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205075A - 可视对讲报警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视对讲报警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6205075A
CN106205075A CN201610793358.3A CN201610793358A CN106205075A CN 106205075 A CN106205075 A CN 106205075A CN 201610793358 A CN201610793358 A CN 201610793358A CN 106205075 A CN106205075 A CN 1062050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naging customer
headend equipment
customer end
platform
vide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9335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6205075B (zh
Inventor
李中学
孙思毅
胡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Gst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Gst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Gst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Gst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9335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6205075B/zh
Publication of CN106205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5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62050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62050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04N7/18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CCTV] systems, i.e. systems in which the video signal is not broadca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Closed-Circuit Televi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对讲报警系统,包括至少一站点,一云端平台和至少一中心管理平台,站点包括设置有对讲装置和视频采集装置的前端设备,中心管理平台包括管理客户端和视频显示装置,对讲装置设置有一键呼叫按钮,用于启动与管理中心的呼叫对话;视频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站点现场视频;云端平台用于配置管理、接受管理客户端和前端设备的注册、接受前端设备的报警请求以及接受管理客户端请求前端设备的需求;中心管理平台由一到多个管理客户端组成,各管理客户端之间按照既定规则相互负载均衡,共同完成中心的报警处理工作。本发明用于通过设置前端设备进行一键通话报警,并通过云端平台和中心管理平台实现系统的报警应急处理。

Description

可视对讲报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安防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视对讲报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公共自行车站点,多采用客服电话解决现场遇到的问题,由于每次需要用户自己拨打客服热线进行故障报修或咨询,导致很多问题都得不到及时的获取和解决,例如当站点车位遇到不文明的行为无法第一时间制止;设备被破坏无法及时的处理;车位被占用后无法第一时间通告占用车位的人;用户抱怨增多等很多问题得不到第一时间的处理和解决。
其他涉及更严重的治安事件问题,例如当在站点附近遇到歹徒行凶,财产生命受到威胁,突发事件等得不到及时的制止;租车、还车、充电遇到的问题;孤立无助时无法第一时间反映,导致无法及时的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视对讲报警系统,用于通过设置前端设备进行一键通话报警,并通过云端平台和中心管理平台实现系统的报警应急处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可视对讲报警系统,包括至少一站点,一云端平台和至少一中心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包括设置有对讲装置和视频采集装置的前端设备,所述中心管理平台包括管理客户端和视频显示装置,
所述对讲装置设置有一键呼叫按钮,用于启动与管理中心的呼叫对话;所述视频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站点现场视频;所述云端平台用于配置管理、接受管理客户端和前端设备的注册、接受前端设备的报警请求以及接受管理客户端请求前端设备的需求;所述中心管理平台由一到多个管理客户端组成,各管理客户端之间按照既定规则相互负载均衡,共同完成中心的报警处理工作。
优选地,所述对讲装置和视频采集装置一体化设置。
优选地,对讲装置和视频采集装置收到服务器发送过来的开关信号输出一个用于触发灯光和/或现场录像机开关亮信号。
优选地,对讲装置和视频采集装置在按键按下时输出一个用于触发硬盘录像机的开关亮信号。
优选地,所述多个管理客户端按功能分为三种类型:主管理客户端、备管理客户端和从管理客户端。
优选地,所述前端设备的注册模式为注册到主备管理客户端或注册到云端平台。
优选地,所述前端设备采用高强度金属外壳防爆设计。
优选地,所述站点进一步包括若干个自行车租还锁止器,中控机和用于自行车租还的后台服务器。
采用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高可靠性;
对于系统组成的三部分:前端设备、中心管理平台、云端平台,其中中心管理平台来说,主备管理客户端的设计,消除了单点故障的产生,让报警中心能一直稳定的工作。
(2)无限可扩展性;
对于中心管理平台来说,从管理客户端的无限增加机制,为报警中心处理更多的前端设备奠定了基础。
(3)适应高突发量报警的机制
系统中设计的各管理客户端之间的负载均衡机制和排队等待机制,为报警中心适应高突发量报警提供了有效及时的工作处理能力和压力均衡分摊的减压方式。
(4)安装运营的便携性;
系统中引入了多种注册机制的联网方式:前端设备向主备管理客户端注册;
前端设备向云端平台注册;从管理客户端向主备管理客户端注册;主备管理客户端向云端平台注册;注册机制的设计为系统安装和运营都提供了很好的便捷性:从安装的角度来说,前端设备安装的时候设置好注册地址即可,无需关心前端设备自身的网络地址应该配置多少,DDNS是否需要申请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视对讲报警系统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可视对讲报警系统的原理框图,包括至少一站点,一云端平台20和至少一中心管理平台30,站点包括设置有对讲装置101和视频采集装置102的前端设备10,中心管理平台30包括管理客户端和视频显示装置,对讲装置101设置有一键呼叫按钮,用于启动与中心管理平台的呼叫对话;视频采集装置102用于采集站点现场视频;云端平台20用于配置管理、接受管理客户端和前端设备的注册、接受前端设备的报警请求以及接受管理客户端请求前端设备的需求;中心管理平台30由一到多个管理客户端组成,各管理客户端之间按照既定规则相互负载均衡,共同完成中心的报警处理工作。通过以上设置的可视对讲报警系统,用户(例如市民或旅客)在城市中出现问题或突发状况,可一键式呼叫中心平台获取帮助及报告突发事件。
为了方便系统实施,对讲装置和视频采集装置一体化设置。在一具体应用实例中,采用540MHz DSP主处理芯片,DDR2 1Gb内存,64Mb SPI Flash闪存,1个求助按钮,标准接口音频录放,1280*720CMOS sensor视频采集,RJ45网络接口。采用百万高清摄像头,并具有自动白平衡,自动夜光补偿等功能,并内置-50dB高灵敏度麦克风,可真实反映现场声像效果。
为了使得报警系统实现报警事件管理,前端设备需要提前设置好与中心管理平台的处理方式。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前端设备的注册模式为注册到主备管理客户端或注册到云端平台。
模式一:注册到主备管理客户端;
该模式下,可以对前端设备设定两组注册地址:管理客户端一、管理客户端二,分别为主管理客户端和备管理客户端的地址。
当报警按钮触发的时候,前端设备分别向主备管理客户端请求报警,主管理客户端回应接受报警请求,备管理客户端回应拒绝报警请求。
模式二:注册到云端平台;
该模式下,只需要对前端设备设定一组注册地址:云端平台地址。
当报警按钮触发的时候,前端设备向云端平台请求报警,云端平台根据平台的配置信息,找到该前端设备对应的中心管理平台,并将报警请求转发给该中心管理平台已注册到云端平台的主备管理客户端,主管理客户端回应接受报警请求,备管理客户端回应拒绝报警请求。
同时,管理客户端可以主动请求前端设备的音视频数据,也可以对前端设备进行相关的参数设置。当前端设备的报警按键被触发的时候,前端设备发送报警请求到已注册网络元件上(如主备管理客户端或者云端平台)。
多个管理客户端按功能分为三种类型:主管理客户端、备管理客户端、从管理客户端。每一个独立的中心管理平台标准配置为:一套主管理客户端、一套备管理客户端和多套从管理客户端。当然,中心管理平台管理的前端设备数量不同,标准配置也可以简配。简配的规则为:
小型中心管理平台:配备一套主管理客户端;
中型中心管理平台:配备一套主管理客户端、一套备管理客户端;
大型中心管理平台:配备一套主管理客户端、一套备管理客户端、多套从管理客户端;
下面详细说明这三种管理客户端的功能。
主管理客户端是中心管理平台的核心元件,其主要功能包括:
功能1、接受所辖网络(同层及下层网络)下所有前端设备的注册;
处于中心管理平台所辖网络的前端设备采用注册到主管理客户端的形式接入系统。
功能2、接受中心管理平台所有从管理客户端的注册;
从管理客户端也采用注册到主管理客户端的形式接入系统。
功能3、与备管理客户端之间相互备份,消除单点故障;
对于一个中心管理平台来说,主管理客户端是核心网络元件,为消除由于主管理客户端宕机带来的系统瘫痪问题,增加备管理客户端网络元件,主备管理客户端相互之间保持心跳同步数据,如果主管理客户端宕机,备管理客户端将接管主管理客户端的所有工作。
功能4、配置前端设备的分组关系;
为了便于管理客户端对于前端设备的管理,管理客户端增加分组的概念,用户可为所有前端设备进行分组管理。配置前端设备与对应分组关系的功能在主管理客户端实现,备管理客户端和从管理客户端无法配置分组关系,但是会从主管理客户端同步分组关系。
功能5、配置从管理客户端与分组之间的授权关系;
主备管理客户端管理系统中所有的前端设备,从管理客户端管理的前端设备由主管理客户端授权分配,授权单位是分组。主管理客户端可以授权所有分组给指定的从管理客户端,也可以授权部分分组给指定的从管理客户端。
功能6、接受已注册前端设备的报警请求,并根据既定规则分配相应管理客户端完成报警工作;
对于注册到主管理客户端的前端设备,如果有报警按钮触发报警,主管理客户端接到报警请求并开始分发请求给某个管理客户端处理报警工作,管理客户端处理报警工作的同时,开始录像前端设备的音视频数据。分发规则为:
A)查找已授权该前端设备所在分组的所有从管理客户端;
在找到的从管理客户端中:
如果当前仅有一台空闲,则指定给该从管理客户端处理报警;
如果当前有多台空闲,根据负载均衡规则选择一台当前负载最轻的从管理客户端处理报警;
如果没有找到具有授权关系的从管理客户端,或者找到的从管理客户端当前都处于报警工作中,转入下一步分发规则。
B)尝试备管理客户端处理报警工作
如果系统中存在备管理客户端,并且当前处于空闲状态,指定备管理客户端处理报警工作;
如果系统中不存在备管理客户端,或者备管理客户端当前处于报警工作中,转入下一步分发规则。
C)尝试主管理客户端处理报警工作
如果主管理客户端当前空闲,则主管理客户端直接处理当前报警工作,否则,转入下一步排队等待的分发规则。
D)排队等待分发
主管理客户端记录下该次报警工作,并记录下可以处理该次报警工作的所有从管理客户端,当这些从管理客户端、备管理客户端、主管理客户端中,有一个变成空闲状态后,主管理客户端立刻将该次报警工作分发过去进行处理。
功能7、用户可主动抓取指定前端设备的音视频信息;
三种类型的管理客户端对于拥有权限的所有前端设备,都可以通过在列表中选取,主动获取前端设备的音视频数据。
功能8、注册到云端平台;
如果系统中配置有云端平台,主管理客户端将注册到云端平台,注册到云端平台的作用在下面云端平台章节详细论述。
功能9、设置前端设备参数;
三种类型的管理客户端对于所授权的前端设备都可以进行相关参数的设定,如图像品质、网络参数等。
前端设备的参数设定只能在前端设备无报警工作的情形下才可以进行。
功能10、报警记录查询;
对于中心管理平台每次处理的报警事件,都将由主管理客户端进行记录,以便事后查询使用。
在主管理客户端正常工作的状态下,备管理客户端的主要功能包括:
功能1、接受所辖网络(同层及下层网络)下所有前端设备的注册;
功能2、接受中心管理平台所有从管理客户端的注册;
功能3、与主管理客户端相互之间保持心跳同步数据;
功能4、完成主管理客户端分发的前端设备的报警请求工作;
功能5、用户可主动抓取指定前端设备的音视频信息;
功能6、注册到云端平台;
功能7、设置前端设备参数;
在备管理客户端接管主管理客户端的状态下,备管理客户端身份变成了系统的主管理客户端,而原先的主管理客户端重新投入工作后,也不会再将主管理客户端的身份从备管理客户端夺回,而是直接成为系统的备管理客户端。
因此,主备管理客户端在系统配置上无任何区别,两者谁先启动,谁就是主管理客户端,后启动的自动变成备管理客户端。当然,为了便于用户识别主备从三种管理客户端,在管理客户端的界面上会显式地标识出每个管理客户端的身份。
三种类型的管理客户端在启动的时候都会搜索当前网络下的其他管理客户端,当配置有主备功能的管理客户端在启动的时候没有搜索到其他具有主备功能的管理客户端,则该管理客户端就自动将自己设置成主管理客户端;如果搜索到了已经存在的主管理客户端,则该管理客户端就将自己设置成备管理客户端。
3.3从管理客户端
从管理客户端启动后,搜索当前网络下的主管理客户端和备管理客户端,搜索到之后,分别主动注册到主备管理客户端上。
从管理客户端的主要功能包括:
功能1、完成主管理客户端分发的前端设备的报警请求工作;
功能2、用户可主动抓取指定前端设备的音视频信息;
功能3、设置前端设备参数;
云端平台的架设,主要是为了解决因特网组网状态下的前端设备与中心管理平台之间的网络智能化互联互通问题。
有云端平台的存在,因特网上的前端设备和中心管理平台之间,无需关心对方当前的网络地址,在二者需要建立网络连接的时候,可以便捷地互联互通。可穿越90%左右的网络NAT,无法穿越的NAT可以通过UPNP或者端口映射来解决。真正实现100%的无障碍网络连接。
云端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
功能1、配置管理;
云端平台的配置管理主要分为如下几块:
A)中心管理平台分组管理
由于注册到云端平台的中心管理平台可能比较多,为了便于管理,可以在云端平台上对所有的中心管理平台进行编组。
中心管理平台分组管理的配置项包括:
组名、父节点(分组)。
B)中心管理平台管理
对于需要注册到云端平台的中心管理平台,需要在云端平台上配置该中心管理平台的相关参数。
中心管理平台的配置项包括:
名称、父节点(分组)、管理客户端1序列号、管理客户端2序列号。
C)前端设备管理
对于需要注册到云端平台的前端设备,需要在云端平台上配置该前端设备的相关参数。
前端设备的配置项包括:
序列号、父节点(中心管理平台)。
功能2、接受管理客户端和前端设备的注册;
对于需要注册到云端平台的中心管理平台,相应的主备管理客户端都将注册到云端平台。
对于网络层次处于中心管理平台网络之外的前端设备,建议采用注册到云端平台的方式。
功能3、接受前端设备的报警请求;
当云端平台收到已注册前端设备的报警请求时,云端平台将报警请求转发给该前端设备对应的中心管理平台的主备管理客户端,主管理客户端将回应接受报警请求,备管理客户端将回应拒绝报警请求。
功能4、接受管理客户端请求前端设备的需求;
主管理客户端从云端平台接受到前端设备的报警请求,将按既定规则进行任务分发,一旦任务分发成功,某个管理客户端开始接受该次报警请求时,这个管理客户端将向云端平台发送请求前端设备的命令。
同样地,当管理客户端希望主动查看某个注册到云端平台的前端设备音视频数据时,也会向云端平台发送请求前端设备的命令。
对于功能4的实现,主备管理客户端因为已经与云端平台建立有网络连接(注册连接),所以功能4可以直接通过发送请求命令得以实现。但是对于从管理客户端来说,因为云端平台上没有配置从管理客户端的序列号等信息,所以当从管理客户端实现功能4时,需要让云端平台认可其序列号才行,为此规定:主从管理客户端在注册到云端平台时,统一上报该中心管理平台所有已配置的从管理客户端序列号列表。
从系统高可靠性角度考虑,为消除云端平台由于单台服务器宕机而导致的单点故障,云端平台可做成双机热备的架构,该功能在后续的市场需求存在下,将进行补充性开放。
对讲装置和视频采集装置收到云端平台发送过来的开关信号输出一个用于触发灯光和/或现场录像机开关亮信号。对讲装置和视频采集装置在按键按下时输出一个用于触发硬盘录像机的开关亮信号。
为了防止人为破坏,前端设备采用高强度金属外壳防爆设计。
以上设置的可视对讲报警系统,可实现与现有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无缝对接。站点进一步包括若干个自行车租还锁止器,中控机和用于自行车租还的后台服务器。如果公共自行车网点为2M的带宽,为了保证视频与对讲的流畅性,则视频监控的流量应控制在1.5M以内,或者保留0.5M以上的流量专供紧急求助对讲用。
通过以上设置的可视对讲报警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高可靠性;
对于系统组成的三部分:前端设备、中心管理平台、云端平台,其中中心管理平台来说,主备管理客户端的设计,消除了单点故障的产生,让报警中心能一直稳定的工作。
(2)无限可扩展性;
对于中心管理平台来说,从管理客户端的无限增加机制,为报警中心处理更多的前端设备奠定了基础。
(3)适应高突发量报警的机制
系统中设计的各管理客户端之间的负载均衡机制和排队等待机制,为报警中心适应高突发量报警提供了有效及时的工作处理能力和压力均衡分摊的减压方式。
(4)安装运营的便携性;
系统中引入了多种注册机制的联网方式:前端设备向主备管理客户端注册;
前端设备向云端平台注册;从管理客户端向主备管理客户端注册;主备管理客户端向云端平台注册;注册机制的设计为系统安装和运营都提供了很好的便捷性:从安装的角度来说,前端设备安装的时候设置好注册地址即可,无需关心前端设备自身的网络地址应该配置多少,DDNS是否需要申请设置。
应当理解,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尽管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通过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形式和细节的改变。

Claims (8)

1.可视对讲报警系统,包括至少一站点,一云端平台和至少一中心管理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包括设置有对讲装置和视频采集装置的前端设备,所述中心管理平台包括管理客户端和视频显示装置,
所述对讲装置设置有一键呼叫按钮,用于启动与管理中心的呼叫对话;所述视频采集装置用于采集站点现场视频;所述云端平台用于配置管理、接受管理客户端和前端设备的注册、接受前端设备的报警请求以及接受管理客户端请求前端设备的需求;所述中心管理平台由一到多个管理客户端组成,各管理客户端之间按照既定规则相互负载均衡,共同完成中心的报警处理工作。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对讲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讲装置和视频采集装置一体化设置。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对讲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对讲装置和视频采集装置收到服务器发送过来的开关信号输出一个用于触发灯光和/或现场录像机开关亮信号。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视对讲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对讲装置和视频采集装置在按键按下时输出一个用于触发硬盘录像机的开关亮信号。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视对讲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管理客户端按功能分为三种类型:主管理客户端、备管理客户端和从管理客户端。
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可视对讲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设备的注册模式为注册到主备管理客户端或注册到云端平台。
7.按照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可视对讲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设备采用高强度金属外壳防爆设计。
8.按照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可视对讲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站点进一步包括若干个自行车租还锁止器,中控机和用于自行车租还的后台服务器。
CN201610793358.3A 2016-08-31 2016-08-31 可视对讲报警系统 Active CN1062050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93358.3A CN106205075B (zh) 2016-08-31 2016-08-31 可视对讲报警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93358.3A CN106205075B (zh) 2016-08-31 2016-08-31 可视对讲报警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5075A true CN106205075A (zh) 2016-12-07
CN106205075B CN106205075B (zh) 2019-06-04

Family

ID=58085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93358.3A Active CN106205075B (zh) 2016-08-31 2016-08-31 可视对讲报警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620507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0539A (zh) * 2017-08-18 2019-03-01 深圳市永达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现场报警与视频监控取证方法及其控制终端
CN116915935A (zh) * 2023-09-07 2023-10-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对讲处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79765Y (zh) * 2005-03-29 2006-05-10 北京国通创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岗哨
CN101494769A (zh) * 2008-01-21 2009-07-29 苏州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系统中提供统一定位服务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EP2216977A1 (en) * 2009-02-09 2010-08-11 Eporter S.r.l. Electronic remote porter and device
CN101877774A (zh) * 2010-04-06 2010-11-03 李岩 安全岛网络视频、对讲报警实现方法及安全岛网络视频报警对讲系统
CN203288054U (zh) * 2013-05-31 2013-11-13 厦门易家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值守报警终端
CN205508096U (zh) * 2016-03-11 2016-08-24 浙江创意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综合管理终端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79765Y (zh) * 2005-03-29 2006-05-10 北京国通创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电子岗哨
CN101494769A (zh) * 2008-01-21 2009-07-29 苏州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监控系统中提供统一定位服务的控制装置及方法
EP2216977A1 (en) * 2009-02-09 2010-08-11 Eporter S.r.l. Electronic remote porter and device
CN101877774A (zh) * 2010-04-06 2010-11-03 李岩 安全岛网络视频、对讲报警实现方法及安全岛网络视频报警对讲系统
CN203288054U (zh) * 2013-05-31 2013-11-13 厦门易家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无人值守报警终端
CN205508096U (zh) * 2016-03-11 2016-08-24 浙江创意声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综合管理终端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10539A (zh) * 2017-08-18 2019-03-01 深圳市永达电子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现场报警与视频监控取证方法及其控制终端
CN116915935A (zh) * 2023-09-07 2023-10-20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对讲处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6915935B (zh) * 2023-09-07 2024-05-0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对讲处理方法、系统、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6205075B (zh) 2019-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97111B2 (en)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s of network accessing equipment
US9450861B2 (en) Ethernet-compatible method and system
US9253106B2 (en) Traffic-control-base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19685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novel network
US8937658B2 (en) Methods, systems, and products for security services
CN202095044U (zh) 一种智能大厦建筑建设期间安防系统
CN108134764B (zh) 一种分布式数据共享交换方法及系统
CN106713426B (zh) 一种多小区的物业信息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1442667B (zh) 用于运营级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互通方法
CN107730963A (zh) 停车场控制系统
CN201369791Y (zh) 移动多媒体安防监控系统
US20210400149A1 (en)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having dynamically reconfigurable 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phone services
CN113014885B (zh) 一种铁路视频资源互联汇聚系统及方法
CN102843545A (zh) 城市网络监控系统
KR100630435B1 (ko) 모니터링된 상태 정보를 송신하는 방법 및 케이블 모뎀
CN106205075A (zh) 可视对讲报警系统
CN101443777B (zh) 网络系统
US20140317181A1 (en) Establishing dynamic connection
CN103888288A (zh) 一种注册方法、管理器、注册器与系统
CN102131072A (zh) 实现互联网平台下的网络视频监控的系统和方法
CN101834744B (zh) 一种融合业务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4205563A (zh) 综合安防系统
CN101431668A (zh) 网状结构的无限级联视频监控系统
KR20150014345A (ko) 요청 메시지의 신뢰성을 확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206574244U (zh) 停车场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o. 106, Fuxing Road, Shangche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Jin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106, Fuxing Road, Shangche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ANGZHOU GST TECH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