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53105A - 一种具有降噪和烟雾报警功能的变电站绿色排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降噪和烟雾报警功能的变电站绿色排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53105A
CN106253105A CN201610703452.5A CN201610703452A CN106253105A CN 106253105 A CN106253105 A CN 106253105A CN 201610703452 A CN201610703452 A CN 201610703452A CN 106253105 A CN106253105 A CN 1062531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riable
pressure plate
air channel
air
transformer s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034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53105B (zh
Inventor
冯涛池
王博
刘季宏
杨正东
褚学斌
魏玉荣
孙谦
朱范妍
彭建国
刘思斌
韩雯
杜鹃
商希彤
魏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Jin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Jin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Jinan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Shandong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61070345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531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53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3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531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531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56Cooling; Ventila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28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降噪和烟雾报警功能的变电站绿色排风系统,该系统包括依次穿过各个房间的两端开口的风道,风道内设置有若干个排风单元。排风单元包括第一变压板、第二变压板和第三变压板,其中第一变压板设置于所述风道内部的一侧,第二变压板和第三变压板分别设置于所述风道内部的另一侧,且第二变压板、风道和隔板共同形成了左端开口的第二空腔,第三变压板、风道和隔板共同形成了右端开口的第三空腔。风道上与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排风口和第三排风口。该系统通过充分利用了自然界存在的风能,在不耗费能源,不产生污染物,不产生噪声的前提下完成了对变电站的排风,节能环保。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降噪和烟雾报警功能的变电站绿色排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风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变电站的具有降噪和烟雾报警功能的绿色排风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变电站的供电设备能够在安全的温度范围内有效运行,当前的变电站都设置有排风系统,即通过空气流动将室内的热量和污浊气体排出,从而降低室内的温度,同时保证室内空气的洁净。但是传统的排风系统都是采用高耗能的轴流风机进行主动性强制排风,对于当前形势下要求的节能降耗,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相悖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降噪和烟雾报警功能的变电站绿色排风系统,该系统通过充分利用了自然界存在的风能,在不耗费能源,不产生污染物,不产生噪声的前提下完成了对变电站的排风,节能环保。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降噪和烟雾报警功能的变电站绿色排风系统,包括依次穿过变电站各个房间的截面呈矩形的风道,且所述风道的两端开口,并与外界连通;
所述风道内设置有若干个排风单元,且每个房间内至少布置一个排风单元;
所述的排风单元包括第一变压板、第二变压板和第三变压板,其中所述的第一变压板设置于所述风道内部的一侧,并向风道的内侧凸起;
所述的第二变压板和第三变压板分别设置于所述风道内部的与所述第一变压板相对的另一侧,并向风道的内侧凸起;
所述的第二变压板和第三变压板沿风道的宽度方向排布,且所述的第二变压板和第三变压板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的第二变压板、风道和隔板共同形成了左端开口的第二空腔,所述的第三变压板、风道和隔板共同形成了右端开口的第三空腔;
所述风道上与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排风口和第三排风口,且所述的第二排风口和第三排风口上均设置有只允许气流进入风道的止回阀;
所述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的开口端均设置有弧形的挡风板,且所述挡风板的下端与所述的风道固定连接;
所述的风道上与排风单元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分支管道,且所述的分支管道的一端通过呈Y形的结构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排风口和第三排风口相连,所述的分支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呈喇叭状的集热罩。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的内部设置有风速计,所述风道的一端设置有风机,所述的风机和风速计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的内部设置有烟雾探测器,且所述的烟雾探测器与所述的控制系统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风道的内壁上铺设有吸音棉。
进一步地,所述挡风板的上端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的第二变压板和第三变压板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变压板的宽度与所述风道内部的沿前后方向的尺寸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位于所述风道的沿前后方向的中部。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变压板、第二变压板和第三变压板的沿前后方向的折弯处均采用圆弧过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充分利用了自然界存在的风能,在不耗费能源,不产生污染物,不产生噪声的前提下完成了对变电站的排风,节能环保。
2、设备结构简单,无需维护,寿命周期长,成本低,实现效果与现行风机相当,性价比高。
3、排风口可根据工艺要求在热源处任意布置,实现了有针对性的设置,效果更优。由于目前车间厂房一般面积较大,传统排风扇只能在周围的墙壁上安装,而此设备能够把排风口引入到需要排风的任意热点源,而不增加能耗,使排风效果得到优化。另外由于排风的原理是产生负压,排风口可直接用质软的管道连接到设备发热点的上方,定点布置,排热效果更佳,而且不占用地面的有效面积。
4、可根据建筑物及工艺要求量身定做,安装无需复杂技术人员的指导,普通人员均可操作、安装,因此具有易普及性,易推广性。
5、由于空气流动性是设备中高频噪声传播的主要原因,通过诱导噪声源附近空气的定向流动,使得设置在风道内壁上的吸音棉吸收,从而在排风的同时降低了工业建筑物噪声对环境的污染。
6、通过在风道内设置烟雾探测器,这样当发生火灾时通过控制系统发出报警信号,从而避免更大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文丘里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中的B-B剖视图;
图5为排风系统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风道,2-排风单元,21-第一变压板,22-第二变压板,221-第二排风口,23-第三变压板,231-第三排风口,24-挡风板,25-止回阀,3-取压口,3-发热点,4-分支管道,41-集热罩,42-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现对文丘里效应进行简单阐述,并定义坐标系如图3所示。
文丘里效应的原理是当风吹过阻挡物时,在阻挡物的背风面上方端口附近气压相对较低,从而产生吸附作用并导致空气的流动。文氏管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它就是把气流由粗变细,以加快气体流速,使气体在文氏管出口的后侧形成一个“真空”区。当这个真空区靠近工件时会对工件产生一定的吸附作用。
如图1所示,空气从文丘里管的入口A进入,带着一定的速度经过B区域到达C区域时,由于截面积变小,由流体力学的QV恒定得知,此处速度V比原来大,结合流体力学另一定律P/ρg+V2/2g恒定,因此此处的压强比入口处,即管外压力要小许多,产生的压力差(真空度)将会把管外的空气在取压口3处带入文丘里管的管内。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具有降噪和烟雾报警功能的变电站绿色排风系统就是根据该原理进行设计的。
如图2至图5所示,一种具有降噪和烟雾报警功能的变电站绿色排风系统,包括依次穿过变电站各个房间的风道1,且所述风道1的两端开口,并与外界连通,这样自然界的风就会在风道1内形成流动的气流,由于管道效应的存在,所述风道1内气流的流速要大于自然界中气流的流速。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风道1的截面呈矩形,并采用透明的玻璃钢制作而成。
所述风道1内设置有若干个排风单元2,且每个房间内至少布置一处排风单元2。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排风单元2也可以根据散热点的不同在同一个房间内布置多处。所述的排风单元2包括第一变压板21、第二变压板22和第三变压板23,其中所述的第一变压板21设置于所述风道1内部的上侧,并向风道1的内侧凸起,且所述的第一变压板21与风道1之间形成了封闭的第一空腔。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变压板21的宽度与所述风道1沿前后方向的尺寸相同。所述的第二变压板22和第三变压板23分别设置于所述风道1内部的下侧(即与第一变压板21相对的一侧),并向风道1的内侧凸起,且所述的第二变压板22和第三变压板23沿前后方向排布,其中所述的第二变压板22的右端与所述的风道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变压板22的左端悬空设置,所述第三变压板23的左端与所述的风道1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变压板23的右端悬空设置。所述的第二变压板22和第三变压板23之间设置有隔板(图中未示出),所述的第二变压板22、风道1和隔板共同形成了未封闭的第二空腔,所述的第三变压板23、风道1和隔板共同形成了未封闭的第三空腔。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隔板位于所述风道1的沿前后方向的中部。所述风道1上与第二空腔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二排风口221,所述风道1上与第三空腔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三排风口231,且所述的第二排风口221和第三排风口231上均设置有只允许气流进入风道1的止回阀25,在这里设置止回阀25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避免对向流过的气体倒灌入房间内。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设置于所述的风道1上的排风单元的位置可以根据发热点3的位置合理布局。如图6所示,所述的风道1上设置有分支管道4,且所述的分支管道4的一端通过呈Y形的接头42与所述的排风单元2的第二排风口221和第三排风口231相连,所述分支管道4的另一端设置有呈喇叭状的集热罩41,优选的,所述的集热罩41位于所述的发热点3的正上方。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方便安装,以及根据现场的需求柔性布置,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分支管道4采用能够弯曲的软管制作而成。
工作时,如图3所示,当风道1内的气流从右端流向左端时,由于经过排风单元2时,风道1的截面积变小,根据文丘里效应的原理,该处的气压会变小,因此房间内的热空气会通过第二排风口221进入到风道1内,从而实现排风的效果。另外由于所述的第二变压板22和第三变压板23的开口方向是相反的,这样设计虽然可以兼顾不同的气流方向(即图3和图4所示的两种气流方向),但是当气流从有到左时,气流从第三变压板23的开口端进入,由于第三变压板23的左端是盲端,因此会对第三变压板23产生推力的作用,不利于设备的稳定。为此,所述第二变压板22和第三变压板23的开口端均设置有弧形的挡风板24,所述的弧形挡风板24的下端均与所述的风道1固定连接,所述弧形挡风板的上端在竖直方向与所述的第二变压板和第三变压板平齐。这样,一方面,当对向的气流吹来时,能够有效的避免气流进入到第三空腔内,避免对第三变压板23产生冲撞,另一方面,从第二排风口221进入的气流能够比较顺畅的通过挡风板24和第二变压板22之间的区域进入到风道1内,不会在第二空腔内产生反复的碰撞,气流更加顺畅。
如图4所示,当风道1内的气流从左端流向右端时,其过程与气流从右端流向左端时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气流在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内产生碰撞形成涡流,从而造成气体流通不畅,所述的第一变压板21、第二变压板22和第三变压板23的沿前后方向的折弯处均采用圆弧过渡。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散热效果,对已一些发热比较严重的位置,可以在发热点上连接软质的总管道,所述的总管道再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排风口和第三排风口相连通,从而实现定点散热,保证散热效果。
实施例二
由于现实情况中会存在无风的天气,为了保证排风系统的可靠性,所述风道1的内部设置有风速计,所述风道1的一端设置有风机,所述的风机和风速计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这样当风速计检测到风道1内的气流速度较低时便可以通过控制系统控制风机启动,从而实现排风,控制变电站的室内温度,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所述的风道1的内壁上铺设有吸音棉,这样可以在对变电站进行排风的同时,降低周围环境的噪音。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实施例四
所述的风道1的内部设置有烟雾探测器,且所述的烟雾探测器与所述的控制系统相连。因为发生火灾时,烟雾也会随着热空气进入排风系统,当风道1内的烟雾探测器探测到烟雾时,将信号传送给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发出警报,以便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减低损失。其余结构同实施例一。

Claims (8)

1.一种具有降噪和烟雾报警功能的变电站绿色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穿过变电站各个房间的截面呈矩形的风道,且所述风道的两端开口,并与外界连通;
所述风道内设置有若干个排风单元,且每个房间内至少布置一个排风单元;
所述的排风单元包括第一变压板、第二变压板和第三变压板,其中所述的第一变压板设置于所述风道内部的一侧,并向风道的内侧凸起;
所述的第二变压板和第三变压板分别设置于所述风道内部的与所述第一变压板相对的另一侧,并向风道的内侧凸起;
所述的第二变压板和第三变压板沿风道的宽度方向排布,且所述的第二变压板和第三变压板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的第二变压板、风道和隔板共同形成了左端开口的第二空腔,所述的第三变压板、风道和隔板共同形成了右端开口的第三空腔;
所述风道上与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相对应的位置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排风口和第三排风口,且所述的第二排风口和第三排风口上均设置有只允许气流进入风道的止回阀;
所述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的开口端均设置有弧形的挡风板,且所述挡风板的下端与所述的风道固定连接;
所述的风道上与排风单元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分支管道,且所述的分支管道的一端通过呈Y形的接头分别与所述的第二排风口和第三排风口相连,所述的分支管道的另一端设置有呈喇叭状的集热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降噪和烟雾报警功能的变电站绿色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内部设置有风速计,所述风道的一端设置有风机,所述的风机和风速计分别与控制系统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降噪和烟雾报警功能的变电站绿色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内部设置有烟雾探测器,且所述的烟雾探测器与所述的控制系统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降噪和烟雾报警功能的变电站绿色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内壁上铺设有吸音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降噪和烟雾报警功能的变电站绿色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风板的上端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的第二变压板和第三变压板平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降噪和烟雾报警功能的变电站绿色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变压板的宽度与所述风道内部的沿前后方向的尺寸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降噪和烟雾报警功能的变电站绿色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位于所述风道的沿前后方向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降噪和烟雾报警功能的变电站绿色排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变压板、第二变压板和第三变压板的沿前后方向的折弯处均采用圆弧过渡。
CN201610703452.5A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具有降噪和烟雾报警功能的变电站绿色排风系统 Active CN1062531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03452.5A CN106253105B (zh)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具有降噪和烟雾报警功能的变电站绿色排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03452.5A CN106253105B (zh)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具有降噪和烟雾报警功能的变电站绿色排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3105A true CN106253105A (zh) 2016-12-21
CN106253105B CN106253105B (zh) 2017-12-05

Family

ID=57594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03452.5A Active CN106253105B (zh) 2016-08-22 2016-08-22 一种具有降噪和烟雾报警功能的变电站绿色排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53105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05826A (zh) * 2020-04-01 2020-07-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风冷cpci时统机箱风道结构
CN111682435A (zh) * 2020-06-22 2020-09-18 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一种电力工程用散热电力设备
CN113160514A (zh) * 2020-01-22 2021-07-23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风道式烟感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82288A (ja) * 2005-09-12 2007-03-29 Toshiba Corp 高電圧変電装置
JP4449726B2 (ja) * 2004-12-09 2010-04-14 株式会社明電舎 変圧器盤の冷却装置
CN101877957A (zh) * 2009-12-02 2010-11-03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大容量散热柜式设备的点对点散热方法及其设备
CN203145417U (zh) * 2013-01-27 2013-08-21 吴树强 一种变压式排风道结构
CN205190350U (zh) * 2015-11-03 2016-04-27 广州水如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管导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49726B2 (ja) * 2004-12-09 2010-04-14 株式会社明電舎 変圧器盤の冷却装置
JP2007082288A (ja) * 2005-09-12 2007-03-29 Toshiba Corp 高電圧変電装置
CN101877957A (zh) * 2009-12-02 2010-11-03 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大容量散热柜式设备的点对点散热方法及其设备
CN203145417U (zh) * 2013-01-27 2013-08-21 吴树强 一种变压式排风道结构
CN205190350U (zh) * 2015-11-03 2016-04-27 广州水如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风管导流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0514A (zh) * 2020-01-22 2021-07-23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风道式烟感系统
CN111405826A (zh) * 2020-04-01 2020-07-1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一种风冷cpci时统机箱风道结构
CN111682435A (zh) * 2020-06-22 2020-09-18 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一种电力工程用散热电力设备
CN111682435B (zh) * 2020-06-22 2021-09-14 山东省产品质量检验研究院 一种电力工程用散热电力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53105B (zh) 2017-1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83056B (zh) 一种气流全封闭式排烟罩
CN106253105A (zh) 一种具有降噪和烟雾报警功能的变电站绿色排风系统
CN204693631U (zh) 空调器
CN104032933A (zh) 一种压力平衡型厨房双竖井集中送风排烟系统装置
CN108180589B (zh) 一种用于健康建筑的高舒适度低能耗智能厨房补风系统
CN106123241A (zh) 一种城市户内变电站主变室通风降噪系统
CN203891419U (zh) 一种压力平衡型厨房双竖井集中送风排烟系统装置
WO2020216030A1 (zh) 一种平衡式污染物清洁系统
CN106871316A (zh) 一种高大洁净空间的送风系统
CN103776108B (zh) 大型厂房焊接烟霾智能净化系统
CN207550471U (zh) 一种船舶机舱的通风排气系统
JP6521869B2 (ja) 空気調和ユニット
CN205669863U (zh) 一种送风系统及应用其的室内机和空调
CN106193538B (zh) 一种防火导流式烟道及双功能排气系统
CN209355428U (zh) 建筑物地下室低能耗通风系统
CN209165684U (zh) 一种荧光检测通风系统
CN204964164U (zh) 一种矿井通风网络系统实验装置
CN208311640U (zh) 一种用于通气管道的阀门、油烟机专用阀及吸油烟机
CN204285719U (zh) 一种新型汽机房通风系统
KR20120119886A (ko) 배기가스 폐열회수 시스템
CN205825348U (zh) 一种城市户内变电站主变室通风降噪系统
CN108006880A (zh) 一种家用厨房补风系统及应用有该系统的补风方法
CN208458189U (zh) 教学楼用垂直并联式新风系统
CN113117272A (zh) 一种集成式挡烟垂壁
CN205717816U (zh) 风道系统低阻高消声系数静压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