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31548A - 伪基站定位装置及伪基站定位方法 - Google Patents

伪基站定位装置及伪基站定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31548A
CN106231548A CN201610586735.6A CN201610586735A CN106231548A CN 106231548 A CN106231548 A CN 106231548A CN 201610586735 A CN201610586735 A CN 201610586735A CN 106231548 A CN106231548 A CN 1062315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launch point
pseudo
geographical position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8673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ub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8673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31548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315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315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12Detection or prevention of frau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 H04W64/003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ocating network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伪基站定位装置及伪基站定位方法;伪基站定位装置包括:智能天线,用于接收区域内的无线信号;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智能天线接收所述区域内各发射点发射的无线信号,基于所接收的无线信号解析出所述区域内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区域中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进行匹配;当所述区域内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不匹配时,将所述发射点识别为伪基站。实施本发明,能够精确定位伪基站。

Description

伪基站定位装置及伪基站定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伪基站定位装置及伪基站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伪基站即假基站,伪基站设备是一种高科技仪器,一般由主机和笔记本电脑组成,通过短信群发器、短信发信机等相关设备能够搜索以其中为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内的移动终端的客户识别模块(SIM)的信息,通过伪装成运营商的基站,向移动终端发送诈骗、广告推销等信息。目前,被伪基站骚扰的主要是GSM网络用户,伪基站发送的短信大概占到垃圾短信的70%,已经成为垃圾短信的主要发送渠道,伪基站能够强行收集网络覆盖范围内移动终端的号码,并强制推送信息,甚至能够模拟出任何号码发送,包括公共服务号码和银行服务号码,危害正常通信安全和社会稳定。
由于伪基站具有移动性强、标识(ID)不断变化的特点,往往难以准确识别。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而提供一种伪基站定位装置及伪基站定位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伪基站定位装置,所述伪基站定位装置包括:
智能天线,用于接收区域内的无线信号;
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智能天线接收所述区域内各发射点发射的无线信号,基于所接收的无线信号解析出所述区域内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区域中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进行匹配;
当所述区域内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不匹配时,将所述发射点识别为伪基站。
可选地,所述智能天线,还用于搜索在所述区域内能够接收到无线信号的频点,根据在各所述频点定向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确定相应发射点的地理位置。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区域中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匹配之前,从所述发射点中识别出移动终端,并从所述区域中的发射点中排除所述移动终端。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根据发射点发送的消息的类型和/或内容从所述发射点中识别出所述移动终端。
可选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智能天线向所述区域内移动终端发送所述伪基站的频点,以使得所述区域中的移动终端屏蔽使用所述伪基站的频点进行接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伪基站定位方法,所述伪基站定位方法包括:
基于智能天线接收区域内各发射点发射的无线信号,基于所接收的无线信号解析出所述区域内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
将所述区域中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进行匹配;
当所述区域内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不匹配时,将所述发射点识别为伪基站。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接收的无线信号解析出所述区域内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包括:
基于智能天线搜索在所述区域内能够接收到无线信号的频点,根据在各所述频点定向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确定相应发射点的地理位置。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区域中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匹配之前,从所述发射点中识别出移动终端,并从所述区域中的发射点中排除所述移动终端。
可选地,所述从所述发射点中识别出移动终端,包括:
根据发射点发送的消息的类型和/或内容从所述发射点中识别出所述移动终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智能天线向所述区域内移动终端发送所述伪基站的频点,以使得所述区域中的移动终端屏蔽使用所述伪基站的频点进行接入。
本发明实施例中,鉴于伪基站的地理位置以及标识(ID)经常变动、以及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相对固定的特点,利用智能天线搜频点,具有定向发射、接收信号的特点,因此干扰低增益高,能够有效识别不同频点的发射点,将区域中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匹配的方式定位伪基站,可以对区域中的移动或固定设置的伪基站进行准确定位,克服相关技术中因伪基站的标识、地理位置经常变动而无法准确定位伪基站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伪基站定位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智能天线一个可选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如图1所示的伪基站定位装置的无线通信系统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伪基站定位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伪基站定位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伪基站定位方法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伪基站定位装置。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伪基站定位装置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伪基站定位装置可以实施在基站中以共用基站的控制器和智能天线,也可以实施为独立的伪基站扫描设备。
参见图1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伪基站定位装置的一个可选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包括:控制器110和智能天线120,下面对控制器110和智能天线120分别进行说明。
控制器110通常控制总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10控制智能天线120进行无线信号的接收、以及无线信号的发射。
智能天线120用于收发不同频点的无线信号,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智能天线可以为以下任意一种类型:
1)全向天线,在360度任意方位上均可进行波束扫描的智能天线阵。
2)定向单极化天线,特指采用单极化辐射单元组成定向阵列,可以在特定方向内进行波束扫面的天线阵。
3)定向双极化天线,特指采用双极化辐射单元组成的定向阵列,可以在特定方向内进行波束扫描的天线阵。
参见图2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智能天线120的一个可选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包括:天线阵、模数转换模块、自适应数字信号处理器和波束形成网络,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天线阵是收发无线信号的辐射单元。
自适应数字信号处理器把有一定规律的激励信号转换成与各波束相对应的幅度和相位,提供给天线阵的各天线阵元,用来确定波束形成网络各部分方向图的增益。
波束形成网络利用天线阵元产生的方向图,实现智能天线的各种应用。
自适应数字信号处理器产生的各支路幅度和相位调整系数,是波束形成网络工作的依据。自适应数字信号处理器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器和自适应算法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根据所需进行的信号处理,自适应算法器根据均方误差、信噪比、输出噪声功率等性能量度,用适当的算法调整方向图,形成网络的加权系数,使智能天线阵系统性能达到最优化。增加系统容量。
天线阵中天线阵元数量N与天线阵元的配置方式、智能天线的性能有直接关系,目前天线阵元数一般取4到16,多个天线阵元在空间上按照某种集合形状排列,无线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是通过全部天线阵元发射和接收信号的线性组合。根据天线阵元之间的几何关系,天线阵的形状大致可以划分为:线阵、面阵、圆阵等。
波束形成网络是智能天线能否实现的关键。简单地说,波束形成就是将天线阵上接收到的信号变换到基带,然后进行相应的空间谱处理,获该信号空间特征矢量和矩阵以及信号的功率估值和波达方向(DOA)估值。在此基础上,依据一定的准则,如最小均方误差(MMSE)准则、最大信噪比(MAX SNR)准则、最小二乘准则(LS)、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CMV)准则等,计算无线信号在各个天线阵元的加权矢量W,生成多个高增益的动态窄波束来跟踪多个期望用户。
波束形成网络组使用种空间滤波方法,目的是从信号、干扰和噪声混在一起的输入信号中提取期望信号。在接收模式下,抑制来自窄波束之外的信号;而在发射模式下使期望用户接收的信号功率最大,同时使窄波束范围以外的非期望用户受到的干扰最小。
自适应算法器是智能天线技术的核心处理模块,按照是否需要参考信号可分为非盲算法和盲算法,其中非盲算法是基于专门发送导频信道信号或导频符号序列信号来实现的自适应算法,例如有:基于梯度的最小均方(LMS)误差算法、递归最小平方(RLS)算法等,以及这些算法的改进算法。
LMS和RLS需系统提供与用户信号相关的参考信号,以计算误差,控制阵列加权。而对于盲算法,不需要参考信号,通过利用DOA的时空特征进行多用户检测并分离出各方向的用户来波,经典算法有恒模算法(CMA)和空间谱估计。此外,还有判决反馈和模糊神经网络等算法。
下面再对智能天线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处理进行说明。
上行链路处理:
1)各个天线阵元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下变频以及A/D变换,形成接收到的天线阵列基带信号。
2)根据用户训练序列形成时的循环偏移特性,采用快速傅里叶(FFT)算法对各个天线上接收到的训练序列进行快速信道估计,得到用户到各天线间的信道冲激响应。
3)根据对信道估计的结果,一方面用于形成联合检测的系统矩阵;另一方面用于用户的到达角度(DOA)估计,为下行链路的波束赋形选择方向。
4)根据用户到各天线的信道冲激响应以及用户分配的码信息形成的系统矩阵进行联合检测,同时获取多用户的解扰和解扩以及解调后的比特信息,然后经过译码,就可以得到用户的发送数据。
由于多天线的联合检测具有空间分集的作用,所以采用智能天线大大提高了系统接收性能。
下行链路处理:
1)首先对用户的下行链路的发送数据进行编码调制,然后根据用户分配的码信息和小区信息进行扩频加扰,形成用户的发送码片信息。
2)然后根据上行链路中确定的用户DOA,选择下行波束赋形的权值,对用户进行下行波束赋形,以便形成用户的发射波束,达到空分的目的,并最终生成用户待发送的各个天线上的基带信号。
3)对于要发送的天线阵上的基带信号进行D/A转换以及上变频操作,最终由射频单元发送。
智能天线120对发射无线信号的发射点(如基站、移动终端等)进行定位,示例性地,使用下述方式定位:
1)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和到达时间差方法
例如TOA和TDOA方法,都是通过测量无线信号在发射点之间的传播时间进行定位的方法。
2)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和到达时间差方法,如上行链路信号到达角度(AOA)定位方法。
3)下行链路观测到达时间差方法,与上行链路观测到达时间差方法类似,区别在于使用下行链路信号来计算发射点的位置。
如图1中所示的伪基站定位装置可以实施为各种形式的基站,从而可以被构造为利用经由帧或分组发送数据的诸如有线和无线通信系统以及基于卫星的通信系统来操作。
现在将参考图3描述其中根据本发明的伪基站定位装置能够操作的通信系统。
这样的通信系统可以使用不同的空中接口和/或物理层。例如,由通信系统使用的空中接口包括例如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和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特别地,长期演进(LTE))、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等等。作为非限制性示例,下面的描述涉及CDMA通信系统,但是这样的教导同样适用于其它类型的系统。
参考图3,CDMA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多个移动终端、多个基站(BS)270、基站控制器(BSC)275和移动交换中心(MSC)280。MSC 280被构造为与公共电话交换网络(PSTN)290形成接口。MSC 280还被构造为与可以经由回程线路耦接到基站270的BSC 275形成接口。回程线路可以根据若干己知的接口中的任一种来构造,所述接口包括例如E1/T1、ATM、IP、PPP、帧中继、HDSL、ADSL或xDSL。将理解的是,如图3中所示的系统可以包括多个BSC2750。
每个BS 270可以服务一个或多个分区(或区域),由多向天线或指向特定方向的天线覆盖的每个分区放射状地远离BS 270。或者,每个分区可以由用于分集接收的两个或更多天线覆盖。每个BS 270可以被构造为支持多个频率分配,并且每个频率分配具有特定频谱(例如,1.25MHz,5MHz等等)。
分区与频率分配的交叉可以被称为CDMA信道。BS 270也可以被称为基站收发器子系统(BTS)或者其它等效术语。在这样的情况下,术语“基站”可以用于笼统地表示单个BSC275和至少一个BS 270。基站也可以被称为“蜂窝站”。或者,特定BS 270的各分区可以被称为多个蜂窝站。
如图3中所示,广播发射器(BT)295将广播信号发送给在系统内操作的移动终端。在图3中,示出了几个卫星300,例如可以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卫星300。卫星300帮助定位多个移动终端中的至少一个。
在图3,描绘了多个卫星300,但是理解的是,可以利用任何数目的卫星获得有用的定位信息。替代GPS跟踪技术或者在GPS跟踪技术之外,可以使用可以跟踪移动终端的位置的其它技术。另外,至少一个GPS卫星300可以选择性地或者额外地处理卫星DMB传输。
作为无线通信系统的一个典型操作,BS 270接收来自各种移动终端的反向链路信号。移动终端通常参与通话、消息收发和其它类型的通信。特定基站270接收的每个反向链路信号被在特定BS 270内进行处理。获得的数据被转发给相关的BSC 275。BSC提供通话资源分配和包括BS 270之间的软切换过程的协调的移动管理功能。BSC275还将接收到的数据路由到MSC 280,其提供用于与PSTN 290形成接口的额外的路由服务。类似地,PSTN 290与MSC 280形成接口,MSC与BSC 275形成接口,并且BSC 275相应地控制BS 270以将正向链路信号发送到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中无线通信单元的移动通信模块基于移动终端内置的接入移动通信网络(如2G/3G/4G等移动通信网络)的必要数据(包括用户识别信息和鉴权信息)接入移动通信网络为移动终端用户的网页浏览、网络多媒体播放等业务传输移动通信数据(包括上行的移动通信数据和下行的移动通信数据)。
基于上述伪基站定位装置100硬件结构以及通信系统,提出本发明各个实施例。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伪基站定位装置,包括:
智能天线120,用于接收区域内的无线信号,示例性地,搜索在所述区域内能够接收到无线信号的频点,根据在各所述频点定向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确定相应发射点的地理位置,这里的地理位置可以采用经纬度坐标、平面坐标、或球坐标来标识。
控制器110,用于基于所述智能天线接收所述区域内各发射点发射的无线信号,基于所接收的无线信号解析出所述区域内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
示例性地,控制器可以采用前述的任意方法,如1)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和到达时间差方法、2)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和到达时间差方法、3)下行链路观测到达时间差方法解析出区域中各发射点的位置。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区域中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进行匹配;当所述区域内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不匹配时,将所述发射点识别为伪基站,当所述区域内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匹配时,将所述发射点识别为相应的合法基站。
鉴于对发射点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在将区域中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时,若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一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如2米),则判定该发射点与该合法基站为同一实体。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基站可以为广义的基站,实际上可以为宏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和分布式基站等。
示例性地,区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小区对应,也可以是根据定位伪基站的需要而任意划定的地理区域,该地理区域中可以被一个或两个以上小区覆盖。
本实施例中,鉴于伪基站的地理位置以及标识(ID)经常变动、以及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相对固定的特点,利用智能天线搜频点,具有定向发射、接收信号的特点,因此干扰低增益高,能够有效识别不同频点的发射点,将区域中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匹配的方式定位伪基站,可以对区域中的移动或固定设置的伪基站进行准确定位,克服相关技术中因伪基站的标识、地理位置经常变动而无法准确定位伪基站的问题。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伪基站定位装置,包括:
智能天线120,用于接收区域内的无线信号,示例性地,搜索在所述区域内能够接收到无线信号的频点,根据在各所述频点定向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确定相应发射点的地理位置,这里的地理位置可以采用经纬度坐标、平面坐标、或球坐标来标识。
控制器110,用于基于所述智能天线接收所述区域内各发射点发射的无线信号,基于所接收的无线信号解析出所述区域内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
示例性地,控制器可以采用前述的任意方法,如1)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和到达时间差方法、2)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和到达时间差方法、3)下行链路观测到达时间差方法解析出区域中各发射点的位置。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区域中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之前,从所述发射点中识别出移动终端,并从所述区域中的发射点中排除所述移动终端。
示例性地,控制器可以基于据发射点发送的消息的类型和/或内容从所述发射点中识别出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区域中排除移动终端。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区域中发射点(也就是排除移动终端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进行匹配;当所述区域内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不匹配时,将所述发射点识别为伪基站,当所述区域内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匹配时,将所述发射点识别为相应的合法基站。
鉴于对发射点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在将区域中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时,若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一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如2米),则判定该发射点与该合法基站为同一实体。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基站可以为广义的基站,实际上可以为宏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和分布式基站等。
示例性地,区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小区对应,也可以是根据定位伪基站的需要而任意划定的地理区域,该地理区域中可以被一个或两个以上小区覆盖。
本实施例中,鉴于伪基站的地理位置以及标识(ID)经常变动、以及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相对固定的特点,将区域中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匹配的方式定位伪基站,可以对区域中的移动或固定设置的伪基站进行准确定位,同时,对于发射点包括覆盖区域的移动终端的情况,能够根据移动终端发送的消息的类型或内容,排除掉移动终端,然后再对其余发射点中定位伪基站,进一步提升了定位伪基站的精度。
实施例三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伪基站定位装置,包括:
智能天线120,用于接收区域内的无线信号,示例性地,搜索在所述区域内能够接收到无线信号的频点,根据在各所述频点定向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确定相应发射点的地理位置,这里的地理位置可以采用经纬度坐标、平面坐标、或球坐标来标识。
控制器110,用于基于所述智能天线接收所述区域内各发射点发射的无线信号,基于所接收的无线信号解析出所述区域内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
示例性地,控制器可以采用前述的任意方法,如1)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和到达时间差方法、2)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和到达时间差方法、3)下行链路观测到达时间差方法解析出区域中各发射点的位置。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区域中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之前,从所述发射点中识别出移动终端,并从所述区域中的发射点中排除所述移动终端。
示例性地,控制器可以基于据发射点发送的消息的类型和/或内容从所述发射点中识别出所述移动终端,将所述区域中排除移动终端。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区域中发射点(也就是排除移动终端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进行匹配;当所述区域内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不匹配时,将所述发射点识别为伪基站,当所述区域内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匹配时,将所述发射点识别为相应的合法基站。
鉴于对发射点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在将区域中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时,若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一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如2米),则判定该发射点与该合法基站为同一实体。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基站可以为广义的基站,实际上可以为宏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和分布式基站等。
示例性地,区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小区对应,也可以是根据定位伪基站的需要而任意划定的地理区域,该地理区域中可以被一个或两个以上小区覆盖。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智能天线向所述区域内移动终端发送所述伪基站的频点。
例如以广播形式发送全部伪基站的频点,或者信号最强的一个以上频点,使得区域中的移动终端在接入屏蔽使用所述伪基站的频点,可选地,当发送的伪基站的频点符合重选条件时,表明该频点可能增设了合法基站,区域中的移动终端可以基于该频点进行接入。
本实施例中,鉴于伪基站的地理位置以及标识(ID)经常变动、以及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相对固定的特点,将区域中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匹配的方式定位伪基站,可以对区域中的移动或固定设置的伪基站进行准确定位;同时,对于发射点包括覆盖区域的移动终端的情况,能够根据移动终端发送的消息的类型或内容,排除掉移动终端,然后再对其余发射点中定位伪基站,进一步提升了定位伪基站的精度;同时,还向区域中的移动终端发送伪基站的频点,避免移动终端接入伪基站的情况,有效保证移动终端的通信安全。
实施例四
与前述实施例一对应,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伪基站定位方法,参见图4示出的伪基站定位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基于智能天线接收区域内各发射点发射的无线信号,基于所接收的无线信号解析出所述区域内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
示例性地,搜索在所述区域内能够接收到无线信号的频点,根据在各所述频点定向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确定相应发射点的地理位置,这里的地理位置可以采用经纬度坐标、平面坐标、或球坐标来标识。
示例性地,控制器可以采用前述的任意方法,如1)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和到达时间差方法、2)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和到达时间差方法、3)下行链路观测到达时间差方法解析出区域中各发射点的位置。
步骤102,将所述区域中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进行匹配。
当所述区域内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不匹配时,将所述发射点识别为伪基站,当所述区域内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匹配时,将所述发射点识别为相应的合法基站。
步骤103,当所述区域内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不匹配时,将所述发射点识别为伪基站。
鉴于对发射点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在将区域中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时,若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一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如2米),则判定该发射点与该合法基站为同一实体。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基站可以为广义的基站,实际上可以为宏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和分布式基站等。
示例性地,区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小区对应,也可以是根据定位伪基站的需要而任意划定的地理区域,该地理区域中可以被一个或两个以上小区覆盖。
本实施例中,鉴于伪基站的地理位置以及标识(ID)经常变动、以及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相对固定的特点,利用智能天线搜频点,具有定向发射、接收信号的特点,因此干扰低增益高,能够有效识别不同频点的发射点,将区域中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匹配的方式定位伪基站,可以对区域中的移动或固定设置的伪基站进行准确定位,克服相关技术中因伪基站的标识、地理位置经常变动而无法准确定位伪基站的问题。
实施例五
与前述实施例一对应,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伪基站定位方法,参见图5示出的伪基站定位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基于智能天线接收区域内各发射点发射的无线信号,基于所接收的无线信号解析出所述区域内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
示例性地,搜索在所述区域内能够接收到无线信号的频点,根据在各所述频点定向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确定相应发射点的地理位置,这里的地理位置可以采用经纬度坐标、平面坐标、或球坐标来标识。
示例性地,控制器可以采用前述的任意方法,如1)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和到达时间差方法、2)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和到达时间差方法、3)下行链路观测到达时间差方法解析出区域中各发射点的位置。
步骤202,从所述发射点中识别出移动终端,并从所述区域中的发射点中排除所述移动终端。
步骤203,将所述区域中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进行匹配。
当所述区域内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不匹配时,将所述发射点识别为伪基站,当所述区域内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匹配时,将所述发射点识别为相应的合法基站。
步骤204,当所述区域内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不匹配时,将所述发射点识别为伪基站。
鉴于对发射点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在将区域中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时,若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一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如2米),则判定该发射点与该合法基站为同一实体。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基站可以为广义的基站,实际上可以为宏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和分布式基站等。
示例性地,区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小区对应,也可以是根据定位伪基站的需要而任意划定的地理区域,该地理区域中可以被一个或两个以上小区覆盖。
本实施例中,鉴于伪基站的地理位置以及标识(ID)经常变动、以及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相对固定的特点,将区域中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匹配的方式定位伪基站,可以对区域中的移动或固定设置的伪基站进行准确定位,同时,对于发射点包括覆盖区域的移动终端的情况,能够根据移动终端发送的消息的类型或内容,排除掉移动终端,然后再对其余发射点中定位伪基站,进一步提升了定位伪基站的精度。
实施例六
与前述实施例一对应,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伪基站定位方法,参见图6示出的伪基站定位方法的一个可选的流程示意图,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基于智能天线接收区域内各发射点发射的无线信号,基于所接收的无线信号解析出所述区域内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
示例性地,搜索在所述区域内能够接收到无线信号的频点,根据在各所述频点定向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确定相应发射点的地理位置,这里的地理位置可以采用经纬度坐标、平面坐标、或球坐标来标识。
示例性地,控制器可以采用前述的任意方法,如1)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和到达时间差方法、2)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和到达时间差方法、3)下行链路观测到达时间差方法解析出区域中各发射点的位置。
步骤302,从所述发射点中识别出移动终端,并从所述区域中的发射点中排除所述移动终端。
步骤303,将所述区域中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进行匹配。
当所述区域内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不匹配时,将所述发射点识别为伪基站,当所述区域内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匹配时,将所述发射点识别为相应的合法基站。
步骤304,当所述区域内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不匹配时,将所述发射点识别为伪基站。
鉴于对发射点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存在不可避免的误差,在将区域中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时,若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一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的距离小于距离阈值(如2米),则判定该发射点与该合法基站为同一实体。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基站可以为广义的基站,实际上可以为宏基站、微基站、微微基站和分布式基站等。
示例性地,区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小区对应,也可以是根据定位伪基站的需要而任意划定的地理区域,该地理区域中可以被一个或两个以上小区覆盖。
步骤305,向所述区域内移动终端发送所述伪基站的频点。
例如以广播形式发送全部伪基站的频点,或者信号最强的一个以上频点,使得区域中的移动终端在接入屏蔽使用所述伪基站的频点,可选地,当发送的伪基站的频点符合重选条件时,表明该频点可能增设了合法基站,区域中的移动终端可以基于该频点进行接入。
本实施例中,鉴于伪基站的地理位置以及标识(ID)经常变动、以及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相对固定的特点,将区域中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匹配的方式定位伪基站,可以对区域中的移动或固定设置的伪基站进行准确定位;同时,对于发射点包括覆盖区域的移动终端的情况,能够根据移动终端发送的消息的类型或内容,排除掉移动终端,然后再对其余发射点中定位伪基站,进一步提升了定位伪基站的精度;同时,还向区域中的移动终端发送伪基站的频点,避免移动终端接入伪基站的情况,有效保证移动终端的通信安全。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可执行指令,所述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伪基站定位方法。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各组成部分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设备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的、机械的或其它形式的。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全部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单元分别单独作为一个单元,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或者,本发明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移动存储设备、RO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伪基站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伪基站定位装置包括:
智能天线,用于接收区域内的无线信号;
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智能天线接收所述区域内各发射点发射的无线信号,基于所接收的无线信号解析出所述区域内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区域中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进行匹配;当所述区域内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不匹配时,将所述发射点识别为伪基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伪基站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天线,还用于搜索在所述区域内能够接收到无线信号的频点,根据在各所述频点定向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确定相应发射点的地理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伪基站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所述区域中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匹配之前,从所述发射点中识别出移动终端,并从所述区域中的发射点中排除所述移动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伪基站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将根据发射点发送的消息的类型和/或内容从所述发射点中识别出所述移动终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伪基站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通过所述智能天线向所述区域内移动终端发送所述伪基站的频点,以使得所述区域中的移动终端屏蔽所述伪基站的频点。
6.一种伪基站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伪基站定位方法包括:
基于智能天线接收区域内各发射点发射的无线信号,基于所接收的无线信号解析出所述区域内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
将所述区域中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进行匹配;
当所述区域内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不匹配时,将所述发射点识别为伪基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伪基站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接收的无线信号解析出所述区域内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包括:
基于所述智能天线搜索在所述区域内能够接收到无线信号的频点,根据在各所述频点定向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确定相应发射点的地理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伪基站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区域中的发射点的地理位置与所述区域内合法基站的地理位置匹配之前,从所述发射点中识别出移动终端,并从所述区域中的发射点中排除所述移动终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伪基站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发射点中识别出移动终端,包括:
根据发射点发送的消息的类型和/或内容从所述发射点中识别出所述移动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伪基站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智能天线向所述区域内移动终端发送所述伪基站的频点,以使得所述区域中的移动终端屏蔽所述伪基站的频点。
CN201610586735.6A 2016-07-22 2016-07-22 伪基站定位装置及伪基站定位方法 Pending CN10623154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86735.6A CN106231548A (zh) 2016-07-22 2016-07-22 伪基站定位装置及伪基站定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86735.6A CN106231548A (zh) 2016-07-22 2016-07-22 伪基站定位装置及伪基站定位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31548A true CN106231548A (zh) 2016-12-14

Family

ID=575315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86735.6A Pending CN106231548A (zh) 2016-07-22 2016-07-22 伪基站定位装置及伪基站定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3154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4491A (zh) * 2017-10-25 2018-03-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Gsm模式下的锁频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70698A (ja) * 2004-12-14 2006-06-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局方向推定装置及び無線局方向推定・電波発射装置、並びに無線局方向推定方法
CN103906116A (zh) * 2014-03-12 2014-07-02 上海风格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判断验证伪基站的方法
CN104219671A (zh) * 2014-09-30 2014-12-17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的检测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05578471A (zh) * 2016-03-11 2016-05-11 北京波尔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gsm伪基站智能识别系统
CN105611535A (zh) * 2015-12-25 2016-05-25 上海创远仪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伪基站定位装置以及定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70698A (ja) * 2004-12-14 2006-06-2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局方向推定装置及び無線局方向推定・電波発射装置、並びに無線局方向推定方法
CN103906116A (zh) * 2014-03-12 2014-07-02 上海风格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判断验证伪基站的方法
CN104219671A (zh) * 2014-09-30 2014-12-17 北京金山安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的检测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05611535A (zh) * 2015-12-25 2016-05-25 上海创远仪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伪基站定位装置以及定位方法
CN105578471A (zh) * 2016-03-11 2016-05-11 北京波尔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gsm伪基站智能识别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田华锋等: "基于现场实测定位的无线网络安全卫士", 《信息通信》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4491A (zh) * 2017-10-25 2018-03-3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Gsm模式下的锁频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Yang et al. Beam tracking and optimization for UAV communications
Barati et al. Directional cell discovery in millimeter wave cellular networks
Shafi et al. 5G: A tutorial overview of standards, trials, challenges, deployment, and practice
Balanis et al. Introduction to smart antennas
CN102396163B (zh) 用于天线阵控制的通信系统、设备和方法
Rupasinghe et al. Optimum hovering locations with angular domain user separation for cooperative UAV networks
US683957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imating downlink beamforming weights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20050136943A1 (en) Location-assis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E513656C2 (sv) Förfarande och anordning för mottagning av radiosignaler med hjälp av antennlober
Petrus et al. Capacity enhancement using adaptive arrays in an AMPS system
OGAWA et al. Adaptive antennas for future mobile radio
US9584199B2 (en) User group specific beam forming in a mobile network
EP1367741A9 (en) Method of using pilots in radio system
Maruta et al.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 on massive antenna systems
CN106231548A (zh) 伪基站定位装置及伪基站定位方法
Buzzi et al. Transmit power allocation for joint communication and sensing through massive MIMO arrays
Suyama et al. 5G multi-antenna technology and experimental trials
Tashiro et al. Cylindrical massive MIMO system with low-complexity angle-based user selection for high-altitude platform stations
Wang et al. Ray-tracing base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5G mmWave massive MIMO in hotspots
Giuliano et al. Smart cell sectorization for third generation CDMA systems
US10985821B1 (en) Dynamic beam pattern control using device velocity
Schraml et al. Multi-user MIMO satellite communications with secrecy constraints
Chen et al. A beamforming method based on image tracking and positioning in the LOS scenario
Xiao et al. Spatial multiplexing algorithms of cognitive base-stations
Czylwik et al. System-level performance of antenna arrays in CDMA-based cellular mobile radio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