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09961A - 数据处理方法、公有云服务器及私有云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公有云服务器及私有云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09961A
CN106209961A CN201610255403.XA CN201610255403A CN106209961A CN 106209961 A CN106209961 A CN 106209961A CN 201610255403 A CN201610255403 A CN 201610255403A CN 106209961 A CN106209961 A CN 1062099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ud server
owned cloud
privately owned
data message
id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554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刚
国承斌
冯晓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xlinker Networ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xlinker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xlinker Network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xlinker Networ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5540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0996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83272 priority patent/WO2017181476A1/zh
Publication of CN106209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99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用于公有云服务器,包括:连接私有云服务器和发送端;接收发送端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有至少一个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接收私有云服务器的第一数据信息请求,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有至少一个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匹配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将匹配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的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发送到所述私有云服务器中。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公有云服务器、数据处理方法及私有云服务器。本发明将公有云服务器接收的数据信息分层处理,提高数据处理的速率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公有云服务器及私有云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公有云服务器及私有云服务器。
背景技术
云计算服务器用于向人们提供基于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服务,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经常会使用云计算服务器来存储和接收互联网数据信息,用户群体庞大,且对互联网主机应用的需求日益增加,因用户的增加且用户所需的应用需求的不同,云计算服务器需同时处理大量的数据信息,而云计算服务器的资源是有限的,如何能更好的满足用户的对云计算服务器的服务需求,以及提高云计算服务器的数据处理能力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将公有云服务器接收的设备数据信息进行分层处理。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接收公有云服务器发送的相应的设备数据信息,从而对公有云服务中的设备数据信息进行分层处理。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公有云服务器,可以将公有云服务器接收的设备数据信息进行分层处理。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私有云服务器,可以接收公有云服务器发送的相应的设备数据信息,从而对公有云服务器中的设备数据信息进行分层处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用于公有云服务器,包括:连接私有云服务器和发送端;接收发送端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有至少一个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接收私有云服务器的第一数据信息请求,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有至少一个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匹配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将匹配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的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发送到所述私有云服务器中。
进一步,还包括:记录所述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
进一步,还包括:如果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匹配,则将所述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发送到该发送端;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第二数据信息,所述第二数据信息中携带有至少一个所述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匹配所述第二数据信息中携带的所述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与记录的所述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将匹配记录的所述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的所述第二数据信息发送到该私有云服务器中。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用于私有云服务器,包括:连接公有云服务器及应用端;向所述公有云服务器发送第一数据信息请求,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有至少一个发送端的身份标识;接收所述公有云服务器发送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匹配;存储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为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
进一步,还包括:向所述公有云服务器发送本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
进一步,还包括:接收所述公有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二数据信息,所述第二数据信息携带的所述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与本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相同;存储所述第二数据信息为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
进一步,还包括:接收私有云服务器的用户添加的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
进一步,还包括:接收所述应用端发送的获取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将所述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和所述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匹配;如果所述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和所述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匹配,则向所述应用端发送该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如果所述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和所述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不匹配,则向所述应用端发送请求不成功的信息。
进一步,还包括:接收并存储所述应用端发送的用户数据信息。
一种公有云服务器,包括:连接模块,用于连接私有云服务器和发送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有至少一个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以及,用于接收私有云服务器的第一数据信息请求,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有至少一个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匹配模块,用于匹配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发送模块,用于将匹配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的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发送到所述私有云服务器中。
一种私有云服务器,包括:连接模块,用于连接公有云服务器及应用端;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公有云服务器发送第一数据信息请求,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有至少一个发送端的身份标识;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公有云服务器发送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匹配;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为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公有云服务器连接私有云服务器和发送端,从而使得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信息可以通过匹配发送端的身份标识或者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发送到相应的私有云服务器中,从而可以将公有云服务器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分层处理,降低了多用户直接与公有云服务器的数据信息交互频率,减轻了公有云服务器的负担,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率,并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2、本发明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将私有云服务器和公有云服务器连接,从而使得私有云服务器可以接收匹配发送端的身份标识或者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的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信息,从而可以将公有云服务器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分层处理,降低了多用户直接与公有云服务器的数据信息交互频率,减轻了公有云服务器的负担,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率,并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3、本发明的公有云服务器连接私有云服务器和发送端,从而使得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信息可以通过匹配发送端的身份标识或者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发送到相应的私有云服务器中,从而可以将公有云服务器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分层处理,降低了多用户直接与公有云服务器的数据信息交互频率,减轻了公有云服务器的负担,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率,并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4、本发明的私有云服务器和公有云服务器连接,从而使得私有云服务器可以接收匹配发送端的身份标识或者私有云服务器身份标识的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信息,从而可以将公有云服务器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分层处理,降低了多用户直接与公有云服务器的数据信息交互频率,减轻了公有云服务器的负担,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率,并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公有云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私有云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应用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数据处理方法用于公有云服务器。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包括如下的过程:
步骤S101:连接私有云服务器和发送端。
连接后,该公有云服务器可以分别和私有云服务器、发送端之间通讯。
其中,发送端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工业设备、对接工业设备的适配器。
步骤S102:接收发送端的第一数据信息。
其中,该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有至少一个发送端的身份标识。第一数据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发送端的状态、发送端的事件、发送端的故障、发送端的报警、发送端的设定类型。
该发送端的身份标识可以是发送端的编号,发送端A的身份标识为1,发送端B的身份标识为2,……。
优选的,该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将接收的第一数据信息进行分类的步骤。其中,分类的步骤包括按以下至少一种类别进行分类:发送端的状态、发送端的事件、发送端的故障、发送端的报警、发送端的设定类型。
步骤S103:接收私有云服务器的第一数据信息请求。
其中,该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有至少一个发送端的身份标识。该第一数据请求是用户想要获取的发送端的数据信息。一个第一数据信息可以包含多个发送端的身份标识。
应当理解的是,步骤S102和步骤S103的顺序可以互换。
步骤S104:匹配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与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
步骤S105:将匹配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的第一数据信息发送到私有云服务器中。
通过该步骤可以使得第一数据信息发送到对应相应的私有云服务器中。
本发明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公有云服务器连接私有云服务器和发送端,从而使得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信息可以通过匹配发送端的身份标识发送到相应的私有云服务器中,从而可以将公有云服务器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分层处理,降低了多用户直接与公有云服务器的数据信息交互频率,减轻了公有云服务器的负担,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率,并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优选的,该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记录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的步骤。
通过该步骤使得公有云服务器可以记录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可以匹配该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其中,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可以是私有云服务器的编号,也可以是注册在私有云服务器的用户为该私有云服务器编写的,例如可以是用户名。
优选的,该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
步骤S106:如果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与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匹配,则将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发送到该发送端。
通过该步骤使得该发送端获得与其匹配的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以便后续再发送自身的数据信息时,使该信息中携带相应的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因此,发送端再发送自身的数据信息时,该数据信息中可以携带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也可以不携带发送端的身份标识。
步骤S107: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二数据信息。
该第二数据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发送端的状态、发送端的事件、发送端的故障、发送端的报警、发送端的设定类型。
其中,第二数据信息中携带有至少一个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
该第二数据信息携带一个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则该第二数据信息可在后续步骤中经由公有云服务器将该第二数据信息发送到对应的唯一一个私有云服务器中。该第二数据信息还可以携带多个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则该第二数据信息可在后续步骤中经由公有云服务器将该数据信息发送到对应的多个私有云服务器中。
优选的,该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将接收的第二数据信息进行分类的步骤。其中,分类的步骤包括按以下至少一种类别进行分类:发送端的状态、发送端的事件、发送端的故障、发送端的报警、发送端的设定类型。
步骤S108:匹配第二数据信息中携带的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与记录的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
步骤S109:将匹配记录的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的第二数据信息发送到该私有云服务器中。
通过上述步骤,该数据处理方法使得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信息可以通过匹配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发送到相应的私有云服务器中,从而可以将公有云服务器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分层处理,降低了多用户直接与公有云服务器的数据信息交互频率,减轻了公有云服务器的负担,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率,并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优选的,该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接收更新的第二数据信息,并将更新的第二数据信息发送到私有云服务器中的步骤。其中,该更新的第二数据信息携带的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与该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相同。
该步骤可使公有云服务器及时更新数据信息,并使私有云服务器中的数据信息及时更新。
基于上述的数据处理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公有云服务器。如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公有云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该公有云服务器包括:
连接模块101,用于连接私有云服务器和发送端。
其中,发送端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工业设备、对接工业设备的适配器。
接收模块102,用于接收发送端的第一数据信息,以及,用于接收私有云服务器的第一数据信息请求。
其中,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有至少一个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有至少一个发送端的身份标识。第一数据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发送端的状态、发送端的事件、发送端的故障、发送端的报警、发送端的设定类型。该发送端的身份标识可以是发送端的编号,发送端A的身份标识为1,发送端B的身份标识为2,……。该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有至少一个发送端的身份标识。该第一数据请求是用户想要获取的发送端的数据信息。一个第一数据信息可以包含多个发送端的身份标识。
匹配模块103,用于匹配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与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
发送模块104,用于将匹配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的第一数据信息发送到私有云服务器中。
本发明的公有云服务器连接私有云服务器和发送端,从而使得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信息可以通过匹配发送端的身份标识发送到相应的私有云服务器中,从而可以将公有云服务器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分层处理,降低了多用户直接与公有云服务器的数据信息交互频率,减轻了公有云服务器的负担,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率,并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优选的,该公有云服务器还包括:
记录模块105,用于记录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
通过设置记录模块105使得公有云服务器可以记录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可以匹配该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其中,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可以是私有云服务器的编号,也可以是注册在私有云服务器的用户为该私有云服务器编写的,例如可以是用户名。
优选的,如果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与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匹配,则该公有云服务器的发送模块104还可以用于将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发送到该发送端。
该公有云服务器的接收模块102还可以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二数据信息。
其中,该第二数据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发送端的状态、发送端的事件、发送端的故障、发送端的报警、发送端的设定类型。
其中,第二数据信息中携带有至少一个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可以是私有云服务器的编号、购买私有云服务器的用户的用户名等等。
该第二数据信息携带一个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则该第二数据信息可在后续步骤中经由公有云服务器将该第二数据信息发送到对应的唯一一个私有云服务器中。该第二数据信息还可以携带多个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则该第二数据信息可在后续步骤中经由公有云服务器将该数据信息发送到对应的多个私有云服务器中。
该公有云服务器的匹配模块103还可以用于匹配第二数据信息中携带的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与记录的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
该公有云服务器的发送模块104还可以用于将匹配记录的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的第二数据信息发送到该私有云服务器中。
通过上述模块设计,该公有云服务器可使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信息可以通过匹配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发送到相应的私有云服务器中,从而可以将公有云服务器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分层处理,降低了多用户直接与公有云服务器的数据信息交互频率,减轻了公有云服务器的负担,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率,并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优选的,该公有云服务器中的接收模块102还可以用于更新的第二数据信息,并将更新的第二数据信息发送到私有云服务器中。其中,该更新的第二数据信息携带的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与该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相同。
通过上述模块设计,可使公有云服务器及时更新数据信息,并使私有云服务器中的数据信息及时更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数据处理方法用于私有云服务器。私有云服务器为用户购买后获得的。用户购买后可在该私有云服务器注册。如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如下的过程:
步骤S201:连接公有云服务器及应用端。
其中,应用端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手机APP、监控程序、大屏程序、PAD程序、CRM。应用端的用户通过在应用端注册,或者由私有云服务的用户分配。
步骤S202:向公有云服务器发送第一数据信息请求。
其中,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有至少一个发送端的身份标识。
步骤S203:接收公有云服务器发送的第一数据信息。
该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与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匹配。第一数据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发送端的状态、发送端的事件、发送端的故障、发送端的报警、发送端的设定类型。
步骤S204:存储第一数据信息为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
本发明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将私有云服务器和公有云服务器连接,从而使得私有云服务器可以接收匹配发送端的身份标识的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信息,从而可以将公有云服务器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分层处理,降低了多用户直接与公有云服务器的数据信息交互频率,减轻了公有云服务器的负担,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率,并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优选的,该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向公有云服务器发送本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的步骤。
通过上述步骤,使得公有云服务器可以记录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可以匹配该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其中,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可以是私有云服务器的编号,也可以是注册在私有云服务器的用户为该私有云服务器编写的,例如可以是用户名。
优选的,该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如下的步骤:
步骤S205:接收公有云服务器发送的第二数据信息。
其中,第二数据信息中携带有至少一个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并且第二数据信息携带的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与本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相同。该第二数据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发送端的状态、发送端的事件、发送端的故障、发送端的报警、发送端的设定类型。
该第二数据信息携带一个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则该第二数据信息可在后续步骤中经由公有云服务器将该第二数据信息发送到对应的唯一一个私有云服务器中。该第二数据信息还可以携带多个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则该第二数据信息可在后续步骤中经由公有云服务器将该数据信息发送到对应的多个私有云服务器中。
步骤S206:存储第二数据信息为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该数据处理方法使得私有云服务器在接收第一数据信息后,还可以继续从公有云服务器接收发送端的第二数据信息,从而可以将公有云服务器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分层处理,降低了多用户直接与公有云服务器的数据信息交互频率,减轻了公有云服务器的负担,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率,并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其中,第二数据信息以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作为与相应的私有云服务器匹配的标识。
优选的,该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接收私有云服务器的用户添加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的步骤。
通过该步骤,该数据处理方法可以使私有云服务器获知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从而在发送第一数据信息请求时,可以使该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相应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以便匹配相应的第一数据信息。
优选的,该数据处理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207:接收应用端发送的获取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
其中,该获取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中携带有发送端的标识。
步骤S208:将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和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匹配。
如果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和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匹配,则进行步骤S209。如果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和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不匹配,则进行步骤S210。
步骤S209:向应用端发送该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
步骤S210:向应用端发送请求不成功的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该数据处理方法可以使私有云服务器接收应用端的请求,并将与应用端的请求匹配的数据信息反馈给应用端。
优选的,该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接收并存储私有云服务器的用户添加的用户数据信息的步骤。
优选的,该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接收并存储应用端发送的用户数据信息的步骤。
通过上述两个步骤,该数据处理方法使私有云服务器可存储用户数据信息。
优选的,该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接收私有云服务器的用户的修改本私有云服务器中存储的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和/或用户数据信息的指令,并修改本私有云服务器中存储的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和/或用户数据信息的步骤。
优选的,该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接收应用端的修改本私有云服务器中存储的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和/或用户数据信息的指令,并修改本私有云服务器中存储的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和/或用户数据信息的步骤。
本发明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上述两个步骤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对私有云服务器中存储的私有云服务器和用户数据信息进行修改。
更优选的,本发明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分别对私有云服务器中的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和用户数据信息单独修改,也可以将同时两者一起修改。
基于上述的数据处理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私有云服务器。如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私有云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该私有云服务器包括:
连接模块201,用于连接公有云服务器及应用端。
其中,应用端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手机APP、监控程序、大屏程序、PAD程序、CRM。应用端的用户通过在应用端注册,或者由私有云服务的用户分配。
发送模块202,用于向公有云服务器发送第一数据信息请求。
其中,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有至少一个发送端的身份标识。
接收模块203,用于接收公有云服务器发送的第一数据信息。
其中,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与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匹配。第一数据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发送端的状态、发送端的事件、发送端的故障、发送端的报警、发送端的设定类型。
存储模块204,用于存储第一数据信息为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
通过上述模块设计,该私有云服务器和公有云服务器连接,从而使得私有云服务器可以接收匹配发送端的身份标识的发送端发送的数据信息,从而可以将公有云服务器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分层处理,降低了多用户直接与公有云服务器的数据信息交互频率,减轻了公有云服务器的负担,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率,并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
优选的,该私有云服务器中的发送模块202还用于向公有云服务器发送本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
通过上述模块设计,该私有云服务器使得公有云服务器可以记录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以便后续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可以匹配该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其中,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可以是私有云服务器的编号,也可以是注册在私有云服务器的用户为该私有云服务器编写的,例如可以是用户名。
优选的,该私有云服务器中的接收模块203还用于接收公有云服务器发送的第二数据信息。
其中,第二数据信息中携带有至少一个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并且第二数据信息携带的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与本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相同。该第二数据信息包括以下的至少一种:发送端的状态、发送端的事件、发送端的故障、发送端的报警、发送端的设定类型。
该第二数据信息携带一个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则该第二数据信息可在后续步骤中经由公有云服务器将该第二数据信息发送到对应的唯一一个私有云服务器中。该第二数据信息还可以携带多个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则该第二数据信息可在后续步骤中经由公有云服务器将该数据信息发送到对应的多个私有云服务器中。
该私有云服务器中的存储模块204还可以用于存储第二数据信息为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
通过上述模块设计,该私有云服务器在接收第一数据信息后,还可以继续从公有云服务器接收发送端的第二数据信息,从而可以将公有云服务器接收的数据信息进行分层处理,降低了多用户直接与公有云服务器的数据信息交互频率,减轻了公有云服务器的负担,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率,并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其中,第二数据信息以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作为与相应的私有云服务器匹配的标识。
优选的,该私有云服务器中的接收模块203还可以用于接收私有云服务器的用户添加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
通过上述模块设计,该私有云服务器获知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从而在发送第一数据信息请求时,可以使该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相应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以便匹配相应的第一数据信息。
优选的,该私有云服务器中的接收模块203还可以用于收应用端发送的获取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
该私有云服务器还可以包括:
匹配模块205,用于将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和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匹配。
如果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和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匹配,则私有云服务器中的发送模块202用于向应用端发送该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如果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和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不匹配,则进行私有云服务器中的发送模块202用于向应用端发送请求不成功的信息。
通过上述模块设计,该私有云服务器接收应用端的请求,并将与应用端的请求匹配的数据信息反馈给应用端。
优选的,该私有云服务器中的接收模块203还用于接收私有云服务器的用户添加的用户数据信息,存储模块204还用于存储私有云服务器的用户添加的用户数据信息。
优选的,该私有云服务器中的接收模块203还用于接收应用端发送的用户数据信息,存储模块204还用于存储应用端发送的用户数据信息。
通过上述模块设计,该私有云服务器可存储用户数据信息。
优选的,该私有云服务器中的接收模块203还用于接收私有云服务器的用户的修改本私有云服务器中存储的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和/或用户数据信息的指令,和/或,接收应用端的修改本私有云服务器中存储的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和/或用户数据信息的指令。
该私有云服务器还包括:
修改模块206,用于修改本私有云服务器中存储的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和/或用户数据信息。
通过上述模块设计,该私有云服务器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对自身存储的私有云服务器和用户数据信息进行修改。
更优选的,该私有云服务器可以分别对私有云服务器中的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和用户数据信息单独修改,也可以将同时两者一起修改。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数据处理方法用于应用端。其中,应用端包括如下的至少一种:手机APP、监控程序、大屏程序、PAD程序、CRM。如图5所示,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如下的过程:
步骤S301:连接私有云服务器。
步骤S302:接收私有云服务器发送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并可向注册在应用端的用户显示。
步骤S303:向私有云服务器发送获取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
如果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和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匹配,则进行步骤S303。如果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和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不匹配,则进行步骤S304。
其中,该获取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中携带有发送端的标识。
步骤S304:接收到私有云服务器发送的该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
步骤S305:接收到私有云服务器发送的请求不成功的信息。
通过上述步骤,该数据处理方法可以使应用端可向私有云服务器发送请求,并根据请求的匹配情况,接收到相应的信息。
优选的,该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向私有云服务器发送用户数据信息的步骤。
通过该步骤,可使私有云服务器存储该用户的用户数据信息。
优选的,该数据处理方法还包括向私有云服务器发送修改该私有云服务器中存储的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和/或用户数据信息的指令的步骤。
该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同时向私有云服务器发送修改设备数据信息和修改用户数据信息的请求,也可以单独发送。
通过上述步骤,可使私有云服务器根据应用端的需求修改该私有云服务器中存储的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和/或用户数据信息。
优选的,该应用端用以显示私有云服务器内的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和用户数据信息,方便用户的操作。
基于上述的数据处理方法,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户的应用端。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应用端的结构示意图。该应用端包括:
连接模块301:用于连接私有云服务器。
接收模块302:用于接收私有云服务器发送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
显示模块303:用于向注册在应用端的用户显示。
发送模块304:用于向私有云服务器发送获取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
如果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和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匹配,该接收模块302还用于接收到私有云服务器发送的该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
如果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和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不匹配,该接收模块302还用于接收到私有云服务器发送的请求不成功的信息。
通过上述模块设计,该应用端可向私有云服务器发送请求,并根据请求的匹配情况,接收到相应的信息。
优选的,该应用端的发送模块304还用于向私有云服务器发送用户数据信息。
通过上述模块设计,应用端可使私有云服务器存储应用端用户的用户数据信息。
优选的,该应用端的发送模块304还用于向私有云服务器发送修改该私有云服务器中存储的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和/或用户数据信息的指令。
应用端的发送模块304可以同时向私有云服务器发送修改设备数据信息和修改用户数据信息的请求,也可以单独发送。
通过上述模块设计,使私有云服务器根据应用端的需求修改该私有云服务器中存储的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和/或用户数据信息。
优选的,该应用端的显示模块303还用于显示私有云服务器内的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和用户数据信息,方便用户的操作。
实施例1
实施例1中,发送端为工业设备,例如,空调。应用端为手机APP。实施例1中,该流程具体如下:
步骤S701:私有云服务器的用户购买私有云服务器,从而使该私有云服务器用户可在该购买的私有云服务器上注册。
实施例1中,该私有云服务器A的用户为企业A。
步骤S702:该私有云服务器的用户购买至少一个发送端,从而使得该私有云服务器的用户获得购买的发送端的设备标识,该私有云服务器的用户在该私有云服务器中添加购买的发送端的设备标识。
实施例1中,私有云服务器A的用户可通过PC端登录该私有云服务器A。发送端包括空调A、空调B和空调C,以空调的编号表示空调的身份标识,空调A的身份标识1A、空调B的身份标识2B、空调C的身份标识3C。企业A购买的发送端为空调A和空调B,并获得了空调A的身份标识1A、空调B的身份标识2B。企业A登录私有云服务器A将空调A的身份标识1A、空调B的身份标识2B添加到该私有云服务器A中。
步骤S703:应用端的用户在应用端注册。
实施例1中,应用端的用户为企业A-a。该企业A-a是企业A的分公司。企业A-a在应用端注册后,才有可能与私有云服务器A连接。
具体的,企业A-a登录手机APP后可向私有云服务器A发送授权请求。私有云服务器A的用户企业A可根据情况指令私有云服务器向企业A-a授权或者不授权。当授权后,企业A-a在登录手机APP后可与私有云服务器A连接,从而实现通讯。
步骤S704:公有云服务器连接发送端和私有云服务器,私有云服务器还连接应用端。
实施例1中,公有云服务器连接空调A、空调B、空调C、私有云服务器A,私有云服务器A连接手机APP。
步骤S705:建立连接后,应用端可接收私有云服务器发送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应用端并可向该应用端的用户显示。公有云服务器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一数据信息,并可接收并记录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
实施例1中,手机APP接收私有云服务器A发送的空调A的身份标识1A、空调B的身份标识2B,并可以向企业A-a显示上述空调的身份标识。
空调A、空调B、空调C可向公有云服务器发送第一数据信息。该第一数据信息为:空调A的状态为打开、空调A的设定类型为制冷;空调B的状态为打开、空调B的设定类型为制热;空调C的状态为关闭,空调C的设定类型为换气。该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有空调A的身份标识1A、空调B的身份标识2B、空调C的身份标识3C。
公有云服务器还接收并记录私有云服务器A的身份标识YUN-A。该私有云服务器A的身份标识为私有云服务器自身的编号。
步骤S706:私有云服务器向公有云服务器发送第一数据信息请求,公有云服务器接收该第一数据信息请求。
实施例1中,私有云服务器A向公有云服务器发送第一数据信息请求,请求空调A和空调B的第一数据信息。该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有空调A的身份标识1A和空调B的身份标识2B。
步骤S707:公有云服务器匹配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与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
实施例1中,公有云服务器将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的空调A的身份标识1A、空调B的身份标识2B与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空调A的身份标识1A、空调B的身份标识2B、空调C的身份标识3C匹配。
步骤S708:公有云服务器将匹配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的第一数据信息发送到私有云服务器中,私有云服务器接收该第一数据信息并将该第一数据信息存储为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
实施例1中,公有云服务器将匹配空调A的身份标识1A、空调B的身份标识2B的第一数据信息发送到私有云服务器A中。私有云服务器A接收该第一数据信息并存储为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
步骤S709:如果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与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匹配,则公有云服务器将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发送到该发送端,使得该发送端以后再发送数据信息时,可在该数据信息中携带对应的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
实施例1中,公有云服务器将私有云服务器A的身份标识发送到空调A和空调B。
步骤S710:公有云服务器接收发送端发送的第二数据信息,匹配第二数据信息中携带的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与记录的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并将匹配记录的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的第二数据信息发送到该私有云服务器中。该第二数据信息携带有至少一个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和发送端的身份标识。
实施例1中,公有云服务器接收空调A发送的第二数据信息。该第二数据信息携带有私有云服务器A的身份标识和空调A的身份标识。公有云服务器将第二数据信息中的私有云服务器身份标识与记录的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匹配,匹配到私有云服务器A的身份标识,从而将第二数据信息发送到私有云服务器A中。
步骤S711:私有云服务器接收公有云服务器发送的第二数据信息,并存储该第二数据信息为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
私有云服务器A接收公有云服务器发送的第二数据信息,并存储为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
对于应用端和私有云服务器之间可以发生如下的通讯步骤:
步骤S712:应用端向私有云服务器发送获取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私有云服务器接收该请求。
实施例1中,手机APP向私有云服务器A发送获取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私有云服务器A接收该请求。
步骤S713:私有云服务器将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和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匹配。
实施例1中,如果手机APP发送的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和私有云服务器A中存储的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匹配,则进行步骤S714。如果手机APP发送的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和私有云服务器A中存储的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不匹配,则进行步骤S715。
步骤S714:向应用端发送该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应用端接收该信息。
步骤S715:向应用端发送请求不成功的信息,应用端接收该信息。
以上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公有云服务器,包括:
连接私有云服务器和发送端;
接收发送端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有至少一个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
接收私有云服务器的第一数据信息请求,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有至少一个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
匹配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
将匹配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的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发送到所述私有云服务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记录所述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匹配,则将所述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发送到该发送端;
接收所述发送端发送的第二数据信息,所述第二数据信息中携带有至少一个所述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
匹配所述第二数据信息中携带的所述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与记录的所述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
将匹配记录的所述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的所述第二数据信息发送到该私有云服务器中。
4.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私有云服务器,包括:
连接公有云服务器及应用端;
向所述公有云服务器发送第一数据信息请求,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有至少一个发送端的身份标识;
接收所述公有云服务器发送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匹配;
存储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为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向所述公有云服务器发送本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公有云服务器发送的所述第二数据信息,所述第二数据信息携带的所述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与本私有云服务器的身份标识相同;
存储所述第二数据信息为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私有云服务器的用户添加的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
8.如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应用端发送的获取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
将所述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和所述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匹配;
如果所述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和所述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匹配,则向所述应用端发送该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
如果所述发送端数据信息的请求和所述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不匹配,则向所述应用端发送请求不成功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并存储所述应用端发送的用户数据信息。
10.一种公有云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连接私有云服务器和发送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有至少一个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以及,用于接收私有云服务器的第一数据信息请求,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有至少一个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
匹配模块,用于匹配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
发送模块,用于将匹配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的所述第一数据信息发送到所述私有云服务器中。
11.一种私有云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连接公有云服务器及应用端;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公有云服务器发送第一数据信息请求,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有至少一个发送端的身份标识;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公有云服务器发送的第一数据信息,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中携带的所述发送端的身份标识与所述第一数据信息请求中携带的发送端的身份标识匹配;
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所述第一数据信息为私有云服务器数据信息。
CN201610255403.XA 2016-04-22 2016-04-22 数据处理方法、公有云服务器及私有云服务器 Pending CN1062099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5403.XA CN106209961A (zh) 2016-04-22 2016-04-22 数据处理方法、公有云服务器及私有云服务器
PCT/CN2016/083272 WO2017181476A1 (zh) 2016-04-22 2016-05-25 数据处理方法、公有云服务器及私有云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55403.XA CN106209961A (zh) 2016-04-22 2016-04-22 数据处理方法、公有云服务器及私有云服务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9961A true CN106209961A (zh) 2016-12-07

Family

ID=57453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55403.XA Pending CN106209961A (zh) 2016-04-22 2016-04-22 数据处理方法、公有云服务器及私有云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09961A (zh)
WO (1) WO2017181476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3718A (zh) * 2017-01-01 2017-04-26 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统一管理资源并同步到私有云的方法
CN107749896A (zh) * 2017-11-13 2018-03-02 天津开心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私有云并行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终端
CN109584974A (zh) * 2018-11-09 2019-04-05 金色熊猫有限公司 医疗数据的生产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0636115A (zh) * 2019-08-29 2019-12-31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跨云服务调用的处理方法、网关服务器及请求者服务器
CN110971470A (zh) * 2019-12-27 2020-04-07 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权重的私有云服务集群的限流方法及系统
CN111010449A (zh) * 2019-12-25 2020-04-14 南京医睿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信息输出方法、系统、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645314A (zh) * 2021-08-31 2021-11-1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一种私有云的部署方法和服务器
CN114124944A (zh) * 2020-08-27 2022-03-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混合云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150242A (zh) * 2022-06-23 2022-10-04 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aaS应用的部署方法和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74128A (zh) * 2021-03-19 2022-10-11 北京金山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登录管理方法、装置及私有云控制服务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90460A1 (en) * 2011-05-09 2012-11-15 Curry Jr Steven Lynn Composite Public Cloud, Method and System
CN104660702A (zh) * 2015-03-04 2015-05-27 深圳市新联锋科技有限公司 第三方云服务器和私有物联网云服务器对接的方法和系统
CN104765848A (zh) * 2015-04-17 2015-07-08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混合云存储中支持结果高效排序的对称可搜索加密方法
CN104883393A (zh) * 2015-04-28 2015-09-02 深圳市美贝壳科技有限公司 家庭云存储方法
CN105471960A (zh) * 2015-08-03 2016-04-06 北京汉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私有云与公有云的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56539A (zh) * 2012-12-06 2014-06-11 海尔集团公司 私有云系统、智能家庭系统及家庭数据保护方法
CN103067406B (zh) * 2013-01-14 2015-07-22 暨南大学 一种公有云与私有云之间的访问控制系统及方法
US10127317B2 (en) * 2014-09-18 2018-11-13 Red Hat, Inc. Private cloud API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290460A1 (en) * 2011-05-09 2012-11-15 Curry Jr Steven Lynn Composite Public Cloud, Method and System
CN104660702A (zh) * 2015-03-04 2015-05-27 深圳市新联锋科技有限公司 第三方云服务器和私有物联网云服务器对接的方法和系统
CN104765848A (zh) * 2015-04-17 2015-07-08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 混合云存储中支持结果高效排序的对称可搜索加密方法
CN104883393A (zh) * 2015-04-28 2015-09-02 深圳市美贝壳科技有限公司 家庭云存储方法
CN105471960A (zh) * 2015-08-03 2016-04-06 北京汉柏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私有云与公有云的信息交互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03718A (zh) * 2017-01-01 2017-04-26 国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统一管理资源并同步到私有云的方法
CN107749896A (zh) * 2017-11-13 2018-03-02 天津开心生活科技有限公司 私有云并行控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终端
CN109584974A (zh) * 2018-11-09 2019-04-05 金色熊猫有限公司 医疗数据的生产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0636115B (zh) * 2019-08-29 2022-07-29 深圳平安医疗健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跨云服务调用的处理方法、网关服务器及请求者服务器
CN110636115A (zh) * 2019-08-29 2019-12-31 平安医疗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跨云服务调用的处理方法、网关服务器及请求者服务器
CN111010449B (zh) * 2019-12-25 2022-08-02 医渡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图像信息输出方法、系统、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010449A (zh) * 2019-12-25 2020-04-14 南京医睿科技有限公司 图像信息输出方法、系统、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0971470A (zh) * 2019-12-27 2020-04-07 苏州思必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权重的私有云服务集群的限流方法及系统
CN114124944A (zh) * 2020-08-27 2022-03-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混合云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645314A (zh) * 2021-08-31 2021-11-12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一种私有云的部署方法和服务器
CN113645314B (zh) * 2021-08-31 2023-04-07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一种私有云的部署方法和服务器
CN115150242A (zh) * 2022-06-23 2022-10-04 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aaS应用的部署方法和系统
CN115150242B (zh) * 2022-06-23 2023-04-25 北京青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aaS应用的部署方法和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81476A1 (zh) 2017-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209961A (zh) 数据处理方法、公有云服务器及私有云服务器
CN105992306B (zh) 一种终端与家庭网关的绑定方法
US10353689B2 (en) Method for transferring a file via a mobile device and mobile device for performing same
JP6166467B2 (ja) ブルートゥース通信方法及びブルートゥース通信設備
CN103118140B (zh) 将文件分享给关系圈外其他用户终端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0351378A (zh) 一种物联网设备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1316120B (zh) 射频用户识别模块、会员卡信息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CN103067478A (zh) 一种传输联系人信息的方法及装置、系统
US10616735B2 (en) Data update system, remote configuration device and data update method
CN104462033A (zh) 在设备间实现编辑操作的方法及设备
CN105610966A (zh) 物联网终端及其升级方法
CN104348875A (zh) 用于群发数据的方法、云端服务器和系统
CN111325537B (zh) 支付方法、支付终端、云端子系统、云端服务器及系统
CN109348434A (zh) 一种场景信息的发送方法、发送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3177822A (zh) 一种跨境电商多渠道订单管理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6453349A (zh) 账号登录方法及装置
CN111277983A (zh) 一种rfid中间件、发布订阅系统和数据传输方法
CN105101203A (zh) 无线局域网络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580726B (zh) 用户识别卡、蓝牙设备及访问用户识别卡的方法
CN110247959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200372489A1 (en) Resource transfer based o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CN109525469B (zh) 智能家居设备的联网方法及智能家居设备
CN104123635B (zh) 一种对处理对象进行处理的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9656632A (zh) 接口自动适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00222A (zh) 一种短信显示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