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11444A - 一种离散自举电流放大型冷光led用节能电源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散自举电流放大型冷光led用节能电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11444A
CN106211444A CN201610578373.6A CN201610578373A CN106211444A CN 106211444 A CN106211444 A CN 106211444A CN 201610578373 A CN201610578373 A CN 201610578373A CN 106211444 A CN106211444 A CN 1062114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resistance
diode
polar capacitor
control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7837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Hand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Hand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Hand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Hand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7837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114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62114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114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30Driver circuits
    • H05B45/37Converte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5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responsive to malfunctions or undesirable behaviour of LEDs; responsive to LED life; Protective circuits

Landscapes

  • Amplifi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散自举电流放大型冷光LED用节能电源,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控制芯片U2,离散自举电流放大电路,电流检测电路,二极管整流器U1,极性电容C1,N极与控制芯片U2的VFB管脚相连接、P极顺次经电阻R5和电阻R6后与控制芯片U2的VCC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3,分别与控制芯片U2的OUT管脚和VREF管脚相连接的场效应管触发电路,串接在控制芯片U2的VCC管脚与场效应管触发电路之间的恒流启动电路,以及与恒流启动电路相连接的变频驱动电路组成。本发明具有较强的耐压能力、负载能力,能输出稳定的电流,有效的确保冷光LED灯亮度的稳定性。本发明的能耗比现有的电源电路的能耗降低了55%以上。

Description

一种离散自举电流放大型冷光LED用节能电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节能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离散自举电流放大型冷光LED用节能电源。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LED灯具有能耗低、使用寿命长以及安全环保等特点,其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照明的主流产品之一。由于LED灯不同于传统的白炽灯,因此其需要由专用的电源电路来进行驱动。然而,目前LED灯所使用的电源电路不仅容易受到外部电压波动的影响,而且其负载能力较差,能耗较高,不能控制输出电流大小,从而导致LED灯的亮度不稳定、耗电、使用寿命短。
因此,提供一种既能提高负载能力,又能确保输出电流可控,同时还能降低能耗的LED电源电路便是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LED电压电路存在负载能力较差,能耗较高,不能控制输出电流大小的缺陷,提供的一种离散自举电流放大型冷光LED用节能电源。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离散自举电流放大型冷光LED用节能电源,主要由控制芯片U2,二极管整流器U1,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1,N极与控制芯片U2的VFB管脚相连接、P极顺次经电阻R5和电阻R6后与控制芯片U2的VCC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3,分别与控制芯片U2的OUT管脚和VREF管脚相连接的场效应管触发电路,与控制芯片U2相连接的电流检测电路,串接在控制芯片U2的VCC管脚与场效应管触发电路之间的恒流启动电路,分别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和恒流启动电路相连接的离散自举电流放大电路,以及与恒流启动电路相连接的变频驱动电路组成;所述变频驱动电路与控制芯片U2的VCC管脚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P极与电流检测电路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2的GND管脚接地,其ISEN管脚与CT管脚相连接。
所述离散自举电流放大电路由放大器P,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一端与放大器P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作为离散自举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并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的电阻R21,P极与放大器P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30和电阻R32后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8,正极经电阻R23后与放大器P的正电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9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2,P极经可调电阻R24后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一端与极性电容C12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10的P极相连接的电阻R28,正极与二极管D10的P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3,正极经电阻R31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5,负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正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4,P极经电阻R25后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经电阻R27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9,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9的P极相连接的电阻R26,以及正极经电阻R22后与放大器P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11组成;所述极性电容C11的负极与二极管D9的N极相连接;所述放大器P的负电极与极性电容C1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4的集电极接地,其发射极作为离散自举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并与恒流启动电路相连接。
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由负极与控制芯片U2的COMP管脚相连接、正极与二极管D3的P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4,P极与控制芯片U2的COMP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7后与极性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正极顺次经电阻R9和电阻R8后与控制芯片U2的ISEN管脚相连接、负极与极性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以及一端与控制芯片U2的CT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10组成;所述极性电容C5的负极分别与控制芯片U2的GND管脚和场效应管触发电路相连接后接地。
所述场效应管触发电路由场效应管MOS,N极经电阻R12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1后与控制芯片U2的VREF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5,负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5后与控制芯片U2的OUT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P极电阻R16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13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6,以及正极经电阻R14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负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7组成;所述场效应管MOS的源极分别与极性电容C5的负极和控制芯片U2的GND管脚相连接后接地;所述场效应管MOS的漏极作为场效应管触发电路的输出端并与恒流启动电路相连接。
所述恒流启动电路由三极管VT1,N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正极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3,N极经电阻R2后与控制芯片U2的VCC管脚相连接、P极经电阻R1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以及正极经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2的N极共同形成恒流启动电路的输出端并与变频驱动电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组成;所述三极管VT1的基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
所述变频驱动电路由变压器T,正极经电阻R20后与变压器T副边电感线圈L3的非同名端相连接、负极顺次经电阻R18和电阻R17后与变压器T副边电感线圈L3的同名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9,N极与极性电容C9的负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9后与变压器T副边电感线圈L3的同名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7,负极与二极管D7的N极相连接、正极与变压器T副边电感线圈L3的同名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8,以及正极与二极管D7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电阻R18与电阻R17的连接点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0组成;所述变压器T原边电感线圈L1的同名端与极性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其电感线圈L1的非同名端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所述变压器T原边电感线圈L2的同名端与控制芯片U2的VCC管脚相连接,其电感线圈L2的非同名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7的N极与极性电容C10的负极共同形成变频驱动电路的输出端。
为了本发明的实际使用效果,所述控制芯片U2则优先采用UC3843AN集成芯片来实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能对功率进行放大处理,使本发明具有较强的负载能力,同时能对输出电流进行调节,从而有效的确保冷光LED灯亮度的稳定性。
(2)本发明的能耗低,其能耗比现有的电源电路的能耗降低了60%以上,因而其负载能力比现有的LED电源电路的负载能力提高了70%以上,本发明能同时为多盏LED灯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流。
(3)本发明能根据负载所需电流的情况将一种电流频率转换为另一种电流频率,有效的确保LED灯在不同的数量下都能保持稳定的亮度。
(4)本发明的能有效的延长LED的使用寿命,同时能节约50%以上的电量,从而满足了人们对LED灯控制系统在节能方面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离散自举电流放大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主要由控制芯片U2,二极管整流器U1,电阻R5,电阻R6,极性电容C1,二极管D3,离散自举电流放大电路,恒流启动电路,场效应管触发电路,电流检测电路,以及变频驱动电路组成。
其中,极性电容C1的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后接地。二极管D3的N极与控制芯片U2的VFB管脚相连接、P极顺次经电阻R5和电阻R6后与控制芯片U2的VCC管脚相连接。离散自举电流放大电路分别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和恒流启动电路相连接。场效应管触发电路则分别与控制芯片U2的OUT管脚和VREF管脚相连接。电流检测电路与控制芯片U2相连接。恒流启动电路串接在控制芯片U2的VCC管脚与场效应管触发电路之间。变频驱动电路与恒流启动电路相连接。
所述变频驱动电路与控制芯片U2的VCC管脚相连接;所述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与恒流启动电路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P极与电流检测电路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2的GND管脚接地,其ISEN管脚与CT管脚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由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极性电容C4,极性电容C5,以及二极管D4组成。
连接时,极性电容C4的负极与控制芯片U2的COMP管脚相连接、正极与二极管D3的P极相连接。二极管D4的P极与控制芯片U2的COMP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7后与极性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5的正极顺次经电阻R9和电阻R8后与控制芯片U2的ISEN管脚相连接、负极与极性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电阻R10一端与控制芯片U2的CT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所述极性电容C5的负极分别与控制芯片U2的GND管脚和场效应管触发电路相连接后接地。
其中,所述场效应管触发电路由场效应管MOS,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电阻R15,电阻R16,极性电容C6,极性电容C7,二极管D5,以及二极管D6组成。
连接时,二极管D5的N极经电阻R12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1后与控制芯片U2的VREF管脚相连接。极性电容C6的负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5后与控制芯片U2的OUT管脚相连接。二极管D6的P极电阻R16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13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7的正极经电阻R14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负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
所述场效应管MOS的源极分别与极性电容C5的负极和控制芯片U2的GND管脚相连接后接地;所述场效应管MOS的漏极作为场效应管触发电路的输出端并与恒流启动电路相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恒流启动电路由三极管VT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极性电容C2,极性电容C3,二极管D1,以及二极管D2组成。
连接时,二极管D2的N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3的正极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接地。二极管D1的N极经电阻R2后与控制芯片U2的VCC管脚相连接、P极经电阻R1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极性电容C2的正极经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2的N极共同形成恒流启动电路的输出端并与变频驱动电路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1的基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
同时,所述变频驱动电路由变压器T,电阻R17,电阻R18,电阻R19,电阻R20,极性电容C8,极性电容C9,极性电容C10,以及二极管D7组成。
连接时,极性电容C9的正极经电阻R20后与变压器T副边电感线圈L3的非同名端相连接、负极顺次经电阻R18和电阻R17后与变压器T副边电感线圈L3的同名端相连接。二极管D7的N极与极性电容C9的负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9后与变压器T副边电感线圈L3的同名端相连接。极性电容C8的负极与二极管D7的N极相连接、正极与变压器T副边电感线圈L3的同名端相连接。极性电容C10的正极与二极管D7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电阻R18与电阻R17的连接点相连接。
所述变压器T原边电感线圈L1的同名端与极性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其电感线圈L1的非同名端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所述变压器T原边电感线圈L2的同名端与控制芯片U2的VCC管脚相连接,其电感线圈L2的非同名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7的N极与极性电容C10的负极共同形成变频驱动电路的输出端。
如图2所示,所述离散自举电流放大电路由放大器P,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电阻R21,电阻R22,电阻R23,可调电阻R24,电阻R25,电阻R26,电阻R27,电阻R28,电阻R29,电阻R30,电阻R31,电阻R32,极性电容C11,极性电容C12,极性电容C13,极性电容C14,极性电容C15,二极管D8,二极管D9,以及二极管D10组成。
连接时,电阻R21的一端与放大器P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其另一端与作为离散自举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并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二极管D8的P极与放大器P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其N极顺次经电阻R30和电阻R32后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12的正极经电阻R23后与放大器P的正电极相连接、其负极经电阻R29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
其中,二极管D10的P极经可调电阻R24后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其N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电阻R28的一端与极性电容C12的负极相连接、其另一端与二极管D10的P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13的正极与二极管D10的P极相连接、其负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15的正极经电阻R31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其负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14的负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其正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
同时,二极管D9的P极经电阻R25后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其N极经电阻R27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电阻R26的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其另一端与二极管D9的P极相连接。极性电容C11的正极经电阻R22后与放大器P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其负极接地。
所述极性电容C11的负极与二极管D9的N极相连接;所述放大器P的负电极与极性电容C1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4的集电极接地,其发射极作为离散自举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并与恒流启动电路相连接。
运行时,本发明能对功率进行放大处理,使本发明具有较强的负载能力,同时能对输出电流进行准确的调节,有效的确保冷光LED灯亮度的稳定性。本发明的能耗低,其能耗比现有的电源电路的能耗降低了60%以上,因而其负载能力比现有的LED电源电路的负载能力提高了70%以上,本发明能同时为多盏LED灯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流。同时,本发明不仅能根据负载所需电流的情况将一种电流频率转换为另一种电流频率,有效的确保LED灯在不同的数量下都能保持稳定的亮度;而且,本发明的能有效的延长LED的使用寿命,同时能节约50%以上的电量,从而满足了人们对LED灯控制系统在节能方面的需求。为了本发明的实际使用效果,所述控制芯片U2则优先采用UC3843AN集成芯片来实现。
按照上述实施例,即可很好的实现本发明。

Claims (7)

1.一种离散自举电流放大型冷光LED用节能电源,其特征在于,主要由控制芯片U2,二极管整流器U1,负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正极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负极输出端相连接后接地的极性电容C1,N极与控制芯片U2的VFB管脚相连接、P极顺次经电阻R5和电阻R6后与控制芯片U2的VCC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3,分别与控制芯片U2的OUT管脚和VREF管脚相连接的场效应管触发电路,与控制芯片U2相连接的电流检测电路,串接在控制芯片U2的VCC管脚与场效应管触发电路之间的恒流启动电路,分别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和恒流启动电路相连接的离散自举电流放大电路,以及与恒流启动电路相连接的变频驱动电路组成;所述变频驱动电路与控制芯片U2的VCC管脚相连接;所述二极管D3的P极与电流检测电路相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2的GND管脚接地,其ISEN管脚与CT管脚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离散自举电流放大型冷光LED用节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离散自举电流放大电路由放大器P,三极管VT2,三极管VT3,三极管VT4,一端与放大器P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另一端与作为离散自举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并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的电阻R21,P极与放大器P的正极输入端相连接、N极顺次经电阻R30和电阻R32后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8,正极经电阻R23后与放大器P的正电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29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2,P极经可调电阻R24后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0,一端与极性电容C12的负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10的P极相连接的电阻R28,正极与二极管D10的P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集电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3,正极经电阻R31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5,负极与三极管VT4的基极相连接、正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4,P极经电阻R25后与放大器P的输出端相连接、N极经电阻R27后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9,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二极管D9的P极相连接的电阻R26,以及正极经电阻R22后与放大器P的负极输入端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11组成;所述极性电容C11的负极与二极管D9的N极相连接;所述放大器P的负电极与极性电容C11的负极相连接;所述三极管VT4的集电极接地,其发射极作为离散自举电流放大电路的输出端并与恒流启动电路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离散自举电流放大型冷光LED用节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检测电路由负极与控制芯片U2的COMP管脚相连接、正极与二极管D3的P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4,P极与控制芯片U2的COMP管脚相连接、N极经电阻R7后与极性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4,正极顺次经电阻R9和电阻R8后与控制芯片U2的ISEN管脚相连接、负极与极性电容C4的正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5,以及一端与控制芯片U2的CT管脚相连接、另一端与极性电容C5的负极相连接的电阻R10组成;所述极性电容C5的负极分别与控制芯片U2的GND管脚和场效应管触发电路相连接后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离散自举电流放大型冷光LED用节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触发电路由场效应管MOS,N极经电阻R12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1后与控制芯片U2的VREF管脚相连接的二极管D5,负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栅极相连接、正极经电阻R15后与控制芯片U2的OUT管脚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6,P极电阻R16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13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6,以及正极经电阻R14后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负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源极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7组成;所述场效应管MOS的源极分别与极性电容C5的负极和控制芯片U2的GND管脚相连接后接地;所述场效应管MOS的漏极作为场效应管触发电路的输出端并与恒流启动电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离散自举电流放大型冷光LED用节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启动电路由三极管VT1,N极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P极与场效应管MOS的漏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2,正极经电阻R4后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负极接地的极性电容C3,N极经电阻R2后与控制芯片U2的VCC管脚相连接、P极经电阻R1后与二极管整流器U1的正极输出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1,以及正极经电阻R3后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二极管D2的N极共同形成恒流启动电路的输出端并与变频驱动电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2组成;所述三极管VT1的基极与三极管VT4的发射极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离散自举电流放大型冷光LED用节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驱动电路由变压器T,正极经电阻R20后与变压器T副边电感线圈L3的非同名端相连接、负极顺次经电阻R18和电阻R17后与变压器T副边电感线圈L3的同名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9,N极与极性电容C9的负极相连接、P极经电阻R19后与变压器T副边电感线圈L3的同名端相连接的二极管D7,负极与二极管D7的N极相连接、正极与变压器T副边电感线圈L3的同名端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8,以及正极与二极管D7的N极相连接、负极与电阻R18与电阻R17的连接点相连接的极性电容C10组成;所述变压器T原边电感线圈L1的同名端与极性电容C2的负极相连接,其电感线圈L1的非同名端与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所述变压器T原边电感线圈L2的同名端与控制芯片U2的VCC管脚相连接,其电感线圈L2的非同名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7的N极与极性电容C10的负极共同形成变频驱动电路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离散自举电流放大型冷光LED用节能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U2为UC3843AN集成芯片。
CN201610578373.6A 2016-07-21 2016-07-21 一种离散自举电流放大型冷光led用节能电源 Pending CN1062114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8373.6A CN106211444A (zh) 2016-07-21 2016-07-21 一种离散自举电流放大型冷光led用节能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78373.6A CN106211444A (zh) 2016-07-21 2016-07-21 一种离散自举电流放大型冷光led用节能电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11444A true CN106211444A (zh) 2016-12-07

Family

ID=57492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78373.6A Pending CN106211444A (zh) 2016-07-21 2016-07-21 一种离散自举电流放大型冷光led用节能电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1144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1680A (zh) * 2017-09-26 2018-01-16 南京美辰微电子有限公司 离散式激光驱动器尾电流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91680A (zh) * 2017-09-26 2018-01-16 南京美辰微电子有限公司 离散式激光驱动器尾电流源
CN107591680B (zh) * 2017-09-26 2024-03-29 南京美辰微电子有限公司 离散式激光驱动器尾电流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11426A (zh) 一种电压增幅放大型冷光led用节能电源电路
CN106211444A (zh) 一种离散自举电流放大型冷光led用节能电源
CN106211423A (zh) 一种基于功率放大电路的波纹抑制型led节能驱动系统
CN106162999A (zh) 一种损耗抑制型冷光led用节能电源
CN106102236A (zh) 一种过流保护型冷光led用电压增幅电源电路
CN204031534U (zh) 一种led大功率驱动电路
CN106102211A (zh) 基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反激式led开关稳压驱动电源
CN106028568A (zh) 一种基于浪涌电压抑制电路的led恒流驱动电源
CN106132008A (zh) 一种三极管过流保护型冷光led用节能电源电路
CN105934044A (zh) 一种基于复合缓冲电路的led用多路输出稳压电源
CN105873298A (zh) 一种基于恒流驱动电路的led开关稳压驱动电源
CN106028514A (zh) 一种基于恒流驱动电路的过流保护式大功率led电源
CN106211448A (zh) 一种四阶有源滤波型冷光led用节能电源
CN106102239A (zh) 一种基于功率放大电路的led节能驱动系统
CN106132010A (zh) 一种二极管耐压型冷光led用节能电源电路
CN105960048A (zh) 一种亮度可调的蓝光led用高稳态驱动系统
CN106061031A (zh) 一种多电路处理型led恒流驱动电源
CN105960052A (zh) 一种无电磁干扰的白光led恒流驱动系统
CN106061040A (zh) 一种四阶有源滤波型冷光led用损耗抑制电源
CN106132015A (zh) 一种led恒流驱动电源
CN105979634A (zh) 一种高阻抗的led灯带用源极稳压电源
CN106132016A (zh) 一种多元化的冷光led用电源
CN106102233A (zh) 一种高负载式蓝光led用节能控制系统
CN104244525A (zh) 一种具有线性调光功能的led驱动系统
CN106211447A (zh) 一种变频驱动式冷光led用节能电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