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3171A - 一种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253171A CN106253171A CN201610683972.4A CN201610683972A CN106253171A CN 106253171 A CN106253171 A CN 106253171A CN 201610683972 A CN201610683972 A CN 201610683972A CN 106253171 A CN106253171 A CN 1062531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re
- cable connector
- cable
- fire prevention
- protection bo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8—Distribution boxes;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3/088—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ings or inl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方法,采用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盒,其上设置有常开防火散热部件,以及与该防火散热部件通信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防火保护盒内的实时温度未超过预设警戒值,控制防火散热部件常开;当检测到防火保护盒内的实时温度超过预设警戒值发生火灾,控制防火散热部件关闭;当电缆接头因内部热量迅速聚集发生爆炸但防火保护盒内的实时温度尚未超过预设温度警戒值时,常开的防火散热部件提供泄压通道,后续继发火灾,控制防火散热部件关闭。本发明利于电缆接头的散热,能有效减少因热量聚集而引发的爆炸或火灾事故;并且一旦发生火灾时,能有效阻隔火舌,防止火势延燃至其他同隧道敷设的电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接头防火保护方法,具体是指一种非潮湿环境下对电缆接头进行防火保护的方法,适用于电缆隧道、电缆沟、电缆夹层等电力电缆密集场所的防火保护。
背景技术
电缆火灾多发生于电缆接头处。电缆中间接头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最薄弱的环节,电缆接头过热引起的电缆断路、短路、爆炸甚至引发重大事故的案例屡见不鲜。现有技术中,某些电缆隧道内高压电缆接头设置在封闭式保护盒内,保护盒内部填充防火堵料。电缆接头散热不利,易产生热量聚集,一旦接头爆炸事故发生时能量无处释放,保护盒会瞬间爆开,从而引发火灾并燃及相邻缆线,不利于电缆的运行安全,导致城市的供电网络大面积瘫痪。
因此,需要对电力隧道内敷设的电力电缆提出新的防火要求:一路电缆发生事故不能引起相邻缆线的延燃,即不能影响其他同隧道中敷设的电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方法,利于电缆接头的散热,能有效减少因热量聚集而引发的爆炸或火灾事故;并且一旦发生火灾时,能有效阻隔火舌,防止火势延燃至其他同隧道敷设的电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方法,采用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盒实现,其内部具有一腔体,用以容纳电缆接头;该防火保护盒上设置有常开的防火散热部件,以及与该防火散热部件通信连接的温度传感器;该防火保护方法包含: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检测防火保护盒内的实时温度,并判断其是否超出预设警戒值;
当检测到防火保护盒内的实时温度没有超过预设警戒值时,控制防火散热部件常开;
当检测到防火保护盒内的实时温度超过预设警戒值发生火灾时,控制防火散热部件关闭。
当电缆接头因内部热量迅速聚集发生爆炸但防火保护盒内的实时温度尚未超过预设温度警戒值时,常开的防火散热部件提供有效的泄压通道,瞬间释放能量,后续如继发火灾,控制防火散热部件关闭。
所述的防火保护盒由上壳体和下壳体相互拼接组装形成,便于电缆接头的安装;且所述的上壳体和下壳体均由防火材料制成。
所述的上壳体包含第一框架和第一防火散热部件;该第一防火散热部件包含: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框架的顶面及各个侧面上的多个第一转动百叶;每个第一转动百叶分别通过一第一传动轴与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连接;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防火保护盒内的实时温度没有超过预设警戒值时,第一驱动机构通过各个第一传动轴控制各个第一转动百叶开启;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防火保护盒内的实时温度超过预设警戒值时,第一驱动机构通过各个第一传动轴控制各个第一转动百叶关闭。
所述的下壳体包含第二框架和第二防火散热部件;该第二防火散热部件包含: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通信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二框架的底面及各个侧面上的多个第二转动百叶;每个第二转动百叶分别通过一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连接;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防火保护盒内的实时温度没有超过预设警戒值时,第二驱动机构通过各个第二传动轴控制各个第二转动百叶开启;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防火保护盒内的实时温度超过预设警戒值时,第二驱动机构通过各个第二传动轴控制各个第二转动百叶关闭。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设置在上壳体的第一框架上,且位于上壳体的顶面中心部位。
所述的防火保护盒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缆孔,用以穿过与电缆接头的两端分别连接的电力电缆;该电缆孔由对应设置在上壳体上的第一电缆孔枕,以及对应设置在下壳体上的第二电缆孔枕拼接组成;且该电缆孔与电力电缆之间的间隙处填充有柔性防火材料。
所述的上壳体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板,用于连接安装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的下壳体的顶部两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板,用于连接安装第二驱动机构;将该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连接以实现上壳体与下壳体的拼接组装。
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采用电动驱动机构,分别与外部的电缆火灾监测系统及电缆接头监测系统通信连接;当电缆火灾监测系统监测到防火保护盒内有火灾发生时,或者当电缆接头监测系统监测到相邻电缆有火灾发生时,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分别控制各个第一转动百叶以及各个第二转动百叶关闭。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还与外部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信连接,向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温度信号以判断是否启用自动灭火装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方法,利于电缆接头的散热,能有效减少因热量聚集而引发的爆炸或火灾事故;并且一旦发生火灾时,能有效阻隔火舌,防止火势延燃至其他同隧道敷设的电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的下壳体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的下壳体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详细说明一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阐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方法,采用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盒实现,如图1所示,其内部具有一腔体,用以容纳电缆接头2;该防火保护盒3上设置有常开的防火散热部件,以及与该防火散热部件通信连接的温度传感器7;该防火保护方法包含: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7检测防火保护盒3内的实时温度,并判断其是否超出预设警戒值;
当检测到防火保护盒3内的实时温度没有超过预设警戒值时,控制防火散热部件常开,利于电缆接头2散热;
当检测到防火保护盒3内的实时温度超过预设警戒值发生火灾时,控制防火散热部件关闭,一旦因热量聚集发生火灾或爆炸时,使防火保护盒3形成封闭空间,阻止火灾延燃;
当电缆接头2因内部热量迅速聚集发生爆炸但防火保护盒3内的实时温度尚未超过预设温度警戒值时,常开的防火散热部件提供有效的泄压通道,瞬间释放能量,后续如继发火灾,防火保护盒3内的实时温度持续升高并超过预设警戒值时,控制防火散热部件关闭,使防火保护盒3形成封闭空间,阻止火灾延燃。
所述的防火保护盒3由结构相同的上壳体5和下壳体6相互拼接组装形成,采用易于拆卸连接的方式组装,便于电缆接头2的安装及维护;并且所述的上壳体5和下壳体6均由防火材料制成,防火材料及规格需适应于使用场所的耐火极限。
如图2所示,所述的上壳体5包含第一框架52和第一防火散热部件;该第一防火散热部件包含: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7通信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56,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框架52的顶面及各个侧面上的多个第一转动百叶53;每个第一转动百叶53分别通过一第一传动轴54与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56连接;当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防火保护盒3内的实时温度没有超过预设警戒值时,第一驱动机构56通过各个第一传动轴54控制各个第一转动百叶53开启;当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防火保护盒3内的实时温度超过预设警戒值时,第一驱动机构56通过各个第一传动轴54控制各个第一转动百叶53关闭。
如图3~图5所示,所述的下壳体6包含第二框架62和第二防火散热部件;该第二防火散热部件包含: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7通信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66,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二框架62的底面及各个侧面上的多个第二转动百叶63;每个第二转动百叶63分别通过一第二传动轴64与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66连接;当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防火保护盒3内的实时温度没有超过预设警戒值时,第二驱动机构66通过各个第二传动轴64控制各个第二转动百叶63开启;当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防火保护盒3内的实时温度超过预设警戒值时,第二驱动机构66通过各个第二传动轴64控制各个第二转动百叶63关闭。
本实施例中,可根据第一转动百叶53和第二转动百叶63在开启状态下不影响电缆接头2的安装及维护原则设计叶片的尺寸。
如图2所示,所述的温度传感器7采用防爆温度传感器,可以设置在上壳体5的第一框架52上,且位于上壳体5的顶面中心部位。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优选实施例中,该温度传感器7可以设置在第一框架52或第二框架62上的任意位置,只要其能够精确检测到防火保护盒3内的实时温度即可。
所述的防火保护盒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缆孔,用以穿过与电缆接头2的两端分别连接的电力电缆1,且该电缆孔与电力电缆1之间的间隙处填充有柔性防火材料4。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电缆孔由对应设置在上壳体5上的第一电缆孔枕55,以及对应设置在下壳体6上的第二电缆孔枕65拼接组成。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上壳体5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板57,用于连接安装第一驱动机构56;所述的下壳体6的顶部两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板67,用于连接安装第二驱动机构66;通过将该第一连接板57与第二连接板67连接以实现上壳体5与下壳体6的拼接组装。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连接件对应穿过设置在第一连接板57上的第一安装孔51,以及设置在第二连接板67上的第二安装孔61,从而实现第一连接板57与第二连接板67之间的固定连接。
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56和第二驱动机构66可采用电动驱动机构,其分别与外部的电缆火灾监测系统及电缆接头监测系统通信连接,当电缆火灾监测系统监测到防火保护盒3内有火灾发生时,或者当电缆接头监测系统监测到相邻电缆有火灾发生时,第一驱动机构56和第二驱动机构66分别控制各个第一转动百叶53以及各个第二转动百叶63关闭。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7还与外部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例如隧道内自用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信连接,向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温度信号以判断是否启用自动灭火装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方法,在正常情况下,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的防火保护盒3内的实时温度是没有超过预设警戒值的,此时向第一驱动机构56和第二驱动机构66发送控制信号,分别控制各个第一转动百叶53以及各个第二转动百叶63处于常开状态,有利于电缆接头2的散热及能量泄放,以避免热量在防火保护盒3内聚集从而引发爆炸或火灾。当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的防火保护盒3内的实时温度超过预设警戒值时,或者当电缆火灾监测系统及电缆接头监测系统监测到防火保护盒3内有火灾发生时,或者当电缆火灾监测系统及电缆接头监测系统监测到相邻电缆有火灾发生时,则向第一驱动机构56和第二驱动机构66发送控制信号,分别控制各个第一转动百叶53以及各个第二转动百叶63关闭,使防火保护盒3形成一封闭空间,进行防火阻隔,阻止火舌窜出,防止火灾延燃至相邻电缆,满足一路电力电缆发生火灾时,不延燃至其他同隧道敷设的电缆的使用要求,有利于灾情控制。当电缆接头因内部热量迅速聚集发生爆炸但防火保护盒3内的实时温度尚未超过预设温度警戒值时,常开的各个第一转动百叶53以及各个第二转动百叶63的间隙可提供有效的泄压通道,瞬间释放能量,后续如继发火灾,防火保护盒3内的实时温度持续升高并超过预设警戒值时,所述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盒的处理方式同上述单纯电缆接头火灾时的处理方式,控制各个转动百叶关闭进行防火阻隔。
尽管本发明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发明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9)
1.一种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方法,采用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盒实现,其内部具有一腔体,用以容纳电缆接头(2);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防火保护盒(3)上设置有常开的防火散热部件,以及与该防火散热部件通信连接的温度传感器(7);
所述的防火保护方法包含: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7)检测防火保护盒(3)内的实时温度,并判断其是否超出预设警戒值;
当检测到防火保护盒(3)内的实时温度没有超过预设警戒值时,控制防火散热部件常开;
当检测到防火保护盒(3)内的实时温度超过预设警戒值发生火灾时,控制防火散热部件关闭;
当电缆接头(2)因内部热量迅速聚集发生爆炸但防火保护盒(3)内的实时温度尚未超过预设温度警戒值时,常开的防火散热部件提供有效的泄压通道,瞬间释放能量,后续如继发火灾,控制防火散热部件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火保护盒(3)由上壳体(5)和下壳体(6)相互拼接组装形成,便于电缆接头(2)的安装;
所述的上壳体(5)和下壳体(6)均由防火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5)包含第一框架(52)和第一防火散热部件;
所述的第一防火散热部件包含: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7)通信连接的第一驱动机构(56),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框架(52)的顶面及各个侧面上的多个第一转动百叶(53);
每个第一转动百叶(53)分别通过一第一传动轴(54)与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56)连接;
当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防火保护盒(3)内的实时温度没有超过预设警戒值时,第一驱动机构(56)通过各个第一传动轴(54)控制各个第一转动百叶(53)开启;
当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防火保护盒(3)内的实时温度超过预设警戒值时,第一驱动机构(56)通过各个第一传动轴(54)控制各个第一转动百叶(53)关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壳体(6)包含第二框架(62)和第二防火散热部件;
所述的第二防火散热部件包含: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7)通信连接的第二驱动机构(66),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二框架(62)的底面及各个侧面上的多个第二转动百叶(63);
每个第二转动百叶(63)分别通过一第二传动轴(64)与所述的第二驱动机构(66)连接;
当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防火保护盒(3)内的实时温度没有超过预设警戒值时,第二驱动机构(66)通过各个第二传动轴(64)控制各个第二转动百叶(63)开启;
当温度传感器(7)检测到防火保护盒(3)内的实时温度超过预设警戒值时,第二驱动机构(66)通过各个第二传动轴(64)控制各个第二转动百叶(63)关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7)设置在上壳体(5)的第一框架(52)上,且位于上壳体(5)的顶面中心部位。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火保护盒(3)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电缆孔,用以穿过与电缆接头(2)的两端分别连接的电力电缆(1);
所述的电缆孔由对应设置在上壳体(5)上的第一电缆孔枕(55),以及对应设置在下壳体(6)上的第二电缆孔枕(65)拼接组成;
所述的电缆孔与电力电缆(1)之间的间隙处填充有柔性防火材料(4)。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壳体(5)的底部两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一连接板(57),用于连接安装第一驱动机构(56);
所述的下壳体(6)的顶部两侧设置有向外延伸的第二连接板(67),用于连接安装第二驱动机构(66);
将所述的第一连接板(57)与第二连接板(67)连接以实现上壳体(5)与下壳体(6)的拼接组装。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56)和第二驱动机构(66)采用电动驱动机构,分别与外部的电缆火灾监测系统及电缆接头监测系统通信连接;
当电缆火灾监测系统监测到防火保护盒(3)内有火灾发生时,或者当电缆接头监测系统监测到相邻电缆有火灾发生时,第一驱动机构(56)和第二驱动机构(66)分别控制各个第一转动百叶(53)以及各个第二转动百叶(63)关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传感器(7)与外部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信连接,向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传输温度信号以判断是否启用自动灭火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83972.4A CN106253171A (zh) | 2016-08-18 | 2016-08-18 | 一种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683972.4A CN106253171A (zh) | 2016-08-18 | 2016-08-18 | 一种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253171A true CN106253171A (zh) | 2016-12-21 |
Family
ID=57591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683972.4A Pending CN106253171A (zh) | 2016-08-18 | 2016-08-18 | 一种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25317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31981A (zh) * | 2019-10-25 | 2019-12-31 | 上海国缆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用于接头外保护层试验的压力透水设备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87829A (en) * | 1982-01-06 | 1983-06-14 | Cooper Industries, Inc. | Combination breather-drain |
US4620061A (en) * | 1984-09-10 | 1986-10-28 | Appleton Electric Co. | Fully grounded, corrosion resistant electrical enclosure |
CN2654831Y (zh) * | 2003-10-15 | 2004-11-10 | 涂重恩 | 可自动防火的透气百叶窗 |
CN200959503Y (zh) * | 2006-10-24 | 2007-10-10 | 张德存 | 一种防爆接线盒 |
CN203989592U (zh) * | 2014-04-29 | 2014-12-10 | 湖北三江船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火风闸 |
CN204098946U (zh) * | 2014-08-31 | 2015-01-14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城市综合管廊自然通风结构 |
CN204703712U (zh) * | 2015-05-26 | 2015-10-14 | 中力禾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防火百叶窗装置 |
CN105888455A (zh) * | 2016-05-11 | 2016-08-24 | 安徽新盾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可自动通风式防火门 |
-
2016
- 2016-08-18 CN CN201610683972.4A patent/CN10625317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87829A (en) * | 1982-01-06 | 1983-06-14 | Cooper Industries, Inc. | Combination breather-drain |
US4620061A (en) * | 1984-09-10 | 1986-10-28 | Appleton Electric Co. | Fully grounded, corrosion resistant electrical enclosure |
CN2654831Y (zh) * | 2003-10-15 | 2004-11-10 | 涂重恩 | 可自动防火的透气百叶窗 |
CN200959503Y (zh) * | 2006-10-24 | 2007-10-10 | 张德存 | 一种防爆接线盒 |
CN203989592U (zh) * | 2014-04-29 | 2014-12-10 | 湖北三江船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火风闸 |
CN204098946U (zh) * | 2014-08-31 | 2015-01-14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城市综合管廊自然通风结构 |
CN204703712U (zh) * | 2015-05-26 | 2015-10-14 | 中力禾生态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防火百叶窗装置 |
CN105888455A (zh) * | 2016-05-11 | 2016-08-24 | 安徽新盾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 可自动通风式防火门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31981A (zh) * | 2019-10-25 | 2019-12-31 | 上海国缆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用于接头外保护层试验的压力透水设备 |
CN110631981B (zh) * | 2019-10-25 | 2024-05-24 | 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接头外保护层试验的压力透水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329458A (zh) | 一种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方法 | |
CN209282805U (zh) | 一种电缆中间接头防爆灭火及状态监测装置 | |
CN104283132A (zh) | 一种防爆电气柜 | |
CN106129952A (zh) | 一种高压电缆接头防火保护方法 | |
US20130307270A1 (en) | Fire System for a Wind Turbine | |
CN106129926A (zh) | 一种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盒 | |
CN211930245U (zh) | 一种智能防爆壳 | |
CN106253171A (zh) | 一种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方法 | |
CN106362326A (zh) | 电缆隧道及地下综合管廊电缆舱防火系统 | |
US20130309088A1 (en) | Method for Protecting Wind Turbine Equipment in Fire Event | |
CN206060154U (zh) | 一种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盒 | |
CN112002851A (zh) | 防爆电池 | |
CN206060097U (zh) | 一种非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盒 | |
CN107633916A (zh) | 一种双层高屏蔽集束同轴电缆 | |
CN221127683U (zh) | 一种断路器防护箱智能监控系统 | |
CN212991226U (zh) | 防爆电池 | |
CN206041450U (zh) | 一种非潮湿环境用熔断式电缆接头防火保护盒 | |
CN106099830A (zh) | 一种非潮湿环境用熔断式电缆接头防火保护盒 | |
CN106099829A (zh) | 一种潮湿环境用电缆接头防火保护盒 | |
CN210053162U (zh) | 一种电缆的防火封堵结构 | |
CN106229935A (zh) | 一种高压电缆接头防火保护盒 | |
CN206060155U (zh) | 一种高压电缆接头防火保护盒 | |
CN206120987U (zh) | 电缆隧道及地下综合管廊电缆舱防火系统 | |
CN216980693U (zh) | 储能系统 | |
KR101519676B1 (ko) | 송전선로 감시 센서를 설치하기 위한 안전 부착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21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