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28763A - 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28763A
CN106228763A CN201610640880.8A CN201610640880A CN106228763A CN 106228763 A CN106228763 A CN 106228763A CN 201610640880 A CN201610640880 A CN 201610640880A CN 106228763 A CN106228763 A CN 1062287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arm
monitoring
cardiac monitoring
limit value
cardia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64088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政伟
张思昱
王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ICT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TE IC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ICT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TE ICT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64088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287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28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287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182Level alarms, e.g. alarms responsive to variables exceeding a threshol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18Heart-related electrical modalities, e.g. electrocardiography [EC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74Details of notification to user or communication with user or patient ; user input means
    • A61B5/746Alarms related to a physiological condition, e.g. details of setting alarm thresholds or avoiding false alar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er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hysi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其中,所述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心电监护设备的用户基本信息;根据所述用户基本信息获取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将所述报警门限值发送至所述心电监护设备,以供所述心电监护设备根据所述报警门限值确定是否针对所述监护指标发送报警信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可以有效地减少心电监护的误报警的概率,提高报警准确性,同时达到节省医护人员的精力的目的,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信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和一种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心电图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主要依据,具有诊断可靠、方便、对病人无损害的优点。在现代医学中,心电图变得越来越重要,而且随着社会老龄化的日趋加重,需要心电监护设备向小型化、便携化、家庭化的方向发展,以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在家中就能接收监护和治疗。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心电监护设备正被广泛应用于医院的ICU(Intensive Care Unit,重症加强护理病房)、CCU(Coronary heartdisease Care Unit,冠心病监护病房)、麻醉手术室及各临床科室,以长期持续地对患者进行心电、心率、呼吸频次、血氧饱和度、血压等的动态监护及测量,进而向医护人员持续提供患者的生命体征的重要信息。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必要的报警,既影响了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又增加了临床护士的工作量。
而且,传统的心电监护设备有的没有报警功能,有的报警功能很单一患者不能手动调整,有的就算可以手动调整,也会在使用中出现误报的的情况,而且报警门限值几乎都是手动调节的,且对心电监护设备的报警界限并无明确规定。
因此,如何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以减少误报警的概率,即提高心电监护的报警的准确性,同时达到节省医护人员的精力的目的,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可以有效地减少心电监护的误报警的概率,提高报警准确性,同时达到节省医护人员的精力的目的,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心电监护设备的用户基本信息;根据所述用户基本信息获取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将所述报警门限值发送至所述心电监护设备,以供所述心电监护设备根据所述报警门限值确定是否针对所述监护指标发送报警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接收到心电监护设备的用户基本信息时,则根据该用户基本信息获取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并反馈至心电监护设备进行报警监测,即确定心电监护设备是否需要针对检测到的监护指标的当前参数值发送报警信息,以提醒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此,通过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比如最大值、最小值),可以有效地减少心电监护的误报警的概率,提高报警准确性,同时达到节省医护人员的精力的目的,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用户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数据,进一步还可以综合考虑用户的疾病信息,以进一步提高获取的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的准确性;监护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心电、心率、呼吸频次、血氧饱和度、血压等,而对应于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不同患者群、不同疾病有所区别,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用户基本信息获取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具体包括: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相同的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当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时,获取与所述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对应存储的所述监护指标的第一预设报警门限值;当未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时,确定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匹配度最高的第二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并获取与所述第二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对应存储的所述监护指标的第二预设报警门限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根据接收到的用户基本信息获取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时,具体通过将接收到的用户基本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预设用户基本信息进行比对确定。
一方面,若匹配出与该接收到的用户基本信息相同的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则将与该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对应存储的监护指标的第一预设报警门限值反馈至心电监护设备进行报警监测;另一方面,若未匹配出与接收到的用户基本信息相同的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则根据该接收到的用户基本信息与存储的各个预设用户基本信息的匹配度选取匹配度最高的第二预设用户基本信息,比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数据相差最小且疾病信息相同,从而将与该第二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对应存储的监护指标的第二预设报警门限值反馈至心电监护设备进行报警监测,进一步地,可以将接收到的用户基本信息与该第二预设报警门限值对应存储在数据库中,以备后续匹配使用,如此,则可以确保心电监护设备进行报警监测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的高度准确性,进而减少误报警的概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接收到来自所述心电监护设备的所述报警信息时,还包括: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终端;以及当确定所述报警信息为误报信息时,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针对所述报警信息的修正门限值,以将所述报警门限值更新为所述修正门限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心电监护设备根据获取到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确定需要发出报警信息时,则将心电监护设备发出的报警信息转发至医护人员的终端,以供医护人员查看并判断该报警信息是否为误报警,进而在确定为误报警可以对相应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进行更新,即用医护人员通过终端输入的修正门限值替换数据库中现存的报警门限值,并将该修正门限值重新发送至心电监护设备,以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的误报警情况,进一步提高报警准确性,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心电监护设备的用户基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用户基本信息获取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报警门限值发送至所述心电监护设备,以供所述心电监护设备根据所述报警门限值确定是否针对所述监护指标发送报警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接收到心电监护设备的用户基本信息时,则根据该用户基本信息获取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并反馈至心电监护设备进行报警监测,即确定心电监护设备是否需要针对检测到的监护指标的当前参数值发送报警信息,以提醒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此,通过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比如最大值、最小值),可以有效地减少心电监护的误报警的概率,提高报警准确性,同时达到节省医护人员的精力的目的,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用户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数据,进一步还可以综合考虑用户的疾病信息,以进一步提高获取的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的准确性;监护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心电、心率、呼吸频次、血氧饱和度、血压等,而对应于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不同患者群、不同疾病有所区别,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获取模块具体包括: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相同的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子模块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时,获取与所述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对应存储的所述监护指标的第一预设报警门限值;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子模块未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时,确定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匹配度最高的第二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并获取与所述第二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对应存储的所述监护指标的第二预设报警门限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根据接收到的用户基本信息获取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时,具体通过将接收到的用户基本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预设用户基本信息进行比对确定。
一方面,若匹配出与该接收到的用户基本信息相同的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则将与该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对应存储的监护指标的第一预设报警门限值反馈至心电监护设备进行报警监测;另一方面,若未匹配出与接收到的用户基本信息相同的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则根据该接收到的用户基本信息与存储的各个预设用户基本信息的匹配度选取匹配度最高的第二预设用户基本信息,比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数据相差最小且疾病信息相同,从而将与该第二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对应存储的监护指标的第二预设报警门限值反馈至心电监护设备进行报警监测,进一步地,可以将接收到的用户基本信息与该第二预设报警门限值对应存储在数据库中,以备后续匹配使用,如此,则可以确保心电监护设备进行报警监测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的高度准确性,进而减少误报警的概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接收到来自所述心电监护设备的所述报警信息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终端;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当确定所述报警信息为误报信息时,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针对所述报警信息的修正门限值,以将所述报警门限值更新为所述修正门限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心电监护设备根据获取到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确定需要发出报警信息时,则将心电监护设备发出的报警信息转发至医护人员的终端,以供医护人员查看并判断该报警信息是否为误报警,进而在确定为误报警可以对相应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进行更新,即用医护人员通过终端输入的修正门限值替换数据库中现存的报警门限值,并将该修正门限值重新发送至心电监护设备,以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的误报警情况,进一步提高报警准确性,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心电监护服务器,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因此,该心电监护服务器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出了一种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包括:接收输入的用户基本信息;将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发送至心电监护服务器,以获取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当检测到所述监护指标的当前参数值超出所述报警门限值时,生成报警信息,以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所述心电监护服务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进行心电监护时,首先将用户输入的用户基本信息发送至心电监护服务器获取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以根据获取到的报警门限值确定是否需要针对检测到的监护指标的当前参数值发送报警信息,进一步,若检测到监护指标的当前参数值超出该报警门限值则生成报警信息,并发送至心电监护服务器,进而转发至医护人员处供其查看,如此,通过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比如最大值、最小值),可以有效地减少心电监护的误报警的概率,提高报警准确性,同时达到节省医护人员的精力的目的,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用户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数据,进一步还可以综合考虑用户的疾病信息,以进一步提高获取的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的准确性;监护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心电、心率、呼吸频次、血氧饱和度、血压等,而对应于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不同患者群、不同疾病有所区别,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另外,还可以在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更新为修正门限值时,接收来自心电监护服务器的更新后的修正门限值,并根据该修正门限值进行心电监测。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出了一种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用户基本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发送至心电监护服务器,以获取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生成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监护指标的当前参数值超出所述报警门限值时,生成报警信息,以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所述心电监护服务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进行心电监护时,首先将用户输入的用户基本信息发送至心电监护服务器获取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以根据获取到的报警门限值确定是否需要针对检测到的监护指标的当前参数值发送报警信息,进一步,若检测到监护指标的当前参数值超出该报警门限值则生成报警信息,并发送至心电监护服务器,进而转发至医护人员处供其查看,如此,通过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比如最大值、最小值),可以有效地减少心电监护的误报警的概率,提高报警准确性,同时达到节省医护人员的精力的目的,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用户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数据,进一步还可以综合考虑用户的疾病信息,以进一步提高获取的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的准确性;监护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心电、心率、呼吸频次、血氧饱和度、血压等,而对应于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不同患者群、不同疾病有所区别,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另外,还可以在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更新为修正门限值时,接收来自心电监护服务器的更新后的修正门限值,并根据该修正门限值进行心电监测。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出了一种心电监护设备,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因此,该心电监护设备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出了一种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心电监护服务器的报警信息进行显示;当确定所述报警信息为误报信息时,根据用户的输入指令确定监护指标的修正门限值;将所述修正门限值发送至所述心电监护服务器,以更新所述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接收到心电监护服务器转发的心电监护设备发出的报警信息且确定该报警信息为误报信息时,则可以根据医护人员的输入指令设定相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的替换值,即修正门限值,并发送至心电监护服务器进行更新替换,以提高报警的准确性;当然,若为真正的报警信息,则可以提醒医护人员采取急救措施,而避免耽误最佳的救治时机,可以通过声音、灯光、文字等结合的方式提醒医护人员;其中,报警信息为心电监护设备根据用户基本信息从心电监护服务器处获取的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对监护指标的当前参数值进行报警监测,且确定该当前参数值超出报警门限值时发出的。如此,通过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比如最大值、最小值),可以有效地减少心电监护的误报警的概率,提高报警准确性,同时达到节省医护人员的精力的目的,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用户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数据,进一步还可以综合考虑用户的疾病信息,以进一步提高获取的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的准确性;监护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心电、心率、呼吸频次、血氧饱和度、血压等,而对应于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不同患者群、不同疾病有所区别,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出了一种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心电监护服务器的报警信息进行显示;确定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报警信息为误报信息时,根据用户的输入指令确定监护指标的修正门限值;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修正门限值发送至所述心电监护服务器,以更新所述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接收到心电监护服务器转发的心电监护设备发出的报警信息且确定该报警信息为误报信息时,则可以根据医护人员的输入指令设定相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的替换值,即修正门限值,并发送至心电监护服务器进行更新替换,以提高报警的准确性;当然,若为真正的报警信息,则可以提醒医护人员采取急救措施,而避免耽误最佳的救治时机,可以通过声音、灯光、文字等结合的方式提醒医护人员;其中,报警信息为心电监护设备根据用户基本信息从心电监护服务器处获取的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对监护指标的当前参数值进行报警监测,且确定该当前参数值超出报警门限值时发出的。如此,通过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比如最大值、最小值),可以有效地减少心电监护的误报警的概率,提高报警准确性,同时达到节省医护人员的精力的目的,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用户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数据,进一步还可以综合考虑用户的疾病信息,以进一步提高获取的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的准确性;监护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心电、心率、呼吸频次、血氧饱和度、血压等,而对应于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不同患者群、不同疾病有所区别,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因此,该终端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出了一种心电监护的报警系统,包括:如上述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如上述第五方面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和如上述第八方面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因此,该心电监护的报警系统具有如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可以有效地减少心电监护的误报警的概率,提高报警准确性,同时达到节省医护人员的精力的目的,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根据用户基本信息获取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所示的获取模块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心电监护的报警系统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9中所示的心电报警参数计算服务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包括以下流程步骤:
步骤102,接收来自心电监护设备的用户基本信息。
步骤104,根据所述用户基本信息获取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
步骤106,将所述报警门限值发送至所述心电监护设备,以供所述心电监护设备根据所述报警门限值确定是否针对所述监护指标发送报警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接收到心电监护设备的用户基本信息时,则根据该用户基本信息获取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并反馈至心电监护设备进行报警监测,即确定心电监护设备是否需要针对检测到的监护指标的当前参数值发送报警信息,以提醒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此,通过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比如最大值、最小值),可以有效地减少心电监护的误报警的概率,提高报警准确性,同时达到节省医护人员的精力的目的,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用户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数据,进一步还可以综合考虑用户的疾病信息,以进一步提高获取的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的准确性;监护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心电、心率、呼吸频次、血氧饱和度、血压等,而对应于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不同患者群、不同疾病有所区别,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上述步骤104具体包括以下流程步骤:
步骤1042,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相同的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
步骤1044,当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时,获取与所述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对应存储的所述监护指标的第一预设报警门限值。
步骤1046,当未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时,确定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匹配度最高的第二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并获取与所述第二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对应存储的所述监护指标的第二预设报警门限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根据接收到的用户基本信息获取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时,具体通过将接收到的用户基本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预设用户基本信息进行比对确定。
一方面,若匹配出与该接收到的用户基本信息相同的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则将与该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对应存储的监护指标的第一预设报警门限值反馈至心电监护设备进行报警监测;另一方面,若未匹配出与接收到的用户基本信息相同的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则根据该接收到的用户基本信息与存储的各个预设用户基本信息的匹配度选取匹配度最高的第二预设用户基本信息,比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数据相差最小且疾病信息相同,从而将与该第二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对应存储的监护指标的第二预设报警门限值反馈至心电监护设备进行报警监测,进一步地,可以将接收到的用户基本信息与该第二预设报警门限值对应存储在数据库中,以备后续匹配使用,如此,则可以确保心电监护设备进行报警监测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的高度准确性,进而减少误报警的概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当接收到来自所述心电监护设备的所述报警信息时,还包括: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终端;以及当确定所述报警信息为误报信息时,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针对所述报警信息的修正门限值,以将所述报警门限值更新为所述修正门限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心电监护设备根据获取到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确定需要发出报警信息时,则将心电监护设备发出的报警信息转发至医护人员的终端,以供医护人员查看并判断该报警信息是否为误报警,进而在确定为误报警可以对相应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进行更新,即用医护人员通过终端输入的修正门限值替换数据库中现存的报警门限值,并将该修正门限值重新发送至心电监护设备,以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的误报警情况,进一步提高报警准确性,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300,包括:接收模块302、获取模块304和发送模块306。
其中,接收模块302,用于接收来自心电监护设备的用户基本信息;获取模块304,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302接收到的所述用户基本信息获取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发送模块306,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304获取到的所述报警门限值发送至所述心电监护设备,以供所述心电监护设备根据所述报警门限值确定是否针对所述监护指标发送报警信息。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接收到心电监护设备的用户基本信息时,则根据该用户基本信息获取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并反馈至心电监护设备进行报警监测,即确定心电监护设备是否需要针对检测到的监护指标的当前参数值发送报警信息,以提醒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此,通过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比如最大值、最小值),可以有效地减少心电监护的误报警的概率,提高报警准确性,同时达到节省医护人员的精力的目的,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用户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数据,进一步还可以综合考虑用户的疾病信息,以进一步提高获取的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的准确性;监护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心电、心率、呼吸频次、血氧饱和度、血压等,而对应于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不同患者群、不同疾病有所区别,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获取模块304具体包括:检测子模块3042、第一获取子模块3044和第二获取子模块3046。
其中,检测子模块3042,用于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相同的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第一获取子模块3044,用于当所述检测子模块3042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时,获取与所述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对应存储的所述监护指标的第一预设报警门限值;第二获取子模块3046,用于当所述检测子模块3042未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时,确定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匹配度最高的第二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并获取与所述第二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对应存储的所述监护指标的第二预设报警门限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根据接收到的用户基本信息获取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时,具体通过将接收到的用户基本信息与数据库中存储的预设用户基本信息进行比对确定。
一方面,若匹配出与该接收到的用户基本信息相同的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则将与该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对应存储的监护指标的第一预设报警门限值反馈至心电监护设备进行报警监测;另一方面,若未匹配出与接收到的用户基本信息相同的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则根据该接收到的用户基本信息与存储的各个预设用户基本信息的匹配度选取匹配度最高的第二预设用户基本信息,比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数据相差最小且疾病信息相同,从而将与该第二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对应存储的监护指标的第二预设报警门限值反馈至心电监护设备进行报警监测,进一步地,可以将接收到的用户基本信息与该第二预设报警门限值对应存储在数据库中,以备后续匹配使用,如此,则可以确保心电监护设备进行报警监测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的高度准确性,进而减少误报警的概率。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发送模块306还用于:当接收到来自所述心电监护设备的所述报警信息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终端;所述接收模块302还用于:当确定所述报警信息为误报信息时,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针对所述报警信息的修正门限值,以将所述报警门限值更新为所述修正门限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心电监护设备根据获取到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确定需要发出报警信息时,则将心电监护设备发出的报警信息转发至医护人员的终端,以供医护人员查看并判断该报警信息是否为误报警,进而在确定为误报警可以对相应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进行更新,即用医护人员通过终端输入的修正门限值替换数据库中现存的报警门限值,并将该修正门限值重新发送至心电监护设备,以避免再次出现同样的误报警情况,进一步提高报警准确性,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上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300可以用于心电监护服务器中,以通过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有效地减少心电监护的误报警的概率,提高报警准确性,同时达到节省医护人员的精力的目的,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5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包括以下流程步骤:
步骤502,接收输入的用户基本信息。
步骤504,将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发送至心电监护服务器,以获取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
步骤506,当检测到所述监护指标的当前参数值超出所述报警门限值时,生成报警信息,以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所述心电监护服务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进行心电监护时,首先将用户输入的用户基本信息发送至心电监护服务器获取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以根据获取到的报警门限值确定是否需要针对检测到的监护指标的当前参数值发送报警信息,进一步,若检测到监护指标的当前参数值超出该报警门限值则生成报警信息,并发送至心电监护服务器,进而转发至医护人员处供其查看,如此,通过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比如最大值、最小值),可以有效地减少心电监护的误报警的概率,提高报警准确性,同时达到节省医护人员的精力的目的,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用户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数据,进一步还可以综合考虑用户的疾病信息,以进一步提高获取的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的准确性;监护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心电、心率、呼吸频次、血氧饱和度、血压等,而对应于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不同患者群、不同疾病有所区别,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另外,还可以在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更新为修正门限值时,接收来自心电监护服务器的更新后的修正门限值,并根据该修正门限值进行心电监测。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600,包括:接收模块602、发送模块604和生成模块606。
其中,接收模块602,用于接收输入的用户基本信息;发送模块604,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602接收到的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发送至心电监护服务器,以获取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生成模块606,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监护指标的当前参数值超出所述报警门限值时,生成报警信息,以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所述心电监护服务器。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进行心电监护时,首先将用户输入的用户基本信息发送至心电监护服务器获取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以根据获取到的报警门限值确定是否需要针对检测到的监护指标的当前参数值发送报警信息,进一步,若检测到监护指标的当前参数值超出该报警门限值则生成报警信息,并发送至心电监护服务器,进而转发至医护人员处供其查看,如此,通过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比如最大值、最小值),可以有效地减少心电监护的误报警的概率,提高报警准确性,同时达到节省医护人员的精力的目的,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用户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数据,进一步还可以综合考虑用户的疾病信息,以进一步提高获取的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的准确性;监护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心电、心率、呼吸频次、血氧饱和度、血压等,而对应于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不同患者群、不同疾病有所区别,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另外,还可以在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更新为修正门限值时,接收来自心电监护服务器的更新后的修正门限值,并根据该修正门限值进行心电监测。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上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600可以用于心电监护设备中,以通过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有效地减少心电监护的误报警的概率,提高报警准确性,同时达到节省医护人员的精力的目的,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7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包括以下流程步骤:
步骤702,接收来自心电监护服务器的报警信息进行显示。
步骤704,当确定所述报警信息为误报信息时,根据用户的输入指令确定监护指标的修正门限值。
步骤706,将所述修正门限值发送至所述心电监护服务器,以更新所述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接收到心电监护服务器转发的心电监护设备发出的报警信息且确定该报警信息为误报信息时,则可以根据医护人员的输入指令设定相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的替换值,即修正门限值,并发送至心电监护服务器进行更新替换,以提高报警的准确性;当然,若为真正的报警信息,则可以提醒医护人员采取急救措施,而避免耽误最佳的救治时机,可以通过声音、灯光、文字等结合的方式提醒医护人员;其中,报警信息为心电监护设备根据用户基本信息从心电监护服务器处获取的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对监护指标的当前参数值进行报警监测,且确定该当前参数值超出报警门限值时发出的。如此,通过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比如最大值、最小值),可以有效地减少心电监护的误报警的概率,提高报警准确性,同时达到节省医护人员的精力的目的,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用户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数据,进一步还可以综合考虑用户的疾病信息,以进一步提高获取的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的准确性;监护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心电、心率、呼吸频次、血氧饱和度、血压等,而对应于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不同患者群、不同疾病有所区别,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的示意图。
如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800,包括:接收模块802、确定模块804和发送模块806。
其中,接收模块802,用于接收来自心电监护服务器的报警信息进行显示;确定模块804,用于当确定所述报警信息为误报信息时,根据用户的输入指令确定监护指标的修正门限值;发送模块806,用于将所述确定模块804确定的所述修正门限值发送至所述心电监护服务器,以更新所述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接收到心电监护服务器转发的心电监护设备发出的报警信息且确定该报警信息为误报信息时,则可以根据医护人员的输入指令设定相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的替换值,即修正门限值,并发送至心电监护服务器进行更新替换,以提高报警的准确性;当然,若为真正的报警信息,则可以提醒医护人员采取急救措施,而避免耽误最佳的救治时机,可以通过声音、灯光、文字等结合的方式提醒医护人员;其中,报警信息为心电监护设备根据用户基本信息从心电监护服务器处获取的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对监护指标的当前参数值进行报警监测,且确定该当前参数值超出报警门限值时发出的。如此,通过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比如最大值、最小值),可以有效地减少心电监护的误报警的概率,提高报警准确性,同时达到节省医护人员的精力的目的,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其中,用户基本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数据,进一步还可以综合考虑用户的疾病信息,以进一步提高获取的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的准确性;监护指标包括但不限于:心电、心率、呼吸频次、血氧饱和度、血压等,而对应于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不同患者群、不同疾病有所区别,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上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800可以用于终端中,以通过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有效地减少心电监护的误报警的概率,提高报警准确性,同时达到节省医护人员的精力的目的,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下面结合图9和图10对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心电监护的报警系统,而图10示出了图9中所示的心电报警参数计算服务器。
如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心电监护的报警系统900,包括:心电监护终端902(即心电监护设备)、心电报警参数计算服务器904(即心电监护服务器)和医生/护士终端908(即终端),其中,心电监护终端902用于监护患者的身体指标数据,并与心电报警参数计算服务器904之间通过因特网连接,心电报警参数计算服务器904与医生/护士终端908之间通过因特网连接,而心电报警参数计算服务器904连接有海量患者数据库906,以用于获取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医生/护士终端908可接收报警信息以及手工修正报警门限值。
如图10所示,心电报警参数计算服务器904具体包括:处理器9040、通信模块9042、报警参数计算模块9044、信息处理模块9046和数据存储模块9048。
其中,通信模块9042负责和心电监护终端902通过网络通信,数据存储模块9048负责储存患者的个人详细信息和各个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报警参数计算模块9044负责根据患者的个人信息到数据存储模块9048中去查找该患者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
患者在使用心电监护终端902前输入自己的身份信息,心电监护终端902将身份信息通过网络传送至心电报警参数计算服务器904,心电报警参数计算服务器904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身份信息推算出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再将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发送给心电监护终端902,如果心电报警参数计算服务器904中没有患者详细信息,则会从信息数据存储模块9048中查找跟患者基本信息,进而确定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
另外,在发生报警情况后,心电监护终端902将报警信息发送至心电报警参数计算服务器904,心电报警参数计算服务器904会将报警信息发送给医生/护士终端908,医生/护士可及时处理紧急情况,如果是误报,那么医生/护士可通过该终端设置此患者使用的心电监护终端902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而新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会通过心电报警参数计算服务器904来传送,同时心电报警参数计算服务器904会把此新的报警参数保存进数据存储模块9048。
综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根据患者用户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基础血压心率,监护后的数值、疾病等信息可动态调整心电监测中各个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设置合适的高低限报警值,减少误报,增加报警了准确性,也节省了医生/护士的很多精力。
如心率报警值的设置,若为窦性心律上下限通常为患者所测心率的±20%;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根据发作时心率的次数来设置心率报警值的上限,调至大于150次/分钟,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根据血流动力学改变下限,调至35~50次/分钟,心房纤颤患者上限调至100次/分钟。如血氧饱和度报警值的设置,SpO2(血氧饱和度)正常值98~100%(吸空气时SpO2测得值≥95%~97%),通常报警值低限的设置应高于90%(SpO2<90%为轻度低氧血症,SpO2<85%为重度低氧血症)。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根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动态调整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可以有效地减少心电监护的误报警的概率,提高报警准确性,同时达到节省医护人员的精力的目的,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心电监护设备的用户基本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基本信息获取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
将所述报警门限值发送至所述心电监护设备,以供所述心电监护设备根据所述报警门限值确定是否针对所述监护指标发送报警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用户基本信息获取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具体包括:
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相同的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
当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时,获取与所述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对应存储的所述监护指标的第一预设报警门限值;
当未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时,确定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匹配度最高的第二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并获取与所述第二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对应存储的所述监护指标的第二预设报警门限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接收到来自所述心电监护设备的所述报警信息时,还包括: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终端;以及
当确定所述报警信息为误报信息时,还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针对所述报警信息的修正门限值,以将所述报警门限值更新为所述修正门限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和疾病信息。
5.一种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心电监护设备的用户基本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用户基本信息获取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获取模块获取到的所述报警门限值发送至所述心电监护设备,以供所述心电监护设备根据所述报警门限值确定是否针对所述监护指标发送报警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检测子模块,用于检测是否存在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相同的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
第一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子模块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时,获取与所述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对应存储的所述监护指标的第一预设报警门限值;
第二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所述检测子模块未检测到存在所述第一预设用户基本信息时,确定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匹配度最高的第二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并获取与所述第二预设用户基本信息对应存储的所述监护指标的第二预设报警门限值。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当接收到来自所述心电监护设备的所述报警信息时,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终端;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当确定所述报警信息为误报信息时,接收来自所述终端的针对所述报警信息的修正门限值,以将所述报警门限值更新为所述修正门限值。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和疾病信息。
9.一种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输入的用户基本信息;
将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发送至心电监护服务器,以获取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
当检测到所述监护指标的当前参数值超出所述报警门限值时,生成报警信息,以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所述心电监护服务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和疾病信息。
11.一种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输入的用户基本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发送至心电监护服务器,以获取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对应的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
生成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监护指标的当前参数值超出所述报警门限值时,生成报警信息,以将所述报警信息发送至所述心电监护服务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和疾病信息。
13.一种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来自心电监护服务器的报警信息并进行显示;
当确定所述报警信息为误报信息时,根据用户的输入指令确定监护指标的修正门限值;
将所述修正门限值发送至所述心电监护服务器,以更新所述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和疾病信息。
15.一种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心电监护服务器的报警信息并进行显示;
确定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报警信息为误报信息时,根据用户的输入指令确定监护指标的修正门限值;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所述修正门限值发送至所述心电监护服务器,以更新所述监护指标的报警门限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心电监护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和疾病信息。
CN201610640880.8A 2016-08-08 2016-08-08 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62287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40880.8A CN106228763A (zh) 2016-08-08 2016-08-08 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640880.8A CN106228763A (zh) 2016-08-08 2016-08-08 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28763A true CN106228763A (zh) 2016-12-14

Family

ID=575470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640880.8A Pending CN106228763A (zh) 2016-08-08 2016-08-08 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2876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4082A (zh) * 2018-10-24 2019-01-22 清诚声发射研究(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叶片损伤监测报警系统
CN109718439A (zh) * 2018-12-28 2019-05-07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呼吸支持设备报警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13303804A (zh) * 2020-02-26 2021-08-27 吴智良 生理讯号测量装置动态阈值调校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59395A1 (en) * 2009-04-08 2010-10-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atient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3440190A (zh) * 2013-08-20 2013-1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故障报警方法,装置与cim系统
CN203328689U (zh) * 2013-05-28 2013-12-11 美合实业(苏州)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网络的医疗监控系统
WO2014175056A1 (ja) * 2013-04-26 2014-10-30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医用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患者情報表示方法
CN105249958A (zh) * 2015-10-09 2016-01-2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人体信息监测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259395A1 (en) * 2009-04-08 2010-10-14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atient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WO2014175056A1 (ja) * 2013-04-26 2014-10-30 株式会社東芝 磁気共鳴イメージング装置、医用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患者情報表示方法
CN203328689U (zh) * 2013-05-28 2013-12-11 美合实业(苏州)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网络的医疗监控系统
CN103440190A (zh) * 2013-08-20 2013-12-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故障报警方法,装置与cim系统
CN105249958A (zh) * 2015-10-09 2016-01-20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人体信息监测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4082A (zh) * 2018-10-24 2019-01-22 清诚声发射研究(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叶片损伤监测报警系统
CN109718439A (zh) * 2018-12-28 2019-05-07 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呼吸支持设备报警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13303804A (zh) * 2020-02-26 2021-08-27 吴智良 生理讯号测量装置动态阈值调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0505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data
Bhagchandani et al. IoT based heart monitoring and alerting system with cloud computing and managing the traffic for an ambulance in India
US1032182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flag arrhythmia episodes for urgent review
US2005022823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onitoring physiologic signs and implementing emergency disposals
US20040030581A1 (en) Heart monitoring device
EP3429456B1 (en)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baseline for one or more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 subject
CN106372447B (zh) 一种智能医疗病床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
KR20110137001A (ko) 건강 위험 경보 시스템
US10405767B2 (en) Intravenous line flow sensor for advanced diagnostics and monitoring in emergency medicine
JP2012222443A (ja) 救命救急補助システムとその方法とユーザ端末装置と救命救急補助装置
CN116509350B (zh) 一种基于智能手环的医疗监控系统
WO2016006536A1 (ja) 遠隔健康管理システム
EP3079088A1 (en) User behavior safety monitor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06455996A (zh) 用于无创地监测和识别药物效应和相互作用的方法和设备
CN107019500A (zh) 一种养老监护方法及智能辅助养老系统
CN106228763A (zh) 心电监护的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04434063A (zh) 一种远程实时监护系统
CN104867083A (zh)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医疗系统
Donnelly et al. Demonstrating the accuracy of an in-hospital ambulatory patient monitoring solution in measuring respiratory rate
CN104867082A (zh) 一种面向个人的移动医疗系统
US20210267502A1 (en) Wearable device for detecting salinity in perspiration
US11304636B2 (en) Oximeter
TW202133193A (zh) 生理訊號量測裝置動態閾值調校系統
CN109147906A (zh) 评价手术麻醉质量的方法、终端及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
CN103284706A (zh) 云端智慧型电子生理监测系统及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