不与底板接触。
一种与所述的手机保护壳配合使用的移动电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面板及位于所述面板两侧且上下延伸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均具有上下延伸的卡槽,所述移动电源安装到位时,两个所述突卡条分别插入两个所述卡槽,所述移动电源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被所述挡条和止回弹板挡住。
所述外壳具有横穿两个所述侧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邻近所述面板。
所述的移动电源还包括与外壳分离设置的薄板,所述薄板设有导柱,所述外壳的面板设有导柱孔,所述导柱的上端设有挡止件,所述导柱和导柱孔插接配合,所述薄板具有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薄板和面板分离,所述挡止件被所述面板的里侧挡住;在所述闭合位置,所述薄板贴住所述面板的外侧,所述挡止件与所述面板里侧的分离。
所述面板里侧设有磁性元件,在所述闭合位置,所述磁性元件吸附所述薄板。
所述面板设有充电接口,所述薄板具有避让所述充电接口的缺口。充电接口如USB接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移动电源外壳设有第一通孔,有利于对手机的操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手机保护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手机保护壳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沿G-G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移动电源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手机保护壳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图5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5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图5沿E-E方向的剖视图;
图9是图5沿F-F方向的剖视图;
图10是移动电源第二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手机保护壳第三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沿M-M方向的剖视图;
图13是手机保护壳第四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14是图13沿O-O方向的剖视图;
图15是图13沿P-P方向的剖视图;
图16是移动电源第三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17是移动电源第三具体实施方式的左视图;
图18是移动电源第三具体实施方式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及图3所示,其为手机保护壳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手机保护壳包括一体构成的底板3和位于底板四周的侧板2,该底板和侧板围成一个用于安放手机的放置空间27,在手机保护壳底板外表面4(该外表面不与手机接触)设置一对相对的平行的突卡条5。突卡条5由沿条14和支撑条15一体构成,突卡条5横截面呈倒“L“形状,两个突卡条5的沿条14相向对着,与底板外表面4平行,且与底板外表面4之间留有配合间隙17,支撑条15与底板3为一体结构,在突卡条的上端(远离手机的充电接口)设置一个挡条6,在突卡条的下端(靠近手机的充电接口)设置一个止回弹板7,止回弹板7是底板3的一部分,止回弹板7的上端、左右端与底板3是分离断开的,下端与底板3是连接的,止回弹板7上端8具有弹性,在不受力时是突出底板外表面4的,在受力时,上端8被压回,与底板外表面4平齐。挡条6的作用是限位,限制移动电源不会跑上去,止回弹板7的作用是移动电源从下端插入突卡条后,卡住移动电源不能倒回来,挡条6和止回弹板7把移动电源的上下移动给限制住了。
本实施方式中,手机保护壳底板外表面设有两条相对的突卡条5,两个突卡条5的上端设置挡条6,两个突卡条的下端设置悬臂状延伸的止回弹板7,两个突卡条5的横截面呈倒“L”型,使移动电源从下端插入两个突卡条之间后,移动电源的上、下端分别被挡条和止回弹板限位。对于止回弹板,底板具有贯穿的开口25,自该开口的一个侧边26一体悬臂状延伸出该止回弹板7。
本实施方式中,侧板2可以具有在手机装入放置空间后、能够扣住手机的翻边28。
如图11及图12所示,其为手机保护壳的第三具体实施方式。对具有底平板40、顶平板的保护壳,在底平板相应位置开有避让保护壳底板3的突卡条5、挡条6、止回弹板7的贯穿洞口41,使突卡条、挡条、止回弹板穿过这些洞口41并突出底平板外表面42(底平板外表面42不与底板接触)。
为使模具结构简单和提高生产效率,在前述手机保护壳第一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稍加改进,实现手机保护壳的第二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至图9所示,具体是把手机保护壳突卡条5设置成断续的,形成上齿A,相应的,突卡条下面底板3部分也设置成断续的,形成下齿B,上齿A、下齿B交错间隔,留有配合间隙17。
本实施方式中,突卡条5具有断续分布的多个上齿A,该上齿与底板外表面4平行。底板3具有贯穿外表面4(不与手机接触)和内表面29(与手机接触)的贯穿口30,该贯穿口30具有相互平行的上下延伸的两个侧边,该两个侧边均具有断续分布的多个下齿B,该上齿和下齿交错间隔。贯穿口的最下端的底边凹入形成开口25,自该开口悬臂状延伸出止回弹板7。两排下齿B相对凸伸。
为使一种尺寸的移动电源能适应各种型号各种品牌的手机,并且移动电源与手机保护壳相固定后,还能起到支架的作用,保护壳上下中心线H-H与相对的突卡条的上下中心线K-K是有间距的,对不同尺寸的手机,通过调整这个间距,就可以调节手机屏幕与桌面的角度。
优选例,手机保护壳突卡条的长度、内宽度与地铁公交卡相适配,为长度86毫米左右,内宽度54毫米左右,厚度0.9毫米左右。这种保护壳还可以安放地铁公交卡,方便刷卡。
在手机保护壳设置两个突卡条,在移动电源对应位置设置两个卡槽,移动电源两个卡槽沿手机保护壳外表面插入保护壳突卡条,实现移动电源与保护壳的定位,进而实现移动电源与手机的定位,省去了磁铁,结构更简单且降低了成本。手机保护壳突卡条的长度及内间距可以按地铁公交卡的长宽尺寸设置,使保护壳不仅可以固定移动电源,还可以安放地铁公交卡,方便乘坐地铁及公交车。手机保护壳突卡条可以具有断续的上齿,从而能够简化保护壳的模具。
如图13至图15,其为手机保护壳的第四具体实施方式,手机保护壳包括一体构成的底板3和位于底板四周的侧板2,该底板和侧板围成一个用于安放手机的放置空间27,在手机保护壳底板外表面4(该外表面不与手机接触)设置两排相对的每排有若干个的长条矩形内通孔50,在同一排的长条矩形内通孔50呈一条直线,两排长条形内通孔50平行,在每个长条形内通孔50的外侧(往侧板2方向)设置一个长条形外通孔51,外通孔51长度短于内通孔50的长度,内、外通孔50、51相通,内通孔50的下宽边53、外通孔51的下宽边52平齐,外通孔51的上宽边54之上的矩形体55外表面56与保护壳外表面4平齐、矩形体内表面57低于保护壳底板内表面29,构成支撑移动电源的支撑板64及容纳室63,矩形体55的上宽边59与内通孔50的上宽边60平齐。
本实施方式中,底板3具有相对的外表面4和内表面29,外表面4不与手机接触,内表面29能够与手机接触。底板设有两排直线断续分布的贯通孔61,各贯通孔贯穿底板的内表面和外表面,自该贯穿孔的孔壁延伸出厚度M的支撑板64,该支撑板将该贯通孔隔出内径较大的内通孔50及内径较小的外通孔51而形成台阶孔。内通孔50可以位于支撑板内侧,外通孔51可以位于支撑板的下侧。支撑板靠近底板外表面4,较佳的是,支撑板外表面56与底板外表面4平齐,支撑板内表面57低于底板内表面29。该上、下、内和外可以根据图13中的相对位置关系判断。
如图4所示,其为移动电源的第一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移动电源,包括锂电池、线路板及外壳,在移动电源外壳12靠近移动电源底面9的两侧开出两个卡槽10。为灵活把控手机,在移动电源的下端(靠近手机充电接口这端)开一个横向的第一通孔11,直径在22毫米左右。这个通孔可以是闭合的,也可以是开口的。在移动电源与手机保护壳固定后,一个手指可以伸进这个孔里,这样可以增加人手对手机的把控性,使大拇指更加灵活触摸屏幕。在开有第一通孔11这种情况下,为不妨碍手指把控手机,移动电源USB充电接口13(对手机充电的接口)应靠近移动电源底面9。这个横向通孔的实现方案的缺点是要增加移动电源的长度,优点是简单,很容易实现。
本实施方式中,移动电源包括外壳及置于外壳内部的锂电池和线路板。外壳的上下延伸的两侧板62均开出卡槽,两个卡槽和手机保护壳的两个突卡条匹配。另外,外壳还可以开有横向的第一通孔11,该横向是与上下方向垂直的方向。
如图10所示,其为移动电源的第二具体实施方式,具体是,在移动电源下端面板18(靠近手机充电接口这一端)四个角位置开四个导柱孔19,把四个导柱20固定在一个薄板21的四个角上,薄板四个导柱20与下端面板四个导柱孔19相对应,导柱20末端具有凹环槽22,把薄板四个导柱20插入下端面板四个导柱孔19后,在下端面板18的里侧(移动电源外壳的内侧)把卡环卡入导柱凹环槽22,使薄板不能脱离移动电源外壳12。为使用方便,移动电源充电接口13可以设置在下端面板靠底面9的位置,为避让数据线插头,薄板21下面开有一个缺口23。移动电源外壳12材质可以为铝,薄板21材质可以为铁及具有磁性的不锈钢,在移动电源外壳下端面板18的里侧设置一个磁铁24,当薄板21与移动电源外壳12闭合后,薄板21被磁铁24吸合,保持薄板与移动电源固定。
这个方案不额外增加移动电源长度,把前述的移动电源的固定横向通孔改成活动的,需要时把薄板拉出来,薄板及四个导柱与移动电源下端面板形成横向通孔,不需要时,把薄板推回去,薄板与移动电源下端面板闭合,不增加移动电源长度。
在移动电源与保护壳就位时,先让移动电源外壳底面压住止回弹板7,使止回弹板上端8与底板外表面4平齐,然后把移动电源卡槽10插进保护壳突卡条5的沿条14,待移动电源卡槽10完全进入突卡条5后,止回弹板7在自身弹力作用下,自动回弹使止回弹板上端8高于底板外表面4,使移动电源被卡住,不能退回来。
如图16至图18所示,其为移动电源的第三具体实施方式,具体是,一种移动电源,包括锂电池、线路板及外壳,在移动电源外壳底面9的两边设置两排相对的平行的突卡条5,各突卡条5呈直线断续分布在移动电源外壳底面9。突卡条5由沿条14和支撑条15一体构成,突卡条5横截面呈倒“L“形状,两排突卡条5的沿条14相反对着,与移动电源外壳底面9平行,且与移动电源底面9之间留有配合间隙17,支撑条15与移动电源外壳12为一体结构。当然两排突卡条5的沿条14也可以相对对着,这种情况下,保护壳内、外通孔50、51左右对调,内通孔50在外侧(靠侧板2),外通孔51在里侧。
沿条与移动电源底面的配合间隙17的高度K略小于保护壳支撑板64的厚度M。
移动电源突卡条5与保护壳内、外通孔50、51相适配。
移动电源底面9与保护壳底板外表面4相贴合,移动电源突卡条5伸进保护壳通孔50、51后,把移动电源沿保护壳底板外表面4用力向上移动,使移动电源支撑条15沿内通孔50移动到顶端60,同时沿条14也移动到保护壳容纳室63里,移动电源间隙17与保护壳支撑板64过盈配合,使移动电源能固定到保护壳上。需要拆下移动电源时,把移动电源沿保护壳外表面用力向下移动,使移动电源突卡条移动到保护壳内、外通孔50、51下端53、52,向外离开保护壳即可。
本实施方式保护壳与第一实施方式保护壳相比,省掉了止回弹板。本实施方式中,保护电源的外壳包括面板18、位于面板顶部的顶面58、位于面板底部的底面9及位于面板横向两侧(左右两侧)的侧板62。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Claims (10)

1.一种移动电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面板、位于所述面板顶部的顶面、位于所述面板底部的底面及位于所述面板两侧且上下延伸的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横穿两个所述侧板的第一通孔,且所述外壳设有第一锁定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底面的两排平行的突卡条,各排包括呈直线断续分布的多个所述突卡条,所述突卡条包括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一端设于所述底面,所述支撑条的另一端设有沿条,所述沿条和所述底面平行且留有配合间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和沿条形成倒L形,且两排所述突卡条的沿条相反对着或相向对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设有充电接口,所述充电接口邻近所述底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装置包括设于两个所述侧板且上下延伸的卡槽。
6.一种与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移动电源配合使用的手机保护壳,包括底板及设于所述底板边缘的侧板,所述底板和侧板围出放置空间,所述底板具有相对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且所述底板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锁定装置配合的第二锁定装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装置包括贯穿所述外表面和内表面的两排贯通孔,每排包括直线断续分布的多个所述贯通孔,自所述贯穿孔的孔壁延伸出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将所述贯通孔隔出内径较大的内通孔及内径较小的外通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外表面与所述底板外表面平齐,所述支撑板内表面低于所述底板内表面,所述内通孔位于所述支撑板的内侧,所述外通孔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侧或下侧。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机保护壳,所述外表面凸设有两个突卡条,两个所述突卡条的上端设有挡条,两条所述突卡条的下端设有止回弹板,所述底板设有贯穿所述外表面和内表面的开口,所述止回弹板自所述开口悬臂状延伸,在自由状态,所述止回弹板的上端高出所述外表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机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卡条的横截面呈倒L形,其包括沿条和支撑条,两个所述支撑条相对设置并垂直设于所述外表面,两个所述沿条相对设置并均与所述外表面具有配合间隙。
CN201610817410.4A 2016-08-03 2016-09-12 移动电源及手机保护壳 Pending CN10625341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314302 2016-08-03
CN201610631430 2016-08-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3414A true CN106253414A (zh) 2016-12-21

Family

ID=57600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817410.4A Pending CN106253414A (zh) 2016-08-03 2016-09-12 移动电源及手机保护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5341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6307A (zh) * 2017-02-22 2017-08-15 李富强 无线移动电源、无线移动电源吸附装置和套件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56607A (zh) * 2012-02-17 2013-01-02 温美婵 卡合式可分离手机后备电源
CN203194036U (zh) * 2013-03-15 2013-09-11 欧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带或拆卸式移动电源的护壳结构
CN203617726U (zh) * 2013-09-18 2014-05-28 群赞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的组装装置
US20150365125A1 (en) * 2011-05-26 2015-12-17 Johnny Rhymes With Connie, Llc Elastic securing apparatus and mounting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20160049983A1 (en) * 2014-08-15 2016-02-18 Alan S Ripka Apparatus for holding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65125A1 (en) * 2011-05-26 2015-12-17 Johnny Rhymes With Connie, Llc Elastic securing apparatus and mounting system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02856607A (zh) * 2012-02-17 2013-01-02 温美婵 卡合式可分离手机后备电源
CN203194036U (zh) * 2013-03-15 2013-09-11 欧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带或拆卸式移动电源的护壳结构
CN203617726U (zh) * 2013-09-18 2014-05-28 群赞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电源的组装装置
US20160049983A1 (en) * 2014-08-15 2016-02-18 Alan S Ripka Apparatus for holding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46307A (zh) * 2017-02-22 2017-08-15 李富强 无线移动电源、无线移动电源吸附装置和套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787985U (zh) 充电底座
CN204358355U (zh) 一种可拉伸的支架
CN106253414A (zh) 移动电源及手机保护壳
CN207550727U (zh) 一种组合式吸塑托盘
CN209080612U (zh) 一种磁头生产用的磁头成品存储装置
CN201756209U (zh) 物品保护盒
CN201947002U (zh) 具有可旋转充电插头的充电器
CN204015604U (zh) 一种抽屉式书架
CN207588057U (zh) Usb集线埠及手机、平板置放装置
CN213024328U (zh)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接设备
CN205724284U (zh) 一种多功能数据线结构
CN202892882U (zh) 具有手机固定装置的游戏手柄
CN202663146U (zh) 充电柜
CN207430353U (zh) 一种计算机物联网教学实训装置
CN207068143U (zh) 一种共享移动电源租赁柜
CN206674025U (zh) 一种用于vr眼镜的手机固定和调节装置
CN216735380U (zh) 一种可编程控制器的针脚微防护组件
CN205828751U (zh) 插座外置式防触电安全门结构
CN208064956U (zh) 一种新型防盗展示架
CN206050535U (zh) 一种卫生取药的药板卡盒
CN215499143U (zh) 一种提高手机摔落保护功能的手机保护套
CN208722153U (zh) 一种可将保护壳正反插入的蓝牙键盘
CN209235512U (zh) 一种用于手机展览的亚克力展示架
CN204424646U (zh) 一种T-Flash卡与SIM卡二合一的卡座
CN208315996U (zh) 一种防边角折断的苹果数据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